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璟皮笑肉不笑的对死不甘心的陈红莲道:“你爹现在自身都难保,你还是别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给他添乱了,安心上路吧!”

随着令牌一声砸下,陈红莲身首异处,她死的那一刻,围观的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大赞摄政王明查秋毫,还当地老百姓一个合理的公道。

陈宏儒父女一死,赵璟从自己的心腹中挑了一个能干的接管平州知州的职位。

至于之前在周县遇到的孙家行和他那一心要撞死自己的媳妇儿,后来的情况赵璟也从下属口中听得一点。

那孙家行带着差点死掉的媳妇儿回家准备写休书跟他媳妇儿一刀两断,他媳妇儿先是狠狠哭闹了一痛,后来见孙家行绝情已定,一怒之下,便接下了孙家行的休书。

就在孙家行乐不颠儿的准备来平州找陈红莲成亲时,意外的发现,陈红莲和她爹已经被摄政王下令斩首了。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震得孙家行风中零乱,于是赶紧又回了周县,准备找他媳妇儿继续过日子。

结果他媳妇儿压根儿就没理他这一茬,直接让家丁将孙家行拿着棍棒给打跑了。孙家行本想着,没了媳妇儿,他手里还有大笔家业,虽说这家业是从他媳妇儿手中得来的,可这并不影响他发家致富。

却不想当他去那些店铺准备继续当他的老板时,被人告知,他已经跟这里没有任何关系了。

原来孙家行的老丈人临终前留下了一份遗嘱,上面明确写着,他跟朱成碧,就是孙家行那撞头自杀的媳妇儿在一起好好过日子的情况下,朱家所有的财产,孙家行都可以接管。但如果有一天孙家行辜负了朱成碧,那么他手里所拥有的一切,就全部化为泡影,一文钱都得不到。

那一刻,孙家行彻底傻了眼,直到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为了那个陈红莲,犯下了一个多么愚蠢的错误。

当然,这是别人家的事情,跟赵璟无关,属下提起时,他权当听个笑话,过后就忘。

至于帮陈红莲做了不少缺德事的冯御山,赵璟回京之前便下了一道暗令,让人彻底调查冯御山的情况。就算此人是一品宰相,他也绝对不会姑息。

直到冯御山被拉下马的那一天,他才知道,他之所以会落得今天的下场,居然是他亲生女儿一手所促。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赵璟带着白洛筝在外面游山玩水折腾了整整大半年,这大半年里,夫妻二人隐姓埋名,做了不少有利于天下,有利于百姓的好事。

渐渐的,摄政王夫妇在民间惩恶扬善的传言不迳而走。因为两人每到一个地方,就会隐瞒起真正的身份,以至于那些被打击的贪官恶官被收拾得毫无任何心理准备。

久而久之,摄政王带着王妃游历天下收拾坏人的事迹被传得天下皆知,那些本来还想做些阴司勾当的不法官员,担心某一天摄政王会查到他们的头上,所以一个个全都夹起尾巴做人,就算有害人之心,也没了害人之胆,慢慢的,民间倒是在赵璟的一通云游之下,变得一团和气,太平不已。

离京大半年,两人终于起了归巢之心,于是在一个春暖花开的季两,在外面潇洒过了好一段日子的这对儿王家夫妇,终于踏进了京城的地界儿,回到了他们的摄政王府。

回来之后才知道,白老太太带着白正杰一家子,在两个月前回老家探亲去了。

小皇帝赵昱对他九皇叔和九皇婶这种说走就走,说回就回的行为深感不满,他可是大祁国的当朝天子,却在他九皇叔的陷害下成了两个奶娃娃的监管人。

作为两个奶娃娃的嫡亲祖母,太后本来要将她这一双孙儿接到自己的寝宫里亲自照顾,可赵昱念及皇祖母如今上了年纪,担心那两个小不点的哭叫声会影响皇祖母晚上的睡眠,所以只能拒绝了皇祖母提出要亲自照顾孩子的建议,非常无奈的将他这两个闹腾人的小堂弟,留在了自己的寝宫之中。

