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天天见三嫂,自然知道三嫂是安好的。可是我快两个月没见姚姐姐了,很是想她嘛。”苏玉蘅笑着挽住姚凤歌的胳膊,伸手在姚凤歌平坦的小腹上摸了摸,笑嘻嘻的问:“我小侄子今天乖不乖啊?”

“你这丫头!”姚凤歌亲昵的轻轻的拧了苏玉蘅的脸一下,“越来越没样儿了,仔细以后找不到婆家。”

苏玉蘅傲娇的扬起小下巴,笑道:“我才不想找什么婆家呢!嫁人有什么好。”

姚凤歌一边扶着李嬷嬷的手慢慢地转身去椅子上坐下一边笑道:“瞧瞧!这话若是让大长公主听见了,又要收拾你个疯丫头了。”

第五十章 忽然客访

苏玉蘅笑着在另一张椅子上坐下来,满不在乎的说道:“大长公主再不为这样的话收拾我。”说完,又问着李嬷嬷:“嬷嬷,姚姐姐的病到底怎样了?我也想去看看她。”

李嬷嬷笑道:“已经无碍了。今日奴才去看姑娘,姑娘说已经停了药了。那红疹也消下去了。”

苏玉蘅的眼睛立刻亮了:“既然这样,她也该回来了吧?”

姚凤歌笑着摇头:“她倒是在庄子上住的自在了,说什么也不肯回来呢。”

“看来姚姐姐已经把我忘了,不行,明儿我就去闹她!”苏玉蘅扁了扁嘴巴,傲娇的哼了一声。

姚凤歌笑问:“你又要闹?上回闹得还不够?”

“我这回不闹了,我先去回了大长公主再去。”苏玉蘅笑道,“这个月的十六是我们的东道,各府的姐妹们说好了要聚在一起论琴。我想着各府的花园子也都逛过了,很没意思。倒不如去外边的小庄子上去玩一日。早就听说三嫂的牧月小庄收拾的十分雅致,现如今姚姐姐又在那里住着,我想,不如就选那里好了。正好上一次韩姐姐还向我打听姚姐姐的病呢,这次正好也过去瞧瞧她。”

姚凤歌听了这话,忙问:“国公府的二姑娘也知道燕语病了?”

“说来也还是我的功劳呢!”苏玉蘅调皮的眨了眨眼睛,“那次我闹着出城被大哥在城门口拦下,恰好遇见了卫少将军几个人。想不到的是,那几个男人居然也那么多嘴,不知是谁说给了韩世子,然后韩姐姐自然也知道啦!”

姚凤歌轻笑:“嗯,依我看,你的功劳却是不小。不过你也是真心的对她好。既然你想把那些姐妹们都约到牧月小庄去,那我少不得也要替燕语谢谢你的这份良苦用心。你且去约人,我安排人提前过去安排一下,别到时候缺这个少那个的,诸多不便。”

“如此,我就先谢谢三嫂了!”苏玉蘅笑着起身,朝姚凤歌轻轻福了一福。

姚凤歌轻轻叹了口气,拉着苏玉蘅真心道谢:“燕语性子内向,不善交际。我现在又有了身孕,很多事情也是力不从心。倒是有你这样记挂着她,我也放心许多。”

于是,第二日上午,当姚燕语把不相干的人打发出去,紧闭了卧室的房门,脱了衣服准备让翠微再次施针的时候,门外的翠萍焦急的声音吓得翠微的手一哆嗦,差点刺偏了穴道。

“姑娘,姑娘!”翠萍轻轻地敲着窗户,“三姑娘来了!快收拾一下。”

姚燕语呼了一口气,皱眉:“这丫头怎么跑来了?!”

翠萍慌慌张张的把银针收拾起来,冯嬷嬷则忙着给姚燕语穿上贴身的衣服,然后把人往床上一推,拉过锦被盖在了身上。

“姚姐姐?姚姐姐?!”苏玉蘅进了小院先是一愣,这院子里好冷清啊!

“三姑娘来了。”翠萍忙迎上去福了福身。

“姚姐姐呢?怎么这院子里就你一个人?”苏玉蘅纳闷的左顾右盼。

翠萍忙解释:“姑娘刚休息呢,怕吵,所以把不相干的人都打发出去了。”

苏玉蘅皱眉:“姚姐姐的到底病怎么样了?我听三嫂子说不是无碍了吗?这个都时候了怎么还睡在床上?”

