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出弟弟的身子不好,母亲还因此被祖母训斥了一顿,说她待弟弟们不好才致使他们身子较弱;”沈妙歌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恼怒:“母亲无从辩驳,因为弟弟们的饮食等等都无有一丝不好,而他们的身子除了较弱以外也没有什么其它的不妥。”

沈妙歌的眼底闪过寒光:那个害了他哥哥、弟弟的人,一定要找出来,然后把他碎尸万段才能祭哥哥、弟弟们的在天之灵!也是为了还母亲一个清白公道。

红袖现在感觉脖子后面都是凉凉的,她真得有些受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

“叔父们的家中,如何?”红袖当然不想如此问,只是此事关系很大,她不能不问的清楚一些。

“叔父们家中的男丁也有夭折的,只是不如我们长房如此厉害罢了。”沈妙歌叹了一口气:“如果不是各房各院都有男丁夭折,那人又如何能为害如此之久却找不出来?”

“都有嫡子夭折吗?”红袖舔了舔嘴唇,她感觉干的似乎要裂开了。

“嗯,几乎是的。”沈妙歌想了想:“不然,我们沈府早出大事情了。”他看向了红袖:“虽然叔父们,有那个小心思,不过同姓一个沈,他们还不至于如此丧心病狂。”

红袖闻言无语:在现代都有为了家产对兄弟姐妹下毒手的事情,在一定数量的银钱面前,人的良知受到了极大的考验;她沉思了一会儿抿了抿嘴唇:“那个,我只是不明白啊,为什么长房这么多年都有那个人什么了,老侯爷和老祖宗等人就没有…”

沈妙歌看了红袖一眼:“你有话就说呗,屋里又没有旁人。”然后轻轻一叹:“你认为没有查过?老祖宗也查过,我祖父也查过,只是什么也没有查出来,最后只能说是天意。”

天意?红袖翻了翻眼:“这种话也能相信?沈家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老天爷容不得你们家有男丁?”明明就是有人动手嘛。

沈妙歌看了一眼红袖:“也许,是所谓的当局者迷?不止是你一人如此想,刚刚嫁到侯府的嫂嫂们几乎都有过这种想法,还和老祖宗、祖母深谈过,只是后来什么也没有查出来,而且后来还有两位嫂嫂也仙去了——你说不是天意,当时会有几个人相信?”

“仙去的两位嫂嫂是什么样的人?”红袖的手忍不住握了起来,她忽然自心底往身外冷起来,她不会成为沈家第三个“仙去”的年轻媳妇吧?

“我也不太清楚,我那个时候年纪还小,根本就不太记得两位嫂嫂长什么模样;”沈妙歌想了想:“听人说,她们都是很聪明的人。”

很聪明的人!轰隆隆——!红袖耳边的雷声又一次大作:果真是聪明人不长命啊!

她迟疑的问道:“府上的人都没有再怀疑过什么吗?”死两个聪明的媳妇,这很能说明问题啊。

沈妙歌知道红袖的话是什么意思:“她们,不是一年死去的,而且最先去世的嫂嫂,也是在查长房男丁之死一事无果后一年多才死去的。”

红袖手脚冰凉:她直到今天才明白,她要在沈府努力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日后要如何才能过好,而是要保护好自己,不会被人害死!

沈妙歌看到红袖的神色,伸手去一握她:“不要怕,我会保护你。”不得不说,他说这句话没有一点让人安心的力量,不过倒能让人心中温暖一些。

红袖轻轻摇头:“我不怕;”可是她的脸色有些发白,她直直看着沈妙歌:“因为,怕也无用。”

然后两个人就如同约定好的一样,谁也没有再说话:他们都在刚刚的交谈中认识到了一些事情,现在,他们需要各自好好的想一想。

入画的到来,映舒并没有什么想法,有想法的是点娇和花奴;不过映舒对入画并没有好感,因为她和那个吉雁是同一个地方来的人。

点娇和花奴都对入画不理不睬的样子,映舒也是无事不会同她开口:对于入画来说,刚刚到了这里便被人不喜、挤兑,应该是极不高兴的;但是入画却一直淡淡的,应该她做的事情她做的好好的,不应该她做事情,被点娇和花奴指使了,她也无半点怨言做得极妥当。

