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慎薄凉的唇角微微动了动:“………”成语倒是用的很溜!

待赵宁心跳紊乱时,赵慎已经弃了笔墨,转身又去看书了。

赵宁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意思,过了一会没听到动静,就问道:“四哥,我能走了么?”

赵慎没有抬头,只是轻嗯了一声。

第34章 路遇大狼狗

赵凌与王氏成婚已将近两个月。

不管是成婚之前,还是成婚之后, 他二人之间的事都被百姓交头接耳的传着各种流言。

以至于皇宫内的人也有所耳闻。

王氏是一品诰命, 自是要入宫拜见皇太后。

这一日,赵凌骑马在前, 身后的马车内坐着赵老太君和王氏。

按理说命妇们入宫,他这个武将无须跟着,但赵凌给自己找了一个非常合理的借口, 他已多日没有面圣, 今日正好是时机。

王氏寻常不喜浓妆艳抹,今日情况特殊,自然不能半点马虎。王氏是新妇,但她到底是续弦,大红色未免显得有些喧宾夺主, 便择了一件粉红绣金交领褙子, 垂云髻上插着一只琏沐兰亭御茫簪,妆容浅淡, 但胜在精细端庄,就连一侧的赵老太君瞧着也觉得善心悦目。

“别怕, 你要记住, 不管你走到哪里, 你现在是我赵家的宗妇, 就该挺直了腰杆!”赵老太君拉着儿媳的手说道, 总觉得这王氏比刚进门那时更好看了一些,也难怪赵凌不急着回大同。

王氏点头, “嗯,儿媳省的了,多谢母亲提点。”

这厢,赵老太君带着王氏去后宫拜见皇太后,赵凌身为重臣自是不便踏足后宫。

听闻赵凌求见,老皇帝在御花园摆了白玉黑子的棋局,还命大黄门避开了,只有君臣二人,似乎特意彰显出了天家对定北侯的无上宠信。

“爱卿今日见朕,可是为了大同添置火炮一事?” 老皇帝虽生性多疑,但登基以来还算勤政,尤为关注边陲之稳。

赵凌在帝王面前一直都是无懈可击的,不是因为他太过城府,而是他素来耿直,从不隐瞒,他抱拳恭敬道:“这倒不是,得陛下之功,如今大同安稳,臣今日是特来给陛下请安的,又念及夫人初次入宫,臣若在宫里,臣的妻也能心安。”

说来说去,是陪着夫人才来了一趟。

赵凌生的好看,皇帝还记得他年轻时候的样子,简直就是玉面郎君啊,可谓唇红齿白,冠玉之颜。皇帝还一直以为他不是打战的料呢。当年因着老侯爷和赵凌的几位兄长都不在世了,又逢鞑子突袭,赵凌当夜就入宫主动请缨出征,才让帝王看出了他的领兵作战之能。

隐约记得,当初赵凌也才十几的光景,而皇帝也才登基不久。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赵凌已不复当年的少年稚嫩的模样。

如今再看赵凌,意气风发了不少,也伟岸了不少。

这话说的太直接,难不成皇家还会责难了侯夫人?

见赵凌如此护妻,皇帝非但不愠怒,反而和颜悦色的笑了笑。

多情又耿直的男子,就算是拥兵自重,他也不太符合佞臣的气度。

皇帝笑过之后,突然一声哀叹,“爱卿呐,朕倒是艳羡你。”

赵凌公事公办,他区区一个臣子,怎能让皇帝艳羡呢?立即起身,抱拳低头道:“臣不敢!”

皇帝不过只是试探一下而已,见状,他摆了摆手,“爱卿啊,朕随口一提,你作何如此?快坐快坐。”

赵凌笔挺的坐在了锦杌上,姿态端正,体魄刚硬,相比而言,皇帝这些年却苍老了不少。

“朕心累啊。”皇帝准备与赵凌交心长谈。

赵凌一心二用,还在想着王氏那边何时结束,王氏来京城有阵子了,他整日忙着军中事宜,还没机会带她四处转转。今日又碍于赵老太君也在场,有些话他都没法对王氏说出口。

皇帝见赵凌一派正经端坐,继续道:“张居廉伏法之后,内阁首府一职一直空置,那些文臣隔三岔五就向朕举荐次辅温茂盛,他们是什么心思以为朕不知道?朕这些年不过是睁一只眼闭罢了,水至清则无鱼,这治理朝堂,也不能一锅端了,但朕也不可能再养出第二个张居廉。爱卿,此事你如何看待?”

