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十一月的洛都城,因为北王府的一桩婚事,显得热闹了许多,很多人都在议论这等于是飞上枝头变凤凰的北王世子妃,宫中这边,身子骨健朗,不常有病痛的皇上,忽然病倒了。

太医诊断是劳累过度,到了一定年纪,再处理这些繁重的朝政显得力不从心。

本来很多事都应该交由太子处理,这么多年下来,太子就算是不擅长也学了五五六六。

但年初太子遇刺后养病这么久,又出了二皇子这件事,皇上没有把事情交给其他的皇子,都是自己处理的,这一操劳,就病倒了。

第109章 .皇上驾崩了

此时正要入深秋,皇上这一病倒,原本刚刚平静的朝堂又滚滚的要掀起波澜。

生病容易养病难,操劳过度就是需要大量的时间休息,养身,可朝政不可废,在连续三天不早朝后,承乾宫外就跪满了很多的官员。

太子身子是康复了很多,但重伤过后早就大不如前,由他来主持朝政怕也是力不从心,皇上病了还有这么多个儿子辅佐,这些大臣跪在承乾宫外,说白了就是让皇上开口,定一个人下来主持大局。

皇子们个个都是说着愿意为父皇分忧,皇上听烦了,一个都不需要他们侍疾,只召见了素日里在皇上跟前就是说得上话的大臣入内。

洛都城的天因此像是蒙上了一层雾,就是阳光普照也照不开这阴郁,皇上都病了,谁还敢表现的这么开心。

林 清苒得知爹进宫两天都没回来,总觉得皇上不只是劳累过度这么简单,劳累过度几天休息之下,早朝还是能上的,不至于要百官跪在殿外,而如今,看小七那送过来 的信,这几天进出宫频繁的傅君浩所言,承乾宫中有什么旨意要下的,都是几个皇上身边的近臣出来代宣,在殿外求见的大臣一个都没能入内...

十一月中,已经病了半个月的皇上还是没能上朝,政务由太子和几位大臣协同处理,此时的早就按耐不住的三皇子等人想要闯承乾宫进去,被宫中的护卫队拦截在外,险些没打起来。

林文锡走出承乾宫,三皇子和四皇子脸上尽是怒意,先发制人指责林文锡,“林大学士一直拦着不让我们见父皇到底是何意,你好大的胆子。”

“臣哪敢拦着两位殿下,只不过这是圣上的吩咐,两位殿下的心意臣会转达给圣上。”

“让开!”三皇子森着脸看着林文锡,“父皇不可能一直不见我们,林大学士,你如此举措,究竟是为了什么。”

林文锡摇摇头,“三皇子还是莫要为难臣了。”而门口站着的侍卫,根本没有想让的意思。

远远的走廊那,皇后带着太孙过来,四皇子脸色一变拉了一下三皇子,众人行礼,皇后带着太孙进了殿中,三皇子和四皇子的脸色更是难堪。

“两位殿下请回吧。”林文锡恭敬和三皇子四皇子行礼,跟着进了殿中。

内寝,张贵妃见皇后来了,起身行礼,皇后摆了摆手,坐到床边,半个月的时间骤然消瘦许多的皇上看到她来了,点了点头,“辛苦你们了。”

林文锡就站在外殿,太孙站在他旁边候着,脸上沉默一片。

过了许久,刘瑾进来叫林文锡和太孙一块进去,皇后和张贵妃到了一旁站着,皇上看着自己带在身边有四五年的孙子,招了招手,“毅儿,过来这儿。”

萧景毅走到窗前,皇上看着他,低低的和他说了几句话,皇后她们听不清在说什么,只看到太孙摇头或点头。

说了良久,太孙退到了一边,皇上叫了一声林文锡。

“臣在。”...

