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门女先生之继母难当上一章:第 2 章
  • 侯门女先生之继母难当下一章:第 4 章

那琳姑娘便向荣嬷嬷点头致意,“嬷嬷替我拜谢老太夫人的照拂。”态度谦而不恭,却让人无可置喙,仿佛她天生就该如此一样。

荣嬷嬷恭敬地半蹲了身子,再向众位姑娘致意之后便退下了。

琳姑娘的出现和荣嬷嬷这模糊的话儿、恭敬的态度立刻引起园中众人的新一轮议论,也让莘菲心里暗自腹诽,“洵少爷?莫不就是妙姐儿口中的洵哥哥,宫中之人?莫非是个公主?”

莘菲猜得不错,这位琳姑娘正是赵宣洵的嫡妹赵宣琳,大昊王朝的七公主,她更不知道的是,这个赵宣琳的出现,可以说是改变了她在这世的命运,让她的人生走入了另一个新的世界。

------题外话------

新上的文,还在慢慢更新中,各位看官,先收藏起来,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第十二章 献诗

琳姑娘的到来让几位小姐都不以为然,独妙姐儿看向她的目光更带着一丝欣喜。而莘菲因为猜到她的身份而对她也特别留意。

妙姐儿上前给琳姑娘行了礼,便笑道:“琳姐姐好气度!可是与洵哥哥一同来的?”

琳姑娘微微笑着答道:“正是,原是我央兄长带我一同前来的,兄长正与侯爷在外书房说话呢。”

妙姐儿便将琳姑娘请进亭子,跟着的四个丫鬟连两个神情肃穆的嬷嬷立于亭子外面,皆敛气低首,十分地规矩,看上去也都气度非凡的样子。莘菲心中暗暗称赞,不愧是宫中出来的人,教养果然是极好的。

黄莺儿并傅如玉对横空而出的绝色的赵宣琳的到来皆有不满,但也都被她浑身的气度震慑,不敢轻易说嘴,也只能装作漠然,对琳姑娘不加理睬。

那张芳榆还眨巴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赵宣琳,却也不敢造次。韩丽芸也只是向赵宣琳颔首致意,并无他话。

妙姐儿同赵宣琳说起众姑娘欲作诗消遣时,这琳姑娘笑道:“贵府的荷花开的甚好,咱们姐妹乐呵原也应该,只是要我说,咱们也不用拘着,只随兴就好,不拘是诗、画、琴或是舞也不无不可才是。”

韩丽芸首先叫好,“就该是这样啊,我就不喜那诗的,要叫我作诗,还不如让我耍套剑法呢。”这韩丽芸乃将门之女,颇有乃父之风。

傅如玉也娇笑道:“咱们姐妹里头,莺儿姐姐是素有才女之名在外的,莺儿姐姐可得让着妹妹点。”

黄莺儿脸上尽是得意之色,“妹妹也不必自谦,谁不知咱们傅九小姐也是有着翩鸿之姿呢。”

莘菲听着二人假惺惺的互相追捧,只觉得幼稚,毕竟还都是小女孩呢。

妙姐儿便依赵宣琳的意思,好在这八角亭够大,便在靠水的一面置了张梨花木的案几,笔墨纸砚都准备好,在靠花厅的方向设了只矮几,放了张凤尾的蕉叶古琴,撤去石桌上的茶具,摆上香炉,熏上有醒脑提神之效的甘松香。

布置好,妙姐儿便向众小姐说道:“妙音自知年纪尚小,且不比各位姐姐学识丰富,便在一旁观赏即可,各位姐姐不妨以荷花为题,或诗或画或琴或舞,随各位姐姐喜欢就好。”

“这是哪的话,妹妹虽然年纪小,可毕竟是主人不是,何况妹妹不是有个伴读先生吗?让我们姐妹也见识见识先生的大才。”这傅如玉定是还记恨着莘菲刚才的抢白,立刻抓住机会回击。

