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呼…”

杨奕从梦中惊醒,蓦地坐直身体,顶着馒头的冷汗,下意识地看向身侧。

祥云纹锦被之中,黑发披散的女子正熟睡着,表情安详。

他紧绷的表情一松,右手按上自己胸口,安抚着那怦怦直跳的心脏。

是梦,是荒诞不羁的噩梦,那一天,他的仙女姐姐确实出现了,救了他一命,救了他一生。

他俯身,轻轻在她额头上印下一吻,嘴角带着后怕又庆幸的弧度。

云清,你还在。

真好。

第七十章

从乾清宫出来,魏云清便让曹军将奏折带去给毛一荣,自己则回了延禧宫。虽说她不相信杨奕会就此改变,在上进心的鞭策之下补上前面几年的颓废,成为一代明君,可她心中却忍不住升起一丝希望,期待着奇迹的到来。

毕竟以杨奕的岁数来说,在现代还是个未成年人,三观还未完全定型的时候,她或许可以期待一番。

回到宫室后,见魏云清神情恹恹的,蓝田担忧道:“娘娘,一切可还好?”

蓝田其实并不清楚魏云清去找杨奕坐什么,毕竟她和曹军谋划的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还算顺利。”魏云清点点头,自然并未多说。

蓝田也不多问,为魏云清上茶后说了些延禧宫内的事,并不费脑,只是禀告给她听,让她有个数而已。魏云清边喝茶边听着,偶尔插嘴问上一两句,都是些延禧宫中的小事,不用动脑筋多想,随便拿个主意就行。

两人说得差不多时,绿翠一脸笑容地走进来,手里捧着热气腾腾的茶盅。

“娘娘,这是厨房刚煮好的银耳莲子红枣汤,最是补气血,您快趁热喝了吧,可香了。”绿翠将茶盅放到魏云清跟前,眼神闪亮亮的。

魏云清笑道:“绿翠,你若是馋了便拿去吃吧。”

“娘娘,你可别宠坏了绿翠,不然小心她跑到您头上作威作福!”蓝田在一旁打趣道。

绿翠睨了蓝田一眼,叉腰不满道:“谁作威作福啦?蓝天姐姐你可别冤枉人,我对娘娘最是忠心,比你还忠心!我看你是见娘娘对我更好心里嫉妒了吧?呵呵,娘娘就是对我最好,你不服便来咬我呀!”

蓝田哪会跟绿翠计较,笑道:“我可不属狗,你呀,爱咬谁要谁去,反正只有狗咬人,没有人咬狗的。”

绿翠愣了愣,嗔怒道:“好啊蓝田姐姐,你居然骂我是小狗!我,我跟你没完!”

“好了好了,别闹了。绿翠,你要是馋了就快拿去吃喝吧,凉了就不好喝了。”魏云清笑着打断了二人。

绿翠收起对蓝田故作的愠怒,转向魏云清笑嘻嘻地说:“娘娘,若奴婢想吃,厨房还有呢。这盅您就赶紧趁热喝了吧,这可是奴婢亲自去拿来的呢!”

蓝田笑道:“我还当是你亲自做的呢,却原来不过是个跑腿的。”

绿翠挑眉得意地笑:“便是跑腿的又如何?我惦记着娘娘,时刻记着娘娘便是好的,你哪比得上我?”

“我看你啊,就是惦记着吃的吧!”蓝田没给绿翠面子,直接戳穿了她。

绿翠涨红了脸,兀自否认道:“才没有呢!”她转向魏云清,委屈地求支持,“娘娘,奴婢可不是惦记吃的,奴婢就是惦记着您,想要您好好的。”

“那怎么没见你给娘娘备个披风呢?”蓝田又笑。

绿翠被问住,想了好一会儿才倔强地说:“那不是有你吗?事情都我做了,你做什么?”

