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您就出来一会儿,就一会儿,一家人给您磕个头,我就送您回来,老祖宗,您都好些年没见过姨母了吧?姨母可有点显老,还 有景王,就是小景啊,他封景王了,再过几个月,他就有孩子了,老祖宗,那就是第四代人了。”

老太妃沉默着只不说话,李小暖小心的看着她,继续往前蹭着,拉着老太妃的衣袖,“老祖宗,您要是不出去,这日子我也没法过了,我 今天就搬进来,跟您一处住着算了。”

老太妃抬手拍着李小暖的头,“我出不出去有什么要紧?又不是头一年。”

“要紧的很。姑母回来见不得您,得多难过。没娘的孩子最可怜了。”

“哎,你这孩子,你姑母是贵妃,哪是说回来就回来的?”

“姑母肯定回来,您过寿,她还能不回来?老祖宗。”

李小暖接着老太妃衣袖来回摇着,就是不松手,老太妃被她缠得没法,“好好好,要是你姑母回来,我就出去受她的礼。”

李小暖大喜过望,“老祖宗说话算数?姑母回来,您就得出来受她的礼。”

“我什么时候说话不算数过?”

老太妃瞄着李小暖说道,李小暖眉开眼笑的连连点着头,“那是那是,老祖宗又不是我,老祖宗那是一言九鼎,言出必践。”

李小暖脚步轻松的从瑞紫堂出来,急忙赶到正院禀报了,王妃慌乱着焦急起来,“赶紧赶紧!这时候可有些紧!要请戏班子,请百戏,要 搭戏台,要布置关防、要搭芦棚……都得赶紧着!”

“母亲别急,这事,还得赶紧和父亲说了,外头的事,都得他吩咐外管事们张罗着才行呢,还有十几天呢,也不是很急。”

李小暖忙劝着王妃,王妃抬手抚着自己胸前,舒了口气,“我是太高兴了,一高兴就慌乱,没事没事,我这就让人去请爷进来,咱们得好 好商量商量这事。”

当天下午,汝南王府就开始忙碌不堪起来,李小暖更是忙得脚不连地,连吃饭的功夫都没有。

忙了七八天,总算有了些头绪,李小暖仍是从早到晚忙个不停,这天晚上,回到清涟院,已经是戊正时分了,竹叶迎出屋,掀起帘子,李 小暖疲倦的跨进屋,屋子里,魏嬷嬷关切的看着李小暖,曲膝行着礼,魏嬷嬷身后,程絮仪曲着膝,怯怯的看了李小暖一眼,忙又低下了头。

李小暖微微有些意外的看着魏嬷嬷和程絮仪,上前两步扶着魏嬷嬷起来,又示意着程絮仪,“嬷嬷这么晚了还没歇着?等我呢?”

“可不是,少夫人这一阵子忙得很,别累着了,得空多歇着。”

“我知道,嬷嬷放心,我不会累着自己的。”

李小暖扶着魏嬷嬷坐到榻上,笑盈盈的让着程絮仪也坐了,魏嬷嬷拉着李小暖的手,仔细看着她的脸色,舒了口气,笑着说道:“我就几 句话,说完就走,少夫人赶紧歇着。”

李小暖点了点头,魏嬷嬷回身从程絮仪手里接过双鞋子,递给李小暖,“你看看,这鞋子做得好不好?”

李小暖接过鞋子,转头看着程絮仪,“这是絮仪妹妹做的?”

“可不是,三小姐这针线上可比你当年强,又肯下功夫,你看看,不过学了这几个月,这鞋子就做得极有样子了。”

李小暖仔细看着鞋子,虽说和魏嬷嬷的针线没法比,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能做成这样,也是极难得的了,“嗯,这鞋子做得真是好!这 是给谁做的?”

“给老祖宗。”

程絮仪脸上红扑扑的,满是喜色的说道:“我想……想给老祖宗,做寿礼。”

李小暖怜惜的看着程絮仪,又低头仔细的看着鞋子,老祖宗从来没提过程絮仪,她那样的性子,到底对程絮仪这个庶出的孙女儿是个什么心情?这鞋子若送出去,好还是不好?