妙姐儿听言看向莘菲,小人儿眼里全是祈求,与平日里的乖巧懂事不同的她,今日特别的高调和有攻击性。莘菲不忍落妙姐儿的面子,只得微微颔首。

妙姐儿高兴地答应道:“那就这么定了。”韩丽芸和张芳榆眼里也都是期待,只有赵宣琳,因为来的晚,对莘菲这个伴读先生还是满是疑问,微皱了眉头看着莘菲。

众位小姐俱屏声敛气,自去安静的角落思索着,莘菲只抬眼望了望满是碧叶红花的园子,心下便有了主意。

众人并旁边服侍的丫鬟婆子们都安静地悄无声息。却不曾想到花厅后山的山顶的有一处圆阁,也是宝塔的样式,四面的窗扇全部打开,正好将下方荷花池并边上的八角亭中的风景尽收眼底。两个华服男子正立于窗边看着下面八角亭中的众女子。

手里拿着冻云蕉叶杯,斜倚着窗的正是那倜傥的赵宣洵,另一个身着竹青色长直缀只一根腰带全无装饰的正是侯爷周士昭。

“啧啧,兄台真是艳福不浅啊,府上这场赏花会只怕是为了让您老人家过过眼吧,环肥燕瘦,真是各具风姿啊。”赵宣洵用酸得令人倒牙的声音说道。

周士昭面无表情,冷眼看着下方正争奇斗艳的姑娘们。

“你说,她们知道这是在给你挑继室吗?看那黄莺儿和傅如玉可是势在必得的样子,老兄你可知会小弟一声,中意哪个?”赵宣洵还在打趣,只得那周士昭冷冷地哼了声。

“那女先生我看不错,挺有趣的,兄台不如让与我,送与我琳妹妹做个伴读吧。”赵宣洵看着那个似乎是胸有成竹,正拿着鱼食撒向湖面的月白色身影,殊不知她身影走过之处,星星点点的四叶草仿佛是随风飘过,说不出的雅致清新。

周士昭随着赵宣洵的眼神看去,那个小小的曾在他面前差点没掩饰住怒气的人儿立刻出现在他的眼前,“哼,你少打她的主意。”周士昭说道。

“不过是个下人,让与我又怎样,兄台未免太小气了些。”赵宣洵假装气苦。

“反正就是不行,妙姐儿可是离不得她的。”周士昭说完这话,心底也偷晒了下,素日里只要是赵宣洵喜欢的,看得上的,他又何曾说过个不字,这小丫头有何不同吗?或许只是为了妙姐儿吗?

莘菲并不着急,她已经想好了用杨万里的那首著名的咏荷诗好了,但她也不想太高调了,于是只是拿着鱼食在一旁撒着玩。

那黄莺儿安心要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便在案几上铺开的雪浪纸上作画,傅如玉见黄莺儿选择了作画,她便坐在矮几旁,屏息定心,奏起琴来。

傅如玉抚的是阳春白雪,虽不十分应景,但好在傅如玉的技艺还是不错的,听来也是令人耳目一新的,莘菲自己借这具身体的主人的福,尝试过弹奏古琴,竟然凭着记忆倒也能弹上几首,只是还有点生疏罢了。

等到傅如玉的琴声结束,黄莺儿的画也正好停笔,大家都拥过去看画,凭良心讲,黄莺儿不愧为闻名的才女,这幅画中的花和叶的比例,留白的设置都十分到位,确实是幅好画,众人纷纷赞赏,黄莺儿也得意地向众人笑道:“时辰紧迫,随手画画,大家见笑了。”

虽是谦辞,但语调里的自矜却是掩不住的。众人评完了画,又赞了回傅如玉的琴技。

黄莺儿和傅如玉俨然已经认为自己就是最好了,也不忘“提携”下其她人,“哎,该你们几位了。让我们姐妹也开开眼界吧。”

张芳榆红着小脸,“请诸位姐姐见谅,芳榆确是蠢笨,不比各位姐姐,我女红上倒是拿得出手,这会也无法展示,还请各位姐姐饶了我吧。”韩丽芸假意啐了口张芳榆,“你也不用跟我们太过谦了,就把你往日做的那小荷包给我们几个就罢,你的针线上的活计真是鲜亮,我爱得跟什么样的。”

听到此话,张芳榆高兴得眼睛都发亮了,一迭声地叫自己的丫鬟去取来,“姐姐可是要给我们耍段剑法呢?”

