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的针锋相对让沈太夫人越来越感觉到难以应对,所以才越发感觉到难堪;她咬着牙道:“好一张厉口!”

四少奶奶接道:“打落她的牙,看她还敢如此嘴硬?!我们沈家何曾有过如此不敬尊长之人!”

红袖看向四少奶奶,目光和看向沈太夫人绝不相同;冷冷的盯着她的眼睛,却又一言不发。

沈太夫人立时怒笑两声道:“好!暂不动家法,我便收拾你不得?琦儿?!”

沈妙歌上前躬身:“孙儿在。”

“你媳妇的话你都听到了?”

“听到了?”

“那还不给我教训她,难道要等她气死我吗?”沈太夫人执意要让沈妙歌打红袖。

她本来就听信了一些别有用心,尤其是四少奶奶的话,以为孙子耳朵根子软,行事完全听一个女人所言,所以她本就安心要让孙子重振夫纲;

再有,沈妙歌刚刚没有听她的话掌红袖耳光,她认为就是自己失了脸面,也让红袖十分得意:所以她是一定要让孙子打红袖,如此才能让红袖知道---沈妙歌最听谁的话。

只有沈妙歌打了红袖,她才能真真正正的出一口恶气:孙子对红袖如此明显的袒护,让她心中非常的不舒服。

沈妙歌深深一礼:“祖母息怒!袖儿言行并无任何不妥,对祖母说话执礼甚恭,言语间也没有不妥的地方;她现在掌理沈府,有不明白的地方请教祖母也是应该的---孙儿实在不知道袖儿错在何处,还请祖母示下;孙儿再责罚袖儿。”

沈太夫人一听火冒三丈:“琦儿,你当真要气死我是不是?你说,你给我说,何为孝?!”

四少奶奶阴阳怪气的道:“圣人有道,无违即为孝,五爷熟读经书,不会连我一个小小的妇人也不如吧?现如今,你如今违拗太夫人,已经是大不孝也!“

她就是要让沈妙歌打上郑红袖:这可比她杀了郑红袖还让她痛快;她就是要看郑红袖被沈妙歌打得样子,就是要让他们夫妻反目成仇。

所以,她在逼沈妙歌动手:孝道压下来,你还能反抗?如果被断定为不孝,不要说红袖的诰命,就是沈妙歌的官职也将不保。

为了前程、为了沈府的体面,她不相信沈妙歌会再违拗沈太夫人:就算他心中有千百万个不愿意,他也只能打下去。

四少奶奶在心中已经开始狂呼:打她,打她,打她!狠狠的打!她全身的血几乎都热了起来,她双眼睁得大大的,要看得清清楚楚、一丝不露——日后她还要好好的回想今日的此刻。

沈妙歌看也不看四少奶奶,他又弯了弯身子:“太夫人,孙儿知道何为孝。”他顿了一下:“有孝者有三——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他说完之后深深一躬:“祖母,这些还是琦儿幼时您教诲琦儿的话,琦儿一直没有忘记;琦儿知道太人人也不过是一时之气,所为当然是想我们做晚辈的明事理、知对错;琦儿一直谨尊太夫人的教导。”

“请太夫人息怒,请太夫人责罚。”他说完便撩衣跪倒,叩了三个头。

沈太夫人一时愣了,她的确教过沈妙歌何为不孝,所以看着地上的孙子不知道应该如何说话;不过她的气并没有消下去,因为她听出来孙子在暗示她所为不对。

四少奶奶尖声尖气的叫了起来:“五爷,你居然指责太夫人所为不对?!太夫人漫说没有什么不对,就算有也不是我们做晚辈的能说的,岂不闻子不言。。”

沈妙歌和红袖二人早已经悄悄交换了眼神,所以红袖不容她说完便看向她喝道:“你给我住口!”

今日之事如果不是有这个小人,沈太夫人就算是对她再不满,事情也不会弄到如此地步:她到底是深宅大院里老人,城府岂能一点儿也没有?

不过是受了此人的挑拨,又加上对红袖的怨气、被老候爷轻视。。。等等,她有些忘记自己是谁了吧?红袖心下暗叹:等到沈老候爷回来,沈太夫人的日子怕是更要难过了。

四少奶奶没有想到红袖会喝斥她,她怒目瞪向红袖:“你让哪个闭嘴?!”