“已经好多了,就是姑娘这几天身上有点懒。”翠萍尽量的跟苏玉蘅胡扯,拖延时间。直到翠微从里面把房门打开,看见苏玉蘅惊讶的笑了:“三姑娘?!您怎么来了?”

“姚姐姐怎么样了?我来看看她。”苏玉蘅一边说着一边进门。

翠微笑道:“姑娘早起吃了饭就懒得动,又躺回去睡了一觉,这会儿刚醒。三姑娘快请进。”

“好。”苏玉蘅说着,转身吩咐自己的丫头:“把我带来的东西交给翠微吧。”说着,又跟翠微笑道:“都是些寻常的补品,你替姐姐收着。”

翠微忙福身道谢:“那奴婢先替我们姑娘谢三姑娘厚意了。”

“你跟我还说这些?!”苏玉蘅笑着进进了屋门。

姚燕语已经披上了外衣从床上起来,长发披散在肩后,一袭杏子红绫被还散在床上,俨然是刚刚睡醒还没来得及收拾。

“蘅妹妹。”姚燕语见了苏玉蘅是真心高兴,上前去拉住苏玉蘅的手上下打量一番,笑道:“你气色倒好。”

“姚姐姐。”苏玉蘅凑近了姚燕语的脸上仔细的看了一番,笑道:“还好,没留下麻子。之前我听说姐姐脸上也长了疹子,好替姐姐担心呢。”说着,侧过脸来给姚燕语看自己耳边的地方,“你看我,这个小麻子就是当初出痘的时候留下来的。身上也有呢。”

姚燕语凑近了看到那如凝脂一样雪白的肌肤上绿豆粒大小的一个麻点,轻笑道:“这个根本不明显嘛,没事,不耽误你找玉树临风英勇神武的如意郎君。”

“姚姐姐!”苏玉蘅推了姚燕语一把,“你说什么呢!”

“害羞啦?”姚燕语笑着凑过去,“那天在茶肆看胜军回朝,是谁一双星星眼跟我说,咱们大云朝真正的男儿都在军营里的?难道那一队铁血儿郎里就没有你的心上人?”

“啊——姚姐姐你好狡诈!你诓我的话呢!”一向大大咧咧的姑娘居然羞红了脸,背过身去躲避姚燕语的目光。

翠微端着洗脸水进来,冯嬷嬷笑道:“姑娘,先洗洗脸,再梳头吧。”

姚燕语答应着坐在梳妆台前,翠萍把屋子里的帐幔等一层层的勾起来,外边的一层窗屉子也掀开,只留着糊了一层绡纱的窗棂。

十月的微风吹进来,带着淡淡的果香。

苏玉蘅轻轻地嗅了两下,惊讶的问:“这是什么香味,好特别。”

姚燕语轻笑:“那边的一片柿子都红了,还有好多山果。再往南边原本是一片粟米田,不过早就收割了,佃户们正准备种麦子。”

苏玉蘅这才想起自己来这里的第二个目的,忙凑过来跪坐在姚燕语身边,笑道:“姚姐姐,这个月月中我们婉约社里以琴会友,是我的东道。我没有好的去处,家里的花园子也没什么好新鲜的了,所以想来你这里叨扰一日。姐姐可答应?”

第五十一章 山居之乐

姚燕语闻言一愣,想起那日跟着苏玉蘅参加镇国公府韩二姑娘那场以棋会友的聚会上,各府的贵女们纷纷而至,加上近身服侍的丫头们,足足五六十个人的样子,便不觉暗暗地叹了口气。

苏玉蘅看姚燕语一时愣住,便有些失望的问:“姐姐不愿意啊?”

