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儿子没把自己的话放在心上,俞夫人有些不喜,道:“你年纪也不小了,哪还能经得起挥霍?要早点立志才是…”

她的话音未落,俞敬修已脸色微变,道:“今天就是想约也来不及了,等哪天有空再说吧!”然后站起身来,“时候不早了,他们还在酒楼里等着我,我先回屋去换鞋了。”

俞夫人气结,忍不住道:“果真是‘妻好一半福’…”

俞敬修闻言眉头紧锁,颇有些不悦地道:“娘,又怎么了?您说我就说我,怎么又牵到范氏的身上去了?”

“怎么了?我不过是感叹了一句,还没有点你媳妇的姓名,你就受不了了?为了她,竟然连母亲都要顶撞!”俞夫人大怒,从见到傅庭筠起就一直忍到现在的怒火终于压制不住熊熊地烧了起来,“你父亲还活着,我也还没有老糊涂,你就为了媳妇就容不得我这个做娘的了?你可真是孝顺!不枉我十月怀胎辛辛苦苦地生了你…”

俞夫人说着反话,俞敬修顿时脸色发白,忙跪在了母亲的面前。

束妈妈一看,立刻带着屋里服侍的退了下去。

“娘,我不是这个意思!”他求饶似的拉着母亲的衣袖,“我就是觉得有范氏如今已经是您媳妇了,有些事,她不懂,您好好教她就是了。您这样当下人的面说范氏,让她如何在家里立足?她是儿子选的媳妇,她不好,就是我不好。您就是不给她留面子,也给我留几分体面…”

俞夫人朝着俞敬修“呸”地一声,道:“你也知道我说她不好就是不给你体面?又有谁顾过我的面子?我教她?我敢教她吗?我一开口,你就像我要把她吃了似的,立刻团团护住,生怕她受了一点点委屈。你知道我今天看到谁了吗?我看到了傅氏!她现在可是三品的淑人了!你当初是怎样待她的,难道你自己心里不清楚!换个人,只怕坟草的草都有人高了。可你知道隆平侯太夫人今天对我说了些什么?她说当初皇上之所以决定重用赵凌,除了因为他是颖川侯推荐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傅氏贞烈,皇上说,有这样的女子为妻,这赵凌纵有僭越之处,却也不会失德失行。”

俞敬修脸色大变。

俞夫人冷冷地冲着他一笑,道:“你不是常说范氏如何贤良淑德吗?那你倒给我举几个例子听听啊!她是为俞家开枝散叶添嗣有功?还是规劝丈夫仕途上进光宗耀祖?连自己屋里的都乱七八糟让人诟语…也就是你才把她当个宝!我实话跟你说了,我们俞家没有下堂妇,可要是她依旧如此不知悔改,我送她回南京老家代替你在你大伯母面前尽孝却是合情合理,没有任何人敢说个‘不’字的!”

“娘!”俞敬修大急,“我知道是我错了。我以后一定好好教导范氏…”说着,朝着母亲就磕了几个头。

俞夫人不屑地“嗯”了一声,高声喊着束妈妈:“你去跟大奶奶说一声,让她从明天起晨昏定省,不要坏了规矩。她可是我们俞家的长孙长媳,上有各房的伯母婶娘看着,下有屋里的妾室要教训,可不能坏了规矩,让人看笑话。”

束妈妈飞快地睃了一眼跪在地上,神色有些呆滞的俞敬修,低低地应了声“是”。

俞夫人搭着束妈妈的胳膊下了炕,看也没看儿子一眼,去了书房。

屋子里安静下来。

春风吹过树梢的沙沙声都清晰可闻。

俞敬修心头却如压了块碾石般的有些喘不过气来。

隆平侯太夫人真的说了皇上重用赵凌也有那傅氏的一份功劳?或者,这不过是母亲为了激他而编造的谎言…脑子里虽然这么想,心里却隐隐地明白,母亲并不是这样的人…可傅氏一介女流,皇上又怎么可能因为她而对赵凌另眼相看呢?

