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确实如此,春秋服饰登上报纸,就有人去百货公司,服装店问有没有报纸上登的衣服。起先两天个体工商户还不敢给二娃打电话,《旅游春秋》出来,询问的人多了,个体工商户拨打名片上的电话。

二娃用招待所里的电话打去厂里,交代毛妮,如果接到帝都个体工商户的电话,请他们去招待所找他。

毛妮接到电话,告诉对方地址,五一傍晚,就有两个个体工商户找到二娃。

二号上午,百货公司那边也找到二娃,二娃把给刘萍的衣服挑出来,就把剩下的衣服全卖给百货公司派来的人。

当天下午,二娃把衣服送给刘萍。三号上午,二娃就和蔡坤回去了。蔡坤回厂里歇歇,二娃回翁洲岛,见着宋招娣就给她五千块钱。

宋招娣拿着厚厚一摞钱,笑着问:“上个月做的衣服全卖完了?”

“服装展当天卖三百件,后来又有各大报刊间接宣传一下,甭说三百件衣服,就是一千件也能卖得出去。”二娃道,“娘,我手上还有一笔钱,是不是可以扩大生产了?”

宋招娣:“你自己看着办。需要多少人,你统计一下,我明儿下午就帮你找。”

“不着急,后天也没关系。”二娃道,“忙了一个多月,我得在家歇两天。娘,那些钱你如果用不着,就先给振兴和更生哥。”

宋招娣:“振兴以前说过想买洗衣机,我先给振兴。更生?我帮他存着。过两天找齐人,你去学校,再去看看大娃,告诉他,你现在有钱了。他也不用节衣缩食的攒钱了。”

“知道了。”二娃道,“我是得回学校看看。对了,我没跟亓爷爷说,自立哥把他的钱给我了,你回头给自立哥写信,告诉他一声。”

宋招娣点头:“我知道。你如果不困,咱娘俩聊聊。”

“聊什么?”二娃问。

宋招娣:“昨天晚上刘萍给我打电话了。”

“是不是催我给廉家人做衣服?”二娃道,“我叫她把尺寸给我,她跟我说不着急,暂时还没想好做夏天穿的还是秋天穿的。”

宋招娣笑道:“不是的。刘萍跟我说,你和廉慧处的不错。”

“处的不错?”二娃想问,什么不错,话到嘴边,不敢置信,“她,她瞎想什么呢。我和廉慧?我俩根本就不可能。”

宋招娣:“廉慧比你大好几岁,我也觉得不可能。”

“不是大几岁的问题。”二娃道,“我以后在这边工作,廉慧在帝都,是我去帝都还是她来这边?这是第一个问题吧。

“第二,我觉得廉慧不喜欢比她小的。第三,也是最重要一点,我和她是合作伙伴,伙伴,换个词就是兄弟。娘,您懂了吧?”

宋招娣摇头:“不懂,你再解释解释。”

二娃张嘴想解释,看到她满眼促狭,不禁翻个白眼:“你已经替我拒绝了吧?”

“没有。”宋招娣道,“我叫刘萍去问廉慧。真像你说的这样,廉慧又得数落她。”

二娃:“肯定的。不然,她早打过来了。今天没给你打电话吧?”

宋招娣摇头:“待会儿我打电话问问,廉慧不说她,廉烈也得数落她。对了,二娃,你这次到帝都,施家和吴家人没过去吧?”

“你是指服装展那天?”二娃道,“那天更生哥的亲叔叔,廉慧的舅舅都去了。吴老头还活着,施爱莲也不敢一下子招惹三家。”

宋招娣:“那我就放心了。自从吴伯宗死后,施爱莲就老实的不像她。我总觉得她在计划什么。虽然我好几年没见过,但就是有这个感觉。”

“您这叫杞人忧天。”二娃道,“她那么怕死人的人,绝对不敢再招惹咱们。”

宋招娣摇头:“女人的直觉,有时候你不信也不行,就是特别准。”

“快六点了,您还是想想晚上吃什么吧。”二娃说着,一顿,“振兴和静静没过来?”

宋招娣:“静静不舒服,可能是这几天一冷一热感冒了,振兴在他们家照顾她。”

“那咱们做饭吧。”二娃站起来,“我爸该回来了。”话音落下,外面传来说话声。二娃走到外面一看,“真不禁念叨。”

宋招娣走过去看一眼,笑着说:“钟师长下班了?”

