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赵氏的话后,沈老侯爷沉默半晌才道:“好媳妇,果然是好媳妇啊,我们沈家、沈家真是有愧于她,有愧于她啊。”

沈侯爷夫妇也是一脸的有相信,和——脸的愧色:这样的媳妇真是好的不能再好,再想想沈太夫人,他们夫妇还真是感觉没有脸见儿媳妇。

沈妙歌却只有感激,感激红袖:袖儿水远知道他的,,水远都替他考虑;只是、只是自己和沈府太对不起红袖了。

红袖打发赵氏只为一件事情,请求沈老侯爷把沈太夫人留在府中。

沈老侯爷想了想之后,让人把沈太夫人请了来,让赵氏把红袖的意思对她说了;沈太夫人当时便塄在了当地。

虽然她一开始以为红袖只是故意这样做,博取自己丈夫、儿子等人好感;可是后来想到红袖的身份,以她现在的身份哪里还需要这样做?她在这霎间,是真得后悔了;在怕之后,听到红袖为她求情,她的良一终于浮了上来。

“我、我还是去家庙吧。”太夫人掩脸,她实在是羞愧难以见人。

沈老侯爷也是这个意思,有错岂能不罚?如果太夫人真能改过,再接她回耒也是一样。

赵氏虽然再三的劝阻,沈太夫人依然上了车子:她实在是没有脸留在沈府,只是托赵氏代话,请红袖回沈府;也托赵氏代她对红袖说声对不起。

虽然只是三个字,却是沈太夫人全部的悔意。红袖等的也是沈太夫人的悔:如果只是怕,那是硬压得她服了,并不是心服。

沈府各房的人在沈太夫人走了之后,心中各有想法;不管是红袖的新身份,还是沈太夫人去家庙的静养,都让她们心生惧意。

“真没想到,这个冲喜的丫头,居然有这样的心计手段一一把马大姑娘设计给了廉王,又通过她搭上太后,她倒真是好谋算!”昏暗的灯光下,坐着的人凝视那如豆的灯火。

她是故意让人只留下这一盏灯,她喜欢这样想事情。

“县主,县主!如此更要除去她,不然等她有了儿子,这府哪里还有我们的份儿?这么多年岂不是白费了心思?”