今天的二更,真是晚啊晚啊晚。

第二六八章 准备

“这鞋子做得真是好,你这个年纪,这针线也不过学了几个月,能做成这样,也真是极难得的了,不过,”

李小暖顿住话,将榻几上放着的果脯碟子随手递给程絮仪,笑盈盈的接着说道:

“这做前,你先跟我商量下就好了,如今倒白费了功夫,老祖宗的脾气,你也知道,从来不穿外头孝敬的衣服鞋子,连只手帕子,也要是 身边的丫头、嬷嬷们做的,她才肯用,你看,连母亲都不给她做衣服鞋子,其实母亲也是这个脾气,你问问姨娘,她必是知道的,所以我也不 做这个,倒让你白费了这功夫。”

程絮仪脸上闪过丝失望,又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谢嫂子指点,我倒没想到这个。”

“这是你一片心意,其实对长辈,只要心里存着敬爱,这礼物上倒在其次,老祖宗也罢,父亲母亲也好,谁会跟小辈计较什么礼不礼的, 不过要个孝心罢了,今年老祖宗的生辰,咱们府上要大宴宾客,来得人只怕要多得不行,我也忙不过来,到时候,你得帮着我招待招待各个府 里的小姑娘们,这几天你早些过来,我让竹青跟你说说,跟咱们亲近的几家姑娘的年纪、脾气、性格什么的,你心里先有个数,到时候就不至 于乱了手脚了。”

程絮仪紧张得一下子站了起来,脸涨得通红,“嫂子,我……不行!不敢……”

“这有什么行不行的,都是和你年纪差不多的小姑娘家,大家一处玩玩笑笑,说说话罢了,你这个主人,也不过就是吩咐丫头送送茶水、 点心,让着大家吃好、玩好就是了,往后交了朋友,彼此走动着,也有个玩伴。”

程絮仪眼睛亮晶晶的连连点着头,“嫂子,你让人……多教教我……”

“你放心。”

李小暖笑着拍了拍程絮仪的手,转头看着魏嬷嬷,笑着说道:“嬷嬷倒不如干脆教絮仪给我做几双鞋子好了,我是个不挑剔的。”

竹青站在旁边,抿嘴笑了起来,“少夫人是个不挑剔的,我倒是头一回听说。”

魏嬷嬷笑着答应着,“这倒容易,少夫人的鞋子,我最知道不过,一看就知道哪一处合适,哪一处不合适,教着她做出来,必是合脚的。 ”

魏嬷嬷示意着程絮仪,两人站起来告了退,李小暖也站起身,看着程絮仪问道:“外头谁跟你过来的?提了灯笼没有?”

“蔷薇,还有小蔓儿,提着灯笼呢。”

“嗯。”

李小暖转头看着竹青吩咐道:“你去叫两个稳妥的婆子,送三小姐回去,路上小心着些。”

竹青答应着,让着程絮仪出去了,李小暖轻轻拉了拉魏嬷嬷,看着程絮仪转出了垂花门,才看着魏嬷嬷,低声说道:“嬷嬷往后让她学着 绣些画屏什么的,这做鞋子、衣服什么的针线活,倒不必学得如何。”

魏嬷嬷微微怔了下,李小暖笑着解释道:

“嬷嬷你想,她再怎么着,也是王府小姐,往后嫁的人家,也必是朱门绣户的人家,哪里要她自己做什么衣服鞋子的?再说,又不会让她 去给人做姨娘,这针线上,就是讲究个意境、见识,往后,你教着她绣些山水画屏,名人法帖字画什么的,还有,”

李小暖微微迟疑了下,接着说道:“嬷嬷,老祖宗脾气古怪,忌讳多,这个‘庶’字,只怕就是大忌,就是王妃,也不愿意见到、听到这 个‘庶’字。”

魏嬷嬷轻轻叹息着,点了点头,“也都是糊涂,这姨娘哪里是好做的?就做了姨娘,自己苦就苦了,还生什么孩子,连累得孩子也跟着人 不人、鬼不鬼的。”

李小暖失笑起来,推着魏嬷嬷说道:“嬷嬷这想头,真是不得了!嬷嬷知道就好,我送嬷嬷回去歇着,这一阵子我忙,也没顾得上细问, 你胸口闷不闷?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没有?”

