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不知不觉中,纪氏的名声和大度已经盖住了她身世的缺陷。

这份气魄和远见,已经完全改变她只是一个宠妃的事实。

看着旁边一大堆的牌子,大公主一叹,以前清傲不屑进宫讨皇妃欢喜的命妇如今都递了牌子问安瑞贤贵妃,若不是印象极好,她们怎么主动。

“公主。”琦月见大公主久久不语,唤道。

大公主一笑道:“准备重礼,皇贵母妃的册封礼定在什么日子了?”

琦月笑道:“定在二十八。”

“二十八,过完后就是年节了。”大公主沉吟道。

琦月点了点头,她到底是开心的,因为她们走对了,大公主和未来的皇贵妃交好,将来也不怕失宠。

看到如今的情形,琦月不禁佩服皇后娘娘。

皇后不让大公主和那时如日中天的阎氏和钟氏亲近,反而看上了最为弱势的纪氏,如今已经证明,皇后娘娘是多么如炬慧眼。

“也好。”

琦月看向大公主,大公主又道:“宁妃册封惠妃的好日子呢?”

琦月低声道:“宁妃拒绝封赏,只求一佛殿,似乎让皇上恼了,所以,为了规矩,就让惠妃之礼随皇贵妃大礼同日册封。”

大公主一愣,她没想到宁妃这么不禁打击。

黄庶人当年失去长子,她能忍十几年报复母后,到了最后希望破碎,更有玉石俱焚之心。

可是这位宁妃竟然就这么落了下去,实在让大公主不解。看来需要提醒提醒皇贵母妃,免得她再生是非。

荣笀宫寝殿,太后气色并不好,先前撑着身子忙碌只是感觉稍微无力,今天旨意已下,太后也知这局势一基本稳定下来。

太后的身心猛然一放松,差点栽倒在地,程嬷嬷连忙扶住太后。

太后挥了挥手,程嬷嬷扶着太后更衣躺在床上。

看着太后的气色,程嬷嬷担忧之极,最近好汤好药的伺候,她唯恐太后出了事,可是现在看来事情并不乐观。

“当初你我初见她时,没想道她有这番造化。”

程嬷嬷拍了拍太后的后背道:“太后应当安心才是,皇贵妃也好,四皇子也好,都是重情之人,李家的辉煌还能延续两朝呢。”

太后眼睛瞟向前边挂着的千福图,她露出一个笑容。确实孝顺、用心…李家子孙不肖,否则她何必要如此谋划。

“太后就不要多想了,您的身子…”程嬷嬷苦道。

太后平静的说道:“人都有个生老病死,哀家也想先帝和璇儿了。”

“您这话,也不怕皇上、皇贵妃和皇子公主们伤心吗?”

太后伸出手,程嬷嬷坐在床边,太后靠在程嬷嬷身上,哀家这一伸,闺阁十四年和荣笀宫十四年都是享福的日子,哀家想想就没什么遗憾的。”

程嬷嬷也是身有感触,她六岁就陪着太后了,如今太后丝毫不提入宫最初二十四年的惊苦,她越发触动。

若不是那二十年,太后应当福泽绵长,还会…还会看到重孙子也说不定。

太后微微一笑:“伤心过了就好了,日子总能过下去,倒是璇儿…”

程嬷嬷眼眶顿时湿润起来,小公主一直是太后心中的痛,只有她和太后知道,为了保住皇上,太后亲手杀了自己的女儿是何等残酷的事情。

若说以后皇贵妃的用心和孝顺,让太后宠爱有加,那么一开始,便是这个名字,和皇贵妃出生的日期。两个人的名字同音,而且小公主逝去那日的晚上,是皇贵妃出生的时辰。

太后信佛,还说皇贵妃的眼睛像极了小公主。

程嬷嬷看不出皇贵妃有何像小公主的,毕竟小公主逝去才三岁不到。太后有如此想法,定是一心将皇贵妃当做小公主转世了。

“太后,您不要说了,还是好好休息。”

太后笑了笑,道:“哀家的身子自己最清楚不过了,还能多陪陪孙儿们几天。”

程嬷嬷掉下泪来,道:“大公主还要出嫁呢,太后还得接孙女婿的茶才好。”

太后缓缓点头,说道:“一定能的。”

程嬷嬷听了,连忙将太后放在床上躺平,道:“奴婢去请太医来。”

太后没有答话也没有反对,只是睡着了。

这些天,她总是那么嗜睡。

程嬷嬷一叹,给太后盖好被子,太医说,现在能多睡点时间,活的也能长些。

太医被宣过来,诊过脉后,甚是忧心。

“太后内虚得厉害,最近遭受过巨大的打击,现在已经是强弩之末,能过完明年春天就已经是极限。”

程嬷嬷手一颤,抓着的药碗差点摔了下来。

而这时候,太后醒了过来,这还半个时辰都不到。

“不要告诉皇上。”

程嬷嬷急道:“太后,这如何…”