她默想良久才轻轻的吹螅了灯,只是却没有上床也没有叫人来伺候,转而看向窗外的明月:夜,总是很长很长的。

第五章要开张了

红袖亲自和郑将军夫妇一起回了沈府,见过了沈老侯爷,红袖委婉的表示要在老宅养胎,虽然她没有明说,不过沈老侯爷也听懂了红袖的意思。

想到沈家长房子息的艰难,沈老侯爷最终答应了;红袖并不想一下子便回沈府,她现在是两个府里轮流住着,并不是干脆不回沈府。

红袖并没有回府,倒真让沈家某些人很意外,也让一些人的算盘落了空。

朝中对沈、郑两府的封赏下来之后不久,田氏便因为得了急病死掉了;因为沈家大爷还在,而她又没有生子,所以并没有葬到沈家祖坟里。

田氏的娘家自然是不高兴的,也着人来问过此事;只是问过一次之后,便再也没有人到沈家啰嗦过此事;有人问起,田府的人也闪烁其词,并不想提及田氏的事情。

而红袖也接受父亲和沈老侯爷的意思,上表向皇上表辞去了封地;她并不是皇室宗族,也不是皇家外戚;而沈、郑两府已经在朝中算是显赫之家,她实在是不能再做一株大树招风。

如果只是县主,没有封地的县主,朝中的封了出去的可不在少数,也不会引起什么人的注意来。

就算是郡主,朝廷这一次也封了几个出去;连公证都封了一个出来,不过都没有封地:本地边关大捷,和一个外族的相助有关。

所以皇帝论功行赏大封了一番:反正封号也不花费什么,尤其是女子的封号更是贵而不费;而封赏外族男子时,皇帝便没有这样大方了。

红袖现在天天都在忙茶楼的事还必须,还有二三天便可以开张了。

而她要开茶楼,沈妙歌并没有反对。

在沈妙歌看来,不过是红袖闲得无聊玩玩罢了,由着她去吧;红袖自然看出了沈妙歌的心思,更加想要把茶楼做好,看他还敢不敢小瞧人。

皇帝大封异族女子的事情,成了京中百姓茶余饭后的闲话,就连赵氏和韵香等人也不免俗;除了皇帝收了几位异族女子做妃嫔之外,常挂在人们嘴边的反而是那位异族的公主。

红袖听到赵氏和韵捍说那位公主如何如何漂亮、也如何如何的不知礼时,便笑道:“异族那里没有这么多的礼仪,所以也不能怪她。”

赵氏却叹道:“好好一位姑娘家,岂不是嫁不出去了?如果能被皇帝收到后宫还好,瞧,皇帝也不愿意收她一个什么规矩也不懂的女子。”

红袖摇头叹道:“不要乱说话。我朝公证也不是人人都有封号的,但是她能得皇帝封为舞霞公主,可见其得宠了。”

韵香偏头:“婢子倒是认为皇帝不是宠她,只是她是异族人,所以皇帝给她封号只是为了拉拢那些异族人罢了。”

红袖看向韵香轻轻点头,口里却道:“莫议国事,莫议国事。”

赵氏笑道:“还不是姑娘招的?我们本来只是闲话而已,哪里管什么真假,只图个有趣儿。”

红袖主仆闻言笑了起来,也就扔下那异族公主不再提。

郑将军夫妇自然对女儿是有求必应,而沈府因为对红袖有愧,且加上她有身孕,更是不等红袖说便代她想到头里;如此一来正应了人多好办事,茶楼在今天终于收拾妥当了。

红袖带着丫头们到茶楼看一看:她总是要亲眼看到,才能知道茶楼收拾的是不是完全合自己的心思。

茶楼里布置、装饰等等,红袖并没有把现代的那一套照办过来——古人有古人的习惯与审美,现代的那一套并不会一定能讨好古人,说不定会弄巧成拙的。

所以,她设想的茶楼的布局,结合了现代与古代的东西,即不会让古人反感,却也有着新奇感;在现代生活过的她,可是极明白店铺的装修有多少重要;所以,虽然茶楼里外的布置装饰并不是她的吸引客人的重点,但她在这上面也是下足了功夫。

红袖下了车子进到店里,前前后后,上上下下仔细看了一番,对一些细节有不妥的地方对跟在身旁的掌柜指了,让他赶快找人修正。

总体来说,他对茶楼还是极满意的:茶楼被她分成了几个不同的部分,有神奇的“仙灵茶”——那那种开花的茶球取的名字,还有古茶道等等。

古茶道虽然是她的一个卖点,却不是她最重要的卖点:因为她的茶楼是要给贵人雅士喝的,平民百姓们并不会到茶楼里赏茶吃茶。

她要把仙灵茶做为最大的卖点,她所知道的仙灵茶种类很多,其中她最喜欢的就是瑞雪迎春:当茶球在注入热水时徐徐展开,里面的金色花朵盛开,伴着白色的佛手在水中飘洒,那意境真是妙不可言啊。

敬献给太后和皇帝的仙灵茶不能再外卖的,所以她也在想新花样:不能只是依靠着现代的那点东西来维持茶楼,不然早晚会坐吃山空。

不过,现在红袖最头痛的一件事情便是茶具:这样茶观赏性占了很大的比重,对于文人雅士来说极具诱惑力——可是此茶要在大大的玻璃杯或是玻璃壶里才能让人看到它的盛世姿容。

现在虽然有极透明的琉璃,虽然琉璃不是很名贵却也只有豪门贵族能用得起:红袖就算不考虑银子,只是要买到合适的琉璃便是极不容易的事情;敬献给太后和皇帝时的琉璃,也不可能有多个用在茶楼中。

