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算是保住了性命,秋瑶依旧虚弱的很,她身上好几处都被火烫伤了,浑身的疼是从骨骼中透出来的,不能动,张嘴都很困难。

努力撑开眼是为了能见到皇上,纪灏过来之后,秋瑶显得很激动,直到纪灏抓住了她的手,她才渐渐平息一些,由一旁的宫女喂了水之后,她看着皇上,视线一会儿清楚一会儿模糊,却是急着想要告诉他情况:“皇上,皇后她,她一心求死,死在,死在里面,就,就威胁不到纪凛了。”

她说的极慢,每说一个字喉咙就跟被炭火烫过那样的疼,她用力的抓着纪灏的手:“法场,是纪凛的人。”

秋瑶脸上的神情太痛苦了,以至于纪灏并不忍心她这样接连不断的往下说,他下头在她额头上亲了亲,看着她被纱布缠绕的半边脸,伸手轻抚了下:“是谁将你伤的这么重。”

秋瑶感觉到了自己的脸和他的手指间隔了什么,但她看不到也摸不着,视线还有些模糊,她只能这么望着他,哑着声:“纪凛的暗卫。”

“女子?”

秋瑶缓缓摇了摇头。

纪灏的脸色沉了下来,暗卫是男的,但现场发现的五具尸首皆是女的,孩子找不到可以皆是成烧成灰烬,一个成人怎么会找不到。

如果这暗卫逃出去了,他就一定会带走皇后和孩子。

纪灏猛地站了起来:“来人!”

十七带人出现,纪灏命他们搜索皇宫上下,看是否有人在着火那天夜里离开皇宫,再派人出宫盘查各城门口,一旦有可疑人出城即刻拿下,押后审理。

秋瑶察觉到了不对劲,但纪灏没有让她继续说什么,而是嘱咐她好好休息,很快离开了。

……

殿前那儿哭灵最后一日,气氛依旧是很悲伤,傍晚的时候,白玉滢由宫人搀扶着到了一旁休息时,几个侍卫出现,皇上请她去永和宫走一趟。

白玉滢脸上未有异色,接过夏堇递来的水后,喝了半杯,简单收拾过头发跟着这几个侍卫朝永和宫走去。

经过殿外时,跪在人群里的郑贵妃发现了跟着侍卫离开的德妃,微抬了下身子,招手让贴身宫女过来,在她耳畔低声吩咐了几句,随后,又跪了回去啜泣。

从前殿到永和宫的路很长,走到的时候天色微暗了些,白玉滢提起裙摆走入永和宫,经过小径,眼前便是被烧成废墟的厢房。

大雨淋过后,那些墙面还是黑的,绕过走廊前去,皇上就在厢房的后面,负手而立。

“皇上。”白玉滢和往常一样,除了恭顺之外,没有多余的情绪,站在几步之外,淡淡行了礼。

纪灏看着废墟堆内最中间的位置,没有转身,语气十分的温和:“永和宫走水时,德妃身在何处。”

第126章

“妾身听闻永和宫走水, 过来看过,当时里面忙乱成一团,妾身见帮不上什么忙, 就回华阳宫了。”白玉滢没有犹豫, 也没有隐瞒自己来过永和宫的事,回答的很快。

过了会儿, 纪灏转过身看她:“那你身边的宫人可有前来帮忙。”

白玉滢迎上了他的神情:“回皇上的话,没有。”

纪灏所站的位置是厢房内的窗户, 如今只剩下一堵墙, 从这位置往后, 是永和宫的后墙,那天夜里所有人都集中在前面时,这边几乎是没有人经过, 要想在这位置破窗而出,对于一个身手不错的人而言,算不上太难的事,但从这儿离开皇宫, 却得有人掩护。

“先祖皇帝在时,皇宫初建,因担心地势原因会积水, 就在宫中修了两条暗道,主要是用于排水之用,但很快,阜阳城外魏河挖通之后, 引水出去后,城内各河道水位下降,宫里也不会有此顾虑,之后其中一条暗道被封,另一条因有积水,废弃之后也没再使用,许多年过去,极少有人知道这件事。”

“二十年前长门宫北角高塔修缮,是当时候的白侯爷负责的,废弃暗道的位置就在长门宫后面。”

白玉滢微仰了下脖子:“皇上想说什么?”

