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来,从定亲、嫁人、当上太子妃、皇后,宋氏一直都是被天下所有女人羡慕和嫉妒的对象。

  可是直到这一刻,她才真正意识到,嫁给裴清殊,自己究竟有多幸运。

第81章

  大过年的,毓秀宫里, 谢嘉妃在得知娴妃晋位的消息之后, 气得她随手打碎了自己平日里最喜欢的一套茶具。

  魏僖嫔向来和她形影不离, 听说消息之后, 她便马不停蹄地赶到了毓秀宫,张口就是在骂娴妃:“嘉妃姐姐,你听说了没有?娴妃这个贱人,平日里装出一副柔弱的样子博取皇上的垂怜,现在又使出这种下三滥的手段,给自己催生,竟然还能骗得皇上给她晋位,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谢嘉妃握紧了扶手, 恨恨地说道:“可是不吗。皇后查过御药房和太医院, 在娴妃生产之前,根本就没人要过催生的药方。宫禁森严,进出宫也不可能夹带。所以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催生的药物, 是从宫里配出来的。放眼整个后宫, 除了娴妃她自己懂得医理,又有个在太医院说了算的亲爹之外,还有谁能做到这么神不知鬼不觉、手脚这么干净?娴妃天天说自己体弱要吃药,她想要什么药材弄不到手?”

  “就是啊,这么明摆着的事情,皇后是瞎的吗, 怎么就看不到呢?!”魏僖嫔越说越生气,“不行,皇后糊涂,我不能让皇上就这么被蒙在鼓里。我要去面见皇上,揭露娴妃的真面目!”

  “站住!”嘉妃都无语了,“僖妹妹,你是不是傻呀?无凭无据的,我们顶多能像之前那样,在宫里散布消息。你怎么能亲自出面,去皇上面前说娴妃的不是呢?娴妃现在刚刚生下公主,又成功地让皇上对她心中有愧,正是圣眷正浓的时候。我劝你啊,大过年的,还是别给自己找不痛快了。”

  “那姐姐你说该怎么办?难道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娴妃做贵妃?”僖嫔说着,不由鄙夷地呸了一口,“什么贵妃,不过就是个矫揉造作的婊子!听说当年可是她主动勾引的皇上,在皇上面前把衣服都脱光了,皇上一时心软,她才会被聘到皇子府里做侧妃的。不然的话,就她那个出身,给皇上提鞋都不配,还贵妃呢,真不要脸!她也不对着镜子照照自己,一个太医的女儿,也好意思骑在娘娘您的头顶上?”

  “事已至此,必须得想想办法了。”嘉妃想了想,低声说道:“虽说,皇后现在不让人,再在宫中说娴妃血崩,是她自己设计的了。不过,皇后可没说过,不让人提起当年的事情啊?”

  “当年的事情?什么事?”僖嫔不明白。

  “傻妹妹,就是当初二皇子出生,是娴妃刻意为之的事情啊。凡事有一就有二,就算我们不说这回的事情是娴妃做的,旁人就不会联想吗?”

  僖嫔听了,不禁笑道:“姐姐真是冰雪聪明,妹妹明白了!”

  “还有,敏妃入宫当夜,娴妃的儿子生了病,曾经派人去景阳宫请过皇上,不过皇上没有去。咱们当时,只是把这件事情当成笑话听了,没有当回事。现在啊,可以放出消息,说皇上曾经好几次想去景阳宫探望敏妃,都被娴妃给拦住了。你说,就以敏妃那个,毫无证据,都敢指认皇后的傻劲儿,她会不会去找娴妃的麻烦呢?”

  僖嫔拍手笑道:“姐姐说的是,你放心,这事儿就包在我身上。”

  嘉妃笑着点了点头:“好妹妹,去吧。”

  …

  正逢年节,宫中人多口杂。皇后没想到,自己刚下过一道懿旨,就又有关于娴妃的谣言传了出来。

  皇后这会儿才意识到,自己平日里对于后宫之人,似乎有些过于宽和了。

  不过她还没来得及整顿后宫,敏妃便已经怒气冲冲地杀到了襄乐宫。

  敏妃来自大理,规矩与中原有所不同,行事向来较为冲动。听说消息之后,她很快就像一阵风一样地来到了襄乐宫。还没见到娴妃的人,就在门外叫嚷了起来:“娴妃,你给我出来!”