红袖看着茶楼,不自禁的想到一句话,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她已经拜托父亲和沈妙歌去寻琉璃器皿,希望在明天会有好消息,不然开张的日子就要往后拖一拖了。

她对茶楼没有其它的意见,便想带着韵香等人回去时,自外面进来一个女子。

女子穿着劲装,一身的英气逼人;身后跟着四个女侍,也一样是劲装;她们就这样旁叵无人的进了茶楼。

女子进来后便看到了红袖,她一眼看出来茶楼中红袖是身份最高之人,便过去一抱拳:“夫人请了。”

红袖微微福了一福:“姑娘有何指教?”她并没有立时逐人,开门做生意要和气才能生财。

女子的眉头不轻意的皱了皱,似乎对红袖的万福有些不满一样:“没有什么,我听人说这里有一种神奇的茶卖是不是?”

红袖心里一惊,看向女子:知道仙灵茶的都是达官贵人,此女是谁?她小心的应答道:“这的确是我们家的茶楼,不过还在收拾中,现在还没有开张。”

她没有答女子的话。

女子打量了一下茶楼,倒也没有介意红袖没有回她的话:“那你们这里什么时候开张,到时候得不是就有仙灵茶卖了?”

红袖想了想道:“什么开张还没有商议好,不过应该不会太久的;姑娘家在京中府上吧,到时姑娘一定会知道的。”她的茶楼开张,当然会给京中的权贵们送上一份请柬的。

她的仙灵茶可不是一个惦记着,现在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人相托,想要买仙灵茶;不过红袖都没有给:声势已经做足,再送仙灵茶便不值钱了。

她就是要物以稀为贵,就是要造就仙灵茶的天价。

女子偏着头想了想,便一抱拳:“打扰了,告辞。”就如同来时一样,十分干脆利索的就带着人走掉了。

从头到尾她就没有对红袖报上姓名;不过京中有不少武将,不知道这是哪位将军的千金,十分有男儿之风啊。

红袖目送那女子离开之后,便又交待了老掌柜几句,便带着韵香等人回府了。

沈妙歌和郑将军在厅上正在等她:他们知道红袖心急要开张,都寻了一些琉璃回来给她。

红袖看到厅上摆放的各种各样的琉璃大吃一惊:“这,这么多?!”里面还有正统的茶具,却是彩色的。

郑将军点头:“我把所有的朋友、下属家的琉璃都要了来,告诉他们到你开张时不用送礼了——这些权充礼物了。”

红袖闻言哭笑不得的看向父亲:“您、您…”

郑将军摆手:“他们就是一群粗人,你同他们客气他们浑身不自在;你就看看是不是合用,不合用的就让你母亲收起来,日后卖吧卖吧,足够可以给弟弟娶媳妇的了。”他说完还大笑了一阵子。

红袖拿父亲没有办法,不过也清楚能被父亲洗劫的人家,一定是他的至交,也就由他去了:只是回头要找母亲问一问,总要想个法子好好补偿一下那些人,不然她心中可意不去。

沈妙歌自然是买来的,他挑得东西大半还合红袖的意:而且还有成套的器皿,不止是一套,正好可以用到包厢里招待贵客。

郑将军最后不耐烦看女儿女婿摆弄这些东西,主要也是不想妨碍女儿和女婿,他走时心里酸溜溜的嘀咕:咱也是有妻子的人,哼,走了,不在这里碍眼,咱也是有人疼的人。

红袖和沈妙歌送走了郑将军,回头和丫头们挑出合用的,便把那些用不上的让人包好送到郑府去。

沈妙歌扶红袖坐下:“可累了?”红袖看着他一笑,轻轻摇头;夫妻两个不需要说太多,只这么一眼一笑便足矣。

红袖偎着沈妙歌坐着:“你想要女儿,还是儿子?”幸福便是午后,两个人倚偎着说闲话吧?

