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有几件好东西,有一对从西边刚刚送到的琉璃瓶,半人多高,流光溢彩,正正好,又是百子棒寿的花样,还有件翡翠大雕件,也是极好的东西,是花开富贵的式样,还有件……”

“让人拿过来看看。”

程恪不耐烦的打断了掌柜的话,掌柜忙笑着答应道,“是是是,你看看,我光顾着说话了,两位爷稍候,这就抬过来。”

不大会儿,掌柜就指挥着十来个伙计,小心翼翼的抬着对琉璃瓶、一件花开富贵翡翠大雕件,还有其它五六件古玩摆件,摆在了花厅里。

周景然一件件仔细看着,挑别着,转头看着心不在焉的程恪,笑眯眯的问道:“我看这几件,件件都不错,你看中了哪件了?”

程恪目光扫过几样东西,指着那对琉璃瓶说道:“就这个吧,祖母喜欢这样通透的东西,摆在小佛堂里也合适。”

周景然连连点着头,“我也觉得这件好,你既定了这件,我就要那件羊脂玉观音吧,老太妃也必定喜欢的。”

“嗯。”

程恪点头应承着,掌柜眉开眼笑的报了价,急忙吩咐伙计小心着将两件东西送到汝南王府和景王府去。

周景然站起身,伸了伸懒腰,

“走吧,真是乏透了。”

程恪坐着没动,看着周景然,有些不自在的说道:

“你先回去,我再看看别的东西。”

周景然眯起眼睛,盯着程恪看了半晌,笑了起来,转头吩咐着掌柜,

“去,把你们铺子里最好的首饰都拿过来,还有还有,有什么珍本古籍的,也统统拿来!”

掌柜急忙答应着奔了出去,程恪转头看着周景然,“哼”了一声,没有接话。

抹汗,总算调整过来了!

亲亲各位亲!

第一百二十八 失望

周景然摇着折扇,坐到程恪旁边的椅子上,端着杯子,笑眯眯的喝起了茶。

片刻功夫,掌柜带着两三个伙计,捧着垫着红绒布、上头摆满了各色金玉头面首饰的托盘过来,摆放在花厅正中的桌子上。

托盘上满满的放着各色珠、玉、金、珊瑚、宝石、玛瑙、玳瑁等等各色各样的钿、钗簪、冠、镯等物,程恪站起来,走到桌子前,仔细看着,看到合眼的,就掂起来,再细细看看,周景然也站起来,用扇子拨着盘子里的饰物点评着,

“这梅英采胜簪不错,这个这个,这件绿雪含芳簪更好。。。。。。”

程恪也不理他,自顾自仔细挑着,挑了半刻钟,选了件羽毛点翠嵌珍珠节节富贵簪,和一支树叶形翡翠步摇来,在托盘里又拨了一会儿,再挑了对金刚石镯子出来。

周景然掂起来步摇,仔细看着,步摇的花头和针挺,是用一整块玉雕刻出来的,针挺是极浓的墨绿色,末端颜色稍淡,依势雕成曲折的树枝形,又分成几个小小的树杈,末端扣着金环,金环上系着一片片翠绿的精致异常的树叶,稍一摇动,枝摇叶摆,灵动异常。

周景然举着步摇比划着,

“这要是戴上,该是何等的风情!”

程恪吩咐掌柜包了几件首饰,亲手拿着,和周景然一起出了越秀斋。

两人上了马,缓步往回走着,周景然转头看着程恪问道:

“这些,你打算怎么给她?”

“祖母生辰,她总是要来的,我当面给她。”

程恪低声说道,周景然拧着眉头想了相问道:

“万一她不过去呢?那丫头,极能沉得住气。”

程恪抿着嘴,半晌没有说话,两人沉默着走了一阵子,程恪转头看着周景然,认真的说道:

“端午节的那份人名单子,越早越好。”

“你放心!”

周景然忙点头答应着,程恪送周景然到了景王府,看着他进了大门,才拨转马头回去了汝南王府。

瑞午节,程贵妃在广晴阁请各家命妇及未出阁的姑娘饮宴欢庆,古家也接到了贵妃的邀请,却是只请了李老夫人和周夫人,李老夫人告了病,周夫人一早起来,穿了大礼服,进宫去了。

还不到未正,周夫人就回到了府里,换了衣服到了明远堂,忧虑感慨着和李老夫人说起端午宴上的事来,

“。。。。。。小恪就那么醉薰薰的冲了进来,看那样子,连人都认不清楚了,冲着钱夫人就长揖下去,结果揖到一半,就一头跌倒在大殿上,刚扶起来,又吐得一身一地,到处都是,边上几位姑娘离得近了些,被薰得简直受不住,贵妃脸都青了,唉!”

