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脸色微赧:“当然不要紧,只是排行而已……就像我哥哥们被称作四郎、五郎、六郎,是一样的。”

他又问:“你有很多个哥哥?”

说到哥哥们杨末不禁面露笑意:“嗯,我有六个哥哥一个姐姐,都是一母所生。”

慕容筹也笑了:“看来你除了有个慈爱的父亲,跟哥哥姐姐们也很要好。”

杨末得意道:“那是当然,我兄长和姐姐都待我极好。我们家和别人家比,是没有那么富贵高华,但是一家人和乐亲近,这是谁也比不了的。”

慕容筹道:“上有慈父,下有兄姐,这么多人宠着你,居然都没把你脾气惯坏,小小年纪就如此明事理,真是难能可贵。”

杨末一向被人说家里人惯得她横行无忌娇纵刁蛮,从来没被人夸过,见他又含笑盯着自己,更觉得面红羞赧,反问道:“那你呢?你家中有没有兄弟姐妹?”

“我有很多兄弟姐妹,都是父亲的……姬妾们所生,有些见得少我都叫不上名字来。和我一母同胞的只有一个姐姐,她出嫁之后,我想见她也难了。”

他说的姐姐,应当是指慕容皇后吧。皇后居于深宫,就算是亲弟弟也只有奉召才能偶尔见一面。她想问:你都三十岁了,可曾娶亲?可有子女?又觉得太唐突,自己隐隐地似乎也不想知道,便按住了没有提,转而问:“那你是家中的长子吗?”

他点点头:“如果把姐妹也算上,排行第三。”

“按你们鲜卑的习俗,是该叫大郎,还是三郎?”

他看着她笑道:“我们没有这样的习俗,都是直呼表字。”

杨末抿唇看着他不语。他这么说,难道要她去问他的表字?未免太亲昵了些。

他看了她片刻,缓缓开口道:“母亲为我取字咸福。”

“咸阳之咸,福泽之福?咸福……”见他点头,她细细咀嚼这两个听起来有些耳熟的字。没想到他这样出身显赫、位高权重、叱咤风云的人物,会有这样一个取义平常的字,甚至与他的名毫不相关,只是蕴藏着母亲对孩子平安多福的心愿祝福。“你母亲一定很疼爱你。”

“是啊。我和你正好相反,自小和母亲在一起,父亲见得很少。他有太多妻妾儿女,不可能每个都顾得过来。母亲给我起的字他也不满意,嫌她妇人见识短浅,到周岁取名时就改了。”

难怪他名字不一。慕容筹,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确实比“咸福”更符合父亲对儿子的期许。

杨末挑他话里的刺:“谁说我和你相反,我不但跟爹爹亲,和娘亲关系也不差。只不过她生了我后身体不好,小时候是大嫂带的我,相比之下没有爹爹那么亲近罢了。”

他连连点头,忍俊不禁:“是是是,我说错话了,你一家和乐融融,让我好生羡慕。”

杨末也抿着嘴笑。豪门世家多似他家,一家之主娶很多妻妾,兄弟姐妹虽多却不亲热,搞不好还要闹出种种龃龉争端;妻妾少的,难免子息单薄门庭不旺。像她爹娘这样夫妇二人琴瑟和美、子女又多的,确实是难得的福气。

对视半晌,他轻声道:“以后你也可以……这样叫我。”

杨末抬起头,有片刻愣怔:“什么?”

他却只是一笑,丢下她满腹心思兜转,自己转身下床披衣,端起锅碗走向屋后水潭。

难道他的意思是,要她以后叫他……咸福?那两个字在她舌尖滚了无数遍,明明是很平常的两个字,却好像涩在嘴里,怎么都吐不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这次感情戏发展够快吧?两章之内就有吻戏哟~~

第三章 点绛唇 1

又过了两三日,持续的阴雨终于逐渐止歇,虽没有云散放晴,总算是不再下了。雨后山林的空气中还带着绵绵水气,微风吹来格外清新。

杨末的肩膀被树枝穿透,但幸而没有伤到内脏筋骨,只是皮肉伤,养了几天便大有好转,除了右臂不能使力,下床行走自理已无碍了。早上她醒来发现床尾整齐,咸福不在屋内。檐下的陶铃声被一阵尖锐的啸声压过,像是某种猛禽的嚣叫。

她走出木屋,看到咸福站在高处山石上,臂上停着一只个头小巧的灰色鹞鹰。那鹰似是训练过的,并不怕人,站在他手臂上左右张望。他从鹰爪解下一节竹管,里面塞着一团布条,上有文字。

杨末走过去问:“怎么了?哪里来的鹰?”

