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言自语,听得出语气中很担忧,美娘想和他说话却发不出声音,只能感受到他在身边的气息,还有感受到他拧了湿帕子敷上她发烫的脸庞。

好凉好舒服…

美娘贪恋这般清凉的感觉,动动唇呢喃了两句,很快又再次昏睡过去。

她不知道在她失去知觉的时候,身边的人小心翼翼地抚着她的脸,连指尖都在颤抖。

“美娘,美娘…没想到我还能再遇见你。”

68

68、失复得美娘有喜

三年前温澄海经由国子监祭酒推荐,进入户部做事,后机缘巧合得到皇帝赏识才学,从此平步青云飞黄腾达,今年初便升为并州刺史,离京赴任。就在他一路南下路过庆州的时候,因为着急赶路尽快上任,日夜行船,恰逢那场暴雨从天而降,船夫恐有危险,于是众人暂且寻了个人烟稀少的江岸泊靠躲避风浪。

也就是这时,美娘被水冲下来被他们撞见,于是把她救了起来。

一开始大伙儿以为救的是个年轻男子,温澄海也没看清伤者容貌,只是赶紧吩咐家仆把人送入舱内救治。谁知温家小厮给美娘换衣服的时候看见束胸,惊得跑出来喊:“大人!是个姑娘!”

抹去脸上的泥污,温澄海在一盏摇曳的红烛下看清她的脸庞,顿时摔了手里的烛台。

两年了…他以为她死去两年了。

那年侯府失火之后,温澄海曾想去吊唁美娘,可临到侯府门口远远看见缟素灵堂,还有失魂落魄坐在棺木前的谢安平,他最终还是没有进去。他不知道以什么身份出现在美娘灵前,也不知道流泪难过是否恰当,似乎只有谢安平才能展现出失去她的悲哀,而温澄海不过是个不相干的外人罢了。

失去。他连这俩个字也没有资格说出口,他曾经得到过最多的东西,不过是在竹林里牵过她的手,很暖、很软。如今他已经过了年少惆怅的时光,当初转瞬即逝的美妙初恋已经消逝了,至少他以为消逝了,心绪不会再为此波动。但此时此刻当他认出美娘,他只觉得心潮澎湃甚至猛过窗外的滔天巨浪。

失而复得。是的,他曾经没有抓住的那些,兜兜转转又回来了。

“大人。”小厮捡起烛台重新点亮,照出温澄海一双闪烁着火光的眼。他轻柔拂开美娘额前的细发,道:“等雨小一点你去请个大夫过来。”

温澄海依旧是孑然一身,而且他素来洁身自好,所以船上连个伺候的丫鬟也没有。大夫还没请来,美娘湿衣裹体开始发烧,嘴唇苍白浑身打颤,但额头又烫得吓人。温澄海一直给她擦汗还是不管用,甚至还能听见她冷得牙关打架的声音。一直这样也不是办法,最后温澄海一咬牙,替她脱掉了湿衣裳。

“冒犯了!”

在这种性命攸关的时刻,温澄海根本没有心思生出邪念,只是碍于礼教感到难为情。他鼓起勇气替美娘除去男式外衣,裹胸的布条露出来,他目睹着曲线玲珑的身躯,鼻尖冒出豆大的汗珠,眼睛不知往哪里放才好。

擦了把汗,温澄海小心翼翼解开布条,双手颤颤巍巍。他闭上了眼不敢看,只凭感觉把累赘衣物褪下来,然后扶着美娘躺下,为她搭上被褥。美娘依然昏睡着,只是偶尔发出几声梦呓呢喃,眉头紧蹙似是难受。

江面风雨交加,船身也颠簸摇晃,温澄海默默坐在床头,守了她一夜。

翌日风雨停了,小厮从十多里外的村子里找来个乡下郎中,郎中一看是官府的船,又见温澄海气质不俗,吓得跪地磕头:“草民拜见青天大老爷!”

