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没用的东西,买几个是那个意思就是了,买那么几箱子有什么用的?净招人……”

李小暖顿了后面的话,苦恼的看着堆了半榻的小玩意儿,这古萧,总是好心办坏事,那年仆到湖里救她,害得她病了一场,直提心吊胆了小半年,今天又弄了这么两个大箱子过来,若是和大姐姐、二姐姐一样也就罢了,这样明摆着的区别,若是夫人想得多了……唉,眼看着过了年自己就十岁了,古萧也十二岁了,他和她毕竟不是嫡亲的兄妹,再过两年,古萧也该议亲了……

李小暖怔怔的出了神。

过了年,又是元农灯节,古萧兴奋着,早几天就求了李老夫人,得了准许,元宵节那天,早早吃了晚饭,和古云姗、古云欢一起,在孙嬷嬷和几个老成嬷嬷的陪侍下,上了船,顺着河流往镇上缓缓行去。

古萧等人出去镇上看灯,李老夫人看着四人出了院子,也无心去看下人放烟火,打发周夫人回去,就转进后面小佛堂做晚课去了。

周夫人带着丫头婆子回到澄心院,歪下榻上,吩咐周嬷嬷取了绣坊送过来的古云姗的嫁妆绣品单子,和周嬷嬷一样样商量着。

周嬷嬷笑着说道:

“……这些帘子,帷幔、桌帷、椅靠,每样都让绣坊绣了四季花色。本来,还要到银铺子里配着打些新鲜花样的金银帷幔钩子,昨儿大小姐差人说,新鲜的银钩子、烛台之类,已经让少爷从南边买了一大箱子回来,算着银的就不用再打了。”

周夫人满意的点着头,微笑起来,

“云姗这丫头,从小就知道替**心,要是萧儿也象他姐姐这样,我得少烦恼多少去?!”

周夫人说到最后,感伤起来,周嬷嬷小心的打量着周夫人的脸色,陪着笑说道:

“少爷可是一天比一天出息!前儿听说,过了年就能开笔做文章了,少爷过了年,也才十二岁,多少难得!少爷这样聪明,也不过明年后年,就能给夫人拿个解元回来了!”

周夫人脸上露出喜色来,周嬷嬷看着周夫人,也跟着笑容满面起来,轻轻拍了下大腿,接着说道:

“大姑爷也是个少年有才的,已经是中了解元了,少爷这样的聪明才华,日后必定能连中三元,青出于蓝!姑爷若是也能连中三元,夫人可是要合不拢嘴了!这样父子、女婿都金榜题名的,可是前也没有后头也难有的!”

周夫人笑了起来,微微直起身子,温和的说道:

“连中三元,哪有那么容易的事!老爷当年,也是天时、地利、人和,三时占全了,才有了那样的福份,说起来……”

周夫人微笑着出了一会儿神,才笑着接着说道:

“我可没敢奢求过什么连中三元,只求着萧儿能有个一甲出身,就是我的福份了。”

周嬷嬷笑着念着佛,

“就是夫人这样想的,才能连中三元呢!那千求万求的,倒求之不得呢!象老祖宗,多少豁达,凡事看得开,老爷才有了那样的福气,如今夫人可比老祖宗还看得开呢!”

周夫人微笑着没有说话,周嬷嬷留心着周夫人的神色,笑盈盈的接着说道:

“说起这话,老祖宗不光豁达,这行善积福上,也让人敬仰,表小姐说起来不过就是姓了李,老祖宗和夫人待她,可跟亲生的孙女儿一样!有些事,连大小姐、二小姐也排在表小姐后头呢!唉!”

周嬷嬷重重感慨着,感动万分的接着说道:

“老祖宗心疼表小姐,连家绣坊的股子,都分了给表小姐呢!这是多大的福份,真真让人感动!”

周夫人脸上微微闪过丝不自在,沉默着没有说话,周嬷嬷仔细瞄着周夫人的脸色,接着感叹着:

“就连少爷,待表小姐也格外的好,在家时且不说,出趟门,隔三岔五的给表小姐捎那的回来,就这还不够,这回来,表小姐的东西足足装了两只半人高的箱子!大小姐和二小姐的东西,连表小姐的一半也不到!少爷对表小姐这份疼爱,真真是难得呢!”