咸福面露喜色:“这是我们传递消息的鹞鹰,恰巧从这里经过。可惜不知道此处方位地名,否则只需要借鹰传信,立刻就能召人来救我们出去。鹞鹰识途,我留下讯息让它带出去,不日也会有人寻来。”他回到屋内,从烧灭的火堆里捡出一截细木炭,在布条上写下求救字句,重新绑回鹞鹰腿上,吹哨将它放走,直向西北面飞去。

杨末看他满面笑容,心中有些失落,转头望着屋檐下的铃铛:“这几日每夜都听着铃声入睡,回去后听不到了,不知会不会反而睡不着。”

咸福目送鹞鹰消失在天际,回头见她双眉轻蹙闷闷不乐,敛起笑容道:“末儿,你不高兴么?”

她盯着陶铃呆呆道:“我为什么要高兴。”

“你……不愿离开这里?”

杨末转回头,见他探寻地望着自己,目有深意,勉强笑道:“你跟你的属下接上头了当然高兴,我却是吴国人,不是应该担心自己即将落入敌手才对?”

咸福道:“你放心,你跟着我自当护你周全,他们不敢为难你。”

杨末扭过头去:“两国正当交战,你们鲜卑人侵占我们大吴的疆土,我才不要再承你们的恩情,免得将来在战场上遇到了下不去手。”

咸福反驳道:“明明是杨行乾先占了易州,我们才会发兵反击,战场也在我大魏境内,怎么倒变成了我魏国侵略你们吴国?”

“大……杨将军攻占易州,不也是因为易州的军官南下抢掠,杨将军反击得胜,一路追击才打到易州的吗?再说易州、燕州、蓟州这方圆数百里的沃土,自古就是我们汉人的家园,平白被你们鲜卑人霸占了百年之久,早就该要回来了!”

“燕蓟等州是前朝灵帝赠予大魏,和吴国有何关系?我朝自文帝以来,胡汉一统,兼容并蓄,鲜卑人、羌人、汉人,都是我大魏的子民,这才是天下共主海纳百川的胸襟气度。燕蓟早就是大魏的领土,何来归还之说?吴军踏上我大魏的土地才是侵略之举。”

一说到国家大事,杨末的血气上来了:“你们鲜卑人兵强马壮势如虎狼,我们大吴崇文尚礼不重兵革,岂有文士侵略欺负武人之理?”

咸福反诘:“兵强马壮就一定会侵略邻邦?武夫就一定欺负弱者?自你吴朝开国以来,两国以白河为界,可曾向南扩过半分?反倒是你们吴国的皇帝多次北伐侵扰,被我鲜卑勇士驱逐回去!”

杨末跟他争得面红耳赤,各有各的理,谁也说服不了谁。吵了半天,咸福先觉得两人行为过于孩子气,失笑道:“我救了你的命,你却和我大吵大闹,这是对待恩人的态度吗?”

杨末气得跺脚:“那你干吗要救我?为何不一刀将我杀了,现在就没人跟你争了,还为你的国家立了一功呢!”转身就要走。

咸福笑着拉住她:“国事是国事,私事是私事,现在你我二人流落山野相依为命,就不说那些了好不好。”

杨末甩开他的手:“谁跟你有私事!”

这句话一出口,周围似乎一下子就安静了。杨末背着身,胳膊却还被咸福握在手里。她想走走不开,掉头回去又实在没有那个脸,只好僵硬地站着。他本来扣在她的手肘处,掌心慢慢地向下滑,一直滑到手腕那里。再向下一点就能握住她的手了,他却突然放开,负手背在身后望向远处。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前读这样的诗句,只觉得词句平常,不能体味其中意趣。亲身在山中过了几日,才知山水闲云之妙,竟有些舍不得回去了。”

说完久久不见身后有动静,他回头一看,她已经闷声不响回屋去了,那一扇木门还随着她的动作悠悠晃动。

咸福跟进屋内问她:“末儿,你家住哪里?等我出去了派人护送你……”