“不用你送,嬷嬷慢慢散着步走回去就是,外头玉扣还等着我呢,我都好,胸口也不痛,宋太医半个月过来诊趟脉,趟趟都说极好,你放 心。”

魏嬷嬷爱怜的看着李小暖,“你自己也要当心,别累着了,虽说年青,也得保养起来……”

“嬷嬷放心,我哪能让自己累着。”

李小暖挽着魏嬷嬷的胳膊,一路送她到垂花门处,玉扣带着两个婆子,提着灯笼,正等在垂花门处,魏嬷嬷止住李小暖,跟着玉扣等人回 去了,李小暖看着魏嬷嬷转了弯,才扶着玉板,慢慢回了正屋.喝了碗燕窝粥,就沐浴歇息了。

 转眼就到了老太妃生辰的正日子,前一天夜里,汝南王府上上下下灯火通明着直忙了一夜,程敏盈和狄远健前一天就过来王府,忙着张罗 着各处,卢明辉也赶了过来,和狄远健一处,忙得脚不连地。

到了第二天黎明,汝南王府上上下下喜气洋洋着焕然一新,李小暖和程敏盈坐着轿子,最后查看了一遍,见色色都妥当了,才松了口气, 从现在起到辰末前,这一两个时辰,可以歇一歇了,辰末过后,又要忙得连喝水的空都没有了。

两人回到正院,陪王妃吃了早饭,侍候着王妃歇下了,李小暖看着程敏盈笑问道:“大姐姐是在这里歇一歇,还是到清涟院歇着?”

程敏盈迟疑了下,笑着说道:“咱们一处歇着去,我还有点事想和你商量商量。”

两人出来,坐了轿子进了清涟院,歪在榻上,竹叶取了两条织锦锻夹被,给两人盖好,李小暖累了一夜,歪在枕头,片刻功夫就睡着了, 程敏盈惊讶的看着转眼间就睡沉了的李小暖,失笑起来,也是个没心事的。

李小暖这一觉直睡了一个多时辰,醒来只觉得神清气爽,沐浴洗漱了,蝉翼过来,仔细的给她梳了个时新发髻,取了那枝碧玉树叶步摇插 到发髻间,竹叶取了条紫俏翠纹曳地裙,一件白底满绣着深深浅浅的翠色折枝花卉的收身短衫,转出来,程敏盈也已经收拾停当,换了身宝蓝 衣裙,显得人极是精练。

两人出了院子,坐了轿子走到了离正院不远的小桥旁,程敏盈吩咐停了轿子,下来招呼着李小暖,“今天处处让人神清气爽,反正时候还 早,咱们走一走吧。”

李小暖下了桥,笑着点头答应着,两人并肩往前缓步走着,程敏盈转头看着李小暖,说起了闲话,“这一阵子,倒生了不少烦心事出来。 ”

李小暖歪头看着程敏盈,等着她往下说,程敏盈蹙着眉头,微微带着些烦闷,

“你也知道,我一直忙得很,那几间铺子,一直没空照应去,前一阵子,依着母亲的意思,就托给云姗帮我照看一二,可前一阵子,云姗 和我说,要换了那家生药铺子的掌柜,连伙计也要换下一半去。”

李小暖轻轻皱了皱眉头,仔细的看着程敏盈,只听她往下说,程敏盈转头看着李小暖,叹了口气说道:“那家生药铺子的掌柜,是我奶娘 的儿子,铺子里的伙计,也有不少是我陪房的子侄,都是极信得过的,这倒让我难为起来。”

“云姗姐姐既要换人,总要有个缘由吧?”