姚燕语忙笑道:“怎么会不愿意呢。我只是在想这小庄里哪一出能同时做的开十五六位姑娘一起品茶,这琴声临水才好听,而这小庄里并没有水塘…所以,还真说不上来哪一处好呢。”

“这个容易啊,姐姐待会儿带着我在这小庄子里走一圈,咱们两个商议商议不就好了吗?而且,刚刚姐姐还说这里有很多山果,还有一个柿子林,其实弹琴也不一定临水啊,所谓‘高山流水’,在山林之中借着山风抚琴,说不定更有妙趣呢。”

姚燕语点头应允:“行,等会儿我陪你去看看地方。”

怎么能不应允呢?虽然她很讨厌这种贵女们的聚会,但这个发起人是苏玉蘅啊。

当时苏玉蘅听说自己患病而且极有可能是天花的状况下,只身闯白家药铺,带着坐堂先生就往慈心庵赶,定侯世子带人在城门口截人,而这位姑娘说的那些话姚燕语在听冯嬷嬷说起的时候,眼泪差点掉下来。

“姚姐姐病了,而且极有可能是天花!我是患过天花的,我知道那种感觉,所以我想去瞧瞧她…”

“下人跟家人怎么能一样呢?姚姐姐一个人在庵堂里,身边只有下人…”

姚燕语每回想起这姑娘当街说的这几句话,心里就觉得一阵阵泛酸,又一阵阵的温暖。

她跟苏玉蘅没有一丝血缘,更没有什么深厚的交情。

两个人从认识到现在也不过半年的光景,而这半年内能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也不过三五天。

可是她却可以为了自己不顾恶疾会被传染,叫上大夫便往庵堂里来,真真切切的挂念自己的病。

这份感情,比姚凤歌这个亲姐姐有过之而无不及。

姚燕语一直在想,这样的苏玉蘅虽然并没有跟自己真正的同生共死,但也能算得上生死之交。

在这样的社会中,自己一个可有可无的庶女,大病当前,恐怕连父母都不能奢望如此相待。

所以别说一个小小的聚会,就算是苏玉蘅这会儿患了绝症需要自己去陪伴,姚燕语也会毫不犹豫的点头答应。

当下,两个人手牵手出了小院,姚燕语带着苏玉蘅在牧月小庄里转了一圈。

这是一座临山而建的小庄子,中间一座三进三出的院子是主院,左右各有偏院,前面有门房给下人们居住。前后左右又各修建了十几座独门小院是给男仆护卫们休息用的,再往外的农舍是给小庄里照顾花草庄稼的农户们住的。

姚凤歌并不缺那点粮食,所以牧月小庄的土地多用来栽种花果树木预备姚凤歌的需要,只有周边比较瘠薄的土地种些谷物给庄子上的人自给自足。

这个时节,苹果梨子等北方的水果都已经收完,唯有柿子,山楂,核桃,栗子等还挂在树上。

姚燕语先带着苏玉蘅去了她喜欢的那片柿子林,这片柿子林北山向阳,几十株老树上都挂满了橘红的柿子,如红云罩顶,甚是好看。

“这里好!就在这里。”苏玉蘅在柿子树下转着圈儿,咯咯的笑道:“我来了这里都不想走了!今晚我要住在这里。啊——果然是‘山庄栖柿林,绿阴覆苍瓦。’姚姐姐!我好喜欢这里啊!”

“大才女啊,居然出口成章!欺负我读书不多是不是?”

姚燕语也很高兴,像这种单纯的快乐在这里好像很少,而她也几乎都忘了,现在的自己也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最应该做的就是享受生命给自己带来的美好。

当晚,苏玉蘅就真的住了下来。

姚燕语叫厨房用晒干的果木做柴禾炖了一只佃户用铁夹子捉来的一只野山鸡。因为是秋季,山里虫子草籽什么的丰厚,野山鸡吃的很肥,浓浓的鸡汤加了山里才来的野山菌,远远地就能闻到香味。

“嘶嘶——好好吃啊!”苏玉蘅一边吸溜着一边啃鸡肉。

姚燕语看着这姑娘没出息的样儿,轻笑着夹了一些素炒的山芹给她,并叮嘱道:“慢点,没人跟你抢,野山鸡还有两只,回去的时候带给大长公主和太太一人一只,还有我叫人采的野山菌也给你带着,想吃回去让厨子给你炖。”

苏玉蘅听了连连摇头:“家里也有野山鸡,这菌也有,只是厨子炖的不如姐姐这里的人炖的好吃。”

“那是他们放的作料不对。”姚燕语轻笑,“我上次在侯府吃过一次他们炖的鸡汤,各种调料放的太多,把山菌的美味给压下去了,那鸡汤吃到嘴里都是那些香料的味道。”

“嗯嗯,就是呢!”苏玉蘅连连点头,又道:“好姐姐,那野山鸡也不用给我拿回去,等我做东道那天,你能不能叫人给我的客人们炖这个汤喝?”

