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的皇子们为了争夺皇位,骨肉相残的现象非常多见。然而雍定朝的皇位过渡,却是十分的平稳。

  雍定三十一年八月初八,裴清殊下诏退位,传位于皇太子裴敬坤。

  和裴清殊当初一样,皇太子初时辞而不受,直到九月初一方才顺应天命,继承大宝,改元“永兴”。

  永兴帝继位之后,先尊其父为太上皇,其母为皇太后,再封太子妃为皇后。

  接下来他没有先赐封自己的妃嫔,而是下旨晋其二弟裴敬亭为英亲王、三弟裴敬惒为康亲王、四弟裴敬翊为端亲王、五弟裴敬修为和亲王。二十出头的六皇子裴敬识,也被封为郡王。

  此举一出,所有人都交口称赞新帝的仁义。

  被晋封的几位皇子,也都对长兄心服口服,甘愿为敬坤做事。

  只有敬坤母子知道,这一切其实都是裴清殊的主意。

  裴清殊本可以像太上皇那样,在自己在位期间给儿子们晋封,以保证自己退位之后,儿子们还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不过他没有这样做。

  如果赶在退位之前对其他皇子大肆封赏的话,很容易就会让新帝有一种自己不受信任的感觉,也不利于皇子们接受他们的哥哥变成皇帝的事实。

  所以在退位之前,裴清殊开诚布公地找敬坤谈了一次,把他的想法告诉了敬坤。

  敬坤虽已过而立之年,不过他还是很敬重裴清殊这个父皇,也愿意听从他的建议。

  果然,此举一出,不仅兄弟们领情,满朝文武也都十分佩服敬坤的心胸和气度。

  敬坤本以为裴清殊年富力强,还能留在朝中给他出出主意,却没想到退位之后不过一个月,裴清殊就收拾行李,准备往西域去了。

  他是想去西域探望婉玉,还有刚满周岁的外孙。

  和其他女子相比,婉玉成婚较晚。直到雍定二十八年、她年满二十四岁的时候,婉玉才嫁给一个镇守西域的少年将军。

  婉玉的驸马名叫萧简,虽然相貌英俊,但却出身平平。他是靠着出色的武功和智谋,被婉玉自己看中的。因为萧简出身低,还比婉玉小了四岁,当时这门婚事被许多人所不看好。不过裴清殊还是尊重了女儿的意见,并且派去了自己最信任的兄长襄亲王去给他们主婚。

  如今三年过去,夫妻俩一直都很恩爱,女儿也已经满周岁了。终于卸下重担的裴清殊,打算去西域亲自会会这个骗走他女儿芳心的“臭小子”。当然主要还是见见婉玉,和那个据说十分讨人喜欢的外孙女。

  关于自己退位以后的生活,裴清殊已经规划了许久。所以在去过西域之后,他没有回京,而是去往辽国做客。

  雍定二十五年年初,已经嫁去辽国多年、做了辽国皇后的襄仪公主魏千紫传来密信,说是辽国皇帝在匈奴、大宛相继被灭之后,已经对大齐存有浓重的戒心。

  据她所调查到的信息来看,辽国皇帝意欲趁大齐不备之时,于雍定二十五年冬天对大齐发起突袭。

  辽国人会有这样的反应,出乎裴清殊的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

  为了应对辽国的突袭,裴清殊立即开始思考作战计划,并且准备在暗中调兵。

  他本想让魏千紫保护好自己,不要轻易暴露她给大齐送信的事情,等他的人来秘密护送她归齐。

  谁知在裴清殊的信送去辽国之前,魏千紫就下了毒,直接杀了和自己朝夕相处二十余年的夫君。

  魏千紫为国杀夫的这份果决,连裴清殊都有些被她吓到了。

  不过有心要偷袭大齐的辽国皇帝死了,换了魏千紫的儿子登基,的确是对大齐非常有利的事情。

  新帝登基后的第二年起,辽国便开始向大齐称臣,以大齐的附属国自居。

  和当初北夏向大齐称臣时不同的是,如今的辽国和大齐根本就没有发生过战争。辽国又不是战败国,根本就没有必要做人家的附属国。

  对于这件事情,辽国的很多老臣都非常不满,认为是魏千紫这个女人在扰乱朝纲。

  为了声援魏千紫,裴清殊像当初对待北夏一样,向辽国派去了五万驻兵。

  那些老臣的嘴,一下子就老实了许多。

  裴清殊这次去辽国,一是想感受一下异族的风土人情,二是想看看如今辽国的汉化程度如何,三是想当面感谢魏千紫这些年来为大齐所做的一切。

  虽说裴清殊和魏千紫暗中有过几次书信往来,不过他们已经许多年都没有见过面。神奇的是,两人见面时并不觉得一丝尴尬,反而像是相处多年的老友一般自然。

  为了这个,跟着裴清殊同行的裕贵太妃还有点吃味,感觉裴清殊和魏千紫有点什么似的。

  被裴清殊发现之后,还把她给笑话了一顿。

  在辽国呆了一段时间之后,裴清殊终于决定南下,重新去走当年他们一起走过的路。

  在南方各地游历了几年之后,裴清殊收到林太后病重的消息,便回到临安,为其生母林氏养老送终。

  之后,裴清殊便基本定居在了临安。只要有机会,他的后妃和儿女们也会来临安探望他。

  永兴二十三年十二月初三,裴清殊在临安行宫寿终正寝,终年七十四岁。

  帝大悲,尊谥其父为“显睿定功安民立政直义敬恭英瑞嘉泰奉天成宪仁圣皇帝”,庙号仁宗,谥“圣帝”。

  据史书记载,文宗第十二子裴清殊,宽厚仁慈,气度恢宏。从谏如流,广开言路。躬行节俭,且不近声色。

  仁宗继位三十余年来,勤于政事,励精图治;开疆辟土,仁育义征;革新税法,内政修明;重视司法,整饬纲纪;知人善用,任贤革新。

  作为大齐历史上的第十二位皇帝,在裴清殊继位之前,大齐原本已现颓势。

  是他继位之后力挽狂澜,开疆辟土,方有了大齐历史上最为兴盛的雍定盛世。

  因为裴清殊这个皇帝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强烈的个人爱好,只一心为国为民的缘故,他甚至被世人尊称为“圣人”。

  “圣皇帝”这个称呼,也盖过了“仁宗”,在民间广为流传。

  史书则称他为——“中兴之主”。【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