魏云清笑眯眯地见这两人吵闹成一团,也不阻止,看戏似的十分愉快,眼睛里的笑都要变作实体溢出来。

蓝田见状,心里稍稍舒了口气。这段时间魏云清的情绪并不太高,她们看在心里也有些担忧,便故意争闹上一回,好让她高兴高兴。

没一会儿,去将结果告知毛一荣的曹军又过来了。他最近往这边跑得勤,延禧宫的宫人都见怪不怪了,见他来,宫人们也不拦他,只是快速地去魏云清跟前通报,刚通报完,曹军便已经走了进来。

“你们先下去吧。”魏云清对其余人说道。

几人应是,临走前绿翠轻轻说了一句:“娘娘,那盅红枣汤您可别忘了喝啊,凉了真就不好喝了。”

魏云清好笑道:“我晓得了,你这唠唠叨叨的,都像个老妈子了。”

绿翠脸一红,赶紧拦着蓝田跑开了。

曹军笑眯眯地看着二人出去,赞赏地叹了一句:“还是娘娘宫里好啊,瞧她们,跟您多亲近啊。”

魏云清只是一笑,并未应声,曹军也不在意,笑道:“娘娘,那奏折我已拿去给毛大人了。毛大人他们还在内阁商议国事,文大人也在,看到奏折上皇上的亲笔回复,那毛大人立刻便暴跳如雷了。”

他面上带着看好戏似的笑,绘声绘色地说道:“那毛大人怒发冲冠,脸上涨得通红,比那猴子屁股都要红,就差把奏折给撕了吞下肚了,好在文大人在,他把奏折抢了下来,便跟毛大人争上了,哎哟那场面啊,奴婢都舍不得眨眼,就只看着毛大人被气得差点喘不上气来了。”

魏云清面上带着浅浅的笑容,听着曹军的描述,心里却并不觉得有多高兴。是战还是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理,毛一荣想来也是,只是她有她的想法和立场,他也有他的,自然就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等第二天魏云清再去内阁蹲守,看到的便是毛一荣几位大人犹如便秘一般的脸色。反正她待在帘子后头,不用跟他们有视线接触,因此也无所谓了。

内阁内关于战还是和是平局,再加上现在有了皇帝的亲自批示,这事情便这么定下了。冬至节还有不到十天,所谓冬至大如年,到时候皇帝还要祭天,因此文淮积极地寻找着去跟大宋和平会谈的人选,妄想着冬至之前能跟大宋达成初步的协议。毛一荣和金俨是主战派,对于这种结果自然万分不服气,可皇帝金口玉言,即便不爱管事也不能改变他是天子,一句话说出来便是命令的事实,他们唯一能做的抗争,便是不参与积极议和这事。

如此过了风平浪静几天,这一日魏云清如同往常一般准备进入乾清门,谁知竟被人拦了下来。

拦住魏云清的是个熟面孔,往日里经常在乾清门这儿当值,自然是知道魏云清有了皇帝命令可进入乾清门内。然而这一回,对方竟然拦住了她。

“娘娘,下官接到命令,说是不让您再出入内外廷,您若有何疑问,还是去找能做主的吧。”那熟面孔面露为难,语气委婉。魏云清会做人,平日里没少给他好处,虽说无法违背上头的命令,却还是能说上几句。

这个皇宫之中,能做主的,除了杨奕,又是谁?

乾清门离乾清宫不远,魏云清并没有为难对方,道了谢便转身往乾清宫而去。

她刚走到乾清宫门口,就见杨奕正领着一大批人站在门口,她吓了一跳,迟疑地停下脚步,领着延禧宫之人与杨奕遥遥相望。

杨奕身边跟着郑祥,后者笑眯眯地开口道:“娘娘,您来这儿是?”

“皇上,我有话单独与你说。”魏云清并未理会郑祥,只看向杨奕道。

杨奕虽看着魏云清的方向,但因距离稍有些远,视线对不上,他眼神稍微偏了一偏,声音平平地说道:“有话在这儿说便是。”

魏云清心下有些吃惊,下意识地看了眼郑祥,后者面上带着如同面具般的笑,怎么看怎么令人生厌。

“是要事,不方便在此处说。”魏云清又道。

杨奕迟疑了一瞬,下意识地看向身侧的郑祥,郑祥眸光微闪,转头笑看魏云清:“娘娘,皇上说了,您有什么话,不妨此刻便说,如若不然,便请回吧。”

魏云清不死心地看向杨奕,放缓了语气道:“阿奕,我真有事同你说。”

杨奕面上闪过一丝犹豫,郑祥却立刻接道:“娘娘!您莫再逼迫皇上!皇上乃是天子,一国之君,一言九鼎,岂容您如此三番四次挑衅?您若再不对皇上恭敬着些,怕是有大灾祸!”