  “敏妃娘娘!”娴妃身边的大宫女银烛自屋内走出,一脸不悦地说道:“这里是襄乐宫,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大喊大叫的地方。”

  “滚!”敏妃不按套路出牌,上来就给了银烛一巴掌,“本宫可是大理公主,还轮不到一个小小的奴婢来教训我!”

  “你!”娴妃受宠,连带着她身边的宫女在宫里也受人尊重。在银烛面前,就连裴清殊身边得宠的小太监也要客客气气的。却没想到这个大理公主,竟然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打人,这简直是在打娴妃的脸。

  银烛气得要命,差点失去理智,对敏妃说出更加不敬的话来。

  就在这时,流萤扶着娴妃走了出来。

  “银烛,退下。”

  “娘娘…”银烛捂着脸,一脸委屈。

  娴妃没再同她多言,而是走到敏妃面前,浅浅一笑:“敏妃可是稀客。怎么,是来给本宫拜年的?”

  “呸,你可真不要脸!我和皇上新婚之夜,你就明目张胆地来跟我抢人。本公主没跟你计较,没想到你竟然变本加厉,在背后使阴招,害得我…”

  “本宫当时因为敬亭之故,的确失去了理智,差点破坏了敏妃的好日子,是我的不对。不过敏妃妹妹,因为这个,你就下药害我,令本宫差点一尸两命,是不是太过分了一些?”

  “你,你在胡乱说些什么!”敏妃闻言顿时惊慌不已,“我何时曾下药害过你?!”

  娴妃一步一步向她靠近:“敏妃,你还要装模作样到什么时候?本宫看过太医院的医案,你多次称病,一点一点地要来了催产的药物。早在半年之前,你就有心要害我了吧!”

  “我,我没有…”敏妃被娴妃逼得接连后退,却是怎么都不肯承认,“我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少在这里胡说八道了!我告诉你娴妃,你别以为晋了贵妃,就可以胡乱栽赃别人了,我可是公主出身,你休想动我!”

  敏妃说着,便逃难似的快步离开了襄乐宫,完全看不出之前那兴师问罪的气势。

  “娘娘,您怎么放她走了啊?”银烛着急地说道:“您都知道是她做的了,怎么还能轻易放过她呢?”

  “还说不好。”娴妃神色复杂地说道:“本宫的确觉得,敏妃有可能做出那种药来,只是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刚才,本宫不过是诈她罢了。可敏妃的表现很奇怪…像是心虚,又很是理直气壮。”

  娴妃还未来得及深思,就听宫人来报,说是左三姑娘和卫国公夫人入宫来给她拜年了。

  娴妃原本还一脸愁容,闻言忙道:“快请。”

  …

  敏妃离开襄乐宫时,脸色非常之难看,甚至连双腿都在颤抖。

  般若扶着她上了轿,回宫之后,又搀着敏妃坐下,让莉香等人出去守着,这才低声说道:“娘娘,不是奴婢说您,您这回去襄乐宫,是想要装傻,降低娴妃对您的怀疑的。刚开始都好好儿的,怎么后来竟然没崩住,露出这副神不守舍的样子来呢?”

  “我…”敏妃不由露出纠结之色,“我被娴妃说的,也弄不清楚,她到底是不是服了我配的那瓶药了。”

  正如娴妃所说,早在很久之前,敏妃就因嫉妒娴妃得宠,打算用催生的药物,害得娴妃血崩。

  只是敏妃没想到,她花费了那么久的力气才做好的催生药物,不知道为什么,竟然在预备使用的前一天,突然平白无故的失踪了!

