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两个走出去,观言他们已经在院子里准备好了小烟火筒子。

国丧期间,不能热闹的放大烟火,两个孩子喜欢,邵子钰就派人找了放在地上冒火星子的,点着了之后,那能窜到一人多高,也是五颜六色的,喷闪上好一会。

孩子们很好取悦,博哥儿站在哥哥身边,拍着小手很开心,两个管事连续点了七八个,熄灭了之后,抬头看天空,显得格外的静谧。

李妈妈带着丫鬟从厨房那拎了食盒过来,盒子里放着几碟饺子,邵子钰回忆起第一年和林清苒一块大年夜吃饺子,吃了一堆的铜板出来,说起来的时候一旁涵哥儿就飞快的吃着碗里的饺子,试图在里头找出一枚两枚来。

林清苒拍了一下他的额头,笑道,“没往里头放呢,哪里来的铜板。”孩子还小,铜钱刷的多干净吃了也不卫生,林清苒就没让厨房里放。

“为什么不放。”涵哥儿惦记上了,仰头看着林清苒,“我也要吃到铜钱,要好多好多钱。”

还生了个小财迷了,邵子钰逗他,“多少钱才算多。”

“一千个铜钱!”涵哥儿吞下口中的饺子,大声说道,“不对,要两千个铜钱才行。”

“太少了。”林清苒摇摇头,“起码得一千两黄金才够啊。”

“可是老师说,好多百姓一年也就才赚一千个铜钱。”涵哥儿也就知道个表面意思,实质性一两银子能买多少东西,他哪里清楚,只知道一千这个数量,是很多了。

“嗯,所以赚钱很不容易。”林清苒灌输他,“不可以浪费。”

涵哥儿端着碗喝干净了碗里的汤,小嘴嘟着油嗡嗡的,“不浪费。”

一旁博哥儿见哥哥吃的这么快,小手拍着张口要林清苒喂他,有了做对比的人,也不挑食,一会的功夫就吃完了几只。

一家人和和乐乐吃过后,两个孩子抱下去睡了,林清苒和邵子钰也躺下休息,明天一早还要去邵家拜年祭祖...

天刚蒙蒙亮这边府里,田妈妈已经布好了八仙桌,就等着林清苒他们起来,先在这边拜过之后再去邵府。

出门的时候正好天亮,涵哥儿迷迷糊糊的,博哥儿趴在奶娘肩头上,醒了又睡着了。

上了马车,涵哥儿这才悠悠清醒过来,小窗户外的雪停了,大街上都是车轱辘滚出来的长长痕迹,偶尔有几声鞭炮。

到了邵家,这边也刚刚准备妥当,一大家子的人在祖祠外祭拜,祭拜之后就是挨着院子一个一个拜年下来,从太夫人那出来去了大房,邵家大老爷还卧床养病呢,林清苒是听邵子钰说宫中赐了好多珍贵的药材下来,还时不时派太医前来看诊,相当的重视。

第112章 .林家大团圆

林清苒也从大伯母那时不时炫耀的口气里听出了大伯父非常受小皇子看重,以性命博回来的光荣,就是为了保护小皇帝死了,那也是荣耀的事情。

进到屋子里看过大伯父,从大房院子里出来,邵子钰的脸色微凝,皇上对大伯父的重视出乎他预料,如此下去,等大伯父伤好了,上朝的时候提起这赏赐,又该如何。

到了二房那,何氏热情的接待了他们,林清苒留在屋子里和二伯母说话,邵子钰去了邵二老爷所在的书房内。

“好长一段日子没见面,博哥儿一下就长这么大了。”何氏说了给博哥儿塞了个大红包,兄弟俩都有,博哥儿觉得太沉了,就放在林清苒手里,坐在那因为衣服穿的多,盘不起腿来,两条腿搁在那,不爱抓丫鬟递过来的玩偶,就捱着林清苒。

“二伯和二伯母身子可好。”林清苒这次过来也带了两个从卫叔那开过来的药方,“我这里有两个方子,补气益气的,一年四季可以各吃上一回。”

“好着呢,如今就是子的婚事定下,就没什么可操心的了。”何氏摸摸涵哥儿的头,“就是你二伯他,心里头藏着的事儿多,身子也大不如前了。”

