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庄子上的日子过得真的不错,虽然庄子上伺候的都是些粗鄙的庄家农妇,可对于宁儿来说,那也是人上人的日子,从前她做的是奴婢,日日干着伺候人的活儿,到了庄子上后,也享受了一番被人伺候的味道,更何况那些嫁妆农妇们,没有多大的见识,又得了王妃的吩咐,完全将她和黄嬷嬷当主子伺候了,虽然那儿的日子肯定比不上世家豪门里的舒坦,在那儿穿的衣裳甚至不如王妃身边这些贴身大丫鬟穿得好,但是起码受人尊敬,她是很满意的,只是她年岁长了,今年就十七了,是该嫁人了,总在庄子上呆着,可找不到好人家。

宁儿想着,若能回到王府里伺候,日后找的人也不会太差,若不能回到王府伺候,王妃…也会给她安排一门好亲事吧。

子上的日子虽好,但是她出嫁的事儿也是刻不容缓的,两者相较,还是出嫁比较好。

两人快步走了进去,见王妃高坐在罗汉榻上,立即跪了下去行礼。

“奴婢拜见王妃,王妃千岁千千岁。”

梁芜菁没有立即叫起,她拿起茶杯,吹了吹,对身边的碧玉道:“这天热的慌,不想喝热茶,拿冰来镇一下吧。”

“是,主子。”碧玉闻言立即去了。

待碧玉拿了冰回来,梁芜菁放到了茶杯里一会,喝了口凉茶后,已是半刻钟之后了,她这个时候好像才看到了黄嬷嬷和宁儿,淡淡道:“前些日子,你们来过王府,我见了你们,说的话,你们可还记得?”

“记得,记得。”两人异口同声回道。

“我说过,没有我的吩咐,你们不许离开庄子半步,我怎么听庄子上的管事说,你们前些日子又偷偷摸摸出了庄子,到京城了。”梁芜菁有些不快的说道。

她最不喜欢的便是这些自以为是,嚣张跋扈的奴才,把主子的恩典当做是理所当然,明明做错事儿了,自己饶了她们一次又一次,还给她们好日子过,这些人偏偏不领情,偏偏要乱来,她今儿个是不想再忍了。

平心而论,这两人要是自己的奴才,是梁府的奴才,做出那样吃里扒外的事儿,早就被发卖了。

虽然当初那吃里扒外的事儿是宁儿做下的,和黄嬷嬷没有关系,可黄嬷嬷仗着王爷对她的信任,

威胁梁芜菁留下宁儿,就已经让人寒心了。

宁儿固然不对,可黄嬷嬷这般做,却更让陈夙和梁芜菁心寒。

“启禀王妃,奴婢们实在是想念王爷和王妃,这才来京城的,不为别的,就为了看一眼王爷和王妃。”黄嬷嬷见自家王妃脸色不好,也不敢说别的了,只能捡了好话说。

“是是是,奴婢们就是来给王爷和王妃请安的,后来知道府里太忙,也不敢打扰,更不敢耽搁,立即回庄子了。”宁儿没有料到王妃会问这个,算旧账,连忙如此回道。

“这么说来,不是你们把我的话当耳旁风,而是孝心一片了?”梁芜菁冷笑道。

两人闻言,不知如何回答了,愣在了当场。

她们这会说“是”也不对,说“不是”也不对,只能禁言了。

“上次我就说过,你们若是没有我的吩咐,胆敢再离开庄子,就别怪我不客气,既然你们一犯再犯,那我也不必顾忌什么情面了,宁儿当场在宫中时犯下的可是死罪,我生平最恨的就是吃里扒外的人,当初若不是看在你这王爷同甘共苦的份上,若不是黄嬷嬷以死相逼,我会饶了你?”梁芜菁猛的一拍桌子,厉声喝道。

“王妃息怒,王妃息怒,当初的事儿,奴婢也是被逼无奈,奴婢也很后悔,求王妃给奴婢改过自新的机会,奴婢一定会好好伺候王爷王妃,绝不再犯。”宁儿连忙说道。她此话一出,不仅是梁芜

