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妙歌眼下不要说配合萱姑娘的计策了,他恼火得很想把萱姑娘掐死;因为他很清楚,如果他不想个法子的话,他便要娶了他的萱妹妹。

这样的女子,他是绝不会娶回来的;如果一辈子都要面对这样一个女子,他真的会疯掉或是减寿;而且他和红袖的幸福,也会成为此人一辈子想破坏的目标。

沈妙歌想到这里之后,他的火气不见了;他把所有的怒火陡压了下去,因为他要冷静下来好好的想法子——只有他知道,她的卧室里没有来过其他的男子,只有他;他可不想坐以待毙。

沈妙歌从来不是一个以德抱怨的人,这一点痛红袖很一样;在认识红袖之前,他便是这样一个人,所以现在的萱妹妹,在他的眼中没有一丝值得怜悯的地方。

你不仁,便不要怪我不义。

沈妙歌的眼光扫向了床下;那里有他塞进去的衣服、他堂兄的衣服。他心下计较开来:那是他三叔父家的堂兄,恩,以三叔父和婶娘的性情,如此的好事他们一定不会往外推的。

萱妹妹,那可是一笔天大的财富;沈家的家产无法和其相比,三叔父和婶娘,以及他的堂兄一定不会放过这么一大笔的钱财。

至于萱姑娘因为贞节、闺誉一事,日后家产被三叔父等人掌握之后,会不会刁难她,却不在沈妙歌的考虑之中。

他的嘴角含上了一丝冷笑,非常的冷酷。

就是因为萱姑娘没有失贞,三叔父一家很快便能想明白今天之事的弯弯绕绕,所以对萱姑娘绝不会百分百的放心,甚至心里会生出厌恶来,从而也一定会把心思都放在夺他的钱财上。

沈妙歌现在可不认为他三叔父一家入魔了他的萱妹妹,他反倒认为三叔父一家和他的萱妹妹是绝配;萱妹妹如此聪明的人,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双方胜负就要看他们的本事了。

红袖一直在注意这沈妙歌,看到他的眼光扫向床下时便明白了他的想法;看来萱姑娘是招惹出了沈妙歌的真火。

她跟本没有打算去阻止沈妙歌;她同样是有仇报仇的人,眼下她反倒是很乐意帮沈妙歌成事是真的。

萱姑娘是自作自受,与人无怨。红袖和沈妙歌的目光撞到了一起后,两个人又若无其事的避开了。

沈妙歌的火气敛起来之后,到让沈侯爷看着他微微点了点头;郑将军说得对,此子比自己更适合坐侯爷的位子。

沈老祖等人听了大夫的话后,便吩咐焚琴等人好好照顾萱姑娘;她们便开始拿那三个丫头开刀了——今天的事情,当然不能以萱丫头的一撞就放过不问。

三个丫头没有想到自家姑娘一撞之下只保住了她自己;她们哭喊起来,不停的求饶,可是沈家主子们一肚子的怒火,哪里肯轻饶他们。

”拖下去,杖毙。“沈老祖的声音不大,听上去反倒是平平静静的。

三个丫头看到婆子们来拖自己时,才知道这一次是动真格的;人哪有不怕死的?虽然他们刚刚还存了必死之心,想用自己的性命换父母和兄弟姐妹们以后的一个好日子;但是到临头,她们怕了。

不用沈家的人询问一句,她们你一言我一语的便把萱姑娘吩咐他们做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焚琴很尽责地看照着萱姑娘,所以在三个丫头开始实话实说时,萱姑娘身子微微和颤动并没有逃开他的眼睛。而沈老祖自然立时便知道了,不过她什么也没有说,只是专注的听三个丫头招供。

原来萱姑娘在得知平南郡主得到家信之后不久,便有知道平南君主要设宴给沈妙歌贺喜;平南君主的心思,萱姑娘自然是一眼就看穿了,因为平南郡主的家信,萱姑娘在几日后知道了内中的详情。

她细细想过,如果组织平南郡主行事,对她没有什么明显的好处;把平南郡主的计策说出去,也不见得沈家人能相信——那可是郡主!而最重要的是,她认为自己寻到了一个可以嫁给崎哥哥的好法子。