人就是容易憋出病了,心里藏的事太多,也不会高兴,林清苒知道这根结所在,都是心知肚明的,也不必说出口。

那边的书房里,邵二老爷正和邵子钰说着邵子的以后,“你六弟他不是个聪明的,但刻苦,想让他去翰林院呆两年先,学着些,以后再看去哪儿。”

“这件事我去说就行了。”翰林院那邵子钰熟的很,再者邵子可是正儿八经科考上去的,不像他这样中途插队,打招呼不过是为了六弟以后能在翰林院里多受照应些。

“基本的招呼二伯都已经打过了,你也不用忙。”说完了这个,邵二老爷这回没有提别的,让他们夫妻俩早些走完其余两房,也好早点回去...

四房里出来,已经临近中午,也没这打算留在邵家用饭,一家人回了邵府,初二初三,别人家都是忙着热闹迎客,他们这一家四口,好好的歇息上了两天,等着初四去林府拜年。

年底那一个月林清苒真没睡过一个安稳觉,这几天邵子钰也是全程陪在家里,林清苒这才睡的好一些,初四这天一大早,马车上都装好了礼,上了马车出发去林府。

身子骨坚朗的刘氏今年留在林家过年,在镇上的林家大伯一大家子大年初一就过来林家拜年,这家中有一老就是有一宝,她在哪,一大家子就跟到哪,林家上下十分的热闹。

林清苒到的时候厨房里刘氏来着兴致在教三个孙媳妇擀面。

在镇上住习惯了,有使唤的丫鬟,大伯母自己都很少下厨,就是祖母还改不去那老习惯,不动上一动就不舒服,大过年的休息几天,趁着孩子们都在,今天几个孙女也都要回来拜年,干脆就在厨房里教她们如何擀面。

林清苒去了听暖阁里换了一身衣裳,把两个儿子交给邵子钰,也去厨房里凑了份热闹。

刘氏年轻那会儿什么都会,寡妇养孩子不容易,都是把自己当个男人使,田里的活儿,家里的事儿,刘氏还有着一手好厨艺,力气大,擀的一手好面。

偌大的台子上,刘氏拿着棍子擀着面皮,一团子面擀成这一张面饼子,撒上面粉,擀到薄薄的,再对半着对半着折起来,折成手掌长的宽,拿起刀子,飞快的切了起来。

这边大伯母把切好的面倒入烧滚的热水中焯熟,用竹漏子捞起来,温水里匀过之后降降温,之后捞起来沥了沥,倒入碗里,舀上一勺调味好的酱,再加上切丝的菜和肉丝,最后一勺油淋在上头,这香气顿时就散开来了。

几个孩子知道这儿有吃的,个个都是小馋猫,又是得了嘱咐不可以进来,就都站在那儿翘首盼着。

刘氏拍了拍手中的粉,看着门口几个,笑道,“小的时候他们也这样,文禄带着文锡坐在门槛上等着我做完,那时候哪有肉,放上些萝卜丝白菜,有一勺猪油在上头,都吃的很高兴了。”有猪油淋着,那也是过年过节才有的享受,寻常的时候都是清汤挂面的吃。

这边刘氏擀的一些也就只够几个孩子吃的,把这擀面棍一放,对林清苒她们说道,“示范过了,你们来,咱们这午饭可都靠你们了。”

林清苒加上三个堂嫂,还有厨娘在打下手,虽然是生疏了些,擀面的力气也没有祖母来的有劲,不过胜在年轻嘛,上手的快,很快就掌握到窍门了。

擀面之前揉面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林清苒和三堂嫂一起合作,林清苒力气小,那就负责切菜和焯面,两个厨娘把这碗都准备好了,又烧了菜,一旁的丫鬟候着把好了的面端去前院。

过了吃饭的时辰一小会,总算是把这些面都烧好了。

三姐四姐来的早,二姐她们要等到下午,前厅那就等着她们几个在厨房里忙碌的大功臣回来一块开席。

饶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林家这两兄弟还是能一口尝出来哪一碗是娘做的,哪一碗不是,吃的多是回忆,一桌子中,林文锡也不介意给几个女婿讲讲过去的事。

