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爹娘也是闲得。”钟建国道,“你明儿给他们找点活干吧。”

宋招娣:“现在没什么活。过些天冷了,叫爹娘跟我一块上山挖笋。”

“上山?”钟建国连忙摆手,“你别折腾他们了。”

宋招娣:“你别看他们那么大年龄,上山比我还利索。对了,自立,你们单位有笋吗?”

“有的。”自立道,“娘,您别想着给我寄东西,我就算给你地址,也到不了我手上。我和老师一块出差,一走就是十天半个月,等我回来,即便没被同事吃,东西也该坏了。”

宋招娣回头看一眼他:“这么辛苦,我也想说,要不咱别干了。”

“当兵辛不辛苦?”钟建国问。

宋招娣眉头一挑,看向他,故意说:“不知道。”

“你——”

自立忙说:“爸爸,你们想打还是想吵,容我先上楼,给你们腾出地方。”不待两人开口,就往楼上跑。

宋招娣睨了钟建国一眼:“瞧瞧,孩子都笑话你。”

“说得好像没笑话你似的。”钟建国点点她,“以后少在孩子面前胡说八道。”

宋招娣:“我儿子,我想说什么说什么。别说你,就算你们领导来了,也管不着我。”

“瞧把你给能耐的。”钟建国道,“你儿子现在是国家的人。”

宋招娣:“我儿子没那么伟大,地球离了他照转。”

“小钟,招娣啊,都半夜了,你俩不睡觉,站在楼梯上吵吵什么呢?”宋母披着棉袄出来,“人家自立都快睡着了。”

宋招娣轻咳一声:“娘,我们没吵吵,讨论问题呢。都半夜了,你怎么还不睡?”

“睡着了,又被你吵醒了。”宋母说完,转身就走。

钟建国笑了:“瞧瞧,你娘都懒得搭理你。”

“是不是又想念你的长椅了?”宋招娣问。

钟建国点头:“有本事你今儿就把我关在外面。”说着话指着楼上。

宋招娣顿时想到她爹娘在这里,朝钟建国腿上踢一脚,转身就走。

钟建国摇头笑笑跟上去。

翌日早上,宋招娣去学校的时候拐到柳静静那里,看到她和她姐以及她姐夫还在吃饭,宋招娣没问他们什么时候回去,直接说:“晌午别做饭了,自立买很多菜,晌午还去我们那边吃。

“谢谢宋老师。”柳安安站起来,笑着说,“不用麻烦了,我们待会儿就走。”

宋招娣有心理准备,故作惊讶:“这么快?下午还有船,下午再走。今天晌午我叫振兴做饭,你们尝尝振兴做的菜。”

“那也行。”柳安安已经听柳静静说过振兴会做饭,她也想尝尝振兴的手艺,回家好跟她妈说说。她妈表面上气柳静静不听话,心里面却忍不住担心。否则也不会让她带个厚被子来了。端是怕这边冷,柳静静离家时带的被子薄,冻生病了。

宋招娣:“就这么说定了,我去和振兴换一下课。”

“不用这么麻烦,吃饭晚点也没事。”柳安安道。

宋招娣笑道:“不麻烦,我们娘俩谁跟谁啊。”冲三人挥挥手,“你们吃饭吧。”出了门就拐回家,告诉自立,“等振兴回来,你就说手不舒服,叫振兴做饭。”

“什么情况?”自立好奇。

宋招娣:“今天不是说好请柳静静的姐姐过来吃饭么,我叫振兴掌勺,又怕振兴紧张,就不打算告诉他。等他下课,我跟他说,你回去帮自立做饭。你可不能给我演砸了。”

“娘,放心吧。”自立微笑着说,“我的演技虽然不如你,也不如大娃和更生,我是你儿子啊。学点皮毛也够糊弄振兴的了。”

第231章建厂房

宋招娣提醒他:“你学点皮毛,振兴也学过。”

“知道了,娘,我会小心行事。”自立指着墙上的钟,“快上课了,您快去吧。”

宋招娣不放心:“跟姥姥和姥爷讲一声。”

“娘,我还没去买菜呢。”自立道,“等我买菜回来再说。”

宋招娣突然想到:“对对对,待会儿你骑车去买菜,柳安安要是看到你,喊你的名字,你也可以装作没听见。不然,你娘我说的谎话就露馅了。”

“好的。”自立笑道,“娘,我二十二了,不是四岁,知道该怎么应付。您这么不放心,我永远也长不大。”

宋招娣笑了:“那我不唠叨了,我走。”