别怪赵昱会如此无奈,实在是他九皇叔家的这两只小不点就是两个让人极度不省心的大

闹包,也不知两个小家伙哪里来的那么多精力,早上哭,中午哭,到了晚上还是哭。

任赵昱寝宫里的宫女和太监怎么逗弄哄劝,两个小家伙就像在比谁的声音更大似的,你的哭声悦耳嘹亮,我的哭声响彻云端。

两个小家伙这么一闹,皇帝的寝宫算是彻底炸了锅。

更让赵昱头痛万分的就是,这两个小家伙就像在故意跟他做对似的,宫女太监们,甚至就连皇太后过来哄都没有用,唯独他这个当堂兄的,只要将小家伙抱在怀里亲一亲、哄一哄,哭得嗓子都嘶哑的两个娃,瞬间就会止了哭声,窝在赵昱怀里咧着粉嫩嫩的小嘴巴嘿嘿直笑。

对此,赵昱深感无奈,虽然他年纪小,在常人眼中也是个小孩子,但作为大祁国的九五至尊,他御书房里的折子每天都多到看不完,除此之外,他还要应付每天进宫来找他商谈国事的那些老臣子。

第354章 不想放人

那些老家伙为了显示自己才识渊博,目光远见,随随便便一个芝麻绿豆的小事,也能在御书房里跟他扯上好半天。

等赵昱打发了那些大臣急吼吼回到自己寝宫的时候,两只小娃已经哭得快要上气不接下气了。

不但宫人们对此极为无奈,就连赵昱也被他这两个弟弟折腾得每天都顶着两只大大的黑眼圈起大早去上早朝。

幸亏赵昱是个很有耐性的孩子,那两个被爹娘狠心丢弃在他这里的娃娃,跟赵昱这个堂兄在一起相处了几个月,逐渐适应了这里的新生活。慢慢的,两个小家伙便对赵昱生出了雏鸟情节,对这个每天给他们把屎把尿,拿小拨浪鼓逗他们玩的小哥哥非常喜欢和依赖褴。

而从来都没有带娃经验的小皇帝赵昱,在跟两个小家伙接触的时间里,也对两个小家伙生出了喜爱之情。甚至还经常想着,等将来他长大成人,娶了妻子立了皇后,也希望能有这样两个可爱的孩子承欢于他的膝下。

多可爱的两个孩子啊,虽然时不时就在赵昱的脸上喷泡尿,偶尔还会在赵昱将他们抱在怀里玩耍的时候拉泡屎。但随着两个小家伙的个子越长越大,五官样貌也变得越发的精致明艳。

不得不说,他们赵家真可以说是一个专出美国的富贵之地,赵璟这个当爹的,容貌已经生得人神共愤,俊不可挡,他膝下的这两个儿子简直就是挑父母身上的优点来长,那粉雕玉琢、晶莹剔透的小模样,真是任何人见了都会瞬间被萌化了一颗心。

眨眼之间半年过去,赵昱和他这两个小堂弟的感觉也越发的亲密无间鲎。

就在赵昱以为两只娃可以一辈子承欢在他眼前归他所有时,他九皇叔带着他九皇婶,风风光光回到了帝都皇城。

赵璟或许对他两个儿子没那么强烈的想念之意,毕竟他是个大男人,而且在他眼中,最重要的只有他媳妇儿白洛筝,至于其它人,那都是些什么鬼?就连他的亲生儿子,都甭想分走他的心思。

可赵璟不想,不代表白洛筝不想啊。

赵亦祯和赵亦泽这两只宝宝可是从她身上掉下来的两块肉,哦,赵亦祯和赵亦泽,就是一年前白洛筝给赵璟生下的那对儿双胞胎儿子。

赵亦祯是哥哥,赵亦泽是弟弟,两兄弟前前后后只差了一刻钟降生。

名字是太后亲自给取的,没办法,如果起名字这件事太后不插手,赵璟就直接给两个儿子取名为赵大和赵二了。

对于赵璟这种极度不负责任的行为,太后她老人家对此表示了深深的无奈。

赵大?赵二?她们皇家的后嗣,怎么可以给孩子取这么不堪入目的名字?

