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宴应诺,道:“所以我把人交给了官衙,若是动私刑,那我们家和彭家又有什么区别?”

裴老安人连连点头。

郁棠却对裴宴另眼相看。

有权力不用,比滥用权力更要有自制力,更要毅力。

郁棠非常的佩服裴宴。

裴老安人就和郁棠说起张英的那个幕僚来,只是话刚开了个头,陈大娘就有些尴尬地进来通报,说陈先生又来了。

裴彤虽说有些越俎代庖,但他的话也不无道理。

这本是裴宴的事,陈先生却屡屡打扰到裴老安人。

郁棠看着裴宴。

裴宴已吩咐陈大娘:“请他去我书房里坐吧!”

陈大娘却窘然地道:“那位陈先生说,他是来告辞的。还说,他刚刚收到了京城里的飞鸽传书,彭家的七爷彭屿,任了刑部侍郎,是首辅沈大人亲自推荐的。”

短短的几句话,却透露出太多的信息。

这让裴宴不得不重视。

他忙请了陈先生进来。

陈先生除了满脸的疲惫还有满脸的焦虑,开门见山地道:“我来之前,张大人和我谈了半宿,我们当时都觉得自己挺有道理的。可我来了裴家,看到裴家的太平日子,我就有点后悔当时没有劝劝张大人。可没想到我的一时犹豫,却变成了今天这样的局面。遐光,沈大人应该在最近就会提出致仕,张大人那里少不了我,我就不打扰你了,明天一早就启程回京城了。”

裴宴没有说话。

陈先生长叹了几声,揖了一礼就退了下去。

“你等一等。”就在陈先生已经一只脚迈出了门槛,裴宴突然叫住了他,淡然地道,“我明天和你一块儿去京城。”

“什么?!”陈先生又惊又喜。

裴宴却面无表情地道:“先生先回去收拾行李吧,我这边,还要和我母亲说一声,家里的事也要安排下去。”

陈先生已经高兴的不知道东南西北了,连声应“是”,四十来岁的人了,却脚步雀跃地退了下去。

屋里一片寂静。

好一会儿,郁棠才扶着裴老安人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

“姆妈!”裴宴颇有些无奈地喊了裴老安人一声,然后目带愧疚地望向了郁棠。

郁棠忙向他摇了摇头,表示她并不介意。

相比去江西,自然是京城的事更重要。

裴老安人大惊。

裴宴非常尊重自己的父亲。他既然在裴老太爷临终前有过承诺,就不可能推翻这个承诺,可现在……

裴宴就握住了母亲的手,沉声道:“我昨天晚上仔细地想了很久,与其一味的防守,一味的回避,不如主动参与到其中去,打得那些人措手不及,打得他们疼痛失声,打得他们想起我们裴家就要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

裴老安人半晌没有说话。

她自己生养的儿子她自己知道。

若说裴宥是个野心勃勃永远不甘于平凡的人,裴宣是个诚实本份永远循规蹈矩的人,裴宴就是个既有蓬勃的野心而永不愿放弃又能为了达到目的沉默守候的人,他既然觉得现在的防守已经不能让裴家置之度外,那肯定会锐意进取,主动出击,想办法摆脱裴家的困境。

当初裴老太爷选他做宗主,不就是看中了他这一点吗?

既然能隐忍又不至于忍气吞声。

让他守在家里,也不过是怕他年轻气盛,修养功夫不到家而已。

孩子大了,就不能关在家里养着,就得把他放到野外去和人厮杀一番,才能在残酷的环境下生存下来。

裴老安人紧紧地回握住了儿子的手,不再犹豫,斩钉截铁地道:“既然你已经决定了,就不要三心二意。去京城。好好将那些狗眼看人低的东西狠狠地收拾一顿,让他们知道,我们裴家避居临安,那是我们不愿意惹事,可要是有人敢惹我们,我们也不会就此罢休,让他们看看我们裴氏是怎样的人家!”

那说话的气势,就像个整装待发的将军,铮铮铁骨不说,还充满了一往无前的无畏。

郁棠大开眼界,继而心生向往。

只有像裴老安人这样的母亲,才能养出像裴宴、裴宣这样的儿子吧?

她也应该向裴老安人学习,做个好母亲才是!

她都因为裴老安人的战意激动起来了。

裴宴却笑了笑,抽出了放在母亲掌心的手,安抚般地拍了拍母亲的手背,道:“姆妈,您放心。我把京城的事处置好了,就会回来的。”

“我和你阿爹若是不放心你,就不会把裴家交给你了。”裴老安人道,“我相信你心里自有乾坤,能把裴家的事处理好。”

裴宴“嗯”了一声。

裴老安人站了起来,道:“既然已经做了决定,就不要婆婆妈妈的了,你们快回去收拾行李吧!明天一早我送你上船。”说到这里,她想起二太太来,又道,“你是和你二嫂一起走,还是单独走?”