温澄海虚扶一把,让他赶紧进舱内给美娘看病。乡下郎中哪里瞧过这么金贵的病人,隔着帕子诊了脉,却诊得并不是很清楚,而且生怕开错药惹出麻烦,便对温澄海说:“草民启禀大人,尊夫人患得乃是风…热,得先吃散热的药,而且肺上有寒,需要用玉竹、川贝、南杏入药,这些药材乡下地方都没有,如果想尽快治好夫人的病,大人您得去城里抓药。如果延误治疗时机,恐怕夫人她…凶多吉少。”

说完话郎中后背衣裳都湿了,温澄海也忧心忡忡,道:“散热的药你有罢?先抓几副应付着,我们立即启程。”

就这样,美娘吃了乡下郎中的药,然后温澄海带着她顺江而下,终于赶到了并州,这才请了城中有名的大夫来看。可是大夫看过之后直说庸医误人,美娘本是溺水受寒,等寒气散去自然退烧,但偏偏那乡下郎中瞻前顾后不敢下药,是故把美娘的病拖成了大病,想完全治愈须得花一番功夫,而且治好也很可能落下病根。

温澄海无法,事到如今也只能求大夫尽力一试。美娘被他安置在自己官衙后面的住所里,方便他随时照顾,然后还另外买了一个丫鬟一个婆子回来贴身照料,为了避免别人说闲话,他对外宣称美娘是他的结发妻子,因为赶路染恙,所以要一直休养。

两个月后,美娘渐渐好了起来,开始能下床走路,吃饭穿衣也慢慢不需要别人伺候,自己可以动手了,说话行事也很正常,衙门上下的人都很欢喜,都说夫人痊愈了。

唯独温澄海知道并非如此。

“相公!”

这日温澄海从衙门办完公事回到后宅,美娘在前厅花园就兴高采烈地扑上来拉住他的手,嘟嘴撒娇:“相公今天晚回来了半个时辰呢。”

温澄海握住她的手:“但昨天我是提前回家的呀。”

美娘甩手嗔怪:“不管!你今天就是晚了,晚了要受罚!”

温澄海无奈地笑了笑,伸手从袖子里摸出一包糖饼,递给美娘:“你昨天不是说想吃糖饼吗?其实我是去买这个才耽误了回家的时辰。”

美娘赶紧打开纸包拿出糖饼美滋滋地咬了一口,一下又心花怒放地抱住温澄海:“相公对我真好。啊!饭菜都要凉了,我们快去吃饭。”

她拉着温澄海一阵小跑,温澄海跟在后面亦步亦趋,连眼角都带着甜蜜满足的笑容。

就这样罢,也许这样是最好的了。

吃饭的时候,美娘看见温澄海面前有一盘琥珀核桃,顿时站起来端走盘子。温澄海举箸一怔,不解地问:“美娘你做什么?”

美娘反而用一种更不解的神态看他:“相公你不是最讨厌吃核桃了吗?”

温澄海脸色一僵,须臾才含糊道:“…嗯。”

美娘又笑了:“所以我把核桃拿开不碍你的眼,我对你好吧相公?”

温澄海点点头,埋头刨着白饭,味同嚼蜡。

她又把他当作那个人了。

因为当初延误了治病,美娘又一直高烧不退,导致苏醒过后神智模糊,以前的很多事情都不记得了,就算记得的也零零碎碎。比如问她是谁叫什么住在哪儿,她都能答上来:尤美娘,住在京城王家,家里有爹爹、娘亲和大娘,还有大哥尤文扬二哥王文渊。又问她认不认识温澄海,她点头说认识,她甚至还记得他和尤文扬是国子监同窗。

但若问她知不知道为什么身在并州,她便摇头:“不知道…相公你带我来这里的?你做官了?我怎么一点印象也没有…”醒来后丫鬟们都喊她温夫人,她也就相信自己嫁给了温澄海,而且她记得自己上过花轿,跟着一个骑高头大马的男人走了。

温澄海还问她:“文扬现在在哪里,你知道吗?”

美娘皱眉:“哥哥应该在国子监啊。咦?不对,你都做官了,哥哥也该做官了才是,我怎么会想不起来,怎么不知道呢?嘶…”有时候冥思苦想多了就会头疼,美娘难受地揉着太阳穴。

“没事没事,记不起来就算了。”温澄海不忍见她痛苦的模样,不再追着问其他事情,只是小心翼翼试探着最后一个关键问题。

“美娘,你记不记得一个人?金吾卫的小侯爷?”

美娘很干脆地摇头:“我不认识什么小侯爷,他是谁?”

说不清是惊讶还是庆幸,总之温澄海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他温柔地说:“我只是随口问问,你不认识就算了。”

原谅他并没有看起来那么高尚,他也是有着七情六欲的凡夫俗子,他也想偶尔自私一次,为了失而复得的美娘,彻底自私一次。

晚上安寝,美娘铺好床,走过来问看书的温澄海:“相公你又要晚睡吗?”