赵璟当时却满不在乎的说:“名字而已,哪里那么穷讲究,而且我觉得赵大、赵二这名字挺好的,朗朗上口不说还十分的好记。我都想好了,等咱家筝儿日后再给我生娃,就给他们起名叫赵三、赵四、赵五、赵六…”

结果,赵璟的这个美好设想不但被他皇娘给臭骂了一顿,就连他媳妇儿也送了赵璟一句话,“赵璟,认识你这么久,我今天才知道你居然这么二!”

被自家媳妇儿这么一挤兑,赵璟当场就闭嘴了。

于是,赵亦祯和赵亦泽这两个名字便在太后的决定下正式出炉。

离开京城大半年,两夫妻虽然打着为民除害的名号在外面微服私访,真正的目的,还是想趁这个机会出去好好的玩一玩,散散心。

刚离京那会儿,白洛筝还不觉得有多想念自己的两个儿子,毕竟她也是初为人母,没什么育儿经验,而且家中老老小小那么多口,随随便便将儿子交给谁,都能被照顾得妥妥贴贴。

随着在外面的时间越来越久,时不时还能看到别人家母子承欢的温馨画面,初为人母的白洛筝终于按捺不住对家中娇儿的无限想念,就这么拉着还想继续在外面愉快玩耍的赵璟,急三火四的赶回京城。

回到王府的第一天,白洛筝就让人进宫去将她两个儿子给接回王府,结果被派去接孩子的下属在进宫的一个时辰后回来答话,两位小世子正在皇上的寝宫睡着,皇上说了,世子睡醒之前被人打扰,会哭得非常凄厉,所以想接孩子回王府,就等小世子醒来之后再做打算吧。

赵璟倒是无所谓,这倒不是说他对儿子没有父亲爱,而是男人在这方面的神经总是比女人粗了那么一点点,况且他跟洛筝又是刚回王府,府里还有很多琐事需要他亲自处理。他正为府里的事情忙到焦头烂额,加上他心知肚明他们不在京城的日子,两个儿子也能得到很好的照顾,既然儿子还睡着,便让他们继续睡,他这个当爹的一点儿都不急。

可赵璟不急,不代表白洛筝不急。

但皇上以儿子还没睡醒为由让她们晚些去接,她总不好逆了皇上的意思,非要在这个时候接儿子回来。

便留在府中左等右等,时不时就差人进宫去打听打听儿子有没有醒来的意思。

结果这一等,就是整整一天,当天色渐暗,黄昏落日之时

,白洛筝又派人进宫去接儿子。

这次,皇上给的理由是两个小世子虽然醒了,但正在吃东西。要知道,这两位小祖宗那可是极难伺候的,吃一顿饭,少说也要吃上一个时辰,谁要是扰了两位小祖宗吃饭,谁就犯了大逆不道之罪。

被派去宫里接孩子的下属哪里敢驳斥皇上的意思,于是兴高采烈的去,垂头丧气的回。

这下,赵璟和白洛筝夫妇二人总算意识到事情的不对劲,皇上这么一拦二阻,他明显就是不想放人啊。

对于这点,白洛筝倒不是不能理解,人都是感情的动物,她这次跟赵璟离京,一走就是大半年,当初狠心将嗷嗷待哺的两个孩子塞进菜篮子里交给小皇帝来照顾,小皇帝又是一个绵软老实又可欺的娃,性子温润如玉,待人礼貌诚恳,这样的人最是注重感情,在这大半年里喜欢上两个小堂弟,并生出不舍的手足亲情这也是在所难免。

