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招娣叹气:“看到孩子这样,我那天真不应该挑拨。”

“挑拨?”钟建国眉头微皱,“宋招娣,你又背着我干什么了?”

大娃:“爸,我知道,这几天岛上都传遍了。”随后把宋招娣跟孙宛如吵架,以及挑拨沈家婆媳关系的事大致说一遍。

钟建国张了张嘴,不敢置信:“我问你沈宣城他妈怎么突然走了,你跟我说老太太想家了,想回去看看?宋招娣,说这话的时候你脸不红心不跳,你的心理素质怎么这么好?”

“老太太离家一年多,的确想家了。”宋招娣道,“我说的事实。”看他一眼,“你是在为孙宛如抱不平吗?”

钟建国瞪她一眼:“别胡说八道。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那就没别的意思了。”宋招娣道,“吃饭,吃饭。沈家的事刚刚开始,以后会比林家还热闹。”

两天后,傍晚,钟建国回来跟宋招娣说一句,沈宣城明儿得出海。

宋招娣乐了:“什么叫屋漏偏逢连夜雨,这就是。”说完,猛地看向钟建国,“不会是你搞的鬼吧?”

“想多了。”钟建国道,“我还没这么大能耐,决定安排哪个团出去。”

宋招娣打量他一番:“顶头上司是你叔,大老板很看好你,出海巡查这种小事,你提个意见,他们一定会采纳。反正,这次是沈团长,下次就是你或者马中华,这次是你们,下次就是沈团长,早去晚去在刘师长看来没什么不同。”

“我说你想多了,就是想多了。”钟建国道,“早知道就不告诉你了。”

宋招娣笑道:“那我装不知道好了。”

钟建国嗤一声,就问:“晚上吃什么?”

“快月底了,给你们加个餐。”宋招娣道,“炒俩青菜,再做个炸茄盒。”

钟建国见她还坐在椅子上:“你做好了?”

“还没做。”宋招娣道,“炉子上正在煮粥,你的五个儿子正在炒青菜,等他们炒好了,我再做。”

钟建国皱眉:“你整天在家没事,别天天都让孩子做饭。”

“放心了,不会累着他们。”宋招娣道,“早上是自立,中午是更生,晚上是大娃。明儿早上是二娃,明儿晌午和晚上我做。”

钟建国:“三娃干什么?”

“三娃烧火。”宋招娣往厨房看一眼,“一手拿着大蒲扇,一手塞柴火,灶里的火多大,灶外面的风就有多大。大娃都快烦死他了。不准他扇,他叫着烧火太热。”

钟建国也坐下:“那就别叫他烧了啊。”

“三娃觉得把他四个哥哥气得跳脚很好玩。”宋招娣道,“这几天迷上烧火。”

钟建国叹了一口气:“跟你说件正经事,南海舰队那边开始备战了。”

“什么意思?”宋招娣不禁坐直。

钟建国:“南越在南海那边很猖狂,他们再挑衅,一定会打起来。”

“那你们会去支援吗?”宋招娣连忙问。

钟建国摇头:“我也不知道。我提前跟你说,是想让你有个心理准备。别到时候我说去南海,你觉得我故意瞒着你。”

“你的意思是一旦要这边支援,部队会派你们团?”宋招娣问。

钟建国点头:“我早几天回来的晚,就是一直在操练。沈团长这次出去,也是怕对面趁乱偷袭。”

第109章吃苦耐劳

宋招娣努力回想这段历史,发现只有改革开放,还不清楚具体年月,不禁揉揉额角:“钟建国,如果我说我特别后悔以前没好好学历史,你信吗?”

“不信。”钟建国都没经过思考,“从你嘴里说出十句话,有七句假三句真,我分不清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宋招娣哼两声:“那是因为你没用心。”

“我就是用心了,才知道你话里有真有假。”钟建国坐到她身边,“小宋同志,打个商量,我不管你在外面怎么胡诌,在家别信口开河,胡说八道行不行?”

宋招娣扭头打量他一番:“我跟谁胡说八道了?”

