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姐说的是对的。”他想,“父亲果然是看重我的。”

而此时皇宫之内,却有一对兄弟也在谈论中高老爷。朱抵看了看固安帝,又看了看桌上的饭菜,又看了看固安帝,他脸上的表情实在太明显了,固安帝想装作看不到都不容易,当下一挑眉:“怎么,不想重温一下旧梦。”

“陛下,您要早说吃的是刀削面,我就在营里吃了饭再来了。”

固安帝哼了一声:“你倒嫌弃起宫里的饮食了?”

“臣不敢。”

“我看你没什么不敢的,祖宗留下来的军服你也敢改,你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朱抵幽怨的看了他一眼,两嘴一扁,好像委屈的要掉泪。固安帝在心虚的同时不免感受到一丝寒意,他打了个哆嗦:“有话好好说,做什么怪表情!”

朱抵低下了头,委委屈屈的道:“臣不敢。”

固安帝磨了下后糟牙,想说什么,再想到这个堂弟的抽风,又改口道:“先用膳!”

他这么一说,自有太监宫女上来服侍,朱抵却一摆手:“我就不用了。”

固安帝看了他一眼,挥手让身边人退下:“看来你这怨气还真不小,说说吧。”

“臣真没什么怨气,只是臣……是臣……实在吃腻了这刀削面啊!”

固安帝本来竖着耳朵听他说什么,谁知道却等来这么一句,顿时哑然了。朱抵忧愁的叹了口气:“陛下,这刀削面的确好吃。而且我看着宫中做的又不同凡响,只是这卤就有四样,鸡丁又大又多。臣早先吃的,最多只能见到小指甲盖这么大的鸡丁,哪比得上宫里的?可臣的刀削面实在吃多了,现在想起来还有些恶心。臣不吃,实在是怕失仪。臣当然是可以吃的,可臣怕吃着吃着吐出来……”

一番话说的固安帝也没了食欲,他看着朱抵,想要说什么,最后还是叹了口气:“朕不同你绕圈子了,朕今日叫你来有两个事。一个,就是你的禁卫军的事情。”

“是陛下的禁卫军。”

朱抵连忙道,固安帝看了他一眼,点点头:“我听说你这军队最近练的不错,就是服装变化很大。平时不显,你们私下训练,却是另有衣服的?”

朱抵心说你不是早知道了,还来问?不过这话他不能说出来,因此老老实实的点了下头:“是的,为了训练方便,我们又换了别的衣服。”

“训练方便?我听说那衣服好看的很,很多人都特意穿回家了!”其实这关于衣服的事朱抵早先同他说过,他当时并不在意。心想这好好的换什么衣服?不过毕竟只是衣服,也不是什么大事,听朱抵说这好那好,还以为他收了什么布庄的贿赂,当下就点了头。作为一个帝王他并不在意手底下人敛财。只要别太过分,只要真的做事,这些钱他是愿意给的。可现在却证明,那些衣服好像不是贿赂,很多禁卫军都把那身训练服穿回家,在京里还引起了某种风潮,现在已经有人对此事弹劾了!

第155章

其实别说固安帝,就是朱抵手下的那些大头兵们一开始也没有把那些作战服放在眼里,什么新衣服?当咱们是边疆那些叫花子吗?爷们儿什么样的料子没穿过?什么样的流行样式没追过?别说好看的了,不好看的咱们都往身上套过!

前两年那个谁谁谁,不还在八大胡同里玩过一次裸奔吗?

所以,爷们儿是有见识的!

所以当朱抵把作训服拿来的时候,那些大头兵们大多呈不屑状态,这什么奇装异服啊,内衣吗?还是改小了的?而且这是什么颜色?黑乎乎的,咱们一个个穿上岂不成鹩哥了?