也是一道圣旨下到户部,又户部颁下公文,已经当了二十几年大学士,前期升官很快,深得圣心的林大学士在这个节骨眼上,升官了。

翰林院大学士升官做殿阁大学士,算是走到顶峰了。

而林文锡这一升官,在当下这个关头,引起了太多人的注意,大家都知道他在皇上病下期间侍奉左右,此等公文,隐隐预兆着什么。

动作快的,此时早就已经开始筹谋要去巴结这个新鲜出炉的殿阁大学士,可林文锡除了回林府换一身衣服,其余的时间都在宫中。

但没过几天,户部又是几道公文下来,有几个官员跟着林文锡一块升官了,虽然这官品没他高,但这足够震撼到这些翘首观望的人。

皇上到底什么意思,病的多严重,朝中事物交给太子和几个老臣,而自己就忙着颁布这些旨意又是何想法。

此时宫中淑妃和德妃不淡定了。

几度在承乾宫中碰壁不得入内,终于有人想出了办法,乔装打扮成送饭的太监进到殿中,隔着远远的,看到了躺在床上神情疲惫体态虚弱的皇上,之后这消息就传到了某些人耳中。

十二月初,今年的洛都城大雪下的尤为的早,似乎就是要把这一份阴郁添的更加浓重,寒冷的天里,风刮的街上来来往往的人很少。

就像是酝酿着一场很大的灾祸,本是高阳的天,一会就会随着风雪渐渐阴暗下来,大雪渐渐覆盖着皇城,覆盖着洛都城,邵府中林清苒觉得特别冷,屋子里暖盆子旺着,她抬头看窗外,昨天夜里邵子钰进宫,到现在都还没回来。

林清苒担心在宫中的亲人,就算是不了解这个世界的朝变,林清苒也在上辈子的史书中看到过太多朝变引起的杀戮。

人命在这个时候一点都不值钱,甭管你死前是多么招摇尊贵的身份,一刀下去,命没了,就是输了。

一天后林清苒听说太子进宫了,林清苒心中预感很糟糕,命人把邵家前后的门都关紧了,傍晚,天骤然黑下来,司琴匆匆进来,说是十一和阿九过来了,还带了一些人。

林清苒走出去,十一和阿九身后跟着数个侍卫,他俩从去彭城的时候就跟着邵子钰,如今也是听命于邵子钰,“夫人,大人命我们前来在邵府待命。”

说的好听叫待命,实则就是来保护林清苒他们,林清苒心中越加的不安,“阿九,十一可以留在这里,你进宫去陪在大人身边。”

阿九摇摇头,吩咐十一把人带开,“夫人,如今的宫中守卫森严,怕是进不去了。”

这不就是大事来临的前奏么,林清苒一颗心猛然悬了起来,身后忽然传来涵哥儿的声音,还有博哥儿啊啊呀呀的喊娘声,林清苒转身,抱起儿子回了屋子。

脑海里有各种可能性想过,林清苒吩咐观言跑一趟林府,直到是深夜,这飘着雪的洛都城里安静一片,林清苒在门口进进出出,总是难以安定下来,爹没回林府,邵子钰也还没回来,听说不少官员都进宫去了,邵家那大伯和二伯在宫中。

两个孩子是感受到了她的不安,博哥儿黏着她更厉害,林清苒进屋子陪他们,他就趴在她怀里,小手揪着林清苒的衣服,奶声奶气的喊着娘。

直到深夜,两个孩子都困了,林清苒把他们抱到床上,她自己则坐在软榻上等着,困顿的快要睡过去,忽然一阵钟声传来,那深沉悠远的响声从皇宫的那一端嗡嗡的传来,林清苒猛然清醒,站起来到了屋外,阿九守在门口,看到她出来,“夫人,外头冷,您去屋子里吧。”

那钟声还在持续,比太后娘娘去世的时候还要来的悠长,可林清苒难以置信,一个多月前因为劳累过度而病下的皇上,怎么可能就这么走了,他的身子骨不是还硬朗,他的年纪比爹没有大太多,这皇上,走的也太突然了。

“去准备丧服。”林清苒吩咐李妈妈下去准备,府中所有喜庆的即刻要撤下来,觉得突然的何止林清苒,像她这样知道消息清楚些的都惊讶了,那些不知情的听到这钟声,甚至不会觉得是皇上驾崩。

伴随这钟声,很多府邸的灯亮了,沉寂了大半夜的洛都城,在凌晨这一刻,逐渐的热闹了起来,无数的百姓是睁着惺忪的眼开门到街上来看,听着那皇宫中传来的悠远钟声,很多百姓意识过来,当街就跪下了。

天还下着雪,宫中宫门还紧闭着,林清苒这边准备好了丧服,却不知道什么时候进宫哭灵,大家和她一样,也都在等...