于是便同平南郡主一起来给沈妙歌贺喜;不过他的计策可比平南郡主要详细很多;她事先让会武的丫头们给沈妙歌的丫头、平南郡主的嬷嬷等人下了分量不同的迷药。

迷药的药量都不是太大,只是让人跟容易睡着、更不容易睡醒罢了;而她如此轻易得手的原因就在于,廉王的侍卫一个没有带在身边,而平南郡主的侍卫是男子当然也不能带进屋里。

廉王的事情她没有料到,但是平南郡主的侍卫她早就料到了。

萱姑娘知道红袖及她身边的人会武,所以她特意叮嘱了那三个丫头,不要再红袖面前动手脚。

一切都很顺利。

她借酒进厢房换了服饰出来之后,在院子里趁着夜色和两个丫头做了一些琐事,以此来迷惑住平南郡主的侍卫;而她知道那些人的眼光不会钉在一个沈府的丫头身上,他们只会注意有没有人接近郡主的住房。

萱姑娘很顺利的坐到了沈妙歌卧房之外,再等了一会便转身大大方方的走进了屋中;在其他人看来,不过是一个丫头进去屋里,可能为了给主子铺床叠被等等,没有引起他人的注意。

萱姑娘早就吩咐过三个丫头;只能放她的崎哥哥进房,就算是她的崎哥哥晚上不会回卧房,但是一大早一定会回房更衣的——所以卧房才是最好的地方,适合他在这里守株待兔。

他选择沈妙歌的卧房是因为;她不喜欢在厢房那些床上睡,尤其是他这么重要的一天晚上,这是执念。

至于沈妙歌会不会被平南郡主得人拉去,他也吩咐好三个会唔得丫头顶这沈妙歌一些,不能让他被人拉到其它厢房里去。

萱姑娘还曾千咛万嘱几个知情的丫头:如果沈妙歌是一大清早进的卧房,那么一定不能让红袖在太阳出来之前进卧房。她一向知道如何让人为她卖命,所以她对丫头们说,只要她成了沈家五爷的夫人,那么她就会给这几个丫头一人一处铺子,自然还有不少的金银。

如此一来,才会有了红袖要进房,而几个丫头拼命阻拦的情形。不过三个丫头也说了实话,当时天还没亮,所以她们只是看到一个男人进了五爷的卧房,却没有看清楚男人的脸,后来推开门之后,也没有看到那男的脸。

所以,和自家姑娘倒在床上的那个男人是不是沈妙歌,她们不知道。

听完三个丫头的话,沈家主子们的脸更是黑成锅底灰,萱丫头,居然真动了这样无耻的心思,看来是留不得了。

只是要解决此时并不容易,此时不能闹大,不然沈家也会受到牵连,所以,最好是要有一个男人承认他和萱丫头共宿一夜,如此把萱丫头打发出去最好。

沈太夫人看了一眼沈老祖之后,轻轻一挥手,婆子们便堵上三个丫头的嘴,把她们拖了下气,她们三个人死定了。

杖毙三个丫头的理由,沈家主子们交代下去的是,以下犯上,打了沈家少奶奶红袖,便是死罪。

第107章铁证有萱姑娘的功劳

沈妙歌看到三个丫头被拖出去之后,看了一眼沈老祖之后皱着眉头道:“映舒、点娇,你们几个收拾一下这屋里!看把爷的屋子埋汰是什么样子了,真是不能住人了。”

他在这个时候吩咐这样的事情很合时宜,也不像他一贯的所为;但是奇怪的是,沈家主子们没有一个开口阻止他。

点娇轻轻的屈膝答应着,好像她一开始便立在门外,从来没有离开过这处院子一样。

沈妙歌吩咐映舒和点娇的时候扫了一眼床底;映舒和点娇看到眼中也不多说话,便带着几个小丫头收拾起来。

浴房那边抱出来了萱姑娘的衣服,衣架上的衣服好像是红袖的,但是收起来仔细一看却不是:只是样式、花色等等一模一样——这样的收拾屋子,自然不会得到沈家主子们的喝止。

沈老祖看向了沈妙歌,但是沈妙歌完全是一副公子哥任性的表情:

这让老人家在心中骂了一声,这小子居然还和我动上了心眼儿。

不过,那类似于红袖的衣服,让沈妙歌和沈家主子们的怒火烧得更旺了三分:此举不是在毁红袖的名节吗?