“不出来接一下我?”钟建国问。

宋招娣:“要不要给您老请安?”

“请安就免了。”钟建国拿下帽子。

宋招娣接过来,注意到他脸色不大对:“出什么事了?”

钟建国转过头,十分好奇:“你怎么知道?等等,你看出来了?我表现的有那么明显吗?”

“不明显。”二娃道,“我就没发现你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

第250章名人代言

钟建国打量他一番,鄙视道:“你能看出什么?该上哪儿上哪儿去,别在这边烦我。”

“怎么了?”宋招娣冲二娃挥挥手,示意他先上楼,别搁这边找揍。

钟建国坐下,深沉地说:“我感觉党想考验我。”

“要把你调走?”宋招娣问。

钟建国缓缓摇头:“不是。”

“你早先说过,咱们跟越南那边打仗,派你们海军支援,命你亲自带兵过去?”宋招娣又问。

钟建国再次摇头:“也不是。”

“那我就猜不出来了。”宋招娣眉头微蹙,总觉得钟建国故意逗她,想一下,“该做饭了,我去做饭。”说着,就往厨房去。

钟建国抬起头,一见宋招娣真走,慌忙抓住她的胳膊:“吃饭重要,还是我的事重要?”

“俗话说失节事小,饿死事大。吃饭重要。”宋招娣道。

钟建国张了张嘴:“……又胡说八道。明明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在我这里我说哪个重要就哪个重要。”宋招娣道,“等吃过饭,我再慢慢猜。”

钟建国恶狠狠的瞪了一眼宋招娣:“我那边来一个女人,从上面调过来的。大学本科学历,今年二十五岁,圆脸,大眼,长发,从背影看和你一模一样。我前天看到,误以为是你去找我,以为家里出什么事了,跑到跟前才发现认错人了。”

“美人计?”宋招娣顾不得肚子,连忙坐下。

钟建国瞥他一眼:“你不去做饭了?”

“晚吃一会儿又死不了人。”宋招娣道,“吴老头都死了,施爱莲还有这么大能耐?”

钟建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也怀疑是施爱莲搞的鬼,已经派人去查。”

“等一下,你们司令不是肖老提拔上来的吗?”宋招娣道,“不可能放这么个女人在你身边吧?”

钟建国:“这点小事即便跟他打过招呼,他也不可能,也没精力盘查。”

“她这是冲着我来的啊。”宋招娣莫名想笑,“她怎么就不怕更生大义灭亲啊。”

钟建国:“也有可能是她撺掇吴家人干的。”

“那你可得仔细查查。”宋招娣道,“我反复交代几个孩子,跟异性保持距离,没想到,事出在你这边。”

钟建国连忙说:“我这边也没出事,你别胡说。”

“好吧,就算我说错了。”宋招娣说得特敷衍,“别只查社会关系——”

钟建国抬手:“有你这位在前,我把盘查重点放在她上学期间。”

宋招娣听他这么一说,确定钟建国没有被迷惑,十分清醒:“这么点事还好意思推给党,你也不怕党撤了你的党籍。”说着,起身去厨房。

钟建国跟上去:“那个女的是党员,我说党想考验我也没说错。”

“有本事去你司令跟前这么说。”宋招娣回头看一眼他,继续往厨房里去。

钟建国:“没凭没据,到司令面前,他也只说人有相似,我大惊小怪。”

二娃听着声音越来越远,估摸着两人进厨房了,啧一声,转身回房睡觉。再次醒来,外面黑了,二娃到楼下听到宋招娣正讲电话,立刻停下,听她在跟谁打电话。

宋招娣把电话挂了,扭脸道:“吃饭了。”

“谁呀?”二娃好奇,“一见我下来就挂上。”

宋招娣:“因为没什么好说的。”

“刘萍?是不是廉慧数落她,找你诉苦来着?”二娃肯定道,“她就不能好好过日子么,天天折腾什么啊。”

钟建国:“你打电话问问她。”

“我问她干什么?”二娃不解,“给她机会问我喜欢什么样的女人啊?”

钟建国:“既然你不敢打电话,就别冲你娘叨叨。下次刘萍再打过来,招娣,叫他自己跟刘萍说。”

二娃对着天花板翻个白眼:“我现在总算明白大哥以前为什么总说你是后爸。他说的没错,您的确不像亲爹。”

“小心你后爸家法伺候。”宋招娣提醒他,“不想吃就上楼睡觉。”

二娃连忙跑出去洗脸,回来看到两菜一汤:“娘早上没去买菜?”