“娘,我送你过去吧。”自立看一眼钟,“离上课还有五分钟。我还没骑车子载过你呢。”

宋招娣曾学过自行车,但她学的时候,钟建国嘲笑她,宋招娣一气之下就不学了。大娃骑车带过她,坐在自行车后面实在硌人,宋招娣想说算了,一想过几天自立就走了:“快点去推车子,我在门口等你。”

“好嘞。”自立笑着跑去推车。把宋招娣送到教室门口,才拐去副食厂买菜。

宋招娣进去,便有胆大的学生问:“刚才那个人是谁啊?宋老师。”

“我大儿子。”宋招娣与有荣焉道,“上的制导专业,以后会成为科学家。”

学生连忙问:“是钟自立?”

“对啊。”宋招娣点点头。

学生往外面看一眼,自立早已消失不见:“怎么跟以前不一样了啊。”

“他一年多没回来了。”宋招娣道,“当然不一样了。把书本打开,咱们开始上课。”

振兴今天有三节课,分别是第一节课、第三和第四节课,宋招娣下课就找别的老师把他的课调到第二和第三节课。

十一点整,振兴回到家,自立就说他杀鱼的时候不小心切着手了。振兴见他手上缠着纱布,连忙说:“我来做饭,你别弄了。”挽起袖子,洗洗手就去厨房。

自立看一眼完好的手,小声说:“姥姥,姥爷,你们去柳静静那里,十二点再过来。”

“知道,知道。”宋母小声说,推一下宋父,“走了。”

自立去厨房:“振兴,我帮你烧火。”

“你的手不舒服,就别乱动了。”振兴道,“伤口裂开容易感染。”

自立:“右手没事。”停顿一下,“本来我跟娘说,给她做一桌好吃的,没想到……唉,姥姥要做饭,我怕她做的不好吃,去医院包手的时候,就找娘给你调一下课。娘还问我为什么要调课。我说有事跟你说,没跟娘说实话。”

“你不讲,老师回来看到你的手包成那样也能猜出来。”振兴道,“别让姥姥做饭,她做的菜不好吃。”

自立笑道:“那是你没吃过大姨做的饭,她做的才叫一个难吃。”

“老师说她大姐特别会过日子,我能想象出。”振兴把鱼切好,“你原本打算怎么做?”

自立:“你觉得怎么做好吃就怎么做。”

“那我看着做了。”振兴道。

宋母知道自立买很多菜,怕振兴一人一个小时做不完,学校那边放学了,又在柳静静那里坐好长一会儿,才跟柳安安说,该吃饭了,咱们回去吧。

五个人洗洗手进屋,三娃正往外面端菜,看到他们进来,连忙放下碟子去拉椅子,招呼他们坐下。随后,进屋就跟振兴说:“你家柳静静来了。”

“谁家?!”振兴面无表情道。

三娃:“你家。难不成是我家?”

振兴噎住了:“你,你再乱说,我就告诉钟叔。”

“你钟叔也会说我说得对。”三娃端着鱼汤出去,就故意说,“柳老师,这些菜全是振兴一个人做的。”

柳静静抬起头,就往厨房方向看。

三娃:“我自立哥哥的手伤着了——”

“严不严重?”柳安安忙问。

三娃:“不甚严重,过两天就好了。我去拿筷子,你们快尝尝。”

钟建国也回来了,见宋招娣从厕所那边过来洗手,小声问:“自立向来仔细,怎么会弄伤手?他过几天还得回去上班呢。”

“别担心,他装的。”宋招娣擦擦手,把毛巾给他,“今天柳安安回去,不出意外,过两天就会给咱们打电话。”

钟建国:“就凭一顿饭?”

“是的。”宋招娣打量他一番,“你当初要是会做饭,你不是大学生,是个大老粗团长,我也会嫁给你。”

钟建国:“那我如果不是大学生,还不会做饭呢?”

“那你这个时候应该在食堂吃饭。”宋招娣道,“也许正自己做饭。”

钟建国瞥她一眼:“斤斤计较的女人。”

“我以前跟你没什么感情,嫁给你之前必须得算清楚合不合算。”宋招娣道,“什么都不算的,那是刘萍,不是我宋招娣。”

钟建国点头:“你说得对行了吧。咱们进去吃饭吧,宋老师。”

两点左右,宋招娣和振兴送柳安安夫妻俩去码头。他俩坐上船,宋招娣回来就继续给自立做衣服,第二天就开始做馓子。

十一月二十五日,自立走的时候,一手拎一包衣服,一手拎一包吃的。想起他回来的时候就带一个小提包,自立忍不住说:“娘,你看我这样像不像搬家?”

