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妈妈脸急得通红,连声劝慰:“瞧夫人说的,若是有个少爷,那可是长房的嫡子,别说是老爷了,便是老太太也都只有喜欢疼爱的。”

小李氏摇头不语,并不想再说,只是温声问道:“给清姐儿的药膏可是送去了?她年纪还小又喜欢练字,若不好好保养,对手指可不好。”

“早早便送去了,”白嬷嬷笑笑,恰如其分的恭维道,“要说夫人对五小姐啊,那真是没得说的,这片慈母心肠府上哪个不知道。就是五小姐那边也感动的很呢,还说学了女红后要绣个帕子给夫人呢。”

“小孩子家家,手指还没长好,能绣什么啊?”小李氏掩唇笑了笑,随即便听到门外的传来周正声的声音。

“慧娘笑的这样高兴,可是有什么喜事?”周正声从门口走来,眉目俊朗,身姿挺拔,端的是个少有的美大叔。

“老爷来了,怎么也不让人通传一声?”小李氏娇嗔了一句,随即面上带笑的起身迎了上去,亲自服侍着周正声落座,轻声回答道:“在说清姐儿要学女红的事。”

“咱们这样的人家,女红只要粗通就行了,要不然要下人做什么。她年纪还小,不急。”周正声做了下来,接过小李氏递来的茶,并没有喝只是用盖子撇了撇茶沫,漫不经心地说道。

小李氏笑着跟着坐下,语气倒是十分自然:“女孩家的事,她若有心学学也是好的。日后用到的地方也有很多,说不定哪天老爷你就可以穿上清姐儿给做的鞋了。”

周正声捏捏小李氏的手,语气里添了点宠溺:“就你的理多,也说不过你。”他转开话题道,“今日家里可有什么事?”

小李氏顺着他的力道依偎到周正声的怀中,语声温软:“瞧老爷说的,家里能有什么事啊?老爷既然托我以中馈,我自然会用心打理家事,让老爷没有后顾之忧。”

“还是慧娘你懂事,知道疼人。”周正声拍拍她的身子,似是有些不经意地说道,“听说二舅兄下月就要上京了,也不知道岳父和大舅兄那边可是有了什么安排?”卫国侯庶子庶女一堆,嫡子倒只有一个那就是他的长子,如今他最长进的儿子就是长子和次子,都是从小养在卫侯夫人膝下。

小李氏慢慢垂下眼,过了一会儿才轻声说道:“这个父亲倒是没提,过几日就是晴姐儿的生辰,我带清姐儿她们去一趟,正好可以问一声。”

周正声面色不变,语气越加温柔:“倒不是急事,你问一句便好,若是有要帮忙的地方可以和我说一声。”他顿了顿,抚着小李氏的背,温言道,“你难得回去一趟,多带些东西,顺便替我给岳父岳母问个好。”

说着说着,周正声的声音越发温柔起来,便好似真的是个温柔体贴的郎君。

第8章

过了几日,小李氏果然带着周清华和周涵华一起去参加表妹李初晴的生辰宴。因为并没有带上两个庶女,周芳华那边又是好一通的哭诉,孟姨娘又在一旁哀哀切切地叹着自个儿命苦没个好娘家,弄得周正声一时间又怜又爱,不仅送了好些东西去嘉行居又在嘉行居身体力行地安慰了一夜。

三人一辆马车未免有些挤了,小李氏体谅两姐妹要说些私房话,便安排了两辆马车。小李氏坐一辆马车,周清华和周涵华坐另一辆。

见妹妹上了马车依旧书不离手,周涵华忍不住夺了那书卷,敲了敲她的脑袋,问道:“怎么忽然这样用功,可是什么时候撞到脑子了?”

周清华忽然发现姐姐居然有种冷幽默的天分,忍不住辩解道:“只是觉得要学的很多,时间不够用而已。”

周涵华心中微有触动,沉默了片刻才缓缓道:“你有这样的心是好的。”她默了默,像是在想怎么开解妹妹,过了会儿才语气十分温柔,“你还小,可是别熬坏了身子,无论是琴棋书画还是女红厨艺其实对女人来说并不是太重要,只要多少懂点,不堕了世家名头便好。过日子,最重要的是要知理明事,心胸开阔。”

周清华仰头看着周涵华,过了一会儿才说道:“没事的,涵姐姐,我是真喜欢学这些东西。”人生能有一个重来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她并非是爱学习的人,只是珍惜难得的机会而已。她想了想,歪着头笑了笑,颇有点自得其乐地摇头说道,“孔圣人都说了,人生三乐,学为之一。”

童言稚语,偏偏还要装深沉,倒是极有反差萌。周涵华闻言终于笑开了,摸摸她的头叮嘱道:“那你要注意身体,小心熬坏了。”

“陈妈妈看着呢,”周清华嘟嘟嘴,在真心亲近的人面前她也不介意露出点真性情,“这些日子她是什么补就往我嘴里塞,我都怀疑她要往我嘴里灌什么十全大补汤了。而且那些东西的味道,真是绝了......”