“哼,咱们可是女儿家,动刀动枪的,实非名门淑女。”黄莺儿嗤道。“就是,咱可不比那些莽汉,还是雅致些好。”傅如玉赶紧附和道。

“姐姐们这话我可不爱听了,如果不是生为女儿身,丽芸是一定要上沙场杀敌的,护我大昊王朝,为国出力。”韩丽芸正色道。

“说得好!”莘菲不禁拍手道。见众人都看向自己,莘菲也顾不得了,上前去崇拜地看着韩丽芸,“韩姐姐真乃奇女子,莘菲仰慕不已。”

韩丽芸也笑了,颇男子气地拍了拍莘菲的肩膀,差点给莘菲拍了个趔踀。引得妙姐儿也笑了。

“韩先生,该你了吧。拖可是拖不掉的。”傅如玉看向莘菲。

莘菲也不多说什么,走到案几前,拿起狼毫笔,写下了“毕竟侯府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手漂亮的簪花小楷,连赵宣琳也禁不住赞叹,“好漂亮的字!”

众人都拥了过来,一个个都赞叹不已,“韩姐姐,这是什么字体,如此飘逸洒脱?”张芳榆问道。

看见众人都疑惑地看向自己,莘菲哑然,难道这世的人不识得卫夫人的簪花小楷吗?一时之间,莘菲也不知如何回答才好,只好支唔说道:“写得久了自然就这样了。”

赵宣琳反复吟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两句,“韩先生好字,好诗,实在是令人刮目相看!”

莘菲微赧,“小女子也是古本上看来的,实当不得琳姑娘如此赞赏。”

“哪里的古本,我倒是不曾见过,写的好就是好,不必太过谦了。”韩丽芸也朝莘菲道。

众人纷纷称赞莘菲的字和画,一时之间,倒将黄莺儿的画和傅如玉的琴技都忘在一边了。

后山圆阁中的赵宣洵和周士昭苦于距离稍远,看不清莘菲的字和诗句。周士昭皱了皱眉,召来随身的小厮培茗,耳语了几句,培茗迅速离开了。

希望这个女子不会让自己失望吧,周士昭心里想道。

第十三章 落水

众人品评莘菲的诗最好,姑娘们纷纷起身更衣,妙姐儿也携橙香橙云起身告罪离去,莘菲便带着书儿、篆儿及府里的丫鬟婆子收拾着案几笔墨等。

莘菲正指挥着几个婆子将大的梨花木的案几搬开,未曾注意到一个小丫鬟将她刚刚写诗的那张纸偷偷拿起,交给了亭子外等候的一个小厮。

周士昭手里拿着培茗交过来的纸,展开来看,赵宣洵立刻凑过来伸直了脖子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赵宣洵嘴里念道,“哎呀,好诗啊好诗。”赵宣洵敲着手里的折扇赞叹道。

