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站了起来,站在底下心如乱麻。

月娥见状,心中又是骄傲又是酸楚。

如果自己不是郑家家生子出身,如今也不会这么多事了。

纪茗萱摇了摇头,说道:“不怪母亲,终究本宫少年时贪玩,没和母亲好好培养感情。”

郑氏一听,差点又要跪了下来。

昔日两个庶女都是极其讨好她的,虽然她疼纪茗萱比纪茗莹多,不过是见纪茗萱最没威胁而已,如今纪茗萱爬到如此高位,不可能猜不出她当年的心思。

孟氏自知如此,心中暗自琢磨。

纪茗萱道:“好在三姐也成了正经的国公府的世子夫人,也有了诰命,本宫安心了。祖母,还请祖母请父亲肃立家规。不管是嫡女还是庶女,我纪家的女儿不再做妾。”

郑氏的心更是一抖,这个社会将婢生庶女送去做妾本是潮流,因为这样的庶女算不上正经的千金小姐。

孟氏点了点头,可是她心中还有疑问,那选秀呢?

纪茗萱如何不知孟氏的想法,道:“若是天家恩典自然例外。”

“娘娘放心,以后纪家的女儿自是金贵的。”

纪茗萱重新躺下,继续道:“纪家是书香之家,父亲和大哥先后中了进士,以后明益也会走上科举之路,这最基本的书香世家规矩应当遵守的。”

孟氏一愣。

纪茗萱看着月娥,道:“纪家继承以嫡长子继承为主,嫡次子庶出子一旦成婚便分家,嫡子分家用费高于庶出子三分。嫡长子若早去,由嫡长孙继承,以此推下去。若嫡长房内若无子息,准许过继,这是告诫纪家世世代代兄弟相合,避免相残。”

郑氏睁大了眼睛,她从来就没想过心不在她身上的庶女竟然会维护她和她儿子的地位。

纪茗萱根本没看她,说道:“祖母觉得如何?”

孟氏心神波动得极大,细细想下去,这对纪家的壮大是极有好处。不过,她清楚,这样实施下来阻力会很大,不过现在家族还不大,有娘娘的旨意,可以办成。

“臣妇遵旨。”

纪茗萱一笑:“非长子的嫡子和庶子,纪家也当注意教养,纪家要成为长久的世家贵族,被分出去的支脉源于这些,主脉和支脉互相扶持互相尊敬,本宫相信,纪家轻易不会衰落下去。”

孟氏明白,就像现在的情形,明礼继承纪家一切,明益好好教养,看情况也是有出息的,将来必然会形成不逊于主脉的支脉,长此以往,纪家不壮大也不成。

“娘娘烦心,臣妇会在族里安排学堂,所有子嗣一同慎重对待。”

纪茗萱道:“不,嫡长房必须分出来,从小规矩和学识要专注培养,也让那些非长的嫡子和庶出子明白主次之分,不要妄想不该得的东西。想要什么东西,就自己分房出去奋斗。”

孟氏心一跳,郑氏几乎快哭了,可以想见,纪家家规如此一定。在声名中能够获得巨大的突破,就是摘掉了外戚的牌子,也不会没落下去。也许,纪家还会成为姑娘家最希望嫁入做原配的地方。

月娥目光闪动,但是心中却不惧。

纪家好了,她的儿子才会更好。而且,这也顺了她的意思,分了出去她可以当家做主。至于不贪图纪家的东西,她就不信一母同胞的姐姐不会照顾着亲弟弟。

郑氏最为激动,“扑通”一声就跪下来行礼,一旁一直静默不语的林碧瑶心中也是激动不已。

见郑氏跪了下去,她同样跪了下去。

孟氏扫看月娥一眼,见她没有任何不乐意之色,心中欣慰之极。从没想到,卑贱出身的月娥如此深明大义,教出这等出色的女儿。

“臣妇遵旨。”纪家最高的家规就在孟氏这句话中正式开始。

纪茗萱轻声道:“祖母、母亲和大嫂去送送二姐姐吧,本宫留二娘说说话。”

孟氏点了点头,这一次郑氏心中也是唯一一次没有以坏心思揣测贵妃母女,林碧瑶和郑氏一左一右的扶着孟氏,再行一礼才退下去。

纪茗萱让冯嬷嬷和芝草退了下去。

“娘可怪我?”