菁,就连屋内的四大丫鬟和钟平都忍不住笑出声来了,笑声中都满是讽刺。【今天加更一章,谢谢大家支持!】

第二百九十一章 心术不正

“你们都听听…听听这是什么话,她吃里扒外,犯下死罪,还想继续留在王府,要我说什么好,看来还是王爷和我太过心软了,有的人,是不值得我们原谅的。(就爱读书最快更新)”梁芜菁还真没有料到宁儿的脸皮那么厚,都出了这样的事儿了,还说出这样的话来。

“王府,宁儿她年纪尚小,说话口无遮掩的,并不是存心要气王妃的,奴婢这就带着她回庄子里去反思,绝不会给王爷王妃再添一丝的麻烦,王爷王妃的大恩大德,我们是永远铭记在心的。”黄嬷嬷也没有料到宁儿会说出这么大逆不道的话来,心想着这些日子在庄子里过的日子太好了,众多人伺候着,她真的把自己当成小姐了,王妃面前都敢说这样大不敬的话,实在是让她愤怒,可她又不能不护着宁儿。

她从前本来就喜欢宁儿,宁儿和姜芋比起来,嘴甜,又会哄她,一生没有出嫁,无儿无女的她,完全将宁儿当做女儿一样了,否则当初宁儿犯下死罪,她也不会拼命求情了,加之这些日子,二人在庄子上住了近半年了,感情愈发的好,她已经收了宁儿做干女儿了,她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干女儿倒霉啊。

“年纪尚小?”梁芜菁闻言就笑了起来:“从前她犯错,嬷嬷也是如此帮她开脱的,这次…我却不会再心软了。”

“吃里扒外的东西,依奴婢看,就该把她打出府去,找人牙婆子卖

了。”碧玉压低生意,气势汹汹的说道。

“什么?”宁儿闻言猛的瞪大了眼睛。

“主子,碧玉说的不错,对有些人,主子可不能心软,免得她还蹬鼻子上脸了,奴婢听庄子里的人来说,宁儿在庄子上,当真把她自个当做正经小姐一般,对那些庄家农妇们呼来喝去,不乐意了甚至还会打骂,如此心术不正,留下来就是个王爷和王妃丢脸,传出去旁人还会说咱们王府主仆不分。”碧云轻轻屈膝,对身边的梁芜菁说道。

碧云一向说话是很温和的,如此声色俱厉,不依不饶,还是头一回。

宁儿听了犹如雷劈,连忙磕头道:“王妃,王妃不要,奴婢知错了,奴婢知错了,日后一定安安分分留在庄子上,再也不会乱来了,绝不会欺负那些嫂子,奴婢回去就向她们赔罪,王妃恕罪啊。”

梁芜菁也是头一回听说宁儿欺负庄子上的人,气的浑身发抖,厉声道:“你算个什么东西,凭什么对她们呼来喝去,还敢打骂?”

梁芜菁的确是气急了,没曾想这个宁儿竟然是这样的人。

那庄子,是梁家的庄子,自打她和陈夙搬出宫住后,就划到了她名下,离京城也不远,庄子上那些庄家户们,一年四季辛辛苦苦的劳作,种的都是她爱吃的瓜果蔬菜,大热天的顶着烈日都要给她送来,听说在路上还晒晕过人,她听了十分的心疼,她本就是护短的人,自然

要让人拿了银钱请大夫好好医治,还吩咐他们不要赶着烈日进京,对这些人格外照顾,不曾想宁儿竟然敢作践他们,实在是可恨至极。

“王妃,奴婢错了,奴婢知错了。”宁儿深怕自己被发卖了,因为她当初虽然和黄嬷嬷一块被王妃悄悄送出宫了,可后来王爷和王妃搬出宫时,她和黄嬷嬷是被划到了永安王府的,她们就是王府的奴才,王妃要卖她们,天经地义啊,不…看样子王妃是不会卖黄嬷嬷的,是要卖她啊。