沈妙歌现在更感觉只是把萱姑娘弄到三叔父家去,还真是太过便一个小丫头擦床边脚踏时,忽然轻轻的咦了一声儿,然后伸手自床下面拉出了一件男人的衣衫!

沈家主子们的眼睛都是一亮:那件衣服不是沈妙歌的!沈老祖的眼睛眯了起来,她终于知道沈妙歌打得什么主意了。

沈老祖和沈家的主子们还是有疑惑的:沈妙歌如何知道床下面有男人的衣衫?不过此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为萱丫头找个负责的男人了。

哪怕是沈家的旁支子弟也成:萱丫头就算是再能折腾,过个两三年找个借口把那一支都打发到远远的南边去——借口当然有并且很正当,不过不能她一嫁过来就打发人离开罢,免得给萱丫头借题发挥的机会。

点娇和映舒看到小丫头拉出了男人衣衫之后,同大家一样是满脸惊愕;除此之外并没有任何表情:就好像她们没有暗示过那小丫头过去收拾脚踏一样。

水珠等人看到这里身子晃了晃,她根本不再抱希望自己会被轻饶;可是她跟随萱姑娘日久,主仆一直相处很好:萱姑娘可是没有少给她钱贴补家用;所以,萱姑娘对于水珠来说,那可真是很好的主子。

所以她看到那一件早上看到过的男人衣衫,被小丫头在床底拉出来时心便沉到了底:沈五爷在这个时候命人收拾房间原来是为了这个!

就在想明白的同时,她为自己的主子感觉到不值,沈五爷根本就没有把自家姑娘放在心上啊,现在他居然还要设计害自己姑娘。

沈五爷,你好狠的心——水珠抬起头来看向沈妙歌。

沈妙歌却如同没有看到水珠的目光,自顾立在那里看着那男人的衣衫露出惊讶至极的脸色来:就好像那小丫头找到男人的衣衫,同他没有半分关系一样。

水珠低下了头,那件男人衣衫不是沈五爷的,她现在看了出来;她看得更明白的是,此衣应该是沈家不知道哪位少爷的——这才是让她变色的缘故。

接下来的事情让水珠的脸色更难看:那衣衫上的一个衣带上纠缠着另外一个衣带,而另外一个衣带一看便是被剪断的,那是一个不属于男人衣衫上的衣带,是一个女子的衣带。

焚琴上前接过解下来的女子衣带,放下帐幔后想轻轻掀开萱姑娘的衣角比对一下时,萱姑娘却醒了。

萱姑娘伸手轻轻的压住了衣角,微微睁开的眼睛盯着焚琴:里面全是怒火。

她撞到柱子上之后并没有晕很久,所以屋里发生的一切她都很清楚;只是她不知道自己应该在何时醒过来才好,因为事情并没有按照她设想的发展下去。

而且就是因为她的清楚,所以她现在满心、满胸、满肚子都是委屈、伤心、痛苦,以及由这些情绪衍生出来的恼怒。

焚琴看着萱姑娘平静的、轻声的道:“姑娘您醒了?这实在是太好了。”如同没有看到她眼中的怒火,和平日里同萱姑娘说话时一般无二。

她一面说着话一面用拿着衣带的手去给萱姑娘整理发角,那衣带便正好落在了萱姑娘的衣领处:那里有露出来的小衣一角。

颜色、质料一般无二。

焚琴相信,如果现在解开萱姑娘的外裳与中衣,那小衣上一定会有断了一截的衣带:那便是铁证啊。

“姑娘刚刚醒了还是闭着眼睛歇息的好,婢子给老祖宗回禀姑娘醒了,免得老祖宗担心。”焚琴继续无视萱姑娘喷火的双眸,温柔的把萱姑娘的手臂放进了被中,又给她掖了掖被角。

隔着一层帐幔,焚琴的话沈老祖听不到?萱姑娘气得几乎吐血,她怎么就从来没有发现,这个在老祖宗身边不言不语的焚琴是如此的坏呢?

