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宁笑道:“马叔,你还记得我吗?”

老马瘦得很有精神,记忆力好得出奇,再加上前次蒙宁、朱小勇与侯卫东是一种别致的方式出现,印象挺深,道:“你是吴英的女儿。”

蒙宁对这位见证的母亲知青时代的长辈很是尊重,道:“马叔的记忆还真好,我是蒙宁,前一次和妈妈到过这里,那天差点惹了祸。”

老马想起上次的事,就点头微笑。

“来之前,我妈要我代问您好,她今年还要来喝你的牛肉汤。”

老马一张瘦脸就笑道很爽朗,道:“吴英来了,我要亲自下厨房。”如今老马的主厨是儿子和徒弟,他甚少下厨,今天承诺自已下厨,已是给吴英很大的面子,而且给这个面子原因并不在于吴英现在的地位,而在于那个年代的友情。

蒙宁尽管没有多少大小姐的架子,可是在岭西省,她的姓就是通行证,在一言一行中已经培养了其内心的骄傲,老马这个承诺对于老马来说是一件大事,对于蒙宁来说就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就没有在意,道了声谢谢,便要上楼。

朱小勇不动声色地接过了老马的话头,道:“我是蒙宁的爱人,上一次在这喝牛肉汤,回到岭西以后,我连接了好几家省城的牛肉汤,味道都不行。”

被人夸了,总是高兴的,老马也不例外。

侯卫东心道:“朱小勇倒是人情练达,与刘明明、沈浩等纨绔公子完全是两码事。”

午餐进行到一半,朱小勇道出了此行的目的,“这次来,我是代表恒庆集团考察竹水河小水电厂,希望卫东能给予大力支持。”

竹水河是发源于成津县、东湘县交界处的大山,这条河是长江在岭西境内较大的支流,修小水电的方案已经数次在沙州提起,却由于各方面原因而搁置起来,沙州市委常委会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最后也不了了之,当时侯卫东列席了会议,因此对修竹水河上修小水电还是有一定认识。

侯卫东笑道:“恒庆集团是很难请的,今天是送上门来,我当然百分之一百地欢迎。”又问道:“不知道周书记是否知道此事。”

朱小勇道:“我现在下海了,挂了一个恒庆集团副总经理的名头,受集团委托到竹水河的几个预备点去实地查看,等恒庆集团大体上下了决心,再与沙州方面正式接触。我只是从专业角度来考察,只要符合建设小水电的条件,估计问题不太大。”

他这番话轻描淡写,话里话外却有着很强的自信,作为水利专家兼省委书记蒙豪放的女婿,在岭西,他的自信心绝对有极强的支撑。

成津是穷县,对资金极度饥渴,侯卫东对这块带着深厚背景的肥肉自然不会放过,道:“多余的话不说了,这次朱总和蒙姐在成津的考察,我全程陪同。”

他如此表态,一方面确实是想争取小水电在成津县落户,另一方面是想与朱小勇和蒙宁搞好关系,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这是颠扑不破的道理。

侯卫东是说到做到,下午,也没有再找其他人,两辆车就沿着盘山路去查看了四处地形,在有几段山路上,一侧就是陡峭的悬崖,地势很是险恶,蒙宁吓得够呛,当看了一眼如细线一般的河水,赶紧就闭上了眼睛。

回到县城之时,已经是傍晚,两车直入县委招待所。

招待所长胡永林早就等在前院,当侯卫东下车,他立刻迎了上去,道:“侯书记,最好的客房就是前院四楼,当时是为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准备的,很少用,刚才我让服务去做了清洁。”

侯卫东仍然不放心,特意吩咐杜兵,道:“你上去仔细看一看,如果有什么缺失,立刻去买。”

朱小勇在一旁道:“卫东,别弄得这样严肃,随便一些。”侯卫东呵呵笑道:“朱总是财神爷,怎么能够马虎。”又道:“先到我房间去坐一坐,喝口茶,小餐厅大师傅会做地道的家常菜,很有味道。”