“只要是我们的孩子,我都想要,都喜欢。”沈妙歌轻轻的抚着红袖的头:“我们的孩子呢,哪里分什么男女。”他是真不在乎,这一时他忘了他身为沈府长子嫡孙传宗接代的责任。

“要开张了?可让我们的人混了进去?”沈府中有人在如豆的灯光下,阴沉沉的问道。

“混进去了,要不要趁开张…”

“不用,因为我知道有人会动手的,我们只在一旁看着;最好是能让我们的人取得她的信任,能学到那仙灵茶的做法,然手嘛…”一阵低低的笑声响起

第6章出乎意料的热闹

红袖茶楼开张的贴子终于送了出去,定在四天之后的一个好日子开张;请柬是以沈府和郑府的名义分别送出去的:沈府是沈候爷和沈妙歌具名,而郑府是郑将军具名;并没有以红袖之名发请贴。女子具名请人,在这个时代十分的稀少:除了公主之外,郡主也极少会如此做————除非是请一群女子相聚;红袖并不想太过招摇。

朝中有不少人都在等着红袖的茶楼开张,当天茶楼真是客如云来.一条大街被车马堵得严严实实,一时之间茶楼之名便传遍了半个京都。

来贺的众人都谓沈、郑两家是双喜临门一一又是封赏,又是开张;不过倒没有多少嫉妒沈、郑两家,这得益于沈、郑两家会做人之外,众人也知道他们都是累积军功才有两府今天的繁盛。

一片的恭喜之声中,又有与沈、郑两家亲厚的人说:不久,他们两家就要三喜临门,沈府快要添贵子了;众人自然又有一番恭喜,沈侯爷与郑将军俱都笑得合不拢嘴。

而红袖并没有到茶楼去,她不是不想去,而是不能去;她被沈侯爷和郑将军同时叮嘱,让她在家好好休息,茶楼里人来人往的怕她去了再有个万一。

红袖得到两位长辈的关照,也只能把备好的仙灵茶交给沈妙歌,自己在房中等待:她还是心痒的很,只是赵氏等人看得紧,她就是想偷溜也是不成的;只能哀叹自己开茶楼的时机不对,如果没有身孕在身.她怎么也能到茶楼瞧一眼的。

今天的盛况,却与她这个主人无关了;她总是有些遗憾的。

韵香等人看出来红袖心思不属,便过来缠她教东西:“姑娘,你不是要欺我们仙灵茶的做法嘛,今日教我们吧;我们学会之后,平日里空闲多的是正好做仙灵茶当作消遣了,多做一些存起来也好备某时的急用。”

红袖闻言点头答应了:反正是去不成了,找些事做打发时间吧。

仙灵茶她已经想好如何卖了:限量供应;并且,她也不会把所有的仙灵茶品种一下子都摆到众人面前,而是今天先推出一种来,然后每几个月再添一种————总让人们有些新鲜感;仙灵茶每种每天只卖十个,品种多时一天也不会多过四十个。

如此,才能物以稀为贵;价钱?如此稀罕的玩意,都入了太后和皇帝的眼,价钱太低了岂不是有辱天家?当然要卖天价啊天价。

现在,红袖一个人所做的仙灵茶自然是足够茶楼所用,只是她不能天天都做这个东西;教给韵香、映舒等人是最好的选择:这几个丫头她是信得过的。

本来茶楼所用的数量就不多,如果韵香几个人学会之后,仙灵茶更是能多出很多存货来;她也不用天天抽出时间来弄这些花花茶茶的。

当即红袖和韵香等人坐下,开始做仙灵茶;红袖一教韵香等人,才发现古时的女子当真是手巧的很,自己当泥可是学了很久才学会的,不想韵香几个不过一个时辰,便能出师了。

想到现代女子已经不精于女红,红袖便释然了,同时也放心的把仙灵茶都交给韵香几个去做;她起身去看茶香那边:茶香那里正在教几个新来的十一、二岁的小童茶道一一虽然他们不可能现在就独挡一面,但是总有他们出师的那一天。

