尚欢一脸兴奋,这些日子天天闷在李府,着实无趣得紧,虽然要忙开女学堂的事,但到底没尽兴地玩啊。“翠浅,我们把马车里的地毯抬过去。”

十六在小河里用稀泥码了两条小堤,不知从哪儿寻来一只葫芦瓢,正奋力地舀水。尚欢挽着衣袖、裤腿,蹲在河沟岸上,“十六,有小鱼,好多好多的鱼,啊!那一条,你左边,巴掌宽的鱼儿,快!快!把它捉上来!”

翠浅直直地看着十六捉鱼,啐骂道:“真笨,抓住了又溜走了!”她一扭头,冲着不远的祝重八喊:“祝大哥,快来抓鱼,这河里好多鱼,公主要吃烤鱼…”

一时间,祝重八领了三个便服侍卫过来,几个挽起衣袖,往水里一抓,再出来手里就捏着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再一抓又是一条。

十六看着这四名侍卫:还让不让人活了,他正要表现自己呢,他们一来,自己一点优势都没有,看看人家这功力,这简直就是抓鱼神功,每一爪下去,离水时必有鱼,尤其是祝重八,手上抓住的全是大鱼啊。

尚欢大叫着,又从马车里提了一只桶来,往桶里打了半桶清水,将丢到岸上的鱼往桶里捡。

翠冷意外地道:“欢乡君,你还带桶?”

“以后师姐和李四公子经常这样玩。”

每次都是十六去抓鱼,李四公子负责烤鱼,她和江若宁就负责吃,彼时,还有一个周二妞,每次周二妞吃得最多,周二妞最喜欢往烤鱼上加调料,花椒面、辣椒面、盐巴,都由她放。

“这河沟,唤作稻渠,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浇灌稻田的专用水渠。一到夏天,是稻苗用水之时,家家都往稻田灌水,河里的水少了,附近的半大孩子都会来抓鱼,但他们只在自己村里所管的那一带码堤抓鱼,就像十六现在这样做。

师姐最喜欢在春天抓鱼,春天时农家人忙着春播春收,没时间抓鱼,想到哪儿抓鱼都成,只是东边那段在河渠两边种桃李树的不能去,那是陶家庄,那里的地都是陶家庄本家百姓的,他们最霸道,河里的鱼只能他们本村人可以抓。”

江若宁坐在一边,失忆了,忘了李观以前是怎么剖鱼的,这会子托着下巴,怎么看怎么漂亮,李观的手指得纤长漂亮,拿着小刀子,动作很熟练。

她最讨厌那种书呆子十足的男子,就像李观这样,什么都刚好,看着儒雅,却会剑法,出门是贵公子,在家是个贴心男友,怎么瞧都瞧不够。以前的她,眼光还真好,怎么就选了这么个会厨艺,还会剖鱼、烤鱼的好男子。

突地,腰间的袋子又传来了叮当之响。

江若宁从京城到青溪县,一路上无数次放出了里面的魂魄,现下计算一番,没有一千,也差不多快够了,已经有七八日没动静了。

她一拍腰间的袋子,开了道小口子,用神识一少,三抹魂魄从中飞出,往东边急驰而去,那里是陶家庄的稻渠。

“重八,快上来,我瞧到有人掉进鱼塘了。”

江若宁飞快往陶家庄的鱼塘方向奔去。

尚欢紧随其后。

几人近了鱼塘,却见人都已经浮上了来。

尚欢扯着嗓门大叫:“来人啊!陶家庄有人掉进鱼塘了!来人啊!陶家庄孩子落水了!”

祝重八纵身跃入鱼塘,将漂浮着的孩子扯住,人都已经浮上,怕是没气儿。

江若宁道:“把人倒立,将肚子里的水吐出来。”

另一名侍卫照着做了。

江若宁看见一抹魂魄在孩子周围打转,待侍卫把水挤出,魂魄突地被吸了进去,孩子咳嗽一声,呆愣愣地看着周围的男女。

陶家庄的人闻讯赶来,三个孩子已被祝重八给救上岸,吐了水后,三人先后回过神,各家的大人纷纷唤着自家孩子的名,有几家没见孩子,便踉踉跄跄地飞奔而来。

“猴头啊!你要为娘的命啊!不好好放牛,去池塘作甚?你有个好歹,我咋对得起你死去的爹啊。”

那叫猴头的孩子最小,约有七八岁模样,指着池塘道:“娘,那里有宝贝!”