蒙宁对吃很在行,走了一天,让她很累,食欲也就比平时旺盛了许多,很有兴致地道:“家常菜者最永恒的味道,凡是做出妈妈味道的餐馆,绝对都能成为百年老店,靠着新奇取胜的馆子终究不长久,这在岭西表现得最为明显。”

“蒙姐还真是美食家。”侯卫东顺着其口气恭维了一句。

蒙宁兴致不错,一边朝后院走,一边道:“这一点我和我爸差不多,我爸最讨厌到宾馆去吃饭,小时候他就经常带着我,专挑货真价实的美食店。”

上了楼,没有见到春天的影子,祝梅的房间门也关着。

侯卫东暗道:“这个春天到底还嫩了些,这么晚了还不回家。”进了屋,就亲自给蒙宁和朱小勇泡茶。

茶几上放着一幅裱好的画,蒙宁看了一眼就被吸引住了,她走到画边,认真地瞧了瞧,画作上有墓地、怪草和乱石,墓碑上还有几个小字——知识青年项勇之墓。

蒙宁看了一会,问道;“这是谁画的,还真不错,寥寥几笔把味道画了出来。”

侯卫东道:“祝梅,岭西美院的学生,她到飞石镇采风,画了十多幅,这一幅我很喜欢。”

正说着,祝梅已经上了楼,她见到侯卫东门还开着,没有回寝室,背着画板就走了进来,见里面有客人,就准备退出去。

侯卫东见祝梅要退走,连忙做了几个简单的手语,又取了桌上笔,写道:“朱叔叔,蒙阿姨。”

祝梅就对着朱小勇和蒙阿姨笑了笑,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这才回到自己的寝室。

侯卫东介绍道:“她就是祝梅,这幅画是她画的。”

蒙宁见到祝梅居然是一个聋哑小姑娘,更是大吃一惊,道:“她是聋哑人,还在读美院,真是了不起。”

朱小勇突然想起一人,道:“祝梅,她是祝焱的女儿吗?”侯卫东道:“我以前是祝焱的秘书,那时祝梅还在沙州聋哑学校读书,是去年考上美院,这个小女孩很了不起,特别聪明。”

蒙宁又欣赏了一会这幅画作,道:“侯书记,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能否将这幅画转赠给我。”

侯卫东道:“我得征求祝梅的意见。”他给祝梅发了一条短信,祝梅很快就回了过来,道:“谢谢蒙阿姨能喜欢我的涂鸦之作,如果喜欢,我送给她。”

第二天,蒙宁和朱小勇回到了岭西,晚上将画作带了回去,吴英见了此画,很有些感触,当得知是一位聋哑女孩所画,意外中又有些感动,道:“侯卫东倒是一个有心人,难怪年纪轻轻地当了县委书记,小女孩祝梅更是了不得,如果你们不说是聋哑女孩的作品,我一定以为是成熟画家的作品。”

第二天晚上,侯卫东给朱小勇打了电话,道:“朱总,小水电有几分把握?”

朱小勇从大学出来经商,就是看准了小水电的前景,此时他占了天时地利人和,顺势加入了恒大集团,一跃而成为岭西大型国营企业的副总。

科技专家到企业任职,这年头,很正常。

“如果其他人问,我会说还在研究,卫东不同,你来问,就是基本上定了调子。”

侯卫东又道:“这是大事,我要给市委报告,有什么问题?”

朱小勇知道侯卫东的意思,道:“向市委报告须模糊一些,只能说恒庆集团有意,在考察中。”

挂了朱小勇的电话,侯卫东给周昌全去了电话,在成津的日子里,侯卫东基本上是隔天给周昌全一个电话,汇报成津的工作。

“昨天,恒庆集团考察了竹水河,他们有意在竹水河上修小水电。”

周昌全道:“这事说了十年,还没有动静,先看看再说。”

侯卫东补充了一句,道:“昨天是朱小勇和蒙宁来考察的,朱子勇出任了恒庆集团的副总经理,他的意思是如果恒庆集团有意投资,在正式与市委接触,朱小勇是以水利专家的角度来考察。”