周夫人轻轻挑了挑眉梢,若有所思的看着周嬷嬷,沉默了片刻才带着丝不悦的说道:

“萧儿是个实心眼的,不过当小暖是自己妹妹一般疼着罢了,云姗和云欢都比他大,是姐姐,他偏疼妹妹些,也是他厚道处。”

“夫人说得极是,可不就是这样,少爷心地纯厚,这是夫人的福气,也是少爷的福份,虽说不如表小姐那般聪明、灵透,可这人哪,厚道才是福!”

周夫人点了点头,周嬷嬷瞄着周夫人,接着说道:

“说起这聪明,也怪不得老祖宗夸奖,表小姐真真是聪明懂事的让人惊奇,就是在小姐,二小姐,有什么事,也愿意找表小姐商量商量呢!表小姐这份懂事聪明,跟少爷一比,真真是……说句打嘴的话,少爷在表小姐面前,可就显得格外憨厚!”

周嬷嬷仿佛玩笑般说道,周夫人脸色渐渐沉了下来,半响才慢慢的说道:

“你说得极是,小暖是太民事了些,萧儿是个憨的……”

周嬷嬷眼里闪过丝喜色,笑容满面的转了话题,周夫人一件件看起绣样来。

古云姗有些心不在焉的坐在船舱里,慢慢喝着茶,对外面流光溢彩的花灯并没有什么兴趣,古云欢趴在船舱窗户上,出神的望着岸边各色流转不止的花灯,闷闷不乐的想着京城、汝南一座,和那袭白衣。

船在码头上靠了岸,古云姗皱着眉头,懒懒的转过头,看着古云欢说道:

“我有些乏,懒得动,你和古萧、小暖去看灯吧,我在船上等你们。”

古云欢急忙摇着头,

“我也乏,我也不想动!”

李小暖歪着头看头两人,想了想,转头看着古萧,正要说话,古萧拉着她,带着兴奋说道:

“暖暖,她们不去,咱们去看灯去!”

李小暖犹豫了下,到底没挡住街道上那热闹的诱惑,点了点头,古云姗站起来,仔细交待了孙嬷嬷几句,看着几个婆子簇拥着古萧和李小暖下了船,才懒懒的坐到扶手椅上,和古去欢一边一个,各自想着心事出着神。

古萧拉着李小暖的手上了岸,孙嬷嬷走在古萧和李小暖前面半步,几个婆子围在两人四周,顺着人流,往镇上热闹处走去。

和前年不一样,孙嬷嬷只留心着古萧的步子,跟着他往前走,并没有象前年那样,只引着他们往人少的地方去。

古萧牵着李小暖,奔着热闹光亮之处一路逛了过去。

过了一座桥,就到了镇上最热闹繁华处,元宵灯节,是这个世间的女子一年中唯一一个可以名正言顺、理直气壮的在街上和男子一样闲逛玩耍的时候,唯有这一晚,男子要处处避让着女子,男男女女可以正大光明的肩并肩走在一处,玩在一处、乐在一处。

这是这个世间的情人节啊,李小暖笑容满面的想着,怪不得古云姗和古云欢两个触景生念,郁郁不乐起来。

街道上人流如织,一边往东,一边往西,如两股不时交融冲撞、却又流向分明的水流般,热热闹闹的缓缓流动着。

街道两边的店铺都关了门,檐下高高的挑着各色各样的灯笼,古萧牵着李小暖,俯在她耳边大声说道:

“咱们去看灯棚去,昨天我问过山水了,他说镇上最好看的灯,都在灯棚那边!咱们去看看。”