月娥笑道:“安分的人会感激娘娘,至于那些不安分的,怕是会恨上你。”

纪茗萱笑了笑,她应该庆幸郑氏将父亲管的紧,所以让父亲没有娶良妾和贵妾回家。要说不安分,绝对是这两种性质的人不安分居多。

“我需要一个清正的家族,不想要一个蛀虫家族,后宅阴私虽然小,但是有时能够毁了一个家族。”

后宫的妃嫔哪一个都是从家里历练出来,她的狠毒心思,她的那些不安分心思,将心比心,后宅定然会有和她一样的。

“纪家与娘娘有用便好。”

纪茗萱微微一笑:“娘从来都这么清明。”

月娥一怔,她心思清明,不如说她是认命,或者说懦弱。

她帮纪茗萱将额发撇到一边,轻声道:“我要庆幸娘娘没有学我,否则…”否则后宫会吃了娘娘。

月娥没有说出来,纪茗萱如何会不知。

“是啊!”纪茗萱重重叹了一句。

屋内顿时静默起来,再恢复谈话的时候,两母女只管说些琐事,让复杂的气氛变得温馨起来。

***

容贵嫔和康懿亲王的丧事办完,纪茗萱的身子也能够起身出屋子了。

算算时间,只有几天就到了年节。

而这段时间,纪家已经将家规添了进去,一时之间,纪家成为京城话题。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条家规已经很好的规范一个人的修身齐家,并鼓励一个人治国平天下。

若是以前还有人说纪家的富贵全凭着外戚,那么此时就有不少人改变了想法。但是要完全改变,还需要慢慢发展,但是树苗已经发芽,长成苍天大树只是时间问题。

赵存洅得知这消息,他知道得更多一些,他清楚这是他的贵妃所嘱咐下去的。这不得不让他佩服起这个女人的心胸和远见,纪家?赵存洅沉吟了一会儿,然后笑了笑。

“常全化,将这两份圣旨宣读下去。”

常全化接过圣旨,一份是宁妃的,一份是贵妃的。

常全化就算没有看到里面的内容,也知这是册封圣旨。

这圣旨宣读下去,只怕是几家欢喜几家忧。

“奴才遵旨。”

赵存洅又道:“不出去让奴才将三皇子四皇子宣来。”

常全化更恭敬了几分,大造化啊。

瑞贤宫也许会比昔日的昭凤宫还要让人看重几分,这其中只是因为三皇子和四皇子的缘故。

常全化一叹,这就是有子和无子的区别。

176

纪茗萱难得和芝草、红珠几人清闲的剪着窗花,这转眼就要过年了,这喜气的窗花也需要的多了。

冯嬷嬷端着药进来,将娘娘高兴,她道:“娘娘,喝药吧。”

纪茗萱放下剪刀,瞥眼看着苦药,有些不乐,不过她可不愿拖拉,便一口气就喝了下去。

冯嬷嬷收拾碗筷,纪茗萱见她并不退下去,问道:“嬷嬷,怎么了?”

冯嬷嬷轻声说道:“宫里头出了一件事。”红珠她们都抬起头望向了冯嬷嬷,纪茗萱淡淡问道:“能有什么大事?”

冯嬷嬷平静看着纪茗萱,说道:“刚刚皇上下旨,册封宁妃为正二品惠妃。”

纪茗萱一笑,道:“那是应当的。”宁妃失子,加上她人重要,安抚是一定的。

纪茗萱还以为皇上会册封她为贵妃呢,现在不过是个惠妃,她有什么好担心的。

冯嬷嬷又道:“皇上还将新出生的皇六子抱给了新封的惠妃。”

纪茗萱还是一笑,道:“还是应当的。”皇六子的命格可不好,闲言碎语多了,也能毁掉一个人…

冯嬷嬷心中一宽,娘娘位置稳当,眼界高,还有着这么宽广的胸襟,冯嬷嬷能够预料到娘娘的前途。

“惠妃拒绝了,而且连惠妃的册封礼都拒绝了,只求皇上让她在惠仪宫里建一座佛堂。”纪茗萱一听,不做任何发表意见。

冯嬷嬷瞅了瞅纪茗萱的神色,根本猜不到纪茗萱的心思。

“皇上同意了?”