宫中已经是哭声一片。

以为皇上病的多重,但也没有预料到皇上直接驾崩了,太医一句劳累过度多少人信了,承乾宫外的广场上白雪覆盖,侍卫队殿门口拦着,广场上则是诸位皇子和官员。

他们也在等,等那现在还关着的门打开,等着宣旨。

不知道多久过去,那红漆大门沉声开了,林文锡等人跟着刘瑾走了出来,刘瑾手上拿着一道圣旨。

广场上安静一片,刘瑾的声音传入众人耳中,直到这圣旨宣读完毕,有些人还没缓过来。

皇位传给太孙萧景毅,念其年幼,还不能独当一面,殿阁大学士林大人,张忠候张大人,北王爷三人共同辅佐皇帝登基,由殿阁大学士林大人与朱太傅担任新皇师傅。

其余几位皇子封王赐封地,孝期后迁往封地任守,皇帝无诏,十年内不得回洛都城。

宫中妃子,有所出的留在宫中太妃居中,无子的迁移出宫前往大佛寺,其中张贵太妃虽无子,但养有二皇子一双儿女在膝下,留在宫中。

刘瑾连续念了好几道圣旨,当几位皇子听到孝期后迁往封地,皇帝无召,十年内不得回洛都城的旨意时,脸色都变了。

这是要给新任的皇上排除万难,起码在这洛都城是无威胁,十年的时间早就够把这位子坐稳,还有什么机会。

而彼时真正难过的人,是这群听了遗诏的妃子们。

她们才是真正难过的一群人,她们不为皇位,不为皇权,她们在这宫中这么多年,一辈子都无所出,付出所有芳华,皇帝骤逝,她们的后半生留在宫中的机会都没了,要去往大佛寺祈福留到死。

皇上给受尽恩宠的张贵妃留了后手,让她不至于过凄苦的下半生,可皇上什么都没有留给她们。

第110章 .炙手的皇位

萧景毅一步一步的往前走,到刘瑾面前接旨,皇爷爷的脾气到离开都还这么的古怪,没有让任何一个儿孙送行,给父王送行的,除了皇祖母和贵妃娘娘之外,还有一些官员。

萧景毅年纪还小,很多事情都处在懂一些,不全懂,又不能理解的阶段,他手捧着有些沉的圣旨起身后转过去面对着广场上的人。

张忠侯林文锡几个为首的跪了下来,“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紧接着他们身后的官员也跪了下来,三皇子等人面面相觑,最终也是随着在场的所有官员,一齐跪了下来...

天蒙蒙亮的时候,宫中大门开了,所有朝中官员女眷入宫哭灵,林清苒觉得这冬天显得格外的萧瑟,太后娘娘是这个冬天走的,就在去年,而先皇也没能熬过这个冬天。

大殿外雪花落下,铺着跪的草团,这样的日子里,哭灵显得格外的悲戚和艰难,那边朝臣们还要准备新皇登基,出丧前要把这件事办妥,林清苒还是没有见到爹和丈夫。

跪下来之后浑身的寒意,身侧有打伞的宫女,但那雪风一吹就是斜着飘过来的,打在脸上,穿着再厚的衣服依旧是挡不住着颤栗。

林清苒哭不出来,饶是周围的声音哭的再响亮,她还是哭不出来,看一眼一旁已经哭的鼻子发青的夫人,林清苒垂下头去,拿起帕子掩面。

前面跪的是宫妃和皇族中人,后面才是她们这样的女眷,就是一上午林清苒看到数人哭晕,这样寒冷的天气里,等这三日哭灵后,病倒的又是一大批。

傍晚的时候去了侧殿休息了一下,林清苒喝了一碗的姜汤,捂着手,周围的人都神情憔悴。

二姐林清妍走了过来,拉了她一下,林清苒转过身去,林清妍在她耳边轻轻说了一句,林清苒讶异的张大嘴巴,她是刚刚才知道,登基的原来是太孙,不是太子。

林清妍点点头,现在也不宜多话,拍了拍她的肩膀,走开了。

林清苒又喝了半碗的姜汤,这边宫女来催,所有人又到殿前,跪下继续哭。

此时的天气渐暗,雪有些停了,忽然前面那传来一声悲戚的大喊声,“皇上。”

林清苒抬起头,看到一抹白色声音猛然的要往那阶梯上冲,被守着的侍卫揽下来之后,那嘶哑的吼声所有人都能听见,“皇上,皇上您为什么要丢下臣妾,您把臣妾也带走吧,皇上您好狠的心啊皇上。”

那是歇斯底里的哭喊声,林清苒听着鼻头一酸,一整天都没掉泪,此刻这眼泪扑簌的往下落了起来...

