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太君没留意到两人暗暗较劲儿,见他们亲近,心中也乐意,毫不犹豫的替齐桉答应了下来。

“多谢外祖母!”乔湛在杨老太君看不见的地方,对着齐桉挑了挑眉。

齐桉则在心中暗叫不好。

到了荣宁堂后,杨老太君在主位坐定,沈惜和周氏陪坐在一旁,乔湛则是陪着齐桉去了书房。

一时丫鬟上了热茶,沈惜亲自替杨老太君奉了茶。杨老太君问了沈惜几句身体情况,才说明了今日的来意。

“那些嫁妆本就是你娘的,如今也该给你。”杨老太君看着沈惜,似乎恍惚间也看到了自己的馨姐儿。“你舅舅舅母、大哥嫂子都另外有添妆给你,你且都收着。”

沈惜以为今日杨老太君过来,只是像往常一样来看她罢了,没想到竟要给她送嫁妆?

她的头一个反应便是婉拒。

“外祖母,我这儿什么都不缺。”沈惜虽是和原主自愿交换了生死,可卫国公府对她越好,她终究觉得有愧。“实不相瞒,当初我从承恩伯府出嫁时,侯爷已经为了置办了一套嫁妆,您不必怕我委屈,永宁侯府也没人敢瞧不起我。”

杨老太君和周氏闻言,眼底俱是闪过一抹愕然。

当初乔湛娶沈惜的聘礼已是极厚重了,竟还给她另外置办了嫁妆?

承恩伯府自是不会为沈惜多筹谋什么,而乔湛能有这份心,足以说明他对沈惜,还是很尊重和宠爱的。杨老太君心中一松,对乔湛的好感更添了不少。

“乔湛倒是有心了。”杨老太君满意的点点头,却仍是坚持道:“惜娘,乔湛的心意我不管,但是咱们家的姑娘,自该带着咱们家的嫁妆。如今你也是要做娘的人了,也得替孩子考虑。”

“惜妹妹,这些都是姑母的东西,不给你给谁?”周氏也忙劝道:“你快收下,也好让祖母、让娘放心。”

沈惜仍是觉得有愧,正欲说些什么,只听丫鬟通报说太夫人和乔四夫人过来了。

“老姐姐,您来了。”太夫人似乎忘掉了那些不愉快,笑容满面的进来道:“恕我未曾远迎。”

杨老太君虽是不喜太夫人,可眼下沈惜在永宁侯府也避不开她,见她还算识趣,杨老太君也不打算一直给她冷脸。是以杨老太君神色说不上亲近,也终究不是冷漠。

“劳您过来。”杨老太君不咸不淡的道:“我来给惜娘送些东西,没什么大事,没敢惊动您。”

沈惜和周氏给太夫人、乔四夫人见了礼,彼此坐下后,周氏得了杨老太君的示意,给身边的小丫鬟使了个眼色。

还没等太夫人想说些话套近乎,只听见两个身强力壮的婆子抬着个箱子进来,放到了众人面前。

太夫人以为这是给沈惜的补品,便笑道:“这些日子我也让厨房变着口味给惜娘做吃食,幸而她害喜好了些,能多吃了东西了。”她也没忘了恭维杨老太君:“尤其是您送来的燕窝,惜娘吃着很好。”

沈惜笑了笑,没说什么。

她如今饮食一贯都是小厨房经手,大厨房送来的饭,她几乎不动筷子,都给底下的人分了。

杨老太君面上总算见了些笑模样,“难为你有心了。只是这回我送的不是补品,打开罢。”

周氏拿了钥匙开了箱子后,便郑重的把钥匙交给沈惜,不容她拒绝的道:“惜娘,你好好收着罢。”

太夫人更加好奇了,什么东西还要沈惜自己收着钥匙。

等她看清箱子里的东西时,不由愣住了。

里头整整齐齐的码着两摞册子,出了上头几本是新的,底下的很有些年头了,纸张已经有些发旧。

“惜娘,这是卫国公府补给你的嫁妆。”正巧乔湛和齐桉听说太夫人来了,正进屋时,便听到了杨老太君的话。见他来,杨老太君又道:“往后你和湛哥儿就好好的过日子。”