她这样的年纪,又是从王府被发卖出去的,哪家敢要?只怕要她的就是那些烟花柳巷了,不不不…她不能过那样的日子,死也不能过那样的日子。

“王妃息怒,王妃恕罪啊。”黄嬷嬷何尝没有想到这一层,也帮着磕头求情,嘴里直道:“奴婢以后一定好好教导她,一定会的。”

“我听说,宁儿很小就入宫了,虽然只是几年前才到了昌德宫,但从前就和黄嬷嬷你熟识,所以你对她格外的好,不过…那么多年都没有教导好,这人还越教越歪,我是不相信黄嬷嬷了,听说黄嬷嬷还收了她做干女儿,慈母多败儿,黄嬷嬷难道连这个都不明白吗?”梁芜菁今儿个也是铁了心要收拾宁儿,把黄嬷嬷牢牢控制住了。

陈夙并非傻子的事儿,黄嬷嬷一清二楚,而且黄嬷嬷还知道陈夙在宫中一些暗线,所以一定要拿捏住了才成

,完全她被旁人收买了,后果不堪设想。

至于宁儿,梁芜菁是决计不能留了,而且还不能让她和黄嬷嬷见面。

两家拥有大周朝近三成的田地矿山,手上的庄子实在是太多了,随意将她们分开便是了。

事到如今,梁芜菁也没有想过要卖了宁儿,不过是吓唬吓唬她而已。

若真的卖了她,万一这个死丫头到时候乱说怎么办?

还是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的好。

“王妃,来的路上,黄嬷嬷和宁儿一直说着宁儿的婚事,依奴才看,不如把宁儿嫁出去吧。”钟平以为自家主子真的要卖了宁儿,他倒是不姑息这个吃里扒外的奴才,只是怕黄嬷嬷伤心,故而才有此说。

“好。”梁芜菁本来只打算把两人分开,此刻听了钟平的话后,就有了新主意,她笑道:“既然宁儿这么想嫁人,我自然是要成全她的,碧云,前些日子你整理庄子的册子时,可发现哪儿有合适的?”

碧云闻言微微一愣后,便在梁芜菁耳边低语了几句。

“好,就那儿了,即刻让人收拾一番,送宁儿上路,在王府里选两个力气大的婆子跟着去,拜堂了再让她们回来。”梁芜菁说到此又对碧云使了个眼色。

碧云明白,这是要让那家人好好看管好宁儿了。

宁儿方才还以为自己要被卖了,此刻听主子这话,是要把自己嫁出去了,而且要嫁的是庄家户,她心中一片冰冷。

当初在宫中,虽然

过了几年的苦日子,可自打王妃进宫后,她们的吃穿用度不知道有多好,寻常人家的小姐都比不上,到了庄子后,她也是以半个主子自居的,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嫁一个庄稼汉,当场就有些懵了。

“多谢王妃,多谢王妃。”黄嬷嬷连忙磕头谢恩,干女儿的心思,她是知道的,如今这样的结果,干女儿必定很不愿,不过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黄嬷嬷心里很安慰。

“去吧。”梁芜菁挥了挥手。

钟平立即拉着浑身瘫软的宁儿往外走。

“王妃,奴婢有个不情之请,能不能让奴婢跟着宁儿去一趟,奴婢好歹是她的干娘,女儿出嫁,奴婢想送一程。”黄嬷嬷知道,自己提出这样的要求,王妃必定是不答应的,但是她还是忍不住说出来了。

梁芜菁看着黄嬷嬷,半晌没有说一句话,她让宁儿嫁的可不是什么富贵人家,乃是离这儿五百里地的山林里,那片山林里种了不少果树,那庄子也很一般,是主子们不会去住的庄子,所以住的都是看守山林的人。

听碧云说,有两排青砖瓦房,也算是不错了,那家人十分忠心,一家八口人在那儿兢兢业业的劳作,庄头今年已经近六十岁了,底下有四个儿子,两个儿子娶了妻,还有一个孙子,尚有两个儿子未娶妻,其中有一个儿子因为驱赶进入林子里的野兽,被咬伤了脚,近三十了尚未娶到媳妇,梁芜