不过萱姑娘生气的时候,那胳膊可不是任人摆布的:她有多生气、恼火、痛苦,她的胳膊上就有多大的力气;但是焚琴无视这一切,硬是很温柔的摆弄好了她。

能留在沈老祖身边这么多年的人,当然有她的出众之处:不管平日里看上去此人如何。

沈老祖等人看向走出帐幔来的焚琴,他们等得自然不是萱姑娘醒没醒的消息:不用焚琴说,他们坐在这里已经听到萱姑娘醒了。

焚琴举了举手中的衣带点了点头,然后才屈膝道:“老祖宗,萱姑娘醒了;嗯,精神很好,请老祖宗放心。”精神不好,也就不能那样瞪她了不是吗?焚琴的眼底闪过了一丝讥笑。

她一向就看不惯萱姑娘,因为她虚假,不过也只是看不惯而已;但是现在却不一样了,除了看不惯之外,焚琴更加看不起她:萱姑娘在她的心中已经不配做一位主子姑娘了。

焚琴认为:沈府养育萱姑娘多年,她就算不知道念恩,也不应该如此设计沈家的长房嫡子,给沈家的主子们添如此泼天的麻烦吧?她的所为,当可以算是恩将仇报了。

萱姑娘为什么会如此做?还不就是因为她认为她是忠良之后,且身有万贯家私吗?焚琴微一撇嘴:婷比平南郡主更可恶;平南郡主身持身份,虽然也动了那无耻的想法,却不会像萱姑娘如此不知廉耻为何物。

红袖一直没有说话,她只是静静的立在那里:现在,还用得着她或是沈妙歌再开口说什么吗?现在她和沈妙歌什么不说才是最好的。

她看向了沈妙歌,他也一样抿紧了唇,看样子他也不会轻易开口了;两个人相视一眼,眼底闪过了一丝丝的笑意:他们总是能想到一处去,这让两个人心中多少都有些甜意——即使是在这种情形下。

他们小夫妻在等:等萱姑娘开口的时候;现在她不会说话,但是他们相信,她会说的。

沈老祖低沉的声音响起:“这衣衫,可有人识的是何人之物?”

她并没有问多余的,直接就问到了根儿上。

红袖和沈妙歌只听沈老祖这一句话便知道,沈老祖认同了他们的想法,也在打算就此把萱姑娘打发掉;一块大石终于自两人的心头落了地。

一旁有媳妇子上来答道:“奴婢如果没有记错,曾看到三老爷房中的四哥儿穿用过。”

媳妇子是沈太夫人的人,沈妙歌和红袖的人并没有上前去答话:这种情形,他们的人能不说话就不说话;不相干的人站出来说的话、证实的事情,也让萱姑娘不好寻到破绽发作。

不用沈老祖开口,便有人去请沈三老爷一家人了:自然不是简单的请来便罢——接下去的戏要如何演,沈家主子们心中都有数了;而那传话的人,更是得了沈老祖的暗示。

屋里又静了下来,沈三老爷一家未来之前,沈家主子们不会再开口询问什么;而萱姑娘躺在床上,死死的盯着床顶,却没有想到一点法子可解眼下的危机。

床上的血迹有:那是她弄上去的,想说那是假的也不成了;而男人的衣服也有:那是沈妙歌塞进去的,现在想来他不会承认那是他塞的;而她小衣上的衣带还在那件男人的衣衫上:她还有什么可辩白的?她再辩白只会落得更不堪。

如果她此时还敢再一口咬定事情是沈妙歌所为,沈家说不定会真得撕破脸,把她的事情捅到官面上去:那对她百害而无一利。说倒底,是她心中有鬼,不敢把事情闹到沈府之外去。

红袖在这个时候倒没有闲着,她早就打发赵氏回去了,这个时候又把茶香支使出去;不大一会儿,赵氏和茶香都回来了,带来的还有一些食盒。

不过,红袖先给沈家主子们奉上来的并不是食物,而是散火气、顺气开胃的汤品;不烫不凉现在吃刚刚好不说,而且给每个人准备的汤,都极合每个人的口味。

在这种情形下能吃下去的东西,当然要很可口、很可口才可以。

红袖把汤奉上,轻轻屈膝:“到现在这个时辰了还没有用早饭,而且一大早上便动气伤身,请老祖宗…”她一个一个的轻轻唤沈家的主子们:“先吃些汤吧。”她接着把汤的功效说了出来。

沈老祖扫了一眼那边床上然后再看看红袖,心下真得生出不少的愧疚:这样好的孙媳妇哪里去找?当初为什么会看着那个萱丫头乖巧,最知道孝顺、贴心的人是袖儿啊!