“搬什么家?还没有你们去上大学那年带的东西多呢。”宋招娣道,“打电话不方便就写信,就算我们没法给你回信,也要让我们知道你好好的。”

自立听她这么说,顿时想哭,深吸一口气把眼泪憋回去:“我会的。娘,一有机会我就回来。”

“回来的时候提前给我打个电话。”宋招娣道,“我给你准备些好吃的。”

自立笑笑:“知道了。”然而,谁也没想到,这次分别,自立再回来是三娃快去大学报道的时候。

一九八四年,春天,甬城被划为经济特区,宋招娣看到这个消息,二娃一放暑假,宋招娣就给他一笔钱叫他招工建厂房。

厂房内部图纸是宋招娣画的,二娃早就利用闲的时候画好总体规划图。他觉得他刚开始做,就没建那么多车间,流水线作业,于是建三个车间。

二娃忙着建厂的时候,三娃迎来高考。三个车间地基打好,高考结束。待三娃收到第二炮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三个厂房盖的差不多了。

一九八四年,八月二十四日,早上,吃过早饭,二娃就问:“娘,厂房盖好了,下一步是不是招工人?”

“明年开春再招人。”宋招娣道,“车间主任,我已经帮你找好了。”

二娃忙问:“谁啊。”

“你做梦也想不到,二哥。”三娃翘着二郎腿,“狗蛋的妹妹。”

二娃皱眉:“怎么会是她?”

“狗蛋的妹妹离婚了,没法回去上班,现在只能在村里代课。”宋招娣道,“你也知道村里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的嘴巴多厉害,能把好好的人说的想自杀。

“去年年初,我娘回到家跟狗蛋的娘说,我希望狗蛋的妹妹来这边工作。这边谁都不认识她,她不说她离过婚,没人知道,也就没人搁背后议论她了。

“狗蛋的娘就给我打电话,恨不得立刻把狗蛋的妹妹送过来。听我娘说,狗蛋的妹妹知道是帮你做事,觉得她学问浅,这一年多来天天在家里看书。有时候还跑去人家工厂看看人家车间主任怎么管人。”

二娃:“真要是这样的话,那就是她吧。可是她来了,住哪儿?”

“你走了,我们帮你盖宿舍。”宋招娣道,“反正我和振兴下午都没事,可以过去看着。曲壮壮的大姐没个正式工作,我跟曲壮壮的妈讲好了,赶明儿你的工厂办起来,就叫她去厂里专门缝扣子。”

二娃想笑:“娘,您别告诉我,连会缝纫机的工人,你也帮我找好了。”

“娘没有找。”三娃道,“娘只是跟咱们西边的江姨和柳老师说一声,你想办厂,想找会缝纫机的人,也不知道去哪儿能找到。抱怨这么一句,没过三天,江姨就说她弟媳妇会。”

二娃好奇:“怎么这么巧?”

“根本不会。”宋招娣道,“她买一台缝纫机,叫卢亮的弟弟和弟媳妇过来学的。学了两个多月,五月份才回去。”

二娃扶额:“我的娘啊,你怎么就这么厉害呢。对了,你为什么还跟柳老师说这事?”

前年年底,也就是柳安安回到家的一个月后,宋招娣带着振兴和柳静静去一趟柳家,按照那边的风俗,两人订婚。但两家人都没提结婚的事。

宋招娣怕振兴以后喜欢上别人,柳家人想再观察振兴两年。以致于两人都订婚一年多了,振兴的房子都装修好一年了,他和柳静静还没扯证。

三娃:“柳老师的大姐和大姐夫老实啊。柳老师还说过,她大姐和大姐夫的工资不高。娘当着她的面说,是想给她姐一个机会。”

“那你怎么不直接说?”二娃问。

宋招娣:“因为她是柳静静的姐。只有她自愿过来,以后嫌工作累,才不好意思抱怨。”

第232章大娃回家

二娃算是服了:“娘,我觉得你比我适合办厂。”

“我也这么觉得。”宋招娣道。

二娃噎住,随即又笑了,“您,您还真不谦虚。”

“谦虚给你看?”宋招娣反问。

二娃再次噎住:“娘,我错了。您继续说。”

“说什么?”宋招娣问。

二娃指着振兴:“他的柳老师的姐姐也会用缝纫机?”