此话已经说得很透,周昌全执掌沙州十年,辖区四百多万人口,早就练就了一双洞察世情的慧眼,听说是朱小勇牵头做这事,他就知道此事没有什么问题了。

另一方面,侯卫东还是不错的,大事小事都向自己汇报。

第492章 借势(上)

星期六,太阳刺穿了云层,生机勃勃。

侯卫东素来起得早,洗漱完毕,就到院子里活动,邓家春已经出来了,他在院子里动作舒缓地打着太极拳,见到侯卫东过来,也没有停下来,只是用眼光示意。

一套动作完成,邓家春这才来到了侯卫东身边。

“邓局,你应该回一趟沙州,干革命也得有张有弛。”自从邓家春到了成津以后,侯卫东还没有见他回过家,今天他要到省城,禁不住劝了他几句。

邓家春承担着查清章永泰死因的重任,来到了成津,在排兵布阵的同时,着力开始整肃公安队伍,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虽然公安是纪律队伍,可是人心散了,要整肃好也是挺艰巨的任务,在这一段日子里,他除了日常工作以外,就是不停地调研,不停地同二级班子成员谈话。

“成津公安队伍人心涣散的历害,也不知道老萧怎么带的队伍。”老萧是上一任成津公安局长,此时已经调至沙州市局,邓家春很少评价上一任的工作,今天实在忍不住,在侯卫东面前他才发了一句牢骚。

侯卫东对干部队伍出现的问题也很头痛,“这和老萧有关系,但也不能全怪老萧,公安队伍涣散,党政机关未尝不是如此,不过,饭只能一口一口地吃,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邓家春揉了揉黑瘦的脸,道:“这个星期我不回家,要到飞石镇和顶山镇去,上一次搞集中行动,飞石派出所出了不少问题,我要与这两个派出所的同志见面座谈,了解第一手情况。”

侯卫东对邓家春很是满意,道:“我们先在这里说好,下个星期无论如何也要回家,要不然见到嫂子,她会骂我是黄世仁。”

去邓家春谈了话,他又将春天叫来,叮嘱道:“你这两天陪着祝梅去采风,别去太险的地方。”

“侯书记放心,我不带祝梅到后山,我和她商量好了,这两天到沙州去一趟。”春天在这两天已经同祝梅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与祝梅交往,一方面是看到了侯卫东的面子上,另一方面确实也喜欢祝梅,祝梅尽管是聋哑人,却是天资聪明,心地善良,很讨人喜欢。

在院子散了一会步,又同祝梅一起吃了早餐,这才到了前院。

到了前院,郭兰提着小包在楼下等着,按照原计划,两人要一起坐车到省党校去上课。

侯卫东自嘲地笑道:“到了成津县工作,我就没有去党校上课,按照纪律条例,恐怕早就要被开除了。”

早上起来,郭兰特意选了一件素淡的衣服,衣服虽然素淡,却镶嵌着几朵精致的暗花,是一种很内敛的美,与郭兰的气质很般配。

清晨的一抹阳光桂冠下钻了出来,让郭兰脸上充满了阳光,皮肤湿润如碧玉一般,鼻梁上的几颗小小的雀斑不仅没有破坏整体美感,反而增加了一些跃动的活力。

听到侯卫东自嘲,她微微一笑,道:“你初到成津任职,这就是有特殊情况,党校会考虑的,我还没有听说过党校开除过县委书记。”

侯卫东目光在郭兰脸上停留了片刻,面对着这位与自己有着特殊渊源的清丽女子,他忽然觉得呼吸有些发紧,暗自道了一句:“婚姻法简直没有人性。”

上车之时,郭兰稍稍犹豫了一下,还是上了后座。

这辆奥迪车是侯卫东专车,后座就如老虎的后花园,基本没有其他人进入,此时郭兰坐在了右则后座,车内空气便与平常有了不同,多了些温馨,少了些严肃。

车启动,素雅的郭兰坐在身旁,侯卫东心里有些心猿意马,脑海里出现了一阵香艳之景:“郭兰依偎在他怀里,他的手伸进其衣,上下其手,两人在法式热吻。”

当然,在做白日梦的时候,他的表情还是挺正常。

出城不久,办公室主任胡海的电话就打了过来,他心急火撩地道:“侯书记,出事了,安永煤矿出了安全事故,埋了十来个工人在矿里,现在还在紧急抢救。”

“到底死了几人?”