在这时候还能为他们的身体想得如此周到,生怕他们带火气吃下东西会存住食儿,为他们这么多人备好了汤。

红袖有一个长处:她总是能在敌人身上学到一些东西;萱姑娘为什么会得到沈家众人的喜爱?她找到原因之后,却没有像萱姑娘那样去做——她认为萱姑娘的所为落了下乘。

而她,今天便借机让沈家的主子们知道了她的好:不显山不露水,不是刻意的巴结奉承。

【侯门娇108】一锤定音

沈家主子们就算心情再不好,看在红袖的一片孝心上认为多少也应该用一些;不过,当他们吃了第一口汤之后,心里对红袖更是满意到不行:袖儿这孩子,真是得用了很大的心思。

他们原没有丁点胃口的,不过这汤实在是很合他们的口味,所以不知不觉都吃了一个干净;而且吃完之后,也发觉肚子真的有些饿了。

红袖这才让赵氏等人奉上了一些吃食:一样也是一些有调理作用的菜式,和汤品的功效差不多——在此事上巧用心思,只会让沈家人的人感动于她的孝心,而不会被人认定红袖在奉承哪一个。

吃食当然也迎合了众人的口味,免得他们吃不了几口。沈老祖吃得差不多时,看向一旁伺候着的红袖:“真是难为你了,孩子。”她说完轻轻一叹。

其它沈家的主子们虽然没有说话,但是看向红袖的目光都十分的慈爱。

水珠愣愣的看着这一切:沈家长辈们原来只会一起如此看一个人,那便是她的姑娘;为什么眼下只是过了一个晚上,沈家的长辈们却没有一个人再怜惜姑娘了呢?反而把他们的宠爱,就因为一顿早饭便全给了红袖姑娘!

天!她不能相信:她可是知道自己的姑娘,在沈家长辈们身上用了多少心思,怎么可能是一顿早饭能比的?但,事实就在眼前。

水珠的心思都如此,床上的萱姑娘心情可想而知。

水珠虽然代她的姑娘不值、不念忿,却没有开口为自家主子说话:刚刚已经打死了三个,她并不想做第四个;而萱姑娘其它几个丫头,更加不会开口了:现在,还有什么比自保更重要?

红袖屈膝:“老祖宗,这原是袖儿应该做的;更何况这些东西可不是袖儿的功劳,是江氏嫂嫂带着奶娘等人辛苦做出来的;嫂嫂也担心长辈们的身体,只是没有老祖宗的话不便过来请安伺候。”

她要在沈府慢慢的扩大根基,首先要做的便是人脉;而江氏,红袖一直对她印象很好,所以今日请她来帮忙:在沈家和长辈们跟前,不能是她一枝独秀--否则,她更会成为众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所以,她不但要让沈家的长辈们知道江氏的好,还要把其它不错的、沈家晚辈们的好处,让沈家长辈们知道。

如此,她和沈妙歌便等于是有了盟友;当然,此事要慢慢的来,不能着急。

沈太夫人听了之后点头叹了一声:“那也是一个好孩子啊。”这句话听到萱姑娘的耳中,就如同再说:只有她一个人不是好孩子。

萱姑娘咬咬牙忍不住了泪水:郑红袖!她记下了。

红袖的心思,她很清楚明白:借这个机会,把她在沈家长辈们心中除掉了!而她的那个位置,却被红袖抢走了。萱姑娘终于知道了红袖的厉害,却也更加的恨她。

沈太夫人又转头吩咐道:“来人,服侍你们三少奶奶回房去好好歇一歇,莫让她太劳累了;就说我们好好的,也不要让她记挂着。”她指的是江氏。

江氏听到此话后,一定会感激红袖:没有红袖,沈家的长辈们哪里会看得到她?