听着郑祥的威胁,魏云清眉峰微动,视线直勾勾地落在杨奕身上。

自从她跟杨奕相识以来,他什么时候跟她谈过“恭敬”一词?从前她在杨奕面前随意惯了,竟有些忘记那不是这时代的常态,只要有人追究,她那就是不敬的罪名。

“…皇上,事到如今,你要追究我从前对你的不敬?”魏云清一双清冷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杨奕,面容凉凉的。

“不,我不…”杨奕下意识地反驳,一旁郑祥忽然抬高声音道,“皇上宽宏大量,过去的事自然不会再计较!还请娘娘记住您是皇上的妃子,记住您的本分,将来莫要再越矩。”

魏云清冷笑:“我同皇上说话,几时轮得到你插嘴?”

郑祥眼中闪过一丝阴毒,很快敛下,低眉顺目地说:“娘娘教训的是。既然娘娘是懂规矩的人,自然无需老奴多说。皇上乃是天子,除了老天,这天下谁对他都该是恭恭敬敬的,您说是也不是?”

魏云清沉默半晌,沉声开口:“我明白了。将来我自然会对皇上恭恭敬敬。”看目前这情况,她这样这一切恐怕都是郑祥在幕后使坏,此时此刻的杨奕,更像是个傀儡。在郑祥的控制之下,杨奕不肯跟她单独相处说话,也端起了皇帝的架子,要她像其他人一样对待他。

如果杨奕没这个心思,恐怕郑祥也没那么容易得逞,既然他想要拉远二人的距离,她便如他所愿。只是,其他事她却不会妥协。

魏云清再道:“只是皇上,您曾经有过口谕,让我与曹公公替您入驻内阁,如今我却连乾清门都出不去,不知是何道理?”

“娘娘,这还不简单么?您毕竟是后宫之人,又岂能随意出入后宫,这成何体统?”郑祥眼中露出一丝轻蔑。

魏云清厉声喝道:“我与皇上说话,你却几次三番打断于我,郑祥,我问你,你居心何在?莫不是想造反,自己当这皇上?”

郑祥面色一变,吓得赶紧在杨奕跟前跪下,颤声道:“皇上,老奴冤枉啊!老奴不过是护主心切,不忍见皇上被人欺侮,这才多嘴了几句,还请皇上饶了老奴!”

这个时代,造反一词安到谁头上谁都吃不了兜着走。之前的孙承吉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即便是三朝老臣,内阁首辅,顾命大臣,在谋反一罪面前,全都不堪一击。

“郑祥,你先退下吧,朕知道你一片忠心。”杨奕终于从缩头乌龟的状态里走了出来。

郑祥赶紧谢恩,起身后立在一旁,心里早将魏云清大卸八块。

魏云清却不理会郑祥如何诅咒她,将他喝退后,她便看向杨奕,等待着他的回答。

杨奕起先垂着视线,许久终究是抬起头鼓起勇气看向魏云清。

“魏贵妃,朕…收回口谕。今后你无需再往返内外廷,内阁之事…有朕在。”他这一句话说得极慢,面容僵硬,眼神闪烁不定,眉宇间竟似乎带着一丝悲壮。

第七十一章

听到杨奕坚持着说出了之前早就商量确定好的事,郑祥的嘴角微微翘起,眼底闪过一丝得意。

虽不知皇上缘何对那魏氏又敬又怕,可他看出皇上无论如何都不愿放她离去。如此一来,事情就简单了。吓吓皇上,告诉他若放任她,她迟早有一天会离去,如此一来,皇上自然会拼着压下心中莫名的敬怕听从他的“建议”。这魏氏再受宠又如何?终究不过是后宫的无知妇孺,只要皇上一句话,她就只得回她的延禧宫去,好好当她的皇贵妃!

“你的意思是,你要毁诺,曾经答应我的事,不算数了?”魏云清一怔,沉着脸问道。

当初孙大人请求她辅佐杨奕,她无奈应下,他死后她不得不践诺,只是却没有告诉杨奕实情,反而以安心留在皇宫为甜头,要求杨奕答应听她的话,当一个好皇帝。后来见他实在扶不上墙,她不得不转换策略,但一开始的交易,还在的。

杨奕愣了愣,不敢去看魏云清的眼睛,似是壮着胆子一般高声道:“国事岂能儿戏?”