“这条暗道平日里一直有积水,即便是有人知道也没什么用,没人可以屏息这么长时间潜出去,但去年是旱年,阜阳城中接连数月没有雨水,入秋后那点也是杯水车薪,城中河道水位下降,暗道中的水也退了,今年入夏后雨水也少,暗道中的水始终没有积起来,朕派人去查看,不过及膝。”

“那皇上应该今早将其封起来才是。”白玉滢诚恳的很,水位下降,那就代表着有人可以从暗道出入皇宫,必须要赶紧封起来才是。

纪灏料想她会装傻:“厢房着火时,德妃离开永和宫,后来为什么会出现在长门宫。”

“妾身去看姜淑妃了,皇后和公主葬身火海这样的事,姜淑妃听了一定会很高兴。”

纪灏看着她,眼神渐渐锐利:“西巷内有三名获罪宫女无故失踪,不是德妃送她们进的火海,用以掉包皇后她们,再将皇后带去了暗道,让她们离开皇宫。”

白玉滢却笑了:“妾身今日可是第一次听皇上说起暗道一事,那天妾身就只带了三个人到永和宫,我若将她们都送进火海,妾身独自离开时也该有人看到,皇上,您这么说,难道皇后还活着?”

西巷中关的都是过去在宫中获了罪过去的宫人,有些人在那儿呆了几年,长的几十年都有,这地方的人失踪一两个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德妃放人出宫,应该比朕更清楚。”

白玉滢脸上的笑意敛了起来,神情微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妾身救谁都不会救皇后,皇上您若非要说妾身有罪,妾身也无话可说。”

纪灏看了她一会儿:“你恨朕。”

白玉滢转过身看那废墟:“妾身更恨他们。”

“你母亲过世时,可是皇后允了你回去奔丧。”

“这样的恩惠就值得妾身冒险?那这天底下的人也太容易舍身了。”白玉滢的话里带了一抹讽刺,“妾身母亲之所以会死,也是拜他们所赐,若非大哥流落在外,父亲官职被削,妾身被囚华阳宫,妾身母亲怎么会忧思过度。”

说完后白玉滢停顿了下:“皇上拿这些事来问妾身,不觉得可笑么。”

问一个与皇后有深仇大恨的人有没有放她出去,她白玉滢是傻了不成,拍手鼓掌都来不及,还冒险去救人?

这时有人前来,在纪灏耳畔说了些话,不多时,白玉滢就听到了他们离开的脚步。

“妾身恭送皇上。”白玉滢在他离开那方向福了福身,继而看着那堆废墟,笑意渐敛下去。

母亲出丧那天,大哥告诉了她两件事,一件事父亲早年间告诉大哥,宫中有暗道的事,另一件是大佛寺的出尘大师给皇后的推命。

当时大哥的本意是让她找机会逃离皇宫,万一有一天父亲出事,白家落入到白显瑜手中,她还能有一线生机。

她将这线生机给了沈嫣,报她当时放她出宫去送了母亲,也报她今后对大哥的照顾,她没想过这辈子还会离开皇宫,二哥不会放过大哥是因为当初大哥在王姨娘的汤药中下过毒,而她,二哥不会杀她,皇上没有足够证据顶多就是将她关去冷宫,冷宫而已,她会活着。

