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晟之听了此话看了婉玉一眼,又收回目光道:“翠蕊伺候了我几年,也是兢兢业业的,不能薄待了她,如今她年纪也大了,我一直琢磨着找个合适的人家给她放出去,赏赐给的丰厚些。”

婉玉听杨晟之这般一说,原本悬着的心方才放了下来,抿着嘴笑道:“那我也替她留意着,回头问一问她,她家里可给她订亲了,或是她自己有什么可心的。”杨晟之点了点头并不说话。

一时无事。待盥洗后二人入了罗帐,杨晟之搂了婉玉道:“下回有话就跟我直说,不用拐弯抹角的。”热气吹到婉玉脸上,婉玉不知是心虚或是羞涩,脸儿又热起来,看着杨晟之装傻道:“什么拐弯抹角?我怎么不明白?”

杨晟之笑道:“你要不明白,那我回头就把翠蕊收用了。”

婉玉似笑非笑道:“那正好,我瞧着她也有这个心。先前儿我还记得你跟我说一番话,要什么‘贤妻美妾’,赶明儿个我就收拾一间房,摆上酒席让你纳美妾进门儿,如此一来就显得我贤良了,也趁了你‘贤妻美妾’的心愿,真真儿是一举三得。”

杨晟之听了笑道:“我才说了一句,你就拉上这么些,还把先前的话翻出来了,也不想想我是那个意思不是。如今应让你知道知道厉害,振振我的夫纲。”说着便俯身亲了上去。

婉玉笑着推道:“你等等,我还有话要说呢。”

杨晟之不耐道:“明儿个再说。”说着又欲亲上去。婉玉伸手按了他的嘴道:“就这会子说。”杨晟之叹了口气,耷拉脑袋道:“成,你说。”

婉玉道:“不知京城买的宅子有多少间房?”

杨晟之不明所以,道:“约莫十七八间罢,你问这个做什么?”

婉玉抿着嘴笑道:“若是房子少,还得换一栋,免得日后什么翠儿、蕊儿、红儿、花儿的多起来,连个房子都没得住,岂不是愈发显得我不‘贤良’了?”

杨晟之方才明白起来,又是咬牙又是笑道:“今儿个不让你求饶,日后还了得?”说着便亲嘴。帐内一时红被高拥,春光融融,不在话下。

第二日,婉玉梳洗罢先到杨母处请安,又在柳夫人跟前站了规矩,回去检查珍哥儿课业,二人说笑了一回。一时柯颖鸾便来了。坐在房中同婉玉说话儿,聊着聊着便往家事上扯道:“听说妹妹在梅家就会管家,如今你来了我跟嫂子也好有个臂膀。”

婉玉垂头笑道:“我还小,什么都不懂,哪里会管什么家了,只是嫂嫂们疼我,这才赞我,我却知道自己有几分斤两,再说了,两位哥哥都是嫡出的,嫂子们又都干练精明,我粗粗笨笨的,若是嫂子们忙不过来,我帮衬帮衬倒还省得,若是让我操持,只怕倒把家管乱了,真是万万不能了。”

柯颖鸾笑道:“妹妹说哪儿的话,梅家出来的断错不了,你先逝的那位姐姐,手一份嘴一份的,家里上上下下清明。”心里道:“老三媳妇儿倒守本分,谁知她说得是不是心里话儿。”

婉玉笑道:“我哪儿能跟那位姐姐比,我是什么出身你还不知道,不过是顶个名头好听罢了。”一语未了便听门口有人道:“妹妹这么说真真儿不像了,莫非是看不上我们柳家?”说着话儿,妍玉已款款的走进来,一见柯颖鸾便掩着口笑道:“哎哟,原来你也在这儿,你们俩交心怎也不叫上我?莫非是嫌我了不成?”

婉玉和柯颖鸾连忙站起来让座,柯颖鸾笑道:“嫂子哪儿的话,我是路过这儿,顺带来看看妹妹罢了。”

婉玉亦笑道:“嫂子也误了我的意,我先前不过是个庶出的,幸而沾了柳家的光,否则如今还不知在哪儿呢。”说着唤道:“怡人,重新端细茶瓜饼上来。”

妍玉斜倚在炕上坐了,对婉玉道:“你若真能这么想就好了。”又对柯颖鸾道:“牌子都发下去了?太太要的料子可找到了?”

