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恪狠狠的瞪了南海一眼,低低的训斥道:“做事越来越不经心了!哼!”

周景然用折肩轻轻拍着手掌,若有所思的看着程恪说道:

“若不是到寺里来,还能去哪里?难不成?不可能啊!”

“你是说,后面的林子?”

程恪也反应过来,周景然看着程恪,两人面面相觑了片刻,同时往福音寺后门走去。

木有粉,木有赏,木有动力!啊啊啊啊啊

第一二六章 定心

李小暖带着兰处,沿着隐约可见的林中小径,往林子深处走去。

已是暮春时节,林中春意盎然,处处绽放着饱满的生机,松鼠成群结对的在树上欢快的跳下跃下,偶尔还能看到几只小小的金丝猴从枝头一跃而过,无数羽毛鲜艳明丽的鸟儿婉转的唱着歌,在林中翻飞穿越着。

李小暖也被满满的春意感染着,心里雀跃着欢快起来,和兰初指点着闲花春草,说说笑笑,慢慢往唯心大师的院落逛过去。

到了院门口,两人推门进去,兰初转进了旁边门房里等着,李小暖穿过几道院子,径直往正院走去。

正院里,中年僧人微笑着迎来出来,双手合十见了礼,掀起正屋帘子,让着李小暖进了正屋。唯心大师跌坐在佛像前的金丝蒲团上,节奏缓慢的敲着木鱼,正喃喃念着经,李小暖踮着脚尖,走了几步,在大师深后的蒲团上轻手轻脚的坐下来,学着大师盘膝跌坐着,双手合十,垂着眼帘,听着大师绵长悠然的诵经声。

过了小半个时辰,大师诵好了经,缓缓站起来,转身看着弯着腰,苦恼的拍着小腿的李小暖,微笑着挥了挥手,

“进来喝茶。”

李小暖又拍了几下小腿,感觉腿上的麻木好些了,才慢慢的走到东厢窗下,侧着身子坐到塌沿上。

唯心大师也不多管她,看着中年僧人放好了茶具,动作舒缓的分起茶来。

李小暖歪着头,专心的看着他从茶罐里取了两银匙茶末,轻轻倒进仿佛透明的白玉杯子里,拎起红泥小炉上小小的银水壶,一边缓缓的往杯子里注水,一边用细长的青玉匙或快或慢的搅动着杯子里的茶末,片刻功夫,茶叶末就在水面上分出浓淡,浮现出一副夜风吹拂,疏星朗月的图画来。

唯心大师满意的看着杯子,轻轻推到了李小暖面前,李小暖满脸赞叹的欣赏着杯子里的图画,笑着问道:“大师昨天夜里赏月去了?”

唯心大师笑着点了点头,又分了杯茶,端起来慢慢品了两口,招手示意着李小暖,李小暖看着杯子里渐渐变化着沉淀下去的茶叶末,笑着说道:

“这样的好看的茶,哪里忍心喝,我还是等这幅画沉淀下去再喝吧。”

唯心大师看着李小暖,笑着摇了摇头,温和地说道:

“跟我学分茶吧。”

李小暖坚定的摇着头,

“我还是喜欢喝茶叶,好好的茶叶非得磨成这样的末末,真让人想不通!”

唯心大师放下手里的杯子,盯着李小暖看了半响,才慢吞吞的说道:

“如今京城的名门望族之家,都盛行这分茶之艺,你往后总要侍奉公婆丈夫,主持中馈,这也是姑娘家要学会的技艺。”

李小暖抬头看着唯心大师,想了想,摇了摇头,笑盈盈的说道:

“我知道大师是为了我好,可是,我又不想嫁到那些名门望族、朱门绣户中去,就算是我想嫁,也够不上不是,再说,我也学不会,看了这么多回,也没看不明白,大师就那么搅来搅去,怎么就能搅出字啊画的,真是神奇!”

唯心大师盯着李小暖看了半响,抬了抬眉梢笑了起来,端起杯子喝光了茶,起身说道:

“陪我到后头园子里走走去。”

李小暖答应着,跳下塌,和唯心大师一处,往后头院子里走去。

程洛和周景然守在树林处,从早上守到正午,也没看到李小暖的影子,程洛焦急的伸长脖子四处张望着,渐渐不耐烦起来,转头吩咐着洛川,

“去院子里瞧瞧,看人回来了没有。”

洛川硬着头皮答应着,往李小暖居住的院落掠去,这大白天的,闯人门户,唉!