众人望池塘望去,除了有几株荷莲,哪有什么宝贝,倒是可见里面的鱼成群结队地畅游着。

猴头指着最大的孩子:“壮子哥与瞧见的,壮子哥说要下去捞宝贝。阿牛哥要救壮子哥就下去了,我要拉他们俩上来,也掉下去了…”

陶家庄的大人立时明白是怎么回事。

一个老妪道:“当年庄里要挖池塘蓄水,说可以养鱼种藕,我就不同意。庄里有多少孩子,有这么个地方,多不安全。这才几年,哪年池塘里没死过人。”

哭诉的妇人道:“哪有什么宝贝?我瞧是水鬼作怪,把孩子给诱下去的。”

江若宁用神识一扫,发现池塘底下有一面镜子,肉眼瞧不见,若隐若现,忽明忽暗,明时光茫如太阳,熠熠生辉,光芒万丈;暗时,又皎如明月。

江若宁问道:“你们都瞧见宝贝了?”

那个壮子的道:“瞧见了,我看到像太阳,可猴头说像月亮…”

这与江若宁用神识探得的倒是一样,一会儿如太阳,一会儿如月亮。

老妪搂着那叫阿牛的孩子,“祖母的心肝儿,你娘就你一个儿子,若你有个好歹,如如何是好?”原来这阿牛家里姐弟众多,前头有五个姐姐,最小的一个是他,方才得了儿子,素日家里宝贝得跟什么似的。

老妪是他的亲祖母,今儿一早,阿牛的姐姐跟父母都下地干活了,因他是小的,又是儿子,便邀猴头、壮子二人在稻渠边上放牛玩,谁晓得他们突然发现池塘底下有宝贝,用凫水的壮子就说要去捞宝贝。

江若宁问:“几个孩子说有宝贝,你们瞧见了,怎的我没瞧见,可看他们的样子又不像说谎。”

尚欢道:“师姐,就像这位大娘所说,定是他们被鬼迷了心窍。”

老妪起身,“是几位救了我孙儿,老妇人多谢几位了,眼瞅着就要晌午了,几位不如到我家用顿便饭如何。”

猴头娘道:“去我家吧!我家最近。”

江若宁道:“不了,我们今儿约了朋友出来游玩,带了吃食来的,多谢大娘、大嫂相邀,孩子们没事便好。这池塘里水深,别让他们来这儿了。”

说了几句,众人各自散去。

江若宁亦回到了林间。

李观继续给她烤鱼。

她满心都是池塘里看到的奇怪镜子,时明如太阳,时皎如月亮,难道那是日月宝镜?江若宁想着,不得了来,她一定会后悔的,“少游,你继续烤鱼,我还想去池塘周围瞧看一番。”

尚欢叫道:“我也去。”

“好!”若不让尚欢去,祝重八几个就会跟来,倒不如带一个人,“翠浅、翠冷,你们继续做烤鱼,烤好了先给祝重八几个吃,他们可是今儿的功臣。”

江若宁与尚欢一前一后回到池塘畔,伸手一凿点了尚欢的睡穴,将尚欢扶躺在桃李树下,自己运足内力收宝贝,一息、两息…

江若宁满头大汗,那宝镜深陷在淤泥之中,没有移动分毫。

难道,这是要认主的。

在外祖家的《降宝秘笈》里,曾介绍了各种宝贝,第一篇名为“上古灵宝”,里面就特意介绍了日月宝镜,又名阴阳镜,相传是一件上古法器,乃是女娲补天之后,用剩下的五彩补天石集天地灵气而炼制而成,后来赐予了某位上古女神,那女神守护人家,后来与古魔一战,殒落天地,至此,日月宝镜也从此没了下落。

想到这里,江若宁心下难掩激动,咬破手指,将血滴落日月宝镜,滴血认主,日月宝镜突地腾空而起,江若宁用力一吸,将宝镜抓在手中。

“若宁,怎么了?”

李观从林间走出,看着一边昏睡的尚欢,打量着江若宁手里拿着青铜宝镜,微微凝眉,“你刚才用镜子照池塘作甚?难不成这池塘还真有什么古怪?”