女眷这边相对热闹多了,旁边桌子旁坐着一桌的孩子,之前吃了一碗还不够,就是图热闹和新鲜,孩子多了就会比拼谁吃的多,吃完了还问着要再来一碗。

林清苒嘱咐涵哥儿吃完出去不可以跑,先要慢慢走一会消食,祖母刘氏差人给她们都倒上了家里酿的带过来的酒,说的爽朗,“尝个鲜,醉了就去躺着。”

坐 在林清苒一旁的博哥儿好奇的闻着林清苒面前的杯子,酒很香,刘氏看到了,让林清苒拿着筷子给他蘸一点,送到他嘴边,博哥儿含了一下筷子,嘴唇抿了抿,还伸 出舌头舔了舔,末了,眉头一皱,‘卟卟’两声想要把刚刚吃进去的都吐出来,冲着林清苒伸舌头,小手指了指,奶声奶气喊娘。

一桌子的人看着都笑了,一旁的三堂嫂拿起博哥儿面前的勺子舀了一点往他面前凑,刚刚还嗞巴着皱眉,一闻香气,嘴巴又凑过来了,这酒微甜,带点酒冲的辛辣,回甘很好,博哥儿这是尝出味道来了。

小脸红扑扑的看着桌子上笑着的大家,小家伙一扭头,要往林清苒怀里靠。

林清苒看他碗里的面也吃的差不多了,把他交给奶娘,博哥儿听到院子里玩乐的笑声,小手指着门外,他也要出去...

这边前厅还在吃饭,林家大门口,过年期间一直没断过又有人来送礼了。

有些人甚至年前年后还送两份,林文锡就收了一份当做是年礼,陆氏这边根据人家送的,很快也备了回礼。

去 年年末发生这么多事,新皇登基,三皇子造反,处置了一些官员,这朝中各部一下就有了许多空缺,年末没有安排下来,年初肯定是要把这些空缺补上,而有最有这 个做主权,说得上话的,不就是如今的三位辅佐大臣,所以不止是林文锡这边,北王府和张侯府那,也是门庭若市,但凡是能扯上些关系的,打着名义送豪礼。

吃过了午饭,岳父带着女婿侄子去一旁阁楼里聊天去了,一屋子的女眷,都扎在了刘氏的清晖院中。

平日里也不多见面,林清苒就和她们聊了些家常,大堂嫂和二堂嫂留在镇里,三堂嫂跟着三堂哥留在洛都城里,前些年三堂哥第二回科考中了举,爹就安排三堂哥去了户部,官职不大,且因为三堂哥是同进士出身,按着朝廷的安排肯定是要派遣去别的地方就任。

不过似乎大伯母对爹的安排也不甚中意,户部的六品官,年俸才多少,又没有油水拿,还不如在家做生意呢。

论这年俸,在六部中任差事,确实没有像在地方当差这么有油水,不过当一辈子的知县和有升官的可能性两者之间,要怎么选三堂哥是清楚的很...

傍晚二姐和六妹她们过来了,小七没有来,怀着身孕在家养身子,一大家子等等到了吃晚饭的时辰,还没等到大姐林清仪过来,陆氏派人去往贺府的方向这路上看看,说好要来吃晚饭的,怎么人还没到,是不是下雪天马车给陷住了。

前去的人很快回来了,说是在中途碰到大小姐那派来的人,府中有点事,晚上不过来了。

“有没有说什么事儿。”傍晚就要到的人,一下说不来了,陆氏心里也犯了嘀咕,前去寻人的管事摇摇头,“那人没说。”

“娘,明天派个人过去问问就行了,大过年的,能出什么事,可能是来了客人忙着招呼这才来不了了。”二姐林清妍挽起陆氏回了前厅,“大伙儿都等着开席呢。”

晚上到的人更多了,前厅几张桌子全都坐满,林家这么多姐妹,年纪差距大,生的孩子这最长的慧姐儿已经出嫁了,林清妍的长子也快到了议亲的年纪,最小的要属小七肚子里的。

林清苒是等二姐走过来的时候才知道大姐家有事不过来了,林清妍对陆氏那是一个说法,到了林清苒面前就换了个口吻,“大姐不是这么没数的,一年到头一家子就这一回,祖母和大伯他们都在呢,有事怎么可能不提前打个招呼,你要在家住上几天,明天我派人去贺府打听打听。”