周士昭的眼神又更加幽深了,望向亭子里忙碌的月白色身影,“这个女子真是让人越发的好奇了呢。”周士昭心里暗想。

“这笔字也是清逸得不得了呢,都说字如其人,看来,你府中的这个女先生当真是与众不同呢。”赵宣洵眼神里也满是兴奋。

这边,两个男人都在为莘菲的诗和字赞叹,那边,黄莺儿和傅如玉却在亭子的一角私语。

尽管风头被莘菲抢了,但黄莺儿和傅如玉都不甚在意,毕竟在她们眼中,莘菲还只是个侯府的伴读先生,身份低贱的奴婢而已。,犯不着和她计较。她们比较在意的是赵宣琳,黄莺儿和傅如玉早就知道今日来此的目的,她们都是奔着侯爷继室来的,因此对同龄的贵女都十分敌意,张芳榆天真,不足为惧,韩丽芸大意,不符合淑女风范。但后来的赵宣琳却让她俩感觉受到了威胁,因为两人并没有见过赵宣琳,也不知道她的身份,但看府里众人的态度,知道她非富即贵,再加上她浑身的气度,自是把她当成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虽说两人在背地里也是争斗不已,但在对外时却是出奇的一致。两人在私语,“姐姐,这个琳姑娘什么来头,差点将您的风头的抢了。”傅如玉在黄莺儿耳边说,“管她什么来头,她那张狂样儿我看不惯。怎么让她出个丑才好。”黄莺儿咬着嘴唇道。

“这还不容易吗?”傅如玉笑着看向荷花池,黄莺儿顺着她的眼神看去,初时一楞,转而便笑了,“妹妹好算机,一会还要看妹妹的了。”两人相视而笑。

赵宣琳正在同韩丽芸看着张芳榆送上的小荷包,果然颜色鲜亮,惹人喜爱。

“哎哟,姐姐快看,怎的这么大的鱼啊,真真好看,快看快看!”只听得傅如玉走出了亭子在池边连声惊呼。

赵宣琳和韩丽芸被她的惊呼声吸引,也急急朝池边走去。莘菲听得这声音也转过身来,正好看见傅如玉裙底伸出的脚往赵宣琳绊去。

而赵宣琳已然走到了池边,全然没有发觉脚边伸过来的另一只脚。

“糟糕!”莘菲心里大呼,想要紧跑几步过去提醒,却已经来不及了,“扑通”一声,赵宣琳收不住向前的势头,已经跌到水里了。

在场的众人都被这突然的变故惊呆了,傅如玉和黄莺儿心里暗笑,脸上也都在作惊恐之状,“哎呀,琳姐姐落水了,这可怎么办才好啊?”傅如玉还在假意惊呼道。

跟着赵宣琳来的侍候的丫鬟嬷嬷闻声也都跑过来了,然而没人会水,便都只在池边哭喊,“快下去救救小姐啊,快叫人来救救我们小姐啊。”

赵宣琳显然也不会水,在水里被呛得手忙脚乱的,眼看着众丫鬟婆子乱成一团,莘菲叹了口气,只得跳下水去救人。

看莘菲跳下水去,书儿和篆儿并赵宣琳的丫鬟婆子都拥到池边,一时之间“小姐姑娘”的喊声四起。

莘菲游到赵宣琳身后,用胳膊挽在赵宣琳的腋下,防止她乱动影响自己,拖着她游到岸边,早有赵宣琳的嬷嬷递过手来将赵宣琳从莘菲受中抱上岸,书儿和篆儿也扶起已筋疲力尽的莘菲。

更衣回来的妙姐儿见此也赶紧叫人抬了软轿来,将二人抬到春华居。

后山圆阁上的周士昭和赵宣洵看见了赵宣琳落水的一幕,二人正要下来救人,就见莘菲跳水救人。见二人安然无恙,周士昭和赵宣洵顾及男女大防,还是没有上前来,只吩咐了各自的小厮,叫了服侍的嬷嬷前去照应。

春华居里,赵宣琳和莘菲在丫鬟的服侍下了换了干净衣服,拿大帕子拧干了头发,各喝了妙姐儿叫厨房送来的姜汤,这才缓了过来。

恢复了镇定的赵宣琳见了莘菲,眼圈就红了,蹲下身子,对莘菲行了礼,“今日之事,多谢姐姐的相帮。救命之恩,宣琳没齿难忘。”莘菲知道她是公主,自然不敢受此大礼,赶紧上前扶起赵宣琳,“举手之劳,姑娘客气了。”