菁是要将宁儿送过去与那人成亲。

这看似有些残忍,可宁儿本就是该死之人,若不是她心慈,断然没有这样的结果。

“黄嬷嬷,此去那儿有五百里地,你真的要去?”梁芜菁也没有拒绝黄嬷嬷,她还念着黄嬷嬷从前对陈夙的好,当初若不是黄嬷嬷维护,若不是因为黄嬷嬷的忠心,陈夙还得多吃苦头,所以她也不想过多为难黄嬷嬷。

“是,奴婢去了就回来。”黄嬷嬷含着泪道。

“好,你去了后,依旧会当初的庄子,在那儿安享晚年吧,他们依旧会把你当主子伺候。”梁芜菁摆了摆手,示意黄嬷嬷下去。

“是,多谢王妃,多谢王妃,王妃大恩大德,奴婢永世不忘。”黄嬷嬷老泪纵横,慢慢退了出去,她知道,她那么偏袒宁儿,是大错特错的,若不是王爷和王妃顾念到她当初的忠心,是不会如此放过她们的,所以她决定在路上好好劝劝宁儿,安安心心的嫁过去,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主子,犯不着为了宁儿那样不识好歹的东西生气,您喝口茶,消消气。”碧玉递上了茶,柔声劝道。

“她竟然作践庄子上的人,我听了就生气,既然她如此不识好歹,我也不想卖了她,一面横生枝节,让她嫁出去也好,不过…我看这丫头的心气似乎还挺高。”梁芜菁冷笑道。

“心气高…她当初背主求荣,当然心气高了,主子无须生气,她日后

是翻不出什么花样来的。”碧玉十分不屑道。“她和云桃比起来,真是一点儿都比不上,她若是有云桃的造化,怕是不必我说什么,就黏上去了。”梁芜菁叹息一声道。“所以说永宁王眼光不错啊,云桃也是有福气的。”碧玉抿嘴一笑道。

第二百九十二章 陈夙的信

“嗯,前两日去吊唁皇后,出宫时陈煜悄悄同我提起了此事,说他已经把该安排的都安排好了,得找个日子成全他们了,只是如今尚不到时候,太忙了,若这些事儿都搅在一起,我肯定焦头烂额了。”梁芜菁有些无奈道。

“那主子就先歇歇,歇几日再去云瑶寺陪着娘娘吧。”碧云柔声道。

“嗯,就歇几日再去吧,我去的太早,也会让人起疑的,皇帝可是多疑的人。”梁芜菁也觉得两个丫头的话很在理,轻轻点了点头,眼看着时辰不早了,太阳也下去了不少,便带着她们往后园去遛弯了。

夕阳西下,天空中的晚霞染红了西面的天空,柔和的光芒照在了每一个角落,不一会儿,变成了浅红,这时,仿佛世间的一切都被晚霞留下了阴影,像是在花林间飘荡一般。

“真美啊。”马车上的女子掀开了车帘子,一双翦水秋瞳中映照出了瑰丽的颜色。

马车外,一名身穿宝蓝色劲装的男子正骑在白马上,轻轻摇动着手里的折扇,扇子上画着寒梅雪松,傲骨铮铮。

“是不错。”男子看了一会天边,轻轻颔首,似乎很赞成女子的话。

“三哥,母亲问,还有多久到驿站。”女子柔声笑道。

“还有半个时辰,天完全黑之前能够赶到,还请母亲和小妹再忍一忍,快了。”男子一合折扇,朗声说道。

“好。”女子笑眯眯的点头,回头去看自己身侧的

人,笑道:“母亲,快了。”

被她称作母亲的,是一个看着约莫四五十岁的中年女子,这中年女子身穿褐红色的衣裙,打扮的不算奢华,甚至有些朴素,此刻她紧闭双眼,轻轻捏着手上的檀香佛珠,不算年轻的脸上给人一种极具威严的气势。