太夫人听罢,两眼几乎黏在了那箱子册子上。

这是多厚的一份嫁妆,卫国公府竟然随意就给了沈惜?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前五和随机送红包啦~今晚很可能还会有一更哦~

第111章 觊觎

“外祖母——”沈惜无法, 不好在太夫人跟前驳了杨老太君的颜面,目光中却仍是有两分犹豫之色。

太夫人见她竟然犹豫了,实在是出乎意料。

光看这嫁妆册子,便知道送来的嫁妆肯定不薄。且太夫人知道,杨老太君当着她的面给沈惜送嫁妆, 定是存了要替沈惜长脸面的心。

哪怕只按着着箱子里一半的册子给, 便已经极为丰厚了。

故此, 太夫人忍不住劝道:“惜娘,常言道长辈赐,不可辞。既是老太君的心意, 你便收着罢。”

沈惜不由眉梢微挑,看着太夫人那眼底藏不住的急切,心中觉得好笑。

杨老太君同样觉察出太夫人的异常来, 只是并不点破。她示意沈惜收好钥匙, 莫再推辞。而后她也不看太夫人,只对乔湛道:“湛哥儿, 我可是把惜娘交给你了。你若是让她受一点儿委屈, 我可是不依的。”

被点名的乔湛忙上前,那张表情寡淡的脸在此时看来分外可靠,就差拍着胸脯保证道:“外祖母,您放心。旁的我不多说, 您只看我的表现。”

太夫人自从帮沈惜谋划身份的那件事后,便对乔湛有了不少好感,如今知道沈惜当初的嫁妆一事, 更是觉得满意。

可一直不甘寂寞的太夫人,却面上有些挂不住。

纵然沈惜是嫁给了乔湛,可她到底还是永宁侯府的太夫人,这杨老太君也太不把她放在眼中!按照常理来说,难道杨老太君不该是让沈惜好生孝顺长辈,服侍夫君,对府中的堂弟堂妹多些关爱呵护么?

就是连要照顾沈惜,也只对乔湛说,而不是请她关照,简直是在打她的脸!

只是太夫人也不好甩脸子自己就走,陪着杨老太君坐了会儿子,借口有事这才出来。

“这两日你留意些,卫国公府到底搬了多少嫁妆来,都有些什么。”回了荣宁堂,太夫人对乔四夫人道:“倒是搬来了一大箱嫁妆册子,谁知道真的有多少东西?”

乔四夫人觉得觊觎沈惜的嫁妆实在有些不妥,却又不好反驳太夫人。

太夫人见她面上有几分为难之色,心中有些不满。忽然她又想起乔三夫人的好处来。在这样的事情上面,她和老三媳妇还是很容易达成一致的。

原先太夫人总惦记着把永宁侯的爵位给自己儿子,偏生乔湛争气,以军功立身,又深受圣上宠信,乔湛是年轻力壮的岁数,这辈子恐怕三房无法再图谋爵位了。虽是一计不成,太夫人原想着把自己的侄女嫁进来,以后侯府也算仍控制在她手中。谁知乔湛竟娶了沈惜。

幸而沈惜是个糊涂的,从进门的那一日起,乔湛也知道她是个扶不起来的。故此乔三夫人掌管了许久的家务,趁机捞了一笔。

无论如何,侯府总有分家的那天,可三房和四房又能分到多少?大部分还是要被乔湛给继承了。

太夫人眼见自己的计划不成,也灰了心。如今看到沈惜简直富得流油,便想从她身上捞些好处。拿到些财产到手,也让三房四房未来的日子好过些。

当初的乔三夫人就把沈惜哄得团团转,言听计从的。眼下沈惜虽是瞧着厉害些了,可也不过十六七岁的年纪,纵然有了好出身,却也改变不了她曾经的生活阅历,她又能有多少心机?

