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敬修笑道:“母亲,您不用担心。我早准备好了——用沉香木照着太皇太后的模样儿雕了个观世音像,还在山东日照,过两天就能雕好送回来了。”

这点东西当然不行。不过俞夫人听着还是喜笑颜开,道:“德圃如今越发的有大人样了!”抬头却看见坐在身边的丈夫低头沉思,满脸的肃然,她不禁有些诧异,温声问俞阁老:“老爷在想办法呢?”

“哦!”俞阁老坐直了身子,“我在想,赵凌会送什么寿礼给太皇太后!”

第272章 回程

好好的,怎么就说起这个人来?

俞敬修脸色微变。

抱着孩子的范氏也有些紧张地望着公公。

一时间,气氛有些低落。

俞夫人忙笑道:“那是他们家的事,我们只管我们家的事就行了。”说着,问起俞敬修这些日子的安排来:“…能在家里住几天?”

难得转移了话题,俞敬修立刻笑道:“这要看都察院的安排了。可能过些日子还要出去一趟。”

正说着,有丫鬟进来禀道:“大爷,外面有个自己胡老爷的,说是您在山东认识的人,特来拜访您。”

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俞敬修的身上,俞夫人更是道:“这个时辰了,怎么还有人来找你?”

俞敬修也是满脸的不解,沉思道:“姓胡…”然后问那丫鬟,“他可投了名帖?”

丫鬟摇头:“没有。”又道,“外面传话进来,说那胡老爷自称一听就知道他是谁,用不着名帖。”

不用名帖,能让大门口当值的人帮着通传,可见这人不简单。

俞敬修想了想,对俞阁老拱手道:“爹爹,我去看看。”然后又给母亲行了礼,这才出了厅堂。

俞夫人就让范氏先回去歇了。

范氏笑着抱了珍姐儿和祖父、祖母辞行。

俞阁老只是笑着点了点头,俞夫人却是摸了摸珍姐儿枯黄色的稀疏头发。

范氏垂了眼睑。

公公…好像不是很喜欢珍姐儿似的…

想到这些,她的脚步不由缓了缓,耳边就传来俞夫人和俞阁老说话的声音:“你也是,儿子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提什么赵凌啊?”

“你就帮着他掩耳盗铃好了!”俞阁老很是不悦,“赵凌这样来势汹汹,总有一天他们要碰到一起的。现在不好生的琢磨琢磨赵凌,等到他势大的时候,站到了德圃的肩头时,德圃就是有心,只怕也没办法探究这个赵凌是什么人了。”说着,吩咐俞夫人,“他回来了,你让他到我的书房去一趟。我有话跟他说。”

俞夫人“嗯”了一声。

范氏的脚步一滞。

傅氏的丈夫赵凌,怎么会这么厉害?

或者是公公谨小慎微防患于未然?

她心中有一丝的犹豫。

耳边再次传来俞夫人的声音:“傅氏,真的如你所说,帮着朝中的大臣牵线搭桥?”她还是有些不相信。

“德圃那样待她,她都能全身而退,可见不是个简单的女子。”俞阁老冷“哼”了一声,道,语气显得有些不耐烦地道,“你有空的时候也跟着德圃的媳妇出去动走动走,总这样窝在家里,说话行事没有一点章法,为人处事一副小家子气…”

范氏气得直哆嗦,再也听不下去了,高一脚低一脚的出了正院,眼泪就不受控制地唰唰落下。

在屋外服侍的墨篆并不知道屋里发生了些什么,看着大吃一惊,将让簇拥着范氏的丫鬟都退后几步,拿了帕子给范氏擦脸,急急地低声道:“大奶奶,小心人看见!”

“看见就看见!”她何时曾受过这样的羞辱,生平第一次有人说她“小家子气”,她做梦都没有想到有人会这样的看待她,何况是她的公公,范氏低泣道,“他说那些话的时候,束妈妈还在屋里…家里的人迟早会知道,我总是没脸了,又何必在乎有没有人看见。”

这话说的没头没尾,墨篆还以为范氏是和俞敬修绊了嘴,忙劝道:“大爷这才回来,您就怕他去了姨娘那里——虽说两位姨娘大爷都没有放在眼里,可回来的第一天不歇在您屋里,在那些不知道好歹的人眼里,岂不是又要嚼舌根…”

“不关大爷的事!”范氏扯过墨篆的帕子,停止了哭泣。

她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来:如果俞敬修知道傅氏帮着那些朝中的大臣牵线搭桥,会怎样的想呢?