柯颖鸾道:“牌子早发下去了。只在库房里翻了半日也不见那料子,是不是放在别处了?”

妍玉端起茶吃了一口,半掀了眼皮瞧了柯颖鸾一眼,又看着茶道:“这我就不知了,早先这家也不是我管,登记造册的物什跟存货比对只少不多,短了什么,缺了什么,我哪儿知道到何处去了?那料子是宫里才用的烟霞缎,许是哪个奴才瞧着好,偷出去卖了钱,贴补家里也未可知。这事可得好好查查,家里要出了内贼可就糟了。”

柯颖鸾知妍玉在排揎她贪官中的钱,又总贴补娘家,登时恼怒起来,冷笑道:“嫂子说得是,如此论断是我失察了。”又看向婉玉道:“珍哥儿呢?我刚来时还看见他在这儿,这会子怎不见人了?看着珍哥儿那孩子我从心眼儿里就喜欢,同昊大哥长得像着呢,一看就是咱们杨家嫡亲的子孙。”

妍玉想到珍哥儿就觉得膈应,还隐隐有些难堪,如今听柯颖鸾提起来脸色果然不自在起来,假笑道:“弟妹也别急,等你生个大胖小子,一准儿跟珍哥儿一样,让人从心眼儿里就讨人欢喜。”

柯颖鸾久婚无子,这一下轮到她变了脸色。婉玉只垂头看着茶杯装死,听这二人言辞渐厉,有一触即发之势,立时笑道:“我得了一瓶子新茶,要沏三四回才能出来成色,吃着轻浮,嫂子们也都尝尝。”说着执起茶壶亲自给二人添茶。

柯颖鸾站起来道:“三弟妹别忙了,我叨扰半日,也该回去了。”

妍玉似笑非笑道:“瞧瞧,我一来,你怎么到走了?还是我妨着你们不是。”

柯颖鸾回头道:“这倒是你多想,我可没这心了。”

妍玉也站起身道:“我还有些家事要理,也不坐了。”说完跟柯颖鸾一同告辞,婉玉殷勤送到门外。待二人走远了,怡人凑上前看着两人背影道:“好端端的,她俩人跑来做什么?”

婉玉冷笑道:“还不是来探探我的意思,她们不知道我要跟三爷进京,唯恐我不走,家里的事怕我伸手呢。”想了一回又道:“我瞧着二房媳妇儿如今日子难过,妍玉哪里是省油的灯,处处挤兑她,这里头恐怕还有太太的意思。鸾姐儿过来也兴许是笼络我。这档子烂事儿我才懒得理睬,让她们自己斗鸡去。”

正说着,银锁打起帘子进来道:“翠蕊在门外问奶奶可得了闲儿了。”婉玉坐到罗汉床上道:“让她进来罢。”翠蕊便走进来,满面带笑,手里拿了个包袱,先跪下磕头道:“请奶奶千秋大安。”

婉玉道:“起来罢,昨儿个我就想问问你的话,谁想你身上不爽利,此时可大好了?”

翠蕊忙道:“早已好了,劳烦奶奶惦记。”说着将包袱打开,露出一件衣裳,道:“我思来想去也不知怎么孝敬奶奶,就亲手做了件衣裳,料子极好,望奶奶别嫌弃我手艺糙。”

婉玉点头笑道:“劳烦你有这个心。”说完摆手让怡人将衣裳收了,又道:“”我听你三爷说了,你伺候了他几年,一直妥帖周全,也极有辛劳…”

翠蕊一听连忙抢了话道:“能伺候三爷是我的福分,日后还望能长长久久的伺候三爷和三奶奶。”