武将不涉政,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

赵凌对朝廷上那些弯弯绕绕的文臣多半是没有太大的兴趣,他也深知干涉太多,只会给赵家招来祸害。

皇帝今日此番话的意思,赵凌岂会心中不明呢?

他再次站起身,抱拳躬身道:“内阁人选乃国之大事,臣不敢妄议!”不敢议,他也不想议。

见赵凌如此激动,且对政事退避三舍,皇帝的内心是无比欣慰的。

但皇帝面上又是连连叹息,甚觉孤独之态,他摆了摆手,“爱卿快坐,朕今日只是与闲聊,你不必在意。”

赵凌复而落座,道:“内阁几位阁员都是德高望重的老臣了,臣以为,陛下可以听听他们之见。”

这话一出,皇帝冷哼了一声,“哼!那帮人都是一群老狐狸,朕就算问御花园的花儿今年开的如何,他们一个个也能寻思半日之久!”

赵凌剑眉一挑,不做他言。

换言之,皇帝是何秉性的人,他也很清楚。

这时,皇帝见缝插针,又问及了太子和几位皇子,赵凌只夸了太子,对三皇子,也就是他的亲侄儿只字未提。

按理说三皇子朱明辰也是出类拔萃的皇子,赵凌又是他的亲娘舅,这等强大的外戚,他赵凌就真的没有半点想法?

皇帝看不透臣子的心,但赵凌这个表现依旧让老皇帝很满意。

赵凌道:“太子殿下乃陛下亲自教导,自幼材雄德茂,臣以为,太子如此,是我大明之幸啊。”

哪个当父亲的不喜欢旁人夸自己儿子呢?

何况,赵凌夸太子的同时,将皇帝也顺道夸了。

皇帝登时心情甚好,这时黄门走了过来,道:“侯爷,老太君和侯夫人现已出宫,奴才特来知会您一声。”

此时,赵凌明显坐立不安。

皇帝原本还想继续试探,可这人心情一好,疑心也渐渐打消了,“爱卿先回吧,朕也乏了。”

“是,陛下!臣告退!”

赵凌气宇轩昂,走路时更是风姿卓泰,看在旁人眼中,他似乎离开的有些急切。

皇帝一人独品花茶,他突然想起了多年前的一个女子,那时他每当下朝后,也会这般急切的去见她,甚至于有了她之后,皇帝渐渐忘却了已故的先皇后。

她长的美,冠盖六宫,皇帝当然喜欢了。

思及故亡人,老皇帝眸色微滞,兀自开口道:“李德海,你说朕当年是不是真的错了?”

李德海当然知道皇帝指的是哪件事。

提及十几年前的那场变故,李德海也不敢多言,但他同时也颇为震惊,这些年皇帝对此事只字不提,朝中也无人敢说半个字,皇上今个儿怎的突然想了起来?

算起来,这都过去十七年了,要是宁妃还在世,六皇子也该十七了。

“皇上,几位阁老还在御书房外等着呢。” 李德海卑弓着身子,低头道。他心想:宁妃和六皇子都没了,就连王家满门都不在了,皇上这个时候想起来又有什么用呢?

皇帝呆了片刻,这才拂袖起身,放眼望去,那幽幽长长的弯道上还曾有过那个人的影子。

一念错,步步错,他回不去了。

*

赵凌在宫门外看见王氏正站在马车旁等着他。

又见王氏从皇太后那里得了赏赐,赵凌便放了心,他走近后,温和道:“回家吧。”

王氏点头,这才上了马车。

夫妻来人非常有默契,四目相对时,也似乎明白对方所想。

赵老太君已经在马车上坐着了,瞧着新婚夫妻二人你侬我侬,她也笑眯了眼。原先她还以为王氏见不得大世面,但今日在皇太后宫里,却见王氏应对自如,不卑不亢,懂得掩藏锋芒,又知进退,是个非常讨人喜欢的人儿。

赵老太君活了这把岁数,是人是鬼,她一眼便能看得出来,对这个儿媳也愈发满意。

“你这月癸水可来了?“赵老太君问道。

像定北侯府这等门第,新妇进门之前,嬷嬷们就将王氏的小日子记下了。

算着日子,王氏这几日就该来癸水了,她一下就明白了赵老太君的意思,但………她才进门多久?怎可能那么快就怀上?!

王氏面色微红,犹豫道:“过几日再看看。”

赵老太君也笑了,“嗯,真要有了也是好事。”

赵凌房.事上很勤,但不至于这么快就有了,王氏还有点转不过来弯了,但她一寻思赵老太君的话,脸色愈发通红,她老家不会是以为自己和赵凌在大婚前早就………..?