大头兵们很有意见,很不满意,还有几个愣头青耍了一番横——当然,没能耍成,自朱抵成为京指挥佥事后,美丽的体重就与日俱减。朱抵是只要一见哪个露出不服气的眼色,立刻口哨一吹,美丽就应声而起,然后随着他的手势将人扑倒,咬人?不不不,朱二公子怎么能做这么野蛮的事呢?就算是他养的狗也不能做这个啊,所以那些被扑到的,第一会享受到美丽温柔而深情的注视,第二会则会享受到他浓重而炽烈的呼吸,第三,则会享受到它热情而湿漉漉的热吻——大长舌头舔过去!

早先美丽就像个小狮子,这些年越发膘肥体壮,虽不能真和狮子相比,但也相当于一头小驴了,而且他虽然平时看起来好吃懒做,到底是上过战场,见过死人的,那眼神绝不是京中那些家养狗乃至流浪狗能比的。而朱抵这些手下呢,要家世有,要身材有,要武艺……说不定也有点,可一个个都是老爷兵、少爷兵,过去最紧张的时候,也就是前段日子两王谋逆,他们全体戒严,时刻为保护皇宫而献身——当然,这只是宣传语,要是寿王真打过来了,他们也不是不能投降的,反正都姓朱,都是太、祖皇帝的子孙,谁当皇帝不是当?现在宝座上坐的那个也不见得同他们有多少情分!

所以只从心理素质来说,美丽真是能秒杀这些大头兵一个营!一般的士兵出于自尊或面子或一些别的原因总能挺过第一步,但能挺过第二部的就不多了,用很多士兵的话来说就是——膈应!那么一个东西,呵呵的在你耳边喘热气,那感觉,真是全身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但这一关还是有少数勇士能挺过来的,总有一些心理强大的家伙。

但是当美丽长长的舌头伸出来,温柔而又有力的给你来一次大洗脸的时候,就很少又人能克制着自己不喊叫不讨饶不反抗了。前两者也就罢了,要是有人试图反抗,那美丽就会告诉他,它为什么叫藏獒!为什么能和狼群搏杀!为什么长着一个狮子头!

什么,你心理素质异常强大?或者有什么特殊癖好?没关系,咱们可以从头再来一遍!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哪个大头兵能挡得住美丽来三遍的。

在准备换衣服的时候,朱抵就把整个禁军好好收拾了一通,所以,虽然大头兵们不太乐意,也都一个个先保持了沉默。

安姐并没有专门学过设计绘画,但她做销售,不时的要记下点东西,或者画个简易图,这些简易图不要求什么艺术水准,但要求形象有趣,因此她给朱抵的图纸,倒是比较符合标准的——她脑子中有几套军服,但让她觉得最好看的,印象最深的还是党卫军的,因此画的也是这么一副,为怕做出来不伦不类,还特别写了注释。比如靴子要什么样的,腰带要什么样的,还有斗篷。党卫军的衣服里并没有斗篷,安姐一直觉得很遗憾,认为要是像动漫里的有一个小斗篷,那真是要拉风死了!

当然,一般的士兵也不可能穿斗篷,哪怕再小的斗篷也是不利于行动的,可军官能穿啊!那种大毛领的斗篷穿上去,绝对又保暖又帅气,当然,前提条件是,这人要又一定的身高,可禁卫军,别的也许没有,身高样貌一般都不错,特别是做了军官的。

在安姐一开始说服装的时候,朱抵还有些犯嘀咕。像凝聚力这样的词汇他是能理解的,太、祖有说,但服装能提高凝聚力?这要放在别人身上,他就会觉得这是小姑娘的妄想了,可过去安姐的提议都是有道理的,所以他把那封信好好的看了好几遍,然后写下了自己的疑惑。安姐早先只是一时激动给他去的那信,过后不是不后悔的,但再见他是真的认真对待了,也有些感动,再一想,反正已经说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能说的都说出来,能做到什么程度,就看朱二和天意吧……嗯,主要看天意。

拿到信后,朱抵先自己做了一身,没看出什么效果,虽然觉得这身衣服不错,他穿上看起来也不错,但他是谁啊,朱抵啊,京城有名的美男子,出了名的长得好,穿什么衣服都好看的。后来他又挑了赵旭等几个亲卫,几人一起穿着那就不一样了,士气、感觉立刻都有了。连赵旭这种平时对修饰自己没什么感觉的人对这身衣服也爱不释手,一边遗憾着一边又留恋着。留恋是不说了,遗憾的则是这衣服看起来太怪异,不好穿到街上。

不过这时候朱抵已不用去考虑他们的心情了,他立刻找固安帝要了旨意,然后就找了几个裁缝开工。料子,全部用那种松江棉布来做。靴子,一水的小羊皮的,腰带,一水牛皮的!