周夫人愁眉不展的叹着气,眼泪都要下来了,李老夫人惊讶的看着周夫人,一时说不出话来。

两人愁眼相对的呆着了半晌,李老夫人老长长的叹了口气,双手合什念了句佛,低声安慰着周夫人,

“这男孩子,总有那么几年,事事都要跟父母别扭着,你找了机会多劝劝王妃,先别急,就松松手,小恪是个倔脾气,你越压他,他越跟你拧着,先放一放,等过了这个劲也就好了。”

周夫人连连点着头,想了想,带着丝庆幸说道:

“幸好咱们萧儿处处懂事,没这样跟大人为难过!”

李老夫人看着周夫人,似有似无的摇了摇头,没有接话。

沉默了片刻,周夫人和李老夫人转了话题,说起汝南王府老太妃过生辰的事来,商量了一会儿,各色都觉得妥当了,才放下心来,又说了一会儿话,李老夫人就打发周夫人回去歇着了。

转眼就到了汝南王府老太妃生辰那天,汝南王府大门洞开,张灯结彩的热闹着,古家和金家都早早到了汝南王府上,李小暖却没有跟着过去。

程恪远远盯着在二门里下车的古家夫人小姐,人都走光了,也没看到李小暖的影子,急忙遣人打听确认过了,摸着怀里的荷包,垂头丧气,失望至极,后天就要启程去京西南路,再回来就要到九月里,这前前后后将近一年,他竟连一丝碰到她、说句话的机会也没有! 

程恪强打着精神,拜了寿,随父亲应酬着,汝南王和王妃时时留神着无精打采、心不在焉的儿子,心疼的不知如何才好。

晚间,散了宴席,汝南王请了两三位太医过府,细细的给程恪把了脉,开出三四个方子出来。

隔天,程恪带着小厮、随从、护卫,和周景然一起离了京城,启程赶往京西南路。

五月下旬。

古云欢十里红妆、热热闹闹的嫁进了郑家,第二天,古云姗两个孩子,辞了李老夫人和周夫人,随金志扬赶往京西南路唐州府长青县上任去了。

周夫人将古云珊一家直送出几十里外,才依依不舍的目送着一行几十辆车渐行渐远,直到看不到了,才折返回到京城。

三天回门,李老夫人满意的看着自己面前行着大礼的一对璧人,眼睛笑成了一条缝,郑季雨坐在前厅,恭谨的陪李老夫人说着闲话,古云欢进了后堂,找李小暖说话去了。

周夫人送走了古云珊,忙好了古云欢的回门礼,见古云欢浑身抖落着甜蜜和欢愉,心里一快大石头落了地,一口气算是彻底放松下来,这连着轴的劳累,就一起涌上来,人就病倒了。

李小暖搬到了春渚院,日夜侍候着,古云欢也急得一天几遍的遣人回来问候着,自己也回来看了两三趟。

古萧回来侍了一天病,就被周夫人赶了回去。

周夫人直病了小半个月,身子才渐渐好起来。

李小暖搬回烟树轩时,人整整瘦了一圈,李老夫人遣人送了支五十年的红参过来,吩咐兰初每天切两片熬了汤给李小暖喝。

李小暖养了大半个月,气色才好了起来。

这天刚从清逸阁理完家事回来,就收到了古云欢托人送来的信,邀她过府说话。

李小暖禀了李老夫人和周夫人,第二天,先遣人到郑府递了信儿,辰末时分,坐着车子到了郑府。

古云欢早早的接在了二门里,笑容满面的和李小暖见了礼,拉着她往正院走去,

“我先带你给母亲见礼去。”

古云欢顿了顿,轻吐了吐舌头,低声说道:

“郑家规矩大,昨儿我给你递信,也没想那么多,没先跟母亲禀报,幸好今儿早上你信儿送过来的早,岚生还没出去,就说了我,又过去和母亲说,我原是要过去请了母亲示下的,是他拦着了,母亲倒没说什么。”

李小暖转头看着古云欢,想了想,低声说道:

“下次留心些就是,往后有了这样的事,郑三少爷有了这份心就行,只别再让他替你顶事,你就自己去跟婆婆赔个罪、认个错,都不是大事,可若是郑三少爷总是替你顶错,做母亲的。心里必定不舒坦,时候长了,生了罅隙,倒不合适。”

古云欢疑惑的看着李小暖,李小暖顿住脚步,转头看着她,耐心的说道:

“比如古萧吧,往后若是娶了媳妇,天天替媳妇背不是,不说夫人,你心里要舒坦?”