不大会儿,洛川回来禀报道:

“回两位爷,没有回去。”

程洛拧着眉头,又遣人道福音寺和附近仔细找了一遍,也没见到人,和周景然面面相对着,一时困惑起来,周景然皱着眉头,用扇子轻轻敲着手掌,也理不出个头绪来,

“难道真是去见大师了?”

程洛迟疑着问道,周景然摊着手说道:

“我哪里知道,刚刚空秀不是说,大师有云游去了。”

“那是大师不想见你!”

程洛没好气的说道,周景然站起来转了两圈,看着程洛说道:“这都正午了,先回去吃饭吧,让人在这里守着,有什么动静赶紧禀报了就是。”

程洛摇了摇头,

“你先回去吧,我不饿,吃不下东西,再说,等人禀报了再赶过来,人早进到院子里了!”

周景然(看不清)不得起来,想再劝程洛,见他满脸固执着,没半分商量的样子,只好叹着气说道:

"好好好,我就陪你在这儿守着。"

说着,转身吩咐清平,

“去,让人把饭菜送过来,爷今天就在这里赏景吃饭了。”

清平答应着,转身去叫饭菜了。

两人吃了饭,程洛越来越不耐烦起来,隔个半刻钟一刻钟的,就让洛川去李小暖居住的院子看一看回来了没有。

直到临近末末,才远远看见李小暖带着兰初,从林子深处走出来。

周景然急忙拉着程洛随在树后,看着两人缓步走过,从院子角门处进去,才从树后出来,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发起怔来。

“真是去见大师了,她和大师什么时候认识的?”

周景然满脸不可置信的看着程洛问道,程洛摊着手,同样茫然的看着周景然,周景然用扇子轻轻敲着额头,来回踱着步,突然顿住脚步,看着程洛说道:

“走!去找空秀,他肯定知道!

程恪连连点着头,两人急步往福音寺后的方丈室走去。

进了四月,天气一天天暖和起来,汝南王妃的身子也渐渐好起来。

这天一大早,汝南王妃收拾停当,上车往宫里求见程贵妃去了。

到了宫门口,递了牌子,不大会儿,程贵妃宫里的小太监一路小跑着迎了出来,引着汝南王妃往蕴翠宫进去了。

汝南王妃见了礼,坐在下首的椅子上,刚说了几句话,眼泪就涌了出来,

“……娘娘您看看,这可怎么好?就这样三番四次的见不到人!照理说,这婚姻之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家不是父母看好了,说定了就定了的?可偏偏这孩子,就跟人家不一样,这死犟筋性子,我和王爷竟扭不过他去。”

汝南王妃用帕子抹起眼泪来,程贵妃微微皱着眉头,看着汝南王妃疑惑的说道:

“年前议亲姚家时,不还好好儿的,怎么突然就这样了?恪儿是不是还想着姚家姑娘?若是这样,就再托人去一趟姚家,定了这门亲事就是,那姚家始娘虽说平常些,倒也过得去,你也别太挑别了。”

“娘娘不知道,姚家这门亲事,也是他犟着头,非退不可才退了的。”

程贵妃惊讶起来,皱着眉头,想了半晌,也没想出个究竟来,汝南王妃泪眼汪汪的看着程贵妃,接着说道:

“我这趟来,就是想求着娘娘,请娘娘给挑户人家,求皇上下道赐婚的旨意,也好让他早点成了家,有个子嗣。”

程贵妃仔细想了想,看着汝南王妃说道:

“小恪那样的倔脾气,只怕……求皇上下道旨容易,可万一他拧了筋,就算你强压着他成了亲,还能压着他圆房不成?这事,你也别急,我来想想法子。”

程贵妃沉吟了片刻,才笑着说道:

“要不,端午节时,让他过来帮我招呼招呼客人,我也劝劝他,那许多闺秀中,他总能挑个中意的姑娘出来,不管他挑了谁家姑娘,你只管答应下来,别多计较就是了。

汝南王妃舒了口气,眉开眼的连声谢着程贵妃,只觉得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送走了汝南王妃,程贵妃歪在榻上,思量了半晌,遣人去请了景王进来说话。

景王陪着程贵妃说了大半天的话,拧着眉头出了宫门,回到景王府,在大门口下了车,一路思量着慢慢晃进了内书房,和程恪咬着耳朵,直商量了大半天。

当天晚上的汝南王府青涧院,乱成一团。

程恪喝得醉熏熏的回到青涧院,梨蕊忙带着几个丫头接了进去,一个丫头正要上前侍候他去了外面的大衣服,却被他一脚踢了出去,梨蕊唬得发着抖,一时呆住了。

程恪转头看着满屋的丫头,突然狂喊乱叫起来,发了疯一般,把正在屋里侍候着的丫头连踢带踹的赶了出去,又满院子找着、往外踢着赶着侍候他的丫头们,

“出去!都滚出去!一堆烂木头,滚出去!给爷滚得远远的!”

