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产婆接生完之后,卫沨命人给了她们封口费,并将她们各自送回了老家。如今局势未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件事还是越少人知道的越好。

两个孩子不能长得一样,主要是怕日后争权夺势。如今既然俩人长得不一样,是不是一切就好解决了?苏禧忐忑不安地望着卫沨,希望他能给自己一个肯定的回答。

卫沨没有叫她失望,道:“放心,长得不一样总比长得一样要好。幼幼,你还记得我说过的话吗?无论是男是女,我都会护你们周全。你如今只需好好调养身子,其他事情交给我就行了。”

苏禧望着他,踟蹰良久,还是忍不住问:“可是…庭舟表哥打算怎么解决?会不会对你有什么不利的影响?”

卫沨缓缓婆娑她的手心,没有回答。苏禧就知道了,影响肯定是会有的。她咬了咬唇,决心道:“不如你对外声称我只生了一个孩子,我带着小的住外面…等你登基之后,我再带着他回来…”

这个办法未尝不可。可是她回来之后呢,该如何解释这个孩子的来历?最终还是瞒不住的。她正义凛然的小模样太严肃,卫沨失声轻笑,故意板着脸问:“你和小的住在外面,我和大的这个怎么办?难不成你不要我们了?”

苏禧低头瞧了瞧两只熟睡的小猴子,扁扁嘴,“…当然要的。”这不是没有办法了嘛。

卫沨就道:“如今卫渊起兵造反,待大理寺那边拟好罪词之后便能定罪了。季常无心权势,加上他的身体…他与我说过,日后只想当一个闲散王爷。幼幼,你认为短时间之内,那群言官还能找到更合适的储君人选吗?”

苏禧恍悟。那些大臣考虑的东西可比她多多了,不能只因为她生了两个儿子,就剥夺了卫沨的储君之位吧。况且眼下朝中正乱着,先前拥趸卫渊的官员都被监禁了,昭元帝要彻查究竟有谁参与了谋逆一事。朝中人人自危,最希望的恐怕就是新帝登基,大赦天下了,谁还顾得上她生了几个儿子呢?

苏禧翘着嘴角,笑得有点傻乎乎的。外面起风了,卫沨起身去窗边关上窗户,她在坐月子,叶嬷嬷和鲁嬷嬷特地叮嘱过不能受凉受冻。他回到床边刮了刮她的鼻尖儿,揶揄道:“朕若是连自己的儿子都护不住,还当什么皇帝?待他们两个长大之后,各凭本事,谁有能力谁便坐上龙椅。到时候你再给我生一个女儿,我们就安安稳稳地过后半辈子。”

苏禧撇了一下嘴角,嘟囔道:“庭舟表哥还没有当皇上呢,就摆起架子来了。”

然而没想到,这句话还真被她说中了。

一语成谶。几日之后大理寺卿拟好了卫渊的罪状,由卫沨亲自送到卫渊面前,让他签字画押。昭元帝经过这件事后,身子一下子大不如前,卧床躺了大半个月,好了之后便开始跟礼部的交代退位一事。

卫渊供认罪名之后,朝廷发了诏书,广告天下。

当初参与谋反的叛党一个也少不了,卫渊认罪不久,他们也被定了罪。朝廷足足清缴出了七八十人,既有直接参与的,也有受到牵连的,或是不尽职尽责的,皆被带到了东华门门口,斩首示众。

那日苏禧在家里坐月子,顺便看着两只小家伙儿。卫沨亲自监斩。

刽子手手起又刀落,犯人换了一拨又一拨,最后砍得手都发软了,血水从台子上流下去,围观的百姓也从一开始的义愤填膺,最后渐渐变得没有声音。从晌午到傍晚,京城的晚霞也被染红了似的,比往常更秾艳蘼丽。卫沨就坐在最前方,直到最后一个犯人被押上来。

卫渊一身囚服,双手被捆在身后,跪在筑台之上。

卫沨特意将他留在最后,让他亲眼看着那些叛党一个一个死在他面前。卫渊看到这会儿已经麻木了,双目赤红,紧紧盯着卫沨,骂道:“要杀要剐给个痛快。”

卫沨面无微澜,婆娑手中的最后一个令牌。许久,才扔下去道——

“行刑!”