“这一点我就不知道了。”宋招娣道,“你去甬城盖厂房的时候,应该已经看到那边多出很多工厂,据我所知都是私人工厂。

“在这些工厂冲击下,国营公司效益会越来越差,不出几年将会面临倒闭。我当着柳静静的面这么说,只是提醒她,假如她姐姐下岗了,可以来这边工作。”转向振兴,“以后你丈母娘家里遇到事,先想着怎么解决,日子过不下去,得去要饭了,再借钱给他们。”

振兴:“我知道。当初要不是我妈时不时给他们钱,我爸去世后,那些人也不会来找我妈要钱。”

“你也别跟柳静静说她大姐的事。”宋招娣道,“她真找你,你就让柳静静直接来找我。跟她说,招工的事我做主。省得以后她埋怨你。”

三娃看看振兴,又看了看宋招娣:“咱们帮她姐姐,她还会埋怨振兴?”

“夫妻相处学问大着呢。”宋招娣道,“以后你们对象跟你们吵架,先想想是不是哪里做的不对,别只想着对方无理取闹。否则,矛盾会越来越大。”顿了顿,“假如真是对方无理取闹,一次两次可以,时不时来一下,就给我分手。”

三娃:“振兴,振刚,二哥,你们记住了没?”

“娘是跟咱们四个说的。”二娃提醒他。

三娃:“我用不着,我又不是振兴,扭扭捏捏的。”

“话别说得太满。”宋招娣道。

三娃:“我没有说大话,我最最喜欢的人就是娘。以后娶了媳妇,娘也在她前面。我才不会娶了媳妇忘了娘呢。”看一眼三个兄长,撇撇嘴。

二娃顿时想揍他:“娘,为什么要等明年再招工?”

“我以前跟你说过流水线生产,你这次回到学校,可以利用空闲时间设计衣服。”宋招娣道,“你自己琢磨一套衣服从拿面料到出厂需要多少人。如果不知道,就去你大伯那边看看,回头把名单寄给我,我在这边给你招人。春节一过,我就叫狗蛋的妹妹过来。”

二娃:“机器呢?”

“机器找你大伯。”宋招娣道,“他出面帮你谈会便宜一点。回头咱们算算家里还有多少钱,这些钱不但得买机器,还得付工人工资,还得买面料。”

三娃忍不住说:“钱够吗?”

“我这边还有。”振兴道,“我的钱都在枕头里面,我现在就去拿。”

宋招娣:“等等,万一衣服不好卖,收不回成本,振兴的那些钱留着二娃周转。不过,我觉得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衣服生产出来,你就去找报社,假如你提出赞助报社一笔东西,他们还不愿意帮你登报,那就去找更生。”

“更生哥?”二娃问,“他在检察院啊。”

宋招娣:“找更生去文工团帮你请几个长得好看的姑娘和小伙子,咱们在帝都举行服装展,咱们直接在服装展上卖衣服,我就不信卖不出去。”

“帝都这几年出现不少有钱人。”二娃道,“真有可能一下子全卖出去。”

宋招娣:“等以后有了钱,咱们跟别的报社合办一个杂志,半个月发一次,专门登你做的衣服。到时候还可以跟生产皮鞋和包的工厂商议一下,他们给你们一笔钱,咱们的模特就穿他们的鞋,用他们的包。再往后,咱们就去电视台打广告,广告搁朝廷台播放,传到千家万户——”

“等等,等等,娘,你说的这个太远了。”二娃道,“咱们一步步来,你说这么多,我都快懵了。”

振刚:“老师是提醒你,不要怕东西卖不出去,条条大路通罗马,有的是办法。”

“我说这么多,是你回到学校,制定详细计划时能把方方面面考虑到。包括用哪家工厂的面料。”宋招娣道,“春秋服装厂是你的,不是我的。我是你爸的妻子,三天两头往外跑也不大合适。”

二娃忙问:“我爸又跟你吵了?”

“他跟我说,我是老师,要对学生负责。”宋招娣道,“我懒得搭理他。不过,等以后你的工厂走上正轨,我还经常出去,他就得找你谈话了。”

二娃:“他整天不着家,寒暑假你又没什么事,出去转转怎么了?他再这样说,等我赚到钱,一放暑假,咱们就坐飞机出去玩。”

“你别气他了。”宋招娣道,“我今年三十九了,明年就四十了。以后想跟着你们跑,也跑不动了。”

二娃:“娘,别这么说,你还很年轻呢。”

“这事先不说了。”宋招娣道,“二娃,你去甬城看看吧。你找的这批建筑工人挺实在的,跟他们说过些天盖宿舍楼,还找他们。以后工厂扩大,还找他们做。”