冯嬷嬷道:“常总管去回禀了,现下还没消息。”

纪茗萱想了想,道:“不必特意去查探了。”

冯嬷嬷明白纪茗萱的心思,这个时候,的确不宜过多打探。

“沛儿和沐儿在龙仪殿可调皮?”

冯嬷嬷溢出笑容,自从两位皇子搬去了龙仪殿,娘娘与两位皇子见面少了,但是两位皇子是极其孝顺的,每日都会派人来问安,皇上也会派人和娘娘说说两位皇子的情况。”

“今日,皇上还夸了两位皇子,娘娘你就放心吧。”

纪茗萱点点头:“下去吧。”

冯嬷嬷这才利索的端着碗筷下去。

纪茗萱重新坐好,然后在一旁剪着窗花,仿佛惠妃之事没有对她产生任何影响。红珠看了看绿珠,然后两人全部看向芝草,芝草笑了笑,低下头又重新剪起窗花。

红珠和绿珠似有所悟,这屋子的气氛又恢复了原样。

纪茗萱的手虽然动着,但是心思却已经飞远。

因为恭德妃丧心病狂之故,她和皇上、太后都防着钟晴铃,尽管大家都认为钟晴铃不会是恭德妃,依然严谨防护。

如今大半月过去了,钟晴铃不过在自己寝殿不出,成日拿着赵泽的旧物翻看而已。

纪茗萱清楚,钟晴铃的身子很难再有孕,可以说已经不具备威胁。所以,这次管她封惠妃还是贵妃,她都无所谓。

只是没想到,事情比她想象中要有利的多。

自请入佛堂,这是不是代表着钟晴铃心如死灰了。

——————————————————————

已经换上惠仪宫的牌匾,一不管人为这个宫殿扩建,惠妃钟晴铃呆在配殿静默着念着经。

常全化去回禀,相信很快就会有消息。

那日情形惠妃已经全部知道了,她一直在想,若不是她和黄庶人交恶已久,又在皇后逝去和她针锋相对,她也不会在最后一刻,冒着满门抄斩的危险去毒害她的儿子。

如今黄家男丁被杀或被流放,女人都充入奴籍,仇已经报了,惠妃却开始怨起了自己。后来族里让她接何家表妹进宫伺候,她的心更是心冷。而钟家和何家,惠妃心里也浮现出一个让自己骇然的思想:若不是两家身在的权势地位,她何苦要和黄庶人去争,不去争,她的皇儿也不会有事。

惠妃的本心有恨,恨可以改变一个人。

大都数是想着报复,也有的心灰意冷。可是,惠妃的仇人死了,而怨的人她舍不得去报复,毕竟那是生她养她的家族,她曾经最留恋的地方。

若不是偶然得到一个消息,压倒了自己最后一颗稻草,她也许会撑下去,抱养一个孩子甚至扶持何家表妹重新争斗。

可是这个消息让她彻底失去了动力。

原来,她一直认为皇上喜欢她,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历经四月的查探,她的人终于查出了蛛丝轨迹,昔日设计她的竟然是大公主,为的就是不让她登上后位。

皇上得知实情要保住大公主她无话可说,可是后面瞒着她,毁灭证据,甚至设计她杀死钟晴敏,并在一夜间容忍对她不利的留言打击…这一切的一切,惠妃如何想不到其中的原因,皇上一点也不喜欢她,他从来就没想立她为后,昔日的恩爱全是假的,假的!

惠妃痛哭一场,所有的人都认为她是为泽儿哭,可是她自己知道,她是为什么哭。

哭完了,她的整颗心都化为死寂。

报复?

钟晴铃想过,可是该怎么报复?她的儿子只有一个,别人的终究是别人的,不是泽儿,她不要。

而且,皇上已经厌恶钟家和何家,为了那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她何苦作践自己,强颜欢笑去伺候那个虚假的人。

她厌了,倦了…

宫中的一切都是虚假,这里已经没有任何留恋的东西,她很想去陪着沐儿,可是她怕,她自尽了,那无情的皇上会不会以她为借口对付她的家族,她的亲人…留着这条命,就留住了皇上对她残留的愧疚,希望在皇上对钟家何家出手时能够因为她保全最后的血脉。

赵存洅听到常全化的禀报,他皱紧眉头,道:“修建佛堂之事准揍,至于册封,她既然不乐意单独册封,就在皇贵妃册封礼上同册便是!”