周涵华面上笑容更是掩不住了,她一双长眉弯弯地好像柳叶,细葱似的手指捏着周涵华的软软的面颊,力道不轻不重:“真是个刁钻的,陈妈妈侍候你倒是辛苦了。”她想了想,又道,“上次撵了一个红意,你屋里也没再添人,听说陈妈妈家里还有个孙女儿,要不然送来和你作伴?”

“呃,”周清华一下子便被问住了,她想了想还是说道,“等我回去问问陈妈妈再说吧。”

“倒没见过你这样体贴的主子,”周涵华不是很在意的摇摇头,随即转开话题,“今天是晴姐儿的生辰,让着她点,别和她争。”

周清华点点头,忍不住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子——看样子周涵华对原主的性格倒是挺清楚的啊。原主在家不受宠,在外边反而自尊心爆棚,总不愿落人一头。好在李初晴性格大大咧咧,又自持是姐姐,倒是很有风度地让着原主,最后两人才成了好友。

等到进了卫国侯府,便见到李初晴穿着一身粉色衣裙,梳了个双鬟鬓,俏生生的来迎人。她并不是那种容貌出色的女孩,至多只是邻家女孩级别的清丽而已,只是嘴角有两个梨涡,笑起来仿佛春日里开满了花朵的花树,甜蜜至极。

她欢欢喜喜的上前拉住周清华的手,笑道:“听说你前段时期病了一场,我都担心死了。现在看你活蹦乱跳的,我就安心了。”说着又十分得意地凑到她的耳边小声说道,“母亲给我做了一件好漂亮的裙子,上面有百花图呢,等会儿我穿给你看。”

被她这样咋咋呼呼地一通话说过,周清华的心情一下子也开朗了起来,便轻快回应道:“好啊,等会儿我陪你看看那条裙子。”

李初晴的母亲李王氏是个容貌明丽,神色和蔼的妇人,说起话来干脆利落,像是落了玉盘的珍珠似的。她一边和小李氏说话,一边含笑看着她们,见两姐妹手拉着手要离开便也开口和小李氏道:“晴姐儿和清姐儿就是投缘,一见面就有聊不完的话,真真是前世修来的缘分。”因为卫国侯世子从小长在卫国侯那人才辈出的后院里,心思机敏、城府深沉,卫国侯夫人怕若是娶了个精明强硬的媳妇夫妻相处不好,便专门挑了李王氏这么一个性情简单、理事精明的媳妇来互补。

小李氏掩着唇笑道:“大嫂说得很是。”顿了顿,她又问道:“许久未见母亲,不知母亲身体可好?现如今夜里睡得可好?我闲着无事给母亲绣了个枕头,里面配了从林太医那边讨来的安眠方子呢。”

李王氏眉眼含笑,半打趣道:“果然是女儿会疼人,妹妹这样孝顺都要把我这个做媳妇的比下去了,难怪母亲嘴边常念叨妹妹呢。”说到这里又道,“快别站着了,母亲那边怕是要等急了。”

众人路上走着,李王氏打量了周涵华几眼,越看越喜欢,忍不住伸手拉了拉她的手笑道:“涵姐儿果真是大了,越来越好看。要我说啊,这京里的姑娘也没几个比得上的。若是我家晴姐儿长大了有你一半的好,我便是躺在床上睡觉都要笑醒了。”

周涵华礼了礼,笑道:“舅母过誉了。”

李王氏还要再说,一边的李初晴已经羞恼地跺脚了:“母亲!”

李王氏只得用帕子掩住唇,转开话题道:“瞧这孩子,没大没小的,都被我和她祖母宠坏了......”说着便转头去看周清华,夸赞道,“还是清姐儿懂事,乖乖巧巧的,有个女孩样。”她心底里虽然是极疼女儿,嘴上却最是喜欢夸奖别人家的孩子,常常惹得女儿羞恼对方尴尬。

小李氏面色不变地接话道:“怎么没见到文哥儿?”李王氏疼女儿却更疼儿子,况且她这儿子天生的聪明懂事,一家子都拿着当宝。

李王氏听到这个,果真就不再纠缠着说周涵华和周清华了,面上欢欢喜喜地回答道:“在母亲那边呢。母亲素来疼他,见他下了学便要考他功课。这孩子虽说读书上面有些天分,可到底年纪小、性子不稳,我和母亲只得盯得紧些。”