第355章 你这傻子

当初她们话都不留一句的抬屁股就走,现在说风就是雨的又回到京城,说白了,这种行为对孩子来说,还真是不负责任到了极点。

所以,白洛筝只能亲自进宫去见儿子。眼看着两个小家伙被小皇帝喂养得白白嫩嫩,粉雕玉琢,她担忧多时的心顿时放下了不少。

只不过当她提出想要抱儿子回府的时候,赵昱倒是没拦着,两只娃却死命往赵昱怀里蹭,宁可哭死都不肯走褴。

白洛筝总算见识到这两只娃的哭声有多么的令人惊悚,看来离家太久,的确能让母子之间的关系产生生分。

她不忍心看着儿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最后只能一个人回府,暂时还是将儿子寄养在赵昱身边。

白洛筝忍了,赵璟可不能忍。

开玩笑,那两个小不点可是他赵璟的儿子,就算是寄养,那也是临时的好吗,这么急着就想将他们的爹娘生生抛弃,真是美的那两只小的。

赵璟的手段有多雷霆那是全天下人都有目共睹的,白洛筝不忍心听儿子哭泣,赵璟却不管那个,他直奔皇帝寝宫,左手一个,右手一个,将两个哭得直蹬腿的小不点直接给抱回了摄政王府。

你想哭?那你就放心大胆随便的哭鲎。

你想闹?那你就使尽浑身解数可着劲儿的闹。

两个小不点儿虽然还不懂人事,但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却知道一个事实,就是只要他们哭,他们闹,大人们就一定会妥协他们的一切条件,至少这一招在他们皇祖母和皇兄面前那绝对是百试百灵。

结果,当他们这招使到他们父王身上的时候,两个小不点终于知道了什么叫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什么叫孙悟空逃不出如来佛的五指山。

幸亏两个小的识实务,知道再闹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于是在自己家里折腾了几天之后,总算慢慢消停了下来,乖乖留在自家爹娘身边继续过日子。

元贞七年八月十五中秋宴。

奉天殿内,百官聚齐,为帝王庆祝寿辰,大殿内,歌舞升平,漂亮的舞姬身着粉红罗裙,妖娆的身姿轻盈扭动,伴随着美妙乐曲,将诺大奉天殿,渲染得热闹非凡。

小皇帝赵昱,以及摄政王赵璟,及其王妃白洛筝,以及当朝太后娘娘,还有朝中百官其及家眷齐聚一堂。

因为赵璟家的那两只小的还不会走路,所以今天这样的场合里,赵璟并没有将两个儿子带在身边参加这样的宴会,毕竟照顾小孩子也是一件天大的麻烦事。

儿子不在身边的时候,他的筝儿还能吃好喝好,过得悠然自得,一旦儿子被抱过来,她就要分心去照顾那两个不招人待见的小不点,别到欣赏宴会中的歌舞,到时候恐怕就连饭都会忙得吃不上一口。

赵璟心疼自家媳妇儿,于是干脆将两只小的扔在家里交给下人照顾。为此,不但他皇娘因为没看到两个小金孙,一连给了他好几个白眼,就连一向敬他如父的小皇帝都明里暗里的向他抱怨好几句,为啥这么喜庆的日子里,没将他两个可爱的小堂弟给抱来给他玩。

对于皇太后和小皇帝频频向自己投来的抱怨目光,赵璟选择了直接无视。

他难得偷了个空闲,跟自家媳妇儿在一起过二人世界…

好吧,虽然今天被邀请到皇宫里来饮宴的宾客有很多,但赵璟却难得心无旁骛的跟白洛筝坐在一起吃吃喝喝,这么好的机会,他可不想让一些闲杂人等给破坏了。

“也不知儿子在家里有没有哭闹,这个时间,该给他们喂奶了。”