  当时她以为是宫人不小心弄丢了,还在景阳宫里发了一通脾气,以后都不让般若之外的人随意进出她的房间。

  可是没过多久,她就得知了娴妃大出血的消息…

  敏妃刚开始还幸灾乐祸,觉得是有人帮她收拾了娴妃。

  可现在,敏妃突然开始慌了…

  …

  虽说傅太后不是裴清殊的亲生母亲,不过每年新年,裴清殊大多都是同傅太后一同度过的。

  直到大年初二,或者初三,裴清殊才会特意去永寿宫,向他的生母林太后拜年。

  “十二皇兄!”乐仪在景和园里呆得久了,整日里也没有人能陪她玩儿,孤单极了。一见到裴清殊,她便兴奋地扑了上来。

  “慢点儿,慢点儿。”太上皇在一旁嘱咐道:“你现在可重多了,别压着你皇兄。”

  “父皇!”乐仪不依地说道:“人家哪里重了?!”

  和一旁的小黑球十四相比,乐仪的确不算重,裴清殊还能将她抱起来举高。

  乐仪高兴坏了,笑声就没停过。

  裴清殊含笑对太上皇说道:“乐仪大了,等到明年,儿子也抱不得了。”

  乐仪生于延和二十三年底,现今刚满八周岁。等到明年,她虚岁就十岁了。就算是亲兄妹,裴清殊也得避忌着些。

  “乐仪的确是不小了。”林太后坐在炕桌上,看着女儿说道:“我这几日就在想,是不是该让她回宫,去慧曜楼里学学规矩。在景和园里头,这丫头成日里上天入地,皮得跟猴儿一样,是时候该管管了。”

  按照规矩,大齐的公主满了五岁,就要像皇子一样,离开生母,去慧曜楼居住,学习琴棋书画和各种宫规礼仪。

  乐仪都八岁了,现在去慧曜楼,已经算是晚的了。

  不过太上皇的儿女们,目前就只有乐仪养在膝下。要是离开乐仪的话,太上皇实在不舍得。

  林太后了解丈夫,自然知道太上皇是怎么想的。

  其实,现在宫里头除了宁太妃这种老实安分的太妃之外,其他的太妃都被接出宫奉养了,也不会有人来打扰林太后。所以林太后觉着,回宫里住上一段日子也无妨。

  就是不知他们要回宫的话,裴清殊这个皇帝会怎么想,所以她今天,才特意在裴清殊面前提起。

第82章

  裴清殊听了,稍稍斟酌了一番便道:“您说的是。乐仪大了, 也是时候该正式地学习一些宫规礼仪和琴棋书画。要说起来, 婉晴那孩子也早已满了五岁, 早该搬去慧曜楼了。只是因为之前慧曜楼里没有别人, 怕她自己住会害怕,才请了人去慈安宫教。现在,若是乐仪回宫的话,那晴姐儿,也可以一并搬去慧曜楼了。两人年纪差不多大小,还可以一起做个伴。您和父皇若是不放心乐仪的话,这次就在宫里安心住着, 别急着回行宫了。”

  对于裴清殊来说, 太上皇唯一能对他造成的威胁, 就是在他刚刚登基的那两年贪权不放。不过显然,这个威胁早就不成立了,所以太上皇回宫与否,裴清殊并不介意。

  唯一的差别, 不过是太上皇和林太后回宫之后, 裴清殊免不得要多跑几趟,去给他们请安罢了。

  这时,太上皇不知忽然想起什么,张开了嘴,却是欲言又止。

  裴清殊见了,不免有几分好奇地问道:“父皇有什么话想说吗?”

  “殊儿啊, 是这样。说到和乐仪年纪相仿的女孩子…朕就想到了你三妹的女儿婉云。朕知道,她不是公主,去慧曜楼学习名不正言不顺。不过她毕竟是朕的外孙女,你的外甥女,身世又那样可怜…”

  “父皇,您不必多言,让婉云也一并搬去慧曜楼就是了。”裴清殊笑了笑说:“以往是怕云儿依赖宁娘娘,宁娘娘又不舍得,才没让她搬去的。现在婉云差不多也有十岁了,想来已经独立许多。她去慧曜楼里,正好能照顾两个妹妹。”

  乐仪闻言,不禁十分不服气地说:“不是这样的皇兄,乐仪是‘仪’字辈的,她们是‘婉’字辈的,乐仪可是她们的姑姑呢!”