李小暖点着头,两人顺着人流缓缓走动着,往文庙方向挤了过去。

第六十八章 元宵

转过几个街角,就看到不远处灯火通明。

人也更多了起来,四面八方走动汇集着,不再像在街道上的人流那样,方向分明着。

在各个解落里,支着摊子的小吃也多了起来,还有些扛着、欣赏着,走动着、吆喝着,卖着吃食和花啊草啊的各色小玩意的小贩。

婆子被挤得离古萧和李小暖时近时远,古萧拉着李小暖,让她走在自己前面,小心的搅着她的肩膀,拱护着她。

李小暖靠在古萧胸前,只觉得背后温暖而安适,李小暖转过头,微微仰头看着古萧,古萧两只手臂圈成半圆,挡着挤来挤去的行人,努力为李小暖隔出一点空间来。

李小暖微微往后靠了靠,躲在古萧的怀里,和他一起顺着人流往前挪动着。

前面传来响亮清脆的叫卖声:

“卖鹌鹑馉饳儿!”

李小暖眼睛亮了起来,急忙拉了拉古萧,笑盈盈的说道:

“咱们去买馉饳儿吃!”

古萧脸上闪过丝为难来,低着头俯到李小暖耳边说道:

“你要是想鹌鹑馉饳儿吃,明天咱们让刘嬷嬷做了吃就是,这外面街市上卖的东西,也不知道干净不净。”

“干净!怎么不干净来?那么多人吃,就咱们吃了不干净了?吃鹌鹑馉饳儿,就要在这里买了吃才好,刘嬷嬷做的,可没有这个味道!”

李小暖掂着技能脚尖,看着前面被人群围得密密的馉饳摊儿,满脸的向往,古萧笑着轻轻摇了摇头,揽着李小暖住馉饳摊儿上挤过去,孙嬷嬷和两人隔了几个人,忙挤到了古萧和李小暖身边,见两人已经挤到近前,张了张嘴,想了想,笑了起来,紧挨着古萧站着,没再说说话。

李小暖手里握着荷包,好奇的看着馉饳摊上的东西和忙碌的摊主,馉饳摊儿是一辆一人多长的小车,一头放着油锅,锅里的油冒着烟,油锅里的馉饳儿鼓胀胀的,欢快的上下翻滚着,另一头摞着五六层四四方的竹匾,最上面一层用干净的细白布盖着,中间放着一桶竹签,四五个放着调料的小瓦盆,还有厚厚一叠干净的晒干后又泡软的枯荷叶.

摊主一只手拿着个竹篱,利落的从油锅里抄起一个个小孩子拳头大小、炸得黄灿灿的鹌鹑馉饳儿,倒到旁边的瓦盆里,另一只手掀开竹匾上盖的白布,抓了几把仿佛已经半熟的馉饳儿,投到了油锅里,用竹爪篱抄了两个,放下竹爪篱,从桶里抓了一把竹签,飞快的穿着炸好的馉饳儿,递给那些垂涎欲滴的食客。

李小暖目不转睛的盯着那些散发着诱人香味、被竹签子挨个扎起时,发出短促而厚实的“噗、啪”声的馉饳儿,咽了口口水,仰头看着摊主,高声问道:

“多少钱一串?”

“鹌鹑馉饳儿…………一串十文啦…………”

摊主拖着长腔,声音清脆的叫卖着。

李小暖低下头,从荷包里数了十个铜钱出来,转头看着古萧说道:

“咱们两个吃一串就够了,就买一串好不好?”

“好!”

古萧笑着点头应承着,伸手接过李小暖手里的铜钱,递给了摊主。

不大会儿,馉饳儿出锅了,摊主扎了两个,又拿了张枯荷叶,一起递给古萧,指着一排四五碟调料高声招呼着,

“这位小哥儿,喜欢什么口儿,您自个儿蘸!”

古萧犹豫着看着调料碟,李小暖指着那碟散发着浓郁醇厚的醋香味儿的调料,兴奋的叫着:

“这个!这个!蘸这个!”

古萧立即将馉饳儿在李小暖指的调料里蘸了两下,用荷叶接在下面,小心的将竹签递给李小暖。

李小暖接过竹签,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呵着热气,连连点着头,含糊的说道:

“好……好吃!真是好吃!”

说着,转过身,将咬了一口的馉饳儿举到古萧嘴边,

“你也尝尝,好吃极了!”