婉玉并不搭腔,端起茶喝了一口,转过头对怡人道:“去把昨儿晚上三爷给我的木匣子拿来,再把柜子里那两匹缎子取来。”怡人转身去了,片刻拿了一只錾云龙纹盘云描金的乌木匣子,婉玉将匣子打开,从中拿了两块银子,又把手上一个金镶水晶的戒指退下来,对翠蕊道:“这儿有二十两银子和两匹缎子,戒指是我额外给你的,你伺候三爷时日最久,理当多给些赏赐,拿着罢。”

翠蕊只觉这赏赐过于丰厚了,心中惴惴的,眼睛朝婉玉脸上溜去,碰巧二人目光相撞,翠蕊忙垂了头道:“这是尽本分,不敢要什么赏赐。”

婉玉笑道:“既是赏你的,就拿着罢。”

翠蕊方才伸手接了,道:“谢三奶奶赏。”心中暗道:“梨花也领了赏,但不过是点子首饰和衣裳,三奶奶一下打赏了我这么些银子和绸缎,看来是三爷在她跟前儿说了,要将我留下来,这才多赏赐些东西,好叫我日后尽心。”想到此处不由喜形于色。

此时婉玉缓缓道:“昨儿个三爷跟我说了,你如今年纪渐渐大了,家里恐怕也给你打算,把你留在身边伺候错过年纪,反倒是我们做主子的不宽仁。”

翠蕊只觉头上打了一个焦雷,猛抬起头,脸色煞白。婉玉道:“你宽心,绝没有赶你的意思。只不过三爷过几日就要上京去,你就留在这儿罢,若是家里选定了婚配的人,便尽管嫁了,若仍未选定,就仍留在此处听差,月例用度比照你先前,绝不亏一分。待你出嫁,三爷还会赏你份嫁妆,也是这么些年主仆的情分。”

翠蕊听罢浑身登时瘫软,“噗通”一声跪倒,眼泪便滴下来,哭道:“奶奶明鉴,我从没想过出府,若要从府里出去,我宁愿一头撞死!我愿意一辈子伺候三爷和三奶奶,求奶奶给我个恩典!”说着朝婉玉跪着扑过去,要抱她的腿。

怡人抢上前拦住,银锁和金簪忙去拽翠蕊胳膊,欲把她拉起来。婉玉道:“你不愿出府,便只管在这府里呆着,若想成亲后仍然进府来,那只管放心,日后你在杨府必有一份差事。”

翠蕊哭道:“三奶奶,我,我不是这个意思…”

婉玉听了盯着翠蕊的脸道:“不是这个意思,那是什么意思?”

翠蕊支支吾吾道:“是,是想跟着三爷和奶奶和身边贴身伺候…”说着,脸已涨得如红布一般,话一出口,翠蕊便瞧见怡人等几个丫头均露出不屑之情,自己也觉得没脸,但强忍着耻央告道:“我伺候三爷这么些年,从未想过走出这个门儿,奶奶大度柔和…还请奶奶…请奶奶…”声音愈发小起来。

婉玉道:“方才同你说的是你三爷的意思。”

翠蕊抽抽噎噎哭了起来,不住给婉玉磕头道:“还请奶奶疼我!”

正此时,只听银锁在门口道:“三爷回来了。”

欲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

作者有话要说:电视购物版:

花间一梦更新了?!对!你没有看错!它确实是更新了!

更新龟速的花间一梦竟然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再次更新了!

哇哦!真是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耶!

你们还等什么,还不赶紧敲打键盘,写下留言,诉说你们对禾晏山的爱!

咆哮体版:

baby,你们在等什么?时间不等人的有木有!!!

俺竟然更新了有木有!!!亲,更新字数还那么多的有木有!!!!

还不赶紧留言有木有!!!

时事版:为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特别献礼!