美娘好像只记得跟谢安平相遇之前的事情了,她的一切仿佛停留在了三年前。她是那个情窦初开的闺秀小姐,她邂逅了令自己怦然心动的谦谦君子,她如愿以偿地嫁给了他,夫妻二人相敬如宾…就像一场梦,一场她青春年少常做的梦。

温澄海避开她的目光,淡淡道:“嗯,我还有些公文要批,你先睡罢。”

“哦。”美娘好像有些不开心,但她还是听话地先去睡了,“你别看太晚了,早些休息。”

等到她放下帐子良久,温澄海估计她已经睡熟了,这才放下一个字也没看进去的书本,打开柜子抱出被褥,在榻上铺好睡下。

寂月皎皎,温澄海躺在榻上看着幔帐低垂的牙床,轻轻吐出一口气。

又是相安无事的一夜。

这样的静谧,不知还能维持多久。

过了几天,美娘忽然不舒服起来,早晨起床就说胸口发堵,吃饭的时候闻到油腥更加难受,干呕了好几次。温澄海担心她是旧病复发,着急遣人请大夫来看。

大夫诊脉之后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问美娘:“敢问夫人,这个月月信来了没有?”

美娘糊里糊涂摇头:“好像没有…我生病了,好多事不记得了。”

大夫又重新把了脉,捻着胡子慎重思忖,最后很肯定地说:“恭喜大人与夫人,夫人这是有喜了,将近三个月的身孕。”

温澄海怔怔愣愣半晌回不过神来,但是美娘却雀跃欢喜不已,捂着嘴差点哭出来。

“相公你听见了吗?我有身孕了!”

温澄海自觉脸上的表情肯定很难看:“我听见了…三个月。”

他救起她也只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

美娘看他反应如斯,有些失望地问:“相公你不高兴吗?你怎么都不笑?”

“没有,我很高兴,我是高兴的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温澄海轻轻抱住美娘,避开她打量的视线,忍着难过的情绪说道:“生下来吧美娘,我做孩子的父亲。”

美娘嗔笑着拍了他背脊一巴掌:“说什么胡话呢,你是我相公,当然是孩子的父亲啊。”

69

69、召回京奉命接人

自从知晓了身孕,美娘整个人容光焕发,经常抚着肚子自言自语,早早就准备起婴孩儿出世要穿的衣裳来。温澄海又请了一名有生产经验的婆子来照顾她饮食起居,婆子除了教她孕妇须得注意的忌讳而外,还嘴碎爱打听,仗着年纪大是过来人经常问些不害臊的话。

“夫人,怀孕头三月最紧要,千万不能有房事。”婆子陪着美娘做针线,一边说话一边好奇地凑上来问:“但大人这么年轻,恐怕很难缠吧?”

美娘脸一红:“没有,相公跟我是分床睡的。”

她眉宇间隐隐有些忧愁,自打她醒过来,从来就没有和温澄海同床共枕过。他们之间其他地方都相处得很好,唯独在这事上不像亲密的夫妻,可若不是夫妻,她肚子里的孩子又是从哪里来的?

美娘总觉得在这完美的表象之下,似乎缺少了点什么东西。

婆子直笑:“温大人真体贴夫人,不过这男人太体贴又不缠人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好比我年轻的时候,生完老大才三个月,又被那死鬼缠着怀上了老二,生完老二又有了老三老四…我足足生了八个!”婆子神秘兮兮地说:“只要是男人就缺不了那档子事,如果他不缠你了,要么是年老体衰力不从心,要么就是外头有人。夫人您别怪老身多嘴,您虽然年轻漂亮、肚子又怀着大人的长子,但还是得防着那些小妖精,不能让她们趁虚而入!”

婆子极力给美娘营造危机感,美娘听了讪讪的:“相公他不是那种人。”

“温大人的品性自然是好的,但这种事多个心眼总没错。”婆子拍着温澄海马屁,看美娘略微木讷的模样一时不忍,拉过她说:“虽然不能有房事,但也不是彻底没法,老身教你些管用的招数。”

傍晚温澄海从衙门回来,照例先问过美娘身子如何,饮食是否正常。

照顾吃食的婆子答道:“夫人今天胃口好多了,中午吃了小半碗饭,炖的鱼也吃了半条,还用了些烧茄子和一碟酸萝卜,午睡起来又喝了一碗红枣山鸡汤。”

美娘也很得意地说:“而且没有吐,全部吃下去了。你摸摸,我肚子现在还是圆滚滚的。”

她拉起温澄海的手覆在小腹上,温澄海笑道:“确实是圆滚滚的。”

下人们布菜,婆子打趣道:“现在还不显怀,等到七八个月的时候那才叫个圆,就像搂着个大西瓜!”