☆、第三百三十七章 进京

裴宴闻言飞快睃了郁棠一眼,沉吟道:“我还是和二嫂一块儿走吧,路上也好有个照应。再就是,我想让郁氏和我一起去趟京城。她没有出阁之前就和殷明远家的相处的不错,趁着这次去京城的机会,让殷明远家的带着她四处走动走动,比这样书信往来要好得多。等我把京城的事处置好了,就带她回来,好生经营家中的庶务,再也不随意出门了。”

郁棠非常的惊讶。

去京城,也带着她吗?

她不由朝裴老安人望去。

正巧裴老安人也朝她看过来。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碰撞在了一起。

裴老安人笑了笑。

小姑娘满脸惊惶和不安,应该是没有想到裴宴会带着她,还害怕自己不同意,更怕自己因此而心生不喜吧?

裴老安人心中一软。

还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姑娘呢,出去走走也好。

何况是自己儿子的心头肉。

想到这里,裴老安人看了裴宴一眼。

说什么见识世面是假,想把老婆带在身边是真吧?

不说别的,就说元宵节前后,走到哪里都带着,还当别人不知道似的。

“那就一起去!”裴老安人索性大方成全,道:“多带些衣服首饰过去。我们家的宗妇,第一次去京城拜访那些世家大族的主母,可不能失了排面。”

裴宴笑着应是,朝着郁棠笑了笑。

郁棠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对裴老安人非常的感激。

她真的遇上了个好婆婆。

就算不和前世相比,看看她身边的人,多回了几趟娘家婆婆都不太高兴,有几个能像她似的,跟着丈夫去千里迢迢的北京?

郁棠恭敬地给裴老安人行了个福礼,应了声“是”。

这件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好在裴宴之前就准备带郁棠去江西,裴满那边已经在准备出行的诸事,此时虽然改变了行程,但也不至于手忙脚乱,只是有些事需要裴宴重新安排,比如说,裴满就得留在裴家主持大局。

裴宴决定带胡兴去京城。

胡兴高兴得眼睛眯成了一道缝,觉得自己的好运气好像就是从帮着给郁家做事开始的,没等郁棠回娘家辞行,他先提着两瓶酒过来找郁文了。

郁文知道女儿要跟着女婿去京城也非常的高兴,和胡兴喝了半夜的酒,还不停地托胡兴多多关照一下女儿:“等你回来了,我请你喝酒。”

从前郁文只是临安一个普通的秀才时胡兴还敢接这话,现在郁文成了裴宴的岳父,郁棠还那么受宠爱,胡兴哪里还敢接这样的话,忙道:“怎么敢让您请,肯定是我来请您。”

他拍了郁文半天的马屁,才醉醺醺回了裴家。

但他刚进家门,就被老婆一巴掌把酒给拍醒了。

他老婆拧着他的耳朵道:“你又跑到哪里去灌酒了?大太太闹起来了,要三老爷带大公子一起去京城呢!老太太气狠了,发了话,不仅让三老爷带了大公子去京城,还让把大少奶奶一并带去京城。还说他们想回来就回来,不想回来就留在京城好了。不过,他们若是留在京城,就去杨家住。京城里的宅子,只给裴家的人住。”

胡兴吓得酒都醒了。

老安人这话里的意思,是裴彤若是这次跟着去了京城,就不承认他是裴家的子孙了吗?

他立马问:“那大太太怎么说?”

胡兴的老婆砸巴着嘴,道:“还能怎么说啊!她知道老安人心疼儿孙,根本不怕老安人会把大少爷赶出去。但三老爷也说了,就让他们带着一道去好了,住在哪里,等进了京再说。还劝了老安人半天,老安人这才熄了火,心平气和地跟了大少爷去说话。明天,大少爷和大少奶奶会和你一道去京城,路上你可得小心点,别抱错了大腿!”

“我知道,我知道!”胡兴一面在心里琢磨着,一面敷衍着老婆,“大老爷去的时候我就没有站大老爷这一房,一仆不事二主,这个时候我就更不能站大公子。你这话完全是多余的。可我的确也要小心点……”

还是守着郁棠这个铁饭碗更保险——虽说发不了什么大财,可也出不了什么事。

胡兴打定了主意,第二天就亲自去督促那些小厮给漱玉山房的搬箱笼,然后他发现三太太很尊重二太太的样子,顺手也把二太太的箱笼一起给搬到了船上。

二太太知道郁棠和她一起出门去京城,非常的高兴,在那里可惜道:“船不停金陵,要不然,你还可以去我娘家玩几天。我娘家别的没有,有处宅子很有名,种了一百株紫藤,开花的时候如霞如雾,好似仙境。我们这个时候启程,到金陵的时候正好遇到花期。”