古萧凑过来,咬了一口,连连点着头,绽放出满脸的笑容来,呵着热气咽了,又凑过来咬了一口,含糊着说道:

“暖暖你说得对,这个味不儿,刘嬷嬷可做不出,真是好吃!”

孙嬷嬷紧挨着两人,笑盈盈的看着古萧和李小暖你一口我一口的吃完了两只馉饳儿。

李小暖满足的摸了摸小腹,轻轻身在舔了舔嘴唇,意犹未尽的感慨着:

“真是好吃!”

古萧满足的看着李小暖,舒服的叹了口气,揽着李小暖,两人跟着人流继续往前逛去。

两人也不知道逛了多大会儿,孙嬷嬷挤过来,笑着说道:

“也出来好大会儿了,再逛下去,只怕大小姐和二小姐要等得急躁了,要不,先回去吧,明年再来逛!”

李小暖笑着点着头,将满手的草编的蚂蚱、蝈蝈笼递给旁边挤过来的婆子,拉着古萧,跟在孙嬷嬷后面,往码头回去了。

古云姗正焦急的站在船舱门口,探头往外看着,见两人鬓角渗着汗进了船舱,轻轻跺着脚抱怨道:

“看看你们两个,玩起来就不知道回来了?这都什么时辰了?看回去晚上让老祖宗担心!”

李小暖和古萧对视了一眼,笑着吐了吐舌头,坐到扶手椅上,接过丫头奉过的茶,急急的喝了起来。

古云欢拉着古云姗坐到椅子上,笑着劝解道:

“一年也就能出来这么一回,有孙嬷嬷跟着,老祖宗哪有不放心的?好了好了,开船了,一会儿就到家了。”

船靠到了码头,几个人回到府里,到瑞萱堂报了平安,李老夫人就打发几个人回去歇着了。

出了十五,春节渐行渐远,古萧重又开始了游历前的生活安排,每天早晨、上午跟着陈先生习学,下午跟着林先生学画,其余时间,大多泡在松风院。

眼看着出了正月,张太太又亲自跑了趟古家,拿着请人挑出来的吉期,和李老夫人、周夫人商议了婚期,定在了三月底。

周夫人和李老夫人商量着古云姗陪嫁的管事、家人、婆子、丫头。商议着要添的人手,李老夫人仔细听周夫人说着,几乎没有什么不赞成之处,周夫人暗暗舒了口气,面容轻松下来,喝了口茶,笑盈盈的接着说道:

“昨天和周嬷嬷一个个过这些个丫头时,才发觉萧儿院子里的几个丫头,也都不上了,菊影和竹枝今年都十七了,杏红也十六了,梧桐院里得添些人手才是,不然到明年就接不上了。”

李老夫人微微有些意外的看着周夫人,含笑点着头。

“还是你想得周到,这也是正理,这添补的人选有了没有?”

“有了!昨天我和周嬷嬷商量了好一阵子,挑过来挑过去,选了两个人,一个是我屋里的二等丫头绿梅,今年十四岁,仔细本份,做事极是尽心,原本我就打算着让他顶兰芷的缺,现如今还照旧顶上兰芷的缺,给萧儿使唤,月例还是从我院子里出。”

周夫人笑着解释着,李老夫人带着笑,缓缓点着头,周夫人微微放松了些,接着说道:

“还有一个就是青芷,今年十二岁,和萧儿同岁,人生得极好,性格儿又温顺,就让她去梧桐院先做个二等丫头,月例银子也还从澄心院支着,这样,就都不算违了规矩。”

“青芷?周嬷嬷的二丫头?”

“母亲记性真是好,就是她,这丫头生得比兰芷还要好几分,脾气性格儿也极好,给萧儿再合适不过。”

李老夫人微微坐直了身子,眼神晨没有任何感情的看着周夫人,半响,缓缓点了点头,

“你是萧儿的亲娘,你安排的,自然是妥当的,只是萧儿还小,正是念书的年纪,你好好的交待下去,任谁也不能分了他的心去!”