赵宣琳也没有多说什么,站起身来,便见荣嬷嬷和红菱搀着老太夫人并一大群丫鬟婆子进来了。

“琳姑娘可好?可有受凉?”老太夫人还未见到人便急得一迭声的问道。

看见赵宣琳立在那,便赶紧上前欲要行礼,被赵宣琳止住了。

“老身罪过,惊了琳姑娘了,若是琳姑娘有个不好,老身真是万死也不能抵过了。还请琳姑娘恕罪。”老太夫人满脸惭愧地请罪道。

“老太夫人不必如此,原是我央哥哥带我私自来此的,况且今日之事还得多谢府上的韩先生相救呢。”赵宣琳看向莘菲道。

二人的一番对话不仅吓住了旁边服侍的众人,也吓坏了正跟进来看笑话的黄莺儿和傅如玉,还有替莘菲和赵宣琳担心的张芳榆和韩丽芸。

能让老太夫人这个一品诰命夫人请罪的人,还能有谁呢?黄莺儿和傅如玉的小脸刷的一下吓白了。张芳榆和韩丽芸也被惊得说不出话来。

“今日之事,母后那里必是瞒不下的,但请老太夫人放心,宣琳自有主张,不会连累府上的。”赵宣琳说完还看了眼已然吓得说不出话的黄莺儿和傅如玉。

又走到莘菲面前,握住了莘菲的手,向她点点头。

然后对老太夫人说道:“那么宣琳就先回去了。”说完带着服侍的丫环嬷嬷走了出去。老太夫人也赶紧跟上送了出去。

春华居里的众人这才反应过来,“天啦,才刚那是公主呢,怪不得有如此的气度呢。”张芳榆惊叹得和韩丽芸说道。

那黄莺儿和傅如玉都快哭了出来,闯了如此大祸,两人心里焉能不怕。

见莘菲镇定地在那坐着喝茶,韩丽芸跑过来问道:“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公主的身份,要不你怎么这么冷静呢?”

“姑娘说笑了,我哪里能知道呢。”莘菲笑着回答。

“也是,连我们都不知道呢,你怎么又会知道呢。”韩丽芸又转而说道。

妙姐儿走过来向莘菲行了礼,“今日之事,真是多谢先生了,幸亏有先生施救及时,否则我们府里还不知要招来何等大祸呢。”

莘菲赶紧扶起妙姐儿,“原也是我应该做的。不必多礼。我也是侯府的人,不是吗?”

经过这么一闹,众人都疲乏不已,都各自散去休息。那黄莺儿和傅如玉也都各自回府不叙。张芳榆和韩丽芸也都告辞而去。

第十四章 老太夫人赏

与妙姐儿一道送走了众人,妙姐儿也撑不住回去歇了。莘菲也才得空带书儿、篆儿回府。

回到自己家,莘菲已经累得连晚膳也没用,和韩张氏告了罪,便回房倒头就睡了,这香甜一觉睡到了次日辰时初刻。

莘菲待要起身,才发现全身酸痛,不由得心里叹气,这具身体实在是太虚弱了,不过就是跳到荷花池了救了个人上岸,就累得如此,想当年她可是游泳健将呢,50米的游泳池游上3个来回也没问题。看来真得好好地锻炼锻炼才行。

正这么想着,莘菲便撑着身子从床上爬下来,龇牙咧嘴地穿好衣裳,想出屋走走,做做广播操什么的。篆儿正推门进来,看见莘菲已穿好衣服,便放下手中的托盘,赶紧过来扶着,“姑娘,您这是干什么呢,昨儿个才泡了水,虽说是暑日,但毕竟对身体不好不是?有什么吩咐您叫奴婢就好了。”