杨末坐回床上,背对他道:“你只管回你的军营做你的将军,我自己有脚不用你管。”

“末儿,我……”

她躺下把被子往头上一蒙,不再理睬。

两人一整天都没再说话。或许是因为心情郁结,也可能前几天受的凉现在才发作出来,她的伤口竟又反复。中午咸福以为她赌气不起来,傍晚叫她仍不应,去拖她起床时才发现她双颊通红,浑身滚烫。

杨末还没烧糊涂,推开他道:“说了不要你管……”动作大了牵动伤口,她哼了一声。

咸福看到她右肩的绷带上似乎有血迹渗出,想去看又被她挡住。她伤在尴尬的部位,清醒之后他就没再给她换过药,不知她伤势究竟如何。费了些许力气才按住她手脚,她还不听话地扭来扭去想要挣脱。咸福轻斥道:“才夸了你明事理,一糊涂又闹起脾气来,像个孩子似的胡搅蛮缠,看来这才是真性情流露。”

杨末道:“我本来就胡搅蛮缠,干你何事?又不是我求你救我的。”

“是我多管闲事,但救人救到底,让我看看你伤口如何了。”腾出一手去解她胸口绷带的结。

杨末脸颊绯红,也不知是羞涩还是因为发烧,结结巴巴道:“男女授受不亲,我、我自己来……”

“你自己怎么看肩上的伤口?也不知道是谁说的,只把我当叔叔伯伯看待,现在又纠结起男女有别来。”

“就算是叔叔伯伯,也不能……”

绷带结打得很紧,他用力过重手下一滑,手掌触到她腰腹的肌肤。少女的肌肤光滑柔腻,他的手顺着她腰间的弧线就滑了下去。

两人都不说话了,专心致志地对付绷带伤口,只怕一开口又惹尴尬。解开表面两层,底下已经和伤口血痂结在一起,咸福只得用匕首把绷带割开,才发现她前胸的创口已经感染化脓,难怪她发起高烧。山中没有医药,十分危险。

“就算我的下属看到讯息找过来,至少也要两三日过后了。你的伤口恶化这么严重,怎么也不吭一声?我不该放着你不管,应当每日检查换药才对。”

揭开绷带撕裂了创面,杨末疼得有些气短:“背后要不要紧?就怕里面也坏了。”

咸福检查她后背伤处:“后面已经结痂了,应该没事。”

木刺从她后背刺入,背后伤口大,前面伤口小,既然背后没事,应当没有大碍。她低头仔细观察了一下伤口:“应是表面清理不当所致,把脓血挤出腐肉挖去,就不会蔓延到深处了。”

咸福吃了一惊:“什么?你要……这没有麻药,生生挖肉,怎么扛得住?”

“那能怎么办?总比伤口腐烂丢了小命强,坏死的皮肉也没那么疼。古有关公刮骨疗毒,一面还能泰然自若地下棋,我的伤比他可轻多了。”杨末惨笑,“咸福,我自己不行,你得帮我……”

“关公是什么人物,你只是个小姑娘,如何跟他比?”他盯着她看了半晌,“要准备些什么?”

咸福按她要求的,先把匕首和布条都用开水煮透,净布在火边烘干。杨末肩膀伤口周围用热水清洗干净,咸福双手也反复烫过。他握着匕首,见她面容平静,并无半分害怕之色,嘱咐说:“你要是痛得厉害,就咬住被子,会好一点。”

杨末点点头:“没事,小时候我淘气爬树把胳膊摔脱臼,怕爹娘知道要责骂,就让哥哥偷偷给我接上的,我能忍得住。不过你下手干脆利落一点,可别拿我当鸡肉似的割。”

那次摔折胳膊当然又是和兆言、七郎一起。当时她十岁,兆言八岁,她硬忍着没哭,反倒是兆言被她吓哭了,这免不了又成了日后她笑话他的谈资。

咸福谑道:“看来你从小就是个调皮捣蛋不安分的主,什么明事理知是非识大体都是做做样子而已。”

杨末不同意:“调皮捣蛋和明事理又不冲突,就不能……啊!”