感谢观赏^_^

第四十二回【上】

话说翠蕊一行哭一行央告婉玉,忽听银锁传话说杨晟之回来了,扭头一瞧,恰看见杨晟之迈步走进来,登时喜出望外,唤了一声:“三爷!”便扑倒跪在杨晟之跟前哭道:“我的爷,你可回来了,你不能不为我做主,看在咱们这么些年的情分上,千千万万莫要赶我嫌弃我,能守在你身边伺候,即便是当牛做马也心甘情愿!”杨晟之一怔,心里已明白了几分,并未开口,只朝婉玉望了过来。

婉玉略一沉吟,暗道:“翠蕊是杨晟之身边第一得用大丫鬟,朝夕相处不比常人。我与他才刚成夫妻两日而已,虽是新婚燕尔情意正浓,但情分尚浅,如今翠蕊这般一哭,反倒显得是我方才用了强,要逼她似的,若因此埋了刺,横生枝节便不好了。”刚想到此处,又听翠蕊哭道:“我自打进府就在您身边服侍着,这些年也未犯过大错,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三爷和三奶奶若是一意要赶我走,我也不敢埋怨,横竖是我的命,我宁愿一头撞死,也不出这个门儿!”

杨晟之见翠蕊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到底有些不忍,暗道:“翠蕊到底服侍我一场,我早已说要打发她走,婉妹又何必逼她到这步田地呢。”又看了婉玉一眼,目光中带了两分嗔怪之意,想要开口抚慰翠蕊几句,只见婉玉端端正正坐在罗汉床上,沉着声音道:“怡人,你替我说。”

怡人立时站出来呵斥道:“翠蕊,你在三爷跟前搬弄什么是非!我们奶奶赏了你二十两银子,两匹缎子,因觉着你是三爷跟前的老人儿,这些年辛劳,又额外赏了她自己的一个金戒指。同你说的,也是三爷交代的话,说你岁数渐渐大了,不想耽误你青春,要日后放你出去,又说你要不想出府,杨家里总有你一份差事,月例用度都比照你先前,一分都不动。是你自己存了臊人的意思,竟要我们奶奶疼你、抬举你。没脸的东西,也不想想若是三爷有这个意思,还用得着交代我们奶奶那番话儿?三奶奶不过是看在三爷的面上,觉着你在三爷身边多伺候了几年,又有些头脸,这才与你笑脸相待,和气相迎,你倒作耗,欺负我们奶奶好性儿,在三爷跟前胡说八道!你求三爷,央告三爷我们不恼,但你不该诬赖我们奶奶,什么叫‘三爷不能不为你做主’、‘三奶奶一意要赶你走’,三奶奶什么时候赶过你了?你这般说好像我们奶奶仗势压人容不得你似的,到底安的什么心?”

怡人口齿伶俐,一席话说完杨晟之面色无波,目光却沉了下来,低头看着翠蕊道:“方才怡人说的可是实情?”

翠蕊跟着杨晟之身边多年,已知主子动了怒,不敢看杨晟之脸色,也不答腔,连杨晟之的腿也不敢抱了,只垂了头哭得抽抽搭搭的。

杨晟之又问一遍:“问你话呢,方才她说的是实情不是?”

翠蕊哽咽哭道:“三爷,这些年来,你身上穿的衣裳有多少是我的针线,你吃的糕饼点心有多少是我亲手制的,你扇子上挂的络子,腰间系的帕子,也全是我夜里在蜡烛底下一个个凝着心思做出来的,求你…求你…”

杨晟之心里已全明白了,走到罗汉床前坐下来,看着翠蕊道:“三奶奶交代你的正是我的意思,你伺候我这么多年,到底主仆一场,眼见年纪大了,不为你打算是我们做主子的不宽仁。我本想着,等过两日上京,就留你在这抱竹轩里,待日后你家里给你择了人家,风风光光送你出去,也算是缘分一场。但你既存了这个心,我倒万万留不得你了!待我上京之后,你也收拾了东西家去罢。”

翠蕊眼前黑了一黑,跪着爬到杨晟之跟前大哭道:“我不敢了!我再不敢了!三爷要打要骂只管发落,万万别打发我出去,我伺候了三爷这么些年,还求三爷给我留脸见人!”

杨晟之缓缓道:“我给你留脸?你可给我留脸了?可给三奶奶留脸了?即便你伺候了我一场,有些脸面,也应该知道自己做丫头的本分!我此刻未发落你出去已是给你留脸了,过两日你便家去罢。”

翠蕊哭得愈发厉害,苦苦哀求道:“三爷,我真再不敢了,你念在往日里…”一语未了,杨晟之便道:“你回罢,莫非让我此时就把你妈叫来带你出去不成?”

