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中,沈氏也刚回来。宋嬷嬷见沈氏进去,便对安宁笑道:“方才夫人特地去外头挑了几对金镯子和百岁锁,要送给孩子。”

安宁心中甚暖。

又留了五日,等百里长打点好钱财,定了路线。便和李仲扬沈氏说,他们要去别地游历。又让沈氏好一番感慨难过,掐算了下日子,约摸是生了孩子才回来,便将买的首饰给了她,叮嘱一番。安宁素来不在身边,也习惯了,看着两人驾车离去,蓦地觉得,自己倒成了第二个盼女归来的李老太了!

这头刚走,李仲扬和沈氏还没进去,就见一人驾马过来,下了马便道自己是送信的,递了信过去。

李仲扬拆开一看,说道:“四弟要来京了。”

一旁的周姨娘竖起耳朵,忙问道:“素素呢?”

“也一同回来。”

沈氏问道:“什么时日?”

“约摸五六日后到。”

第119章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第七十八章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李悠扬快抵达京城时,已是十一月的天,漫天飞雪,洒落飞檐瓦砾上,皑皑一片。光是看着便觉冷得渗人,更别说行走在这大道上。

车夫是滨州请来的,一路都冷的哆嗦,到京城附近时病倒了。骆言不愿将时日拖在这路上,便给了钱他让他在客栈养病,自己驾车回京。

安素和梅落在车厢里照顾李悠扬,怕车子颠簸将暖炉的炭灰倾洒出来,特地让能工巧匠制了几个可以扣环的铜炉,这样不解开铜环,怎么颠倒都无妨。

李悠扬浑身裹着毯子,背也殿靠了床软被,看着暖和,可脸色却是青黄的,面颊深陷,紧闭的眼眸瞧不出是否仍有神。梅落坐在一旁看着他,只要有一点动静,就立刻问他可需要什么。

安素见他睡着,便抱了暖炉出去,坐到骆言一旁,片刻就听他轻责:“你出来做什么,这么冷的天,别冻坏了。”

骆言见她不进去,鼻尖和脸颊都冻的通红,合着面上的白皙,甚是娇艳,乖巧的坐在身边,全然没有要进去的打算。又说了一遍,却见她微撅了嘴,一副我就是不进去的模样,真想把她押回去:“素素你越来越拧了。”

安素笑了笑,红唇皓齿,又往他旁边挪了挪。

瞧着她又冷又拧的模样,骆言很想伸手把她揽进怀里,可手上还在扬着鞭子赶车。

到了李家门前,下人正在扫雪,钱管家站在大门口,见有马车过来,瞧见赶车的骆言,忙让一旁的下人进去禀报李四爷来了,自己领了人迎上去接人引马车去后头。

李仲扬如今任了闲职,基本是赋闲在家赏鸟看花,日子也过的悠闲,又有孙儿绕膝,享那天伦之乐。听见四弟来了,让奶娘看好孩子别抱到外头冷着,便和沈氏出去了。

第一眼看到李悠扬,虽然穿着狐裘,可面庞瘦骨如柴哪里还是那意气风发的四弟,当真是看见他这人,过往的恩怨也觉得再没什么。李仲扬心中轻叹,上前道:“四弟。”

李悠扬强打了精神,笑道:“二哥。”

沈氏也是暗叹:“快些进屋里吧。”

她虽知李悠扬患的是不治之症,可不曾想过竟会这般恶劣。

周姨娘看着他们几人进了里屋,也是嗫嚅:“怎会病的这么厉害…”看见安素,心情好了些,与她回京离别时没什么两样,只是挽起了妇人髻,面庞和身段倒不见什么变化。

安素挽了她的手,微微笑着,娘亲仍旧跟以往般,是个富贵的美妇人。可惜这话说不出来,只好多笑笑。

李仲扬也不问李悠扬的病,让他在这里住下,又琢磨着明日去奏请圣上,调拨一个御医来瞧瞧。沈氏早早准备好了房间,又让宋嬷嬷寻大夫开了药膳,待会就照着方子做菜。

等见他面有疲累,两人便退了出去,见了骆言才问李悠扬的病,又是一番叹息。骆言笑了笑:“李爷已经将生死看淡…岳父岳母不必伤感。”

安素无论听几回这话,都觉心底难过。无论是话的内容,还是那刻意隐藏起来的悲调儿。

一起吃过午饭,在大堂说了会话,沈氏便体谅的让他们回房里去午歇。等养足了精神,明日再带他们去赏梅游园。

骆言躺身睡了一会,却睡不着,翻了两回身,背后素手轻扯,转身看去,问道:“吵着你了。”