李小暖疑惑的问道,程敏盈点了点头,“这倒是说了,云姗说,掌柜和伙计都太傲慢了些,挡了生意,我就有些想不通,这客人来买东西 ,只要东西好,傲不傲慢又有什么打紧的?再说又是生药铺子。”

“这就是大姐姐想左了,做生意,最讲究和气二字,这京城里,光大些的生药铺子,就有二三百家,大家药都是一样的药,价钱又是一样 的价钱,若是大姐姐你,是愿意到和和气气的铺子里呢,还是愿意到那些不大搭理人的铺子里?”

程敏盈拧着眉头,一时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她从来没到铺子里买过东西,想要什么,都是东家或是掌柜亲自送到府里的。

李小暖笑着摇了摇头”耐心的解释道:“大姐姐,这做生意,傲慢两个字,最要不得,大姐姐的铺子,既托给了云姗姐姐,就要信她才好 ,所谓用人不疑,大姐姐只管着年底收帐,若觉得不好,再说别的就是,大姐姐说呢?”

“我倒不是觉得不好,就是有些想不通,怎么能因为傲慢了些,就要辞了掌柜,想找你问问罢了,你既然觉得在理,那我就放心了,你也 知道……”

程敏盈口齿含糊起来,“我也不象你和云姗,是那不少银子用的,这几间铺子的收益,都是要派用处的,万一……就怕着万一,难免就想 得多了些。”

李小暖笑着挽了程敏盈的胳膊,“我知道大姐姐的意思,云姗姐姐也是个谨慎人,和大姐姐自小就象亲姐妹一样,必是拿大姐姐的铺子当 自己的嫁妆铺子一样操心着的,大姐姐且放宽心。”

程敏盈舒了口气,点了点头,“我也思绪太过了些。”

两人慢慢说着话,往正院进去了。

又更得晚了,闲真该死啊,找豆腐撞头去。

今天两更,第二更,下午5点前。

第二六九章老人孩子

辰末时分,贺寿的人陆陆续续进了汝南王府,狄远健和卢明辉在前院,忙得额角渗汗,往来迎接安置着客人,汝南王也往来奔波着,扶着那些已经久不出府的老王爷、老太爷们到里面安置。

李小暖、程敏盈一左一右陪着王妃,在二门里迎着前来贺寿的女眷,丫头、婆子笑容满面的引着众女眷往各自的座位处去。

几个小丫头引着各府姑娘往稍后面临河几处连在一起的花厅、暖阁走去,程絮仪手里拧着帕子,有些紧张的站在花厅门口,脸上带着笑,不时的瞄着站在旁边的竹青,竹青面容放松的微笑着,低声安慰着程絮仪,“三小姐别怕,没事,都是和您差不多年纪的小姑娘,您只管和她们随意说话儿,别的有我呢。”

程絮仪感激的笑着,点了点头,面容微微放松下来。

婆子先引过来的.是姚国公家姚四小姐,姚四小姐身后跟着个面容俏丽的小丫头,好奇的打量着程絮仪,竹青低低的介绍道:“这是姚国公家四小姐。”

程絮仪微笑着曲膝行着礼,姚家四小姐忙曲膝还着礼,却转头看着竹青,竹青忙上前半步,曲膝介绍道:“姚四小姐,这是我们家三小姐。”

姚四小姐惊讶的上下打量着程絮仪,片刻间,突然意识到失礼,忙上前两步,伸手握着程絮仪的手,连声夸奖道:“早就听说程家有位三小姐,今天竟是头一次见面!所说你一直病着,最近可大好了?”

“大好了。”

程絮仪羞涩的笑着回道,姚四小姐眼神中掠过丝怜惜,亲热的拉着她问道:“妹妹多大了?”