“还有多久到京城?”中年女子睁开了眼睛,眼中一道光芒闪过,人也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了,她脸上虽然有了皱纹,但皮肤依旧白皙,五官生的很美,足可见的,其年轻时必定艳冠群芳。

“启禀母亲,依照咱们的速度,怕是还要四五日才到。”男子的声音传了进来。

“四五日。”中年女子微微蹙眉,似乎有些不满,略微一沉吟道:“明日开始快些赶路吧,争取三日内进京,咱们是奉召入京的,你父亲又没有一块回来,难保皇帝会刁难,咱们早些到,也好一些。”

“母亲不必担心,咱们是奉召入京,并不是要去参加皇后葬礼,再则,按照这些日子在驿站内打探的消息看,皇后的葬礼应该也过了。”女子娇声道。

“你不懂,虽然我们是奉召入京,都行了几日了,才知道皇后驾崩的,但也丝毫马虎不得,再则…我也想尽快看到你们说的那个于氏,她真的和冰儿很像吗?”中年女子十分疑惑,又有些向往道。

“女儿也不知,女儿和三哥离开京城时,尚未选秀,并不知那个于氏长得如何。

”年轻女子摇摇头道。

这一行人,正是奉召入京的忠勇侯宁家的人。

皇帝下了圣旨,让忠勇侯宁振远带着嫡妻回京述职,但宁振远并未回来,回来的是宁振远的嫡妻岳氏,忠勇侯世子宁越,和宁家的三小姐宁双雪。

岳氏听了小女儿的话,沉声道:“那这次进京我可得好好瞧瞧了。”

“母亲…。”宁双雪看着她,欲言又止。

“放心,我不会因为她长得像双冰就如何的,你父亲在奏折上说,我因为常在新南呆着,湿气重,有痹症,想让朝廷派个擅长治疗痹症的太医到西南来,不曾想皇帝竟然下旨让你父亲带着我回京述职,可此番你父亲没有回京,虽然有你们兄妹跟着,却又怕皇帝不肯善罢甘休,他是不是想动咱们宁家了?”岳氏说到此眉头微微皱起。s。 >

“不会的,咱们宁家哪里是那么好对付的,起码现下皇上是不会这么做的,母亲不必担心。”宁双雪连忙摇头说道。

“嗯,只是我这痹症本不是太严重,你父亲只是担心我的身子,没想到却被皇帝逮住了机会,唉…入京后,若真的有什么变故,你们兄妹便讨回你父亲那儿去吧。”岳氏叹息一声说道。

“母亲不要胡思乱想,有儿子在呢。”外头的宁越连忙说道。

“哥哥不知羞,听我们说话。”宁双雪抬头娇声说道。

宁越倒是不会和妹妹拌嘴,笑了笑后没说什么了。

“对了双雪

,你今年都快二十了,临行时你父亲说了,若是进京后遇到合适的人家,就给你寻一门亲事,你看如何?”岳氏看着女儿,笑着问道。

这宁双雪虽然不是她亲生的,只是妾室所出,不过从小也是在她身边长大的,加之她生的长女宁双冰早年间就入宫了,没有陪在她身边,三姨娘生的二女儿又夭折了,她还真是把宁双雪当亲女儿一样看待,娇养着长大的。

“啊…。”宁双雪没有料到母亲会说这个,涨红了脸道:“母亲…父亲当初不是答应女儿,让女儿陪你们一辈子吗?”