赵氏在一旁冷眼看了半天之后,晚上对红袖道:“姑娘,今日来的那个丫头入画,可不是一个简单人物,只凭她不愠不火的性子,就知道她是极有心计的人,和我们将军府的柳姨娘的性子,有六七分相像;”

她是知道这几个大丫头将来的身份,所以才会多话提醒一下自家姑娘:“说起来,点娇那个姑娘倒不惧,虽然有缺点,但却没有太大的城府,而且最重要的是她有良心;不过,除了入画之外,姑娘也应该多注意一下花奴,我感觉这个丫头,嗯,说不上来,反正我不太喜欢她,却说不上来哪里不喜欢。”

入画和点娇,不用赵氏说红袖也是明白的,倒是赵氏关于花奴的话让她有些少许的惊奇:“花奴?我看她还挺好的啊,怎么了?”

赵氏轻轻摇头:“我说不上来,也不是她做了什么或是说过什么,怎么说呢?”她偏头想了一会儿:“对了,她从来没有做错过一点事情!也没有同哪个人有过交恶——就算是交恶中的两个人,却都说花奴是极好的人;姑娘,你说这不奇怪吗?”

红袖同点娇几个丫头相处的并不多,赵氏所说她还真没注意到,却听得心中大惊:如果赵氏所言都是真的,此人比入画更难应对。

她揉了揉额头:“奶娘,我知道了,你去睡吧;我会多注意花奴的。”头疼啊,今天一天她就没有听到一个让她高兴的消息。

赵氏转过身去,忽然又返身走到红袖身边伏耳道:“姑娘,老祖宗今儿下午叫了我过去说了一阵的闲话。”

红袖心头一震,嘴边却微笑道:“老人家可能也是无聊了吧?我倒是不知道你出去过。”

赵氏轻轻摇头:“你和五爷在屋里时,我出去的,回来后便做晚饭,姑娘你当然不知道;不过老祖宗也没有说其它的,只是闲话了一阵子;她说了一些五爷未成亲前的趣事,又问了姑娘未嫁前一些事情,然后就打发我回来了。”

红袖笑着同赵氏说了两句,便打发她走了,并没有对她提及老祖宗如此做的本意:奶娘当然是为她好,只是她现在也不敢在奶娘面前表现的太过成熟了——没有人比奶娘更熟悉小红袖。

老祖宗这是什么意思,她这样做不怕打草惊蛇?她躺在床上闭上眼睛时想明白了:老祖宗一样还是试探她,如果她真得有什么不妥,听到奶娘的话一定会叮嘱奶娘不要乱说话等等之类的;那么老祖宗再寻奶娘说话时…

长叹一声翻了一个身,红袖真得感觉到累:这一天比上一世她工作五天都累。

第二日照常起床练功,而就像红袖所料,沈妙歌的三叔父等人在今天送了丫头过来:有的送了三个,有的送了二个,却无人送一个!

这算是沈家长辈对她的警告?红袖看到眼前的丫头们,心里苦笑起来。

****

本章为PK分2061分加更,下次加更2261分,现在是2102分,亲们有粉红票票的砸过来吧,谢谢大家!

今天有事儿,起早赶文,现在加更也发上来了,呼呼,可以放心出门了.亲们,周末愉快.

侯门娇第三十九章

红袖不冷不热的对丫头们说了两句话,无非就是吩咐她们好好伺候五爷等等之类的话,然后便打发她们回沈妙歌的院子收拾她们自己的住处了。

虽然沈妙歌还不能回去住,不过他的丫头们太多了,还都是一二等的大丫头,当然不可能都住到红袖的院子里。

沈老祖和沈太夫人都没有因为这些丫头打发人说什么——其实这些丫头能站到红袖面前,就已经表明了沈家两位主母的意思了。

她们算是对自己小示惩戒?红袖打发走了丫头,在花厅的椅子上坐着,懒懒的有些不想动:不大的花厅,此时却让红袖有了一种空荡荡又极压抑的感觉。

红袖的心清不好,却并不完全是因为今日被送来的丫头们,她还真没有把这些丫头们太当一回事儿:沈老祖和沈太夫人不可能会让沈妙歌有这么多的妾侍,她们孙子的身子骨要紧,而且这些丫头根本不会真得沈老祖和沈太夫人的心;就算这些丫头日后都成为妾侍,那也是二三年之后的事情,根本不用着急。

最重要的是,红袖眼下不能着急:她是绝不能再动这些丫头们的。

伏低当然是要的,只是也不能没有一点儿性子,不然日后她在沈府就真没有了说话的份儿,事事处处只能听人摆布了;她略略一想:不能大闹,不能明闹;既然沈太夫人用这种阴柔的法子对她,那她也可以用这处阴柔的法子反击回去。

红袖决定,今日就回将军府去!