美娘闻言脸上洋溢着初为人母的欣喜笑容,温澄海见之心中一动,遂俯□去把耳朵贴在她腹上:“我听听是不是会动了。”

妻子,有妻有子,他会真心对待美娘,也会对这个孩子视如己出,好好抚育他长大,教他读书识字、孝敬父母…其实他失而复得的人生已经算是十全十美。

美娘垂眸看见他听得认真,觉得有些好笑,伸手推他的脑袋:“三个月连形状都没有,哪里还会动了,爷这样子会惹人笑话的,快起来。”

还是和原来一样孩子气…美娘这般想,但忽然又觉得纳闷:温澄海似乎不是孩子气的人…

温澄海听见这个称呼扬起头,带着一丝讶异:“爷?”

“是啊,我以前不就喊你爷。”

可美娘细想之下也觉得蹊跷,她怎么会用这种有些奉承的称呼喊温澄海?但是这个称呼从嘴里说出来是这么自然而然,就像她曾经叫过了千万次一般。不需要刻意,烙刻在骨子里东西不经意间就流淌了出来。

温澄海眸中似有盈盈泪光,他匆匆垂下眼帘,勾起唇自嘲失落:“是啊,爷…”

小侯爷,侯爷,爷…原来她一直认错了人。

美娘不察他的异样,很快笑道:“我没喊错啊,相公你是官老爷,但我不喜欢把年纪轻轻的你喊老了,所以就扔了那个‘老’字,你说对不对?”

“对。”温澄海掩下心痛,扬眉温柔如故,“我们吃饭。”

他默默地望着毫不知情的美娘,目光中含着绝望。所谓两情相悦不过是自欺欺人、得过且过罢了,如果有一天她什么都想起来…

不敢想象。

又是掌灯,温澄海依旧要看书,美娘却在铺好床以后走过来,抽掉他手里的书本。

烛光下她娇艳动人,笑盈盈撒娇:“我才是相公娶的娘子,晚上你该陪我。”

温澄海推脱:“可我还有公文没看…”

“反正天天看也看不完,干脆都留到明天再说。”美娘拉起他往床边推搡,“我床都铺好了,相公快睡觉。”

看见床头一对鸳鸯枕,温澄海紧张得嗓子都哑了:“我、我…我们还是分开睡,我怕晚上踢着你…你肚子…”

“哪儿踢得到啊,你又不是横着睡的!”美娘把他按着坐下,弯腰替他脱鞋,有些委屈地说:“你原来不是这样的,你再忙都要回家陪我,有次打雷下雨你还…”

明明是记得的事,临到要说出口又想不起来了,美娘歪着头冥思片刻,但实在觉得脑子里乱得厉害。她谨记现在怀孕多虑伤身,索性摇摇头不想了:“反正你要陪我,必须陪。”

两个人并排平躺在床上,温澄海不着痕迹地往床边挪,尽量避开与美娘靠得太近。他屏住呼吸全身都绷紧了,仿佛一根随时要断掉的弦。

美娘往他怀里靠拢,脑袋倚着他的臂膀,把手搭上他的胸膛,这才微微叹道:“相公,我觉得我病好了以后,好像有很多事都不一样了。”

温澄海心头“咯噔”一下:“…为什么这么说?”

“真的,很多事都怪怪的。”美娘把疑惑一一道来,“我们住在这儿这么久,爹娘都没有送一封信来问问情况,哥哥也是一样,我甚至不知道他现在在哪儿,还有黄莺,她是被府里打发出去嫁人了吗?除了你,现在身边这些人我一个都不认识,也不熟悉。”

温澄海极力掩饰住心虚,安慰道:“美娘你别多心,我们离京仓促,所以只带了两个家仆随行,而且你又生了病,这才不记得他们了。你若想念二老,等诞下孩儿我便请人把他们接过来…现在你有身孕,就别惦记那么多了,嗯?”

美娘有些懊恼:“但我总是不知不觉要去想,想不起来又觉得很烦,我总觉得缺了什么似的。还有相公,你为什么不喊我小名了?”