趁她分心和他顶嘴,他那边已经一刀下去,切入肉中。原来他只是故意顾左右而言他转移她的注意而已。

纵使如此,她还是痛得眼冒金星一头冷汗,抓住他的手臂险些晕厥过去。她咬住了牙关没有叫出来,强忍的模样却让他心头揪起,下不去手了,把胳膊伸到她面前:“疼就咬着。”

杨末张口咬住,发现是他的手臂,又扭头松开:“你快一点……战场上杀伐决断,怎么这点小事……还犹豫……”

咸福看着她因为疼痛而扭曲苍白的面庞,额上冷汗涔涔,顷刻就打湿了她鬓边碎发。那一刀仿佛剜在他自己心上。

他狠下心肠,刀尖沿着伤口化脓处划了一圈,把腐坏的血肉整块挖下丢入火灰中,敷上止血清毒的草药,迅速用绷带缠紧,照着原来的模样包扎好。

杨末躺回床上,剧痛余韵仍在,她喘得厉害,背上额头都出了一层冷汗。歇了很久,疼痛才慢慢减弱下去,身上又忽冷忽热的,似在炭火上炙烤,又像从冰水里捞过。

咸福用热手巾替她擦干脸上的汗水,她虚弱地冲他笑了笑:“熬过今晚不继续发热应该就没事了,你又救了我一命。”

咸福坐在床边:“那你打算怎么报答我?”

“这倒把我难住了。我有的东西,你也不稀罕……”

他伸手替她把一缕粘在脸上的湿发拨开,手指停在腮边流连不去:“末儿,我从未见过你这样的姑娘。”

杨末笑道:“说得好像你见过很多姑娘似的。”

他也笑了:“不少。”

她心头微酸,但此刻实在没有力气去深想。“世上的姑娘千千万万,各有各的独到之处,你只不过恰巧没有见到我这种而已。”

咸福说:“是啊,为何不让我早些遇到你。”

这话头让她不知该如何继续:“身边熟知我的人都说我脾气不好惹人讨厌,你也就是才认识我几天,了解不深而已。”

咸福微笑道:“末儿,虽然我和你相处不过数日,却深有一见如故之感,只道相见恨晚。”

“你一定和很多姑娘相见恨晚过。”

他神色不变,只是目光沉沉地盯着她:“这倒是头一回。”

作者有话要说:改错字

整齐的发表时间被破坏了ToT

第三章 点绛唇 2

杨末被他看得浑身不自如,故意岔开道:“说我和其他姑娘不同的,你可不是头一个。我也有个外甥,也是个身边有很多女孩儿抢着要嫁给他的臭小子,他老说像我这样的姑娘以后肯定没人要嫁不出去,我猜他的意思和你差不多。”

“确实与众不同,心志比男人还要坚忍,发起脾气来,又像小孩子似的刁蛮。”他轻笑道,“但我觉得你外甥和我不是一个意思。还有,为什么有很多姑娘想嫁就成了臭小子?这又未必是我们想的。”

“没事撩拨那么多姑娘动芳心,可不就是臭小子?居然还说‘不是我想的’,是想撇清责任吗?听着就是个放浪的花花公子腔调。此非良人,劝那些姑娘趁早擦亮眼睛的好!”

咸福被她逗笑:“你才十五岁,你懂男女之事的玄妙么?有些事可不是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假如你喜欢的人偏偏不喜欢你,或者你们两个互相有意,但因为一些别的原因就是不能在一起,你怎么办?”

杨末抬眼看了看他:“那我就……忍着。”

“这种事忍不了的。”

“没有什么事忍不了的,会比剜肉刮骨更疼么?”她抿起唇,“男女情爱要两情相悦才和美,一厢情愿长久不了。倘若因为其他原因不能厮守,必有其为难之处,人生在世又不是只有情情爱爱,还有许多其他的艰辛,那些也许比斩断情丝更痛苦。”

咸福也和她抬起杠来:“这些你还做得了主,那假如有个你不喜欢的人痴恋你呢?你能拿他怎么办?”

“哪有平白无故的情意?我又不是你,声名在外、家世显赫、长得好看,招来那么多无端的痴心。连我外甥都说我要嫁不出去,你也说我心志像男人、脾气像小孩,就是没有姑娘家的可爱,我中意的人都未必会看上我,何况是单相思?”说着她瞥了他一眼,自己也觉得沮丧。

“也许……”他坐在床沿居高临下盯着她瞧,目光幽深,“就是有人看到你的好,偏偏喜欢你这样的。”

杨末心中忐忑,转开去看屋顶的茅草房梁。

过了片刻,咸福又放缓语气闲聊问道:“你那外甥长得俊俏么,家境是不是很好?”