常全化接下旨意,心中不禁有些默哀。

皇贵妃的册封礼是主礼,估计惠妃册封只能在里面念一下圣旨而已,可以说虽有荣耀,但是全然被遮住。

“那六皇子?”常全化问道。

赵存洅淡淡道:“擢升福婕妤为福嫔,让她自个养着。”

常全化俯身行礼,宫女出身最高位只能封到婕妤,没想到福婕妤还有这般造化。

赵存洅说完,又想到什么,道:“桑氏不必迁宫了,还是和慎嫔同住。”

“慎嫔?”常全化低声叫了一句。

赵存洅冷淡道:“慎贵嫔冒失致使福婕妤早产,降为嫔。”

常全化摸不准皇上心思,若是宠福嫔,也犯不着不迁宫啊。

“那主位?”

“慎嫔到底当得久,就继续。”

常全化琢磨起来,福嫔也不是想象中那么得宠。常全化正要告辞,

赵存洅又问:“瑞贤宫去了没有?”

常全化低声道:“奴才还没去,盖因惠妃请旨,所以奴才便回来了。”

赵存洅道:“既然如此,你便去宣旨,然后去礼部一趟,吉服吉冠和礼制,朕在八月就让礼部准备了,略减一二即可,不必多加拖延时间。至于惠妃,让人将八月册封贵妃时的礼服改一改让与惠妃,年前一定要行完册封事宜。”

常全化行礼,道:“喏。”

这下半年宫内哀事太多,总是需要喜事来证明皇家依然荣盛。

本可以用大公主大婚,可是大公主和两位亲王是同辈,大婚之日若是弟弟丧期之类,对大公主日后子嗣方面的福气不好。

而册封就不一样了,这是长辈们的事,所以说法也不一样。

177

“朕惟政先内治。赞雅化于坤元。秩晋崇班。沛渥恩于巽命。贵妃纪氏,佐治后宫。孝敬性成。温恭素著。著晋封皇贵妃,钦此!”

随着这道旨意落下,事情彻底定下。

这份旨意,既在情理之中,也是意料之外。

满宫上下除了在心中嫉妒羡慕,她们是一句也不敢说的。现在的局势已经明朗,再多嘴得罪了人可不是她们能够接受的。

纪茗萱已经位尊副后,等到两位皇子根基稳了,册为皇后不过是早晚的事情。加之皇上将两位皇子养在龙仪宫,皇贵妃不仅深受皇上宠爱,也得太后看重,这皇贵妃只怕比孝恪皇后还要滋润。

另一边,常全化没有亲去,而是叫了自个徒弟去了惠仪宫。

钟晴铃接到皇上的口诏,这一次,她什么也没说就接了旨。

而后鹄儿告诉她皇贵妃被册立的事情,钟晴铃握着佛珠的手还是忍不住一颤,细细回想起来,钟晴铃闭上眼睛,原来如此。

得罪纪氏的人啊,不是死了,就是永无恩宠。

朱庶人死了,谦容华四年来从未被招幸,愉修华人死了连儿子也彻底成为他人的,后来阎氏也死了,到现在的黄庶人更是落得满门诛灭的下场。

纪氏固然厉害,但是这后面若没有皇上的维护,这些人真的陨落如此快?犹记得昔日皇上遇刺事件,所有的证据都指向还是简昭仪的纪氏,可是帝王却相信了她。

若不是相信,若不是舍不得,任何一个帝王在遇到与自己安危的有利害关系之人,都会秉着宁愿杀错也不会放过。

可是结果,皇上不仅没有动手,而且还派重重禁卫保护纪氏。是的,是保护,而不是监视。

钟晴铃嘴角扯出一丝笑容,不知是笑自己,还是在笑话命运。

现在后宫纪氏独大,皇上终于忍不住了吗?

大公主有条不紊的处理宫务,下人来禀报时,大公主的眼中有那么一瞬间茫然。

这一刻,她的心情无疑是复杂的。

皇贵妃!

她要感谢父皇,还是要感谢纪氏庶出的身份?纪氏难道不知,没有那份纪家家规,又成了嫡出身份,那么此时未必只是一个副后。

想起纪氏制定家规,在大好的形势下,她不但让家族给她改身份,反而在族谱上永远刻记了庶出的身份。而后拥立嫡室尊贵,让天下儒家文士,以及各家正室嫡出打从心底里敬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