如果她是二十多岁的红袖,那么如此做就是负气,只会让事情向坏的那一面发展;但是她今年不过十一岁,而且原来的性子还十分的倔强;所以她今日要回娘家很合情理。

当然了,要带上沈妙歌一起回娘家,这样沈家的人就不能在日后责难她。

红袖打定主意后,便示意韵香过来,她懒懒的扶着韵香站了起来,身子大半的重量都放到了韵香的身上:“奶妈,你收拾一下,我们今儿回去看看爹娘。”

赵氏微微一愣,然后道:“姑娘,现在这个时候回去,不妥吧?至不济,也要等明天回去;姑娘,您就忍一忍,我们明天回去好不好?”

红袖摇头:“不好。”然后扶着韵香便向东屋行去:“我现在去给五爷说一声儿,茶香,你让人准备好车子,我一会儿就去辞老祖宗和太夫人、夫人。”

赵氏还想再劝,却看到韵香使过来的眼色,便轻轻一叹转身去收拾东西了:姑娘让她收拾东西,那意思就是要在将军府小住了;姑娘如此任性,怕是会惹怒沈家的人啊;不过,她就是再担心也没有法子,只能回去后让将军和夫人劝劝姑娘,让她用过饭后便赶回来吧。

沈家的人真恼了姑娘,那姑娘日后的日子可就难过了;赵氏又叹了一口气:虽然沈家的人是做得过份了,可是这里却是姑娘以后的家;这口气,咽得下去要咽,咽不下去也要咽。

赵氏深知自家姑娘的脾性:姑娘在这个时候要回娘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现在姑娘已经很懂事了,再者此事也怪不得姑娘会生气,换作任何一个人都会生气的。

反正,红袖做任何事情,对于赵氏来说,总是有情可原的。

沈妙歌听到红袖今天要回将军府后,仔细的看了看她的脸色:“你,生气了?”他虽然是在问红袖,心下却十分的确定。

红袖本想摇头的,不过却及时止住反而点了点头:“我能不生气吗?那些丫头们是怎么回事儿,想来你也是明白的,我做错了什么,要应对这些?如果说是我的错,可有人问我过我一句,就这么认定全是我的错?”

她越说越生气:“你是知道的,打一开始是因为吴氏三人太过纠缠,而你不能让人近身伺候——有些事情是绝不能让她们知道的,所以我才用计想让她们能老实的呆在小院里,不要总想着到你身边来,却根本没有想过要赶她们走;”

她说到这里,偷偷注意了一下沈妙歌,然后背后身子去用帕子假意试泪:“可是眼下…。”她却没有往下说,不说却胜似说上万句。

她所说的话除了要激一激沈妙歌有些煸情之外,却都是实情:她的确没有想过要把吴、钱二人弄走,沈太夫人看出她的用意来之后,所为的确是有些过份;而沈老祖却装聋作哑不说话,任沈家各院的把人送到沈妙歌和她的身边——日后,他们小夫妻还有什么是沈家各院所不知道的?

她就是想分辩几句也无从分辩:因为现在送来的人可只是丫头,因为沈妙歌身边伺候的人都被沈夫人打发走了,叔叔们关心侄子她做妻子的只能感谢!

她虽然没有想落泪的意思,不过却也红了眼圈:不是伤心,是因为生气。

红袖自幼就是不管伤心还是生气,总会忍不住掉泪;成年之后,虽然再不会因为伤心而落泪,但是她只要生的气大了,眼睛依然会红起来。

沈妙歌扯红袖的衣服,看到她转过身后的样子,心里更是愧疚:他完全相信红袖的话,就是因为他,所以红袖才会受了这么大的委屈。

他想说些什么,但是看到红袖红了眼睛后,却一下子不知道应该怎么安慰她;他急的搓起了手,有些结结巴巴的道:“袖儿,都是我不好、我不好;你不要伤心了好不好?”