王氏一路上都没再说话。

到了侯府,赵老太君将儿子儿媳叫到了葵阁说话。

“太后娘娘的意思,是让老三继续给公主当侍读,另外让小五也入宫。子恒啊,这小五虽不是你亲生,可既然入了我赵家族谱,那就是我赵家人了,她今年十一,要是当了几年的公主侍读,这日后嫁娶又是另当别论了,这事就这么定了?“

既然皇太后都提出来了,侯府也不能明言拒绝。

赵凌看向了王氏,“芷婼,你同意么?我倒是觉得母亲说的在理。”

王氏对赵凌挤了挤眼,婆母的话,她岂能置喙呢?更何况赵凌竟然抛开了老太君,反而问她!

赵凌这才意识到了什么,忙又道:“我无异议。”

赵老太君也不介意,她笑了笑,“行了,那就这么定了吧,改日让嬷嬷教老五一些宫里的规矩,入秋之后就让她跟着其他家族的几位嫡女一道入宫。”

这厢,赵宁很快就得知了消息,当今公主是皇帝的独女,简直就是集千万宠爱于一身,今年十三四岁的光景,正是念书学规矩的时候。能成为公主侍读的人必定都是当朝权贵家中的嫡女,非一般人能有这个机会的。

赵宁以一个侯府继女的身份也能被挑选上,肯定是皇帝想拉拢定北侯府的缘故。

赵宁的日子照旧,只是每日下了西席之后,还要跟着婆子学规矩,自然了,赵慎那边,她也不敢怠慢了。

几日后清明,赵家按着惯例,要去怀柔祖坟上去扫墓。

赵家祖上原先就是立根于怀柔,之后才搬迁到了京城。但赵家列祖列宗西去后,尸骨都是埋葬在怀柔。

老侯爷和赵凌的几位兄长亦然。

赵家世代英烈,赵凌三位兄长战死的时候还不曾娶妻,这等忠心铁血,如果还天家忌惮的话,那就真的让人寒心了。

怀柔乡郊可见满地的野花儿,赵夔是个风流人物,抓着机会就开始作诗。赵翼在一侧附和着。

赵凌十分心疼几个儿子,所以也只带着他们三人杀过几次鞑子,如今还没有任命任何职务,但三个儿子都不曾让他失望过,倒不像那些官宦人家的纨绔子弟。

一行人走在长满青草的乡道上,赵老太君和赵凌等人在前头,赵家的几位公子和姑娘紧跟其后。

没走一会,就能听到越来越近的狗吠声。

在这种乡郊野外,不少农户家中都饲养了家犬,看到陌生人便会嗷叫。

自然了,赵家人出行,定有随从相护,但赵宁还是怕狗。

没成想越怕什么就来什么,她见不远处一条半人高的恶犬朝着这边疾奔而来,架势凶猛。

赵宁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她第一反应就是,这天下恶犬恶鬼都害怕赵慎,忙是提着裙摆往前跑,直接抓住了赵慎的胳膊。

赵慎一低头就看到小姑娘眸色惶恐,且贼兮兮的模样。

“你怕什么?那是大黑,赵家的守墓犬。”赵慎漫不经心道,小姑娘抱着他受伤的那只胳膊,他自是无法轻易甩开她,也没想过甩开。

赵宁微囧,又将赵慎松开。

这时大黑已经靠近,它体格巨大,一看就不是一般的土狗,这畜生似乎很有灵性,靠近了赵慎之后,竟然不再狂妄,而是吐着舌头,像是看到了久别重逢的主子,一路在他身侧蹭来蹭去。

赵宁只看了一眼,就被大黑察觉到了,它冲着赵宁一番嗷嗷吼叫,像是示威。

赵宁再一次抱住了赵慎的胳膊。

人在遇到危机时,做出来的行为都是依着本能行事。

赵慎似乎很满意她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她没有向赵夔,或是赵翼求助,但为何?

赵慎的眉心稍蹙,一抹异色一闪而逝,这丫头似乎知道大黑会惧他.....

作者有话要说:

赵慎:百思不得其解,我就当小五最喜欢四哥好了。

赵宁:四哥的功能甚是强大,尤其是吓鬼吓恶犬。

赵慎:.......