刽子手扬起大刀,继而落下。

第135章 稚言稚语

回到晋王府时,正是酉时。夕阳西陲,暮色霭霭,房顶的琉璃瓦被镀了一层柔和绮丽的橘红。晚霞从槛窗内照进去,落在紫檀大床上一大二小,三张小脸上,叫刚走到门边的卫世子看得有些出神。

苏禧还在坐月子,身子正在逐渐恢复中。她是忍受不了邋遢的,虽不能洗澡,但每天都会让听雁、听鹤烧盆热水擦身子和手脸,用篦子早晚梳一次头。就见她穿着半旧的藕荷色衫子坐在床头,肤容明洁,双目滢滢,正在端详躺在身边的两只小家伙儿。

两只小家伙刚刚睡醒,粉粉嫩嫩的圆脸蛋藏在洒金红的襁褓里,比刚生下来的时候长开了一些,不再像皱巴巴的小猴子了。大的攒着肉呼呼的小拳头,一副要睡不睡的模样;小的不老实地蹬了蹬肉腿,又吐了吐舌头,兴许是想吃奶水了。他出生时就小,后来却比哥哥吃得还多。

苏禧给他们俩起了小名,大的叫稚言,小的叫稚语。大名要留着给昭元帝起。

苏禧抱起小的这只,拿手指小心翼翼地戳了戳他的小嫩脸,又捏捏他的小手。稚语喜欢娘亲香喷喷的怀抱,苏禧拿手指碰他嘴巴的时候,他一张口就给叼住了,像吸奶水那样嘬了两口,发现吸不出来奶水之后,“嘤嘤呜呜”地哼唧了两声,还是舍不得放开苏禧的手指头,继续含在嘴里又嘬了两口。

苏禧瞧着他一边吃自己手指头一边哼唧的小模样,忍不住轻轻一笑,道:“贪吃鬼。”

她没有喂过两只小家伙奶水,卫沨让人请了专门的奶嬷嬷,每天按时给他们喂乳汁。

苏禧见稚语吸自己的手指头吸得津津有味,不清楚他是不是饿了。

她想了想,没听下人说卫沨回来,就想给稚语喂点奶水。

说起这个…苏禧就有点羞耻。

苏禧生育之后胸脯开始涨仆仆的,两个又白又圆的小香瓜盛满了乳汁,有时候乳汁太多了,还会有点疼。可是卫沨却不让她喂两个奶娃娃,说什么都是他的,夜里趁着俩儿子睡着的时候,推高她的衣裳,头就埋进她的胸口…他这么大的人了,还跟自己的儿子抢奶水,苏禧都替他不耻!

苏禧也反抗过,奈何双手被他按在头顶,没有一丝一毫反抗的余地。她羞得狠了,湿漉漉的眼睛瞪着卫沨,语气带着娇软和恼怒,“卫沨,你…你快住手!”

卫世子非但没有住手,反而更重地嘬了两口。精壮的手臂搂着她的腰肢,沉沉的,诱哄的说:“幼幼,你饿了我几个月,还不允许我讨这点甜头吗?”

这话说的好像有点道理。

苏禧仔细想了一下,卫沨没去边关的时候,好几次晚上忍得受不了了,却又不得不为了她腹中的胎儿着想,生生打住,只能黑着脸去净室洗冷水澡。眼下自己刚生完,身子尚未恢复好,仍旧不能行房,他还得忍耐一阵儿。

这么一想,卫沨是挺可怜的。她一心软,就被他得逞了,一对小香瓜落入他手里,被他翻来覆去地玩弄。

胸口到这会儿还留着他吮咬的红痕。

苏禧被一阵哭啼声打断了思绪。许是觉得娘亲抱弟弟抱得太久,不抱他,哥哥稚言“哇”地一声哭了出来,觉也不睡了,哭得伤心欲绝。苏禧赶紧放下小稚语,把稚言抱了起来,轻轻地拍打他的后背心疼地哄着。

稚言平时不怎么爱哭,弟弟稚语才是小哭包。眼下一哭就有些刹不住,哭声响亮,委屈的不行。

苏禧怕他把嗓子哭坏了,手忙脚乱地哄,可惜没什么效果,他还是不停地哭。

苏禧正头疼,就听见一阵脚步声从外头走来。抬眸见卫沨站在自己跟前,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求助道:“庭舟表哥,你快来帮我看看,稚言怎么哭了?”