第113章 .爹娘的回忆

入夜,二姐她们回去了,林清苒要在林府住两天,陆氏安排他们一家住到林清苒以前住的听暖阁里。

第二天快近中午,二姐那就派了人过来告诉她消息了,前去贺府那打听说是没什么事儿,这年初几天都在串门招呼亲戚,也没见有什么特殊的客人,当然这也仅是如此打听个大概而已。

从初四呆到初六,初七邵子钰要去刑部值守,初六吃过晚饭,一家子离开了林府。

上了马车,林清苒从小窗户看出去,爹和娘站在门口给他们送行,脸上带着一些不舍。

林清苒晃了晃神,马车就开始动了,很快林府的大门消失在了眼界中,林清苒想起当初自己第一眼看到爹时候的情形,二十三年过去,在她的印象中永远都是这么年轻英俊的爹,也老了。

小的时候林清苒很喜欢用脸颊去蹭爹的胡渣,刺刺痒痒的感觉特别有意思,如今那些胡渣和耳鬓的头发一样,露出了一些苍白。

她还记得下午的时候和爹在书房里的谈话,当她提到辅佐新皇也许会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时,爹这样告诉她,前面的路是自己选的,但若你有的选,肯定是走最好的一条,最好的未必是最安全的,但人世这一遭,有机会还要畏畏缩缩的活着,岂不憋屈。

“怎么了。”邵子钰看她望的这么出神,伸手拉下了帘子。

林清苒转头看他,“我好像越来越胆小了。”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林清苒会去权衡很多的利弊,想的遥远,然后选一种对自己对家人最无害的方式继续。

“你不胆小。”邵子钰拉过她,把她搂在怀里,轻笑道,“你怎么会胆小,你是涵儿和博儿的娘,你这么勇敢的生下他们,把他们养大,和我一起支撑着这个家,你还能不惧想来抓你们的人,你哪里胆小了。”

林清苒说了和爹在书房中的谈话,邵子钰握着她的手,“左手和右手,合起来才叫做一双,女主内,男主外,缺一不可,你只是用自己的想法去看岳父这件事,换一个角度,你站在岳父的立场上,你就不会如此认为。”

林清苒用一个做女儿,做妻子,做母亲的角度去看,一家子当然是安安稳稳,不求大富大贵,但求健康安稳。

而从一个男人的角度去看,入了朝政几十年,不能一展宏图,那就枉为此生了。

“我爹他从来都不是安于现状的人。”林清苒这么想就通了,心情一下舒畅了不少,爹若是个安于现状的,今天能坐到这位置么,她也不算是安于现状的人,只不过她和爹努力的方向不一样而已...

初七过后,宫中开始早朝,除了国丧期间不能娱乐喧哗的,洛都城这气氛也渐渐复苏了起来,十五元宵隔天一早,林清苒还接到了宫中的太皇太后的召见懿旨,指明要林清苒带两个孩子一起进宫去。

似乎是怕林清苒不答应,前来传旨的太监又多说了一句,“邵夫人,是贵太妃想见你们。”

这么一说,林清苒这拒绝的话就没说出口。

太监宣完旨意直接等着要带林清苒和两个孩子一起进宫去,林清苒让观言把公公请到偏厅喝茶,自己回了主屋,吩咐奶娘给两个孩子换一身衣服,又让司琴派个人去刑部找十一传个话给相公,带着他们出门上了马车。

兄弟俩都是第一回进宫,新奇的很,路上林清苒嘱咐涵哥儿一些事,至于博哥儿,这年纪,嘱咐了他也听不进去,还是得带在自己身边,随时看着。

到了太皇太后所在的寿和宫,这太监向着宫门口候着的宫女说了几句,进去禀报,不一会就有宫嬷进来领她们进去。

到了门前,又是一通禀报,里面出来一个宫女带着她们进了屋子,入内后才看到坐在最上面的太皇太后和贵太妃。

林清苒拉着涵哥儿和博哥儿行礼后,太皇太后赐坐让她们坐下来,涵哥儿坐在林清苒旁边,博哥儿则由奶娘抱着站在身后。

“不必这么拘谨。”太皇太后笑道,命人端了一些孩子喜欢吃的糕点,坐在左侧的贵太妃看着奶娘怀里好奇的看着众人的博哥儿,对林清苒说道,“让两个孩子来哀家这儿。”