二娃:“我知道该怎么说。娘,您别操心了,你以前教过我,我都记着呢。对了,你之前不是说,大力的小孩快出生了么?我给他做两套衣服,待会儿去邮局寄给他。”

大力去年十一结婚,结婚那天宋招娣、三娃和振兴都去了。大力的媳妇长得只能说清秀,但脾气是真好。

宋来宝唠唠叨叨,人家就笑笑,随她唠叨。无论是装的,还是真的这么好,等当着众亲友的面忍下来,凭这一点,宋招娣把二十来块见面礼换成五十块。

宋招娣听二娃这么一说,也想到了:“你去寄吧。我给你大姨打个电话。”

“二哥,我跟你一起去。”三娃道,“咱们待会儿直接坐船走。振刚,你去不去?”

振兴挑眉:“为什么不问问我?”

“过几天就开学了,柳静静该回来了,你不在家等着柳静静?”二娃问。

振兴:“她二十九号回来。”

“柳静静什么时候告诉你的?”三娃好奇,“我怎么都不知道。”

二娃:“他哪能什么都让你知道啊。振刚,去把车子推出来,咱们下了船骑车过去,走路太费劲了。”

宋招娣虽然跟二娃说那么多,还是不放心。二娃他们走后,宋招娣就上楼拿个本子,把她知道的都记下。比如车间主任,质检组长,安保,防火等等。方方面面,只要她能想到的,都写在本子上。

自立推开大门,院里空无一人,心下疑惑,三娃也不在家?到客厅门口就看到宋招娣正在写东西,忍不住问:“娘在备课?”

宋招娣心中一突,猛地抬起头:“自立?!”

“娘,我回来了。”自立笑着说。

宋招娣连忙站起来:“你走的时候,我跟你说来之前打个电话,我给你包饺子,怎么又没告诉我?”

“更生没说?”自立忙问,“我这次能休息半个多月,在爷爷家待两天,我才回来的。”

宋招娣:“他没打电话。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不会的。”自立道,“如果有事,我能看出来。”

宋招娣:“那咱别管他。快坐下歇歇,冰箱里有我煮的绿豆汤,我去给你拿。”

自立想说,您别忙了。见她转身就走,跟上去,看到桌上的纸:“娘,您这是写的什么?”

“跟工厂有关的事。”宋招娣问,“你没见着二娃他们吗?”

自立:“有个渔船去甬城送货,我去码头的时候,他们碰到我,就叫我坐他们的船过来,我没坐客船。”

“难怪呢。”宋招娣道,“码头是不是有很多渔船?”

自立点头:“对,咱们这个岛上的就有好几条。怎么那么多?”

“去年咱们这边粮票和油票也取消了。我以前不是跟曲壮壮的妈妈说,可以拿自己的东西出去卖吗?”宋招娣,“现在曲壮壮的妈妈卖年糕,曲壮壮的爸爸卖海鲜,卖给如今甬城的私人饭馆。不过,有时候打的多了,也搁副食厂那边卖。”

自立好奇:“副食厂的东西还能卖得出去吗?”

“可以的。”宋招娣道,“翁洲政府打算搁北面盖个菜市场,岛上的渔民都去那边卖东西,离副食厂远远的,以后哪边的东西好,我们去哪边买。”

“那挺方便的。”自立指着纸,“娘写这些东西,是二娃的服装厂开始生产衣服了?”

宋招娣把绿豆汤递给他:“散散寒气再喝。还没有。你爸没时间,我也忙,必须得二娃大学毕业,他有时间亲自管了才能生产。不然,非得乱套不可。”

“您考虑的周到。”自立问,“我问更生,振兴结婚了没,更生说没有。快两年了,怎么还不结婚?”

宋招娣:“这话我只告诉你,别告诉其他人。”

“出什么事了?”自立问。

宋招娣:“振兴可能有点恐婚。”

“噗!”自立连忙问捂住嘴巴,放下绿豆汤,“恐婚?!”

宋招娣:“我原本以为他对柳静静有些不满意,后来我仔细观察一下,两人在一块,振兴是真高兴。但他就不提结婚的事。去年大力结婚,你大姨问他什么时候结婚,振兴说不着急。”

“振兴以前没这么多毛病啊?”自立道,“他跟大娃在一块的时候,可能疯了。”

宋招娣:“很能疯也是跟着大娃疯。我跟他说过,婚姻大事得慎重,估计因为我说得太多,把他说得不敢结婚。”

“他也不怕憋出内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