红袖轻轻的退到一旁:沈家主子们不会忘了她的孝心,只不过是多记住一个人的孝心罢了。

而沈妙歌看向红袖的目光闪了闪:难道袖儿没有给他准备吃食?他微微的对红袖嘟起了嘴,暗示出他的不满。

红袖轻轻的眨了眨眼:还有一个小食盒呢,怎么可能没有你的?沈老祖也正好开口“袖儿,你也饿坏了吧?快到一旁去和琦儿用饭吧。”说完,不由分说,就让人把红袖和沈妙歌赶推到偏厅上。

红袖在临走之时,扫了一眼床榻:她,现在要气死了吧?心静不下来,她也就不会再生出事端来。

吸了一口气之后,沈妙歌和红袖看着几样饭菜都是一笑:虽然今天一了很大的气,可是他们现在已经消了火气--因为他们没有让萱姑姑得到便宜,所以现在他们是真的饿了。

两个人你抢我压的用起了饭来,韵香等人都侍立在一旁,却没有人过来伺候:眼前的情形,她们太过熟悉了,每次用饭只要两个小主子在一起,他们根本不用人伺候,抢着吃也许更香?

屋外,太阳已经升起很高,晒得人身上暖洋洋的:今天的天气真得不错,一点风也没有;和沈家肯下的情形正好相反。

沈三老爷一听到沈老祖打发人叫他和夫人、儿子一起过去,便唤了夫人想走:老祖宗唤他,他不敢怠慢半分。

沈三夫人却没有立时就走,反而让人把沈老祖打发来的丫头让到屋里,请她坐下;还使眼色,让贴身的丫头去取些银两过来,

沈家长房的主子们现在都在沈妙歌那里,此事不止是沈家三房的人知道;所以沈三夫人不探听一下那边的情形,她心里没有底哪里敢如此就去?

在她的眼色下,沈三老爷也明白过来,便咳了两声坐下也不再提立时就走的话。

沈老祖使来的丫头居然是个多话的!这让沈三夫人心中暗喜,一面把银子塞到丫头手中,一面红着弯的套丫头的话。

不过一会儿沈三夫人便知道:萱姑姑昨天晚上醉酒后睡在了沈五爷的屋里,可是沈五爷却一直没有回房,那屋里却出现了一个男人的衣衫,看上去倒像是四爷的。

听到丫头最后一句话时,沈三夫人的心一跳,连忙旁敲侧击老祖宗的意思;听到老祖宗只是想找到这个男人,让她迎娶萱丫头时,她的心狂跳起来。

不止是她的心狂跳起来,就连沈三老爷的心也狂跳起来:萱丫头,那可是财神爷!娶了这尊财神爷回来,就算不在沈府他们出去另立门户,也一定比现在的日子要好太多!

至于萱姑娘的贞节:同财神爷三个字比起来,贞节二字早已经被沈三老爷夫妇扔到脑后;现在那个占了便宜的不管是谁,要趁他还没有想明白之前,把萱丫头抢到自己房里来最要紧的。

沈三老爷夫妇又探听了几句,确定了萱姑娘的一些事情之后,便以更衣为名带着儿子进了里屋。

沈老祖的丫头也不催,稳稳当当的坐在那里;她说出来的事情,没有提及其它人一个字,此事却是沈三老爷夫妇没有注意到的。

沈四爷却不想迎娶萱姑娘:因为昨天晚上不是他和萱姑娘在一起,他为什么要上赶着去戴一顶绿油油的帽子?只想一想,他便如同吞了一只苍蝇般难受。

沈三夫人一掌拍在他头上:“绿什么绿!那不是绿帽子,那是金帽子、银帽子、还是官帽子!你想想,有银子后什么官儿是买不来的?而且你只是娶她做妻房,日后,你如果心里不舒服,大可以多纳几个自己喜欢的丫头什么的。”

“她心中有愧,必不敢吱一声,还不由着你乐?就算你再娶个平妻、侧妻什么的,她也只能给你出银子张罗;像这样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事情,你不要,这沈家不知道有多少人想抢呢!”