即便是有杨老太君护着她,给她撑腰,可杨老太君又不能时时刻刻的陪在她身边——

“是,儿媳会留意些的。”乔四夫人也不敢当面忤逆太夫人,尤其是太夫人才在杨老太君面前受了气时,只得暂且先答应了下来。

太夫人这才点了点头,让她先去了。

荣宁堂这边,杨老太君又殷殷的嘱咐了沈惜几句,这才不舍的带着齐桉两口子离开。离开前,特地让沈惜和乔湛两口子中秋节时去卫国公府吃顿饭。

乔湛痛快的答应下来,和沈惜一起把杨老太君送上了马车,两人才回。

“这些嫁妆若是卫国公府跟你搬过来,恐怕现在咱们院子的库房是装不下的。”乔湛略翻了翻沈惜的嫁妆册子,道:“我让文竹再去开两间库房。”

沈惜点了点头,道:“那就劳您费心了。”

只是随意拿出两本册子来,上头恰好列着各色家具,其中赫然写着整套的紫檀木家具,光是这些,恐怕就要堆满大半间库房了罢,沈惜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接着往下看时,沈惜发现最下层还放着一个锦盒,打开看时,里头竟放着房契和地契,甚至还有厚厚的一打银票。

“外祖母和舅舅他们,是真心疼爱你的。”乔湛见状,略扫了一眼,便没有再去细看。若是沈惜需要,自己可以帮她。可他也不想被人觉得,自己是惦记媳妇的嫁妆。“你让兰香好好的把箱子收起来,改日挑两个人,帮你管着。”

听乔湛特意只提兰香的名字,沈惜察觉出些意思来,却没有言语。

把这些册子重新放回去后,当着她的面上了锁,又把钥匙还到了她手上,兰香也不用人帮忙,自己便能抬着这箱子进了里屋。

“莫非侯爷还觉得,我怕您贪了我的嫁妆呀?”沈惜这才翘起唇角,调侃道:“还特特让我选自己的心腹看着。”

她本是开句玩笑,没想到乔湛却一脸郑重的道:“自然是要分开管,这些东西不会和荣宁堂的东西混在一起,更不会跟侯府的东西混到一起。若是你看着白芍和白冦还得用,我让文竹把她们两个的身契拿来给你,往后就给你使罢。”

“侯爷——”沈惜虽是感动他为自己考虑,可也不因此跟乔湛生分了。当初乔湛可是把自己的东西全拿出来交给她管着,可这些嫁妆,她总不能像防贼似的,连乔湛都防着罢?

乔湛明白她的意思,握住了她的手,轻笑道:“惜惜,我知道你的心意。你是咱们家的女主人,自是要掌管着咱们的家。但是一码归一码,你的嫁妆必须这么管。若是你忙不过来,我会给你挑些人手。”

“是,我知道了。”沈惜听罢,没有再拒绝乔湛的好意,顺从的点了点头。

“只是实在不痛快,竟然齐桉那小子压了我一头。”乔湛故意道:“哪日我非得让他长点教训不可。”

沈惜知道乔湛是想逗自己开心,抿嘴笑道:“大哥就是那样跳脱的性子,偏生侯爷您要跟他计较。”

两人又商议定了把嫁妆搬过来的时间,又把诸事都安排好已是暮色四合,两人这才去用了晚饭。

******

往后的两日除了要操心嫁妆搬过来的事情,沈惜便在家研究绣帕子的事。

好在帕子的样式简单,沈惜磨合着脑海中的记忆,两日的功夫里便也磨合了个七七八八。

试了两次绣出来的样子还可以,沈惜便裁好帕子大小的料子,开始正式的绣了起来。

这日乔湛下朝回府后,看在沈惜还在低着头忙活,也没顾上理他,不由道:“你想要什么,让她们去做便也是了,现在你可不能多劳神。”

沈惜抬起头来,揉了揉脖子,把最后一根线收尾藏好。她将手中的活计递给乔湛,道:“好了,您先看看。”

只见一方素色的帕子上,只在角落绣了一丛被微风吹动叶子的翠竹。

她想起什么似的,有些羞涩的笑道:“活计粗糙,您凑合用罢。这是还您上回被我弄脏了那块。”

乔湛微怔,旋即想起才把沈惜从承恩伯府接过来时,他见沈惜哭得伤心,有些不忍,便拿了条帕子给她。好像是沈惜脸上的妆把素色帕子蹭得染了颜色。

没想到她还记着这事,还亲手又绣了条帕子给他。

“惜惜绣的,自然都是好的。”这还是沈惜送他的头一件亲手做的东西,乔湛有些舍不得用,准备好好收起来。

沈惜见状,忙道:“您用了我才没白做,一方帕子而已。”同时她不由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该好好学一学女红,不仅给乔湛和孩子做些东西,还是给长辈表达心意的最好方式罢。