他不好,和她要不要伤心有关系吗?韵香听得直想翻白眼,她看了一眼自家的姑娘,心底一叹提点自家姑爷:“五爷,我们姑娘的脾性原来可是很急的,但是到了你们家之后,你说我们姑娘有过性子急的时候吗?为了五爷你,我们姑娘可是没有任着性子做过一件事儿,尽心尽力的照顾五爷,现如今却因为一心关心五爷而受了这么大的委屈——”

韵香收住了话,后面的话应该由沈妙歌来说才对;她想五爷一向是聪明人,自己说了这么多,他能明白过来才对。

沈妙歌听完韵香的话,却有些不知所措的看了着红袖主仆,韵香急得一瞪眼睛,他看到后知道应该自己说些什么才对,心下一急便道:“我现在马上去寻祖母,一定要还你一个公道!”

韵香闻言手抖了抖,差一点喝他一嗓子,这是什么跟什么啊:五爷在他应该聪明的时候,偏生就糊涂起来了呢?

红袖听到沈妙歌的话也轻轻一跺脚:这个沈妙歌!自己白说那么一通话了,他却不知道“感恩图报”一番!

“还什么公道?老祖宗和姑母、叔叔们送来丫头伺候你,难道还错了不成?”红袖被他一句话气得眼睛也不红了,心里却痒起来——痒的她恨不得上前狠狠拧几下沈妙歌的耳朵!

沈妙歌被红袖一句话问了一个大红脸,他喃喃两句:“不能去寻祖母,你又要回将军府;你走了之后,我、我的‘病’怎么办?”其实,他是不舍得红袖,但是他哪里能说出那么丢人的话来。

红袖气得翻了一个白眼,转身就走:“我去给老祖宗辞行。”她原本心情就不好,不想再同沈妙歌夹缠不清了。

沈妙歌看她真要走,什么也不顾不得连忙大声道:“我也要跟你一起去将军府!”他认为红袖这次回将军府,没有个十天半个月是不会回来了,也许二三个月不回来也说不定。

他在这种事情上,还是很聪明的,不会犯糊涂。

红袖听到他的大喊已经走到门前,回身看了他一眼:“此事我可做不了主。”然后不再说话挑帘就出去了。

她是不能不赶快出去:不然,她真要扑过去扭起他的耳朵问问,他的聪明都跑哪里去了。

红袖一走,沈妙歌愣了一会儿,忽然笑了起来,一掌拍在自己头上:“我真是笨死了!”袖儿最后一句话的意思他想明白了,原本袖儿就没有想丢他在沈府。

他想明白之后也没有急着起身:他要等红袖回来之后再去老祖宗那里才好。

沈妙歌已经打定主意,日后他一定要好好的待袖儿,不再让她受委屈;他却不知道,如果他把这个心思说出来,刚刚也就不会气走红袖主仆了。

红袖现在已经明白,在沈府好多事情要由沈妙歌出面比较好;只是如此便需要沈妙歌能同她站在同一条“战线”也可以;不想沈妙歌就是不说出一句能让红袖放心的话。

因为红袖不知道,其实古代的男子很“内秀”,尤其是在男女之一事上,那是非常的“内秀”。

沈老祖听完红袖的话,看了看她:“袖儿怎么忽然想回将军这么急?怎么也要先送个信儿过去,免得你一回去吓到你的父母,是不是?”

红袖脸上并无笑意,只是轻轻屈膝:“并不急,袖儿早就想爹娘了,昨日又得了老祖宗和太夫人的恩准,所以今日特来给老祖宗请辞。”她却没有回应吓到将军夫妇的那一句话。

****

求粉红票及推荐票,谢谢大家。

侯门娇第四十章

沈老祖闻言深深看了红袖一眼,不急不徐的说了不少的话,用意不过就是为了让她晚回去几日;红袖句句都恭谨的答了话,却就是要今日回将军府,而且所说的话又很合规矩礼仪,让人挑不出半分差错来。

沈老祖心知红袖这是恼了沈府,她今日一去不知道几日才能回来:红袖总不回来,外人就会说些闲话,多少对沈府的名声有碍——就好似她们沈家欺负走了冲喜的新娘子。

硬是不许红袖回去?可是她昨日的确是答应过红袖回去娘家看看,现在她也没有什么合适的理由能留下她,只得答应了——如果强留红袖,怕事得其反;真让红袖回去哭诉一番,万一闹将起来她们侯爷府可真就丢脸丢大了。