现在古茶道那边的茶师都是掌柜的找来的,虽然技艺不错,却并不是十分的好:比起茶香来就差了许多;既使是平常的茶艺,那些茶师也有不足的地方;还有红袖认为,真正的东西要握在自己人手里比较好。

外面找来的茶师,绝对不如自己培养的忠诚度高;而且这些小童又是有卖身契在手中的,怎么也能让红袖安心些:她这也算是未雨绸缪吧。

红袖去看茶香和一众小童时,茶楼里正是最热闹的时候。

在茶楼一层的正中央,一张大桌上摆放着一个大大的琉璃盏;而沈妙歌站在暗红色雕花膝盖高的短梯凳上,身旁掌柜的捧着的大托盘上是盛放热水的铜壶,及一个大大的朱红色锦盒。

沈妙歌对四周抱拳为礼,感谢的场面话说过之后,便取锦盒打开:里面是一个比拳头还要大一些的茶球,共四枚。

他把茶球轻轻的抛进了琉璃盏中,然后取了热水注入了那大大的琉璃盏中,随着热水的注入,四个大大的茶球慢慢的沉到了盏底,随后便徐徐展开。

此时,沈妙歌的一壶热水已经注完,老掌柜已经接过小二哥递上来的铜壶接着注水。

很多人已经见过仙灵茶的盛放,只是此时人们忽然咦了一声:那琉璃盏中,随着茶球的盛放,有雪白雪白的碎片或是碎粒在飞舞————就如同雪花一般!

而,茶球中间的鲜艳夺目的花朵也完全的绽放楼上楼下观赏的人们暴发出了热烈的掌声,此时已经有不少的达官贵人去寻沈侯爷或是郑将军:他们要买这处仙灵茶!

老掌柜的抱拳朗声道:“瑞雪迎春春便到!此茶名为瑞雪闹春。”

又是一阵掌声,文人雅士们要的就是意境:所以茶好,还要名好才成。这一大盏的仙灵茶是红袖特意做的,为此她可是寻了好久的茶与花朵:好在此大盏中的茶只是观赏,并不是给人饮用,所以茶叶的好坏无关,不然还真做不出这么大的茶球来。

红袖和沈妙歌两个商议出来的点子,终于一举成功,让所有的贺客都感觉此行不虚。

后耒老掌柜的说了仙灵茶的来历:红袖托辞是梦中仙人的指点,这也是此茶的名称的来历;而后便说此茶不宜得,所以现在每日只能有十枚,而且只能在茶楼中享用;不过今天开张,有二十枚可以供贵客们享用。

二十枚?二十枚怎么够?今天所来的王爷及驸马等皇室贵戚便远远不止这个数了;但是,仙灵茶在太后和皇帝面前都是有名号的,并且还要贡给宫中;再加上此茶楼可是沈、郑两家罩着的,就算是王爷也不敢在茶楼中乱来————为了一壶茶得罪这两家人十分的不值啊;所以,王爷们明白,只能是各凭本事了。

沈侯爷终于明白父亲为什么不来了:他真是有些招架不住王爷们的人情攻势一一这些王爷们不拿架子时,更让他受不了。

王爷们以势压人,他完全可以不理会;但是现在王爷全部都是笑眯眯的,这让他不知道要如何拒绝;但是媳妇只给了二十枚仙灵茶啊!沈妙歌看得擦汗,他感觉自己现在没有袭到侯爷之位真是太好了,只是一个太子少傅的名头,任何人都寻人情寻不到自己头上来。

只是他没有高兴多久,那些被王爷们挤出了沈候爷身边的人都到了他身边:这些人哪个地位也不低啊,郡王、附马…;他心中也开始哀嚎l。

王爷们是感觉如果拿不到一个,这不是掉面子吗?都是王爷,只要有人有了,那另外的王爷是一定要想法子弄到手的。

而郑大将军也一样是苦不堪言:武将们可不像王爷和文臣那般文气,他们全部都撩衣挽袖一——给不给?不给?那你给谁,我们就抢!