什么,这花费太高?不不不,朱抵同学只做了二百套!然后挑了平时表现最好的两个大队来穿——早先那些耍横的白耍了!

那两个队的大头兵本来有些叫苦,可真穿上来就察觉到不同了。早先那些在旁边看笑话的也都笑不出来了,那衣服……真的很漂亮啊!特别是当那两队人马列队正步走的时候,简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风采!

朱抵看了也很满意,自此对这两队那是从各方面加强了标准,别人练一遍,他们就要练三遍。别人跑三公里,他们就要跑五公里。这么练下来,这两队人没什么意见,别人有意见了——你这是区别对待,是要养自己的私兵!

对这话朱抵当然不同意,为此还专门发表了一个演讲,大意就是,之所以区别对待,是因为穿上这身衣服的士兵本身就是不同的,他们代表了更强的战斗力,更多的责任,更炽烈的忠心。他没有私兵,就算养,养的也是大明的私兵,固安帝的私兵!

他这番话也有人告诉了固安帝,后者听了莞尔一笑,想着这个小堂弟还是怪会拍马屁的,过后就放在了一边。他会把这个位置交给朱抵,一是相信他的能力,二来也是相信他的忠心。

不不,他不是相信朱抵对他的忠心,而是相信朱抵对自己的忠心——没有人会同自己过不去的,而朱抵,只有跟着他才是最好的选择。

叛乱初平,他这边还有大堆的事要处理,虽然禁卫军事关重大,又就在京城,但没有什么突发状况的话,他也没有太多精力放在这边。因此他不知道很多禁卫军以能穿上那身衣服为荣;很多禁卫军开始偷偷的把那身衣服穿回家。当一个人这么做的时候免不了要挨训,可当第二个、第三个,第八个、第十个人都这么做的时候,最多也只有一声胡闹了!

而像禁卫军,就算在家中被看不顺眼,走在街上,在邻里中也大多会是个小头目之类的角色,更有的,直接就是家中男孩子们效仿的对象。所以当他们三五成群的穿着这种拉风的衣服回去的时候,也自会引来诸多羡慕和效仿。现在城里一些成衣铺,直接就打出有作训服这样的招牌了,虽然他们都是山寨,可也带起了一股风潮。

等到固安帝再关注这件事的时候,就发现竟然有人弹劾了!

对于这种事固安帝也很无语,但那弹劾的理由也很经得起考验——改组改制,扰乱风气!固安帝看了,此时也不得不提上一句。

“陛下,那是作战服,用的是松江布,有些人想穿回家中,臣也无奈啊。”对于自己造成的现象,朱抵其实还是很暗爽的,但还是苦着个脸,“要不,臣回去就严令不许再穿回家?”

固安帝看了他一眼:“别装了,你不许有什么用?”

那又不是管制兵器,除非他下令不许大明朝子民再穿这种衣服,否则是一定禁不了的。而他如果下这种令,等着吧,下一个被弹劾的就是他!

朱抵继续保持苦脸的状态,固安帝道:“那衣服,真有用了?”

朱抵呆滞的看着他,固安帝瞪了他一眼:“是不是真像你说的有凝聚力了?有号召力了?还有什么荣誉感了?”

“太、祖,这些都是太、祖说过的。”

固安帝的脸沉了下来,朱抵不敢再扯其他的,连忙道:“陛下,这个是否有用臣还不敢打包票。但过去训练,军中大多想偷懒,而现在这现象却很少了,特别是穿上作训服的都以能穿上这身衣服为荣。”

固安帝皱着眉思忖了片刻:“这主意,也是高家的那个姑娘出的?”