尤其是这几日搬嫁妆,沈惜简直看得目瞪口呆。这些东西哪里是一百二十抬能塞下的,后来沈惜把册子都看了一遍,才知道里头还有卫国公夫妇、世子夫妇给她的添妆,其中甚至还有朱雀大街上的铺面,京郊的地契。

搬到最后,紫檀木的整套家具搬了来,足足塞满了一间不小的库房。

往侯府搬东西的动静不小,连在院子里的乔三夫人都听到了风声,心痒难耐。偷偷派丫鬟去暗中打量时,回来只说东西流水似的用箱子往荣宁堂抬,办了两三日才算完。

当初太夫人摆出长辈的款儿来,看不上沈惜在京中也是人尽皆知的。虽说太夫人更不愿意常玥嫁进来,可她不介意摆出一副关心长孙的面孔来,似乎瞧不上孙媳家世,是为了长孙考虑。谁知如今便打了脸,更可气的是,竟还有不少人给她道喜。

太夫人亦是有所耳闻,如今侯府的家产,已经被先永宁侯分出不少给了长房,再加上先永宁侯夫人丰厚的陪嫁,长房的早就比整个侯府还厚。光看乔湛的为了沈惜置办的那套嫁妆,太夫人自觉嫁任何一个孙女都无法比着来,可那远不是长房的家底。

如今见沈惜竟坐拥如此多的嫁妆,太夫人在惊讶于卫国公府大方有钱的同时,愈发坚定了想要从中得些好处的心思。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开会到好晚,抱歉昨天木有双更成。

第112章 不甘

自从太后寿宴从宫中回来后, 常玥明显感觉到太后对她的态度不同了。

不如往常一般的关心疼爱,对她的县君分位,更是只字不提。

常玥心中焦急,直到过了她的生辰,别说是县君的封赏没下来, 太后竟也不叫她去入宫了。

她不甘心, 便寻了个借口, 从库房里寻出了一尊沉香木雕成的佛像,别的倒还罢了,那样的高大完整的原料实在难得。想了想, 要去把这尊佛像献给太后。

“祖母,您就让我入宫去罢!”常玥没有太后旨意,也是不能随便入宫的, 是以她便开始磨庆国公府太夫人梁氏, 道:“这些日子没走动,若是太后娘娘觉得咱们怠慢了, 惹得太后娘娘不快, 我哥哥的事该怎么办?”

梁太夫人本就担心嫡孙的事,偏生常璨落到了乔湛手中。便是乔湛做出了让步,却也要让常璨去服苦役。据说圣上竟也要点头,庆国公府便有些发慌。

着急的主要是梁太夫人和世子夫人, 两人最是娇惯常璨,哪里舍得孙子、儿子去吃那样的苦头;庆国公和世子倒是觉得,常璨有些太过嚣张跋扈, 磨一磨他的性子倒也有好处,且又能在身上面前表现一番大公无私,故此并不是十分着急。

常玥抓住母亲和祖母的心理,要说服她们帮她进宫。

“娘,您忍心哥哥去吃苦?”常玥不愿意说乔湛的坏话,只得道:“那样的地方,吃不饱穿不暖,风吹雨淋,还要干活!听说这些日子是去搬石料,有些危险的——”

最近祖父和父亲都不让她再往宫中跑,常玥自是不甘心。可她又不敢忤逆,只得从祖母和母亲身上下手。

“太后娘娘最疼我了,不如我去和太后娘娘说一声?”常玥道:“也好过让哥哥吃苦!”

婆媳两人虽是都觉得有些不妥,却又都心疼孙子、儿子,便同意了常玥的提议,让她带着佛像入宫。

太后宫中。

太后本不想见常玥,可奈何自己嫂子所请,她又不好拒绝,想到素日常玥的乖巧懂事,便也点了头。

“太后娘娘万福金安。”常玥进来便乖巧的行礼,道:“前些日子祖母得了一尊佛像,说您最是心诚慈善之人,正适宜在您这儿供奉。”

见她似是还如往常一般,太后脸色总算好看了些的,让她在一旁坐下,说了会儿闲话。

常玥今日的主要目的是来问自己封号的事,故此寒暄了几句后,便想法子把话题往上头引。

“太后娘娘,那沈惜被圣上封了县君,想她就要把您不放在眼中,就此张狂起来,我实在觉得心焦。”常玥摆出一副为太后思量的担忧神色,道:“您可不能让她得意下去?”