自从白洛筝和赵璟结束游历之旅,这阵子她是彻底过上了真正的奶娘生活,每天定时给儿子喂奶换尿布,虽然辛苦了一点,但和当初儿子连多看她一眼都觉得是在浪费时间相比,现在她两个儿子已经依赖她到完全离不开她的地步了。

白洛筝为此深感心慰,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跟两个嗷嗷待哺,连人话都说不明白的儿子聊家常,至少那两位小祖宗听得懂还是听不懂,那并不在她的考虑范畴之内,她只知道,儿子就是她的命,离开片刻都舍不得。

赵璟正满脸含春的准备趁儿子不在的时候跟自家媳妇儿单独相处,顺便再说几句情话调***,结果他憋了一肚子的甜言蜜语还没说出口,就等来媳妇儿这么一句着三不着两的抱怨。

赵璟当场就黑了俊脸,没好气道:“筝儿,自从有了儿子,你眼里就没有我这个相公了。”

白洛筝面无表情地看了他一眼,“你这是在跟你儿子争风吃醋么?”

赵璟被问直接噎住,心想,他堂堂摄政王,怎么可能会跟两个熊孩子吃风吃醋,那简直太有损他威风凛凛的尊严了。

于是急忙摇头道:“那哪能呢,本王才不屑于做那么幼稚的事情。”

“那行,今晚我留在儿子房间里陪他们睡。”

说完,白洛筝淡淡转开视线,不再理他。

赵璟这下子急了,赶紧辩解,“筝儿,我刚刚跟你开玩笑的,你千万别

跟我认真,你要是陪儿子去住,那谁来陪我住,孤枕难眠的滋味你舍得让你男人夜夜品尝么?”

白洛筝被他那猴急的样子逗得忍俊不禁道:“你这傻子,逗你的!”

赵璟这才松了口气,小声在她耳边道:“媳妇儿,咱以后可不能再开这样的玩笑了知道吗。”

两夫妻脑袋对着脑袋凑在一起聊悄悄话的一幕,让坐在两旁饮宴的大臣及其家眷们看得眼红不已。

在场的众人都知道,摄政王当年为了娶侯府二小姐白洛筝为妻,那真是历尽千辛万苦,花费了无数心机,最终才抱得美人归。

赵璟的大名在京城可谓是如雷贯耳,当年他十里红妆迎娶白二小姐进门的时的场景直到现在都让众人记忆犹新,整个京城所有的饭庄都被赵璟出银子给包了下来,整个京城所有的老百姓都有幸吃到摄政王亲自宴请的成亲喜宴。

对一个女人来说,这辈子能被这样一个男人花费心思的拥有和对待,上辈子一定是积了大德,造福过全人类。

第356章 百雀之凰

关于人们在私下猜测的这一点,还真是一点儿都没夸张。

白洛筝上辈子女扮男装上战场杀敌保卫家园,虽然最后的下场是惨了一点儿,但这并不影响她带兵打仗保卫家园不被外敌侵犯,给天下老百姓带来的那份福泽。

当然,关于白洛筝上辈子的事情,在场的众人,除了赵璟之外,其它人并不得知。

众人只知道,摄政王与王妃感情极好,即使成亲这么久,王爷的后院除了王妃之外,仍旧没有再纳其它女子为妃为妾。

这让一些心思活络的大臣不免为自己的前途多想了一步,男人嘛,三妻四妾很正常,更何况赵璟今年才二十多岁,他现在可以将那如花似玉的白二小姐当成心尖尖儿来宠,等白二小姐容颜老去、青春不在的时候,她还有什么资本去吸引摄政王的目光。