“……不敢瞒陛下,正是。”

“这位姑娘倒是很有想法啊。”

朱抵没敢出声,有些自豪,更多的却是一种害怕,他暗暗的握了下拳,头垂的更低了。

“你们成亲的日子可定了?”

“回陛下,定到了下年的十月十六。”

“是吗?过两日让那姑娘来宫中和皇后请安吧,她一向喜欢这种聪颖有想法的女孩子。”

朱抵一怔,立刻跪下谢恩。固安帝的皇后甄氏,还是早年他做福王世子时娶的,出身名门,家中两位兄长都极有才名。而甄氏的为人,当然在传说里是大方温和,仪态万方的。但具体如何朱抵并不清楚,不过他知道固安帝这么说,其实是在给安姐做脸,安姐这次进宫,必会得到皇后的赏识,然后传出一两句赞语,此后安姐庶女的出身也就不那么显眼了。

朱抵对安姐的出身并不在意,但他也知道这是固安帝的好意,而安姐有了这份荣誉,也会更有脸面,因此这个恩谢的就极为诚恳。固安帝看了不免好笑,心说这堂弟看起来油盐不进,却不想还有这么一个软肋,他今天要是奖赏他本身什么东西,恐怕他都不会这么真心感谢。这么想着,不免对安姐多了一些好奇。

不过这个想法也只在他心中一飘,作为一个帝王,虽然因为种种原因他还没有开始选秀,但他也是不缺女人的,何况他现在也没太多心思放在女人身上。他是立志做一个伟大的君王的,而凡是伟大的君王,鲜少有沉迷女色的。

“另外一件,你对高博荣如何看?”

朱抵一怔,犹疑的看着他,固安帝道:“但说无妨。”

“但,陛下,我说这不太合适吧。”

“我既然问了,你就说。”说到这里顿了下,“高博荣这个人,我本是要大用的,但翻了他过去的经历,又觉得还差了点什么。这些日子我故意将他晾在京里,为的就是想看看他的反应。”

“那陛下觉得如何?”

固安帝摇了下头:“没什么出格的,也没什么出色的。”

高博荣的勋章可以说是他一力促成的。当时最大的原因是因为需要,那个时候他需要给天下立一个典范,需要让所有人看到,只要忠于他,他是不吝于赏赐的!他能给的好处,不仅是金钱和权势,更是名誉,是读书人为之愿意割舍一切的名声!当然,他当时也是有些激动,他真没想到竟还有官员能为他尽忠如此的,而且这个官员还是看起来同两王有那么点关系的。

从某个方面来说,高老爷给他树立了信心——虽然他相信自己是一定会胜利的,但也需要一些外部证明。

谋逆平了之后他就想给高老爷升职的,但因为江宁暴动,就又按了下来,再之后他的情绪冷静了下来,就觉得对高老爷要慎重对待——他不奖是不行的,可要是用不好,更会成笑话!

第156章

管海潮、宋正文、刘青,这些都是拿过一等忠义勋章的,但这些人是谁?全部都是太、祖时期的文臣武将,都是立下莫大功劳,上了凌烟阁的。当然,此后也有几个并没能上凌烟阁,却都是在某方面立有绝对功勋的。

而在战争之后,能拿到一等忠义勋章的就少之又少了,早先李永祥立下那么大的功劳,也没有给他个一等的,最后经过各种扯皮只有一个二等的——当然,事后想起,也幸亏不是一等的。

从功绩来说,高老爷拿到这个一等勋章但也不亏,可关键的是高老爷才不过四十!若没意外,起码能在朝堂上活跃个二十年!要如何用他,就是一个固安帝需要好好考虑的事情了。

他这个想法,朱抵倒也不难猜到,他想了想道:“臣觉得高大人是一位心中有百姓的好官!”

