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是第一次听到他在她面前这样详细地提起父母的事。

听他这口气,他父亲也应该是读书人。

不知道为何那么早就去世了?

他又是怎么流落到如此境地的?

她想问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又忍住了。

父母双亡,他在外漂泊,提起来只怕全是辛酸泪,她又何必再问,让他再伤心一回!

更何况,这些日子只要是她问的事,不管是什么,他都会很耐心地回答她…

想到这些,傅庭筠微微有些走神。

他待她真的很不相同了。

从前要是说起这些事,他要么不做声,要么转移了话题,何曾像现在这样,如同最亲密的朋友,愿意敞开胸怀,让她看见他藏在心底的往事。

傅庭筠颇为不安。

觉得要是继续这样下去,好像会有什么大事发生…可让她从此打住,再也不要过问赵凌的事,她又忍不住想知道…

她很矛盾。

屋子里突然安静下来。

她惊愕地抬头。看见赵凌沉默地坐在那里,表情有些恍惚。

不知道他是想起从前的好时光还是想起从前的伤心事?

傅庭筠心里酸酸的,还有点痛楚。

正想着该怎样不动声色地安慰他,阿森猝然道:“我,我已经背完了!”

怎么把他给忘了!

傅庭筠汗颜,忙朝阿森望过去。

阿森耷拉着脑袋,小声地嘟呶着:“你们只顾着说话,都没有人理我!”

很委屈的样子。

傅庭筠又羞又惭。

刚刚还默然的赵凌却哈哈一笑,道:“大人说话,小孩子就应该在一旁听着。”然后站起身来,“走,我们用晚膳去——时候不早了,你们难道肚子就不饿啊!”眉宇间一片清朗,哪里还能看到半点刚才的茫然。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如今尝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样的赵凌,让傅庭筠更加心痛。

阿森却立刻高兴起来:“爷,那我去叫玉成哥、元宝哥吧?”

赵凌点头,他雀跃着跑了出去。

他背手而立,望着阿森的背影良久都没有动。

傅庭筠不想他孤单,静静地陪他站着。

过了好一会,他才淡淡地道:“我小的时候,也和阿森一样,一听说有东西吃就高兴。”

从一个“以为镇纸都是玉做的”孩子到听说有东西吃就高兴…

想安慰他的心情再也止不住。

傅庭筠伸手想去摸摸他的头,就像她对阿森做的一样,可一伸手,却发现他比自己要高一个头…忙讪讪然地缩了回去。

觉察到她举动的赵凌却像扬帆的船般欢欣起来。

她已经选择了和他去张掖,他为何还要想那么多,好好的对她就是了!

“我们去用晚膳去!”他回头望着她,眉宇间有温情的东西慢慢流淌出来。

听说要在永靖停留两天,傅庭筠的心情活络起来。

她叫了郑三:“你明天陪我上趟街,我想买件皮袄。”说着,语气一顿,“要不,给九爷买件皮袄也行!”

郑三望着傅庭筠那娇美的五官,不禁有些犹豫:“这里鱼龙混杂,我们又是路过…”

他做镖师惯了,干什么都想着平安无事地到达目的地,而美色和钱财往往是容易生出变数的两件事…他怕节外生枝惹些麻烦。

傅庭筠不由气馁,道:“那你明天出去一趟,帮九爷买件皮袄吧!”

郑三对自己还是很有信心的,恭声应了。

傅庭筠开了箱笼给了他二百两银子,第二天有些闷闷不乐地坐在屋里做针线。

阿森兴致勃勃地拿了沙盘来找她学识字,她这才打起精神来。可阿森还是感觉到了她的不愉,悄悄地告诉赵凌:“傅姑娘不高兴了!”

“哦!”赵凌正要写字的手一顿,“傅姑娘为什么不高兴?”

阿森偷偷地在心里笑。

他就知道,他只要说傅姑娘的事,九爷就会问一问。

“我不知道!”阿森道,“反正她不高兴了。”

赵凌“嗯”了一声,继续低头写字。

阿森觉得无聊,蹲在屋里用沙盘练字。

不一会,看见赵凌放下笔走了出去。

阿森惦起脚来看。

见赵凌在叩傅庭筠的门。

阿森有些感慨。

九爷还真是听傅姑娘的话,傅姑娘昨天不过是说一句,九爷就记在了心里。

第70章 县城

傅庭筠去开了门,见是赵凌,颇有些吃惊。

赵凌却笑:“这次我可是叩了门的。”

傅庭筠睁大了眼睛。

他,他竟然用这样轻佻的口吻和她说话…让她心里有些慌乱。

赵凌不理会她的震惊,从她身边走过,径自进了屋。

傅庭筠心乱如麻地进屋沏了茶。

赵凌神色随意而悠闲,啜了口茶,道:“在做什么呢?”瞥了一眼丢在炕上的针线。

“哦!”傅庭筠有些窘然地把针线收进旁边的小藤筐里,“闲着无事,随便绣几针。”

赵凌已看见是条葡萄紫的帕子,绣了藤黄色丝线,那图案,显得有些眼熟。

他稍一思索,柔声道:“你想不想去街上逛逛?”

傅庭筠眼睛一亮,旋即又暗了下去:“我还是待在客栈里吧…”语气有些低落。

猜对了!

赵凌松了口气,笑容越发的温和了。

“没事。”他柔声道,“这里各族混居,各有各的习俗,没有关中那么多的讲究。”

是吗?

傅庭筠想到那天在街上看到的女子…虽然服饰很奇怪,但头脸包得严严实实,举止端庄,显然都是些规规矩矩的女子,可见是真有其事了。

她不禁有心动,但想到郑三的话,又有些犹豫。

赵凌看得明白,怂恿她:“永靖是关中通往嘉峪关的必经之地,除了大食人、回回,还有回鹘人…”

傅庭筠还是第一次听说,奇道:“回鹘人是什么人?不是回回吗?”

“他们和回回很像,”赵凌笑道,“不过,回回戴白色的小圆帽子,回鹘人戴四方的小花帽。再就是些生活习俗不同。具体有什么不同,一时也说不清楚。到时候我指给你看。”

傅庭筠本来就有些活泼,哪里还经得起赵凌这番诱惑,想着到时候包了头不让别人看清楚面孔就是了,不免有些意动。

赵凌又是那极会察颜观色的,立刻添了把火:“我们正好出去看看能不能买点好茶叶。到了张掖,茶叶卖得可贵了。”

那上街就成了正经事了。

傅庭筠欣然允诺,用帕子包着头,和赵凌去了街上。

永靖县城不大,但非常热闹。此时已近晌午,冬日的阳光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赶路的商队已经出了城,留下来的或是在这里休整的商队,或是生意只做到永靖并没有出关打算的生意人,整个城市喧阗中透着几分悠闲,卖饼的,卖羊杂碎的,卖甜瓜的…吆喝声此起彼落,不时有人围过去买卖,穿着纱笼或是裹着头巾的妇女夹杂在人群中,匆匆而过。

傅庭筠跟在赵凌的身后,目不暇接地到处张望,觉得这一切都有趣极了。

赵凌的眼角瞥过身后的人,看见那双乌溜溜的大眼睛转个不停,眸子中全是惊讶与好奇,他不由微微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