“跟我。”钟建国指着自己,“也只有我。”

宋招娣认真思考一会儿。

钟建国竖起耳朵,全神贯注,端是怕漏掉一个字。

宋招娣再次看着钟建国的眼睛,面带微笑:“那你得检讨一下,我为什么针对你。”

“不用检讨,你故意的。”钟建国道。

宋招娣不禁眨一下眼:“我就是故意的,你能把我怎么着?”

钟建国抬起手就要扇她,手碰到她的脸使劲拧一下,咬牙道:“真想一巴掌扇飞你。”

“可惜不舍得。”

钟建国抬头看去,大娃拿着毛巾一边擦汗一边往这边来:“菜炒好了?”

“打扰你们了?”钟大娃不答反问。

钟建国冲他招招手:“你的声音太小,我没听清,来这边说。”

“我又不傻。”钟大娃从另一边绕到门口,“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想揍我。娘,茄子洗干净了,锅也刷干净了,你去做吧。”

宋招娣拍怕钟建国的肩膀,站起来:“儿子大了,不好骗了。”

“以后更不好骗。”钟大娃说完,就跑去压水洗脸。

钟建国想跟出去,到门口转身去厨房,把几个孩子都赶出来,他帮宋招娣炸茄盒。

家里人多,边边角角都被宋招娣种上菜。其中茄子就种四垄,两垄长条紫色茄子,两垄青色圆形茄子。长条茄子做油焖茄子,圆又大的茄子经常切块跟土豆或者其他的菜一块炖。

钟建国没吃过炸茄盒,见案板上有八个青茄子,有些惊讶:“做这么多吃得完?”

“我怕不够吃。”做了几年饭,宋招娣的刀工很好,不大一会儿就把茄子皮削干净。见钟建国双手环胸,盯着她,宋招娣道,“烧火,把油倒锅里。”

钟建国好奇:“直接油炸?”

“不是。”宋招娣打开柜子,把早就调好的肉馅拿出来。

钟建国端菜籽油的时候正好看到:“咱家还有肉票?”

“现在没了。”宋招娣道,“我本来想买点洋葱,但是没买到。又怕这一斤肉馅不够用,就叫大娃去曲家借点海米加在里面做馅。”

钟建国想说这边吃洋葱的季节早过了,话到嘴边,往外面看一眼,见几个孩子不在屋里:“你以前是不是能买到很多反季节蔬菜?”

“是呀。”宋招娣道,“一年四季各色蔬菜和水果,无论你想吃啥都能买到。”边说边用红薯粉调半碗面糊,“钟团长,如果你们领导真派你去,你尽量活着回来啊。”

啪嗒!

手里的勺子掉锅里,钟建国回头看,宋招娣正忙着往茄子里面塞馅,顿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叹了一口气:“我如果能活着回来,那咱们就生个闺女,怎么样?”

“不怎么样。”宋招娣不假思索。

钟建国就知道会是这样,不禁翻个白眼:“我就这一个愿望。”

“你的愿望,不是我的愿望。”宋招娣反问,“钟团长,我为什么要帮你实现?”

钟建国心里堵得慌:“你是我媳妇,咱们是夫妻,夫妻一体,我的愿望就是你的愿望啊。”

“我怀孕的时候要是出现孕吐什么的,你能分担吗?”宋招娣又问。

钟建国“唉”一声:“当我没说。”可是又不甘心,“招娣,你看啊,老天爷都能把你送到我身边,我想要个闺女,老天爷一定会满足我这个小小愿望。”

“你这辈子的运气都用在了娶我。”宋招娣道,“以后不会这么好运。”见钟建国撇嘴,“难道不是?”

钟建国哪敢说不是:“是啊。”

“要说运气好,你也没我姐夫运气好。”宋招娣道,“大难不死,两个儿子,还找到亲叔叔。可他也想要个闺女,老天爷给他送个小子。”

钟建国摆手:“别说了。一说到再来个小子,我整个人都不好了。”

宋招娣抿嘴笑笑,突然听到一阵哭声。

“又是隔壁?”钟建国问。

宋招娣点头,却发现不哭了:“应该是被沈团长哄好了。嗳,钟建国,你说沈老太太走了,明儿沈团长也出去,她们娘仨会不会饿死?”