“这个…”温澄海被难住了,想了想才说:“我比较喜欢喊你娘子。”

“但我喜欢听你叫我的小名,”美娘抱住他蹭了蹭,闭上眼睛说:“娇娇、娇娇…这样喊多亲热呀,从你嘴里说出来特别好听。相公,快叫我一声嘛,快点。”

温澄海脸都憋红了,半晌才吞吞吐吐道:“娇…娇…”

“诶。”美娘脆生生地答应,随后带着心满意足的欢喜睡着了。

温澄海一夜无眠。

就在温澄海为美娘记忆渐渐复苏而心忧的时候,另一个说好却坏的消息传来。

圣上要召他回京,出任吏部侍郎。

温澄海原先就得皇帝赏识,此次外放也只是为以后回京担任要职作铺垫,他是寒门子弟,若是升得太快必要引起世族的不满,所以圣上打算借历练之名让他在并州待两年,只待有合适的时机便重召回京,委以重任。

偏偏就是那么巧,本来要等几年才有的机会一下从天而降,谢安平捉拿贪粮案的一干人等,从漕帮头目口中得到线索,顺藤摸瓜揪出几位重臣要员,此案涉及贪污皇粮数目之大,牵连之广震骇朝野。圣上一怒之下判处所有涉案官员砍头示众,其家眷或变卖为奴,或流放边疆。而前吏部侍郎就在其中。

谁都知道吏部乃六部之首,掌管着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而吏部侍郎仅在尚书之下,手握众位官吏的命脉,是一个得罪不起的职位。有贪污案做前车之鉴,当今天子不想再让世族子弟占据这个重要位置,于是寒门出身没有帮派的温澄海就成为了绝佳人选,于是皇上一道圣旨南下,即刻召温澄海回京。

温澄海手握圣旨郁郁寡欢,神思恍惚。传旨官见状小心翼翼问:“温大人是否有什么难处?”

温澄海回神,摇头:“没有。有劳诸位大人了,请在舍下稍作休息,待本官收拾好启程回京。”

传旨官拱手道:“请温大人尽快,圣上希望您速速回京。”

“…是,臣谨遵陛下旨意。”

美娘得知要回京了,有些吃惊也有些兴奋:“相公,咱们不是才来了三个月吗?这么快又要回去了?”

温澄海问她:“你不愿意回去吗?你若是想留在这儿,我可以上书请辞…”

“回去就回去吧,我无所谓。”美娘对并州没有太多眷恋,但对家乡却有几分思念,“其实回去也挺好的,爹娘不还在那儿嘛。还有皇上器重你是好事,你可千万不能自毁前程,你要是推辞多扫一国之君的面子呀,这种事不能做的,听见了吗?”

温澄海忧心忡忡:“但你现在有孕,实在不宜舟车劳顿。”

美娘摸摸肚子,笑道:“怕什么呀,小家伙厉害着呢,我生那么大场病他都没事儿,岂会经不住小小路途颠簸?”

眼看左右推辞不过,温澄海只得违心答允回京,他握住美娘的手,紧紧抓着:“但愿罢…美娘,我们会永远在一起的。”

美娘微笑:“那当然。”

当暑夏刚刚告别京城,迎来金色秋日的时候,温澄海顺利回到京城。此行因为要照顾有孕的美娘,原本半月的行程硬是被他拖到一月有余,其中皇上还又发了一道催他回京的旨意,温澄海只得送上奏折请罪兼说明原委,请求皇上再宽限一些时日。这时美娘已经是五个月的身子了,肚子里的小家伙也刚刚会动,俩人都沉浸在欢喜当中,并不知道码头上已经等待了一队前来迎接的人马。

话说皇上看了温澄海的奏折之后,不觉笑道:“这温澄海离京时还是孤家寡人一个,回来时却带了个夫人,竟然还要生了?真可谓人不可貌相。安平你多学学别人,别成天在外面晃,还是先成个家要紧。对了,你要找的人找到了没?”

美娘已经失踪了半年,谢安平率领人马打捞数次未果,但他认为只要没有尸体就不能证明美娘死了,所以依然还在找,从没放弃。只见他比从前瘦了一些,但仍旧精神奕奕,他嗤道:“还没有,继续找着呢,臣就不信找不到。哼,温澄海那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陛下您从前常夸奖他敦厚老实,可您现在看他老实么?谁知道他是不是把别人肚子弄大了没法才娶回家当媳妇儿的!”

皇上没好气瞪了谢安平一眼:“你先看看你自己是什么德性再说,也亏你好意思骂别人!”

谢安平挺着脖子不服气:“臣晓得自己是什么德性,反正臣就是这种人,才不像他装模作样。”

皇上这人一没事就喜欢挑拨臣子吵吵嘴打打架,自己乐得在一旁看热闹。他知道谢安平同温澄海不和,眼珠一转计上心来,道:“安平,据说温澄海明天就到京,你去接一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