她是在收伏上古灵宝,怎么变成拿镜子照池塘,那李观定不知道她是从池塘里将这宝贝取出来的。

江若宁勾唇笑道:“不是那几个孩子说这里有古怪,少游,你信水鬼投胎转世会找替死鬼的故事不?”

李观想了片刻,“世间最可怕的非鬼怪,而是恶人。”

“我也这么想。”江若宁将铜镜往怀里的一揣,当即暗掐手诀,将铜镜放入戒指空间的木屋内。”她转身走近尚欢,看似在推攘,暗里解了尚欢的穴道,“阿欢,快醒醒,你昨晚作甚去了,就这么片刻也能睡着。”

尚欢揉了一下眼睛,“师姐,这个地方古怪得很,我们还是快走!”拽着江若宁就跑。

江若宁挣扎了两回,尚欢硬扯着不放手。

544 宝藏天鱼

三人离池塘远了,尚欢方道:“师姐,我刚才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什么梦?”

尚欢是被她点了睡穴,这也能做梦。

尚欢很凝重地点头,“真的,我梦见那个池塘的由来,陶家村村长做梦,梦到那片地的下面有个宝藏,于是他就藉口说要给村里蓄水挖池塘,其实是他想挖宝贝。池塘是挖开了,可里面根本就没有宝贝。之后他又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一天,好像是端午节前后,池塘下面就跟开了一道门,从里面飞出了银子、铜钱,飞得满庄子都是。”

江若宁忍住笑。

李观也想笑。

唯有尚欢很是认真地道:“你们都不信我,对不对?我说的是真的,是真的!我真的在梦里看到陶家村村长做了两个梦…”

江若宁道:“好!好!你做梦了,我们得回去吃烤鱼。”

尚欢道:“你们怎么不信?陶家村村长可信。师姐,你说池塘下面会不会真有个宝藏?”

江若宁把尚欢拉回林间,尚欢还在纠结宝藏的事。

翠浅几人好奇,尚欢又把她的梦说了。

翠冷道:“欢乡君近来手头很紧?”

尚欢知她误会,连忙道:“没有,上回师姐给了我银钱,我还没用呢,哪里紧了。”

翠浅若有若思,“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我是刚才做的梦。”

真厉害,说陪公主过去瞧,就这么片刻的功夫,她居然能做梦。

尚欢吃了两条鱼,继续想着她的梦,那个梦太真实了,就跟真的一样,池塘下面怎么会有宝藏呢?

祝重八几人见尚欢那模样,忍不住想笑。

尚欢立时跳了起来,“不行,我得再去瞧瞧,陶村长可是坚信那下面有宝藏的,否则不会在每年年前节捕鱼后,就把池塘再挖深些。”她拍了拍屁股,径直出了树林,离开时还拉了翠浅去瞧,翠浅要去,十六也跟在她们后头去了。

江若宁道:“那丫头死心眼,不就是个梦,还真当有什么宝藏。如果真有宝藏,我们这几人,全都发大财了…”

话未落音,就见不远处的十六气喘吁吁,直跑得满头大汗,“公主、公子,奇事!简直就是天大的奇事!我们刚才过去的时候,那池塘侧下面出现了一个抱大的黑洞…”

翠冷惊喝:“宝藏!”丢下吃了一半的烤鱼,提着裙子就跑。

*声道:“是鱼!好多好多的鱼,大的巴掌大,小的两指宽,从那个黑洞里源源不断地跳出来。”

李观哪里听过这等奇事,拉了江若宁就往池塘边跑。

尚欢还在那郁闷地呢喃:“梦里飞的是银钱,怎么跑出来是鱼。”

翠浅道:“能跑出鱼来已是奇事,要真飞银钱,岂不成了天下最大的奇闻。”

陶家庄里,几个洗衣妇人发现池塘边站了几个年轻男女。

“不会是要偷村长家的鱼吧?”

“听说今儿是他们救了猴头、大壮三个孩子呢。”

“去看看。”

待两个妇人近了池塘,看到下面黑洞里涌出无数的鱼来,一个个目瞪口呆。

翠冷道:“欢乡君,你真是太厉害了,你做梦梦见这池塘下面飞银钱,结果下面就喷出鱼来了,这卖了鱼,可不是就是银钱吗?”

“这是我梦里梦见陶村长做的梦!”