卫沨刚从刑场回来,一袭玄青色长袍,墨靴和衣摆上沾着不知道是谁的血迹。他看着苏禧双手举到自己面前哭得泪汪汪的小泪包,伸手想接,手刚伸到一半却停住了,不想让自己身上的血腥味儿冲撞了儿子。

不过稚言可没他爹想的那么多。苏禧抱着他往前送了送,他的小手心碰到卫沨的手指,下意识就紧紧地握住了。

神奇的是,卫稚言躺在娘亲的怀里,握着爹爹的手指头,果真就立马不哭了。

苏禧仰起头,眼睛弯了弯,道:“庭舟表哥,稚言好像挺喜欢你的。

软软乎乎的手心儿包裹着他的手指,卫沨垂眸看了看这个白白嫩嫩的小东西,少顷弯了弯唇,道:“跟你娘一样娇气。”

苏禧解释道:“小孩子哭是正常的,谁家的孩子不哭…”说完觉得不对劲,嘟着嘴补充道:“我才不娇气。”

卫沨低笑,俯身在她脸颊上亲了一口,故意道:“小娇气包,我去里面洗澡,一会叫嬷嬷把这两个小家伙抱到隔壁。”

他最近忙,难得有空跟她单独相处,自然不希望被两个小胖团子打搅了。

苏禧抿着粉唇点了点头。

*

杨嬷嬷和柳嬷嬷分别是稚言稚语的奶嬷嬷,皆是良家人,前不久刚生完儿子,奶水充足,儿子断了奶后边被晋王府请了过来。

因着自己也有孩子的缘故,两位嬷嬷对待孩子十分细心。加上稚言稚语生得精致,像粉雕玉琢的小团子,又乖又可爱,颇讨人喜欢,别说是这两位奶嬷嬷了,就是苏禧跟前的四个大丫鬟,对两只小家伙儿也爱不释手。

杨嬷嬷和柳嬷嬷把稚言稚语抱下去后,没多久,卫沨就洗完澡从净室出来了。

卫沨为免身上的寒气传染给苏禧,坐在床边的绣墩上,语气正常道:“今日涨奶了吗?”仿佛在谈论今天早晨吃了什么一般自然。

苏禧俏脸“腾”的一下就红了,嗔道:“卫沨!”

幸好屋里的丫头都下去了。她对上他似笑非笑的眼睛,不好意思地咬了咬唇,终于还是老实交代:“今儿早上有点涨涨的…杨嬷嬷和柳嬷嬷过来,帮我…”后面“挤出来了”那四个字,说得比蚊子还轻。

就见卫世子脸沉了沉,走过来道:“她们碰你了?”

苏禧不明所以,眨巴着大眼睛点了点头。挤出来自然要碰到的,他脸色那么难看做什么?

卫沨坐在床沿,盯着她的眼睛,掌心覆上她软软鼓鼓的小香瓜,缓慢迟重道:“幼幼,这里只有我能碰。”

苏禧往后躲了躲,拍开他的狼爪子,青天白日的,他这是做什么呢。“你又不在家…难道我还要等你回来吗?”说着小声地嘟囔了一下,“涨奶很难受的。”

卫世子果真认真地思索了一下。

很快,苏禧就后悔说过这句话了。因为接下来的几天卫沨出门前都会把她按在床上,吸干净她的奶水才肯出门。

苏禧不晓得别人家是不是这样的。有一回稚言稚语想吃她的奶水,可是却被卫沨出门前吃光了,两只小家伙儿哭的一个比一个响亮,闹得她一点办法都没有。最后是乳母将他们抱下去喂奶,他们才不哭了。

苏禧觉得有必要好好跟卫沨说一下这个问题。

“稚言稚语没有被我喂过,日后跟我不亲了怎么办?”

卫沨轻轻拧了拧她的小脸,有理有据道:“他们是男孩子,日后就是男子汉,成日溺在母亲怀里像什么样子?”

苏禧气呼呼地理论:“可是他们还没满月呢!”