翠蕊听杨晟之口气渐厉,登时住了口,浑身发软瘫在地上,檀雪和霁虹二人上前左右架住,将翠蕊带了下去。

婉玉方才冷眼观瞧,见杨晟之打发了翠蕊,不由微微颔首,但面上不露一丝声色。此时杨晟之转过头看了看婉玉脸色,便要拉她的手。婉玉一把将手抽了回来,低头整着衣摆和宫绦,一声也不吭。杨晟之仍要去握婉玉的手,婉玉又将手夺了,低着头不说话。杨晟之抬头对怡人使了个眼色,怡人立时会意,带着丫鬟们出去了。杨晟之赔笑道:“三奶奶莫要生气了,我替那个没脸的丫头给三奶奶赔不是。”

婉玉冷笑道:“不敢。下回你自己的丫头你自己打发,别回来闹得我受累不讨好,让人家主子爷们以为我介意个小丫头子,巴巴的耍淫威要撵她出去呢。”

杨晟之知是自己先前误解让婉玉恼了,便上去揽她的肩膀,一径儿往怀里搂,婉玉挣扎不过只得伏在他胸膛上,杨晟之低了头道:“什么你的丫头我的丫头,我的就是你的,你就是院儿里天王老子,我都要听你的呢,何况那些个小丫头子?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只要不把我撵出去就是了。”

婉玉冷着脸道:“说得好听,你看不上的丫头就让我做奸人打发了,看上的呢,自然自己做好人收用了,倒是打了手好算盘。”

杨晟之哭笑不得,凑在婉玉耳边道:“哪儿有什么我看得上的丫头,你醋什么?小生我就看得上你一个,早已朝朝暮暮魂牵梦萦,生生死死以身相许了。”

婉玉脸上发烫,推开杨晟之,瞠大眼睛道:“既如此,你方才还不信我?”

杨晟之笑道:“我记着了,日后只信你的。”

婉玉哼了一声道:“口蜜腹剑!”

杨晟之搂着婉玉摇来晃去道:“三奶奶莫要再恼了,小生给奶奶赔不是,你就原谅则个。”

婉玉伏在杨晟之胸膛上,一颗心早已给哄软了,何况她本就未曾生气,不过是借机拿捏罢了。两人在一处静静拥了半晌,婉玉道:“方才大嫂和二嫂都来了。”

杨晟之皱了眉道:“她们俩来做什么?”

婉玉道:“不过是闲话,可这两人倒很不投机,未说两三句就针锋对了麦芒。”

杨晟之道:“大房和二房没有一日不闹腾的,咱们只管看着就是了。太太原就偏心大房,如今她侄女又做了大房媳妇儿,更了不得了,整个儿府里的事都由大房去理。二嫂子原来手里捏着权,怎能甘心情愿的放开手?二则她手脚不干净,如今太太吩咐家事一律不让她沾,二嫂看着大房眼红,镇日里跟二哥闹。”

婉玉听了从炕桌上取了个填瓷青花茶碗,给杨晟之倒了杯茶,口中道:“你二哥倒是好性儿,如今二房这么些年还一无所出,鸾姐儿还把太太给二房的丫头给治死了,二哥也一声不吭的。”

杨晟之冷笑道:“他哪儿是一声不吭,早就找着乐子了。青云班里原有个唱花旦的小戏子,唤做蔷官,虽是个男子,但生得白净标致,看着娇娇怯怯的,因爱自称‘奴家’,有好事之徒就给取了个诨号叫‘爱奴’,反比‘蔷官’之名叫得响了。二哥爱他跟珍宝似的,还问我借了五百两银子,凑上他五百两私房钱,把爱奴从戏班子里赎买出来,做了娈宠,除却进内院,在外都形影不离的。”

婉玉吃了一惊,放下茶壶道:“二嫂知晓这事?她若知道是你给二哥银子赎小倌儿出来,还不来找寻来闹翻了天!”