太后闻言,手边的茶盏到底没有端起来,而是似笑非笑的看着常玥,道:“莫非你觉得圣上的圣旨有错?”

常玥觉得有些古怪,却不愿错过着最后的机会。

“常玥不敢!”她忙表态,道:“只是不想沈惜为此便目中无人——”

她的话音未落,只听太后狠狠的拍了手边的小几,面色难看的道:“难道哀家也向皇上给你讨一个县主或是县君的封号,你就满意了?”

太后看着常玥满脸的迫不及待,心中顿觉失望。

“常玥,哀家告诉你。”太后声音冰冷的道:“若不是哀家拦着,你那乡君的封号都保不住!可如今我冷眼瞧着,你连乡君这个封号,都不必也要了。哀家看你,来看哀家是假,想要讨要封号才是真的罢!”

最近怎么竟是这样的邪门?

常玥在心中暗骂一声,却并不敢表现出来,只得慌忙跪下道:“太后娘娘明鉴,常玥不敢!”

太后从她在寿宴上竟一脸失魂落魄的丧气模样,心中便十分不喜。又见常玥只为了讨要封号,心中更是觉得厌恶,用从未有过的严厉态度直接让常玥出宫了,并且往后无召不得进宫。

常玥断没想到,她算计了十数日的借力打力,想再借太后之后给沈惜点颜色看看,却是不能够了。

她乘兴而来,败兴而去,灰溜溜的从宫中出来后,却觉得十分不甘心。

原本她占尽了优势,沈惜才是籍籍无名的,任何人都能踩上一脚的那个,怎么如今竟是沈惜被恭维的瞩目的,她反而沦为了笑柄?

她还清晰地记得自从太后寿宴后沈惜被封为平宁县君后,那些和她交好的贵女们纷纷表示,依太后对她的宠爱,她起码也能封个县主,还是能压沈惜一头。

谁知她非但没能等来县主的封号,连乡君的封号竟都快要丢了?

凭什么沈惜如今竟能有这样好的运气?她非得让沈惜栽个大跟头不可!

常玥脑海中闪过一道灵光,只让家人去陈府上把陈莹给请过来,说是去珍粹轩挑几件首饰。

京中贵女们常来此处挑选首饰头面,若是说这处,梁太夫人也不会过于追究。

“大姑娘,您仍旧去原先的雅间?”掌柜的认识常玥和庆国公府的马车,忙也迎了上来,殷切的道:“让胡娘子陪您挑选些首饰?”

若是有贵女前来,掌柜的作为男子自然不合适陪着挑。胡娘子是专门陪着女贵客挑选首饰的,她眼光极好,还会根据来客的衣裳、妆容,搭配合适的首饰。先前常玥过来时,经常找她。

谁知常玥今日却摇了摇头,道:“不必了,我等人来。”

见她没兴趣,掌柜的便十分识趣的命小丫鬟在一旁服侍好茶水,便退下了。

常玥迈着步子踱到了窗边。

忽然她的目光所及之处,看到了一个不算陌生的身影,突然一个疯狂的念头出现在她的脑海中。

有些事没有证据不要紧,她让那件事坐实便是了。

在陈莹过来之前,常玥已经有条毒计的雏形在心中已经渐渐形成。

“阿莹,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了。”常玥等陈莹一进来,便屏退了她的丫鬟,欲言又止的拉着她的手道:“我才不愿意你和我受到同样的伤害!”

陈莹被她说得摸不到头脑。

常玥故作神秘的在陈莹耳边嘀咕了一通,只见陈莹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岂有此理,我不相信表哥是这样的人!”陈莹铁青着脸,不愿意继续听下去。她冷声道:“玥娘,我不许你胡说诋毁我表哥!”

常玥见陈莹似有上钩之意,忙好言哄劝道:“阿莹,我知道六皇子殿下是个温柔长情的人,否则也不会为了王妃守了三年!可就算六殿下无心,总有人贪心不足!”