卫沨气定神闲道:“这些品格本就该从小培养。”

“…”苏禧说不过他,在心里翻了一个白眼。说得好像他自己不腻人似的。

*

稚言稚语满百日的时候,苏禧和卫沨带着他俩进宫,去见了昭元帝和刘皇后。

苏禧好不容易坐完了月子,里里外外把自己洗了一遍,又涂了香喷喷的蜜露,这才觉得自己能见人了。就是刚生完孩子,身材有点走样,腰肢不如以前纤细了,她为了尽快恢复身材,就让听雁帮自己在腰上缠了几圈白绫,缠得紧紧的,这才出了门。

皇后娘娘见了襁褓里吐泡泡的稚言、稚语后,轻笑了笑,称赞道:“像幼幼,生得真标致。”

卫德音听说苏禧带着两个小弟弟来了,兴冲冲地就跑了过来,站在苏禧脚边,仰着小脸儿,巴巴地举高双手:“我要看侄子,皇嫂嫂,徳音想看小侄子。”

经过皇后娘娘几番教导,卫德音终于学会叫苏禧“嫂嫂”而不是“姑姑”了。

这“小侄子”也是皇后娘娘教的。

前阵儿卫渊造反,虽然捉了她威胁昭元帝,但没有伤害她。事后她因为害怕,沉默了好长时间,皇后娘娘担心,就叫人去苏府请了苏柏羽过来陪她。可她一张口就叫苏柏羽“柏羽侄儿”,苏柏羽酷酷的小脸当场就绷不住了,半天没有跟她说话。

最近苏柏羽来的次数多了,卫德音才慢慢恢复活泼。

苏禧让奶嬷嬷把稚言稚语放在一边的藤面罗汉塌上,摸了摸卫德音的小脑袋,问道:“徳音喜欢小侄子吗?”

卫德音用力地点了点头,“喜欢!”说着就迫不及待地噔噔噔跑到罗汉塌边上,脱了鞋子,爬到两只软团子身边,好奇地戳戳稚言的脸蛋儿,又捏捏稚语的小手,末了托着腮帮子欢欢喜喜地一笑,道:“小侄子好可爱呀。”

稚言被人戳了脸颊也没反应,老神在在地窝在襁褓里,闭着眼睛像是睡着了。

倒是稚语,顺势抓住卫德音的手指头,一边吐泡泡一边伸舌头,小肉腿一蹬,就把身上的襁褓蹬散了。卫德音扭头,见皇嫂嫂正在跟母后说话,没注意到这边,就自告奋勇地捏起洒金红毯子的一角,重新给小侄子裹襁褓。

可是她自己都不熟练呢,好不容易给小侄子盖好了,小侄子又伸腿一蹬,襁褓再次散了。卫德音担心他着凉,就用两只小手按住襁褓两边,紧张地看着稚语。

这下稚语蹬不动了,乌黝黝的眼睛盯着她看了看,然后小嘴一扁,“哇——”地哭了出来。

卫德音有点慌了,赶紧松开,愧疚地握着他的小手道:“小侄子别哭,呼呼,姑姑给你呼呼。”

那边苏禧听到哭声,得知了前因后果后,颇有些哭笑不得。她抱起小胖儿子,轻轻拍打他的后背,一边哄一边道:“徳音姑姑在跟你玩呢,你哭什么呀?你看哥哥都不哭。”

稚语趴在苏禧怀里,小脑袋搁在她的肩膀上,哭了一会儿,就抽抽噎噎地睡着了。

*

这厢,卫沨见过皇后娘娘后,就去了御书房见昭元帝。

昭元帝比之上个月清减了许多,许是卫渊造反的事叫他太伤神,即便现在已经太平了,他的身子仍旧没恢复过来。就见他坐在檀木髹金龙椅上,翻看着奏折,时不时停下来揉一揉眉心。

卫沨行礼,“参见陛下。”

昭元帝叫他平身,看了一眼他身后,道:“怎么没把你儿子带过来?”

卫沨道:“幼幼在昭阳殿陪皇后娘娘说话,孩子离不开她。陛下若是想见幼子,我这就让幼幼把他们带来。”

“不麻烦了,一会朕去昭阳殿看看便是。”昭元帝摆摆手,旋即想起了什么,意味深长道:“听说你得了两个儿子?”