“好,好!”魏云清连声说了两个好,呼吸渐渐急促,面容越发沉肃,“那你就让我看看,你怎么管好这个国家!”她面露轻蔑,转身离去。

延禧宫的人呼啦啦地跟了上去,乾清宫为之一空,偌大的庭院里安静得一根针落地的声音都能听得见。

“皇上,方才您可真是勇猛,这才是一国之君该有的威仪啊!”郑祥心里高兴,面上也喜气洋洋的对杨奕拍马屁。

然而杨奕却只是看着魏云清离去的方向,直到她的背影消失,才恹恹地转身回了宫室内。刚才他算是赶鸭子上架,不得不坚持下来,可他并不知道自己这样做究竟是对是错。这也是他听从郑祥的话坚持在外头与她说话而非单独会面的原因,若私下里见,恐怕他很容易便会在她的难看脸色下改变主意。

而如今,事情已成定局,人才刚走他就已有些后悔了。云清姐姐…此刻想必恨死他了吧?即便她说着看他如何管好大梁,眼底也仅是鄙夷罢了,她根本不信他能做个好皇帝。他自己…也不信。他之前本是相信过的,然而他根本不是读书的料,连治国的道理都学不进去,又如何治理这偌大的国家呢?

魏云清领着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回了延禧宫,只留下蓝田和绿翠二人伺候,她面色不渝,怔怔地盯着地面发呆。

绿翠奉上茶点,蓝田劝慰道:“娘娘,您莫担心,皇上估摸着只是一时糊涂,想必很快便会明白过来的。”

蓝田目前算是魏云清在皇宫之中最信任的人,魏云清很多事都会经过她手,因此她了解魏云清的绝大多数事。再加上过去在晋阳的经历,蓝田已打从心底里意识到,魏云清不是那种普通的宫妃,只能在宫中碌碌无为到终老。因此不论魏云清是与皇帝对着干,还是入驻内阁跟阁臣们斗智斗勇,她都处之泰然,并未觉得这有何不对。如今皇帝收回了口谕,蓝田一想到魏云清不得不回归宫妃的位置,心里也为此着急,却只能强打起精神安慰魏云清。

“有郑祥在他身边,恐怕他明白不过来。”魏云清恹恹地回了一句。她早知道郑祥这人不好相与,之前让杨奕远离郑祥失败后,她就隐约明白迟早有一天她会栽在郑祥手上。而这一天,竟来得这么快。

“娘娘,您莫要多想了,您从宫外起就跟皇上共患过难,皇上不会被郑公公三两句话便蒙蔽的,他一定会明白过来的。”蓝田也只能用这般无力的话来安慰魏云清了。

“希望如此吧。”魏云清静静地说。她其实并不太相信杨奕能在郑祥不间断的洗脑之中解脱,不过她总不能叫身边人太过担忧。

“娘娘必定能心想事成的!”绿翠不如蓝田会说话,此刻总算憋出这样一句话。

魏云清笑笑,也领了绿翠的心意。

不一会儿,有人来报,说是曹公公身边的黄公公求见。

魏云清立刻叫人进来。

那黄公公其实不过十七八岁年纪,名叫黄八斤,据说出生的时候就有八斤重,这才得此名。他是曹军带着的徒弟,过去经常跟着曹军一起来延禧宫,算是跟延禧宫的人混了个脸熟。曹军也明明白白跟魏云清说过,黄八斤是他心腹,自己人,有事基本无需避开他。曹军一直叫他八斤,魏云清比黄八斤年长,平日里也跟着曹军那么叫他。

此时黄八斤一进来,魏云清觑他脸色就知情况不妙,心里一沉,面上倒没有太过显露,只道:“八斤,曹公公可有话要你传给我?”

“正是,娘娘!”黄八斤立刻点头,不经意间环视了一圈,看宫室内只有蓝田和绿翠二人,晓得这二人也是魏云清的心腹,便直接开口道,“回娘娘,师傅让我来跟娘娘说,昨日皇上亲口跟他说,让他不得再来延禧宫…他老人家此刻正着急着呢,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便只好派小的过来了。”

先是断她与内阁的来往,其次是将她大半的消息来源都给掐灭了,杨奕这一手,还真是够绝的。

然而魏云清却不认为这出自杨奕的想法,若是没有郑祥在背后指点,杨奕又怎么可能想到这些?