  “好,我们乐仪是姑姑,是长辈。”裴清殊宠溺地捏了捏乐仪的小圆脸儿,“那你年后去了慧曜楼,可要好好地听教习姑姑们的话,给两个侄女儿做表率哦。”

  小乐仪信心十足地说道:“皇兄放心,乐仪一定会照顾好两个侄女的。”

  “乖。”裴清殊放下乐仪,摸了摸她的头,“先叫乳母带你出去玩会儿吧,皇兄有事要和父皇母后说。”

  “喔。”乐仪应了一声,去拉一旁的十四,“十四哥,你陪我出去玩儿雪吧!”

  十四向来也很宠乐仪这个小妹妹,闻言正要答应,却听裴清殊开口道:“十四,你先留下。”

  十四向来很听裴清殊的话,闻言便应了一声,安抚地捏了捏乐仪的小脸儿,让她自己出去玩儿去了。

  乐仪走后,十四便好奇地问道:“皇兄,是什么事儿呀?”

  裴清殊看着眼前的弟弟,发现不知不觉,他都已经长得这么大了,竟是只比自己矮半个头。

  十四比裴清殊小十岁,在裴清殊心里,自己这个弟弟一直是一个长不大的小不点儿。

  若不是前些日子,傅太后提醒他,说是该给十四找侍寝女官了,裴清殊都没意识到,十四竟然都已经到了可以谈婚论嫁的年纪了。

  老实说,刚刚听到要给十四找媳妇儿的这个说法时,裴清殊心里是感到非常不适的。

  一个孩子,怎么能够成婚呢?

  不过,仔细想想看,当年裴清殊在十四这么大的时候,婚事都已经差不多定下来了。现在给十四挑选一位王妃,已经不算早了。

  “你年纪也不小了。年后,就该让侍寝女官教你通人事。现在正好父皇母后都在,朕想谈一谈你的婚事。不知父皇和母后,心里是否已经有主意了?”

  “这…”太上皇显然和裴清殊之前一样,一直都把自己最小的儿子当成孩子,完全没意识到他已经到了娶妻的年纪。

  这主要还是因为,十四本人的性格,还是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一样。当年裴清殊在他这么大的时候,可是比他要成熟稳重多了。

  “殊儿,阳儿还小呢,他的婚事,父皇还真是没想过…”

  林太后也道:“我没什么特别的想法,只要阳儿喜欢就成了。”

  “皇、皇兄…您说什么?婚事?”虽说十四打小就闹着跟裴清殊说自己要娶媳妇,可是真到了要相看媳妇的时候,他却怂了,“不要嘛,臣弟还小呢,您就让我再在宫里呆两年吧,嗯?”

  “朕看你是不想领差事,还想继续在长华殿里混日子呢吧?”裴清殊叹了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朕也舍不得你,只是你毕竟大了。就像乐仪要回宫里学规矩一样,你也要学会独立,自己开门建府,撑起一个家才行。”

  十四听着就觉得头疼:“可是…可是这也太突然了一点儿吧。”

  “从定亲到婚礼,至少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现在定亲,并不算早。不过朕最近要忙迁都的事情,顾不上你。你若是不急的话,就等到三月份选秀的时候,亲自去相看一番如何?”

  “啊?选秀?那不是给皇兄选妃子用的吗?”十四摆摆手,忙道:“我哪敢僭越啊!”

  “臭小子,想得倒挺美。”太上皇闻言,不由笑骂了小儿子一句:“就算是在选秀的时候给你选媳妇,那也是在挑完要进宫的后妃之后,再在剩下的秀女当中给宗室挑选。难道说,你还想和你皇兄抢人不成?”

  十四连忙把头摇得跟个拨浪鼓一样:“不敢不敢,儿子可不敢!”

  裴清殊笑了笑,故意使坏:“不,倒也不尽然是这样。在儿子挑选之前,父皇还是可以,自己先去挑选两个可心的嘛。”

  太上皇闻言,下意识地看了林太后一眼,然后赶忙把头摇得跟个拨浪鼓一样:“不敢不敢,父皇也不敢!”