他突然想起那次去见傅庭筠时的情景。

她高昂着头,目光中带着睨视天下的傲然…和他见过的所有女子都不一样…仿佛什么事都难不倒她…母亲最欣赏的就是这样的女子…大伯母好像和母亲一样,也喜欢这样的女子…还说,男人是树,女人是土,树再好,没有好土,就长不成参天大树…如果当初娶了那个女人,就算和母亲不和,她肯定有的是办法和母亲打擂台吧?说不定比母亲还要厉害,甚至是把母亲给压住…

念头一闪而过,俞敬修不禁打了个寒颤。

自己怎么会这样想?

这太荒谬了,太荒谬了…

他立刻爬了起来,逃也似的快步走出了母亲的屋子。

那边范氏正生着闷气,见俞敬修有些魂不守舍地走了进来,忙换上笑脸迎了上去:“你不是说要去西苑看烟火吗?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吃过饭了吗?我让厨房炖了老母鸡,原准备留给你夜宵的,要不要我让人给你盛一碗来?”

“不用了。”俞敬修打起精神勉强笑了笑,道,“我回来换双鞋就走,几个行人司的同僚还在酒楼等着我呢!”说着,问范氏,“你现在手里还有多少银子?拿二百两银子给我,我有用。”

第281章 春暖

范氏很是意外。

俞修敬每个月有五十两银的月例,都由他自由支配。而到好一点的酒楼吃顿饭也不过十来两银子的事,他又不是那种喜欢花天酒地的人,怎么会突然缺起银子来?

她不由关切地:“你有什么事,要这么多的银子?”

俞修敬却有些含糊:“不过是些日常花销。”又道,“在外面由各地衙门接待,自然不用花银子,可回了京都,原来的同科、同僚少不得要聚一聚,一桌吃成二桌、三桌的事时有发生,我这也是有备无患。”

范氏就想起刚才俞夫人的话来。

难道俞修敬在外面交了不三不四的朋友?

想到这里,她心里平添了几分焦虑,急急地道:“你和哪些人约了一起去西苑看烟火?”话一出口,又觉得好后悔,不应该这个时候问的,让俞敬修听了,还以为自己是在追究他要银子干什么…因而不待俞敬修回答,忙道:“家里现在没有这么多的银子,不过有银票。只是这会儿天色已晚,银楼早已打了烊,只怕拿了银票也兑不出银子来。”

俞敬修却没有想那么多,听说没有银子有银票,他想了想,道:“银票也行…那你就给我二百两银子的银票吧!”

范氏笑着应了一声,进了内室。

就有女子轻盈却又不失沉重的脚步声响起,有人隔着帘子温声喊着“大奶奶”:“我是费氏。您在屋里吗?”

俞敬修讶然。

自从那天费氏说教般地说了他一大通之后,他好像再也没有见到过费氏。

念头一闪而过,他已沉声道:“进来!”

门外的人就犹豫了片刻。

俞敬修蹙眉,声音里就透着几分不悦:“有什么事进来说。”

门帘一挑,穿着桃红色褙子的费氏走了进来。

桃红最艳丽,一般的人穿着会给人俗艳之感。可这颜色穿在费氏的身上,衬着她雪般的肌肤,竟然平添了些放的妩媚。

俞敬修不由得一愣。

费氏笑盈盈地给他行了个礼,神色客气而显得有些疏离:“也没什么事,就是无卿,来找大奶奶说几句闲话。既然大爷在这里,那妾身就先行告退了…”

虽然接触不过,可在俞敬修心里,费氏并不是那种喜欢东家长西家短到处串门的人,她怎么会突然找范氏说闲话呢?

肯定是有什么事,只是不想让自己知道…他思忖着,就看见费氏的一支手始终地背在身后。

他不由道:“你手里拿的什么?”

费氏的笑容立刻变得有些僵硬,人也有些不自然起来:“没什么,就是些衣裳什么的…”

俞敬修不禁有些好奇。尽管这样,以平日他的脾气,这种女人间的事也不会去多问,可想到今天母亲的雷霆震怒,又想到那天费氏劝的他不要总挡在范氏的面前,这样反而容易让俞夫人反感范氏的话,不由对费氏比往日高看两眼,道:“你进门的那天给夫人、奶奶都做了针钱活,这也是给奶奶帮的针线活吗?”