京城的事迫在眉睫,裴宴昨天晚上和家中的管事们商量了大半夜,一大早就去了陈先生那里,还惦记着去给郁家二老辞行。要不是怕父亲和母亲以为裴宴怠慢了他们,她就自己一个人先回去了。

郁棠拉了二太太的手,笑道:“以后肯定有机会。这次的行程决定的太仓促,实在是没时间去拜访亲家老爷和太太。”

二太太也知道,只是有点可惜,两人说着话,裴宴匆匆赶了过来。

郁棠忙辞了二太太,去郁家向家中的长辈们辞行。

郁文早知道了消息,陈氏也为女儿高兴,气氛并不伤感,反而是陈氏,低声地叮嘱女儿:“就应该这样。你们才刚成亲就分开,不太好,你也要努力一点,争取早点怀上孩子。”

郁棠脸红得不行。

她不“努力”都这样了,她要是“努力”一下……她想想那画面就觉得牙酸。

还是别了。

两人都没留在郁家吃顿饭就回了裴家。

裴彤已匆匆收拾好了行李,等着裴宴回来。

见到裴宴夫妻,他立马迎上前来行了礼,歉意地对裴宴道:“三叔父,我母亲太过执着,我能去趟京城,探望探望外祖父和舅舅们,既可以让外祖父和舅舅们放心,也缓解下母亲焦虑的心情。”

裴宴不想听。

他这位大嫂怎么想的,与他没有关系。如果裴彤听话,他继续认这个侄儿,若是裴彤有什么想法,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把话说清楚。

他可不想拿了裴家的人脉金钱养个白眼狼出来。

他道:“那你们就去辞了你母亲,我们给老安人问个安,就启程了。”

眼看已到正午了!

裴彤愕然,道:“我们不用了中饭走吗?”

“不用。”裴宴道,“我们要赶在晚上关水道之前出杭州城。”

不然就要在杭州城里过一夜。

裴彤“哦”了一声,匆忙去见了大太太。

大太太交待了些什么,裴宴夫妻就不知道了。等裴彤夫妻到了,他们就一起去见了裴老安人。

裴老安人心中难舍,面上却没有表露半分,只是简单地叮嘱了裴宴几句“好好照顾郁氏和阿彤他们”,就站起身来,要亲自送他们到大门。

这一去还不知道要几年呢?

裴宴扶着裴老安人,大家簇拥在他们身后,去了大门。

因不是大年初一,也不用祭宗,裴家今天依旧只开了旁边的偏门。

他们到的时候,裴家其他几房的人或亲自过来,或派了人过来送行。

裴宴又交待了一番,特别是裴禅和裴泊,让他们好好读书,争取明年能在京城相见,就坐上了骡车,去了苕溪码头,扬帆起航,往杭州城去。

大船的主舱住着裴宴夫妻,二太太一家三口住在左边的船舱,裴彤夫妻则住在他们的右边,陈先生安排住在了裴彤夫妻的右边。

之前在大宅子里住惯了,如今靠得这么近,郁棠还有些不太习惯。

倒是裴家五小姐裴丹和弟弟裴红,两个人想到过些日子就能见到父亲,都兴奋得不得了,裴红跑去找裴柒,五小姐则跑到郁棠这里串门。

“我看着三叔父和那个陈先生在船舷旁说话,就来找你了。”她两颊红彤彤的,兴高采烈提了篮桔子过来,对郁棠道,“我请你吃桔子。”

二太太因早就定下了行程,不像郁棠他们,路上吃的零食糕果都是临时准备的,她那边的水果比郁棠这里更多。

这桔子是长沙府那边送来的蜜桔,还是年前裴老安人赏的,郁棠早吃完了,没想到二太太留着路上吃了。

她就只拿了一个,剥了桔子皮分了五小姐半个,笑道:“你拿了给我,你吃什么?”

“好吃的东西不就是给大家一起吃的吗?”五小姐不以为意,笑道,“再说了,吃完了这个,我那里还有香梨。”

郁棠这边是点心带的多,就让人拿了点心让五小姐挑:“你看你喜欢吃什么?”

五小姐没有客气,挑了四、五种蜜饯,七、八种糕点才罢休,还问郁棠:“三叔母这窝丝糖是哪里买的,比我平时吃的好吃。”

郁棠也不知道,笑道:“这得问青沅。你要是喜欢,我让她留意,到时候送些到山东去。”

五小姐连连点头,道:“比我之前买的好吃,肯定是京城的货。”

“那你就多带点。”郁棠又给她装了一匣子。

两人说说笑笑的,声音不免会传到顾曦那边。

荷香看着面色阴沉的顾曦,小心翼翼地道:“大少奶奶,我们要不要过去打个招呼?”