“还在抢救,暂时不清楚,但是肯定有伤亡。”

“我马上就到,要尽全力组织人员抢救,不放弃一点希望。”

放下电话,侯卫东深深地吸了几口气,对司机老耿道:“停车,掉头,到永安煤矿。”安排了此事以后,他对郭兰道:“对不起,我不能去上课了,永安煤矿出了安全事故,我另外安排一辆车送你到岭西。”

郭兰听见了零星的对话,知道事情严重,道:“你赶紧去处理,别管我,我让李部长想办法找辆车。”

侯卫东点了点头,取出电话,发了一连串的指示。

很快回到了县城,郭兰下车以后,小车掉头直奔永安煤矿,永安煤矿位于红星镇,与飞石镇同在连绵的山脉之中,只是一个镇在成津县境内的最东边,另一个镇在成津县境内的最西边。

弯弯的盘山公路,沿途风景颇佳,侯卫东此时完全没有心情看风景,他不停地与各部门电话联系,强硬地责令不惜一切代价将被埋人员解救出来。

到了永安煤矿,只见一派繁忙景象,副县长周福泉、政法委书记蔡正贵,公安局长邓家春以及红星镇众多干部都到了现场,公安人员拉起了警戒绳。

见到了侯卫东,周福泉等人就围了上来,他满头大汗,报告道:“煤矿跨了,埋了一个小组,有十四个人。”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侯卫东此时已冷静了下来,道:“这是确切死亡人数吗,还有没有幸存者?”

周福泉再擦汗水,道:“不知里机冒顶的具体情况,看这样子,恐怕,很难说。”

对于一个县来说,死亡十四人,这是一个特大矿难,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绝对要承担责任,对于侯卫东来说,即使上面的周昌全罩着,恐怕也得受到处理,并挪个位置。

侯卫东明白这一点,可是现实容不得他考虑个人得失,他简单听了汇报,就来到了第一现场,在灰尘满地、摇摇欲坠的矿井前面,邓家春暗中拉了拉他的袖子,低声道:“侯书记,你不能在这里,赶紧出去,这里不稳定,随时可能再冒顶,如果再出事,就了不得了。”

周福泉见侯卫东进入了矿洞,犹豫了片刻,还是跟着进去,进去也劝道:“侯书记,快出去,这里危险。”

侯卫东盯着挥锄救援的矿工,对周福泉道:“这样不行,太慢了,县里有专业救援队没有?”

周福泉在分管安全工作,他是具体责任人,此时也是满脸焦急,道:“这里太窄,有机械也用不上,这些人都是老矿工,现在用他们速度最快。”

侯卫东拿出手机,直接打给杨柳,道:“杨柳,你再问一问市矿山救援队,问他们到哪里了?”

侯卫东在周福泉和邓家春等人的劝说之下,还是退出了矿洞,在矿洞的时间虽然很短,由于里面尘土飞扬,又十分闷热,已经侯卫东弄成了大花脸。

这时,又来了几十位手拿铁锹、小推车以及电钻等各式工具的工人,他们默默地站在外面,只等第一线的人疲倦,就进行替换。

挖掘工作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第一具尸体终于挖了出来,尸体在重压之下,脸已经完全变形,执勤的民警迅速用白布将尸体遮住,抬上了早就准备好的殡仪车上。

县长蒋湘渝急急忙忙赶到现场,与侯卫东见面以后,道:“侯书记,此事上报市委市政府没有?”