“让你闭嘴!太夫人和我们爷正说话,你做为晚辈插嘴可把太夫人放在了眼中,可有半分规矩?你要记得,你的一言一行可是我们沈家的脸面!”红袖盯着四少奶奶,话说得如同刀子一般。

四少奶奶看向太夫人:可是此时太夫人正和沈妙歌说话---沈妙歌在说太夫人幼时如何教导他等等,在他心中太夫人一直是个很慈祥、很明理的长辈之类的话语。

沈妙歌当然不会再继续激怒沈太夫人:他相信太夫人也知道自己所为有不对的地方,但是不能直接指出来;所以他和红袖在路上已经商量好了,压一压太夫人是必须有的,同红袖来做。

太夫人真火了,自然由沈妙歌去扑火:她是长辈,要顾虑她的身子;所以小两口才会如此做。

看到太夫人无暇理会自己,她对红袖积怨早已经深如大海,当下便对红袖喝骂起来;红袖自然不会只是听着,不过她说话却十分注意言辞:就算话说得再难听,却无一个侮辱人的字眼.

四少奶奶今天被沈妙歌所为刺激得过度,心下早已经按捺不住;况且她什么时候吃过这样的亏:被人打了,还被对方说你要谢谢我.

她口舌之上占不了上风,想打红袖心下却是极明白:就算她和丫头们一起上,也打不过红袖;气得发狂的她指着红袖骂出一句:"你个jian人!你..."

红袖听到此话,也不接话,抡圆了胳膊正正反反就给了四少奶奶四个大耳光:打完之后她气定神闲的后退两步,盯着四少奶奶一句话也没有说--意思很明白,你如果再敢骂一句,我便再给你几个耳光,绝不会客气半分.

她是练武之人,用了全力的四掌可不能等同于一般人的四掌;四少奶奶的脸立时便由白变红,接着由红变肿,嘴角也出现了裂痕,流出了血丝来.

四少奶奶被打懵了,红袖打完站定之后,她愣愣站着,没有痛呼也没有怒骂,只是呆呆的立在那里;直到她的丫头看她如此不放心,怯怯的推了她一下,轻唤一声后,四少奶奶才抚脸在叫着痛呼起来:实在是太痛、太痛、太痛了!

七十一章四少奶奶很委屈

红袖打四少奶奶的时候,便已经惊动沈太夫人;只是她一时间也没有反应过来:虽然红袖是武将之家出身,虽然也知道她带着一身不错的功夫,但是她根本就没有在沈府动过全武,以武压过人。

一时间她好像有些不太认识红袖,一直以来红袖受了委屈,都是不言不语,由她的家人出面吗?她从来没有直接给过沈家人脸色:就算她要同沈妙歌和离时,她不曾恶言相向,何况是打人。

太夫人和沈妙歌一直在说话,没有听清楚四少奶奶和红袖的争执,她只看到红袖把四少奶奶打伤了: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四少奶奶的脸已经变形的让人惨不忍睹。

她惊喝:“沈郑氏,你好大的胆子、也好狠的心肠!都是一家人,你也能下得去这样的重手?”她反应过来,十分的震怒,连红袖的名字也不唤了。

沈妙歌此时已经站了起来,他看向四少奶奶的目光没有一丝怜悯,只有恼怒:她居然敢骂袖儿jian人?!如果四少奶奶不是妇人,如果不是有沈太夫人在,他眼下便不会立在原地了。

“祖母,袖儿打得轻、打得实在是太轻了;换成是我,就把她满嘴的牙打得一颗不剩,看她还敢辱我们沈家、还敢辱袖儿。”他说得很慢,并没有怒斥,一个字一个字轻轻的,却又极其清楚的说出来,听得沈太夫人心里都凉了一凉。

沈妙歌动了杀心。

不止是沈太夫人听出来了,四少夫人也听出来了:她立时止住痛呼看向了沈妙歌,满脸的震惊,双目中的痛苦不能用言语来形容。

她的心痛到极处,却抖着嘴唇说不出半个字来;就为了她怒极后口不择言的一句话,她的琦哥哥就对她动了杀心?

但是沈妙歌迎视她的目光没有半分变化:冷冰冰的;四少奶奶明白,如果自己再继续辱骂郑红袖,这个男人真会想法子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消失!