杨晟之道:“我和二哥有言在先,他定不会说是我给他银子。我也是瞧着二哥可怜,娶个河东狮,一肚子委屈窝囊,镇日里缩头缩脑的,好容易有个可心的人儿,他又巴巴的求上我,我怎能不帮衬一把?再者说,爱奴是个男人,二嫂即便知晓,恐也会睁一眼闭一眼罢。”

婉玉摇了摇头笑道:“那倒未必。”后二人寻了别的话儿说,暂且不提。

且说第二日正是婉玉回门之日,二人清早起床梳洗穿戴妥了,又命奶娘抱了珍哥儿来,一同坐马车回了梅府。梅海泉和吴夫人早已等候多时了,二人行了跪拜之礼,吴夫人忙扶了婉玉起来,握着她的手不住打量,见婉玉气色甚佳,眉目间笑意舒展,两颊一袭娇羞之色,心中略定。

梅海泉则容色严肃,对杨晟之一招手道:“你随我来罢。”杨晟之不敢怠慢,忙跟在梅海泉身后,直进了正房外间的一处书房中,杨晟之留心打量,见房中极雅致,迎面挂数幅墨迹书法,其余三壁皆是书格,屋当中设一紫檀雕梅兰竹菊大案,案上设七八方端砚,又有黑漆牙雕笔筒、花梨百宝嵌笔筒、豆青釉夹彩梅竹笔筒等各色大笔筒,连带铜胎掐丝珐琅莲花笔架上全都满满当当插着大小毛笔。笔架旁设一蓝釉青花竹蝉笔洗,那边摆一官窑美人觚,内有一簇黄菊,花朵硕大如绣球一般。桌上散放着两三册书,正当中乌金釉瓷捆竹镇纸压着一张簪花小楷,落款为:“金钗客。”

杨晟之暗道:“‘金钗’显然为女子名,而能出入正房书斋写字的必定为岳母大人了,梅家确为诗书礼乐之家,女流写出的字皆可羞煞男子,与杨家截然不同矣!”

梅海泉绕到书案后坐了下来,杨晟之垂手站在书案前。梅海泉眯着眼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将杨晟之打量了五六遭,见他今日穿大红底子绣金莲纹团花吉服,腰系绣金竹叶纹样的镶玉腰带,衬得整个人轩昂挺拔,愈发显出沉稳圆融的气度来。梅海泉忆及杨昊之举止轻浮、风流自赏,再一看眼前的杨晟之,立时觉得新姑爷愈发顺眼了些。心中暗叹一声:“罢了,女儿再嫁入杨家,也是她的命,只盼着这杨晟之真是个不同的,日后女儿能事事顺意,也了却我的心头之事了。”遂对杨晟之道:“日后进京有何打算?”

杨晟之毕恭毕敬道:“小婿初打算散馆后留京任用,若不能留馆为翰林,便往六部,历练几年。这几日因婚事耽误了课业,回去必要苦读补上才是,翰林院中卧虎藏龙人才济济,我本是第三甲才点进的庶吉士,若不发奋定流于末等之辈矣。”

梅海泉素喜奋进谦和之人,听了此话态度亦缓和了些,便道:“既是一家人了,你也不必拘着,有一番话我需好生与你交代一番。”

杨晟之道:“请岳父大人示下。”

梅海泉沉吟了半晌道:“我先前就莲英一个女儿,她身上虽落了残,但仍是个绝佳的女孩儿,只是你那兄弟…”说到此处叹了口气。杨晟之对此事一清二楚,听梅海泉提及也觉得羞臊,埋了头不语。

梅海泉接着道:“如今婉丫头竟又嫁到你们杨家,她虽是过继来的,但却如同我的亲生女儿一般,也是我和她母亲的心头肉,若她再有差池,我便真不能再饶了!即便豁出了性命,也得护着我的闺女!”说到后来语气森然凌厉,双目也瞪得如铜铃一般。

杨晟之登时跪倒在地,道:“岳父大人在上,我既娶了婉玉为妻便必定善待她,绝不能辜负她,生同衾,死同穴。但凡有我一日,便有她一日。若有违此言,必不得好死!”