原本沈家各院如果不给沈妙歌送丫头的话,沈老祖还能留下红袖:夫婿身子还没有大好、且身边又没有几个人伺候着,做妻子的哪里能离开?现如今,这样的理由已经说不出口了。

沈老祖在心底一叹:不知道红袖是年少气盛任性而为,还是心思玲珑想好的行事,真是让她有苦也说不出来——不管是红袖有意还是无意,沈家算是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却还叫不出疼来。她叹气,是因为眼下的事情,与沈太夫人对红袖所为异曲同工啊。

红袖得到了沈老祖的答复,便中规中矩的给沈老祖行了礼,后退两步转身出屋而去。

看红袖走出去之后,沈老祖轻轻一叹;她身旁的丫头阿朱(书友猪宝宝所饰)道:“老祖宗,您为什么不同姑娘多说两句?我看姑娘她把您…”

沈老祖一摆手:“不要说了。对于谁来说,我都是长辈儿,就应该有个长辈儿的样子;至于你们袖儿姑娘嘛,我还要多看一看才成,我是真得有些不太放心。”

如此今日之事是红袖故意为之,那她小小年纪,是不是心计也太重了些?沈老祖的眉头不自觉的皱了起来。

阿朱还想说什么,却被身旁的潇儿(书友潇予所饰)扯了一下。

沈老祖并没有安静的想事情想多大一会儿,因为沈妙歌到了;沈老祖当然不同意他随红袖去,但是沈妙歌胡闹起来也很有天份的,最后沈老祖只能答应了他。

沈老祖还特意叮嘱沈妙歌,只带着红袖给他挑得丫头就好,其它的丫头一个也不要带到郑府去。

沈太夫人和沈夫人那里,红袖并没有停留多少时间:只一句老祖宗让她今日回将军府看看,便能堵上所有人的嘴。

红袖回到院子里时,沈妙歌也回来了。他们小夫妇离开沈府以后,沈太夫人和沈夫人才知道沈妙歌随红袖一同去了将军府。

沈太夫人和沈夫人一同去见沈老祖,沈老祖并没有见她们,只让潇儿出来传话道:沈妙歌同去将军府是她同意的;沈太夫人便知道沈老祖正在生气,而且还是在生她的气。

沈太夫人吩咐沈夫人回去,她自己守在沈老祖房外哪里敢离去?

因为沈妙歌走时只带走了映舒,花奴都被他留下来:把自己的院子交给了花奴照看,让沈家各房各院都有不满,想着到老祖宗面前说个一二,让老祖宗知道知道红袖有多么的目中无人;但是,他们在听到沈太夫人在沈老祖那里吃了闭门羹之后,也就打消了念头,人人在自家院子里闭门不出。

红袖到将军府时,郑将军并不在家,郑姜氏听到红袖回来已经进了府门吓了一跳:按理儿说,女儿回娘家探亲会提前一两日送个信儿的,现如今女儿突然回来——不会是在沈府受了什么委屈吧?

如此一想,郑姜氏三步并作两步,迈着她的小脚急急迎了出来;看到红袖和沈妙歌在一起时,她才稍稍放下了心来;见礼叙话之后,郑姜氏让人把沈妙歌安顿好之后,才一把抱住红袖。

“你过得可好?”郑姜氏并不想每次见红袖都如此问,但是她就是不放心啊,忍不住就是想问。

红袖还没有答话,门外柳氏进来给郑姜氏和红袖见礼;然后,她先给郑姜氏回完了事儿,才看向红袖:“姑娘怎么不送个信儿就回府了?可是有什么急事儿?”