姚燕语点头答应:“嗯,行。等会儿我就写个单子,看看少什么早些让他们去准备,绝不能耽误了你的正事儿。”

“姐姐你太好了。你就是我的亲姐姐!”苏玉蘅一边吃一边笑。

姚燕语说着,又夹了青菜放到苏玉蘅的碗里去:“好啦!不是我心疼这饭菜,你也少吃点,晚上吃积了食可是很难受的。我可不想待会儿在陪着去出去散步。”

苏玉蘅又吃了一口饭,笑着反问:“你不许我吃多还给我夹菜?”

“我让你多吃点青菜。”

“嗯,平时我最不喜欢吃芹菜了,不过你这个芹菜做的味道很好。没有那股子药味。”

“一样的芹菜,一样的做法,你啊,都是私心作祟。”

姚燕语深谙养生之道,晚上基本不吃饭,今天也只是陪着苏玉蘅吃点清淡的菜蔬,喝点小米稀粥而已。

苏三姑娘却吃了一碗饭,两只小花卷,喝了一碗鸡汤,吃了半只野山鸡。

自然是吃撑了,于是撂下饭碗后便拉着姚燕语出去遛弯儿。

十月的夜里已经很冷了,一弯月牙挂在天边,清泠凉薄,苏玉蘅却依然满腔热情,拉着姚燕语似有说不完的话。

第五十二章 总督家书

苏玉蘅在牧月小庄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下午方才回城。她一回去自然先去大长公主跟前,大长公主拉着她问:“瞧你这乐不思蜀的样子,那小庄子上可有什么好玩的?”

大长公主之前有个女儿在两个儿子之下,被定国公和大长公主视为掌上明珠,一出生大长公主便上述请封了灵阑郡主,但却在十三岁上,因为一场天花没躲过去送了小命。当时大长公主悲痛欲绝大病一场,养了很久才养过来。

是以当时苏玉蘅九岁上恰逢她父亲封靖海伯被圣上委以重任去西南治理海疆时得了天花,大长公舍不得她,便留在身边养病,也合该苏玉蘅福大,十有*治不好的天花居然也痊愈了。

大长公主便认定这个孙女是上天送来补偿自己的,索性把她当成女儿的替身,娇生惯养的在身边,无事不依着她。

为了这事儿,陆夫人背地里没少拈酸吃醋的,暗暗地埋怨大长公主放着两个嫡亲的孙女不怎么疼爱,偏偏去疼二房庶出的这个三丫头。

多多少少有些嫡庶不分的意思。不过幸好是个孙女,大不了将来择婿出嫁的时候多花点心思,倒也无妨。这若是孙子的话,怕是家里将没有安宁了。

大长公主温和的笑着抚摸着伏在自己膝头的孙女,转头吩咐自己身边的一等女官芝香:“封一百两银子送去牧月小庄给姚姑娘,再把府中厨子自制的果酒送十坛,再把那些糟好的鹅掌鸭信还有各样点心水果也送些过去,就说我的话,蘅儿的事情让姚姑娘多费心了。”

“祖母,其实这些姚姐姐都会安排好的。我们都商议过了,那日一应吃食都从庄子里取就是了。姚姐姐还说庄子里有现成的果子,可以做成果汁以代酒水。我还尝了姚姐姐自己煮的果茶,很好喝呢。”

大长公主无奈的点了点苏玉蘅的额头,笑道:“你呀!还是小孩子性子,总也长不大。你也不想想,人家是在庄子上养病的,而且才去了这几日,岂能色色周全?你这一去,还不知把那小庄子给折腾成什么样子呢。她虽然不说,也会为你尽心布置,但心里未必不觉得麻烦。再说了,人家还病着呢,又是客居在此的人,你这样过去折腾,怎么好意思?”

“姚姐姐的病已经好了!”苏玉蘅扁了扁嘴巴,“她就是太省事了,什么事情都藏在心里,所以我才要过去她那里,她整天一个人闷在庄子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日子长了越发要闷出病来呢。”

大长公主活到这个年纪,什么事情没见过没听过?姚燕语这种状况她不用问也能明白,只是事不关己,她却不能多说,于是笑道:“她省事自然是有原因的,你即便念着姐妹情分,也别越过你三嫂子去。”

苏玉蘅忙点头:“这个自然,我是先跟三嫂子说过了的。她也托我常过去看看姚姐姐呢,她如今怀孕了,总没那么多精神照顾。”

大长公主轻笑:“既然这样,她病也好了,为何不接回来?”