沈太夫人因为沈妙歌的话冷静了不少:“刚刚,怎么回事儿?”虽然她还是偏着四少奶奶,不过自己的孙子可从来没有对家中人动过杀心;所以,她才多想了想、多问上一问。

“她--,骂袖儿是--jian人。”沈妙歌一个字一个字轻轻的吐出来,有的字拖得长长的,似乎是为了压住他的杀意。

但是他的话说的很明白,因为他的神情,此话背后的意思也很明白。

沈太夫人的眉头立时皱了起来,她几乎看到沈妙歌如此,立时便想起自己曾在郑府做过的事情:虽然她因为被沈老侯爷冷落而怨恨红袖,不过她也知道自己当初所为极为不当。

辱红袖就是辱沈家,就是辱孙子的名声:那样的事情,她做过一次已经足矣--她不能直承其错,是因为她一直对红袖的身份不太满意,也一直看不起郑家;让她对一个小辈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儿认错,她做不出来。

也因为沈老侯爷等人发作于她,也逼得她不能认错:不然,她在沈府还有何威信可言。

但是,她也知道,在她骂红袖为jian人时,指红袖和表弟宇飞有奸情:所以“jian人”这两个字对红袖的侮辱之意远大于两个字本身。

她非常不快的看了一眼四少奶奶,心里怪她哪壶不开提哪壶:为什么要辱骂红袖jian人呢?

红袖没有说话,她在等。

沈太夫人和四少奶奶今天一定要沈妙歌打她,她可是看得清清楚楚;而她认识四少奶奶开始,她便不停的寻事挑衅,自己一次一次的退让与暗中警告,她全当了耳旁风--今天,她就要以彼之计还施彼身:让沈太夫人责骂她,让她好好的品尝、好好的享受。

而红袖对于沈太夫人当日所为,当然是在意的:在这个时代,如果她被扣上那顶不贞的帽子,那是会要她性命的!

她同沈太夫人无怨无仇,沈太夫人怎么可以不闻不问就对她横加指责,置她的性命、她的名声于不顾?

她视沈太夫人为亲人,可是沈太夫人却从来没有把她郑红袖当成家人:今天,她也要小小的教训一下沈太夫人。

所以,四少奶奶骂出“jian人”二字来,红袖恼怒的同时,也打定了如此的主意:沈太夫人一直没有认为她做错了,今天红袖就打给她看。

她打得不是四少奶奶,她打得就是沈太夫人!

如果沈太夫人过后知错,红袖也就不放在心上了:反正沈妙歌不想,此事也没有传到府外去;但是,沈太夫人不但没有诚心认错,还怨恨红袖,眼下还寻红袖的麻烦,这让红袖如何忍得下?

长辈自然是不能打、不能骂的;但,有机会,红袖一点儿不介意敲打一下沈太夫人。

沈太夫人看向红袖,见她不言不语的只是看着自己,便把脸沉下来对四少奶奶道:“你,好好的给你五弟、弟妹赔礼道歉。”

就算她想夺权,想掌理沈府证实她才是沈家最好的、最合适的主母;但是红袖一日是沈妙歌的嫡妻,便一日是沈家的主母,辱她等于辱沈府。

沈太夫人对于这一点,她早已经在家庙中便想明白了;她的不痛快在于郑府一家人对她的不客气,她的怨恨在于红袖一个小辈儿,对她的不够敬重。

就像红袖打四少奶奶,她心中也明白,那是打个她看的!她怒,当然怒,却只能压下火气,当作没有看出来。

当初的事情,最好的法子是永远不要提起。

四少奶奶闻言,更加震惊的看向沈太夫人,她不自禁的揉了揉自己的耳朵:她以为自己听错了,太夫人怎么可能会让她向郑红袖赔礼道歉?

沈太夫人看她呆立不动,微微皱起眉头瞪他一眼:“还不快去给你弟妹道歉?!”不过是道个歉,并不会掉块肉,沈太夫人对于四少奶奶的不听话十分的不满。

她最不喜欢的就是不听话的人,最痛恨的就是对她不敬的人。

而且,今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为了她能重新掌理沈府:所以不能让沈妙歌和红袖,捉住萱丫头如此大的痛脚做文章;但是萱丫头的一脸震惊受伤,让沈太夫人十分的着恼。

说起来,到现在她也不是特别喜爱萱丫头:不过这丫头自小有点小聪明,所以眼下用得上,便给她几分好脸子。

太夫人可从来没有想过把沈府交给萱丫头,她只是要假借一下萱丫头的名头罢了,府中的事情她是一点儿也不会让萱丫头插手--让萱丫头插手,岂不是给了三房管事的机会与权力?