“哈哈哈,你这傻孩子,说的尽是些傻话,你父亲当初上奏朝廷,那是不想让人拿你你们兄妹的亲事算计他,咱们都希望你在身边,所以尽想着在身边找个可靠的人,不过…你这丫头心气高,那么多都看不上,我和你父亲都担心你的将来了,若是进京后看上了谁,尽管和母亲说,大不了咱们把他弄去西南,一家人不分开,这不是很好。”岳氏是十分宠爱宁双雪的,轻轻拉着她的手说道。

宁双雪本想再拒绝的,不过脑海里突然闪现出一个熟悉的人影来了,终究没有再说反驳的话。

马车外的宁越没听见妹妹的声音了,知道一向牙尖嘴利的妹子没话说了,一时高兴,大笑起来,弄得宁双雪一下子就涨红了脸。

随行百余人都是宁越从宁家军里精挑细选出来的

,个个武功高强,身经百战,马车内那点动静可逃不过他们的耳朵,不过主子敢笑,他们可是不敢的,一个个憋得厉害呢。

“也不知表哥最近怎么样了。”宁越一句话让一家三口的陷入了深思之中。

他看着天边渐渐下去的晚霞,心中也升起了一丝期盼,期盼早点见到陈夙,早点把父亲的打算告诉他。

梁芜菁此时还不知道宁家的人正往进城赶了,陈夙倒是知道的,只是他知道的时候,已经离开京城了,虽然立即传信给梁芜菁,但梁芜菁尚未收到。

永安王府正院内室之中,梁芜菁正缝制着那件寝衣。

天虽然尚未完全黑,但碧云、碧玉已经掌灯了,而且还比平日里多放了两盏灯,怕屋内光太暗主子伤到眼睛。

“啊…。”梁芜菁很少做这些针线活,一不小心针尖儿刺到了食指。

“主子。”正在给她摇扇子的碧玉一下子就放下扇子握住了梁芜菁的手。

“不碍事,不碍事。”梁芜菁觉得没什么,吸了一下手指,准备继续。

“主子,您还是白日里再缝吧,夜里眼神不好,伤着您就不好了。”碧云放下一杯茶,笑着说道。

“好吧。”梁芜菁也很无奈,只能起身,欲去里头拿自己近日里看的书来,可刚刚进去,就瞧见寻宝鼠在她的梳妆桌上跳着。

“你们别进来。”陈夙说过了,寻宝鼠不能让旁人瞧见,包括身边信任的人,都要避讳着,

她也记住了,便没有让碧云和碧玉进去。

梁芜菁尚未走过去,寻宝鼠就跳到了她怀里,她看了看,分不清是阿大还是阿二,亦或者是阿三,不过她看这寻宝鼠脖子上套着铁珠子,便知是和陈夙离去的阿大、阿二中的一个了。

想着自家王爷今儿个天亮才走,这会子信就到了,想必他下午就给自己送了信,梁芜菁心中十分甜蜜,立即拿下了铁珠子,按照陈夙教过的方法打开铁珠子,拿出蜡丸掰开,打开了里面的一个小字条。

“宁家进京,小心行事,保重,勿念。”

短短的一行字,梁芜菁念了两遍,擦回过神来了。

“宁家进京,难道宁越那对兄妹又来了?”梁芜菁想到此微微蹙眉,弄不懂他们此时进京作甚。

陈夙在宫中有眼线,但是想要渗透到皇帝身边,也不容易,因此得到这个消息时,他已经再去南边的路上了,他天一亮就出发了,因为伤势尚未痊愈,他坐的是马车,马车比不上马快,但他也不是娇滴滴的姑娘家,车夫架着两匹马拉着的车,又只坐着陈夙一人,马车在官道上疾驰而去,到下午接到信儿时,已经走出了三百里地了,虽然宁家进京让他很吃惊,也很担心,但权衡利弊了一下,他还是没有返回,只是传信给了梁芜菁。梁芜菁将信烧毁,然后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珍珠给了寻宝鼠吃。她当然不会傻得再拿上次那种个

头硕大的极品合浦珠子给寻宝鼠吃,反正是要下肚子的,有瑕疵也不碍事,所以她专门派人去找了一大盒子来,个头不错,寻宝鼠也爱吃。

第二百九十三章 认错

梁芜菁把寻宝鼠喂饱了,回了信儿给陈夙后,便对外喊道:“碧云、碧落,你们进来。”