好奇、八卦是女人的天性,此刻的两个妇人也不例久,就追问起来,翠冷便将尚欢打了个盹,就梦见陶村长做的两个梦说了。

因为做了那个梦,叫尚欢的姑娘就跑来瞧陶家庄的池塘,结果就发现了池塘下面喷鱼的事。

江若宁早前意外,很快就平静了,这说明附近一带有暗河,而暗河里长一种暗鱼,现下是四五月份,正是暗鱼产卵之时,偏巧今日她收了日月宝镜,那镜子许正好堵住了暗河出口,被她一收,暗河通了,鱼就从里面喷出来了。

穿越前的她,曾在《科学探秘》的电视栏目里瞧过类似的情况。

江若宁歪着头,“这鱼应该很好吃!”

翠冷问:“公主,能吃吗?”

两个妇人听罢尚欢说的事,此刻扯着嗓子大叫:“出奇事了,出奇事了!村长家的池塘下面出现一个大黑洞,黑洞里飞出鱼来了!

村长挖池塘是因为他做梦,梦见那稻田下面有宝藏;村长还做梦,梦见藏宝洞口飞银钱…”

待陶村长听到全村人议论纷纷的时候,蹙眉问妻子,“我做两个梦的事,除了你,谁也未说,怎的外头就知道了。”

陶村长夫人道:“我问过了,说是今儿救了猴头三个孩子的城里人中,有个姓尚的姑娘做梦,梦到了你做的两个梦,她也觉得那下面有宝贝,今日特意来瞧看,结果就看到下面蹦鱼…”

奇事很少见!

一传十,十传百,不到半日,所有人都知道陶家村村长家的池塘下面能蹦出鱼来,源源不断的鱼啊,那鱼大小长得很特别,大的巴掌大,小的只两指宽。

因尚欢做梦的奇事,又因江若宁救了陶家村三个孩子,陶家村的百姓很是热情地送了江若宁两桶小鱼。

他们的人还没回县城,就已经有百姓把消息传回去了。

“听说了吗?陶家村发现了奇事。”

“说是池塘下面能蹦出鱼来,一天就蹦了上千斤的鱼。”

“一斤鱼七十文钱,童叟无欺!”

“肉才多少钱一斤,他就要卖七十,那是上天赐的,怎不去抢钱。”

江若宁与李观还未回李府,就连李二太太与七郡主都听说了。

人言的力量,尤其是奇事,就像一股风,立时袭卷了整个青溪县城。

七郡主与周半夏听说江若宁回来了,还带了陶家村人送的两桶“天鱼”,为什么叫天鱼,这是百姓们叫的,说那鱼是上天所赐,谁见过从一个洞里就能源源不断蹦出鱼来的?

没见过吧!

没见过就是奇闻。

七郡主围着两只木桶,看着里面满满一桶的小鱼:“这就是天鱼?早前每斤卖七十文,现在涨到一百文一斤。”

江若宁道:“今儿陶家村送了我们两桶鱼,七堂妹,你分半桶回去,使了厨娘油炸了吃,不要剖,这种小鱼的内脏也能吃,炸酥了无鱼骨,吃着不错。”

她瞧着这鱼,怎么看怎么像小黄鱼,偏生被百姓们取了个“天鱼”的名儿。

七郡主笑道:“谢堂姐赏!”她令丫头拧了半桶鱼回去,早前江若宁便让李观了半桶回去给李阅一家也尝尝新。

厨娘看着那些小鱼,立时烹调煎炸全使了一遍,发现煎炸是最好的,不用剖鱼,就活鱼下锅烹饪。

这日是河老太太烧七七的日子。

江若宁起了大早,今儿烧完,她就准备离开了。

昨儿唤了晴空师太来,说了碧嬷嬷的事,她准备将碧嬷嬷留在青溪县养老,碧嬷嬷是宫里出来的老嬷嬷,还能做女学堂的先生,专教姑娘们规矩仪态。

晴空自是欢喜,就连七郡主、罗氏也都认为这样做最合适。

江若宁正要用早膳,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道:“哈哈,本候的运气不错,不是说凤歌这里有天鱼,快把天鱼也捧上来,让本候尝尝味儿。”

来的,正是一袭蓝袍华服、峨冠高挽的慕容琏。

“琏堂兄,你什么时候到的?”