奶娘把博哥儿放下来,林清苒让涵哥儿牵着弟弟走过去,博哥儿哪里知道不能看的规矩,仰起头看贵太妃,又看太皇太后,嘴巴一咧,笑呵呵着。

贵太妃直接福身把博哥儿抱了起来让他坐在自己身侧,博哥儿下意识的抓住她的手,贵太妃捏住了他的小手,软乎乎的,连着眼神都跟着软了下来。

“把你叫进宫来说说话,如今那怡和宫里也没什么人。”贵太妃直言了叫林清苒进宫的目的,她没有孩子,张家那些小辈和她也不熟,她就这样的性子,喜欢林清苒这一家,就多叫她进宫来看看。

“哀家这寿和宫也没什么人。”太皇太后嗔了她一眼,贵太妃无子,如今先帝又去世了,后宫的女人之间就没有敌对和竞争的缘由,今后说句不好听的,都是要老死在这宫中,到这份上谁还有那心思再给别人添堵呢。

新皇登基,宫中的格局其实很奇怪,新皇年幼,自然没有皇后和妃子,新皇是直接跳过了自己的父王登基为皇的,所以这皇太后的位子也不是大皇妃来做,大皇子封了王之后就从太子府搬出另外赐了府邸,先帝留下的妃子大部分都去了寺庙,如今的宫中,空旷的很。

偶尔王妃会进宫来,看看皇上,陪陪皇太后,没有登基前是她的儿子,但登基之后,却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如今要遵循君臣之礼。

贵太妃听了太皇太后的话,笑了,“所以臣妾就候着脸皮往这寿和宫里跑,左右这儿也人少,那儿也人少。”

这儿聊着,那边有人来给太皇太后请安了,萧媛薰带着弟弟萧景鹤来给两位祖母请安,走进这屋子,姐弟俩规规矩矩的给太皇太后和贵太妃行了礼。

萧景鹤和涵哥儿的年纪差不多,这一看,同龄的孩子这就对上眼了。

博哥儿年纪小坐的住,涵哥儿这样呆不住,太皇太后开口道,“薰儿,你带着鹤儿和这弟弟去花园里玩一会儿。”

涵哥儿看了林清苒一眼,得到娘的首肯了,慢慢的走到萧媛薰面前,漂亮的姐姐他都喜欢啊,这个姐姐比兰姐儿还要好看,涵哥儿乖乖叫了一声姐姐,萧媛薰一手牵一个,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宫女,出去了...

贵太妃很喜欢听林清苒说家常的事,太皇太后也听着,两个身份高贵的人,此时身上没有半点威严肃气,反而是容易亲近的很。

太皇太后听林清苒说当年和邵子钰第一次见面,笑了,“先帝就喜欢保媒。”继而看了贵太妃一眼,“当时你不出面说,先帝也答应邵侯爷了。”

贵太妃抿嘴笑着,“这说明两个孩子有缘分,说起来,子钰的爹娘,也是很有缘分。”

都已经开口了,林清苒自然逮着机会问了,“臣妾都不曾听谁说起过爹和娘的事呢,贵太妃和臣妾说说。”

贵 太妃看了太皇太后一眼,“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儿了,那时都还没进宫,他们是在踏青的时候认识的,当时啊,你娘下台阶的时候不小心绊了一下,踩着裙摆,没站 稳,本来是要摔下台阶的,当时哀家拉了她一把,没往下,倒是从旁边摔下去了,刚好你爹经过这台阶旁,就把你娘给抱住了。”

回忆这些总是一件很美好的事,贵太妃说着,自己笑了,“你娘以为自己会摔的很严重,被你爹抱住的时候没缓过来,搂着他的脖子不肯松手,闭着眼睛还往他怀里躲,半响才反应过来。”

这一抱就定情了。

“之 后哀家和你娘以为这事儿就过去了,也没多少人瞧见,几个月之后,邵家就来朱家提亲,当时你娘才十三岁,亲事定了三年才成亲的。”那个时候的邵家正是荣耀 着,朱家自然愿意结这一门亲事了,就那一面之缘,邵长忠看中了她,下决定也极快,赶忙就让邵侯爷派人来提亲了。