一边赶着小丫头,一边狂叫着千月、远山和南海等小厮的名字,梨蓖带着人退到院门口,急忙遣了小丫头,去叫外院的小厮先进来侍候着,又赶紧让人去禀了王爷和王妃,自己带着人守在院门口,往院子张望着,片刻不敢离眼。

王爷和王妃已经歇下了,听了禀报,急急的披衣起来,也等不得桥子,只一路疾奔了过去。

第一二七章 礼物

到了青涧院门口,只见院门口挤挤挨挨站满了战战兢兢的小丫头,梨蕊远远看见王妃过来,急忙迎过来,曲膝请了安,边跟着王妃往院子里冲,边惊魂不定的禀报着。

王妃惊恐茫然的听着梨蕊的禀报,顿住脚步,转头看着汝南王,伸手拉着他,突然放声大哭起来,梨蕊也跟着哭出声来,汝南王眼神凌利的盯着梨蕊,厉声呵斥道:

“哭什么!”

梨蕊立即止了哭声,大气不敢出,王妃也止了哭泣,王爷轻轻拍了拍王妃,低声安慰道,“不过就是醉酒撒酒疯,有什么大事,先进去看看再说。”

王妃连连点着头,跟着王爷进了正院。

正屋门口,远山等几个小厮垂着头,目不斜视的垂手侍立着,梨蕊急忙上前打起帘子,王爷和王妃进了屋里,

程恪斜歪在东厢榻上,仿佛睡着了,千月和南海垂手侍立在榻前。

汝南王眼神阴寒的盯着千月,千月垂着头,屏声静气的侍立着。

王妃急忙扑了过去,抚着程恪的脸颊’焦急起来,

“小恪,你怎么样?哪里难受?醒酒汤喝了没有?怎么就这么着躺在这里,要着凉的……”

梨蕊也忙跟过去,取了几个垫子,托着程恪的头,小心的垫着,程恪仿佛一下惊醒过来,“呼”的坐起来,随手抓着个垫子砸向梨蕊,瞪着眼睛叫道:

“滚出去!谁让你进来的?滚!滚得远远的!恶心!”

梨蕊惊恐着往后退去,王妃忙抱住程恪,急急的安慰着他:

“好好好,让她滚让她滚,你别急,小恪,你这是怎么啦?哪里不舒服?啊?”

王妃的声音里带出些哭腔来,汝南王忧虑的看着程恪,挥手斥退了浑身颤抖的梨蕊,想了想,转头吩咐南海。

“去,请胡太医来。”

南海答应着,急步退出去请胡太医去了,王妃稍稍定了定心,搂着程恪放到靠枕上,轻声安慰着他,

“这些丫头不好,母亲再给你换,咱们换好的丫头进来使唤,你别急,啊?”

“不要!不要!那些烂木头!那些女人!一个也不要!”

程恪猛的抬起头,胡乱挥着手,又扯着嗓子叫了起来,汝南王妃忙扑了过来,一下子哭出声来,

“我的儿,你这是怎么了?丫头们不好,咱们再换,就是木头,也有好木头不是,不让她们侍候,那让谁侍候你?”

程恪猛烈的摇着头,

“不要女人,让千月侍候我,南海也行,洛川,男的就行,不要女人,不要那堆烂木头!”

汝南王眯着眼睛盯着程恪看了片刻,慢慢移着目光,从千月身上移到了侍立在门内的洛川身上,又转到了远山身上。

不大会儿,南海引着一顶小桥飞奔进了青涧院,胡太医在院门口下

了轿子,被南海拖着,一路奔进了正屋。

王妃站在王爷身后,愁肠满腹的看着凝神诊着脉的胡太医。

胡太医诊了差不多一刻钟的脉,才放回了程恪的手,转头看着汝南王,恭敬的禀报道:

“回王爷,世子没什么大碍,就是最近浮躁了,心里有些火气,在下开幅清心败火的方子,喝几天就好了。”

王爷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丝笑意,吩咐小厮带着胡太医到外头开方子去了。不大会儿,小厮取了药过来,王爷和王妃看着人煎了药,又看着千月和南海喂程恪喝了大半碗,眼看着程恪平静下来,才站起身,点着千月等人,沉声吩咐道:

“好好侍候着世子,若有半分不妥,哼!”