“你把你家姑娘看成那弱不经风的了,没事,就是身上有些子酸痛罢了。”莘菲笑道。

“那也得好好养几天才行。”篆儿忽然拍着自己的脑袋,“瞧奴婢这记性。才刚侯府里派了嬷嬷过来,传老太夫人的话,叫您这几天在家好好歇着,等身子大好了再去伴读呢。还带了好些个补药什么的来呢。”

“也好,那我就再偷几天懒吧。给嬷嬷谢银了吗?”莘菲松了口气,问道。

“这些周嬷嬷都带着书儿早就办好了。”篆儿道。

“嗯,书儿也不错,周嬷嬷调教得好。”莘菲很高兴新买的几个丫鬟看来都很实在,上手也快,便一边在院子里走着,一边做着伸展运动。

伸手、踢腿、扩胸…莘菲只管自己做的痛快,忘了篆儿还在身边,“姑娘,你这是…”篆儿惊讶地看着莘菲。

莘菲一时哑然,楞了半天,笑道:“这啊,是你姑娘我自创的健身操,你也别楞着了,跟我一起做。”

篆儿掩着嘴看了会,便拉着后进来的书儿一起也跟着做了起来。

三人绕着小院子走了几圈,一套第八套广播体操做下来,都汗涔涔的。

“怎么样,身体松快多了吧?”莘菲感觉身上轻松多了,问向书儿、篆儿二人。

“嗯,真的呢,姑娘,感觉身上舒服多了。”书儿甩着手道。

“那咱们就天天一起做。”莘菲道。

书儿和篆儿都拍手叫好。便服侍莘菲洗漱自是不提。

莘菲在家足足歇了三天,第四天上便又往侯府里去了。

往日里都是府里派车将莘菲接进侯府二门,再由软轿接进春华居里。今日,在二门里下车时,就有婆子过来伺候着,“老太夫人房里传话来,叫韩先生先去庆安堂一趟呢。”

莘菲自是领命,软轿便往庆安堂去了。

到了庆安堂长廊上,莘菲便下轿,整整妆发,正要抬步走,老太夫人身边的红菱就迎来了出来,“先生来了,老太夫人正等着呢。”

莘菲打心眼里喜欢这个知礼大方的丫鬟,总觉得她和《红楼梦》里的贾母身边的鸳鸯很实相似,观之令人可亲。

红菱引了莘菲进了庆安堂,因厅中摆着两个大的冰盆,又有丫头在一旁拿着扇子扇着,庆安堂里也十分凉爽。

老太夫人也还是在凉榻上歪着,妙姐儿在意边坐着陪着说话。莘菲上前行了礼,“给老太夫人请安。”莘菲道。

“快搀起来,红菱,给韩丫头搬个凳子。”老太夫人一脸笑意吩咐着。

红菱扶起莘菲,便有个丫头搬了个圆凳请莘菲坐下。莘菲坐定,便听老太夫人说道“好孩子,那日多亏了你了,身子可大好了吗?”

莘菲忙站起身来,“谢老太夫人想着,莘菲身子已然好了。”

“快坐快坐,自家人就不必这么多虚礼了,你这孩子就是个知礼的。”老太夫人叹了口气,又道:“府里前几日确是出丑了,多亏有你,才不曾酿成大祸。妙姐儿能得你教导也真是幸事啊。”

“老太夫人言重了。当日莘菲也只是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莘菲忙道。

见莘菲如此自谦,老太夫人心里也十分欢喜,便朝莘菲道:“听妙姐儿的父亲说,你的诗也好,字也漂亮,改日让我也见识下。”

莘菲听得此话,心里暗惊,自己的诗和字什么时候到侯爷手中了呢?也来不及思索,便谦道:“当不得老太夫人如此赞赏,原只是跟着父亲练过几日,致使为了打发时间罢了,闺阁之趣而已。”

“嗯,女孩们做些诗啊,写些字啊原也不是咱们的本业,只是比不识字的好些罢了。”老太夫人点点头,又笑着看向妙姐儿,“妙姐儿也该跟你韩先生好好学学。”