郑姜氏把话接了过去,三言两语便把柳氏打发下去了:有些事情,当然是不能让她知道的。

红袖借机把要回府小住的事情说了出来,她说得极轻巧,并没有提到沈府中发生的事情:厅上杂人太多;但郑姜氏立时便知道女儿是受了委屈的,她却没有再追问女儿什么,只是搂着红袖笑道:“你肯回来陪母亲小住真是太好了!要多住些日子才好,能长住那才真合母亲的心。”

红袖闻言把心放了下来:她还真怕郑姜氏教训她一顿妇德,然后就打发她回侯爷府去。

母女两人接着便说起了闲话来,快到午时郑将军回府了;他听到红袖回家,急急的赶到了上房:“袖儿,真的是你回来了!你怎么回来了?也不打声招呼——为父知道你今日回家便哪里也不会去了。”

郑姜氏看了一眼夫君,轻声慢语的道:“你不用懊悔,女儿这次会小住一段时间才会回去的,有的是时间同你说话。”

郑将军闻言面上笑意顿了一顿,眼底也闪过了一道寒光,却极快的用大笑掩饰了过去:“太好了,太好了;我一会儿就打发军校回兵部说一声儿,我要告假!因为、因为我身子不爽快,要在家好好歇几日调养调养。”

红袖看着身体健硕的郑将军,心头便是一软:他这个做父亲的也不是那么差劲儿吧?居然为了女儿,说出自己身子不好的话来——古时,人们是极忌讳这些事情的。

郑姜氏一面打趣着夫婿,一面吩咐人摆饭;等把沈妙歌请来之后,一家人高高兴兴的用了一顿饭;用饭时,不管是郑将军和还是郑姜氏都对沈妙歌极亲热,又让红袖白担了一份心思。

沈妙歌一开始还有些拘束,不太好意思给红袖布菜;倒是红袖大大方方的,就如同在沈府她的房里时一样待沈妙歌;一会儿,沈妙歌也就放开了。

用过饭后,红袖陪沈妙歌回了房:因为沈妙歌对她使了眼色;他们小夫妇一走,郑将军和郑姜氏脸上的笑容都敛了起来,郑姜氏先摆手把厅里伺候的人大部分打发了出去,然后才轻轻的道:“看来,同姑爷无关;他们小两口感情不错的样子。”

郑将军没有说话,只是脸色阴郁着点了点头:不是沈妙歌的事儿,那女儿受的委屈便是沈家长辈们给的了。

他呆呆的看着桌面足足有盏茶的功夫才沉声道:“今日白天你什么也不要问女儿,姑爷也要好好的照顾;等到…再…。”

他虽然是武人,却并不是一个鲁莽之人;当然了,在需要他鲁莽的时候,他会比谁都鲁莽的;以他一个小兵,在朝中并无半点关系,在十几年能做到四品的将军凭的不只是军功;最重要的是,他到目前为止将军做得稳稳当当,还极有升迁的可能。

这可不是只有军功就可以的——军功?说你有你就有,说你没有,你一个小兵、小将能怎么样?太平盛世,可没有什么哗变不哗变的事情,带兵的将领们大多胆子都大的很。

郑姜氏点了点头,她当然是明白的,想了想轻声道:“夫君,袖儿的事情,还是不要让柳氏…。”郑将军回头看了一眼郑姜氏,只是点了点头并没有说话。

沈妙歌回房后把屋里的丫头们都打发出去了:“袖儿,我问你,岳父岳母有没有生气?我认为,嗯;”他一张小脸上满是认真:“我想,我应该郑重的给岳父岳母叩几个头认错,让你受了委屈,终究是我不对,应该任凭岳父、岳母大人处罚才是。”

红袖没有想到他找自己是为这事,虽然认为他想得有些多了,但忽然间却想逗逗他:“那你刚刚怎么不请罪,现在却来问我?”

沈妙歌仔细看了看红袖的神色,抚了抚后脑:“我、我有些担心。不知道我在请罪之后,岳父岳母会不会赶我回去,不让我陪在住在这里;所以,我才想和你商量一下——我请罪时,任凭岳父岳母责罚,可是他们要赶我走时,你却无论如何要为我求情留下我,好不好?”

红袖大奇:“我为什么一定要留下你?你又为何一定要留下来?”她差一点问,你干嘛要在这里受气,不回侯爷府去受福?不过想想这话有些伤人,所以她还是改了口。

沈妙歌被问的脸色涨红,忽然便恼了,他张开双手虚抓了两下:“你倒底肯不肯为我说话?不肯的话——?”

红袖笑嘻嘻的摇头,她知道沈妙歌被问的心虚了:看来,她只要再努力一些,沈妙歌最后一定会成为她在沈府最佳的伙伴兼冲锋队长;至于其它,她还真没有想。

沈妙歌看她一笑心里便轻松了下来,不过却更加羞恼,他感觉红袖已经看透了他的心思;所以一下子扑过去,在红袖的两肋上挠了起来:“我让你再坏,再坏!”