她脑中浮现出兆言的面容,一直和他胡闹玩耍,对他的印象就是个顽劣的皮猴,倒忽视了他也是个英俊漂亮的少年。“他母亲很美,他是也挺好看的。家境么……比我家强多了。”

“所以啊,有很多姑娘想嫁给他,是冲着他的家世和相貌去的,其实并不了解他的脾性为人,是不是?”

沈兆言那个臭脾气,了解后还想嫁给他的姑娘,一定是眼瞎了吧?她想着就觉得好笑,嘴角扬起。

“我也一样。你不是说了么?声名、家世、长相,因为这些招来的痴心,与我有什么关系?还要被按个招蜂引蝶的浪名。”

杨末撇撇嘴:“得了便宜还卖乖。”

“说我是放浪的花花公子,着实冤枉。”咸福俯下身来,唇角还带着笑意,凑近了更见他双瞳如漆,深如幽潭,“那些无谓的痴心不敢领受,但是我自己喜欢的姑娘,决计不会辜负。”

她闪烁地避开他的目光,抬杠道:“说不定你喜欢的姑娘偏不喜欢你。”

“是吗,”他笑了笑,眼中似有光华流转,“这倒还没遇见过。我只有再加把劲,让她也喜欢上我了。”

这一笑起来如旭日破晓、繁花初绽,直令她头晕目眩。她索性闭起眼,把被子拉到头上:“我有些倦,我要睡了。”

咸福把她蒙脸的被子拉下来掖在颈边,柔声道:“你放心睡吧,有我在旁边看着。”

杨末闭着眼,仍感觉到他的目光仿佛胶着在自己脸上,也或许是温暖跳动的火光,让她产生了旖旎的错觉。她心里叹息:他这样的人,喜欢哪个姑娘,哪还用得着去努力。

夜里杨末又有点发烧,咸福反复用布巾蘸了凉水盖在她额头上祛热降温,一直熬到凌晨,体热终于降下去了。

发热疼痛时她又开始呓语,说各种撒娇的话,也就这时才显出几分小儿女的娇憨。他听她软软地喊着“爹爹抱”“末儿痛要揉揉”,想起她之前强忍剧痛不吭声的模样,心中又痛又怜,在她身侧躺下,隔着被子将她拥入怀中。她又往里钻了钻,寻着个舒服的姿势,终于觉得安心了,鼻息加深逐渐睡熟。

梦呓时她叫了好多人,时而喊爹爹、娘亲,时而喊大哥、七哥、靖平。其余皆是她的亲属,只有靖平不知是何人,听得他皱起眉头。等她睡熟了,他才悄悄放开她下床,身子一动,她立刻从被下伸手抓住了他的衣角,嘴里模糊地喊了一声:“慕容……”

他凑近去听,她却又不吱声了。又等了片刻,他轻轻地掰开她的手指,正要放回被中,又听到她清晰地吐出两个字:“咸福。”

他蹲在床边握着她的手,觉得怎么也放不开了。

这回杨末彻底除了病根,好得很快,过了两夜便恢复自如。天气也逐渐晴好,雨停过两日,山上泥泞渐渐吹干,屋后水潭也浅了下去,可以涉水入内。

早上杨末醒过来,屋里弥漫着一股奇异的味道,有点香又有点腥气。她转头看到咸福正在火堆边忙活,锅里咕嘟咕嘟不知煮的什么汤水,热气腾腾。

“你在忙什么?”

咸福回头对她展开笑颜:“你醒了?我从水塘里捉了两条鱼,想给你炖点汤补补身,可是怎么煮腥气都煮不散,这怎么喝?”

杨末探头看锅里,两条鱼还不小,有一掌多长,已经煮得骨肉分离快碎了。“鱼鳞刮了吗?鱼腹内的肚肠也都要去掉。”

咸福笑道:“末儿,我虽然没有烹制过鱼,但好歹吃过,这两样当然知道要清理干净。”

“鱼鳃呢?”

“鱼鳃?那是什么?”

她拍拍自己脸颊:“就是腮帮子里面的,红红的像梳子一样的东西。那个最腥了,一定要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