裴彤出了门。

说是想趁着这个机会好好地和他三叔父说说话,免得他三叔父误会他们去京城的目的。

☆、第三百三十八章 水路

顾曦冷笑两声,道:“以后大公子的事,我们都少掺和。他要丢人现眼,让他丢人现眼去,别把我们也扯上了,让别人觉得我们和他一样没眼界。”

荷香哪敢应答。

顾曦把手中的木梳都要捏断了。

初二她回娘家的时候,顾昶曾经单独找她说过一次话。

就在那一次,她的阿兄告诉她,在她没有力量去改变或是抗衡裴宴的时候,最好别去挑战裴宴的权威。还告诉她,若是有什么事,不妨去求求郁棠。说郁棠性情温和,为人明理懂事,既然大太太那边靠不了裴老安人,裴彤和裴宴的关系又从中夹着个大太太而很难真正的亲近起来,那她不如走郁棠这条线,好好地和郁棠相处,关系紧张的时候,指望郁棠帮她说两句话。

顾曦听自己的哥哥这样说郁棠的时候,都惊呆了,很想问她阿兄一句“你哪只眼睛看到郁棠性情温和了”,可当她看到自己的哥哥继续絮絮叨叨说着郁棠的好时,她突然明白过来了,她哥哥,对郁棠有着非比寻常的好感,而这些美好的感触,很可能来源于那偶然间的匆匆一瞥之下,郁棠那张比普通女孩子都要漂亮的面庞。

她的哥哥,寒窗苦读十年,熟读《孔子》、《孟子》,精通《春秋》、《论语》,却像那些市井中的寻常男子一样,因为郁棠的那一张脸,就单方面的认定郁棠是个娴良淑德的美女!

难道男子全都如此吗?

顾曦太失望了。

她都不知道顾昶后面跟自己说了些什么。只记得那个比她小好几岁的大嫂,当时笑盈盈地端了盘水果进来,热情地招呼她吃水果不说,还告诉她:“我和你大哥过了初十就启程回京城了。我之前听说姑爷想到杭州城里来求学,我杭州城还有幢宅子,正好空着,你们要是决定了来杭州,等会就让管事把钥匙给你们,你们到时候搬到那里去住好了,免得自己在外面租房子。不方便不说,还要白白的花银子。”

顾曦连忙起身道谢,问起殷氏怎么这么快去京城,把那股不知道是对郁棠的鄙视还是哥哥的不满都压在了心底。

隔壁传来的笑声却把她压在心底的情绪全都释放了出来。

让她去求郁棠,那是不可能的。

但她哥哥也说的对。

在她没有足够的力量之前,不要去惹裴宴不快,这才是在裴家的生存之本。

她可不是裴彤,到现如今还相信她婆婆的那一套,以为杨家会无条件的对他们好,无缘故的支持他们。

这次杨大太太来裴家参加他们的婚礼不就提出想让杨家再和裴家联姻吗?

什么没有适龄的女儿,在她看来,那是因为再和裴绯成亲,对杨家没有什么帮助了,想从裴家得到利益,最好是来自裴家更有力的支持者,比如说裴宣,或者是裴宴自己的子女罢了。

可怜她婆婆那个女人不仅品不出来,还为了杨家再次得罪了裴老安人。

真是得不偿失。

不过,这次去了京城,可以和她阿兄、阿嫂见面,也不算是件糟透了的事。

她阿嫂那个人,也不简单。嫁过去之后不仅能和宗房很快就熟络起来,还把她的继母狠狠地踩到了脚下,裴家的事,说不定能给自己出个主意呢!

顾曦想着,心情都跟着好了起来。

她大口地喝完了盖碗里的茶水,站起身来对荷香道:“走,船上无聊,我们去三叔母那里去串个门,凑个热闹去。”

荷香半晌没有回过神来。

顾曦已从攒盒里挑了七、八样点心让小丫鬟抱上,道:“再拿点好茶过去。我记得公子那里有前些日子他的同学从京城给他带过来的黄山云雾,把那个茶带点。”

小丫鬟应声而去。

荷香捧着东西去了隔壁的船舱。

五小姐正和郁棠说着三小姐的事:“她挺沮丧的,要不是三叔父要进京,我们说不定还可以参加完她的下定礼才走呢!”

郁棠奇道:“她要正式下定了吗?之前怎么没有听她说啊?”

五小姐嘟了嘴,道:“听说那边的老太太前些日子突然半身不能动了,老太太怕耽搁他们的婚事,特意派了人过来,说是先成亲,后圆房。叔祖母答应了。她可能觉得不好意思,就没提前跟您说。谁知道您突然和我们一起北上,她心里肯定不好受啊!”

郁棠没想到三小姐也这么快就要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