四少奶奶终于听清楚了,脸上的伤处痛的她又吸了一口凉气:“太夫人,你、你让我给--”她身子都颤抖起来,转身指向红袖;她眼尖一下子看到红袖眼中的得意,当下忍不住尖声叫起来:“您让我给这个jian人赔…”

她的话并没有说下去,因为红袖一甩手又打在她的脸上,把她的话硬生生的打回去了;而且,红袖打完一下之后并没有收手,而是接着连续打了下去,“啪啪啪”一掌接一掌,重重落在四少奶奶的脸上:不多不少,还是四掌。

红袖就是要让四少奶奶看到她的得意,故意做出来的:她一次又一次被这个四少奶奶陷害,真以为她不懂得用计吗?小小的激一激,四少奶奶立时便上当。

没有做好人只有受气的份儿!红袖安心要做一个不受气的好人。

四少奶奶不是不想躲开,只是以她一个不懂武的女子,哪里能躲得开红袖?

红袖打完四掌之后冷冷的盯着她,依然不开口;她要说的话都放到了目光里:你敢再骂一句,试一试。

沈太夫人虽然气红袖再次动手打人:那打得可不仅仅是四少奶奶,她能不恼不怒吗?

但就,就算她对红袖有怨恨,却也不能借此事来责罚红袖,只能再一次看向四少奶奶喝到:“你闭嘴!一家人怎么可以如此恶言相向,真是不成体统;被人听到,岂不是丢尽我们沈家的脸面!五哥儿是将来的家主,他的妻室岂能是你辱骂的!还不快快请罪赔礼。”

这一次,太夫人用上了请罪二字:她几乎是咬着牙说出来的--那掌打得不只是四少奶奶,那四少奶奶赔礼也不只是她自己的赔礼。

只是沈太夫人现在只想赶快把此事了结起来:时辰不短了,沈夫人应该已经得到了消息;她当日的所为是真得不想再被儿孙们一次又一次的想起;并且,她也想在沈夫人来之前,尽快让红袖交出钥匙。

四少奶奶这一次伤上加伤,痛得泪水都流了出来:她不想哭,尤其不想当着沈妙歌和红袖的面儿掉泪--在他们夫妇面前掉泪,便是示弱!但是,她痛得忍不住。

她的脸现在更肿了,而嘴角的伤口更大,那鲜血流得更厉害;一张脸已经没有多少人形了。

听到沈太夫人呵斥后,四少奶奶呆呆的转脸看向沈太夫人:是她挨打了!是她受伤了!为什么挨骂的人还会是她?!

第七十二章我很记仇的

沈太夫人看到四少奶奶的脸,便不忍再看第二眼转过了头去,当即心下也软了几分;她抬头对着四少奶奶使了个眼色:“快去给你弟妹请罪赔礼吧,都是一家人,一时口快说错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说开了也就过去了,快去!”

然后,他又看向红袖,眼睛也是不悦:“萱丫头的确过分了些,不过同是一家人,袖儿你下手也太狠了些;你会武,力气要大得多,萱丫头如何能承受的住。”

红袖欠身,并没有分辨;只是她扫了屋里的几个丫头:可都是沈太夫人的心腹之人。

太夫人心里一动,也扫了一眼屋里的丫头们,看到她们有一些脸色有些不对,立时记起自己平日常说的话来:她可是强调沈家主母是不能被人轻辱的,为此她原来可不曾少下过狠手。

因为她在沈府不能真正做主,所以才会很在意众人拿不拿她当主母。

四少奶奶的神色终于好了一些;太夫人怎么可能会骂她?她和太夫人可是一条船上的人,没有她给太夫人出主意,她哪里能想到借这个机会夺回沈府。

自己有功不赏还被罚怎么可能?当下她抚着脸雪雪呼疼,希望沈太夫人不要只是骂骂郑红袖。

而沈太夫人此时心下已经转过无数心思,她再次开口道:“当然,也是萱丫头找打,她实在是太过了些;只是,袖儿你也要为他们兄弟着想,不能为了你们妯娌二人有过节,而让五哥儿他们兄弟生份了不是?”