贵太妃顿了顿,语气里有了一抹怅然,“他们定亲后的第二年开春,哀家就进宫了。”之后她和宛儿的关系就疏远了,因为她当时的决定。

直到后来朱宛儿出嫁,生下邵子钰,两个人的关系才有了缓和,只是没有缓和几年,年纪轻轻的夫妻俩就这么出了事。

贵太妃转口,又说了些爹和娘定亲之后的事,林清苒听着,每每都能从贵太妃的眼底看到一抹思念。

如今她是全然的能够确定,贵太妃是因为怀念婆婆才会叫她带着孩子进宫来说话,如今的宫中即便是衣食无忧,日子也是无聊的紧,有人陪着说说话,回忆回忆过去,日子才不会太难熬。

林清苒没有见过公公婆婆,就是相公对他们的记忆也很淡,有个人能回忆给她听,林清苒很乐意听...

这边寿和宫中聊着气氛很好,那边小花园里的气氛可就没这么好了,涵哥儿是二度被人嫌弃了,委屈的站在萧媛薰身旁,而萧景鹤则是一脸愤愤的看着对面站着的只比他们大几岁的两个姑娘。

“本公主也没说错啊,这么胖肯定不可爱了。”小姑娘娇俏好听的声音响起,说话的是先帝唯一的女儿秀和大长公主,今年才七岁,一旁站着的就是朱家的大小姐朱乐萱了,朱乐萱是一脸嫌弃的看着涵哥儿。

“姑姑您不可以这么说涵哥儿。”萧景鹤抗议道,“师傅说了,不可以以貌取人,也不可以这样说别人的美丑。”

秀和看着萧景鹤,再看涵哥儿,脸上倒是没有恶意,不过说出口的话就没这么好听了,“我哪里说他丑了,我只说了他的胖瘦,鹤儿,这和美丑没有关系。”

“不是这样的。”比涵哥儿只大半岁的萧景鹤一下就给难住了,小脸憋的红彤彤的,明明姑姑说错了,为什么自己还辩驳不过她。

涵哥儿看向朱乐萱,后者哼了一声,秀和看他脸上委委屈屈的样子,乐了,走过来伸手捏了捏他的脸,漂亮的小脸上嘴角一翘,“嗯~多看了其实也挺可爱的。”

作者有话要说:凉子纠结在了公主的称谓中不可自拔,秀和是小皇帝的姑姑,那就是大长公主,呜呜呜,那前文中先帝的姑姑,竹安大长公主现在又改叫什么了,大大长公主么o(╯□╰)o凉子去墙角画圈圈去了,好纠结

第114章 .博哥儿抓周

秀和比涵哥儿高出不少,这个低头捏他的脸,更像是在逗他,松开手回头看朱乐萱,秀和显得有些随意,“也没你说的这么讨厌。”胖嘟嘟的也不错啊,再者长的真的不难看。

“公主,那是他现在不难看,等他长大了这么胖,肯定很难看。”这胖子中十个有九个不好看,小时候肥嘟嘟的是可爱,是讨喜,是憨厚有趣,可长大了还一身的肉,胖的就令人讨厌了。

“有点道理。”秀和点点头,刚刚这一下手感不错,伸手又捏了一下,“现在不讨厌就行了。”她又没看到他长大后的样子,愁什么。

朱乐萱没有想到刁蛮的秀和大长公主一下这么好说话,她不是应该看着涵哥儿就讨厌难看的么,怎么还捏他的脸倒是有点爱不释手的样子了。

她是第一眼看到涵哥儿的时候就不喜欢,胖的人最讨厌了,又这么能吃。

“姑姑,我们先回去了。”萧媛薰拉着弟弟和涵哥儿,向秀和笑着道别,“我们出来有一会儿了,怕是皇祖母那等急了。”

“别急着走啊。”秀和开口,“来都来了,再玩一会儿。”如今这宫里就只有她和还没议亲的六哥,走好远路都看不到多少人,又不能出宫去,太无聊了,好不容易遇到他们,哪能这么容易就放他们走。

“那边有刚刚放好的抛竹签,我们去那儿玩。”秀和的口气就是不容置疑,这几个孩子,年纪最大的萧媛薰十一岁了,该懂得也都懂,这时候若是还要离开,秀和肯定会记恨上,她和弟弟还在宫中,等于是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不能得罪了比她要小的皇姑。

萧媛薰考虑到涵哥儿,低头看他轻声问道,“你想去玩吗?”