太后低声道:“虽然局势稳定,但是终究没有结尾,还是姝灵,哀家这身子让她知道,她必然不肯出嫁…婚事一拖再拖,于她并无好处。等到姝灵成婚,一切成了定局,哀家就不管了。”

程嬷嬷不想听这个,太后非常清楚跟了她几十年的侍女的性情,她道:“这一次若是不依哀家,哀家定然会下旨让你出宫去。”

程嬷嬷大惊失色,立刻摇了摇头。

太后望向诊治的张院判,道:“张大人替哀家诊治了三十多年,没想到十多年后又得难为你…”

张院判嘴巴颤了颤,他为太后做的事情也数不清了。

“臣请回乡。”

太后一笑,张院判也是六十的人了,告老还乡也说得过去。

“哀家会下旨的,你说说看,谁能接任你的位子。”

张院判沉思了一会儿,道:“李兼陌能够胜任。”

“怎么说?”

张院判道:“为人正直,在同僚间也十分圆滑,更重要的,他的医术十分不错。”

“此人哀家有些印象,此人在宫内主子下人心中口碑似乎很好?”

张院判点了点头。

“是不是年轻了些?”

张院判说道:“是年轻,不过在太医院也有八年的资历,也合规矩。”

太后想了想,道:“哀家会好好考虑。”

张院判躬身行了一礼。

李兼陌最近一段时间神思不属,昔日想借着那汤药求得离开,谁知皇上并没有用那药,这段时间,贵妃也不宣他请脉,一时之间,他的心踌躇之极,唯恐贵妃对他下手。

张院判看着李兼陌在认真看医术,摸了摸胡子缓缓点头。

从这一天起,张院判时常将李兼陌带在身边处理事情,并且传授医术,一时之间,让整个太医院不得不用异样的眼光看待李兼陌。

众人猜到一些,但是却不敢放肆,张院判得太后看重,李兼陌在宫中主子那儿都挂了名,谁敢轻易动他?

日子慢慢过去,转眼间,纪茗萱的册封礼便过去了。

册封礼虽然准备急促,但是其盛大也是首屈一指,她的朝服更是从皇后朝服直接更改过来,相当的贵气荣耀。

册封之后就是过年,年节后便是大公主的婚事。

自从她身子好了,纪茗萱重新接过宫务,这众多的事情加在一起,让她忙得顾不了其他。

上元节大公主出嫁,皇上册封大公主赵姝灵为平阳公主,一应嫁妆达到大汉所有公主之最,民间十里嫁妆,可是平阳公主送嫁队伍占了半个京城。

目送着沈君曜接走平阳公主,纪茗萱的心中竟然产生一种怅然的情绪。

“母妃,以后妧芷和妙珂是不是会很少见到大姐姐了?”

纪茗萱缓缓点头,说道:“虽是如此,你们大皇姐会念着你们。”

妧芷有些别扭,道:“我舍不得大皇姐,大皇姐不嫁该多好啊。”

一旁的赵存洅摇摇头,将妧芷抱起来,道:“女儿家一定要出嫁的,妧芷这话被你大皇姐听到了,可是会生气的。”

妧芷这时能看到城墙下的京城,那长长的队伍在慢慢移动,真是好看。

“大皇姐也舍不得我们,才不会生气的。”

赵存洅笑着点了点妧芷的鼻子,道:“你长大了想出嫁了,日后必然要笑话你一番。”

妧芷哼道:“妧芷不嫁,要一辈子陪着父皇母妃。”

纪茗萱听到这等稚语,面上的离愁慢慢减少,露出清浅的笑容。她怀里的妙珂也收回那长队伍的视线,道:“妧芷妹妹不嫁,妙珂也不嫁!”

纪茗萱一听,作势要敲打妧芷,却被赵存洅抱着离开了。

赵沛笑着看着这一切,赵沐的眼睛紧紧盯着队伍中送嫁的二皇兄,又看了看妧芷和妙珂,以后送嫁的会是他吧,他心里不乐意起来,他以后也见不到两位妹妹吗?

妙珂的小头蹭到纪茗萱额头,道:“母妃,妙珂不看了。”

纪茗萱一听,便将她放了下来。

妧芷正好也从赵存洅身上跳下,两姐妹拉着手在一群嬷嬷的看顾下,下了高高的皇城楼。

纪茗萱又扫了那长长的队伍,道:“皇上,回吧。”

赵存洅缓缓点头。

纪茗萱见赵沐还看得热闹,正待叫唤,赵沛一把拉过弟弟。

四人也下了皇城楼。

一家子向后宫的路赶去,进了御花园,便看到一太监急匆匆的赶过来,他被挡在前头开路的太监前。

纪茗萱问道:“你是哪宫的?”