她也是沈家的主母,所谓是物伤其类;所以她不能太过明显的偏向四少奶奶,不然她日后被轻侮时,要如何面对;再者,日后她再让丫头们按她的心思行事。

沈家的主母当然是不能轻辱的,这一点她不能改变,也不能容人改变;但是前面的话已经说了出去,所以她便以沈妙歌为借口,把话圆了过来。

“萱丫头,今天的事情就是你不对!袖儿的身份你是知道的,辱她就等于辱我们沈府,还不过去道歉!”沈太夫人沉着脸再次喝斥四少奶奶,偏过脸来入缓了脸色:“袖儿日后却也要在意些,府中多为弱女子,经不住你的几掌。”

太夫人当然也老姜:如果红袖打人的事情传到府中,她只凭一句话,便为红袖招来很多潜在的敌人:府中的人大多不知道太夫人和红袖的过节,只会认为红袖因一句话不和,便对四少奶奶大打出手——人人岂不自危?

沈家的人,又有几个是善茬子。

红袖仿佛什么也没有听出来,微微欠身:“回太夫人,袖儿并不是为了自己动手的——为了我自己,怎么可能会打四嫂,我们可是一家人呢;只是四嫂所言,就像太夫人所说,是辱了我们沈家,所以袖儿才动手以示惩戒,免得日后有人再犯。”

太夫人听到这里无语:红袖没有沿着她的台阶下去,依然是寸步不让;她只能压下心头之火,瞪向四少奶奶:“请罪,赔礼!”

她把怒气发作到了四少奶奶的头上。

四少奶奶那个冤、那个委屈啊:她的眼泪更是掉个没完,怎么也忍不住;只是眼下的情势比人强,她对沈太夫人再不满,再恼恨,也不能开罪于她。

她对着太夫人跪倒在地上哭泣起来,希望太夫人能就此放过她:她真是宁死也不愿意对红袖低头认错,更何况是认罪赔礼了。

那比杀了她更让她难受、难堪。

太夫人看到四少奶奶如此,也想就此揭过此事:自然是要沈妙歌和红袖二人开口才好;可是沈妙歌和一张用如同冰块一样,目光一看就恨不得把四少奶奶活活冻在当场才能出口气。

而红袖看到太夫人的目光过来,她深沉的福了下去;虽然一个字没有说,但是她的意思不言而喻。

太夫人只得狠下心来看向四少奶奶:“做错事情你还哭?还不快去认罪赔礼?”

她倒是想放四少奶奶一马,但是此事不能没有个了结,她便不能和红袖谈其它的事情;并且,时辰不等人啊。

四少奶奶扬起用来,哭诉红袖的毒手:郑红袖下手太狠了,心思太毒了;她这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想活活打死她啊。

太夫人还没有说话,沈妙歌已经一掌拍在一旁的小几上:那小几上便被拍散了;而沈妙歌也不说话,伸手取了一根碗口粗的木条给红袖,然后又站回了太夫人身边不远。

红袖接过木条来两手用力,看上去就好像轻轻一弯:那木条便自手中间断裂开来。她轻轻的把木条扔到了一旁,看向四少奶奶:“我如果真用了全力,你现在还能有力气说得出话来?”

四少奶奶一下子呆住了:她从来不知道,看上去纤细的红袖会有这么大的力气;而太夫人也吃惊不小,不过她一心想快些了结眼前的事情,便喝四少奶奶:“用全力?用了全力你还有命在?”

红袖当然是用了全身的力气,只是她本身的力气与她运功之后力气当然是不同的:沈候爷等人当然明白,只是沈太夫人等妇道人家却是一点也不知道其中的区别。

四少奶奶在太夫人的催促,斥责,喝骂下,不得已起身上前两步对着沈妙歌福了一福;她一福下去,满心的委屈哪里还能忍得住:原来她的琦哥哥只会护着她,现如今却帮着旁人来欺负她。

她哭得几欲断肠,身体也是摇摇欲坠;但是沈妙歌却无丝毫的怜香惜玉:在他眼中,苎妹妹早已经不在人世了,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一心要害袖儿和他的坏人。

“你对不住的是我们沈家,你对不住的却不是我。”沈妙歌的声音冷冷的:

“如果日后,四嫂说话还是不如此的不知道三思,那就不要怪我不念和四哥的手足之情。”

如果不是沈老祖不能理事,如果不是现在沈府以沈太夫人为尊,沈妙歌都动了要请家法的念头:岂能轻饶了四少奶奶?一定要给沈家人知道,红袖就是沈府,绝对不能恶言相加、。

只是现在他十分明白,沈太夫人不会同意对四少奶奶动用家法,所以他才没有开口:他早已经知道,不做无谓的争取==既然不能用,此法便不用说出来,免得提醒对方。

四少奶奶听到沈妙歌的话,心全碎了:碎得再也拼不起来,碎得已经感觉不到痛;她愣愣的、痴痴的看着沈妙歌,不明白为什么她的琦哥哥会变成这个样子。

然后她心中对沈妙歌的爱,有一些慢慢的转成了怨恨。

沈妙歌却不再理会她,径直向沈太夫人走过去,为她亲手奉上了汤:消火气、舒肝气的。

四少奶奶慢慢的站起来,她轻轻的转身来到红袖面前,直直的看了好半晌红袖,才面无表情的福了下去:“我一时大意口出恶意,还请弟妹莫怪。”

她的心中当然不是如此平静的:还有什么比她对着红袖这一福更让她难受、难堪的?她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控制住自己不去打红袖。

因为,打不过。

红袖没有说话,直到她连拜了三拜起身后才道:“这一次,看在太夫人的面子上也就罢了;如果再有下一次,就莫要怪我要请家法出来。”说完,她有意无意的扫了一眼地上断成两截的木条。

四少奶奶咬着牙起身,上前一步用两个才能听得到声音道:“你莫要太得意,我不会忘掉今天的。”

她的言外之意就是不会放过红袖,一定会讨回来:她的恨意,一点也没有掩饰——红袖相信,如果杀了自己她不会被查出来的话,她一定不介意咬自己几口肉吞下去。

红袖正对着沈太夫人,她听到四少奶奶的话神色并没有半点变化,她甚至微微笑了起来,就好像是和四少奶奶言归于好了一样,不过,她也用两个人才能听得到的声音道:“你或许不知道,不过也没有关系,我现在告诉你是一样的。”

她故意顿了顿才道:“我很记仇的。”

你不放过我?红袖心下冷笑:你谋算过什么你自己不清楚?你做过什么对不起人的事情你自己不知道?不担心自己会被寻仇,居然还有脸说什么要寻仇的话。

红袖还真就是一个记仇的人,就如同她会永远记住他人对她的好一样:她对恩仇两个字都看得极重。

她不会有恩不报,当然也不会无缘无故原谅一个想谋害自己的人。

红袖知道,她从来不是圣人,她也不想做圣人,她只是一个凡人;有仇就会记住,过了她的底线,她便会一一奉还,绝不手软。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四少奶奶没有想到她的狠话,换来红袖这样的答复;她微微一愣的时候,红袖已经自她身边走开:她不喜欢同四少奶奶距离太近,因为这个人让红袖不齿。

四少奶奶挺了挺胸,转身走回自己原来的位置:她已经在心中计较,要如何好好对付红袖——这一次,她不能急,要好好计划一番,一定要让郑红袖痛一辈子,让她永远也忘不了。

红袖只看四少奶奶的目光,便知道她在想什么,眼底闪过一丝冷笑:她还想谋算自己?真是太闲了。看来,要好好的给她找点事情做,让她再得到些教训才能清醒过来;并且,也要给那位管不住自己的妻子的沈四爷一点教训才好。