最终还是廉亲王看在妻子的面子上,提出竞价的法子来:价高者得,这样沈、郑两家谁也不得罪。

沈侯爷不是没有想到这个法子,只是他作为主家不好如此说;由廉亲王说出来是最好不过。廉亲王一说出来,老王爷们顾着身份,再想想身家自然就点头同意了——他们家大业大,价高者得正合心意。

老王爷们同意了,其它人也只能同意;武将们只能放下袍子和袖子:他们也是财大气粗的人,谁怕谁?!不就是一个茶球嘛。

沈侯爷和郑将军一商议,叫来沈妙歌来问了问,便对众人抱拳道:“谢过众位王爷与诸位贵客的盛惜,我们商议了一下,今天开张大家如此给面子,所原定的二十枚.今特意赠加十枚——一再多真得没有了,仙灵茶很难得的,王爷们、诸位贵客多多包涵了。”

如此,他们沈、郑两家也算是卖了在场之人的面子,尤其是诸位王爷们:不管最终谁得到、谁得不到,他们沈郑两家却是不会得罪人的。

众人一听多了十枚,自然是极为高兴:也同意主家的话,仙灵茶如此神奇的东西,怎么可能易得?

看到宾客们都没有不满,沈侯爷和郑将军才松了一气:开店做生意,人气太旺也是大麻烦阿。

沈妙歌急急赶到沈家老宅.向红袖说了茶楼里的情形,然后让红袖取十枚仙灵茶出来,他要急着赶回去。

红袖十分吃惊,她是真得没有想到还有这种情况:她倒底不是很懂达官贵人们的想法;不过茶楼的生意火爆可以预料了,她很高兴的取了十枚仙灵花给沈妙歌,又叮嘱他路上小心,送他出了府冂。

回到房里,韵香等人都是一脸的兴奋,拉着红袖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红袖虽然献茶时有着借太后和皇帝两位“名人”效应的意思,只是没有想到效果居然好到这处程度;她一面高兴一面也谨慎着:生意好自然是好事,只是也要注重做人——福祸两相依,她没有忘记过句老话。

第七章非相交之人?

茶楼开张可以说是非掌的顺利,虽然大家大多都是对着仙灵茶来的,但是茶楼里其它的茶也是极好、极讲究的:只是水便有不同的讲究。

虽然荼贵了一些,不过好茶、懂茶的人明白,不会嫌贵反而要赞一句茶楼主人是真懂事之人;再者,今天来的人,很多是根本不在意银子的主儿。

红袖茶楼的布局与摆设、装饰,也很得这些达官贵人的,:就算是没有得仙灵荼,只在这里和好友吃上几盏茶、谈谈心,他们也认为很不错。

只是仙灵茶太过吸引大家,所以这些心思—时间并没有显露出来罢了。茶楼的生意第一天就非常非常好,小二们累得满头大汗,不过却干劲十足:今天可是有三倍的赏银,只要宾客们满意。

当然,有人喜便有人怒:某些人没有想到红袖今天没有出现在茶楼,想要动的心思落空了一半儿;不过,到现在还没有人敢动手脚,得罪了王爷们可不是玩儿的,说不定问都不问就把他打死!