梅海泉俯身去扶杨晟之,说:“若是你们夫妻二人同心,相敬如宾举案齐眉,我也就快慰了。”顿了顿又道:“我前几日跟亲家公说了,珍哥儿年纪虽小,但开蒙之事不可耽误,我有一个旧识唤作白思远,原先便是远儿和达儿的老师,如今在京城为官了,学识渊博,我已和他通了书信,他答应教珍哥儿课业,如此珍哥儿便跟着你们二人一同上京去。”

杨晟之想到如今珍哥儿要同自己上京,杨母是头一个舍不得的,老爷和太太次之,但奈何白思远实是个名士良师,又有梅家发话,为着长孙前程便也就允了。而自己那长兄定然不甚在意,妍玉却是头一个巴不得把珍哥儿送走的。不由叹息自己这小侄子年纪小小便没了亲娘,父亲还是个昏聩不省心的,继母又不是宽仁之辈,幸而有外公家相护才得以无忧,杨晟之心生怜惜,口中连声答应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段交代完了,就能引出下面另一场风波啦^_^

另外,因为时间关系,以后留言就不能每条都回复了,但是俺每条都会看滴,谢谢大家支持!!

感谢观赏

第四十二回【下】

话说梅海泉在书房里训示杨晟之,婉玉跟着吴夫人进了卧房说话儿,吴夫人拉了婉玉的手问长问短,又特特叫了跟在婉玉身边的丫鬟婆子问话,听人人都说新姑爷待姑娘体贴,紫萱又在一旁凑趣,吴夫人心中欢喜,脸上方才展了笑意,一时间也其乐融融。

紫萱笑道:“待会儿送你件东西,可不许嫌不好。”

婉玉道:“嫂子的东西必定是好东西,我哪里敢嫌不好呢。就是嫂子手巧,针线做得鲜亮,结子络子打得好,画的花样子也精细,我总想讨嫂子亲手做的东西,但嫂子总腾不出手,眼见着我大哥的衣裳鞋子一件比一件精巧,只怕他如今除了穿嫂子做的,其他的都不稀罕了罢?”

紫萱去拧婉玉的脸道:“拧嘴!你嫂子长嫂子短哄着我替你绣帕子打结子,作这个弄那个,又琢磨出幺蛾子,让我在杯子上绘出什么花儿啊虫儿啊的给你,这会子又在太太跟前胡说了。”

吴夫人笑道:“萱姐儿画得好呢,前儿个还给我画了两只猫,卢大人的夫人来咱们家作客,看着那画儿赞不绝口的,我就送她了,回头再给我画一幅挂上。”紫萱连忙应了。吴夫人又道:“你要送婉丫头什么东西?拿出来让我也瞧瞧。”

紫萱便命香草去取,不多时捧来一个掐丝戗金的五彩大盒子,把盒子打开一瞧,只见盒中装着十个杯子,层层套叠,取出来依次摆出来看,均是上等的官窑白胎瓷器,光洁如玉,白如凝脂,大的有四寸来长五六寸宽,小的竟如拇指大小,瓷器上绘的皆是唐宋元各名家的花卉虫鸟,配色或雅致清新,或艳丽厚重,画功精细娴熟,仿得惟妙惟肖,杯子一侧绘画,另一侧则题此花鸟的诗词名句,字体端严,骨气劲峭。每只杯子均用黄金镶底,镂出双鱼卧莲花样,奇巧非常。

众人观之赞叹不绝,婉玉早已看呆了,拿了一个杯子在手中把玩。紫萱道:“画这套杯子真真儿累死我,字儿是你大哥题的,原想着你成亲那日就送给你,谁想还有一只没画完,耽搁到今天。”

婉玉心里一暖,拉了紫萱的手笑道:“好嫂子,我见过的精巧器皿多了,竟没有一件及得上它。嫂子待我亲厚,这个心我长长久久的不敢忘。”

紫萱笑道:“就属你嘴甜,你若是喜欢也不枉我忙一场。其实你画的梅花、兰花、竹枝子的也极有韵味,就是你惫懒,不爱动笔画罢了,回头也给我画个梅兰竹菊的瓶儿,我摆在屋里头插花。”