至少在场的大多数人,此时在这方面的想法都非常一致鲎。

大殿正中央,一群身姿婀娜,五官明艳的年轻少女们正扭动着纤细的腰肢手舞足蹈。

其中为首的那个少女年约十五、六岁,肤如凝脂,娇媚动人,那模样任谁看了都会对她生出几分怜爱之意。

今天被邀进宫里来吃宴的这些大臣们,不管年轻的还是年老的,哪个不是情场上的风云人物,这些人见惯了各形各色的莺莺燕燕,早就对貌美如花的姑娘生出了免疫力。

可眼前这个领舞的粉衣姑娘样貌生得非常有特色,许是眼窝有些深的缘故,使得她那双大眼睛在外人看来十分有神。

而且这姑娘也不知是不是受了上天的垂顾,那皮肤白像就跟煮熟剥开的鸡蛋般平滑如脂,让人恨不能伸手上去狠捏一把。

当然,这姑娘既然在众多舞娘之中成为领舞者,除了容貌生得数一数二,就连那苗条柔软的身段儿也让在场的男人看了不由得血脉偾张。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领舞的这位姑娘时不时就会在赵璟和白洛筝的桌前晃悠那么一下子,这让原本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自家媳妇儿身上的赵璟,想注意不到这姑娘都有些不太容易。

一来二去,赵璟的目光倒真是被那领舞的舞娘给吸引了去。不过,吸引他的不是那姑娘的清丽脱俗的长相,而是那姑娘的腰肢实在是软得令人惊叹,她居然能后仰着地,将自己的身子弯成一个圆形。

赵璟看得啧啧称奇,忍不住对身边的白洛筝道:“筝儿,你说那女人再使点力气,会不会把自己给折成两半?”

白洛筝边喝茶边道:“像她们这种跳舞的舞娘,从很小的时候就在师父的训练下练习拉功,骨骼与正常人早就变得不一样,不然,怎么能成为最优秀的舞者?”

赵璟轻哼了一声:“舞跳得倒是不错,就是那女人看人的眼神忒不招人待见,她恨不能就在她自己的脸上写着快来扑倒我吧这几个字样。”

要不是场合不对,白洛筝真想当场大笑,瞧他男人这话说得多难听,这要是被那姑娘听了去,还指不定会哭成什么样子。

两人说话的声音都很小,所以究竟说了什么,外人几乎是一个字都听不到。

但他们听不到,不代表他们看不到。

至少赵璟刚刚一直在盯着那舞娘的眼神,被坐在他对面的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给尽收眼底。

这男人是户左侍郎黄永庆,虽然没为朝廷做过什么大功绩,却也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恶事。之所以会坐上四品户部左侍郎的位置,还多亏了他的老恩师对他多加提拔。

不然,凭黄永庆的能为,还真是爬不到今天这个位置。幸亏他是个懂得审视时度之人,平日里在同僚之间拉帮结友,经常在自己家中宴请宾客,久而久之,一旦吃人嘴短拿人手短的大臣,倒真是被黄永庆给收买,以至于他在户部左侍郎的位置上稳稳当当一坐就是这么多年。

可惜,黄永庆这个人的能为实在不怎么样,只知道照本宣科,这么多年下来也没为朝廷立下什么功绩,以至于他户部左侍郎的位置坐到现在已经做了十年之久,想晋升一级都是难如登天。

于是,黄永庆便将主意打到了赵璟的身上。

黄永庆当然知道赵璟对白洛筝有多么的在意,但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再怎么在意,那也是有时间期限的,就算赵璟当年曾在众人面前说过,此生除了白洛筝之外,他不会再娶其它女子为妻,但不娶妻,不代表不纳妾,不纳妾,也不代表不可以往自己家的后院中抬女人。

今天这个在大殿上领舞的这个舞娘生了一副倾国倾城之姿,他在民间寻了好久,才寻到这么一个极品货色,只要这舞娘能入得了赵璟的眼,成功被他收为己用,他再利用那舞娘在赵璟面前多给他说几句恭维话,到时候他不怕赵璟不对他这个户部左侍郎刮目相看。

这样一想,黄永庆便鼓起勇气,主动跟赵璟道:“王爷可知道殿中这些舞娘正跳的这支舞,叫什么名字?”