三十枚的仙灵茶,几乎全被王爷们所得,只有一两枚落到了郡王的手中;不管是文臣和武将,大家都没有和王爷们真较真:你如果真比王爷有钱,那你的好日子也就要到头了。

最后,沈郑两家请宾客们去入席;当天的贺客,文臣一方由沈侯爷招待,武将由郑将军招呼,沈妙歌两旁奔走,最终宾主尽欢;而被郑将军抢劫的武将们,得到了一张仙灵茶包厢的预约贴子,这让没有被抢的武将文官,人人都后悔不已:当日为什么没有招呼郑大将军去自己家抢一抢呢。达官贵人们都走了,茶楼里才有百姓们进来,自然是富商大贾,平民也只在门外看看热闹。

只那琉璃大盏中的四枚仙灵茶,就让这些人目瞪呆;他们虽然明知道不可能争得过那些达官贵人,不过这些富商大贾们还是动了心思:他们有的是钱。

仙灵茶虽然没有了,不过在这里吃上一盏茶也不错;进来的人大多都点了茶坐下细细品上一番,掌柜的眼睛笑得只余一条缝了。

小二们已经很累了,不过却还是极热情的招呼着客人们;忽然一声巨响,桌上那个大大的琉璃盏被一旁倒下来的花架砸坏了!

楼上楼下的客人听到巨响都看了过来,看到那大大的一盏仙灵茶居然被砸坏了,都十分惋惜的摇头心疼不已:还想带着朋友、儿子的过来看看的。

掌柜的看到此幕,何止是心疼:今天可是开张,出了这样的事情多么的不吉利?他一面急命小二们收拾,一面使了人去报给沈妙歌和红袖。

花架倒的时候,旁边并没有人,它就这样好好的倒了下来;让老掌柜的怎么也想不明白:这茶楼里的每一样东西,他都是亲自看着摆放好的,这花架绝不可能倒下来。

沈妙歌听说此事,微微一皱眉头,只是让人给老掌柜的带话:问问店中的人,可有人看到那花架被人什么接近过;至于那被砸坏的琉璃盏,他倒并没有放在心上。

红袖听说此事之后,只是微微一笑:“想来我今天没有过去,也让人有些失望呢,砸坏便砸坏吧,不过就是想给我添个堵罢了。”只是,她并不在意这些。

虽然红袖现在不能说不相信有神佛的存在,只是她依然并不是很在意这些彩头、霉头之说。

因为红袖知道有人在谋算她,她更加不会冒冒然去茶楼:茶楼再重,也重不过她的肚子里的孩子;她已经失去了一个,自然不会再失去这一个。

红袖和沈妙歌对老掌柜的都只有宽慰之语,并没有责怪他一句;可是老掌柜自己心里却不去此事:开张第一天,就“砸了”茶楼里的招牌仙灵茶,这可不是好兆头;而且他自己也明白,一定是有人故意为之。

他一定要找出这个人来:如果是宾客们动的手脚,他没有法子;只要是店中的人动的手脚,他便要查个清楚明白方可。

虽然当天宾客云集,想找谁接近过那个花架不容易;但是店内的人是有数的,老掌柜不声不响的默默的给小二哥、茶师等分出了三六九等:哪一些是绝对可以信得过的————这些人老掌柜可是挑得极严,茶楼里几十个人,只有四个人他认为是绝无问题的。

然后他和这四个人想各种法子,悄悄的把茶楼里的人的根底摸了一个清楚:最终,老掌柜的认为有那五六个人有些问题。

他便把他所知道的一切禀给了红袖和沈妙歌知道;不过,这是后话了。

红袖和沈妙歌并不是不重视此事,不只是他们,就是沈老侯爷和郑将军都对此事十分上心如果是宾客们所为,就是他们两家的敌对之人;只是当天他们可没有请那些人来,被人混进来的可能性也很小。如果是茶楼里的人所为,那么动手的人很有可能是沈府的某些人:那就是还有人要不利于红袖,她现在可是有喜的人!