那太监连忙跪下行礼道“请皇上万岁、皇贵妃千岁,三殿下四殿下、乐阳公主五公主安,奴才是珀燕轩的小竹子。”

珀燕轩,是欣修华的住处。

“欣修华怎么了?”纪茗萱淡淡问道。

小竹子欢喜道:“启禀皇上、皇贵妃娘娘

,欣主子有皇嗣一月有余了。”

纪茗萱一怔,真是好福气啊。

“恭喜皇上。”纪茗萱立刻反应道。纪茗萱握着侍寝的本子,自然清楚皇上最近事务繁忙,他基本都不怎么召见嫔妃,那一个月这欣修华似乎只是承宠一次吧,没想到她竟然能怀上。

178子嗣祸福(二)

欣修华有孕.被晋位容华。

纪茗萱也让欣修华好好养着.每日请安就免了。

新进宫的秀女.最得宠的是已经被贬的陈氏.第二的是静贵人和颖贵人.这位欣容华是最不受宠爱的。如今.最受宠的陈氏已经爬不上来.最不受宠的怀上皇嗣.真是够戏剧性的。

欣容华出身较高.也算名门望族。

纪茗萱并不会去保护.哪怕已经了皇贵妃.更重贤良面子博取皇后之位。

欣容华打着为了贤良名声而会去保护安然产子.已经算打错了算盘。

说实在的.皇后和皇贵妃相差太大。

对于皇上来说.皇后和皇贵妃在他心里的定义也不一样.所以.眼下在还能得宠的情况下.皇后的位置反而烫手。

就让看看欣容华的手段.保得住是的福气.保不住.那也是自己没本事。

日子照常过着.三日后公主回门气色极好的时候.宫里才放下心.太后就彻底病倒了。

太医们的诊断结果一出.纪茗萱皱紧眉头。

其实早就知道了.不是从太医口中.而是亲自把的脉。

这段时间虽然忙得不可开交.但是荣寿宫那儿没少去.自从得知太后油尽灯枯.每日必抽一个时辰带着孩子陪伴太后。

纪茗萱也告诉了赵存涌.但是太后想隐瞒着.这其中的原因两人自然也能够看出来。

只是叫太医用心开药伺候.两人也没说出去。

这种事情.说出去和不说去都是一样.只能让太医好好看护。

这一次.太后是在晚膳的时候晕倒。

太后根本瞒不住.所以.宫里有身份的人全部聚集在一起。

每日都必须在荣寿宫侍疾.此外.宫外的公主王妃.加上有品级的命妇也需要进宫伺候。

李家人自然也在其列。

对于太后的病情.李家的惶恐比哀伤自是多了一些。

这也不能怪他们.太后那一辈的人早早去了.只剩下年轻一辈.对于这个姑母.他们从没相处过。

皇宫再次陷入哀切的气氛。

刚出嫁的平阳公主哭得更是伤心.若非皇上和纪茗萱下旨让公主回去.只怕她是要留在荣寿宫了。

程嬷嬷抹了抹眼泪.这日子也是数着过了。

到了二月.太后已经醒少睡多.气色越见难看。

这一日.天下起了阴雨。

因为太后病入膏肓.福嫔的六皇子的百日礼都一切从简着办。

纪茗萱亲自过去看了看六皇子.送了一些不易做手脚的东西后陪着福嫔说了几句话.也就在这时候.太监来报。

“太后崩了”

福嫔的脸再无半点血色.还留在此地的妃嫔看着福嫔和六皇子.目光尽是闪烁。福嫔抱紧了六皇子.死死的咬住嘴唇。

纪茗萱退了几步.显然是接受不了这个消息。

回过神来.道:“上孝。”

高无庸连忙带着人一个个宫殿细细查看。

纪茗萱看了福嫔一眼.对众多妃嫔道:“都回去.尽快赶到荣寿宫.若有延误失礼之处.重罪不饶。”

说完.纪茗萱带着人最先走了。

纪茗萱是径直去荣寿宫的.静安轩还有以前在皇后薨后的孝衣.所以直接穿好到达荣寿宫。

除了在侍疾的慎嫔.后宫就属纪茗萱最先到了。

满宫跪了一地.寝殿中.赵存涌还握着太后的手.慎嫔和程嬷嬷等人跪在一旁。

纪茗萱走到太后床前.什么也没说也跪了下来。她的眼眶完全红了.可是却没有哭出来。

屋里一片寂静.慎嫔也不敢露出大声响.垂下头显得极其伤心。

纪茗萱分明看到赵存涌的眼睛湿润了。纪茗萱这样一看.自己的眼泪已经控制不住掉了出来。

无声的掉泪.反而比痛哭出声更让人感觉到悲切。

过了半响.后妃和诸位皇子公主都过来了.哀声一片.纪茗萱这时候不知为什么竟然感觉到生

她很想安静的陪着太后.外面的哭声.算来是打扰她的缅怀。

纪茗萱什么也没说.这个时候.她没有立场去阻止她们的哭泣。

这时候.赵存涌突然冷哼:“够了.都退出去哭。”

哭声戛然而止.齐齐看向赵存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