“古萧替你背多少不是,我心里都舒坦。”

古云欢笑嘻嘻的说道,李小暖气得跺起脚来,古云欢笑着拉着她,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倒要你交待我,真是的!古萧若替你背不是,多少都行,若是替别人背不是,一件我都得生气,我知道你这意思了。”

李小暖笑了起来,古云欢也是个通透的,就是凡事不肯用心罢了。

两个低声说笑着,进了正院,小丫头迎出来,掀起帘子,古云欢引着李小暖进了正屋。

郑夫人正坐在窗下榻上做着针线,见古云欢引着李小暖进来,忙放下针钱,转过头,惊讶的打量着李小暖。

李小暖跪在小丫头放在地上的半旧垫子上,恭敬的磕头见了礼,郑夫人忙笑着吩咐古云欢,

“快扶起来!”

李小暖起身,又曲膝福了福,郑夫人满眼笑意的上下打量着李小暖,招手叫了她过来,将一只赤金嵌红宝虾须镯塞到李小暖手里,笑着说道:

“留着玩吧。”

郑夫人盯着李小暖,上下打量着半晌,才转头看着古云欢笑着说道:

“这么标致的人儿,我还是头一次看到,往常过府,怎么没看到过?”

古云欢曲了曲膝,笑意盈勇的说道:

“小暖前一阵子犯凶煞,福音寺的空秀方丈让她在佛前避着,老祖宗最疼她,就没敢让她离开小佛堂过。”

郑夫人笑着点了点头,又说了几句话,就打发两人自去说话了。

古云欢带着李小暖曲膝告了退,两个人稳稳重重的出了院子,穿过后面的园子,说笑着往古云欢居住的院落走去。

李小暖随石云欢进了院子,留神四下打量着,院子不大,是一座极小巧的三进院子,檐廊门窗

,都是刚刚粉刷油漆过的,明晃晃的崭新着。

第一二九章 郑家规矩

进了正屋,侍琴上前见了礼,捧了茶奉上来,李小暖接过茶,抿了两口,转头打量着四周,屋子里扑扑满的放着古云欢的陪嫁物什。

古云欢又让人送了两碟子点心进来,才打发了众丫头婆子出去,拉着李小暖,低低的说起私房话来。

“小暖,我请你来,是想请你帮个忙的。”

古云欢为难的说道,李小暖怔了怔,放下手里的杯子,

“二姐姐只管说。”

“这事,我想了好几天了,母亲吧,你也知道的,一来怕她难过,二来,她也没个主意,老祖宗年纪大了,这一阵子身子也一直时好时坏的,想来想去,只能找你商量商量。”

古云欢低声说道,李小暖凝神听着她说话,

“原来说亲时,就知道郑家清贫,可没想到……唉。”

古云欢重重的叹着气,口齿有些羞涩粘连着说道:

“小暖,也不怕你笑话,真没想到郑家日子过得这样紧,各房里竟都是自己贴补着过日子的,你看,我现在,一个月竟然只有二两银子月例,岚生一个月也只有四两,加一起才不过六两银子,可这平时的纸笔、往来应酬,就全在这里头了,哪里够用的?就得我拿银子贴补出来。”

李小暖惊讶的看着古云欢,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古云欢说开了话头,倒也没了羞涩,

“郑家的规矩,爷们成亲前,一应支出都是公中的,一旦成了亲,除了每年的定例,其余,就都是各房自己想法子了,这府里的定例,主子每年只有四套衣服,下人每年两套,若要再做,就是各房自己出银子另做去,大厨房每天的菜例也是有定例的,若嫌不好,或是不够,或是要些点心小菜什么的,都得各房自己另出银子再做了才行,你看,就是这两碟子点心,也是我拿银子让人现买回来的,唉,大厨房那菜,我吃了两天,就再也吃不下了,这些日子,一直是再拿银子出来,让厨房另做了送过来的,这几天,我正和岚生商量着,想搭个小厨房,你看看这院子,都没处搭去。”

古云欢苦恼的叹着气,抬眼看着李小暖,接着说道:

“还有这下人的月钱,府里一个月统总只给二两银子,多少都在这些了,你也知道,咱们府里的规矩,陪房嬷嬷就不说了,就是侍琴,一个月少说也得二两银子吧,这五两银子,够什么?又是要自己贴出来,偏我陪嫁的丫头、婆子、家人又多!前些日子,我已经把能打发到庄子里的都打发过去了,就这样,还有许多丫头婆子在!”

“那府里大少爷和二少爷,是怎么过日子的?”