红袖还真是怕痒,虽然有一身功夫可是沈妙歌身子极弱不说,又不是要伤害她,她还真不敢、也不好动用武力,只是向一旁躲去;屋子里的地方不大,两个人一追一逃,在屋里嘻闹起来,直到累了,他们才想起刚刚商议的事情来。

****

现在PK分数是2224分,2261分加更,只要4张粉红票就可以了;亲们有票票的就砸过来吧,谢谢大家!

还同原来一样,推荐票1500张加更一章,亲们,求票.求粉红票、推荐票!

侯门娇第四十一章

红袖想了想道:“不用请罪吧?爹娘待你挺好的,他们没有生你的气;再说,也不是你欺负我,你请的什么罪?”

沈妙歌闻言之后想了一会儿,然后偏头看向红袖,竟然一下子看得呆了一呆,没头没脑的冒出来一句:“你,真好看!”说完之后立时大悔,然后低下头赤着脸说道:“对不起!”他说的那话和登徒子实在是太像了。

他原本要说的话当然不是这一句,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当他看到红袖因为刚刚的玩闹,脸儿变的红通通、眼睛也比平日里亮了许多时,那一句话便自口中溜了出来。

红袖听到后一愣,然后脸上感觉有些发烧:主要是因为不好意思;好在她的脸原本就是红的,倒也看不出什么变化来;再然后,她便很惊奇的看向了沈妙歌:古代的男人是不是也太早熟了?她的心思就这样一下子转到了别处,完全忘了回沈妙歌的话。

沈妙歌看红袖直直的盯着他却不说话,便以为她恼了自己,又连连道歉,还结结巴巴的想解释解释,希望可以让红袖明白他不是一个登徒子;但是,他越解释,听他的话便越像一个登徒子了。

红袖终于认定古代的男人是早熟的,尤其是侯门大院中的男孩子更是早熟啊:虽然沈妙歌不能说已经完全懂了男女之情,可是他却有了那么一点意思。

听到沈妙歌的解释,红袖实在是想大笑;因为不好意思笑出来,憋得脸更红了;她急忙打断了沈妙歌的解释道:“没有什么,没有什么,不必…”他敢说,她还真不敢再听了呢。

后面的话她却说不下去了,再说下去就好像她十分高兴被沈妙歌调戏了一样;她在沈妙歌的影响下,也说错了话。

沈妙歌听到红袖的话心里一甜,可是却也不知道应该应该怎么接红袖的话;一安静下来,两个人坐在床上更扭捏起来,最后红袖随便扔了一句:“我去看看母亲”便落荒而逃了。

她实在受不了,虽然这事儿一开始是沈妙歌说错了话,但就是让她感觉不妥:人家可只有十二岁,自里到外都还是国家的幼苗啊!她怎么能引诱人家那个啥、那个早恋呢?

呃,也不对!红袖跑出来之后被自己的想法又弄得红了脸:早恋什么!他一个小屁孩懂什么啊。走了,去看母亲。

沈妙歌在红袖走了好久之后,才想起来:他想要谈的正事根本没有谈几句话,想要红袖的一句承诺也没有要到。他却并没有懊悔,偏头想了一会儿一笑:他想,如果郑将军夫妇真要赶他回去,红袖会帮他说话的;他十分的确定。

所以,心情大好的沈妙歌,歪在床上也没有午睡,反而看起了书来:那书页却自打开就没有翻动过,他时不时的脸红一下或是偷偷笑一声儿。

看到女儿来寻自己闲话,郑姜氏真是求之不得,拉着红袖一个下午就说个不停;她还看了红袖绣的花样儿,激动的眼里都有了泪花,口里直说老天爷开眼,女儿终于不止是会舞刀弄棍,终于像个女孩子了。

晚饭的时候,沈妙歌早早到了花厅,然后郑重其事的对着郑将军夫妇跪拜了下去;红袖看到后,心里说不清楚是什么滋味,悄悄骂了一声:这个呆子,居然是真安了请罪的心——沈家长辈们所为,同他有什么关系?