哭灵三天都不得出宫回府,林清苒第二天声音就哑了,倒不是哭的,而是熬夜累的,在外头吹冷风下着雪熬上一天,她这情况还算好,不少人已经有发热的迹象。

第三天,许多人病倒了。

期间林清苒还是没有见到爹和邵子钰,也没见到娘和姐姐们,各个人是分开屋子休息的,在这个时候,根本不可能随意走动,有多余的时间都用在休息上了,这哭灵就是一件耗费精力的巨大工程,一年前怀着博哥儿的时候没有前来,那还真是她的运气。

三天后,林清苒终于得以出宫。

邵子钰还没回来,林清苒这边在家换了一身衣服洗了澡,晚上到了家,第二天还得入宫,白天进宫晚上出宫,这样还要持续三天。

也就是这三天里,新皇登基,改为东旭年为庆余年,这还是洛都城的天,可不知不觉中,又像是一个新元年的开始。

宫中的关于丧事的事情很忙碌,先帝驾崩后的第六天,邵子钰终于回来了,林清苒让他去好好的洗了个澡,这一折腾,夫妻俩都瘦了一圈。

“岳父还在宫中陪着新皇主持大局。”邵子钰喝了一口姜茶,精神不显好,宫中这番忙碌根本没得休息。

“过几天出丧,晚上你好好休息休息。”邵子钰摇摇头,“你休息好了,我还得进宫去,先帝那边守灵的侍卫,也不能松懈。”

登基之初,除了国丧之外,各项事情都很多,新皇年纪轻,这大多的事情都落在了三个辅佐大臣身上,林清苒怕爹累坏身子,嘱咐邵子钰进宫的时候捎了药丸...

几天之后,洛都城的雪正是下的大,宫中发丧,这沿路到了皇陵,路边跪着无数百姓,一路哭声不止。

林清苒她们呆的很后面,皇陵这边先帝的棺木下葬之后,她们这些官员女眷,可以不进宫,在皇陵外的大火堆上烧了绑在身上的草绳,等着回宫的队伍离开,她们就能够自己回府。

此时的宫中哪里还注意谁家的夫人到底来没来,林清苒回了邵府,多日来积累下来,如今丧事毕,这一坐下就不想起来了。

阿九和十一还没走,林清苒以为他们傍晚会离开邵府,还想给他们这些人犒劳一下,还没准备这红包,林清苒回来不过一个时辰的时间,宫里出事了。

阿九是跑进这边院子里来,要林清苒带着两个孩子在屋子里呆着不要出来,这府邸外头,隐隐约约的竟然有吵闹声。

这附近都是官家府邸,和她一样奔丧回来的夫人,现在哪里还有什么力气争执,林清苒刚刚才放下去的心随即又悬了起来,从厨房里跑来的司画进了屋子,手里还拎着食盒,“小姐,外头路过好多官兵。”

这话音刚落,刚刚那吵闹声,居然近了,似乎到了邵家门口这边。

林清苒一惊,即刻让司画去找观言,集结所有家仆配合这些侍卫,想想又嘱咐楚妈妈照顾好两个孩子呆在屋子里不能出来,自己走到门口,声音的来源正是前院的大门口那。

十一带着两个侍卫过来,见她出来,赶紧让她回去屋子里,林清苒这不清不楚的,拦住他问,“外头究竟是谁!”

“有武将带兵前来,说是要带夫人和两位少爷进宫去,大人早前吩咐我们,不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能让人带走你们,必要的时候就武力相向。”

林清苒冷哼了一声,“这是要带我们当人质去了,他们要是胆敢私闯民宅,进来一个绑起来一个,司琴,让厨房里准备石棉沾油,他们要硬闯,就统统给我点火烧了!”

十一倒是被林清苒这气势给震慑了一下,司琴往厨房里赶,十一让一个侍卫跟着前去帮忙,还是好言道,“夫人,这儿就交给我们吧,您进去陪着两位少爷。”就算是夫人一点都不怕,他也不能让她到大门口去啊。

林清苒转而走进屋子里,实际上心里头还有些突突的跳,这武将都开始在别人没有防范的情况下忽然去各府邸带人,她这边有十一和阿九,那别人那儿呢,刚刚那吵闹,是不是已经有人被带走了。

林清苒这边是完全不知道宫中是什么个情况,先帝刚刚下葬,这宫中肯定还有一堆的事情要处理,太后和张贵太妃她们这些天都累病了,这么一团乱的情况之下忽然有人逼宫造反,是不是能防备的住。

林清苒想着,博哥儿感觉到她的不安,爬爬着到她身边,喊了一声娘。

林清苒回神把他搂在怀里,猛然想起,这先帝驾崩,儿子月底的周岁礼可又要泡汤了,低头点了点他的鼻子,“娘的乖孩子,你怎么就总是撞上这时候呢。”出生的时候太后娘娘崩逝孝期,如今先帝驾崩,这周岁礼又赶在这孝期上了。