“曾祖母,曾孙女不正在学着呢嘛,曾祖母可不许笑话我。”妙姐儿扭着黏糊着,惹得老太夫人乐得合不上嘴。

两人在老太夫人身前凑了会趣,便告辞出来。临走,红菱还拿着一大托盘的东西送出来。

莘菲看过去,全是精致贵气的首饰头面等。“这都是老太夫人赏给先生的,叫先生拿着玩。”红菱笑道。

莘菲道了谢,书儿上前接过了红菱手里的托盘,莘菲又在中挑了个珍珠的手串子,递到红菱手里,“莘菲几次来庆安堂都麻烦姐姐了,这个就当是我借花献佛了,还请姐姐收下。”莘菲一边将珍珠手串拢上红菱的手腕,一边嘴里说道。

红菱谦让了下,见莘菲坚持便也就收下了。“先生说笑了,这原是奴婢的本分。”

莘菲握了握红菱的手,“哪天得空我再来与姐姐说话吧。”

“那奴婢就候着了。”红菱也笑着送莘菲出了庆安堂的院子。

莘菲并妙姐儿自去春华居不提。

第十五章 结拜

莘菲和妙姐儿回到春华居,刚坐下喝口茶,正待要开始整理整理前几日的功课,就有个嬷嬷着急忙慌地跑来,“奴婢来传老太夫人的话。”

妙姐儿和莘菲听得此言,便立时站起身来。那嬷嬷行完礼说道:“老太夫人叫韩先生赶紧准备着,说是前儿个来过府里的琳姑娘又来了,点名要来春华居,叫韩先生好好侍候着。”

妙姐儿和莘菲听了便领命,叫丫鬟送了嬷嬷出去。

“先生,想必您也知道了这琳姑娘就是咱们当朝的端淑公主了,也就是当日咱们在荷花池里碰到的洵哥哥一母同胞的妹妹。”妙姐儿坐在椅上,向着莘菲说道。

莘菲点点头,“虽然姑娘没说,我倒是也猜到了些。但不知公主近日前来是有何事。”

“左不过是来谢先生来了吧,先生真是厉害,您如何会得游水的呢?”妙姐儿一脸向往地问道。

莘菲顿时又无语了,总不能说自己学过游泳吧,这世的女子哪有能穿泳衣游泳的,只能随口胡编了,“哪里会了,不过是小时候随父亲扑腾过几次,只是不至于沉下去罢了,那日也是急了,只知救人要紧。”

妙姐儿也没有多追究,“先生,妙姐儿也羡煞会水的人了,不知能否和先生一样游水。”

“这个,看机缘吧,倒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呢。”莘菲看着那张满是羡慕和渴望的小脸,实在不忍一口拒绝,只好打打太极了。

说着话,已听得有人往这边来的声音了,二人赶紧站起身来,带着春华居的丫鬟婆子到门外迎接。

不一会儿工夫,就有荣嬷嬷引着一群人来了,走在荣嬷嬷身后的正是那日的琳姑娘,当朝的端淑公主。公主近日着淡绿色的繁花宫装,外面披着一层金色薄纱,宽大的衣摆上锈着紫色的花纹,三千青丝撩了些许简单的挽了一下,其余垂在颈边,额前垂着一枚小小的红色宝石,点缀的恰到好处。头上插着镂空飞凤金步摇,随着莲步轻移,发出一阵叮咚的响声,衬得别有一番风情美丽可人之姿。

那端淑公主今日似也是轻车简从,也只是四个大丫鬟、四个小丫鬟并四个宫装端正的嬷嬷,但已不是那日来府里的面孔,想来是已经获罪处置了吧。

妙姐儿和莘菲赶紧上前跪地,欲行大礼,被端淑公主示意身边的丫鬟扶起,在妙姐儿等开口之前说道:“今日我本是微服前来,你们不必如此大礼。要是如此,我可万万不敢再来了。”妙姐儿和莘菲皆言不敢,只得从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