“孙宛如的父亲当初命她嫁给沈宣城的时候,孙宛如肯定反抗过。”钟建国道,“她要是舍得死,就不会认命。

“她既然怕死,就不会把自己饿死。别看她以前没做过家务,好像什么都不会做。等沈宣城一走,她肯定一天就能学会洗衣服、买菜做饭,打扫鸡窝鸭圈。”

宋招娣:“那我明儿看看。”

“你也是闲的。”钟建国瞥她一眼,很不赞同,“九月份开学,大娃和自立就上初中了。你以前淘的高中课本是不是还在校长家里?去找校长要回来吧。”

宋招娣:“早就拿回来了,在楼上柜子里锁着。”

“二娃现在会画衣服吗?”钟建国觉得他得给宋招娣找点事做,省得她没事瞎折腾。

宋招娣摇头:“暂时还没画过。”

“可以学学了。”钟建国道。

宋招娣:“我也想。可是咱家的布真不能给二娃练手。”

“就没有别的替代物?”钟建国问,“你以前学做衣服,直接用好的布料练手?”

宋招娣仔细一想,眼中一亮:“我想到了,麻袋!”

“麻袋?”钟建国很吃惊。

宋招娣点头:“赶明儿开学了,我从学校里拿点粉笔头,留着二娃标尺寸。几个孩子给二娃当模特。”

“那你得跟大娃和三娃商量好。”钟建国提醒她。

宋招娣把挂上浆糊的茄盒放油锅里:“有这东西,大娃不敢哼唧。”

七点左右,天还没黑,钟家吃饭的时候,宋招娣跟五个孩子说“麻袋做衣服”一事,还没说完,大娃就出言反对。

钟建国伸手端走他面前的炸茄盒,钟大娃老实了。

二娃乐了,咧嘴笑够了,才说:“哥,别不高兴,我会给你做漂亮点。”

“麻袋!”大娃瞪他一眼,“麻袋能做出什么好衣服?你赶紧闭嘴吧。别等着我揍你。”

父母都在,二娃才不担心挨揍:“那我把你的衣服做丑点。”

“你敢?!”钟大娃拎起拳头,“我把你刚长出来的门牙揍掉。”

二娃连忙站起来:“三娃,咱俩换换位子。”

“换什么!?”钟建国皱眉,“好好吃饭。他要是敢把你的牙揍掉,我把他的一口牙都掰掉。”

二娃又乐了:“哥,你就好好配合我吧。”

“大娃,不准再说了。”宋招娣道,“吃完饭就去洗澡。做衣服的事还没影,要是买不到麻袋,说再多都白搭。”

二娃:“娘,咱家就有麻袋。”

“那是留着装菜的。”宋招娣指着他,“你要是敢偷偷把袋子拆了,钟二娃,我以后都不教你。”

大娃乐了:“二娃,想拆哪个袋子直接跟哥说,哥帮你。”

“坏蛋!”钟二娃瞪他一眼,夹一个茄盒塞嘴里。

宋招娣想笑又心疼,晚上睡觉的时候就忍不住跟钟建国,真希望明儿早上醒来,在报纸上看到上面取消布票。

钟建国不想打击她,一想到宋招娣不愿意给他生个闺女,便说,赶紧睡吧,做梦比较快。话音落下,腿上就挨一脚。

自己嘴巴贱,钟建国不敢还手,便把宋招娣身上的衣服全剥掉。

翌日早上,六点钟,钟二娃坐起来,好一会儿才想到今儿早上该他做饭了。

昨儿晚上九点就睡了,二娃也睡不着,穿着大裤衩下去,便看到他爸在厨房里,顿时乐了:“爸,你又惹娘生气了?”