“嫌少自己做去。”钟建国道。

二娃无语,不禁同情施爱莲,甭说弄来一个像他娘的女人,就算弄十个过来,把他爸跟那些女人关在一块,他爸心里想的也是他娘:“我是想说,如果没菜了,我去买。”

“不用了。”宋招娣道,“明天你去厂里,后天就给我去学校报道,在学校呆一周再回来。”

二娃点头:“我记住了,后天一定去。”

服装展当天,主持服装展的是蔡坤,名片上的名字也是蔡坤,以致于春秋服饰在帝都一举成名,二娃的同学依然不知道春秋服饰的老板是他。

大学四年,二娃又没跟室友说过他会做衣服,他的几个室友见他回来,就问他是不是病了。二娃笑笑,直到毕业前夕,才告诉室友他回乡办厂。

几个室友都不能理解,帝都大学出来的学生,前途无量,就算不想去法院、检察院,也可以去别的部门啊。

二娃笑笑,留下地址和电话,对几位室友说,以后去甬城出差,他做东。

几人见他执意如此,只能说一句,祝你生意兴隆。

六月底,二娃回到甬城,车间里的工人也从最初的十来人,增加到四十人。可是回到厂里的第二天,蔡坤就跟二娃说,压了很多单子,得抓紧请人。

二娃也想请人,但他认为这事急不得,贪多嚼不烂。但到手的钱不赚又觉得可惜,就打电话问宋招娣该怎么办。

宋招娣的办法只有三个字——代加工。

二娃当初出的三十款衣服,其中一半都被别的服装厂仿出来。但能买得起正品的人,觉得穿山寨货丢人。因此,市面上多出很多同款,还是有个体工商户找二娃批发。

二娃挂上电话,就开始琢磨该找谁。第二天,二娃拿着订单从申城飞往滨海,找钟卫国下单。

五月十五号,钟妙妙拿着一本《旅游春秋》回来就问钟卫国,他们厂能不能做出书上的衣服。

钟卫国当时看到旅游俩字,就问,那不是旅游书么。钟妙妙把书递给他,钟卫国翻开一看,整本书里有十款衣服,八款女装和两款男装。看得钟卫国十分不解,服装杂志干什么叫《旅游春秋》啊。

钟妙妙解释是旅游局下属单位和春秋服饰合办的杂志。钟卫国当时就想到二娃的工厂。他知道二娃的工厂叫什么名。因二娃刚办厂,钟卫国怕他妻子跟着担心,怕钟妙妙在外面乱讲,就没告诉两人,二娃的服装厂叫什么名字。

两人以为二娃小打小闹,也没追问。然而,也认为二娃小打小闹的钟卫国也不相信,“旅游春秋”中的春秋是二娃的厂。

七月二号,二娃到钟卫国厂里,找他们厂代加工。看着厂长签上保密协议,钟卫国还跟做梦似的,半年不见,他侄子上报了?

随着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出,钟卫国他们厂的订单越来越少,厂长也担心会跟别的服装厂合并。

二娃找他们代加工,虽然只是半成品,量对他们来说也不多,厂长也激动得不行。盖因他亲戚朋友的子女都在服装厂上班,他不为自己考虑,为了小辈们也希望他们厂能一直办下去。

签好合同,二娃说要去钟卫国家里看看他大妈,厂长亲自送他到门外,叮嘱二娃,以后有什么事直接给他打电话。

二娃笑笑说,好的。然而,二娃从此以后再也没找过他。不是因为钟卫国他们厂做的衣服不好,也不是怕他找代加工的事传出去,而是因为二娃决定,从十五号开始,每半个月只出四套新款。

廉慧接到二娃的电话不同意,一本书只出四款衣服,杂志销量会骤减。

二娃跟廉慧解释,以后找演员拍照。

找演员?那还是四款,又不可能变多。廉慧提醒他。

二娃说可以。

甬城这边不但服装厂多,还有鞋厂。廉慧他们单位已经收到两笔来自鞋厂的赞助费,都是同一家鞋厂赞助的,而且那家鞋厂就在甬城。

七月五号,二娃找到鞋厂老板,跟对方说他这里有几款皮包设计稿,他厂里不做包,可以把设计稿卖给鞋厂。

鞋厂老板没做过包,不敢买。可二娃说他的模特需要包,而且这次拎包上《旅游春秋》的人是知名演员。

鞋厂老板听他这么一说,再看二娃就像看到财神爷,连忙说他立刻去把厂里的老师傅找来,看看他们能不能做。

设计稿卖给鞋厂老板,二娃犯愁了,回到翁洲岛就问:“娘,现在哪个女演员最有名?”