“八岁。”

“我今年十五,比妹妹大得多了妹妹生得真是好看,和你们家大小姐、二小姐还真是象得很。”

“姚姐姐更好看,姚姐姐到花厅里坐吧,今天除了家里点心房做的点心,嫂子还特地让余味斋专门给咱们这一处送了不少新鲜样的点心来,姚姐姐尝一尝,别处可尝不到。”

程絮仪脸上红扑扑的,话也多了起来,姚四小姐忙笑着点头答应着,打量着程絮仪,笑着问道:“你嫂子对你真好。”

“嗯,嫂子对我最好。”

两人说话间,小丫头引着戴家始娘、孟国公家两位姑娘一起过来,姚四小姐忙上前给大家介绍着,几个人围着程絮仪,亲热的问着年纪、名字,叙着姐姐妹妹,说笑了起来,程絮仪心情愉快而放松下来,让着众人进了花厅,又转回花厅门口,迎着陆陆续续被丫头、婆子引过来的各府姑娘。

信王府大小姐周馨儿带着小丫头,一路观赏着景致,随着个小丫头,缓步进来,竹青示意着程絮仪,程絮仪忙紧走几步,笑着迎了上去,周馨儿顿住脚步,有些惊讶的看着行着礼的程絮仪,竹青忙跟着上前行着礼,笑着介绍道:“大小姐,这是我们家三小姐。”

周馨儿挑了挑眉梢,仔细打量着程絮仪,似笑非笑的点了点头,径直往花厅进去了,程絮仪尴尬的脸色红涨起来,竹青上前半步,扶着她,低低的说道:“她是王府大小姐身份在那里呢,再说,这人和人,也讲究个缘分,哪能人人都能处得来的。”

程絮仪舒了口气,面容轻松的点了点头,正说话间,婆子引着敏王府大小姐周嫣然、二小姐周默然,后面跟着奶娘、小丫头,一路走了过来,周嫣然拉着周默然的手,两人指点着路两边累累盛开的花架、花格,走走停停。

程絮仪微笑着看着两人过来,曲膝行着礼,周嫣然拉着周默然,好奇的打量着程絮仪,周默然仰头看着一身粉嫩黄衫黄裙的程絮仪,甩着姐姐的手叫道:“姐姐,姐姐,这个姐姐的衣服真好看!”

竹青忙笑着上前介绍道:“大小姐、二小姐,这是我们家三小姐。”

周嫣然拉住妹妹,笑着曲膝还着礼,看着程絮仪,声音脆脆的问道:“你多大了?”

“八岁。”

“我也八岁,我是三月生的,你是几月生的?你肯定没有我大,你得叫我姐姐!”

程絮仪笑了起来,看着周嫣然,慢吞吞的说道:“我是正月末生的。”

“噢!”

周嫣然重重的跺了跺脚,“让你占了这便宜了!我是三月初,就差了一个月!真是的!”

程絮仪笑的止不住,周默然甩开姐姐的手,上前拉着程絮仪的衣袖,一边摇一边叫道:“姐姐、程家姐姐,你的衣服真好看!”

“嗯,这是越锦绣庄的衣服,是嫂子让人送过来的,我也喜欢的很。”

“越锦绣庄是哪里?”

周默然转头看看周嫣然问道,周嫣然歪着头想了想,摇着头说道:“我也不知道,咱们回去问母亲去。”

周默然点头答应养,程絮仪伸手牵着周默然,将两人送进了花厅。

诚王府大小姐周婉若跟在一个小丫头身后,冷着脸一边打量着周围,一边往花厅过来,程絮仪和竹青迎过去,周婉若面无表情的看着曲膝行着礼的程絮仪,上下打量了一番,也不说话,抬脚往花厅走去。

竹青冲着程絮仪鼓励般微笑着,示意她也可以进去花厅了。

程絮仪跟在周婉若身后,略落后半步,笑着说道:“姐姐喜欢喝什么茶?清淡些的?还是香味重些的?我去给姐姐泡茶。”

周婉若转头看着脸红红、羞涩的笑着和她搭着话的程絮仪,顿了顿问道:“你今年多大了?”