……

纪灏的确是证据不足,他想到了沈嫣诈死离宫,想到了她从哪里逃出去,但却不能够证明是德妃所为,更不能证明皇后没有死。

宫中大小事务德妃掌了一半,贤妃掌了一半,她想要在内务府中动手脚易如反掌,悄无声息在西巷找几个替死鬼更不是难事。

而他发现的太迟,宫里的证据被毁的差不多,宫外,再没有他们的踪迹可寻,甚至这件事中,还有郑贵妃替德妃抹事的痕迹。

这已经是大火后的第四天,什么都晚了。

从宫中在诈死离开的沈嫣,出城后前往黔谷,又从黔谷换了马车,抵达九庄时,已是深夜。

马车经过田野时,周遭还有虫鸣声传来,格外的安静。

在进了个村子后,马车从村后的路绕过去,一直绕到了半山坡,木槿下马车扶了沈嫣下来,远远望上去,那儿有微光。

夜色朦胧,沈嫣却能清晰看到那个站在山坡上的人。

他往下走来,脚步有些急,到来后两步并成了一步,背着光的,沈嫣看不清他的样子,却熟悉他的身影,还有将她抱到怀里后的气息。

不用抬头她就认得。

这与纪凛偷偷入宫时的见面不一样,这是半年来他第一次放心的将她抱到怀里,再不用担心什么,也不用顾忌任何,在权衡所有之下,终于能将她带回身边。

村落的风里带着一股青草香,还有泥腥子,混在一块儿,让人觉得清新,还有一种释放感。

沈嫣张开手回拥他,埋头在他胸前,听着那咚咚的心跳声,眯上眼,就是不想说话,只想这么抱着他。

不知道过去了多久,灵珠他们都已经走上去了,不远处似乎有人站着看守附近,沈嫣微动了下手臂,纪凛应声松开手,低下头看她,眼眸泛着光,尽是思念。

沈嫣笑了,伸手捧住了他的脸,踮起脚,迎了上去。

是等不及了,也是受她的鼓舞,沈嫣还未触碰到他就已经低下头来,攫住了那一抹思念已久的润唇,极尽温柔的,要将这段时间的想念传递给她。

沈嫣回应着,环住他的脖子,脚下忽然悬空,纪凛将她抱了起来,很快她的脚踩到了石块上,与他差不多高了,不用踮脚。

忽然,山坡上传来了一阵哭声,打破了这一美好。

“唔。”

沈嫣推开了他,很快分辨出了这哭声不是平姐儿的,望着他看了会儿,意识过来,沈嫣跳下石块,朝着山坡上快步走去。

纪凛怀里的熟悉气味一下被风给冲淡了,温度也没了,熟知儿子脾气的他叹了口气,追了上去牵住她,以防她走的太快跌倒。

走上最后的石阶后,沈嫣看到了席嬷嬷,还有她怀里的孩子,再往前的脚步开始慢下来。

纪凛知道她在想什么,牵着她走过去,席嬷嬷见到皇后娘娘后也是激动的很,将怀里的孩子递给她,沈嫣抬起手,接住了襁褓。

手臂往下沉时沈嫣愣了愣,继而便是一张闭着眼睛大哭不止的脸,眼泪都没呢,也不知是睡着还是醒着,就闭着眼哇哇哭着,声音洪亮,哭的这点时间没有要歇停下来的意思。

席嬷嬷在旁解释:“小殿下夜里到了这时辰就要寻皇上,得皇上陪着他才行。”刚刚皇上去接娘娘了,小殿下醒过来就一直哭不停。

沈嫣心里泛了一阵难受,孩子就是在这时辰生下来的,生下来就被送出了宫,她都没来得及见上一面,他不是闹脾气,他这是觉得不安。

“睿儿。”沈嫣伸手轻轻摸了摸他的脸蛋,指腹揉了下他的耳朵,抱着他轻轻晃了晃,“好孩子,不哭,娘在呢。”

大哭不止的睿哥儿真就安静下来了,嘴角蠕动了下,往沈嫣这方向靠过来,侧着脸,襁褓中的小手动了动,睡着了。

席嬷嬷高兴的直抹泪:“母子连心啊,小殿下知道是娘娘您。”