苏玉蘅听了这话忍不住抬头看了看旁边,见只有大长公主的两个心腹丫头芝香和兰馨,便低声说道:“姚姐姐觉得住在侯府里有诸多不便,而且,也很尴尬。”

这是昨晚她跟姚燕语躺在床上的时候姚燕语跟她说的话,当然,是在她问出跟大长公主一样的问题之后姚燕语给她的回答。

苏玉蘅知道这是她的心里话,她虽然性情率直但却不是傻瓜,易地而处,她以为如果她也遇到姚燕语这样的处境,也会想着办法搬出去,自己找个清净的所在过日子,等着家中父兄另作安排的。

可是,她的父亲会对她做怎样的安排呢?

这件事情苏玉蘅昨晚在迷迷糊糊睡着之前稍微想了那么一下,现在又伏在大长公主的膝头认真的想了好一会儿,但却没想出结果。

同样,姚燕语也想过,而且想过很多次,同样也没有什么结果。至于姚总督怎么想也只有总督大人自己知道。

定候府,祺祥院。

姚凤歌靠在正厅的矮榻上,身后塞着一只软绵绵的大靠枕,手边放着果盘茶盏,手里捏着几页书信认真的看。

在她的面前站着一个四十来岁的男子,男子穿了一件藏青色的杂毛狐皮袄,里面是墨色府绸长袍,方脸,留着短髭,一脸恭谨的欠身站着,等候姚凤歌的吩咐。

姚凤歌一字一句的把书信看完,微微笑了笑,说道:“辛苦你跑这一趟了。”

男子忙欠身笑道:“大姑奶奶言重了,为主子办事是奴才们的本分,不辛苦。”

“你且去瞧瞧琥珀吧,她现在是三爷的姨娘了。”姚凤歌说着,又转头吩咐李嬷嬷:“叫珊瑚把我收着的雪顶含翠拿出来给周管事尝尝。”

“奴才谢大姑奶奶。”周廉之忙躬身行礼,“奴才先告退了。”

姚凤歌点头:“你先去见见你女儿吧。我叫人收拾房子,你且住两天,等我写好了回信你再给父亲带回去。”

“是。”周廉之又欠了欠身,方跟着李嬷嬷出了正厅。

外边廊檐下,琥珀早就等在那里,见了周管事喜滋滋的上前去,深深一福,甜甜的叫了一声:“阿爹。”

“好了好了,这是在主子的院子里呢,不要大惊小怪的。”周管事虚扶了一下琥珀,“去你屋子里说话。”

“嗯。”琥珀高兴地带着自己的父亲去了后院自己的小院里。琥珀现在是正经的妾侍了,有了自己的小院子。

李嬷嬷叫人拿了一小包镂花锡纸包装的雪顶含翠来给琥珀送过去便转身进来服侍姚凤歌。

姚凤歌的纤纤玉指点着手边的紫檀木小几,问:“给父亲准备的东西都收拾好了吗?”

“回主子,都收拾好了,在东耳房放着就等您过目呢。”

“嗯,去看看。”姚凤歌说着,缓缓地起身。李嬷嬷忙上前去小心的搀扶着。

主仆两个慢慢地往东耳房走,姚凤歌轻轻地叹了口气,说道:“父亲怪我让妹妹去庄子上住呢。”

第五十三章 贵女云集

主仆两个慢慢地往东耳房走,姚凤歌轻轻地叹了口气,说道:“父亲怪我让妹妹去庄子上住呢。”

李嬷嬷闻言怔了怔,劝道:“这是二姑娘自己坚持的,主子跟老爷好好地说一说,老爷不会生气的。”

“但愿吧。”姚凤歌点点头。

书信之中,姚远之对自己的庶次女精通医术治好了嫡长女的病这件事情表示十分的关注,并一再叮嘱姚凤歌要好好地照顾姚燕语,万不可让她有什么闪失。

作为一直是父亲最看重最宠爱的女儿,姚凤歌的心里总有那么一点不舒服。可是又能怎么样呢?自己现如今已经嫁入定候府中,成为定候夫人最疼爱的三子的妻子。而燕语这个庶妹…父亲会把她许给什么样的人呢?