安素摇摇头,伸手抚他心口。骆言烦躁的心略微顺平,抱了她说道:“我知道李爷回来要做什么,他说过,他出世的地方是京城,因为身体很差,你爷爷很疼他,就算去世的早,可记忆中还记得他父亲的模样。对他来说,那根不在滨州,是在这。落叶归根…其实就是觉得自己要死了,才回来…李爷这是等死,是等死啊…”

尾声颤抖,安素几乎落泪,抱了他进贴胸膛,听着那跳得十分不平静的声音,手又环的紧了些。

“我没事,李爷都看开了,我也会看开的。”

安素知他忍的辛苦,就算是在四叔面前淡定如常,可心底却也知道他的心思,于他而言,那是比亲生父亲还亲的人,甚至更亲…

沈氏已让人去告知安然李悠扬回来的事,让她有空便和宋祁回娘家。安然见四叔回京当天母亲就送了这信来,隐约猜出了什么。问了宋祁何日有空,却是最近都不得空暇,因此寻了一日放衙便回来,和安然一块回去,一起用了晚饭。

安然见了四叔,确实已是将去模样,背后问了母亲,才知四叔得的是肺癌。那病别说如今,就是在现世到了玩起也不得医治。她在这里不是没有见过患了绝症的人,只是看见自己的亲人得了这病,心中难受罢了。

医者陆续请来不少,可也多是说打理身后事。

李悠扬已然看开,稍有气力还会带着梅落他们去外头走走。这日路走的太远,傍晚感觉不适,回到家中吐了几大口血,急了旁人一夜。快至凌晨醒来,见天色仍黑,黑的让人心悸,动了动嗓子,喉中似有血咳出。身旁立刻有人轻声:“李爷可是渴了,您别动。”

听见这声音,心下微安,片刻屋内的灯便亮了。梅落将一直在炉子上烫着的水打了来,以唇轻沾了杯里的水,直至温热适饮,才扶起他,一点一点的让他喝下。

喝了半杯,也不知有没咽入胃里,便又急咳起来,呛了一大口血。

门外已有人敲门要进来,李悠扬摆手,梅落说道:“这里有我就够了,你们去歇着吧。”

门外登时悄然,梅落拿了水盆过来,给他擦拭干净,待他舒服了些,才道:“爷再睡会吧,天还黑着。”

李悠扬声音低沉无力:“天亮了后,便去西郊宅子住。”

梅落眸色微动,应了一声。这是…不愿死在别人家,脏了别人的地。

见她要端着水盆似要走,李悠扬唤声:“梅落。”

“我去放盆子,不走。”

“嗯。”李悠扬坐身在床上,想将被子扯上些,遮了那受冷的身子,却使不上力气。

梅落回来,立刻将被子提上,将他遮掩的严实,又拿了暖炉放在一旁:“可还冷,要再添一床被子么?”

李悠扬摇摇头,看着面庞清秀的她,问道:“我死后,你就跟着骆言吧,他不会亏待你的。”

梅落眸子微垂,看着洁净的被褥说道:“跟…爷的意思是,给骆爷做妾么?”

“是。”

“奴婢不会,骆爷也不会。”梅落终于是看他,“梅落的心思,爷知道,当日没变,如今也没。爷走后,我会为您守墓,守一世。”

李悠扬冷笑:“一世,我从不信什么一世,一两年还好说,等久了,你会受得住?还是早早寻人嫁了,我自会给你丰厚的嫁妆。”

梅落不语,只是静坐床沿,默了许久,才道:“您何必这样糟践我,又何必这样…糟践您自己。”

李悠扬顿了顿,从她脸上挪开视线,半日叹息:“不值得。我救你一命,并不是要你将它还给我。”

“嗯,梅落明白。”她微抬了头,清丽的面上浅含笑意,“可是已经放不开了。”

一双明眸已是水润,清泪在眼眶中微微漾着,似乎再多用些力气说话,那泪就会滚落面颊。

李悠扬想起十多年前,他救下梅落,抱着那小姑娘,傻了一夜的她回过神来,哭成泪人。一别多年,却早已长成个倔强坚强的姑娘,如今这一恍惚,才明白其实梅落仍如以往,还是那需要人护在怀中的姑娘。