沈嫣的眼眶都泛了红,低下头去轻轻蹭了下他的脸颊,再也不会分开了。

进屋后,沈嫣将睿哥儿和平姐儿放在了一块儿,他们出生没差几个时辰,算起来平姐儿还大一些,但瞧模样,睿哥儿却是比她大了许多,肉胳膊肉腿的,蹬起来就十分有力。

纪凛为她倒了水,侍奉在内的木槿她们出去后,沈嫣靠到他怀里,手放在孩子的身上,轻轻拍着:“你把他照顾的很好。”

这应该是重复许多次的动作,但纪凛依旧是百行不厌,将她垂下的长发勾到耳后,视线刚好落在她白皙的脖颈上,顺了手,搂住了她的腰身,再靠拢一些,能嗅到她身上的香气:“我已经派人去淮阳,侯府那儿,明日祁风会去一趟。”

第127章

提到沈家, 沈嫣的神情有些黯,不明情况的父亲和母亲现在一定很伤心。

但沈嫣没有将这神色表露的太明显,她知道皇上为了将这些事的牵连降到最低, 已经做了许多的努力:“到时是否要父亲入宫请命处置淑妃?”

“嗯。”纪凛低头亲了亲她, 很快的,蜻蜓点水转为了绵长, 亲够了之后才松开,有些不舍的啄了下后, “二哥一定会保下淑妃。”

要想在不祸及沈家的情况下将沈嫣和孩子从皇宫中带走, 势必是要将想许多办法。

从法场劫持开始, 纪凛就给秋瑶设了一个局,一个二哥不会跳,秋瑶却势必会中的局, 十一的死会激怒于她,尤其是保护她而死,祁风的追捕,暴露身份后得知劫法场是刻意引诱她过去, 她就会将这些事迁怒到他身上,可寻他无果,以他们过去杀人如麻的行事作风, 最为有效能够逼他现身的办法,就是用嫣儿和孩子来威胁与他。

在她负伤之后,得知宫内也有他的人在,最直接有效的就是用孩子来要挟。

之后的事, 便要灵珠和流云他们配合。

这期间发生一个意外,这件事便成不了,为了保证不伤及沈嫣和孩子,纪凛原来的计划中,只要秋瑶露出些端倪来,就该抓住机会顺势而下,流云是要在秋瑶抢夺孩子时就出现的,将秋瑶困在屋子中借机点火,但沈嫣担心秋瑶会察觉,冒险让流云迟一步,给了秋瑶离开的机会,灵珠出现时才将人拦下。

在屋子中对峙时,秋瑶始终没有起疑,到最后流云将她打成重伤踢出厢房前,她看到沈嫣推倒灯柱,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会认定了她是要与孩子葬身在火海不给皇上添麻烦,好让他能够放手一搏。

厢房坍塌之前,流云和灵珠带着她们从火场逃离开后是要护送去西巷,从西巷离开皇宫。

那段过程中,沈嫣的心其实一直是悬着的,当时火势那么大,还要争分夺秒将西巷的人送进来,再将她们乔装后掉包出去,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

本就是在危机中求一线生机,路上会产生什么变数,也是不可全然预计,纪凛尽全力将事情安排周全,是没想白玉滢会出来帮忙,离开的路程缩短了一半,从长门宫那儿的暗道离开,赶在天亮前离开了阜阳城。

一路来的不安,在见到他之后终于放下了些:“他保秋瑶,不单单是因为喜欢她。”

纪灏从登上皇位开始,就束缚了许多,过去在暗时,他能肆无忌惮做的事,坐上皇位之后却不能了,文武百官都盯着,百姓也都看着,他用这般手段登基为帝,势必要付出比纪凛当初登基时更大的努力去取得那些官员的信任和爱戴。