李小暖想了想,轻声问道,古云欢都着嘴答道:

“大哥做了好几年的官了,如今已经升了五品,一家人现都在任上,银钱上只怕也不缺,二哥年前也在吏部领了份差使,二嫂又是个能干的,外头开了几间绸缎铺子,二房人口又少。”

李小暖皱着眉头看着古云欢,正要说话,古云欢接着说道:

“郑家跟别人家不一样,这各房的收益都是归各房自己的,除了每年年节礼和各人生辰礼,别的倒也没什么往公中花钱的地方,就是年节礼和生辰礼,听岚生说,也是随各人心意,多也成,少也行。”

李小暖点了点头,笑着说道:“这倒也公道。”

“公道什么呀,你不往公中交银子,公中也不替你花银子,各人要是想通通路子什么的,都得自己想法子,岚生说,大哥当年谋求外放时花的银子,就是大嫂卖了陪嫁庄子凑出来的银子!”

“这不是公道吗,你自己花本钱,挣了银子,也是自己的,有什么不好?”

李小暖笑着说道,古云欢唉声叹气着,摊着手说道:

“小暖,你得替我想想啊,岚生今年本想下场试试的,可一听是那个钱继远做了主考官,就熄了一半的心思了,那种奇诡绚丽的文章,岚生说他作不出来,后来又和父亲商量了,父亲的意思,也是让他再等一期,这一期,可就是三年!这三年里头,岚生不但没什么进钱的门路,读书会文反倒要花不少银子进去,这院子里上上下下也要用银子,虽说母亲的陪嫁,都分给了我和大姐,可你也知道,母亲的嫁妆里,都是些古玩字画,金银珠玉,每年有收益的,也就是那个庄子,一年满打满算,也就是七八百银子,哪里够用?!你说,我总不能这会儿就动用压箱银子吧?!”

古云欢发起愁来,重重的叹着气,李小暖眨了眨眼睛,闷了一会儿,才低声问道:

“难不成这郑家少爷,成了亲后,就都是靠媳妇陪嫁银子过日子的?”

古云欢点了点头,摊着手说道:

“可不就是这样!唉,这事,往外头哪里说得出口!我也只好找你商量商量了。”

“嗯?”

李小暖抬头看着古云欢,等着她说话,古云欢又重重的叹了口气,接着说道:

“跟着我陪嫁过来的丫头婆子,一共二十四个,如今我也用不了那么多,留下七八个人也就够了,下剩的这些人,我也没处安置去,唉,更没银子安置去,你能不能帮我想想法子,看看把她们安置到哪里去,好歹也能省些用度不是。”

李小暖惊讶的看着古云欢,呆了片刻.才恍过神来,凝神想了想,低声说道:

“这十来个人,安置倒是好安置,可这事,没有不透风的墙,转眼就得传到夫人和老祖宗那儿去,你打算怎么跟夫人和老祖宗说这事的?”

古云欢一时呆住了,李小暖看着她,想了想,接着说道:

“一味省俭也不是法子,想办法找些挣银子的门路才是长久之计。

古云欢苦恼的看着李小暖,

“小暖,你说的这些,都是正理,可这银子哪那么好挣的?岚生是个书生,又一心要进学,必不肯做生意挣银子去,我倒是想做生意挣银子去,可哪有什么门路?”

“我倒有个主意。”

李小暖笑盈盈的说道:

“我吧,老早就想着开间点心铺子,你看看,老祖宗的嫁妆里,那些铺子,多少挣钱!光一间绣坊,一年就是上万两银子,咱们开个点心铺子,不说多,一年能挣个千儿八百两的也行啊,若是做好了,就多开两间,这银子也就有了。”

古云欢眼睛亮了起来,

“那咱们两个合伙开,本钱我出,你来管着,你主意多,这铺子必定能开得好!”

“本钱咱们二一添作五,一人一半,一间点心铺子,大约也花不了多少本钱,若是顺利,九月里就能开张,这铺子,只要开张,就能有钱赚!我回去和老祖宗说一说,听听老祖宗的意思,若她也赞成,明天我就让人打听打听行情去!”

李小暖也有些兴奋起来,直起上身,眉开眼笑的说道,古云欢连连点头答应着,两人又细细商量了一会儿,李小暖就起身出来,古云欢陪着她到正院辞了郑夫人,送她到二门上车回去了。

李小暖回到古家,换了衣服,就赶到明远堂,找了机会,细细和李老夫人说了郑家的规矩,李老夫人轻轻叹了口气,

“郑家这样的规矩,还真没听人说过,这真是……唉,也好,公中不支不收,倒也算公道,早知道这样,就该给云欢陪嫁两间铺子过去,也是活钱。”

李小暖笑着和李老夫人说了古云欢和自己的打算,李老夫人满眼笑意的看着李小暖说道:

“云欢可想不出这样的主意来,这是你的主意吧?这主意好!这事,你有什么章程了没有?说给老祖宗听听,老祖宗给你拿拿主意!”

“我和二姐姐想着开间点心铺子,这吃食上的生意,除了铺面,别的地方本钱都小,就是赔了也有限,拿来试试手最好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