费氏眉宇间就闪过一丝犹豫之色。

俞敬修脑海里突然冒出母亲那句“屋里的事都乱七八糟让人诟语”的话来,心里莫名涌起股不好的感觉…正犹豫着要不就顺势而下不要再问下去,就看见费氏抿了抿嘴,将藏在身后的包袱拿了出来。

俞敬修见那系在一起的角巧妙地打起了一个结子,就觉得有些眼熟,待费氏将包袱打开,他看到一件湖绿色男子的杭绸直裰时,猝然明白过来。

原来这些日子以他一直在张冠李戴——把费氏做的衣裳当成范氏做的衣裳来穿。

他的脸色有些难看。

屋子里就响起个尖锐的声音:“谁让你做的衣裳?你怎么不经通禀就跑了进来?”说着,高声喊着墨篆,大声喝斥道:“大爷在屋里坐着,竟然没有一个服侍的人。你这个大丫鬟是怎么当的?”

费氏忙道:“墨篆姑娘去了厨房。我没有想到大爷会这个时候回来…”

短短的两句话,既为墨篆开脱,又为了自己辩解。

范氏更恨。

俞敬修眼底闪过一丝疲倦,不想再追究谁对谁错,衣裳到底是谁做的。

他径直对范氏道:“我今天肯定会很晚,要是二门落了匙,我就在外院的书房过夜。你明天一早让人去那边服侍我盥洗就是了。”

范氏一听,忙将银票递给了俞敬修。

俞敬修头也不回地出了内室。

西苑的烟火已经开始了。

夹道街是长安的一个小胡同,他一路上不时碰到有行人停下来仰望半空中炸开的烟火。

俞敬修听到一个小姑娘大声地喊着“爹爹”,道:“您快看,您快看!它炸开了,炸了两次…第次是绿色,然后才是其他颜色,这一次是红色,然后才是其他的颜色…”

那孩子的声音婉转如黄莺,他不由循声望去。

就看见一个年约二十七、八岁的高大男子肩上顶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

那小姑娘穿着件大红底宝瓶妆花褙子,头发乌黑如漆,面白发玉,小小年纪,眉眼却十分的细致,特别是一双眼睛,清澈明亮,像那深涧的泉水,让人心都跟着澄净起来。

旁边马车帘子一撩,一个妇人笑道:“快上车!这个样子成何体统?她已经七岁了,可不是七个月。”

男大的男子闻言就回头朝着那个妇人笑,笑容既包容又带着几分宠溺,一看就知道十分着紧那妇人的言语。他笑道:“你不也说她今年七岁了吗?明年她又八岁了,顶在肩上就更不合适了…不如趁着她今年才七岁,再顶她一次…”

那妇人闻言灿然一笑,笑容比那五月火红的石榴花还要灿烂:“你就给我诡辩吧…”

高大的男子抿了嘴笑,坐在他肩头的小姑娘就捂了嘴笑,虽然长得不像,可神态间十分的相似,让人一看就知道他们十之八九是父女!

马车里就伸出一个男孩子的头颅来,看年纪不过四、五岁的样子。

他笑嘻嘻地嘲望着那对父女,大声道:“姐姐,好玩吗?”

“好玩。”小姑娘答道,“看得可远了!”然后道,“要不,我下来,让爹爹也顶顶你?”

“不要。”男孩子想也没地拒绝了,依偎在了那妇人的身上,“我陪着娘坐马车!”

那妇人呵呵地笑,搂了那个男孩子,柔声道:“曦哥儿真乖,还知道心痛妈妈。”

一家人有说有笑地和俞敬修擦身而过,俞敬修却两眼发直地站在那里,半晌才回过神来。

竟然碰到傅氏一家子?

没想到赵凌…白天进宫参加了太皇太后的寿筵,晚上还有精神带着一家子出来游玩…不过,平心而论,她的女儿长得真是精致,儿子也长得不错,都像傅氏…

念头闪过,俞敬修有些发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