“姐姐去我就去。”涵哥儿拉住她的手,萧媛薰笑道,“那我们去玩一会,现在无人来催,寿和宫那应该还没有好。”

几个人到了小花坛边上,已经有宫女摆好了筒子,一人手里抓一把长竹签,在拦起来的地方之外扔竹签,扔进筒子里才算赢。

秀和还算是照顾年纪最小的萧景循和涵哥儿,让人给他们一把竹签,指着那筒子,“你们先扔着玩。”

这些东西其实去了书院里都会接触到,在邵家涵哥儿还不会这个,所以手里抓着七八根竹签,一根都没有投中。

秀和看着笑了,一旁的朱乐萱拿过宫中手中的竹签,嘲笑涵哥儿,“太胖了才扔不中的。”

“胖 瘦无关性情,为何朱小姐一直要说涵哥儿胖呢,他可比我们小。”萧媛薰微笑的看着朱乐萱,都说要关照爱护弟弟妹妹,怎么半点都瞧不出,老是拿胖来攻击,后者 神色微变,却依旧也是瞧不上萧媛薰的,身份比自己高有什么了不起,她的爹可是犯了大错,要不是皇族中人,她和她弟弟就是罪臣之子,下场可惨了。

于是朱乐萱反驳道,“胖就是胖,和年纪也没有关系,你不能因为他年纪小而说他不胖吧。”

“朱 小姐,你这么说话,可太失礼了。”萧媛薰不赞同,微皱着眉头,本来涵哥儿一个没扔中就够绝的郁闷的了,一直听朱乐萱说自己胖,再好的脾气也怒了,涵哥儿记 性好,当初小姨说的话他还记得呢,虽然不能理解其全部意思,他还是原样的还给朱乐萱了,“太瘦了嘴巴刻薄,也不讨喜。”

去年邵家乔迁喜宴时朱乐萱不明白这刻薄的意思,如今可明白了,真要反驳,他们身后传来了别人的声音,“谁说话刻薄了。”

也是显得有些稚嫩的说话声,转头过去,是皇上。

萧媛薰拉着弟弟和涵哥儿赶紧下跪行礼,秀和也下跪行礼,起来之后这一眼看过去,就是一群孩子么,大的小的,有萌萌愣愣,还有装高深的。

这装高深的就是皇上萧景毅。

“皇上您来的正好,我们在投竹签呢。”秀和身份高,和皇上也熟悉,行礼后就要拉着皇上一起投,萧景毅看了一眼朱乐萱,好像见过面,不太记得了,视线转到萧媛薰姐弟俩身上,眼底飞速一抹不喜,继而看向了涵哥儿,“刚刚是你说话,你说谁刻薄了。”

小孩子么,哪里考虑的这么多,也对这个比自己高一些的大哥哥敬畏不起来,他这么一问,涵哥儿伸手指着朱乐萱,“说她。”

“她哪里刻薄了。”萧景毅看着涵哥儿,想笑,又得撑起着肃然的模样。

“她说我胖。”涵哥儿想了想认真补充道,“娘说我不胖,是可爱,她还说我胖才扔不到。”

“这样啊。”萧景毅看了朱乐萱一眼,回涵哥儿,“朕觉得你确实挺胖的,你看看景循,你们一样大。”

涵哥儿转头看萧景循的小身板,再看看自己圆滚滚的肚子,粗胳膊粗腿,知道真相的他又惆怅了。

萧景毅看他低着头委屈的样子,好像他欺负他了似的,勾了勾嘴角,“你叫什么名字,谁带你进宫来的。”

“我叫邵敬涵,我娘带我进宫来看太皇太后和贵太妃。”皇上问话,旁边没人插嘴,涵哥儿乖乖回答,萧景毅又问他,“你爹是不是叫邵子钰。”

涵哥儿一脸‘你怎么知道’的神情,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