“八斤,你去同你师傅说,让他先按兵不动,该做什么便做什么,仔细些别让郑祥抓到把柄就好。这事我会想办法的,你师傅那边也盯着郑祥和内阁,若有变故,速来告诉我。”魏云清道。对于目前的情况,她的心里其实也没底,但为了安盟友的心,她自然只能做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免得自乱阵脚。

果真,见魏云清似乎早有准备的模样,黄八斤刚进来时的惊惶之色已渐渐平息。他连连点头道:“小的一定将娘娘的话转告师傅。师傅还在等着小的呢,小的便先回了。”

“去吧,路上小心。”魏云清道。黄八斤虽然不是曹军,可他是曹军徒弟的事却是人尽皆知,他过来延禧宫,自然也是小心翼翼的,毕竟不好大张旗鼓地违抗杨奕的命令。不过暗地里就算被人发现了也无妨,真要较真的话,杨奕只是不让曹军过来,又没拦着黄八斤,尚有转圜余地。

黄八斤离去后,魏云清便让绿翠和蓝田都出去,自己一个人留在宫室内。

之前杨奕跟她来来回回拉锯战也玩了不少次,只是这次,她却觉得有些棘手。杨奕身边有郑祥这老狐狸在,她做事便束手束脚的,想要如同前几次一样让杨奕改变主意,恐怕会很困难。

可是…再困难也得去做,她不能真被困在皇宫一辈子。

杨奕绝了魏云清进出内外廷的路,但并没有如同前面有一次一样将她关起来,她依然能到处走动,就像是普通宫妃一般。只不过她一向自认为是“编外人员”,而杨奕也默认了这一点,她在宫内的位置因此很特殊,可以算是游离在后宫人员之外。

冬至节快到了,宫里渐渐有了节日的氛围。和大宋的僵持只在边疆处有所体现,后宫之中是最没有那种紧张气氛的,毕竟远在天边,即便提起,对后宫众人来说不过就是个话题而已,没有真实感。

魏云清后来又试着找过杨奕几次,不过都被郑祥拦下了,她也没硬闯。曹军那儿依然有消息传给她,因此她惊讶地得知,她去乾清宫找人时,杨奕居然去跟内阁议事去了。就好像他之前在乾清宫门口说的那些话,并非戏言。

对于这样的消息,魏云清心里总体是喜大于忧的。杨奕若能自己奋发起来,自然比她如今这样劳心劳力来得好。

根据曹军那边传来的消息,杨奕并没有改变对大宋的策略,文淮找了新找了使节团替换了原先的那些,将和谈的重任交付,没给人机会留在上京过冬至,直接打发了出去。

而至于杨奕在内阁的表现,只能说是…他按时上下班了。据文淮所说,阁臣们议事时,杨奕坐在一旁倒是听得认真,可问题是,当毛一荣几人讨论完问题问及他的意见时,他很少能有什么自己的想法——听都听不懂,就别说提出建议了。可就算能听懂,他对国事一窍不通,怕也会闹出何不食肉糜的笑话。

听到这些,魏云清并未多失望。杨奕是个怎样的人,她早就知道了。如今他能守在内阁听他们议事,说着他听不懂的事情却努力去听,也算是一种进步吧。她甚至隐隐还多了些期待,连目前的艰难处境都不觉得有多难过了。

冬至前一日,杨奕领着群臣前往天坛,举行祭天的仪式。

只是,仪式还未完,众人便被突如其来的消息打懵了。

——北方,大宋再度开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攻下了大梁一城。

第七十二章

边疆再度开战的消息一出,大梁满朝震惊。

当初与大宋之间的战争,是大宋先挑起来的,大梁准备不足,兵将整体素质又相对弱,因此处于劣势,多亏后来晏如松力挽狂澜,再加上大宋内乱,战争总算告一段落。大家本想着总该有一段时间的和平,再开战至少该在年后,等大宋争位之战结束,再休养生息一段时间才能再来。可没想到大宋来得竟那么快,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而这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大宋的皇位之争,结束得十分迅速。

大宋皇帝膝下有三个儿子,全都正值壮年,大宋国与大梁类似,都是嫡长制,有嫡子册立嫡子,无嫡子则里长子,三皇子是嫡子,但大宋皇帝依然身强体壮,还未册封太子,而前两位皇子已经被封亲王就藩,手下都有兵,眼看着局势一触即发,当初李卓才会被紧急召回大宋,以御两位皇子。大宋皇帝的死太过突然,两位皇子借口父皇的死有蹊跷,要求带兵进京查明真相。这种事三皇子自然不可能同意,两位皇子便以三皇子谋害父皇为由带兵攻打了过去。

可没想到的是,两位皇子的誓师大会才结束不久便出了问题。大皇子得了恶疾暴病而亡,二皇子骑马时坠马身亡。于是,事情便这么解决了,三皇子得继大统,正式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