“是啊。”钟建国道,“还是因为你。对了,你娘订的报纸待会儿该送来了,我瞧着天想下雨,你去把报纸拿进来。”

二娃:“还早呢。邮递员一般是七点过来。爸,我帮你烧火吧。”

“不用。”钟建国摆手,“早上不炒菜,我做两盆拍黄瓜就好了。去喊哥哥弟弟起床洗脸刷牙。对了,别喊你娘啊。”

二娃看着他笑笑:“知道。娘睡到自然醒,醒来就吃饭,就不会生你的气了。”

钟建国登时想揍他。

快七点了,宋招娣下楼,就看到两盆绿油油的黄瓜,忍不住啧一声:“钟团长做饭的技术也继承了我军优良传统啊。”

“什么意思?”自立下意识问。

大娃:“吃苦耐劳。”

“胡说!”钟建国道,“是艰苦奋斗。”

大娃点头:“反正都是苦。没法跟娘比。”

“是不能比。”钟建国道,“奢侈之风更不能涨。我决定,从今天开始,一直到你们开学,咱们家都吃素。”

宋招娣瞥他一眼:“你说的话又作不了准。说这些干什么啊。”说完,出去洗脸刷牙。

“我怎么作不了准?”钟建国跟出去。

宋招娣一边挤牙膏一边说:“你儿子会做饭。”

钟建国哑了,转身的时候看到隔壁院里的人,猛地停下来,走到宋招娣跟前:“往西边看一下,别太刻意。”

“她,她在薅青菜?”宋招娣扭头看一眼,很是惊讶,“钟建国,你挺了解她啊。”

第110章一穷二白

钟建国脑壳痛:“能不能别说我了解她?我不想了解她。”

“开个玩笑而已。”宋招娣忍不住朝他脸上拧一下。“瞧你急的。”

钟建国倚着墙:“不是我急,是你说话太容易让别人误会。不明真相的人听见了,还以为我跟她有点什么呢。”

“我记得你之前说过,她比我好看。”宋招娣提醒他。

钟建国上下打量她一番:“比你好看的人多着呢。可惜,我只喜欢你。”

“哎呦喂……”

夫妻俩齐刷刷转过头。

钟大娃揉揉胳膊:“鸡皮疙瘩全出来了。爸,娘,你俩快别这么腻歪,菜都凉了。”

“菜就是凉的。”钟建国瞪着他问,“你出来干么?”

钟大娃咳嗽一声:“出来听你说喜欢娘啊。”不待钟建国开口,又连忙说,“听你们说她她她,我好奇啊。”

“没你不好奇的。”钟建国瞪他一眼,“男孩子别这么八婆。”

钟大娃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扭头回屋。

钟建国眨一下眼,不明白:“这孩子什么意思?”

“你也是男人。”宋招娣擦擦脸,推他一下,“进屋吃饭。咦,下雨了?赶紧把外面的衣服拿进来。”

钟建国一看雨滴如豆大般,连忙跟上宋招娣,摸一下衣服:“还有点潮。赶明儿我在屋里栓根绳子,省得放在椅子上堆成一堆。”

“你要是能找到几根铁管,焊一个晾衣架,不但不用绑绳子,下雨的时候衣服都不用收。”宋招娣道,“直接把架子抬到廊檐下就行了。”

钟建国好奇:“铁架子不重吗?”

“回头我画给你。”宋招娣说着,看到二娃从屋里跑出来,连忙问,“你干么去?下雨了。”

二娃摆摆手:“不干什么。报纸忘了拿进来。”

钟建国的收音机三天两头搜不到信号,宋招娣便跟钟建国商议订一份报纸,省得她什么都不知道。

岛上的日子太单调,有时钟建国听宋招娣讲她以前的生活,很怕宋招娣厌倦了一天三顿饭,除了吃就是睡的日子。

宋招娣要报纸,他非但没拒绝,还主动帮宋招娣订报。后来又在门口订个木盒,省得邮递员来的时候,宋招娣或者孩子们必须出来拿报纸。

宋招娣本以为能从报纸上看到一些国际要闻,然而,报纸上的内容让她很失望。没过几天,宋招娣就懒得看了。

二娃不讲,宋招娣险些忘了还有报纸这回事。

钟二娃拿着报纸回来,宋招娣连看都没看。然而,二娃却把报纸递到宋招娣:“娘,里面夹着一封信。”

“谁的?”宋招娣翻出来,眉头一挑,“钟建国,钟胜利的信。”

钟建国楞了一下:“钟胜利?”