姚凤歌想着心事进了东耳房,看着炕上满满的东西便有些心不在焉。

李嬷嬷把这些古董珍玩以及上面赏下来的笔墨纸砚,绸缎绫罗等一样样的拿给她看了一遍后,发现自家主子的心思根本没在这些东西上,便小心的问:“主子可是想着三姑娘要去庄子上弄那什么琴社的事情?”

“哦,我正想说这个呢。”姚凤歌恍然回神,说道:“蘅儿要去牧月小庄摆东道请各府的姑娘们去玩耍,茶点果子,桌椅摆设等各色东西务必要齐全,明儿你带着人去一趟燕语那里,看看缺什么少什么来回我,库房里有的,叫人搬了直接送过去,没有的立刻出去买,万不可大意了让蘅儿失了颜面。”

李嬷嬷忙应道:“是。”

一场原本只是闺阁女儿家玩乐的聚会,却被大长公主和姚凤歌两个人高度重视起来。

大长公主是觉得苏玉蘅把东道摆在姚燕语那里,又让姚燕语帮着张罗,而姚燕语的身份尴尬,以她大长公主的身份总不能让一个身份尴尬说白了也只是来住亲戚的小姑娘平白吃亏,于是不管是银子还是东西,色色叫人准备齐全,提前用马车送了过去。

而姚凤歌则觉得此事不仅仅是苏玉蘅邀请各府贵女们聚在一起论琴道那么简单,人人都知道姚燕语是自己的妹子,人人都知道这妹子在京城只有自己一个嫡姐可依靠,若是不周全了,说出去也是自己的脸面不好看,不但被人指摘苛待庶妹,为人刻薄不够友悌,甚至连累了定候府和两江总督府的名声。

所以从苏玉蘅回去的第二天起,大长公主府和定候府便不断有人往牧月小庄送东西。

今天是酒水点心,明天有事瓜果菜蔬,后天又是茶具器皿…至十月十六日一早,大长公主府干脆送了十二名婢女过来,说是来打下手帮忙的。姚燕语看着这十二名水葱一样的漂亮女孩子真是哭笑不得。

其实姚燕语为这次的事情也花费了不少的心思。

虽然天气有些冷,但幸好北方少雨雪,天气晴好,阳光明媚,而柿子林又是在背风向阳的一片山坡上。地上有杂草,虽然已经有些枯萎但好处是踩上去柔软不沾泥土。

姚燕语便叫人弄了红毡子来铺在地上,又叫人用现成的木头搭建了七尺见方的矮榻,这种矮榻跟大云朝流行的矮榻不同,没有任何扶手靠背,说白了也就是一个台子而已。上面铺设厚厚的毡子,摆放矮桌,然后设厚厚的坐垫在小矮桌的四周。

小矮桌用来摆放吃食茶水,每张榻上设四人座,根据人数,一共搭建了六张这样大的矮榻。另外有六副十二扇屏的大屏风摆在西北两侧,挡住仅有的丝丝寒风。还有几张小一半儿的长条榻摆在外围,供跟随贵女们服侍的贴身丫头们歇脚。

各色茶水点心瓜果都是现成的,主餐则是涮锅。

姚燕语叫人提前宰了五只山羊,把羊肉弄干净找了冰桶来冰起来,然后切成薄片儿再用冰块保鲜,锅底用野鸡和野山菌以及各种温补的材料炖出香浓的鸡汤,另外还把各种新鲜蔬菜也整整齐齐的码放到盘子里预备好。

这些都是姚燕语跟苏玉蘅商议过后定下来的,大云朝的人到了冬天也有涮锅,但却是早就炖熟了端上来,临时加两块雪碳炖着吃,没有这种把生的肉和蔬菜放进去涮的。尤其是姚燕语准备了二十几种可以放进去涮的蔬菜,从营养到色泽全都用心搭配,真正把现代人的火锅精华发挥到了极致。

十月十六日一早,苏玉蘅的马车便在南城门外等候。

镇国公府二姑娘韩明灿,和两个庶妹韩明琅韩明玦三人分别乘坐两辆马车带着家丁仆妇徐徐而来。

苏玉蘅从马车里下来开心的上前打招呼,韩明灿把苏玉蘅招呼进自己的马车里说话。

不一会儿的功夫,诚王嫡女云瑶郡主带着庶妹云湄份乘两辆马车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