周夫人怔了怔,急忙点着头,

“母亲说的极是,我也是怕人分了他的心去,才这样安置的,母亲放心,绿梅和青芷跟我了三四年了,都是老实可靠的丫头。”

李老夫人苦涩的看着周夫人,垂下眼帘,点了点头,周夫人轻轻咬一咬嘴唇,接着说道:

“母亲说到分心,这也是我的心事,萧儿如今一年比一年大了,再象原来那样,天天和小暖混在一处,只怕不合适,毕竟不是嫡亲的兄妹,为了小暖好,也要避点嫌,我想着……”

李老夫人面无表情的看着周夫人,周夫人胆怯着看着李老夫人,嘴里含糊着咽回了后面的话,李老夫人盯着她看了半响,慢慢转过头,看着窗外还是一片枯萧的花架,停了一会儿,才转过头看着周夫人,慢慢的一字一句的说道:

“萧儿分心了没有,你只看他的学业!这三四年,萧儿的功课到底学得如何,你心里也要有数才是!”

周夫人莫名其妙的看着李老夫人,想了想说道:

“我也是这样想的,萧儿是老爷唯一血脉,不能说青出于蓝,至少也不差什么,若不是在松风院玩耍的多了,只怕去年就能开笔写文章了,我也是看着他这样荒费学业,才有些急了……”

李老夫人微微睁大了眼睛,怔怔然的看着周夫人。

第六十九章 抄经

周夫人被李老夫人盯得心慌着不明所以起来,李老夫人直直盯着她看了半天,仿佛累了般微微闭了闭眼睛,半响才说出话来。

“我也是快六十的人了,都说人活七十古来稀,我还能有几年活头?这几年精力上也是越发不济,这个家,还有萧儿,往后都要靠你拢掌管着,你看事看人,心里要有数才是!我让你看那些邸抄,你看出什么来没有?”

周夫人脸上泛起层青白来,看着李老夫人,强笑着说道:

“当年我在家时,父母亲就教导我们姐妹,要温柔和婉、谨守本份,邸抄这样的东西,我当姑娘时就没看到过,如今遵着母亲的教导,看这些个邸抄,上头不过是些宪令皇命,媳妇实在想不出,这里头竟还能看出什么别样的东西来不成?!”

李老夫人一口气堵在喉咙里,呆呆的看着周夫人,半响,疲倦异常的抬了抬手,声音缓缓的说道:

“萧儿这三四年,学业没荒废过半分,倒是比在京城时长进得多了!”

周夫人眼里闪过丝焦急,正要说话,李老夫人抬手止住了她,缓了口气,接着说道:

“只有一点,你说得有理,萧儿和小暖两个年纪大了,又不是嫡亲的兄妹,是不好再这样时时一处处着,从明天起,吃了午饭,我留小暖在这院子里给我抄佛经,你放心就是。”

周夫人眼里闪过丝喜色,面容放松下来,李老夫人抬头看着她,接着说道:

“从明天起,让孙嬷嬷去梧桐院做掌事嬷嬷去,萧儿的奶娘吴嬷嬷虽说是个好的,可也太软了些,拿不住院子里的那些个大丫头!由孙嬷嬷掌总管着,你也能少操些心。”

周夫人呆了呆,迟疑着看着李老夫人说道:

“孙嬷嬷到梧桐院掌总管着,自然是再合适不过,只是,母亲这里哪能离得开她?岂不是要委屈母亲了?”

李老夫人满眼无奈的看着周夫人,声音和缓下来。

“我这里怎么样不行的?萧儿这个年纪,身边的人一定要能让人放心才行,好了,云姗三月底就要出嫁了,明天还不知道多少事要忙呢,天也晚了,你赶紧去歇着吧,明天一早我就打发孙嬷嬷过去梧桐院。”

周夫人答应着,走向告退,回去歇息了。

第二天吃了午饭,周夫人带着古云姗和古云欢告退出去忙了,李老夫人留下李小暖,笑着吩咐古萧。

“跟林先生学了画回来,让孙嬷嬷和菊影侍候着你去外书房写字去吧,我跟菩萨许了愿,要抄些经书奉佛前,老祖宗年纪大了,老眼昏花,这经书可抄不动了,这一阵子,就让小暖天天在小佛堂替我抄出这些经书来,算是替我还了这个心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