梅落微转了身要离开,不愿在他面前落泪,起身之际,手却被人握住,惊诧回身,李悠扬目光轻柔看着她:“我们成亲。”

知晓李悠扬和梅落要成亲,沈氏是意料之外又是意料之中,无论如何,不管时日有多少,还是将这事办了。因李悠扬身体极差,许多礼仪也从简了。直到拜堂时,才由人搀他出来,拜了三礼,便送回房里,洞房也没多闹。

似乎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成亲后的李悠扬面色好了许多。熬过腊月,安然过了年,众人高悬的心都希望,那病不过是误诊,亦或是老天爷不忍,赐了福瑞。

只是到了二月,那病似乎一夜袭来,一连几日都无法下地。

李悠扬又在半夜醒来,屋外仍是漆黑。他不大喜欢京城的寒冷,可在这离家近的地方,却更安心。身子微动,旁边的人便起来了,他伸手拦住,声音断续:“我无妨,就是醒了…”

“嗯。”梅落听着他的呼吸,直至起伏均匀,才稍稍安下心来。

这日风和日丽,难得的好天气。李悠扬见日光十分好,让人搬了他到院子里晒晒。搬离了李家大宅,在这小宅子里,倒更安心。

他微微睁眼看着满园春色,想起儿时,父亲还在,和兄长姐姐玩耍,和睦融洽。他不小心摔倒,兄长伸手将他拉起,姐姐问他可摔疼了。那时的日子,约摸是他最为开心的时候。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浅声低吟,犹似梦呓。梅落取了热水从了一壶好茶过来,见他睡的安稳,没有打搅,见他手露在外面,伸手握住要放进毛毯下,可那手,已是冰凉,再无暖意。

梅落怔愣,双泪悄然滚落,握着那手,许久…

作者有话要说:“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出自《一剪梅·舟过吴江》宋·蒋捷

【注释】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春去夏又到。感慨年华易逝,人生易老。

120

办完李四郎的后事,李府的气氛皆是沉郁。直至夏日来临,才恢复了过来。

梅落和骆言安素仍住在西郊宅子中。李悠扬离世前一两个月,便和骆言说,如果梅落要走要嫁,不要拦着,让他认她做姐姐,日后若改嫁,也要以待姐姐的礼节送她出门。只是梅落没有那心思,在后院栽种了一株梅树,当作是李悠扬,闲时便去说话。抚着微隆的肚子,告诉他孩子很好,让他安心。在李悠扬出殡那日,梅落昏厥在地,大夫诊断后告知她有了身孕,可这好消息,李四郎却不知道。如果他知道自己要做爹了,怕是不知要有多高兴吧。只是转念一想,若不能撑到看着孩子出世,或许…更是虐心和遗憾吧。

过了年,安平及笄了,登门求娶的人家几乎踩破门槛。虽是嫁不了高官家的嫡子,但是有庶子的好人家来娶的也多。太傅的小女儿、兵部侍郎的庶妹,娘家的身份就摆在那,足够了。

沈氏念安平是小女儿,倒想留她到十六七岁再嫁也不迟,况且安平也是家里的开心果,少了她倒也少了许多热闹。在回滨州时,何采也求过她,为安平好好寻个人家,沈氏为了何采压了大房的嚣张气焰这一点,也一定会上些心。

安平及笄前夕,收到满满一箱何采托送过来的东西,衣裳首饰胭脂粉盒还有各色精巧新奇的玩意儿,无一不有。等梳妆好姑娘的发饰,再不用顶着那两个圆包头,喜的她第二天一大早,嬷嬷婢女还没醒就跑出去玩,敲了好友家的门,让她们瞧自己的“新模样”。

结果沈氏起来,知她一早就出去了,颇为无奈,连周姨娘也苦笑说“别家姑娘是及笄了不能随意乱走,她倒好,急不可耐的逛去了”。沈氏笑笑“安平不就是这活泼性子,真不知要为她择什么人家才管得住”。

等安平回来,沈氏到底还是约束了她一些活动范围。听完后,安平心里的喜悦可冲淡了些,想着,其实不长大也好啊,至少能到处跑还没人管,还能去好友家一起过夜玩耍,现在却不行了,不由气馁。

清妍午歇起来,嬷嬷便说六姑娘在门外等了很久,忙让她进来。安平负手蹦进屋里,眉梢满是喜庆笑意:“大嫂。”