“八岁,我是正月生的,生月大。”

“我头一次听说汝南王府还有位三小姐。”

周婉若话里有话的说道,程絮仪呆了一下,声音温婉的解释道:“我一生下来,身子就极弱,一直病着,断不得药,母亲爱惜我,只让我在府里静养着,现在大了,才渐渐好起来。”

周婉若斜常着她.程絮仪羞涩中带着丝丝胆怯,低声说道:“嫂子和母亲她们,都极疼我。”

周婉若怔了一下,看着程絮仪,突然叹了口气,伸手牵着她的手,边拉着她往花厅走,边声音平平的说道:“你是个知足的。”

程絮仪诧异的回身看着竹青,竹青冲她微笑着点了点头,程絮仪转过头,跟着周婉若进了花厅。

巳正时分,宫里内侍飞奔过来传了话,皇上和贵妃的车驾,巳末时分到汝南王府,汝南王急忙命人将信递给了王妃,王妃急忙打发着李小暖,往瑞紫堂接老太妃出来受礼。

李小暖一路赶进瑞紫堂,老太妃歪在榻上,正手捻念珠,闭着眼睛念经,白嬷嬷侍立在榻角处,满脸无奈的看着她。

李小暖站在榻前,看着一身半旧家常衣服,歪在榻上,不知道念着什么经的老太妃,转头看着白嬷嬷,白嬷嬷无奈的摊着手,李小暖苦笑起来,拎着裙子,侧着身子坐到榻上,伸手推着老太妃,“老祖宗,姑母和皇上的车驾巳末就到,您得换了衣服过去受礼了。”

“嗯,等我念完这卷经。”

“老祖宗!”

李小暖哭笑不得,伸手夺过老太妃手里的念珠,推着她坐了起来,“再等您念完一卷经,太阳也要落山了!赶紧赶紧,您衣服还没换、头也没梳,得赶紧着才行了!”

“急什么!我这经还没念完……”

“老祖宗!您就快点吧,这经,明天我替你念!念一遍,再给您抄一遍!白嬷嬷,快些,取昨天那身衣服出来,叫人进来侍候老祖宗洗漱、刘嬷嬷呢?快给老祖宗好好梳个发髻出来,用那枝碧玉万福万寿簪!还有鞋子,拿那双万福万寿鞋,快!”

李小暖推着老太妃坐起来,一迭连声的吩咐着,“让人赶紧打发红福梳洗,换身干净衣服,前儿老祖宗答应了她,要带她看热闹去。”

白嬷嬷满脸笑容的答应着,瑞紫堂的婆子、丫头早就准备着了,一听到吩咐,片刻功夫就端水的端水、递帕子递帕子,棒妆匣的棒妆匣,梳头的梳头,不过一刻钟,就把老太妃打扮得里外焕然一新,雪白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插着支极是水润碧透的福寿字簪,靠近鬓角处,戴着朵小小的红绒花,穿着深红满绣松鹤延年衫裙,腰背笔直,显得人极是精神。

“老祖宗这一打扮,看着最多只有五十岁!”

李小暖认真的赞叹道,白嬷嬷笑着连连点头表示着赞同,屋里的丫头、婆子也跟着奉承着,老太妃斜了李小暖一眼,从鼻子里“哼”了一声,“我可不象你婆婆那么好哄!”

“那是,可我从来不哄老祖宗,我在老祖宗面前,只说实话。”

李小暖嘻笑着,示意着白嬷嬷,上前挽着老太妃的胳膊,拖着她往外走去,“老祖宗,赶紧着,再不出去,红福等急了,又得大叫大闹,赶紧赶紧!”

老太妃被李小暖拖着,一路出了院子,上了轿,往前院正殿赶去。

王爷心里忐忑不安着,站在大殿前,一会儿瞄瞄洞开的大门,一会儿瞄着前后门敞开着的正殿,皇上眼看着就要到了,老祖宗……可千万别又拧了性子。

今天准时啦!庆贺下!

第二七零章寿礼

皇上的车驾前锋从街巷转角处闪出来,精神十足的锦衣卫士骑在马上,一对对缓步行到汝南王府正门前,动作整齐的跳下马,牵着马,昂并挺胸,沿着街道两边一动不动的侍立警戒着。

紧跟在的后面的,是一对对棒着帕子、果盘等物的内侍,再往后,就是皇上的车驾,贵妃的车驾紧跟在皇上的车驾后面。

汝南王微微掂起脚尖,焦急万分的往殿后探看着,殿角处,李小暖扶着老太妃下了轿,步履不急不慢的往殿前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