婉玉笑道:“我哪里是懒,不过是在你跟前不敢班门弄斧罢了,嫂子既然喜欢,这个好说,我必定送你一个。”

吴夫人心中欢喜,道:“让他们端些时鲜的瓜果糕饼上来,昨儿个你大哥带来好的蜜饯果子来,咱们娘儿几个一同尝尝。”

正说到此处,婉玉瞧见梅书达站在廊下透过窗户跟她招手,便借故起身走出去,站在回廊底下对梅书达道:“鬼鬼祟祟的做什么呢?怎不进屋去?方才磕头时只见了你一面,然后就不见人影儿了。”

梅书达拱手打千道:“给姐姐道喜,如今可选了佳婿了!杨老三比杨老大强过千倍万倍,我看着他对姐姐也是真心,若他以后欺辱了你,只管跟我说一声,我马上给你出气去!”也不待婉玉说话,又笑着说:“姐姐今日里瞧着愈发闭月羞花了,戴的钗环也好看,用的帕子也好看,穿的衣裳也好看…”

话音未落,婉玉便笑道:“你别用好话儿哄我,指定你有什么事要我帮忙了,是也不是?”

梅书达叹一声,又笑嘻嘻道:“女孩子若是太聪明了也不讨人欢喜,日后你在杨老三跟前要懂得装一装傻才是。”

婉玉抿嘴笑道:“你什么事说说看,我听着呢。”

梅书达搔搔头,吞吞吐吐的,终深吸了口气道:“其实也没什么,就是瞧上一家姑娘。这几日想起来,总觉得吃不好也睡不香的,恐是犯了什么相思症。”

婉玉一怔,而后忍着笑道:“原来如此,不知是哪一家的千金闺秀,能入你的眼了?”

梅书达道:“是京城孝国府家的三姑娘,叫李秀微,我在孝国府家的园子里无意撞见的,是个极清俊的上等女孩。”

婉玉若有所思,点了点头道:“孝国府也算世代簪缨的大家旧族,沾着皇亲国戚,乃朝中权贵,门第上也相配了。”

梅书达道:“只不过她吃亏了一件,是庶出,也不是记在太太名字下养的。但那谈吐举止,通身的气派都是极出挑,我瞧着还有几分你的品格呢。”

婉玉一戳梅书达脑门,笑道:“少拍我的马屁,你既看上人家姑娘,先不管是不是庶出,我定要去瞧瞧的,若真是个胭脂英雄,她是庶出的又怕什么?我给父亲母亲写信,替你央告下来便是。”

梅书达闻言喜不自胜,左一个揖右一个揖道:“谢过姐姐,还是姐姐疼我!”

婉玉摆了摆手道:“好了,莫要谢了,还不赶紧进去,听说大哥买来好些蜜饯果子,母亲都赞好。”

梅书达跟在婉玉身后往屋中走,口中道:“还不是大嫂子爱吃才买的。”说两句又想起什么,一拽婉玉袖子道:“还有一桩事未跟你说,我瞧着孝国府倒有意把嫡出的四姑娘明微跟咱们攀亲似的,我看出了意思,孝国府那头就没再去过了。”

此时梅书远领了珍哥儿进屋,这厢梅海泉也同杨晟之从书房里走了出来,梅书达便住口不说了,同婉玉进了屋,众人凑一处说笑一番。待用罢了饭,梅书远带杨晟之厮认了梅家各房的亲戚,留到用了晚饭方才送他们夫妇出门。

刚坐上马车,婉玉便问道:“爹爹把你叫到书房里做什么呢?”

杨晟之道:“不过是问训几句罢了。我倒瞧着书案上有一幅刚写得的字甚好,落款是‘金钗客’,我猜是岳母大人的墨宝。”

婉玉道:“正是母亲写的,‘金钗客’是母亲的别号,父亲累时,有的信函都是母亲代劳,我那两个兄弟,开蒙之前都是母亲教习文练字。”

杨晟之奇道:“开蒙之前的事儿你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