处置掉白侯爷时已经引起了许多官员的忌惮,他不能再对别人用同样的手段,之后还要为贤为德,公允在前,这便是最大的束缚。

而纪灏还有另一个难点,就是被他放走的纪凛。

若是纪凛死了,就如当初三年前他在众人眼中的身死,便是有大臣觉得纪凛不是好的皇帝人选,当时的形势下也不得不去支持他助他坐稳皇位。

可现在纪凛还活着,三年过去,归拢的这些大臣无法对纪灏心悦诚服,孔学士和荣昌侯他们心中想着的都是皇上可以回来,刑部尚书常大人和郭大人是纪凛一手提拔上来的,还有一些年轻的官员安排在各部,三年的时间足够让纪凛做很多事也足够让他收服当初并不看好他的一些大臣。

这样的情况下,朝堂分裂,不是万众一心,又有些登基前的隐患在,纪灏就更离不开对他一心忠臣的黑旗军。

在纪灏被迫跳崖时,黑旗军的内斗,始与秋瑶父亲和大哥的反叛,终于她亲手弑兄弑父,最后带着余下的弟兄们去营救皇上,可见秋瑶的重要性。

十一的死已经是卸了黑旗军一条胳膊,秋瑶若再出事,黑旗军差不多就废了,纪灏可能也无法再完全掌控住黑旗军余下那些人,黑旗军庞大,没了领袖,这些人中是否有人会存了异心,很难说。

所以对纪灏而言,秋瑶必须得活着。

而纪凛要的,也是秋瑶得活着离开火场,唯有她剩着一口气,沈家才有公道可以讨,才能借着按计划行事。

躺在那儿的睿哥儿晃动了下手臂,似乎是睡的不太安稳,沈嫣抬手轻轻拍了拍,小家伙嘟着嘴,像是梦到了不高兴的事,皱着眉头。

沈嫣捏了捏他的耳朵,纪凛将她拉了回来,进屋开始大部分的注意力都在两个孩子身上,停下来她就会去看孩子。

沈嫣靠到他胸口上,听到了他胸腔内发出的声音,笑了:“那是你儿子。”

纪凛认真脸:“他长大了。”

“…”沈嫣看了他一会儿,扭头看才会蹬脚的儿子,捶了下他胸口,“说什么呢你。”

纪凛抓住了她的手,抬到自己嘴边亲了亲,望着她,眼底的情深快将她给淹没了。

哑然声传开:“我很想你。”

沈嫣微张了下嘴,她也想他,想他在外面的辛苦,想他为了救她出去费劲心思的安排,他一直都是如此,方方面面的考虑到了,沈家也好,乔家也罢,她能想到的,他都事先想到了。

他曾说遇见她是他一生最幸运的事。

与她而言何尝不是,她沈嫣前十六年从未想过自己的人生会这样,按部就班下来,从她十二岁接到圣旨开始就能一眼望见今后几十年的事,而他带给她的,让她对感情有了全新的见解,从来不拖泥带水的沈嫣,在这件事上的决定也十分快,托付于他,她不后悔。

几乎是半年时间没有这般安静坐下来相处,望着望着,纪凛的眼神就不对劲了,他想她,也直白的很。

可这是在村舍里啊,一个院里,灵珠他们都在,隔壁还住着席嬷嬷和木槿,沈嫣抬手想推拒,纪凛顺势就将她压倒了。

“孩子。”

沈嫣伸出手,纪凛握住了:“不会醒的。”

“可是外面…”

继而的,沈嫣便说不出话来了。

屋内的油灯昏暗,拉下纱帘后,只透了些微光,纪凛是极尽温柔的挑起着她的感官,这一场久别重逢的相遇,沈嫣也努力迎合了他。

可迎合的后果,是沈嫣后半夜都不得睡。

要不是后来太累晕睡过去,纪凛依旧是不肯罢休。

屋外流风他们早在听到动静时就避开了,但在后排屋内,受了伤的灵珠却避不开,木槿给她上了药后离开,祁风进来看她时,正好听到了些动静。

灵珠单纯,从头到尾也没能理解,就只缠着祁风安慰他,不肯让他走,拉着他的手撒娇:“祁风,我进宫这么久,你有没有想我。”

祁风最初神情还是镇定的,后来渐渐的就泛了红,到后来灵珠掀开袖子要他看手臂上的伤时,他是落荒而逃。

灵珠当然不依,追了出去,等木槿来给她送吃食时,两个人都不在后屋。

第二天沈嫣见到灵珠时,这小丫头的脸,在提到祁风时就泛红,还托腮发呆,整个一思春的模样,让沈嫣不怀疑都难:“怎么了这是?”