正跟自家媳妇儿聊悄悄话聊得很开心的赵璟,没料到有人会在这种时候打断他的雅兴,

于是向黄永庆瞥去漫不经心的一眼,不冷不热道:“本王对歌舞什么的一向没什么兴趣,至于殿中这些人跳的舞究竟叫何名字,本王还真是未曾耳闻。”

赵璟对黄永庆这个人谈不上什么厌恶,却也绝对没什么好感,两人同朝为官多年,因为品阶相差甚远的缘故,一般情况下,黄永庆根本没机会跟他这个摄政王做如此近距离的接触。

不过在今天这样的场合里,身为摄政王的赵璟又倍受瞩目型的人物,同僚主动跟他打招呼,他总不能连声都不应一个,便象征性的回了他这么一句。

黄永庆却根本看不出赵璟是在跟他虚与委蛇,见王爷一连跟自己说了好几句话,他心头雀跃,自以为王爷肯应他的话,十之八、九是跟领舞的那个舞娘有关,便自顾自又道:“不瞒王爷,殿上正在跳的这只舞,名叫百雀之凰。”

第357章 臭不要脸

赵璟心说我管他叫百雀之黄还是百雀之绿,本王现在只想跟本王的媳妇儿在没儿子打扰的情况下好好培养感情,这黄永庆到底是有多没眼色,他都已经将黑脸拉得这么明显了,难道这姓黄的就一点儿都没看出来?

黄永庆还真是一点儿都没看出来赵璟的不耐,他一门心思想靠上赵璟这艘大船,迫不及待的在对方面前努力表现自己,并兴致勃勃的为赵璟解释百雀之凰这只舞的大概含义。

民间有这么一句俗话,麻雀变凤凰。而此时这些舞娘跳的这只舞,就是麻雀变凤凰的一个过程演绎褴。

尤其是领舞的那个漂亮姑娘,她的最后一个舞姿让在场除了赵璟和白洛筝以外的人都发出了一声惊叹。

这姑娘的背上忽然长出了一双凤凰翅膀在大殿正中展翅飞翔,当然,谁都知道这翅膀是人为做的,为的就是在跳舞的时候增加效果。

此舞的喻意就是,麻雀最后变成了金凤凰。

而黄永庆这么卖力在赵璟面前说这些有的没有的,无非是想让赵璟注意到殿中正在领舞的姑娘究竟生了一张多么艳丽脱俗的面孔。只要王爷看上了那领舞的姑娘,他想要上位的计划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赵璟多聪明的一个人,瞬间就明白了黄永庆要表达的意思,他神色睥睨的看着那个双肩之处插着一双凤凰翅膀来博人眼球的领舞者,那神情,那姿态,就像在欣赏一个不起眼的玩物。

他倒是不否认这个舞娘的模样生得的确有几分姿色,可这女人生得再美,对他赵璟来说也不过就是个陌生人鲎。

而且赵璟这个人有一个先入为主的习惯,这个领舞的女人从踏进大殿开始,就频频向他投来爱慕的目光,饶是他在女人方面向来迟钝,也意识到这个舞娘是想利用她的姿色来吸引他的注意。

开玩笑,他赵璟岂是这么容易就被美色所臣服的男人么?

黄永庆并没有看出赵璟眼中对那舞娘的厌恶,只以为王爷盯着舞娘上上下下来回看,是对这女人生出了浓厚的兴趣,便自顾自道:“不瞒王爷,这位领舞的姑娘名叫云姬,三岁开始便学习跳舞,练就了一副婀娜的身段儿,尤其她刚刚跳的那只百雀之凰,绝对是云姬姑娘最得意的力作之意…”

赵璟勾唇冷笑,“黄大人将这个云鸡还是云鸭的姑娘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该不会这姑娘是你后院里养的小美人,今儿为博取众人欢心,忍痛割爱才将她给带到人前供大家赏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