博哥儿不懂,哎呀一声伸手放在林清苒的手心里,抬头嘿嘿的笑着,露出两个小门牙。

“得,咱自己家中抓。”林清苒抱了他一下,涵哥儿坐在那边拿着笔画画,听到弟弟笑了,放下笔拿起纸给林清苒看,“娘,您看我这画的是什么。”

黑乎乎的不规则几团,林清苒看了一会笑问他,“是什么。”

“这是虾,我照着爹墙上挂着的画的。”涵哥儿骄傲道,煞有其事的介绍给林清苒,哪里是石头,哪里是虾,还有水草。

林清苒看了好半天,这才从那几团中看到了类似虾头上的须,夸奖道,“画的真不错。”这虾都吃的和儿子自己一样的健壮。

涵哥儿高兴的把画收好了,回来还要给爹看。

林清苒心还系着大门口的事,那还有争论声传来,等过半个时辰左右的时间过去,那声音才淡去。

但这并不只有一批人,等到天渐渐暗下去,外面的路上又有了官兵的路过声,本来已经离开的武将,在天黑之后,忽然又纠集起了多一倍的人到了邵家门口,要求直接带走林清苒和两个孩子。

此时已经清楚趁着丧事刚刚结束,没等人皇位坐热就赶着去逼宫造反的是封了赵王的三皇子,邵府这边,就是非下手不可的一家了。

这邵家夫人可是如今殿阁大学士林大人的女儿,抓了她,岂不是多一个筹码,只不过下午的时候过来,邵府这边竟然早就侍卫防备,下午的时候敌不过,这不晚上多了一倍的人过来想抓人。

势均力敌的时候这说话已经出不了什么结果了,转眼间门口那就开始动手。

观言带着一众家丁,趴在墙头上做什么,扔下午几个丫鬟赶出来的石棉团子火,人外头的抓人是要抓活的,可这府里面扔出来的东西,都是要人命的。

再者里面的人能坚持,外头的人坚持不了太长时间,没多久,大表哥陆向易亲自带人过来了...

第111章 .大伯挺身救

场面一边倒,很快陆向易带来的人和十一他们里应外合,制伏了试图闯进来的这些人,林清苒这边是安全的,只不过在这之外,许多官家的女眷,已经被带走了。

陆向易带走了这些人,没有停留,又去了别处,此时已经是深夜。

林清苒一夜未睡,之后的府邸四周都安静了下来,直到凌晨到来,天色逐渐灰白,大街上又传来了官兵巡逻的声音,阿九进来告诉,这是在找昨天躲在在城中的乱党余孽。

一夜过去,所谓的逼宫和叛乱,结束了...

邵子钰是下午才回来,而这三皇子四皇子逼宫叛乱的消息,也在下午的时候传遍了洛都城,巡逻的官兵从凌晨到下午一直不停在找,宫中不至于血流遍地,但伤亡也不小。

送葬的队伍刚刚回宫,那边乾清宫那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宫门口这边埋伏着的人就开始闯宫,宫内自然是有接应的人,三皇子四皇子带人逼在乾清宫的大殿上,要新皇交出玉玺,退位给三皇子。

此时宫外才有这么多人开始抓人,就是为了威胁有家眷的官员支持三皇子,最重要的是能够要挟到三位辅佐大臣。

林清苒听着,场面太惊险了,三皇子四皇子蓄谋已久,他们比二皇子能忍多了,而先帝忽然驾崩,又下了这样的圣旨,要让他们十年内不得回洛都城,这才逼的他们要在先帝下葬后的当天,宫中防卫没有这么严的时候逼宫。

“你是说,大伯救了皇上?”林清苒神情一怔,谈判不成,三皇子他们直接动手要杀了新皇,竟然是大伯挺身相救,挡在皇上面前,身中两箭,重伤晕厥。

“是,当时岳父和北王爷是在皇上前面,大伯他们在皇上侧边,侧面飞来几支箭,大伯护住了皇上,自己中箭。”邵子钰当时并不在殿内,殿中的情况也是听人转述。

如此一来,大伯岂不是皇上的救命恩人,林清苒的情绪一下有些微妙,“大伯如今身在何处。”

“伤势较重,伤及肺腑,现在还留在宫中。”邵子钰和她对看了一眼,林清苒叹了一声,“你说皇上会给什么赏赐。”

“那得看大伯他想要什么赏赐了。”邵子钰明白她的意思,心中也是唏嘘,二伯当时选择站在太子身后,这是有惊无险的选择,相当于是支持太孙,奔前奔后做了不少事,当时大伯并没有什么动作。

但如今大伯这一挺身,二伯那点事,就没多大用处了...