“最有名的我不知道,但我挺喜欢一个女演员的。”宋招娣道,“演电影的。”

二娃精神大振,能让她娘看上的女演员,“是不是特别漂亮?”

“能让我记住必须得特别漂亮。”宋招娣道。

二娃:“快说说。”

“楼上有两本电影周刊,其中一本封面是女的,就是她。”宋招娣道,“据说那个女演员脾气挺好,你见着人多说几句好听的,她一定会帮你。”

二娃站起来又坐下:“娘,最近都没出岛,整天盯着我爸,你怎么对人家女演员脾气好不好都这么清楚?”

“我什么时候盯你爸了?”宋招娣说着,一想不对,“我干嘛要盯着你爸?”。

二娃笑道:“因为爸爸被蛇精缠上了呗。”

第251章爱信不信

宋招娣指着他:“你偷听我和你爸说话?”

“我没想听,是你们的声音太大。”二娃道。

宋招娣往四周看看,见有一本《旅游春秋》,抄起来就砸他。

二娃慌忙往楼上跑,随后拿着《电影周刊》下来,翻开一看,惊叫道:“娘,这上面的女人是影后,影后!”

“是影后啊。”宋招娣道,“要是没什么名气的演员,你打个电话就行了,哪还用得着你亲自请啊。”

二娃不禁叹气:“您太看得起您儿子了,就我那个加上我才五十来人的小厂,给人家一大笔钱人家也不帮我拍。娘,我觉得你不能再天天呆在岛上,得跟我一块出去逛逛,看看外面行情。”

“岛上就是一个小世界,我不出去也知道行情。”宋招娣道。

二娃摇头:“岛上这个小世界叫桃花源,外面是大千世界。正好,你们过几天也该放暑假了,咱们去帝都看看大哥。”

“去看大娃,你爸会同意,要是我去玩,他一准得跟我吵。”宋招娣虚点点他,“我就看看这大千世界变成什么样了。”

二娃笑道:“行啊。对了,娘,我想搁朝廷台打广告。”

“我也想过这个问题。”宋招娣道,“朝廷台的广告费不低,叫梁慧帮你联系一下,看看能不能只打一个月广告。”宋招娣道,“从腊月十六到正月十六。”

二娃:“我也是这么想的,至少得五万块钱。”

“你手上现在有多少钱?”宋招娣问。

二娃算一下:“能动的钱有一万。”

“八月底招工,到阳历年能赚出广告费。”宋招娣道,“打广告得提前跟电视台那边说,人家好安排。还有,是你自己找人,还是请电视台帮你录广告?”

二娃:“我去电影制片人厂找两个大家觉得眼熟,没当过主角,没多大名气的演员。他们如果知道能上朝廷台,我感觉一人给他们一百块钱,他们也会帮我拍。”

“不找她?”宋招娣指着《电影周刊》封面人物。

二娃好想翻白眼:“娘,人家是影后。”

“你去试试,万一成了呢。”宋招娣道。

二娃摇头,非常坚决:“不去。以后我在业内站稳脚,再找大影后拍广告。”

“等你站稳,人家就老了。”宋招娣道。

二娃:“说明我跟她无缘。反正以后还有别的影后。”忽然心中一动,“娘,你是不是很喜欢这个影后?”

宋招娣心想,我喜欢的不是她,是她女儿,虽然还没出生:“一般般。”

“那我跟她彻底无缘了。”二娃说着,听到脚步声,想问,谁来了。还没问出口,振兴和柳静静过来了,“又该做饭了?”

振兴:“你回来了?”

“刚到家没多久。”二娃道,“过几天我和娘去帝都,你俩去不去?”不等他开口,“坐飞机过来,来回机票我出。”

振兴笑道:“不去白不去,什么时候?”

“你们一放假,咱们就去。”二娃突然想到,“三娃什么时候放假?”

宋招娣:“我写信问过他,他自己也不知道。”

“那咱们在家等他吧。”振兴道,“回来一看咱们都不在家,那小子得哭鼻子。”

二娃想起去年去第二炮看三娃,三娃见着他欣喜若狂的模样,就听振兴的,等三娃放假他们再去。

晚饭后,振兴和柳静静回去,二娃才问:“爸,那个蛇精,你们打算怎么解决?”