侯卫东此时已冷静了下来,道:“这么大的事情,谁敢隐瞒。”他焦急地道:“沙州矿山救队还得有一个多小时才能赶到,现在纯用手工,进度太慢。”

说完,他又回到了矿洞口。

蒋湘渝眼神朝周围人群转了一圈,见县委办主任胡海站在矿洞口张望,便喊道:“胡海,过来。”胡海就跑了过来,站在蒋湘渝面前,蒋湘渝扶了扶眼镜,道:“现在给市委市政府报了几个死亡。”胡海道:“才挖出一具尸体,还没有来得及上报,现在只是向市里报了大体情况。”

蒋湘渝就道:“你要随时向市里报告情况,出了事故,态度还得好。”又叮嘱道:“上报稿子必须送给我和侯书记看,别擅自作主。”

交待完以后,他对着一群医生大声道:“朱院长来没有?”

一个五十来岁的眼镜就跑了过来,站在两位县领导面前,蒋湘渝严肃地道:“为了十四位阶级兄弟的性命,医院必须尽最大努力抢救病人,哪怕一息尚存,也不能放弃,你到时听我指挥,我让你抢救,你就马上组织救护车送到县里去。”

朱院长在成津医院工作了一辈子,见到的大型矿难也不在少数,跟着蒋湘渝参加抢救也不止一次,听到蒋湘渝安排,就心领神会地点头,道:“我有充分准备,出来一具,就马上送医院抢救,刚才那人,头被完全砸烂了,没法抢救。”

正说着,矿洞前又发出了一声喊,又有一人被抬了出来。

那人紧闭着双眼,头上的鲜血将胸前泥土全部打湿了,侯卫东推开众人,伸手朝那人鼻尖试了试,他心里一紧,此人已没有了呼吸。

蒋湘渝在一旁道:“朱院长,赶紧组织医生抢救。”

几个医生、护士迅速抬着担架过来,一路小跑,将伤者抬上了车。

见侯卫东眼里闪出一丝疑惑,蒋湘渝连忙将他拉到一边,低声道:“把人先送到医院抢救,就可以往上报成受伤,不算当场死亡,而且尽全力抢救,是人道主义的体现,无论从哪方面都说得过去。”

灾难等级是按照死亡人数来划分,在医院抢救就算是伤员,经过抢救以后,在计算死亡人数方面有着细小却很重要的差别,蒋湘渝在成津当过多年县长,对此很有经验。

侯卫东心道:“如果真死了十四人,不论搞什么小手段都应付不了。”虽然如此想,他还是默认了蒋湘渝的做法。

接连挖出来两个人,其中一人还有些呼吸,另一人情况就不太好。

这两人挖出来以后,接连换了几批人进去,推进了六、七米,却没有再发现遇难的工人,几十个强行挖坑道的矿工都累坏了,却不肯撤下。

等到市里矿山救援队要到之时,矿工们手里都全是血泡,看到拿着掘进机械的救援队,救援矿工这才撤了出来,一到外围,这些矿工全都睡倒在地上。

侯卫东也顾不得安慰,他对救援队队长道:“时间就是生命,我代表成津全县人民拜托你们。”救援队队长是一个声音响亮的汉子,他走到队伍前面,道:“一组掘进,二组准备,轮番上。”

很快就响起了隆隆的机械转动声音,听到这个声音,侯卫东心里才松了一口气。

第493章 借势(中)

岭西,当大会宣布结束之时,周昌全就习惯性地打开了手机,刚刚打开不到五秒,就接到了侯卫东的电话,他闻声而起,大声道:“多少人,再说一遍。”

虽然隔着三百里的时空,侯卫东仍然能够感到周昌全的震怒,他此时已经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道:“当时下坑道的工人有一个小组,十四人,现在挖出来四人,三人送到医院抢救,一人已经死亡。”

周昌全说话之时声音有些大,邻座的茂云市委书记谭公权、市长祝焱都回过头看着他。

此时,市长刘兵正收拾桌上的文件,准备起身。

“刘市长,有事。”周昌全来到刘兵身前,压低声音,脸色冷峻,道:“刚接到电话,成津县出了矿难,冒顶,一个小组十四人,全部被埋在里面,现在挖出了四人,一人确定死亡。”