红袖看沈妙歌,还一直当他是个孩子:虽然这个孩子有些早慧、早熟。

郑将军夫妇却巧妙的把沈妙歌的话拦了回去,郑将军还上前亲自扶起了沈妙歌来,责他病还未好却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子。

一顿饭又用的其乐融融,只是沈妙歌的眉宇间却含上了一丝忧色:他想好的话都没有说出来,便被郑将军拦下了;他跪在地上本不想起来,却被郑将军硬是扶了起来——他可是抗不过一个将军的力气;这只能说明,郑将军夫妇八成是真生自己家那些糊涂长辈的气了。

沈妙歌知道红袖什么也没有同郑将军夫妇提及:不过在朝为官的人,又有几个人是真傻的?所以他早已经料到红袖和他只要一到将军府,郑将军夫妇便能猜想到红袖是受了委屈才才回娘家的。

想到自己的父亲曾答应过郑将军的话,他便轻轻一叹,心里更加不是滋味:大丈夫千金一诺啊;不过,用过饭后他便放开了心思:反正郑将军夫妇还是承认他这个姑爷的,至于自己家长辈所为之事,自然由他们去想法子解决。

他看了一眼郑将军,心底念了一声佛:有道是一人做事一人当啊,可不是我不孝,只是我一个小孩子又能懂些什么呢?况且还有病在身,自顾不暇啊。所以,老祖宗、祖父、祖母、叔叔伯伯…们,你们自求多福吧——自己这岳父,嗯,依我看,可不是什么善茬子啊。

红袖不知道沈妙歌动了这么多的心思,她只是和郑姜氏说笑着,偶尔也会同郑将军说上一两句话:她这次回来,对郑将军的观感有些许的变化。

郑将军感觉到女儿待他的变化,自然是极高兴的:如果不是沈妙歌年纪小又有病在身,便要和他好好的吃几杯酒了。

柳氏一直在一旁伺候着,神色平静,不时还会说笑两句;但是红袖却并没有理会她,红袖不喜欢她:她原本就不喜欢小妾,更加不喜欢有心计有城府的小妾;而自小红袖记忆中的事情来看,这柳氏可是要城府有城府,要心计有心计的人。

红袖并没有想把沈府的事情一直瞒着郑将军夫妇,她只是需要一个合适的、可以开口的机会:她做不出来看到父母,就扑过去大哭的事情来;而且,她也不希望郑将军一家,因为她一人得罪侯爷府而招来什么灾祸——虽然沈家不一定会针对郑将军,但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红袖在自己院子的西厢睡下了,而她的原来的卧室留给了沈妙歌:过府就是客,没有让沈妙歌睡小屋子的道理,不然,好似他们郑家欺负人一样。

晚上,红袖和沈妙歌都睡下之后,赵氏和韵香、茶香被人唤到了郑姜氏的卧房里:郑将军夫妇穿戴的整整齐齐在等她们。

赵氏和韵香早已经料到了今天晚上,将军夫妻会问她们一些话,所以看到将军夫妇没有睡也没有惊奇;倒是茶香稍稍惊讶了一下:也只是在将军使人唤她的时候。

郑将军并没有开口,开口的都是郑姜氏。

郑姜氏一句多余的话也没有说,一开口便问到了正题儿上:她和郑将军已经忍了一个白天,现在她是真没有一点耐心再忍下去了,她就是想知道,红袖倒在在沈府受了什么委屈!

赵氏三人也没有什么隐瞒,把她们所知道的事情几乎一五一十的都说了出来:除了沈妙歌不是病而是中毒一事;此事,红袖叮嘱过她们,让她们必不可以对任何人提起。

郑将军听完之后,他的脸要多黑有多黑;不过,他一直静静的坐着听,中途没有打断过赵氏三人的话;就是听完之后,他依然静静的盯着烛台看了好久,才忽然一掌拍在桌角上:那桌角应声而裂掉在了地上。

郑将军还是一个句话也没有说。

赵氏三个人虽然是郑家的老人儿,倒也没有见过郑将军如此发作过几次,自然是被吓了一跳。

郑姜氏一脸的怒气,她也同郑将军一样没有对沈府的所为抱怨什么;沈家是答应过要周全红袖一生,不会让她受半点委屈——这样话他们在自己府上提起有什么用?再说了,女儿已经被人欺负,而且欺负她的人就是沈家的主子们;那句话已经成了一句空话,不说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