是觉得俞氏不守妇道?还是会…后悔呢?

想到这里,她不禁打了个寒颤,忙将这念压了下去。

不能让丈夫知道!

就算是丈夫不为所动,公公、婆婆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难保丈夫不会被公公、婆婆给撺掇…

范氏咬着唇回了屋。

待俞敬修回来,她忙不迭地问俞敬修:“公公都和你说了些什么?”

“没说什么?”俞敬修道,“就是问了问山东的事。知道我和蒋大人交好,很是欣慰。”说着,喊了墨篆,“打水进来我梳洗吧!”

墨篆应声而去。

俞敬修却坐在那里有一阵的恍惚。

范氏的心弦立刻绷了起来。

不对…丈夫的样子不对劲…他们可是恩爱夫妻,分别这么长的时间,应该亲亲热热的才是…怎么丈夫却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肯定是公公跟他说了些什么…

她的手不由自主地捏成了拳,笑盈盈地坐到了俞敬修的身边,柔声道:“相公,在想什么呢?”

“哦!”俞敬修回过神来,道,“没想什么!”然后朝着范氏笑了笑,道,“珍姐儿歇下了?”

范氏的手捏的得更了。

有什么事不能和她说的?

瞧他那语气,漫不经心的,分明是在敷衍她!

可想到墨篆的话,她还是笑着应了他一句“已经歇下了”,心里却是委屈极了,眼泪忍不住滚落下来。

“哭什么啊?”俞敬修慌张地道,“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娘又说了什么?你别哭啊!”擦了帕子给范氏擦着脸。

“我问你公公和你说了些什么,你却一句也不答我…”范氏接过帕子哽咽道,“不过是离开了两三个月,就连话都懒得跟我说了…我一个人在家带着珍姐儿…就盼着你回来了…”

俞敬修忙搂了她:“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真没说什么。我不是在山东查了一个贪墨案吗?那个姓胡的,就是为这事来找我。他的一个什么表兄牵扯到其中…爹爹只是叮嘱我‘法情不外乎人情’,让我不要刻板地把人都得罪光了,只要主犯认了罪就行了…我也是这么想的。正琢磨着爹爹的话呢?”

真是这样的吗?

范氏心底闪过一丝狐疑。

丈夫惯会在自己面前粉饰太平…

“哎呀!”俞敬修看了笑道,“你怎么这么多心?”

哪是她多心,是公公婆婆瞧不起她。总把她和傅氏相比较。

范氏忍不住道:“那,公公没有和你说赵凌的事?”

俞敬修一愣。

自从他们成亲以来,这还是他们之间第一次谈到关于从前的话题…

他的脸有些阴沉,凝声道:“你已经知道了?”

范氏这才察觉到自己失言。

她不由暗喊了声“糟糕”,一面打量着俞敬修的神色,一面低低地道:“刚才听公公说的…”

俞敬修听着,露出了一个很是勉强的笑容。

范氏只好补救似地又道:“说是让你小心赵凌…”

“我知道了!”俞敬修有些讪讪然。

说起来,这件事都是为了范氏…可事到如今,她却好像并没有太多的感激或是激动…

如等待赞扬的人突然发现大家早就知道并且不以为然,他突然有点泄气,怏然地起身,高声喊着“墨篆”:“怎么打个水要这么长的时间?”

望着有些回避她的丈夫,范氏有些茫然。

他到底知没知道傅氏的事呢?

此时的傅庭筠,正坐在灯下低着头和雨微算帐。

“…把九爷带回来的那些银器都卖了,也有一万多两银子,不仅可以在玉鸣山买个小别院,修缮别院的银子也有了。”她嘀咕道,“你明天把叶三掌柜请来,他这两年在京都做的风声水起,认识的人多,买别院的事,跟他说一声,说不定他有什么门路…还有七姐夫,今天杏榜无名,却不以为然,每天章台走马,没个打算,不如让给他找点事做…”

说话间,有人叩门。

傅庭筠没有抬头——有雨微在,自有人出头。

人影一晃,雨微去撩了帘子。

却是半晌没有个动静。

傅庭筠惊讶地抬头。

昏黄的灯光中,雨微身边静静地立着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

他扬了眉笑,眼底全是促狭。

“九爷!”傅庭筠跳了起来,又惊又喜,动作麻利地就要下炕。

赵凌却上前几步,大笑着将她举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