沈四爷低下头只一想也就明白不少:凭他父亲是庶子的出身,他如果想要功名只能依靠自己去考取,但是他却不是读书学武的料子;银子,对他来说倒是一条好中子,但是他们这一房一向缺的就是银子。

沈三夫人又把萱姑娘的家业一说:那可是个经沈家还有钱的主儿!沈四爷立时便知道应该怎么做了:昨天晚上,就是他吃醉之后和萱姑娘在一起了!此事,就算打死他,他也不会改口。

沈三老爷临走之时,还悄悄的又叮嘱一番:“不管到时如何,你都要死死咬住;你可要牢记,你咬住的可不是一个媳妇,你咬住的可是另外一个更大的沈家!”

沈三老爷一家三口终于来到了沈妙歌的院子里。

萱姑娘听到沈三老爷来了之后,心底一下子紧张起来:这是她唯一的机会--只要沈四爷说出他没有留在沈妙歌的院子里,他的衣衫又是怎么落在此院的;那么能为她终身负责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沈妙歌。

她认为沈家的人唤来四爷是错的:不是沈四爷,所以他当然不会承认,这种事情,没有男人会胡乱承认的。

不过她也知道,因为沈三老爷一家的到来,她的名声也坏了:至少沈家以后会有许多人知道她今天“失贞”一事。

想到此处她咬牙:这笔帐自然要算到红袖身上;只是她这时却忘了,如果沈家主子们不是有把握让沈四爷迎娶她,怎么能会请他们一家来?

要知道,沈家的主子们,比萱姑娘要爱护她的名声。

就在萱姑娘带着几分希望、兴奋与期盼侧耳细听时,让她感到震惊的声音传进了她的耳中:“是孙儿不孝!孙儿一时醉酒留在五弟院中厢房睡了,清早起来却以为是在自己院子里,便起身糊里糊涂的进了五弟的房里想更衣,然后.....“

沈四爷居然把事情认下了!

对萱姑娘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她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怎么可能?!她完全的呆住了,脑子里一片空白:昨天晚上,这屋里根本没有一个男人;她至今还是完壁之身啊。

可是沈四爷的话无懈可击:句句都极符事实--这让萱姑娘全身都冷了起来,此时她才有些明白。

红袖和沈妙歌听到沈四爷的话并不意外:让沈四爷娶萱丫头,就一定要让沈三老爷一家是自愿的,日后他们才什么也说不出来!

沈三人爷一家人,不过又是一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罢了。

萱姑娘在缓过一口气来之后,一下子挺身坐了起来:她要争辩,为了她日后、为了她的琦哥哥,自己不能坐以待毙;名声,在这个时候已经不重要了!

可是,她的手还没有掀起帐幔来,便又全身无力的摔倒在床上:她却无从辩起,她要如何才能说得清楚,她根本就什么也不能说。

作茧自缚!如果没有那一滩血迹,此事还好说一些,但如今......;泪水,在她眼中滑落下来。

她知道现在她的琦哥哥就在屋里,可是他却没有开口为她说一句话:这让她的心痛不可当,整个身子都缩了起来。

帐幔晃动,沈老祖扶着焚琴的手进来看着她道:“萱丫头,给老祖宗说,是不是四哥儿?说出来,不用怕,一切由我为你做主,必不会让你受半点委屈。

萱姑娘闻言全身抖得更厉害起来:老祖宗的话,就是要她嫁给沈四爷!她轻轻的摇头、再摇头,然后疯狂的摇头并”哇“一声大哭起来。

她现在只希望沈老祖能念在往日的情份上,不会逼她嫁给沈四爷:所以她哭得肝肠寸断--她现在悔不当初啊;她有一肚子的话,却是一个字也说不得;眼下,除了哭她也只能哭了。

而哭也是她现在唯一的手段了,指望着能博博取一点沈家人的同情。

她的痛哭却让沈四爷轻轻的皱了一下眉头,然后轻轻扫了一眼旁边的沈妙歌:心中对萱姑娘的不满更重。

要知道,他挺身认下此事,对萱姑娘来说可是极大的恩情,可是看萱姑娘的意思,却是一点也不领情。

沈老祖轻轻的一叹:”好孩子,这事儿不怪你,都怪四哥儿;我们沈家,必不会亏待你半分。“她这话居然就当萱姑娘的大哭是默认了。

焚琴把床前的帐幔重新掩好后,沈老祖已经转过身去看向沈三夫人:”这样的事情,她一个姑娘家无法开口,不过事情大家都明白了,四哥儿做得的确是.....”