“是。”两人立即快步走了进来。

“王爷传信回来,说宁家的人进京了,你们立刻让人打探消息,只要他们进京了就告诉我,再让人小心监视他们,他们的一举一动,我都要知道。”梁芜菁低声吩咐道。

“是。”两个丫头虽然好奇王爷是如何传信的,但却没有多问,立即就下去安排了。

梁芜菁现在手上也有她自己的心腹,这些心腹,都是父亲梁义博给她的,陆陆续续被她弄到了王府做护卫,至于从前才出宫自立门户时,皇帝赏赐的那些,已经差不多被她以各种名目赶走了一些,虽然为了防止皇帝起疑心,也留了大部分,但也被新来的这些人盯死了。

旁的不敢说,起码这正院是固若金汤的,没有她的吩咐,闲杂人等一个都进不来。

就在梁芜菁为宁家人进京而头疼时,皇城之内,朝乾宫中,纯皇贵妃于氏正靠在贵妃榻上歇息,素和轻轻给她捏着肩膀。

“素和,母亲他们还有多久进京?”于氏昏昏欲睡,轻声问道。

“启禀主子,皇上派人快马加鞭送圣旨去西南,若侯爷和夫人接到圣旨就进京,乘坐马车的话,怕还有四五日才到京城。”素和低声说道。

“还要这么久啊,我从前生永璜时,怀孕七个月时,母亲就进宫陪我了,我幼年时就离开

母亲,很少陪伴着她,此刻…。”于氏摸了摸自己高耸的腹部,轻声低喃道:“此刻我好希望她在我身边。”

素和见自家主子这样,欲言又止,半晌才道:“可是主子…即便侯爷和夫人入京了,夫人也不能进宫陪着主子啊。”

于氏闻言自嘲一笑道:“是啊,我现在可是于家的女儿,我要让人陪我,也是于忠的嫡妻,我名义上的嫂子霍氏,而不是宁家的人,可是素和…我真的好希望母亲能陪在我身边,我真的好希望…好希望当初没有出那样的事儿,好希望这一切都是一场噩梦。”

“主子。”素和闻言险些伸出手捂住了于氏的嘴。

“素和…我真的很痛苦,真的很痛苦,若…若真是皇上杀了永璜,那孩子看到我现在怀着仇人的骨肉,怕是要死不瞑目了吧,可偏偏…偏偏我现在还爱着…爱着皇上,你说…我是不是该死,我是不是该死。”于氏说到此捂着脸哭了起来。

“主子,主子不要这么想,不会这样的,皇上那么爱主子,那么宠主子,断然不会做让主子伤心的事儿,不会的。”素和连忙安慰道。

“真的吗?”于氏抬起头看着她,满是泪水的脸让人看着是那么楚楚可怜。

“是,奴婢相信皇上不会那么对主子的,反而是皇后…她一直很嫉妒主子,憎恨主子,奴婢觉得她才是其心可诛,她一定是恨极了主子,

所以在临死之前才说出那样的话,就是想离间主子和皇上,主子万万不要被她蒙骗了,主子想想…您自打被皇上从大火中救出来,皇上对您如何?是不是捧在手心里?是不是宠爱到了极致?寻常人家的夫君尚不能如此对妻子,更何况他是皇上,他为了主子您舍弃了六宫嫔妃,心中只有您一个,主子难道还不能相信皇上吗?素和看着自家主子,柔声劝说道。

其实,素和自己如此说,也不敢完全肯定皇帝就没有做那样的事儿,她只是不想看到自家主子痛苦,不想看到自家主子成日里因为这件事儿忧心、伤神。

主子腹中的孩子还有一个多月就要出生了,现在可不能出任何乱子,否则一旦早产或者难产,对主子来说都是极大的伤害,今儿个太医才说了,要主子放宽心静养,她不能再让主子为此事伤神了。(就爱读书最快更新)

于氏听了她的话后,沉默了一会,脸上慢慢就有了笑容:“是啊,皇后那么恨我,那时候肯定是要骗我一番,里间我和皇上的,我竟然还相信了,真是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