第136章 就事论事【补字】

“正是。”卫沨颔首,不避不讳。

昭元帝放下奏折,倚靠在龙椅上,目光深远地看着他,过了许久也不开口。

卫沨视线微垂,不慌不忙。仿佛两个儿子对他而言与一个儿子没有什么区别,他心中已经有了决断,况且他答应过苏禧,不会叫稚言、稚语任何一个受到伤害。

昭元帝咳嗽一声,索性开门见山地跟他说了,“你应当知道,双生子在皇室是件麻烦事。将来朕退位之后,你若要立太子,这两个孩子就只能有一个活着。”说罢掀眸看了卫沨一眼,斟酌片刻,问道:“你想好了么,这两个孩子想留哪个?”

卫沨面色不改,声音却低了下来,“臣两个儿子都想留着。”

就见昭元帝笑了笑,下一瞬正色,道:“朕只能让你选一个。”

卫沨沉默不语。袖中的手却暗暗紧了紧。

这一个月来他虽然跟稚言稚语相处得少,但是每次从外面回来,苏禧都会叫奶嬷嬷把他们两个抱来,担心他跟孩子生疏了,就叫他轮番抱抱他们。那两个小家伙不老实,经常小嘴一扁就“哇哇”尿他一身,他虽然嫌弃,但毕竟是他的儿子,鲜活稚嫩,更要紧的是苏禧喜欢,把他俩当成宝贝疙瘩一样疼着。

倘若这俩孩子任何一个有事,苏禧都不会接受,更不会原谅他。

良久,卫沨仍是那句话:“恕臣不能选择。臣只想两个都留着。”

昭元帝看着他,末了起身,一边往外走一边道:“朕再给你三天时间考虑,到时候无论如何,你都得给朕一个答复。就算朕不逼你,等你即位之后,朝廷上的那些言官们也会逼你做选择。”走到门口想了想,往昭阳殿而去,“走吧,陪朕去看看你那两个儿子。”

到昭阳殿的时候,稚言、稚语已经躺在藤面罗汉塌上乖乖地睡着了。

昭元帝负手过去看了看,大的稚言眉目疏朗,长得像卫沨;小的稚语五官精致,更像苏禧。他没说什么,替两个孩子掖了掖襁褓,就坐到前面跟皇后说话了。

苏禧不知皇帝与卫沨讨论了什么。卫沨看似面色如常,但他藏在深处的压抑,她却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昭元帝没说给稚言、稚语起名字的事,只闲话了几句家常。晌午一起用了午膳,苏禧便和卫沨一起告辞出宫了。

“庭舟表哥,陛下跟你说了什么?”回去的路上,苏禧歪着脑袋问道。

卫沨握住她的手,指腹轻轻婆娑她的指尖,缓慢道:“问我城中修建得如何,又说起给上回镇反有功的士兵赏赐一事。”

苏禧抿抿唇,提醒道:“没有说给稚言、稚语起名字的事吗?”

卫沨微微一顿,旋即伸手揉了揉她的耳珠,若无其事道:“可能是陛下忘了,下回我入宫的时候再问问他。”

苏禧慢吞吞地颔首,想说什么,最终还是没有问。

*

晚上苏禧亲自给两个儿子洗澡。才刚入秋,屋里就烧起了地龙,两只白嫩嫩、光秃秃的小家伙被丫鬟轻轻托着,苏禧打湿了柔软的巾子,一点点给他俩擦身子。

弟弟稚语喜欢洗澡,哥哥稚言不喜欢,就见俩人一个咧嘴“哇啦哇啦”傻笑,一个严肃地皱着小眉头。苏禧忍不住戳了戳稚语肉嘟嘟的小脸,稚语笑得更欢快了,藕节般的小腿一蹬,就溅了哥哥稚言一脸水花。哥哥终于忍不了了,“哇”一声哭了出来,吃了一嘴弟弟的洗澡水。

苏禧赶紧把稚言从水里捞起来,用棉毯子裹住,轻轻拍打他的后背,“哎呀,稚言不哭,宝宝不哭。是不是不喜欢洗澡?不喜欢会变脏,娘亲不喜欢脏娃娃的。”

那边稚语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仰头看了眼哥哥,又看了眼娘亲,不再笑了。

卫沨立在紫檀底座屏风旁边,看着里面的这一幕,久久没有挪动一步。

次日一早,他便入了宫中。

昭元帝坐在书案后面,批阅完一本奏折,才抬起头看他,“朕记得今日没有宣你入宫。怎么,有事?”