安平还是个小姑娘时就长的好看,成天在外头疯跑肤色没其他姐妹白净,及笄后几乎是禁足在家里,原本白皙的肤色便全都回来了,红粉脸蛋俏容颜,又总是面上染笑,承了何采的美,却又没她的冷清,粉嫩而喜气。

清妍见了她,笑道:“许是又来捏软软的。”

安平最喜欢的就是软软,疼的不行,对其他两个男孩儿虽然也喜欢,但也没对软软亲近。沈氏总要打趣她,日后若生了孩子,不知要有多疼。她笑了笑:“才不是呢,我是想大嫂了,才过来的。”

清妍笑道:“嘴甜。”

安平笑着挪了椅子坐到她一旁:“安平是认真的,当真是为了找大嫂才来的。”

清妍这才淡笑道:“何事呀?”

安平摆摆手,将屋里的嬷嬷都使唤的远了,这才压低了嗓子道:“妹妹我呀,想去考女官。”

清妍眨眨眼:“考女官,你想去何处的?”

“刑部呀。”

清妍想了片刻,笑道:“倒适合你,连三妹夫也说你应该去做女捕头。只是这事得爹娘答应。不过呀,约摸是不肯让你去的。”

安平点头:“嗯,我听二哥说过,当初三姐姐要去娘就不肯答应呢,还吵了一回。”

清妍看了看她,继续低头绣手中的花骨朵:“那你还想,赶紧将这念头压了吧。”

“好嫂子。”安平轻摆她的衣裳,“爹爹最看重大哥,娘最疼你这儿媳,你俩要是肯帮我说说好话,一定可以的。况且只是让我去考,又未必能过是吧,总要给我个机会不是么?不然一辈子都不能死心呀。”

被安平缠了半日,清妍到底是拗不过她,答应替她跟李瑾轩说说。安平登时大喜,差点没抱她:“那就谢过天下无敌好的嫂子啦。”

清妍摇头笑笑,看着安平欢快的蹦了出去,蓦地觉得安平跟以前的自己很像呀,心里又勾起往昔回忆。

李瑾轩回来后,清妍便和他说了这事。身为兄长的他和安平的岁数差太多,也少领她玩,倒并不清楚她的想法,不过有这志向倒觉得好,就应允下来,为她说情,末了又笑道:“她不直接找爹娘,反而找爹娘的‘心腹’,这丫头呀,精明着呢。”

清妍笑道:“指不定真会成为个不错的女官。”

两人笑笑,当晚用饭后,就和李仲扬沈氏说了。李仲扬如今对这些事已看得淡,而且子女个个都听话有出息,对小女儿想往那路子上走,也当是她的志向,反正过了一两年也要在家待嫁,让她圆了这心也好。沈氏听夫君都这么说了,也不好拦。翌日,便让安平准备七月的刑部考试。

六月末,天热的不成样子,站在门口往巷子看去,都虚如幻境,看着就热。安平一点也不觉得热,今日她要去刑部拿下个月进院考试的腰牌,别提有多欢喜了。临走时沈氏强塞了她一把伞,再三叮嘱她要撑伞,别晒晕了。安平趁着母亲不注意,把伞丢回墙内,甩下婢女就跑了。

她才不是那娇滴滴的小姐。

跑到刑部,前头的马车都将路堵住了。她悠哉的走到前头,从户籍名册那里寻了名字,那主事的人便说道:“原来是李太傅家的小姐。”

话落便有旁人恭维,安平礼貌谢过,分外不自在。一会有其他姑娘上前,轻笑:“装模作样的来拿什么牌子,刑部后院大门可不在这。”

安平竖了竖耳朵,这是说她就算是考了也是被开后门进的?心中顿时不痛快,往那姑娘看去,片刻捂了鼻子退了两步:“咦,好大的一股臭味啊。”末了又对方才那恭维的人说道,“大人你们没闻到吗?”

几人顿了顿,这才掩了鼻口,满目嫌弃看向那姑娘:“果真有异味。”

世人总是人云亦云,后头的人见了,也纷纷远离那姑娘三丈远,一时她身边已是空处一大片位置,羞的她两眼泪水潺潺,死命瞪着安平,又没拿到牌子,不知该走还是该留,几乎晕过去。

安平甩着腰牌得意洋洋看了她一眼,正要走,一个男子走了过来,也不掩鼻也不侧目。旁人提醒,他扫了一眼众人,又看了看安平,才道:“何处有异味?我怎么没闻见。”说罢问了那姑娘姓名,拿了腰牌给她,那姑娘忙道谢而逃。