固安帝看了他一眼,朱抵继续道:“臣倒不是因为他是臣的岳父这么说的,而是句实在话,说句不该说,高大人是有种种不足的,这个……陛下你懂的,但不管他有再多不足,心中,始终都是有百姓的,而且比起一般的书生,高大人也不迂腐,却是能做一些事情的。”

“照你这么说,他适合在地方上了?”

“臣不敢妄言。”

朱抵立刻低下头做恭谨状,固安帝眯了下眼,开始思忖了起来了。

关于这次的对话并没有流传出去,外面人只知道在这一天朱抵被招到宫中训斥了一番,结果就是朱二公子回到军中大发雷霆,对自家的作训服看的越加严格——后果则是作训服流传的越加广泛,到了后来,哪家的公子身上要是没有这么一身,就是跟不上潮流!等到安姐发现,轩哥也偷偷摸摸的从外面成衣铺子买了这么一身回来,那真是哭笑不得了。

当然,这都是之后的事情了。而最近的事情则是安姐再次成为了京城闺秀圈中的知名人物,前段日子甄皇后果然招了她进宫。对于这次进宫,安姐的感触就是晕乎。她一早就接到朱抵传信,对于能进宫倒不觉得突兀,当然免不了是要紧张的——根据她过去看到的宫斗电视剧OR宫斗小说,那皇宫就是个吃人的地方,弄不好就要拖下去打死,吃个苹果也许就是内有玄机,随便逛个御花园也许就会遇上不该遇到的人物,然后发生种种不该发生的事情。

当然,以她的情况估摸着是不会遇到后者的,她也绝对不会去闭着眼闻花,面对池水唱歌作诗。但她·不知道面对皇后要怎么说话啊!好在他们家还有郑妈妈,这是真的从皇宫中出来的人物,虽然早先混的也不怎么如意吧,规矩却是都懂的,于是对安姐进行了紧急培训。说实在的,过去安姐也一直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从过去她就知道人要活的好一定要足够努力。那些规矩、礼仪她可以不去遵守——在现在的高家也没有人对她吹毛求疵,但一定要知道。所以哪怕是在江宁,她也一直训练着自己。坐是一定挺直腰板的,吃饭是一定符合规矩的,对什么人该行什么礼也都有要求。但这几天的训练,还是让她非常庆幸自己不用去玩宫斗。

那一天她起了个大早,不敢多喝水不敢多吃饭,只是带了两个饭团藏着,万一饿的受不住就稍微吃一点垫垫。她先是在宫门外等了两刻钟,又被领到一处小房子里坐了一会儿,然后一路被宫人带着,爬了一层又一层的台阶才算是……快要见到皇后了!再之后她又到那个小偏方里等了一会儿,若问她这个偏房和早先宫门处不远的有什么区别,那也就是光线更好些,桌上摆的水果更新鲜些,屋中的香味更浓些。不过不管有什么不同,她都是乖乖的坐在那儿,等着皇后宣召。

又过了好一会儿,皇后总算是召见她了,对于甄皇后的容貌,她还真不能仔细描绘出,倒不是说她就不敢去看一眼,光明正大的看是冒犯,但偷偷瞄上两眼还是没问题的,不过这甄皇后的妆实在上的太浓,她最多也只能看出,五官还是端正的,别的就不太好分辨了。

不过皇后对她还算不错,仔细看了一圈,夸了她两句容貌,又赞了一下她的品德,最后赏了她一套头面和一套宫花算完。这个历程对安姐来说就是难受,回去后先让冰琴给她好好按摩了一通,又吃了一大碗羊肉面才算回了血。而从那一天开始,来拜访她的,或者邀请她去玩的姑娘都多了起来。

现在安姐对京中的闺秀圈也算有个了解,把收到的帖子分了分,觉得有必要的就去参加,没必要的就写帖子回绝。就这样慢慢也交到了两三个朋友,虽不能同绣姐、颖姐相比,也是能说上几句话的。没事的时候互相拜访一下,倒也很能打发一下时间。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快过年,高二老爷一家突然来了。

杨氏母女虽然没有主动去告高二老爷的,但当安定下来后,高老爷问的时候也不会为他遮掩。当听到自己的弟弟竟然在那个时候置杨氏母女与不顾的时候高老爷先是不信,等到确定后更是不信——他无法相信自己的弟弟竟会这么做!杨氏身染重病,安姐一个小姑娘能做什么?虽然事后证明安姐撑了起来,可在这之前谁能确定?而且又是在异地他乡,万一出了什么事如何收拾!