所以,沈老侯爷让红袖近来千万要小心,沈家老宅的人要细细的再查一查根底,他认为红袖到沈府去请安也要减少一些;而红袖到了沈府,自她吃的茶到饭菜等等,都会有专人————以此来防那些别有用心的人。

沈府与红袖的所为,让沈府的某些人很恼火。

‘名是笨蛋!现在岂不是打草惊蛇?原本以为她能有什么好主意,却只是小打小闹!”咬牙切齿的声音:“眼下,反而让我们也无法动一动。”

“不能让她生下来,不然侯爷之位便要定了。”

“我自然是知道。”顿了顿:“只是,她也不一定能生个儿子出来,说候爷之位却早了些。”不过倒底还是不放心:“当然要小心,万一是儿子便是我们的麻烦了。”

‘也不用怕,儿子养不过三岁,不也是白搭?!那侯爷的位子一样不会立时到五哥儿的手上。”

“算了,不要提什么侯爷之位了;不到他手上也到了旁人手上,只不过他做候爷,我们便绝难成事了。

“那接下来?”

“我想一想,眼下哪里还能动弹?想起来便火大,砸那么一个破琉璃盏有什么用?!真是白痴,白痴!”

再怒,事情也是如此了。

沈老祖现在已经调养的差不多了,尤其是看到那仙灵茶时更是高兴;有一天,她无意之间听到红袖有孕的事情,便急急让人要去看红袖时,才知道红袖已经不在沈府。她问事情的原委,沈老侯爷三言两语便把事情简单说了一遍:说多了,怕母亲生气;而沈老祖闻言之后沉默半晌,便道:“我要去老宅住一段日子。”

沈老祖年岁日大,在她眼中没有什么能比孙子更重要;沈老侯爷等人自然反对,不过她道:“我能活到这把年纪已经是不易,如果能看到五世孙,就算是立时闭目也无没有挂碍了。”

听到沈老祖此言,沈老侯爷等人都不好再劝,知道老人家只是想看孙子:虽然那孙子还在红袖的肚子里。

沈妙歌打发人给红袖送信儿,让她着人收拾院子,过两三天沈老祖便会过去。

红袖对沈老祖来同住,倒并没有什么不高兴;让人把老宅的上房收拾了出来一一她自知身份,所以到了老宅并没有住到上房里;她上面可不止有一位婆婆啊。

院子收拾好之后,给沈府送了信,红袖打算去茶楼看看:自开张到现在,她还没有去看一眼;而沈老祖来了之后,她再出去便不像现在如此方便了。

红袖收拾之后,便带着丫头去了茶楼;茶楼里一切都好,客人每天都很多;老掌柜笑眯眯的说,包厢现在都是要提前一两来预定才会有。

红袖叮嘱了几句和气生财的话之后,便到二楼去坐一坐:出来一趟,便当是散散心吧;刚到二楼上,她便看到了一个熟人儿。茶楼还没有开张时,她看到的那个女子。女子还是一样劲装,看到红袖时笑着抱拳:“夫人,有礼了。”

红袖还是一个万福:“姑娘好。”女子微微皱眉,终究还是把话说了出来:“听人说夫人也是有一身好功夫的,为什么偏要做这种小儿女之状,岂不是令人生厌?”

红袖微微愕然:在京中,所有贵妇贵女们相见,大多是以万福之礼相见;只有少数相熟的武将之女们,在见面时才会行抱拳之礼。

而且沈府很重规矩,虽然是武勋世家,长子一房却讲究文武双全,所以红袖自嫁入沈府之后,一直都是规矩万福礼待人。

不想今天却被人斥为小儿女之状。

红袖想了想立起身来微笑:“姑娘英气逼人,小妇人不能及也。”她和此女不熟,所以只是平掌的客套待之。

那女子却脸上正现失望之色,对着红袖草草一抱拳:“夫人,有事先走一步。”然后带着人便自红袖身侧而过。

红袖轻轻摇头:真是一个怪人;也没有放在心上,自去包厢里就坐;而那女子走到楼梯处又回身看向红袖,轻轻的嘟囔了一句:“还以为是一个可以相交的率性好女子,真是可怜了做那份仙灵茶的灵秀之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