要让沈四爷知道,不要把妻子放出来四处乱咬人。

嗯,要如何做呢?红袖有些无聊的看了看说话的沈夫人和沈妙歌:四少奶奶的短处并不难找。

如果…,红袖看向四少奶奶,正好迎上她瞪过来的目光;红袖对着她很温和的笑了笑:红袖可是个很大度的人,至少她自己一直是这样认为的。

第七十三章说过了不能给你的

四少奶奶却没有红袖的好心度量,她被打、被喝斥之后,哪里能笑得出来:而且一笑脸也会疼的。

她有些忿忿的转过了头去:今日她是吃了亏,不过只要沈太夫人能把郑红袖的权夺了,那日后郑红袖便不会有好日子过了。

现在,只等太夫人开口了:郑红袖还能硬抗沈太夫人?怎么说沈太夫人现在可以算是沈家最尊、最长的人——她如果不交权,那么沈太夫人一定不会容她。

沈太夫人看四少奶奶和红袖已经“言归于好”,便随意说了两句,无非就是让她们好好相处,怎么说都是一家人之类的话。

然后她便看向红袖道:“现在府中事情繁杂,我本是不想多管事情的;你们如果能把事情处置妥当,我也能享享清福;但是眼下府中乱成如此模样,我也只好勉为其难了。

她原本是想借沈四少奶奶的名头,不过四少奶奶被红袖打成了一个猪头:如果再提此事,以四少奶奶有辱沈家主母一事,她便不可能再代掌府事。

太夫人的心思转了几转,便直接舍了四少奶奶,把话直说了:怎么着,她也是长辈;虽然沈老祖和沈老侯爷都有言,不许她再掌管沈家事;但是如今一个不能理会繁杂之事,一个远在重镇鞭长莫及。

红袖和沈妙歌就算是明知道此事,以她们小辈的身份,也不能直斥太夫人之非:而夫人现在也是图穷匕现,不得不把她自己推到红袖二人面前。

红袖眼底闪过一丝微笑:她等得便是太夫人这句话!

她要借机教训四少奶奶,还有一层目的,就是为了此时:扣定了四少奶奶的错,太夫人只能舍了这颗棋子。

“太夫人,恕袖儿不能从命,请太夫人原谅。”红袖轻轻一福,言辞举止十分的恭敬,但是拒绝的十分直接。

太夫人的眼睛立了起来:“我也是为了沈府着想,你一个小辈儿没有经过什么大事,这个时候可是不能出差错的!我一心为沈府着想,你却置沈府于不顾——小小年纪权欲之心却极重,哪里能堪沈府大任!”

红袖闻言深深福了下去:“太夫人,袖儿说过了,恕不能从命;却不是因为权欲之心,请太夫人明鉴。”

她在心中暗叹:都说过了不能给你,你还不明白?没有金钢钻,我能搅这瓷器活吗。太夫人连这个道理都想不明白?

沈妙歌在太夫人再开口之前深深一躬身,然后把一封信打开奉给了太夫人,一句话都没有说。太夫人虽然有些疑惑,不过一看那笔迹便知道是沈老侯爷的,也就低着看了下去;只是她越看越怒,越看越恼。

没有看完她就有一种要把信撕毁的冲动,也有把信掷到地上狠狠踩几脚的想法;不过她倒底是忍住了。

男人为天,她对沈老侯爷不能做过太过不敬的举止来。

她勉强自己看完了信,然后抖着手把信还给沈妙歌,一句话不说起身甩袖子就要走人;四少奶奶一见太夫人要走,急道:“太夫人,现在府中无人掌理大局,为了老侯爷、侯爷能安心应战,为了我们沈家上上下下几百口人,您不能就此撒手不管啊。”

沈太夫人长吸了一口气,收住脚步转身看向四少奶奶;她现在满肚子的火气,不止是对红袖的,还有就是对四少奶奶的,反而是沈妙歌的气最少。

她盯着四少奶奶的眼睛几乎要喷出火来:她难道不想重新掌理沈府?原本沈老祖把沈府交给她,虽然明说是不管了,但她哪里敢怠慢半分?真的让她做主的只有小事。

不止是有沈老祖对她掣肘,她有所决定时沈家的人、或是管事们有不同意的,便会去请示沈老侯爷;她自嫁到沈府,便没有真真正正的做过主。

她是沈家的主母?她冷冷一哼,她在沈老祖和沈老侯爷的心中,连她的儿媳沈夫人都不如;虽然沈夫人不是一个喜欢理事的人,但是她但凡开口对事情说上一两句话,无不被沈老祖和沈老侯爷赞许。

这也就罢了,最可气的是后来的孙媳妇红袖:一个五品武将的女儿,一个冲喜的人,居然得了沈老祖的欢心——她看上去是事事处处在找红袖的麻烦,但是太夫人知道,那是沈老祖故意试探红袖的。

而越试探沈老祖越满意,而沈老侯爷也对这个孙媳妇极其满意,对郑府更是礼遇有加;就连她那个无为的儿媳妇,也十分的袒护她。

她所说、所为没有错的地方;到最后,无一事不是她人错而红袖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