  一屋子的人,都不由地笑了起来。

  …

  雍定五年,迁都一事开始逐渐步入正轨。

  除了修建宫室之外,长安城的西城、东城,都要修建一些大小不一的房子。东城是要赐给皇亲国戚们的府邸,西城的宅院,则是要租、或者卖给一些京官们居住。

  好在长安是古都,原本的建设就还算不错,用不着大兴土木。

  不过这么一折腾,还是难免要花上不少银子。

  裴清殊心里清楚,为了这事儿,在背后骂他的人肯定不在少数。

  甚至还有一些老臣,在朝上就敢公然对他冷嘲热讽,明里暗里还是不支持迁都。

  裴清殊执政,不说“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不过身为皇帝,就没几个喜欢听别人说自己不是的。

  所以对于这些顽固派,裴清殊也没怎么留情面,直接在朝上告诉他们,如果留恋故土的话,没关系,只要辞了官,继续留在京城就好了,他绝不勉强。

  这样一来,就没几个人敢再多嘴多舌了。

  毕竟现在,已经不同于裴清殊刚刚继位、手中无人可用的时候了。

  经过两次科举考试之后,裴清殊已经培养了不少和自己政见相投的人才。如果他们这些反对派辞官了的话,对裴清殊来说不仅无关痛痒,甚至他还会隐隐感到高兴呢。

  那样的话,不仅省了他的口舌,还省了朝廷的粮饷了。

  不过,裴清殊也得承认,有一些反对的声音,其实还是挺有道理的。

  比如迁都一事,花费巨大的问题,裴清殊也有同感。所以他最近,除了安排迁都的各项事宜之外,还在考虑继续开源的法子。

  由于还要防着匈奴,暂时没有兵力对付海贼和倭寇之故,海禁暂时还不能开。

  倒是可以想想办法,从大齐内部生出些银子来。

  说到这个,裴清殊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商税。

  早在裴清殊继位之初,他就想动商税这一块了。只是当时户部人人都忙得脚不沾地,根本顾不上再进一步改革。

  现在,税制改革已经进入平稳实施的阶段。裴清殊觉得,也是时候,动一动商税了。

  户部尚书龙启章,今年已经快六十了,不过他还是不愿意告老。这主要是因为他的儿子不争气,至今还没能考中进士。

  龙启章无人接班,自然不甘心就这么退下去。

  裴清殊见他身体还算硬朗,将户部打理的还不错,就暂时没有将他换下去。

  不过想要进一步改革商税的话,龙启章恐怕确实没有那个精力了。

  在把户部众人叫来紫宸殿商议了一番之后,裴清殊决定,命户部侍郎贾昂,以及内阁学士陈起等人,共同研究商税改革之法。

  商税改制,迟早会为天下人所知。所以裴清殊也没有藏着掖着,除了命贾昂和陈起负主要责任改制之外,也让其他朝臣各抒己见。无论品级高低,皆可上奏,对此事发表意见。

  这样一来,各种各样的折子不免向雪花一样地涌向了内阁。这其中,大多是一些华而不实、十分不现实的想法。很多折子都还没有被呈上裴清殊的御案,就被内阁的人给筛选下去了。

  不过,在众多的奏折当中,还是有几本,引起了裴清殊的特别注意。

第83章

  比如说,雍定四年的新科进士, 翰林韩歇的奏章里, 就提出了一个不错的法子——收取契税。

  契税是指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买卖时, 根据地契或者房契的价格, 按照一定的比例收取的一次性税收,由买家支付。

  在过去,契税时征时罢,并没有全面、详细的规定。

  韩歇提出来之后,裴清殊等人都认为可行,就在此基础之上,详细规定了契税的收取规则。

  从今之后, 不仅是买卖房屋和土地, 包括买卖奴婢、牛马等, 只要是这等制定了契约,有文书的买卖,都要收取契税。

  一般来说,能够买房置地, 呼奴唤婢的人家, 都是有一些家底的。契税的比例只有千分之一,完全在他们的承受范围之内。所以许多人都只是私底下偷偷骂了一声之后,就乖乖地向朝廷交上了这笔钱。

  千分之一这个比例听起来不高,不过在全国范围内施行之后,大大增加了大齐的财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