屋里屋外的小厮忙躬身重重的答应着,汝南王扶着王妃往后走去,边走边低声安慰着她,

“好了,别哭了,什么不让女人侍候的,不过是醉了酒,撇酒疯罢了,明天等他酒醒了,自然就好了,咱们先回去吧,明天再找这逆子算帐!”

汝南王咬着牙,恨恨的说道。

汝南王妃走了向步,又不放心起来,顿住脚步,忧虑的说道:

“爷,几个小厮,哪会侍候人的,小恪又是个讲究挑惕的性子,这要如……”

“好了好了,他在外头,不都是这几个小厮侍候着的?你就别多操心了,先回去吧,明天再说。”

汝南王妃想了想,伤心的叹着气,点头答应着,被王爷推着,一步三回头的出了青涧院,安排梨蕊带着众丫头先到倚红阁歇着,才和王爷一起,坐着亮桥回去歇着了。

四月省试考完没几天,就放了榜,金志扬榜上有名,紧接着的殿试上,又中了二甲第二十七名,赐了进士出身。

金家和古家一片喜气洋洋,古云姗急急的差人往台州府报着喜信,金家和古家满府派了赏钱。

古云姗过来,和李老夫人、周夫人商量着,在南北讲堂巷金宅和古家,连请了几天戏酒,古家也不将将安静了小半个月,就又热闹非凡起来,李小暖只忙得手脚不闲。

汝南王府和景王府都差人往古家送了贺礼过来,程恪又单请了金志

扬,在德福楼庆贺,中间,景王也凑巧过来,和金志扬说了半天话。

晚上回来,金志扬就悄悄和古云姗商量着,是先外放好,还是先从京官做起好,两人商量来商量去,一时也拿不定主意,隔天一大早就一起赶到了古家,找李老夫人讨了主意,金志扬又写了信,八百里加急问了祖父的意思,才拿定了主意,先外放,从地方官做起。

没多长时候,金志扬就点了京西南路唐州府长青县县令,只等古云欢婚事过后,就启程赴任。

从初春起,京西南路大旱,省试过后没几天,周景然和程恪就领了赈济和灾后劝农的差使,忙着和户部计算赈济银子,寻找积年老农询问农事,和吏部讨要人手,找工部商量打井和水利上的事,一时忙得片刻不得闲。

两人商量着,上了折子,准备等五月里汝南王府老太妃生辰过后,就赶往京西面路,坐镇指挥着赈济和灾后劝农的事去。

四月末,傍晚时分,程恪和周景然从疲惫的户部出来,骑着马到了西大直街街口,程恪勒住马,看着周景然说道:

“我得去趟西大直街越秀斋,下个月祖母生辰,给她挑件新鲜样的礼物去。”

周景然轻轻拍了拍额头,有些懊恼的说道:

“你不说,这事我真是忘得干干净净了!老太妃的生辰礼,我还没准备呢!一起去看看吧。”

“哪里要你准备的,你府里有王妃,这样的人情往来,王妃自然打点得妥妥当当的,哪里要你再操着心、亲自去选什么礼物的?你还是赶紧回去歇着吧,今天一天也累得很了。”

程恪急忙劝着周景然,周景然转过头,挑着眉梢看着程恪,狐疑起来,

“往常里,碰到买东西这种事,你巴不得我给你掌掌眼,我就是再不想去,你也得拖着我去,今天怎么反常起来?反常既为妖再,你想做

什么?”

程恪紧紧抿着嘴,只不理他,周景然嘿嘿笑着,伸手拍了拍程恪的肩膀说道:“走吧,哥陪你一起去。”

程恪皱着眉头,只好和周景然一起,往西大直街越秀斋过去了。

两人在越秀斋后门下了马,掌柜得了信,急急的迎了出来,堆着满脸笑容,躬着身子引着两人进了后院花厅。

“最近有什么好东西?”

周景然微笑着问道,掌柜躬着身子,恭敬的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