“你弟弟。”宋招娣道,“我表姨两年没闹腾你,你连她儿子都给忘了?”

钟建国没接:“看看什么事。”

“他说他过几天结婚。”宋招娣道,“没说叫咱们去,就跟咱们讲一声。”不禁皱眉,“这是什么意思啊?”

钟建国摇头:“甭管他什么意思。给大哥写封信,他给多少礼金,咱们给多少。”

“那我就不去了?”宋招娣问。

钟建国:“不去!我爸领着胜利来的时候,咱们那么不给他们爷俩面子,你去了,指不定又得在大哥家吃。”

“叔叔不管饭?”二娃问。

钟建国:“管饭肯定会管饭。但不一定管你娘吃。”

“那我们干什么要给礼金?”钟大娃不高兴,“我决定,不给!”

宋招娣撩起眼皮:“你决定的没用。哪天你姥姥来信,你再决定吧。”

“我姥姥?”大娃最先想到的是宋母,继而一想不对,他还有个姥姥,“我舅舅和我姨都结婚了,没有要结婚的人。”

宋招娣:“你的表哥和表姐啊。最多再过五年,就该结婚了。到时候咱们是去还是不去?”

“不去!”钟大娃道,“我都不认识他们。”

宋招娣转向钟建国。

钟建国摆手:“到时候再说。我去楼上收拾几件衣服,要是哪天晚上没回来,你们也别担心。”

“担心也没用啊。”二娃道,“爸爸,你要多加小心啊。“

钟建国揉揉他的脑袋:“为了你们,我也会好好保护自己。”

宋招娣对这次海战没什么印象,她以为是小打小闹。八月底,钟建国没有回来,宋招娣一点也不担心。

九月三号,早上,宋招娣炒菜的时候听到类似笛子的声音,便问烧火的大娃说:“知道谁在吹号子啊?”

“娘,不是号声。”站在门口等着端饭的自立道,“是警报。”

宋招娣的手抖了一下:“警报?!”

“是的。”更自立道,“我小的时候听到过。”

宋招娣脸色骤变,想一下:“自立,你来炒菜,我去隔壁看看。”说着话拿掉围裙就去找段大嫂。

段大嫂也从家里出来了,看到宋招娣神色慌张,忙迎上去:“别担心,没事。”

“没事会拉警报?”宋招娣急切地问,“婶子,是不是老蒋的人趁机打过来了?”

段大嫂摇头:“我也不知道。不过,你得跟几个孩子说一声,一旦真打起来,叫他们去山上躲起来。”

“婶子,你,别吓唬我啊。”宋招娣只在手机和电脑里看到过打仗,她虽然已经在翁洲岛生活了整整六年,可是没亲眼见过,她潜意识觉得战争离她很遥远,即便经常听钟建国说老蒋的人又来骚扰他们。

段大嫂认真道:“我没吓唬你,这么说是让你有心理准备。你待会儿还得去学校,一旦出事了,谁都能慌,你不能慌。你得带着孩子转移。”

“娘,怎么了?”

宋招娣转过身,看到三娃跑过来,小脸上写满担忧,莫名觉得全身充满了勇气,佯装淡定:“没事。就是来问问你刘奶奶,怎么突然拉起警报。”

“那奶奶说了吗?”三娃问。

宋招娣:“说了,没大事。咱们回家吃饭吧。”

三娃不信,因为宋招娣的脸色很不好,看了看她又看了看段大嫂:“真没事?”

“娘骗过你吗?”宋招娣反问。

三娃摇头:“没有。可是娘也说过善意的谎言不是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