卫沨颔首,“昨日陛下让臣思考的问题,臣已经想清楚了。”

昭元帝“哦”了一声,似是没想到他考虑得这么快,好整以暇地问:“是么,想清楚留哪个了?朕昨日见你两个儿子都不错,生得标致,倒是挺难做抉择的。”

明知难做抉择,却还是抛给他这个问题。

卫沨眉宇淡然,语速缓慢,却透出一股难以撼动的坚持。“若是坐上了皇位,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能保住,臣宁愿不坐那个位子。”

言讫,御书房没有一点声音。

昭元帝捏着奏折的手用了些力,脸色晦暗,不清不楚。许久,他才扔了奏折,看向下方的卫沨,有些无奈又有些气恼,“你敢威胁朕?”

卫沨道:“臣只是就事论事。”

昭元帝瞪着眼睛看了他一会,才摆摆手道:“罢了,罢了。等你日后登了基,自己去跟那些言官说去吧,朕不管了。”

卫沨心中一松,面不改色道:“多谢陛下成全。”

临走前,昭元帝把他叫住,扔给他一个红缎绣金银丝的锦囊。“打开看看吧。”

卫沨解开锦囊,取出里面的纸,展开一看,里面写着两个名字——

卫知衡,卫知律。

*

稚言、稚语终于有了名字,上了玉牒。两只小家伙儿就像有心灵感应似的,晓得自己逃过了一劫,那天晚上格外听话,不哭不闹,哥哥安静地啃自己的小手,弟弟眨巴着眼睛既不睡觉也不哼唧,乖巧的不像话。

卫沨回来时候,苏禧就看出了他的不对劲。好不容易把两个小团子哄睡着了,她去书房找卫沨。

卫沨原本不打算将这些事情告诉她,免得她多想,但是耐不住她的软磨硬泡,最后还是一五一十地与她说了。苏禧听罢,在旁边站了好一会儿,才默默地走到卫沨身后,从后面伸出手臂抱住他的脖子,脸颊枕着他的肩窝,带着一点鼻音说,“庭舟表哥,我以后会对你很好很好的。”

她知道他能走到今日有多不容易,可他却为了两个孩子,宁愿放弃那个位子。

卫沨轻笑,伸手扣住她的后脑勺,扭头亲了一口她的小脸,“这话听着耳熟,某个小姑娘以前是不是也说过?”

那时候他们一起去大慈寺拜菩萨,她突发奇想说“以后都不对他发脾气了”,结果转头就拍了他一巴掌。如今卫沨可不敢轻易信她的话。

苏禧咕哝了一下,纤臂收紧,把他脖子缠得更紧了一些,“我这次是说真的。”

卫沨差些断气,咳嗽了一声,把身后的姑娘抱到前来来,刮了刮她的翘鼻子,道:“你不必刻意做什么,幼幼,我对你好就行了。”那天她站在城墙上的情景,他至今想起来都心惊胆战。

过了一会,卫沨的手握住她的腰肢,探入她藕荷色的短衫底下,语气缓慢道:“最要紧的…还是先把你的身子养好。”

好端端的…说着说着就不正经。苏禧想对他好都不行,红着脸抽出他的手,佯怒道:“我才刚做完月子呢。”

卫沨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才一直忍着。他们上一次行房是在七、八个月之前,他已经快素成和尚了,倘若不是担心她身子受不住,他在这里就能直接要了她。

眼见小妻子生完孩子之后更加莹润娇媚,卫沨却只能看,不能碰。这种心痒难耐的滋味,并不好受。

苏禧嗔了他一眼,想起什么,握住他不老实的大手,抿抿唇,还是忍不住问:“那天我站在城墙上,你为什么要让人放箭?”如果不是卫季常在后面推了她一下,就算她不会当场没命,也不会顺利地剩下稚言、稚语那两个粉嫩嫩的小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