她为了让陈莹昏了头脑,还刻意压低了声音道:“你去宫中打听一番就知道了,那日是不是六殿下抱着沈惜去了淑妃宫中!”

陈莹气红了眼睛。

所谓空穴来风,常玥能这么说,一定有自己的依据。

“那你说,我该怎么办才好?”只要和祁恪的事有关,陈莹十分上心,一时间没了主意。

见鱼儿咬钩,常玥总算有了些好心情。她放柔了声音,道:“这事说来也容易,先下就有个极好的机会,你且安心听我说——”

******

乔湛对于卫国公府送来嫁妆非常谨慎,看管严密,太夫人派去的人只能大概知道有哪些箱子抬进了荣宁堂,具体都有些什么、安置在何处却不清楚。

虽说太夫人想了即刻借口,例如派人去帮沈惜的忙等等,却均是收效甚微。她又不敢动作太大引起乔湛的警惕,只得暂且作罢。

沈惜平稳的度过了头三个月,害喜的症状都好了,人也精神了许多。

这些日子,她不是陪着同乔漪一起看看账本子,就是闲来绣绣花,读些闲书,日子过得舒舒服服的。

“大奶奶,安阳郡主府上送来的请帖。”白芍撩了帘子进来,递上了一封大红洒金笺来。

沈惜顿时想起先前在太后寿宴时遇到了安阳郡主,她邀请自己参加请帖。当初自己也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多半还是觉着安阳郡主并不会真的邀请她过去。

毕竟安阳郡主要认义女,来的人俱是皇室宗族的人,沈惜哪里认得?纵然她被封个平宁县君,也不过是为了当中认可她的身份,好听罢了,并没有切实的食邑。宫中虽是赏赐下不少东西来,多数都是古玩和料子,为了好看罢了。

所以沈惜还真没觉得,她已经混进了京中皇室的圈子里。

沈惜接过来,展开去看时,果然上头写着邀请她和乔漪去安阳郡主府参加宴会,就在七日后。

第113章 邀请

不过是一面之缘罢了, 邀请她已是令人纳罕,更别提还有乔漪的名字。

然而安阳郡主做事周全可见一斑,终归是让人心生好感的。

“先收着罢。”沈惜没有立即表态, 还是决定同乔湛商量过后再做决定。对于这位安阳郡主,沈惜了解的不多, 便问白芍道:“把你知道的关于安阳郡主的事,说给我听听。”

白芍应了一声, 便开始说了起来,她的声音清晰又脆生生的,听在耳中十分舒服。

“安阳郡主是五年前才回京的, 先前郡主跟着丈夫武安侯在西南镇守,后来武安侯为国捐躯,安阳郡主扶柩回京,住在郡主府上。因两人膝下无子, 由武安侯府一脉的族长做主,挑了个男孩做嗣子过继给了武安侯, 以后好承爵。”

“先武安侯和咱们侯爷原先的交情很好。”白芍特意提点了一句, 道:“那时武安侯没了,侯爷还难过了好一阵子。”

莫非那日在宫中安阳郡主帮自己解围, 是因为乔湛的缘故?若是如此, 便能说得通了。

可安阳郡主要认的义女,到底是不是众人传说,那孩子是安阳郡主的私生女呢?说到八卦,沈惜心中不由有些好奇。

“这些日子京中传的沸沸扬扬的, 安阳郡主义女一事……”沈惜话没有说完,白芍便立刻懂了。

她颇有些不好意思的道:“究竟如何,奴婢便不清楚了。倒是有不少人说那孩子同安阳郡主关系匪浅,可奴婢记得,安阳郡主同武安侯夫妻感情很好——”

这样的秘辛也不是白芍这样的人能探听到的,沈惜表示不介意。

“安阳郡主和庆国公府、太后的关系怎样?”差点忘了这一层关系,如今肯摆在明面上恨她的除了张柔娘便是常玥了。若是安阳郡主同太后一派有关系,很可能这是一顿鸿门宴,她还是不要去的比较好。

白芍思索了片刻,很坚定的摇头道:“安阳郡主深得圣眷,行事便有些张扬,先前和太后娘娘亦是有过冲突,最后还是圣上出面,才摆平了这件事。”

她不由想起那日一身大红色衣裙的安阳郡主,肆意张扬的神色,还真不像能被约束的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