PS:晚上7点还有一更哦。

第35章 夜半探梅园

赵慎见小姑娘实在怕的厉害,但她又不敢太抓紧自己, 挨近他的时候, 许是担心会碰到他的伤口,还小心翼翼的避开了要.害之处。

亏的她还知道!

赵慎面色很淡, 唇角却扬了一扬,随即一只广袖一挥,大黑似乎很听他的话, 这便安分的不再嗷叫了。

见危机解除, 赵宁也不好意思一直抓着赵慎不放,他们到底不是亲兄妹,松开赵慎之后,声音微弱如穿梭在花丛中的小蜜蜂,她谢了一句, “多谢四哥。”

“嗯。”少年轻应了一声。

之后, 赵宁又退了几步,与赵淑婉同行了。

而赵慎就如同什么事也没发生, 连头都不曾回一下。

赵淑婉的眼神十分怪异,赵宁心道不好:她不会看出了什么吧?

却不想赵淑婉却道:“你怎知大黑只听老四的话?”

赵慎比赵淑婉高出了一大截, 在旁人眼中, 只以为赵慎要年长一些。

原来她是这个意思!

赵宁松了口气, 莞尔道:“我猜的。”

上回赵宁揭破了周氏的丑事之后, 赵淑婉对她刮目相看, 两人过不了几个月又要一同入宫给公主当侍读,她自然将赵宁当作是盟友了, 要知道贵女圈中也有暗中争斗的时候,赵淑婉一直就想要一个自己的小跟班。

于是她就告诉赵宁,“说起大黑,其实是前些年从蒙古带回来的猎犬,鞑子还曾用它来攻击赵家军,这畜生厉害的很,咬伤过不少人,当初就是老四制服了它,还将它带回了京。不过,我可不准老四在府上饲养这畜生,当初我还跟父亲闹了好几日,老四这才人将大黑送到怀柔守墓了。”

一言至此,赵淑婉又拉过赵宁,在她耳边悄悄道:“我可告诉你,老四绝非你表面看到的这般,他狠起来,连父亲会忌惮,你以后少跟老四走近。”

赵宁:“………”赵淑婉旁的事胡搅难缠,但对赵慎的评价却是相当的准确,赵宁莞尔,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已经十分明了。

扫墓时,赵凌将良哥儿也抱到了墓前,让他与赵家三位公子齐肩而立,这算是郑重的承认了良哥儿也是赵家的公子之一了。

赵宁鼻头微酸,她与良哥儿和赵家毫无血缘,但在赵家的待遇,却远比在肖家好上了数倍,她记得在肖府那会,就连母子三人的用度还得靠着母亲从通州带过来的银两,若非后来离开了肖家,母亲都寻思着做刺绣卖钱了。

人与人的差异当真那么大?!

赵宁看着赵夔,赵翼,赵慎,还有赵良几人站在前面给赵家祖宗们磕头,竟有种难以言表的感慨。

这一幕多好!

赵宁上辈子最为期盼的莫过于一个完成的家。

只是多年之后,赵慎问鼎,事情又会不一样了。

并非她乐极生悲,她其实也不甚明白,赵慎他……难道并非赵家人?否则怎会名正言顺的坐上了龙椅?他虽没有伤了赵家人,但后来赵夔和赵翼并没有到得到重用,赵夔更被流放了,这是为什么?

赵宁看的出神,赵慎猛然间一回头,二人视线恰好相撞,她像做了坏事的兔子,极力怂下了脑袋。

他怎么好像背后也长了眼睛?

祭祖扫墓过后,侯府的人并没有急着回京,一行人则是去了怀柔萧家做客。

萧家在当地是出了名的书香门第,祖上还曾出过老翰林,萧家祖辈与赵家相交甚笃,到了后代也并没有断了联络。

萧家在怀柔是大户,田产地契丰厚,每年到了梅子酒出窖时,萧家都会着人送几坛子去侯府。

赵宁原先并不知道这个怀柔萧家就是赵慎上辈子所娶皇后的萧家!

更令她惊讶的是,萧家嫡女竟与她同名,叫萧宁。

赵宁突然释然了。

这就不难解释,当初帝后大婚当夜,为何赵宁会听到赵慎唤了一声‘宁宁’。

这个心结解开了,赵宁松了一大口气,她还以为上辈子的时候,赵慎看见了她呢!愣是把她吓得魂飞魄散。

赵宁正放松了心情时,一道难以忽略的目光射了过来,赵宁迎面看了过去,就见赵慎站在萧家府邸的回廊下,白锦袍干净得不染尘埃,长身玉立,但那眼神却是不甚善意的看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