刘兵也是惊了一跳,他连忙伸手从手包里取出手机,里面有十来个未接电话,他抬头看了看周昌全,道:“如果事情属实,这就是岭西省今年最大的事故。”

周昌全道:“此事须尽快向省委报告,我去找豪放书记,你赶快到成津去组织抢救,尽量减少负面影响。”

在这种大事面前,刘兵也不敢有贰心,道:“我这就回去。”他嘀咕了一句:“这个成津县,总是出事。”

周与刘两人走出了会议室,就见到秘书楚休宏和小秦秘书一脸焦急地东张西望,楚休宏急急忙忙跑了过去,道:“周书记,成津县出大事了。”周昌全撇了他一眼,道:“我知道。”然后一言不发地朝门外走去,楚休宏楞了楞,还是紧紧地追了过去。

在成津永安煤矿,侯卫东紧紧盯着矿洞,此时已是中午一点半,所有在矿里的人都没有吃饭,当然也没有人想着吃饭。

专业救援队有机械有经验,很快就挖了三十来米,仍然没有见到人,看不到尸体,大家还带着些希望,可是随着救援队挖掘的深入,大家紧紧地盯着洞口,越来越紧张。

进井矿工的家属被红星镇政府和矿上的人拦在外面,随着时间的延长,已是哭声一片,有激动的家属想冲进来,红星镇党委书记谷云峰只有三十四岁,是成津县最年轻的党委书记,此时他头发散乱着,嗓子也是嘶哑着,一边拦着往里冲的家属,一边苦口婆心地道:“你们就在这里等着,挤到矿井边,要影响抢救工作,你们的心情我理解,请配合救援队工作,就在这边等着。”

站在矿洞边的侯卫东根本不理会外围的吵闹,他脸色有些凶狠,死死地盯着矿洞。

此时救援队也累得不行了,当听到一声退出命令以后,全部坐在地上,接过大海碗,只听见一片“喉结”声响,大海碗转眼便空了。

休息充足的矿工又冲到了第一线,他们比起专业救援队来少了些章法,由于里面人都是熟悉的朋友们,他们就远比未救援队要疯狂。

突然,矿洞里传来一阵狂呼,很快,一名矿工飞奔出来,口里狂叫:“打通了,还活着。”

侯卫东一跃而起,他抓住这名飞奔的矿工,道:“几人活着?”那名矿工根本没有意识到抓住他的人是县委书记,他如射进球门的球星一般,拼命地挣扎着,口里道:“全部活着,冒顶的地方只有三十多米,挖通了。”

周福泉喜出望外,他站在井口,道:“注意,把眼睛蒙上,否则要伤眼睛。”

很快,十个矿工缠着眼睛就走了出来,他们困在井里已有六个多小时,时间虽然不长,却是极度惊吓,出了井,全部瘫软在地。激动的家属一涌而上,找到亲人的家属自然有死有逃生之感,而没有找到亲人的几个家属就急得团团转。

侯卫东见到这十人平安出来,深深地出了口气,很有些劫后余生之感,他第一时间取过手机,给市委书记周昌全打了电话。

此时周昌全已经来到了省委办公厅,省委书记蒙豪放正在与人谈话,他就只得在蒙豪放旁边的小会议室里等着,而他的秘书楚休宏则在楼下大厅。

周昌全每年给蒙豪放汇报工作次数不少,办公厅的人员都与他极熟,但是实在不巧,今天到了办公厅,熟悉的朋友都还在会场没有回来,守在办公厅的是一位面生的小伙子。这位小伙子研究生毕业到省委办公厅工作不到两个月,听来人自我介绍是沙州市委书记,用纸杯给周昌全倒了一杯冷开水,却并不寒暄,将周昌全丢在了一旁,专心地盯着电脑。

周昌全原本还可以到其他办公室去串门,只是成津之事太重大,他必须在第一时间报告蒙豪放,因此就守在这位小伙子房间里。

干瞪着眼睛坐了一会,他心里原本就烦,此时更烦。

这时,手机响了起来,是侯卫东急切的声音:“周书记,永安煤矿被埋的十四人,已经救出十二人,二人确定死亡,一个还在抢救之中。”

周昌全一口气也松了下来,道:“真是不幸中的万幸。”询问了细节,又道:“我正在省委,准备向蒙书记汇报此事,刘市长正赶往成津,你下一步有何打算?”