这注定是个不太平的新年,十二月初先帝驾崩,月中下葬,三皇子造反,主犯等所有有关的官员被捕之后关押于天牢,再由刑部去查,除了造反这件事之外,他们还做过哪些事。

谋反的罪足够大过所有别的罪行,而此时的刑部,翻找那些证据更是容易,这些年来三皇子四皇子两兄弟以及这些党羽做的事儿,一样一样翻出来,那都是死不足惜的,其中还包括了太子府当年小郡爷被毒死的的事情。

当时想毒死的其实是太孙,只不过做哥哥的疼弟弟,这一让,反倒是把年幼的小郡爷毒死了,当证据呈递到了皇上面前,这个年仅十岁的小皇帝下了当皇帝以来的第一个决定,用当年毒死他弟弟的毒药,赐死三皇子四皇子。

三皇子四皇子的生母淑太妃得知这消息,昏厥过去,等人醒来已经是有些疯癫了,她曾经是先帝后宫中最骄傲的妃子,她给先帝生了两个儿子。

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两个儿子身上,她也想要儿子坐上那个位置,那一系列加诸在三皇子四皇子身上的罪和淑太妃有没有关系,有的,只不过现在人也疯了。

疯了的淑太妃说的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儿子有多出色,他们有多得先帝的喜爱,将来就是人中之龙。

十 二月底,这个年轻的小皇帝连过年的机会都没有留给两位皇叔,在二七这天赐死了三皇子四皇子,处死罪重的几个党羽,其余抓起来的,抄家的抄家,充军的充军, 三皇子四皇子留下的孩子毕竟还都是皇室血脉,年纪也还小,没有理由让他们流落在外,但也不能让他们由着过去的那些人养育,这边陈王爷和北王爷向小皇帝建 议,可以让把这几个孩子送别庄内,派人照顾。

到此处,谋反一事,尘埃落定...

国丧,今年的大年三十也无需进宫了,没有宫宴。

年前的这些天,林清苒每天都能听到说处死了谁,抄了谁的家,谁家的男丁被充了军,女眷充为妓。

这样的氛围之下,林清苒并没有感受到多少新年愉快的气氛,博哥儿的抓周也延迟到了过完年,许多事混杂在一块,一晃就是大年三十。

自古以来都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所以现在的洛都城里,都是赞颂先帝考虑的好,新皇如何的合适,将来又是一任贤帝,三皇子四皇子简直就是不自量力么。

倘若今天三皇子谋反胜利,他坐上那皇位,洛都城里传的那又将是另外一番话了,年纪轻轻的皇帝怎么能处理的好朝政,自然是要稳重些的才能担此大任,这不是谋反,这是为天下黎明百姓着想。

夫妻俩说起来的时候,邵子钰道,遗诏这么下的时候,先帝早就有预料到会有这一出,这几个儿子在他活着的时候都不安分,他去了之后,怎么可能会甘心诚服自己侄子做皇帝呢。

“当初若是没有二皇子刺杀一事,说不定他们会早动手。”邵子钰这么说着,林清苒叹了一声,“我看那小皇帝是个心狠的,爹这辅佐,怕是会吃力不讨好。”

“再 心狠也还是个孩子,先帝这么难琢磨的一个人,岳父不是还好好的对付着么。”邵子钰拉着她的手,林清苒摇摇头,“你错了,先帝当时已经年长,有自己成熟的认 知和想法,不会被别人左右,爹是投了先帝所好,所以才会得先帝器重,而如今爹和北王爷他们是辅佐一个认知不全,随时可能被别人左右的小皇帝,你若严苛对 待,搞不好他长大了还记恨呢。”说白了,养得好还知道感恩,养不好谁知道什么时候会翻脸。

“你怎么不想,此时正因为容易被人左右,所以谁在皇上身边伺候的时日长,谁就对他的影响最大呢。”邵子钰捏了捏她鼻子,“大年三十讨论这个做什么。”

“那还不是你提起来的。”林清苒嘟囔了一声。

话音刚落,涵哥儿牵着弟弟就在门口催了,“爹,娘,您们怎么还不出来,什么时候放烟火,我和弟弟都等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