“什么蛇精?”钟建国没听明白。

二娃:“施爱莲那个蛇蝎心肠的女人的人,施爱莲是蝎子精,她就是蛇精啊。她俩一起就是蛇蝎心肠四个字。”

钟建国看向宋招娣。

宋招娣把二娃偷听他们讲话的事说一遍,“这事挺简单的,最迟年底,我就能把她逼的请调。”

“快说说。”二娃来了兴趣。

宋招娣看向他:“很想知道?”二娃连忙点头。宋招娣哼一声,“不告诉你。”

“待会儿到楼上告诉我。”钟建国道。

宋招娣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就往外面走。

钟建国顿时明白,宋招娣也没打算告诉他。

二娃想笑,然而,他怕再挨一脚,忍着笑去追宋招娣。

钟建国见状,连忙跟过去,端是怕宋招娣被二娃缠的心软,告诉二娃,就瞒着他一人。

根据钟建国查到的情况,那个女人的父母是普通工人,亲朋好友也都是普通人,跟施爱莲那种人没有任何交集。正是因为没问题,宋招娣和钟建国一致认为她的问题大。

首先,她上的是普通大学,并不是军校,凭这一点,想调到东海舰队主力部队,简直比钟家培养出七个大学生还难。

其次,不是调到孙团长身边,也不是调到卢团长身边,好巧不巧到钟建国身边,偏偏长得跟宋招娣很像。

宋招娣起初看到那个女人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就不想收拾她,普通人家培养出一个大学生非常困难。

钟建国对宋招娣说,那个女军官天天巧遇他,若不是他带着警卫,那个女人能朝怀里扑。宋招娣忍不了了。

学生考完试,宋招娣叫振兴帮她改试卷,她跑去外面大树下跟别人聊天。

连着去几天,到了七月十四日,周日,在大树下聊天的人也多出一倍,其中就有李兰英。

李兰英觉得宋招娣抢她儿媳妇,还是不怎么搭理宋招娣。宋招娣想借李兰英的手挑事,便主动问:“你家老大还没结婚?”

李兰英脸色微变:“你想帮他介绍一个?”

“我这边还真有一个,普通家庭,大学本科,长得挺好,在咱们岛上上班。”宋招娣笑道,“比我们家静静长得好,你要是愿意,回头叫你家老大回来一趟,他一准能看上。”

江小琴:“我知道嫂子说的谁,是新来的那个吗?”

“对的。”宋招娣看向李兰英,“你不信问孙团长,确实有这么一个人,我没骗你。”

李兰英怀疑:“真有这么好,干什么不介绍给你儿子?”

“自立和更生的婚事,亓老做主,我不当家。”宋招娣道,“我们家大娃根本不听我的。振刚和二娃听话,但他俩不要比他们大的。要不是我家几个孩子都不合适,这次也轮不到你。”

李兰英大怒:“你,我谢谢你,但不需要。”

“那就算了。”宋招娣无所谓,“小江,二娃厂里打算招人,给你婆婆打个电话,再帮二娃找几个人。”

江小琴笑道:“我正想问您厂里还需不需要人,您这么一说,她们明天就能过来。”

“下个月月底,现在不行。”宋招娣道,“下个月行吗?”

江小琴:“行啊。我弟媳妇早几天往家里寄两百块钱,我婆婆吓得给我打电话,说才上三个月办,怎么有这么多钱,我说工资加奖金,一个月有三十五块钱。偶尔加一下班,还有加班费,我婆婆才放心。

“我婆婆还说,我们家的亲戚问我弟媳妇他们在这边怎么样,我婆婆说一个月三十,没说奖金和加班费,她们都要过来。”

“宋老师,二娃那边的工资这么高?”一位军属问。

宋招娣:“卢亮的弟弟和弟媳妇干活仔细认真,他们若是偷懒,不但没奖金,还得扣工资。”停顿一下,“不是每个人都能拿这么多。”

这一点江小琴倒不知道,她也没想起来问,但宋招娣夸她婆家人,江小琴挺高兴:“他们两口子跟卢亮一样,没什么大本事,就是老实。”

“这一点就够了。”宋招娣说着,眼角余光注意到有人起来,扭头一看,正是李兰英,宋招娣抿嘴笑笑,装作没看见,继续跟江小琴说厂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