这一句话问得很宽,侯卫东沉吟道:“省里整顿磷矿的文件下来以后,在基层遇到不少抵触,我一直不有下定决心,这一次,准备借势整顿小磷矿。”

周昌全听了,很高兴,道:“你学会了辩证地看待问题,能变坏事为好事,很不错。”夸奖了一句以后,他又交待道:“你等一会与洪秘书长联系,让他组织宣传人员,做两期专题节目,一期以积极救援为题,另一期以大力整治安全隐患为主题。”

周昌全正准备交待市长刘兵到成津一事,省委副秘书长郑本清走了进来,他满面春风,道:“周书记,什么事,这么急。”周昌全与郑本清关系不一般,就道:“原本是十万火急的事情,现在稍为松了一口气。”

听了成津县永红煤矿的事情,郑本清也倒吸了一口凉气:“好险,如果真是死了十四人,蒙书记的脾气,肯定会处理一串人。”周昌全动情地道:“县里处理得很及时,行动也有力,整整挖了七个小时,硬是用血肉之躯挖出了一条生命线。”

郑本清这才道:“快进去吧,蒙书记在接待英国客人,只留了十分情况汇报给你。”

办公厅的小伙子见郑副秘书长与来人十分亲密,不禁朝周昌全的背影多看了两眼。

侯卫东挂了电话,就把副县长周福泉叫到了身边,道:“现在已经明确死亡两人,一个经抢救脱离了危险,另一人还在抢救中,暂时未脱离生命危险,这已是最好的结果了,但是,毕竟已经死了二人,也是重大安全事故,你就留在红星镇,帮助镇里解决此事,不要留下后遗症。”

原来以为是十四人全军覆没,此时至少救出来十一人,已经远远超出了副县长周福泉的预期,这件事情的性质由为量变不足就没有引起质变,他的冷汗和热汗交替而出,衫衣在后背上染了数层白霜。

尽管外形有些狼狈,可是周福泉内心深处却是彻底平静了下来,一次死三人虽然也是重大事故,但是在产煤县也是寻常事,这也就意味着,他这位县政府分管领导保住了官位。

听了侯卫东安排,他点头道:“侯书记,你放心,我来处理后事。”

刚与周福泉讲完话,蒋湘渝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将侯卫东拉到一旁,道:“我接到电话,刘市长马上就要到成津了,这里差不多了,我们赶紧回去。”

正要走,红星镇政府将馒头、稀饭送到了永安煤矿,刚才忙着救人,大家都不觉得饿,此时大局已定,众人这才感到肚子已经贴到后背。

侯卫东对蒋湘渝道:“先吃馒头,再回成津。”

他咬了一口馒头,真是很香。

侯卫东、蒋湘渝、周福泉、邓家春、蔡正贵等县领导一人抓一个白馒头,一碗稀饭,围在一起,吃得风声水起,赶来的报社记者见到如此镜头,连忙抓爬拍无数张。

回到了县里,市长刘兵已经在常委会议室等着了,他面色白净,带着金丝眼镜,头发也梳得一丝不苟,干净、整洁、成熟、稳重。

等到侯卫东和蒋湘渝进屋,刘兵脸上没有半分笑意,声音不大,口气却很重,道:“怎么搞的,在省委扩大会议上弄出这么大的动静,你们害怕沙州不出名吗?”