安平心里分外不解气,不过也算了,反正让她出了糗,大仇得报矣。待那男子走到身边,只听他淡声说道:“同是姑娘家,这样做到底不好。”

“怎么不好?”安平反问,“她辱我不说,还暗说我爹爹为我开了小门寻了关系。若是要嘲讽人,那就要做好为这些话负责的准备。如果没有,嘴巴还是少说些话的好。”

男子微顿,这才正眼看她,那明眸大眼都能灼烧的映出自己的影子来:“若在意别人非议,那便日后努力些,流言蜚语自然会消失。”

安平想了片刻,点头:“那倒也是。”末了抬手拍拍他的肩,眉眼都是笑,“谢了。”

男子眉头微拧,瞧着脾气挺拧的,竟然是个如此通透的姑娘。看着她走远,身影分外活泼。若有所思的要进刑部,这才有人说道:“章主事…您…不如先回去换身衣裳吧。”

章谏之低头看了看自己一身便服,今日休沐,过来瞧瞧招选女官的事,也没穿朝服,而这身衣裳也是新做的,倒也没什么问题。

见他满目疑惑,那主事轻咳一声:“方才那李姑娘走时,偷偷抹了一把桌上砚台,然后…”

章谏之怔松片刻,伸手碰那被安平拍的肩头一块,收手回来,还有未干的墨汁,俊白的脸上登时满是黑线。众人见冷面阎王也被人戏整,不由偏头忍笑。

一会他问道:“这是李府哪位小姐?”

“李家六姑娘,李安平。”

走在可以烫熟鸡蛋大道上的安平无由来的打了个冷噤,摸了摸后脑勺,这股杀气是从哪冒出来的,渗人呀。

七月初三,刑部开考。安平早早到了那,还在考院门口就看见那盆冷面,心里暗想真是路窄,硬着头皮走了过去递上腰牌。见他平板着脸一副并不认得自己的模样,安平心里又愤然,莫非自己就长的如此大众让人记不得吗。

等开考了,发卷子时又见到他。发完卷子抬头看前头考官,还瞧见他。安平顿时暗暗感慨,难怪刑部要招女官,这根本就是缺人手呀。

想罢,低头看卷,瞧着上头的案子,立刻便抛了杂念,专心细看。

章谏之站在主台上往下看去,别人都挥笔点墨,唯有一人捧着卷子看的津津有味,哪里有将这当作考场的样子。等了一会仍不见她动笔,那日晷又动了一大步,沉了气走到她一旁,轻叩桌子,压低了嗓音:“还剩半个时辰。”

安平全然不知,兀自摇摇头嘀咕:“手法这么拙劣还敢杀人,还以为别人看不出来,笨的无药可救。”

章谏之以为她要动笔“破案”了,谁想她又瞄向下一面,看另一道题去了。虽然刑部管刑罚案件,但女官也不过是做些文书收发、呈递拆件的事,出的题目也是让人看起来更像是刑部的考题,重点是看她们的整理能力和表述能力,哪里有她真当做真案来看的。

见她完全不知外界,章谏之驻足片刻,忽然觉得虽然顽皮,但认真起来也十分懂事。

七月初七,李府。

一家人吃过早食,喝茶漱口,沈氏想起事来,问道:“刑部可是今日放榜?”

安平点头:“回母亲,是今日。”

清妍笑道:“那你怎么还如此镇定。”

安平胸有成竹,哪里会担心自己选不上:“那卷子我都答了出来,肯定没错的地方。”

沈氏说道:“为人要虚心,哪怕真觉没错,也不可当众说。”

安平笑笑:“嗯。”

可过了半日,也没看见有人来。安平有些坐不住了,让下人去问了别家姑娘,落榜的落榜,上榜的上榜,都有了消息,偏自己这一点动静也没。想着干等不是,跟家人说出去玩,沈氏只道都这个时辰了还没消息约摸是落榜,心情不快了,点头让她出去散心。

安平一人跑了出去,直奔刑部,到了门口红榜,果然没瞧见自己的名字,不由气炸,连个收发文书的跑腿人都没混上,简直没脸见同伴了,当即问那守在一旁的人:“你们尚书呢?”

那人打量她一眼,想起是李太傅家的女儿,这模样长的好看,想忘了也难,态度虽不好也不敢动气,赔笑:“各位大人都在里面商议事情。”

“能让我进去吗?”

两人相觑一眼,为难道:“这恐怕…不如姑娘说说是何事,我们进去通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