是的,他一直都知道他的弟弟都有些无能懦弱没有主见,可他也一直认为自己的弟弟是个好人,是个老实人!是,他承认杨氏的病有传染性,是谁都怕。可他当时完全可以让管家带着几个孩子先走,然后自己留下来的!

他一个大男人,也不可能亲自照顾杨氏,同杨氏也不会有多少接触,不过是留下来应付一些场面上的事。但他呢,却带着自己的孩子小妾跑了,反而是他一直看不上眼的金氏留了下来!

自那以后高老爷就对高二老爷冷了不少,而高二老爷那里呢,也没主动往这边来过信,只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派人过来报账,报的帐还不堪入目,去年的结算竟还不满一千两!

“铺子收成不好呢。”去年的时候,管家是这么哭着脸对他说的。

“多不好?粮食都卖不出去了?我可没听说咱们那边大丰收!”他再不懂经营,也知道这个数大大不对。这些年他的钱都是分成三份的,一份用作花用,一份在京城附近置些产业,另外一份就是在老家置产。京城开销大,只是那个宅子就花费不少,但他的银钱也不只来自经营俸禄,冰火孝敬他过去收的虽不算多,也不算少了。而且多多少少的,张氏也会对府里进行一些补贴。至于在京城置产业更是意思性的,倒是老家银钱管用,他头上的光环也很有震慑性,那是真正的置办了不少产业。

只是庄子就置办了两个,还在临近村买了几百亩的上好田地,还有粮铺、酒楼。而这些年他这些产业也给他带了不少收入,这些银子一部分当然会花掉,另一部分却会留下继续买地。特别是这几年他在江宁做知州,那真是没少往家中送银子!而现在结算的这点银子,还比不上早先他在京里的呢!

“……二老爷,这段日子烦闷总去吃花酒。”

在他的逼迫下,那管家总算磕磕巴巴的说了这么一句。他当时还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对于他来说吃花酒再正常不过了,但对于二老爷来说那真是从未有过的!就连他来江宁,他这个做哥哥的去招待,二老爷都是这不敢那不敢,弄的整个江宁的都知道,要请高二老爷吃饭没问题,喝酒也没问题,但什么听个曲摸个手的就不要做了,人高二老爷是绝对不敢的!

在江宁尚且如此,怎么这回了老家就都敢了?

在高老爷的逼问下,那管家终于说出了原因,原来自月娘去世后,高二老爷就性情大变,先是死气沉沉的呆了大半年,然后突然就开始痴迷上了喝花酒,据说是日日都不拉的。高家的生意能不赔本,一是各位管家掌柜还算用心,二来就是高老爷这面大旗在外面竖着,一般人不太敢伸手,但就是如此,利润也是大大减少,还能拿来上千两真的很不容易了。

听了这话高老爷是又无语又生气,不仅让管家带话,还自己大大去信训斥了高二老爷一番,说到严重的地方直接就表明,若他不想做,他可以再换个人来的!

之后管家再来,说他有改变,虽然花酒还是喝,到底不是夜夜笙歌了。高老爷知道后只有叹口气,那时候江宁事多,他也就把这事丢开了,生意如何也就罢了,反正有江宁这边的分红,老家的那点银子也不是太重要了,只要置办的产业不丢就不是大事,待他腾出手再去好好处理一番。

这次回京,他本来是想走陆路,然后回家看一看的,不过那时候他觉得自己是要被大用的,怕耽搁了时间令上峰不喜,最后还是选择了水路。谁知后来他一直就被这么放着。

“要知道这样,还不如走陆路呢。”高老爷不止一次的这么想过。

对于高二老爷,高老爷是纠结的。有些怨恨是不假,但到底是亲兄弟,不过高老爷每次想到他,也还是觉得离的远些比较好,现在他们观念不同,想法不同,高二老爷又不像早先那样听他的话,经常在一起,多少兄弟情分也磨平了。

而现在,高二老爷竟然来京城了!而且不是他一个,是一家!高老爷的火气顿时就上来了,听到管家的回报,他冷哼了一声:“他倒还有脸来!他在哪儿?”