“昨儿夜里,住在李观家。一进青溪县,都说陶家村出了天鱼,听说你这儿有,过来蹭饭。”

李观立在慕容琏后头,揖了揖手,“昨儿他一到,我就领弟妹下厨煎了一大盘天鱼。他听说,弟妹的厨艺不如你这儿的厨娘,又念上了。”

听二人说话,竟是很熟络,一起办了那么大的案子,能不熟吗?

江若宁对翠冷道:“吩咐厨娘再做三斤小鱼。”

几人围坐膳案前。

慕容琏狼吞虎咽地吃着早膳。

“不知道的,还以为琏堂兄几日没用饭。”

江若宁方用了半碗稀粥,慕容琏都连吃三碗了,一盘油炸小鱼,大半都进了他的肚子。

“不是几日没用好饭,而是好些日子没认真吃过,在奉天府,谁晓得那些人会趁我不注意,在饭菜里下毒。唉,太子给的这差事,真不是人干的,我入奉天府不久,就被人认出来了,认出我的还是广平王的心腹侍卫。

这一认出来,就没安宁过,下毒、行刺,最多的一天能发生三回,最少的一天一次。别说是吃饭,就是出门都被人盯上。

到了堂妹和李观这儿,我自要放心大胆地吃。”

他一进来就发现,这院内都是江若宁自己从京城带来的人,侍卫是皇帝赏的,厨娘是从宫里带来的,就连身边服侍的宫人也都是翠薇宫里的。

可都是一等一可靠的人。

李家这次并不在官商勾案内,自然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在江若宁面前都不能放开吃,慕容琏还真不知道奉天府境内哪里才算安全。

“敏王皇叔要知你这趟办的是苦差,怕是又要在父皇面前叫苦了。”

敏王看重慕容琏,觉得这个儿子最像他:有才华、有魄力、有担当…当然,这是敏王自认为的。

“琏堂兄没与广平王学吧?”

慕容琏一时没反应过来。

江若宁又道:“像他那般,离京时独自一人,回京时姬妾成群?”

545 祭拜(三更)

慕容琏道:“你当本候是那种贪色之人?若要纳妾,岂能等到现在,我答应你堂嫂,只要她一心一意待我,我就她一个。父王后宅的女人够多,也瞧着也心烦。”

他们几个都是太上皇跟前长大的,自小就羡慕太上皇与太后的感情,那是真的好,干干净净,纯纯粹粹,相濡以沫。

江若宁吃吃笑道:“子佩也说过相似的话,我爹也没逼他,只说由着他去。”

“子佩这次考的名次不错,前十名的进士,这对皇家是多大的体面。原是能进前三的,这不是太子殿下说要避嫌么。”

用罢了早膳,闲话了几句。

小邓出去安排七七拜祭之事,纸扎铺子这次送了两马车的拜祭品,一车的冥钱元宝,又一车的纸扎牛马、房屋、花园等物。

河家坡河老太太墓前,江若宁将祭品一一摆放好,这次的祭品与前几次更为品种繁多,式样精致,这次的祭品,是江若宁让厨娘预备的:卤的猪头、鸡鸭鱼齐全,又有牛羊肉,特别的是牛羊肉卤制后还制成了牛羊形状,再有面蒸的像苹果一样的馒头、北方的烧麦、南方的粽子,又有常见的蒸饺、包子,一样一盘,再有各式点心、各种水果也都各一盘。

围观的百姓一望:这简直就是一场盛宴,便是各大族祭拜祖宗也没这等丰厚。

慕容琏揖手站在中央,朗声道:“河江氏,本候是敏王之子、永兴候,特奉皇帝与太子旨意陪凤歌公主前来吊唁、拜祭!

你养大皇家最尊贵的公主,皇上感谢你,特赐封你为正七品的孺人!这是本候代皇上所赐美酒!干!”

慕容琏倒了一盏,将干倾入泥土,空气里立时掠过一股醉人又清醇的香味。

“上等的剑南春!”

人群里有爱酒的老汉不由得连吞几个唾沫。

慕容琏再斟一盏,“河孺人,皇家感谢你,令本候前来拜祭!干!”

将杯中酒倾倒于地。

“同盛金!”

这是老烧酒,爱烈酒的人最是喜爱,也是大燕几大名酒之一。

慕容琏再斟酒,这次换的是第三个坛子。

“本候敬你一杯!愿河孺人一路走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