顿了一顿之后,她的声音一下子加重了:“四哥儿,现在我做主为你和萱丫头订下这门亲事,府中会尽快准备为你们完婚;你日后一定要好好的待萱丫头,莫要让人说我们沈家欺人孤女,听到没有?”

这话可不止是说给沈三老爷一家人听的,也是说给萱姑娘听的。

而萱姑娘在听到沈老祖开口为她许下终身时,终于哭得晕了过去;不过屋里的人都没有注意,只当她是终身有靠停止了哭泣。

红袖和沈妙歌听到萱姑娘的痛哭,心中并没有生出怜悯来:她之所以哭,是因为她所设下的计策,最终只害到了她自己。

一百零九章后患(为粉红票720张加更)

沈老祖处置萱姑娘的婚事十分的快,沈四爷开口承认此事之后,她也只不过同萱姑娘说了两句话,便把这门婚事立时敲定了。根本就没有多问过沈四爷一句,也没有叫沈四爷身边的人过来问一句话,亲事便这样定了下来。沈家主子们的心思,由此便十分明白了:只要萱姑娘不会嫁给沈妙歌,嫁给谁都好,而且还要快快的嫁出去才成。水珠已经惊得口不能言了,沈家主子们的狠心,把她吓到了。屋里唯一真正高兴的就是沈家三老爷夫妇了,他们恨不得立时便能行六礼,免得夜长梦多,萱丫头这尊财神爷再被人抢走。不过沈老祖和沈太夫人等人眼下没有这个心情商议什么亲情,而且终究这亲事十分的不光彩,所以沈三老爷夫妇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能带着儿子先回房了。不用沈老祖等人叮嘱,三房的人也不会和人提及萱姑娘的事情——如果传出去什么风言风语,日后也是他们三房的脸面难看。萱姑娘自然不能再留在沈妙歌的卧房里,沈太夫人让媳妇子们把她扶上自己的车子送她回房了,只是她回去时还在昏迷。沈家的人直到这时才知道萱姑娘又晕迷了,请来大夫诊治后知道她只是一时气迷、并没有什么大碍,所以沈家的主子们也就没有只欠唤醒她,直接送回房了事,现在的萱姑娘对于沈家来说,可不是什么宝贝,只是一个麻烦,还是一个大麻烦。

沈老祖的脸阴沉沉的看着水珠等人,这几个丫头一个也不能留的,不过为了萱姑娘的脸面,不能把她的身边人都换了。最后,只留下了水珠。水珠被人送回了院子,因为不会伺侯主子,所以被打了二十板子;伤势重的很,一时半会儿怕是下不了床。而萱姑娘贴身伺候的事情便暂时由沈老祖的丫头来。绿珠的事情,相对于一大早上的热闹来说,已经小的不能再小了,而沈三夫人高兴之余根本忘了此事——她原本在见到沈老祖的丫头时要打探底细,便是因为儿子闯了祸事。但是后来听到萱姑娘的事情,沈三夫人便把绿珠的事情忘到了脑后,直到现在,这一家人还没有想起来绿珠。沈老祖问也没有问绿珠一句,便让人把她拉下去打了一顿,自己的主子都认不出来,还不应该打?打完之后,绿珠便被仍到了柴房中。老祖宗没有说怎么处置她,自然也就由她在那里自生自灭了。红袖虽然对沈老祖处理绿珠有些不满,只是她现在不是主事之人,也只能闭口不言,而且她也清楚沈老祖为什么会什么也不问,一大早上跑了出去的男人绝对是沈家的子侄,问出来也只是丢沈家的脸。现在,沈老祖巴不得绿珠死掉吧?绿珠一死,此事便不了了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