“正在外院等着老爷。”

高老爷挑了下眉,有些出乎意料。他们一家来了,管家再大胆也是不敢拦的,放行是一定的,可这一次高二老爷竟然没先去找高老太太!

“他倒是长了点出息。”这么说着高老爷就走了出来。来到外院,高二老爷一家就在大厅里等着,金氏带着雅姐站在一边,晨哥、光哥有些不安的站在旁边,只有高二老爷一人是坐着的,可他虽然是坐着,身体也仿佛卷成了一团。听到动静,一家人都看了过来,大伯、大伯父的叫着,高二老爷也回过了头,只是一眼,高老爷就被震惊了!

高老爷容貌出众,高二老爷就算比他差了些,也绝对对得起观众了,早年读过书,后来一直当东家,就算比不上高老爷文质彬彬又有一身官威,也是有几分派头的,而此时他站在那里,就是一个乡下的老头子。头发已花白了大半,腰弯着,背弓着,一脸凄苦。高老爷愣是半天不敢认。

“大哥……”还是高二老爷先开的口。

“你这是怎么了?”再多的气恼愤怒,见到亲弟弟成了这个样子高老爷也发作不起来,“可是得了什么病?”

高二老爷苦笑了一声:“前两年倒是得了一场病,不过不是什么大病,早就好了。这次没有通知就过来,给大哥添麻烦了。”

高老爷看了他片刻,叹了口气:“说说吧,到底是为什么要过来?可是老家出了什么事?”

高二老爷摇摇头没有出声,高老爷皱起了眉,金氏上前:“大伯,大伯要是不嫌我多嘴,就有我来说吧。”

虽然因为金氏早先留下,高老爷对她改了看法,但看见她还是先本能的有些嫌弃,不过到底没有不让她说话。金氏见状连忙道:“这次过来,主要是想让我们家二爷散散心,大伯您看我们家二爷这个样……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还望大伯不要真厌了我们二爷。”

说着,声音都有些哽咽,高老爷本有些厌烦,但见旁边的高二老爷却没什么表情,不由心中一动,他想了想道:“这些先别说了,你们暂且先去同老夫人请安吧。”

“大伯。”听他这么说,金氏脸上一松,但立刻又道,“我们自然是要去同老夫人请安的,不过咱们要下榻在哪里啊?大伯别误会,咱们并不是要赖在这里的,来之前我就同我们二爷说了,这次进京是一定不住在家里的!”

第157章

虽然金氏这么说了,但高老爷一时还真想不出给高二老爷一家安排到什么地方。

京城不比江宁,此时也不比彼时。那时候他知道这二弟一家要来,早早就做了准备,而这一次完全就是个突然袭击,而且,京城什么样的物价啊。他能在江宁随便买个宅子,在京城……虽不至于买不起,却是要纠结一阵的。至于说客栈,他今天要敢这么做,明天一准有言官弹劾!

没奈何,高老爷只有先让二老爷一家住吴氏的院子。张氏是个细心的,虽然吴氏被下放到了庄子里,她的院子张氏却没有让荒废,用她的话来说就是:“我收拾不了一个人,难道去收拾她的院子吗?何况这哪里是她的院子,这是我高家的!”

所以那院子虽没人住却一直有人整理,当然在杨氏死后免不了有些荒废,但杨氏着手后就又拾了起来,她是这么对安姐说的:“夫人别的地方尚且不说,管家上却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特别是你。这段日子你没事,就多同郑妈妈多说说话,将来也不至于被人笑话。唉,那二公子虽有千般好,到底是那样的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