侯卫东在益杨新管会之时,刘兵就已经是沙州市长,从这个角度来说,刘兵是侯卫东货真价实的老领导,被老领导数落几句,他就只能低头听着。

听完了汇报,刘兵脸色稍为放缓,对蒋湘渝道:“湘渝,我这次得说你两句,卫东才到成津,对情况不熟悉,情有可原,你可是老成津了,就应该把事情认真抓起来。”

刘兵如此说,表面公充,实则对侯卫东带着些轻视。

侯卫东心里满不是味道,暗道:“作为一市之长,怎么能这样说话,这不是让我们团结,而是让我们内讧。”

第494章 借势(下)

按经典理论,人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一点来说,人是复杂的、矛盾的综合体,要客观评价一个人是很难的事情,所以才有盖棺定论一说。

如何评价侯卫东,一千人有一千种看法,在周昌全心目中,这是一个可堪重任的人材,而在刘兵心目中,他就是一个少年得志的典型人物。在杨森林眼中,他是一个官场得意的年轻人。

而在沙州市政府秘书科科长刘坤眼中,他却是一座山,横在他面前的一座大山,给了他无数压力的大山。

等到汇报结束,刘坤来到了秘书长杨森林身边,低声提醒道:“秘书长,刘市长和您都还没有吃饭,是不是先吃午饭。”

杨森林其实也没有忘记此事,他看了看表,道:“刘市长,三点钟了,我们边吃边谈,不能总饿着肚子。”

此时已经确定,永安煤矿的矿难死亡三人,这虽然是重大安全事故,可是有十四人的死亡预期在前面对照,这个结果让刘兵、侯卫东等人都轻松了下来。

紧张的气氛便慢慢消失了。

得知刘市长还没有吃饭,侯卫东连忙站起来,拍了拍额头,检讨道:“我真是糊涂,应该想到刘市长还没有吃饭,让领导们饿着肚子,实在是罪过。”

他又请示杨森林,道:“秘书长,我让县招待所小餐厅准备,行不行?”

杨森林道:“饿了这么久,只要吃饱就行。”

侯卫东亲自给招待所胡永林打了电话,道:“胡所长,赶紧准备六、七人的饭菜,就要家常菜,动作快一点,刘市长还饿着肚子。”

通过短暂的观察,再与其他渠道得来的消息印证,市长刘兵得出了基本结论:“侯卫东虽然年轻,到成津的时间也不长,却是强势的县委书记,能在短期内做到这一点,说明侯卫东此人确实还是有几刷子,不是纯粹的马屁精。”

马屁精的说法就来自于刘坤,市长刘兵当时还批评了刘坤两句,不过,马屁精的评语他却记在了心里。

刘兵还是接受了侯卫东的邀请,脸色彻底好转,终于有了一丝微笑,道:“卫东和湘渝是从永安煤矿赶回来的,应该没有来得及吃饭。”

侯卫东见到市长的笑容,心情也跟着轻松下来,道:“将十一抢救出来以后,在煤矿吃了一个馒头,一碗稀饭。”

道:“卫东人年轻,这点东西怎么顶得住,肯定早就饿了,皇上不差饿兵,走吧,吃饭。”刘兵站起身来,带头走出了成津县委会议室。

侯卫东紧随其后,到了县委招待所小餐厅,他才抽空与刘坤握了握手,道:“老同学,你要多关照。”

刘坤伸出双手与侯卫东握了手,道:“你是堂堂的县委书记,我就是一个小科长,怎么敢说关照,应该是你关照我。”

毕业不到十年,侯卫东就主政一方,可谓一飞冲天,这个现实深深地刺痛了刘坤的心,多少个夜里,想起当起侯卫东初到上青林的困窘和现在飞黄腾达,他心里就觉得有一只手在揪着,格外地难受。

经过深刻反思,他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仍然在益杨县里工作,一辈子就别想追上侯卫东的前进步伐,唯有攀上市里或是省里领导,这才有可能超过侯卫东。

市政府秘书长杨森林就是刘坤攀上的大树,大树底下好乘凉,当杨森林由副秘书长升为秘书长,刘坤就当上了市政府办公室秘书科科长,虽然益杨县政府办公室是正科,沙州市政府秘书科科长也是正科,但后者的发展潜力无疑要大过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