灵珠伸手去逗弄平姐儿,傻笑着看沈嫣:“皇后娘娘,你知道亲亲是什么感觉么。”

好么,都不用审,直接自己将底漏干净了,沈嫣失笑:“那你知道,在大晋,只有成了亲的人才可以这么做。”

灵珠捂住嘴,彻底红透了:“祁风说回去就和阿爹提亲。”

南平的民风相较于大晋要开放一些,灵珠表达的也很直白,沈嫣忍不住摸了摸她红扑扑的脸颊:“可是你还小啊。”才十四的年纪,怎么也得再等两年。

“我不小了。”灵珠忍不住挺了下胸,扯到后背的伤,轻嘶了声,却依旧是不服气,“很多人想嫁给祁风,再等两年,他会被人抢走的。”

“但他喜欢你啊。”沈嫣看着她,想到了方沁姝,宫里传出消息后,她怕是要伤心坏了。

灵珠听到沈嫣这么说,又傻乐了,旁的事很机灵,只要提到祁风,这小丫头就变得痴痴的。

屋外传来禀报声,沈嫣抬起头,流风来禀,他们得准备启程离开九庄,去往锦州,沈嫣让木槿和席嬷嬷收拾东西,这时的皇宫中,皇后的灵柩就要盖棺。

在得了应允后,见过皇后娘娘最后一面的方沁姝被宫人扶到了一旁,灵堂内正在准备盖官,白显瑜抽空过来看方沁姝,见她坐在那儿低着头,心疼的搂住了她:“别太难过,小心身子。”

那天她晕过去后请了大夫过来,得知她有了身孕,白显瑜又惊又喜,拧不过她要来宫里哭灵,白显瑜又是时刻注意着她,到今日终于要出丧,白显瑜也是松了一口气,幸好没出什么意外。

方沁姝把头埋在白显瑜怀里,眼泪还在往下掉,双手死死揪着他的衣服,别人瞧着就是在伤心难过,可实际上,瞧不见的地方,方沁姝是喜极而泣。

皇后娘娘没死。

棺木中躺着的人不是皇后娘娘,她记得的,娘娘有一串皇上送给她的护身符,一直是随身藏着的,从未给别人看过,只有她知道,如果那棺木中躺着的是娘娘,尸首烧的再干净,护身符也不会消失。

没有护身符,不是皇后娘娘。

第128章

皇后殡天, 小公主离世,出丧之后,阜阳城内又哀悼了好些日子。

皇后娘娘虽说在位时间短, 可她善和的形象早就深入人心, 做过不少事,在百姓心中颇具名声, 加上是这样离世的,百姓更是难以接受, 在刑部将案情公诸于众后, 引起了很大的热议, 皇后娘娘死了,罪魁祸首还活着,天理难容。

发丧后的第七天, 这段时间一直没有上朝的沈侯爷,前来请命,要求将淑妃处死,以藉慰皇后和小公主的在天之灵。

与沈侯爷一同请命的还有荣昌侯他们, 一些老臣,孔学士,周将军, 常尚书,年轻辈的司马哲成,孔令晟,陶辛, 还有之前被纪凛提拔上来的一些官员,这些人,占了朝堂之上一半的人数。

剩下那一半没有请命的也不是全然支持皇上,其中有一部分就是中立的,哪边都不沾,素来都是以明哲保身为主,谁当皇帝都行,你们争你们的,他们做他们的官。

卫老国公他们这帮人,就显得特别弱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