小李氏和李王氏这个大嫂早已打过多年交道,深知对方性情。听到这里,面上便恰如其分地带了少许的羡慕和景仰:“要我说啊,文哥儿这个年纪已经算是很出众了。还是大嫂会教孩子,以后我还要多讨教讨教呢。”

李王氏闻言一张脸笑的更是软和了,握着小李氏的手,连连道:“这是哪里的话,我素来是把妹妹当做亲妹妹一样疼爱的,哪里用得着说这些见外的话。”

周清华默默地跟着李初晴走在后面,被迫灌了一耳朵表哥的“英勇事迹”。

直到走近院子,碰到了正等人的丫鬟闻墨,李王氏这才停了口:“我就说母亲是要等急了吧,连闻墨都派出来了。”语气里若有如无地带了酸气。

小李氏拉了周清华和周涵华,温温笑道:“想来我也是沾了涵姐儿和清姐儿的光,母亲最疼的就是大姐姐,又许久不见这两个宝贝儿,自然是有些心焦。”

提起那个早逝的大姑,李王氏的面色不易察觉地变了变,长眉微微挑高,随即便有些漫不经心地扫了眼一边的周清华,似是不经意地道:“说起来,清姐儿倒是和大姑奶奶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难怪总是被大姑奶奶搂在身边不让见人。”

周清华隐隐觉得她话里有话,可没等李王氏在开口,那大丫鬟闻墨已经小步走了过来,她给众人行了礼,然后才落落大方地说道:“夫人左等右等不见人影,心里着急,便打发了奴婢来看看。”

李王氏瞥了眼恭恭敬敬的闻墨,并不理会,只是转头和小李氏说道:“既如此,我们便走快些吧,也不说那些旁的话了。”

小李氏应了一声,又向闻墨细细地问了几句卫国侯夫人的饮食起居,端的是一个孝顺的好女儿的形象。

周清华见这丫鬟举止有礼、言谈不吭不卑,便知道自己这个外祖母是个有手段、会□□人的。不过,要想在卫国侯这样一个复杂的后院里头坐稳位子,心机手段显然是不能少的。只是,她本以为又会见到如周老太太那样的冷硬精明派,进了屋子,才发现卫国侯夫人竟是个肤色白净、神态慈蔼的老人。

她穿着虽然朴素,但身上的那些东西往细里端详却都是价值连城的名品。看着那带笑的眉目,依稀可以瞧见年轻时那令卫国侯惊艳的美貌。

卫国侯夫人一见着周清华便忍不住将她搂到了怀里,一边抚着周清华小小的身子,一边说道:“这孩子真是越来越像她母亲了。”她的眼角微微发红,声音却是平稳的,带着一种难以描绘叫人心头酸楚平静,“看着她从门口走进来,就跟当初敏慧来和我请安似的。敏慧小时候最乖巧孝顺不过了,可没想到末了、末了最不孝的也是她,叫我这做母亲的这样难过......”

周清华被搂在她的怀中,感觉到老人那温柔的力道和心跳声,心下不知怎么的也有些酸楚,眼角一下子红了。

周涵华缓步走了上来,低声接口道:“外祖母也说母亲素来孝顺,若是母亲知道外祖母这样替她伤心定然也不会好受的。就是为了母亲,您也该保重身子,不要难过才是。”

卫国侯夫人瞧了瞧周涵华,便也点头松开了周清华,抚着她的手说道:“好孩子,外祖母难得见你一回,便给你个见面礼可好。”

便有懂事的丫鬟会意地拿了个匣子递上来,单看那沉香木做的匣子便知道里面的东西如何名贵,周清华有些不好意思,低着头捉手指道:“外祖母一旁慈心,清华自然是知道的。只要外祖母身体健康,清华便心满意足了。”

卫国侯夫人慢慢地用手摸了摸周清华的面颊,看着那与长女相似的五官,语声轻软:“没事的,外祖母这把年纪了,一点小礼物也是送得起的。你若真有心,常来看我便是了。”

小李氏此时才搭上了话:“清姐儿收下吧,左右也是母亲的一份心意,不要辜负了。”

周清华又看了看周涵华的神色,见她亦是没有反对意思,这才有些忐忑的收了下去。

作为媳妇的李王氏早早就对婆婆的东西做了以下等式:婆婆的丈夫的儿子的自己的。如此一来,看到婆婆这样大方的送东西,简直跟割了自己的肉一样心疼。只是卫国侯夫人积威之下李王氏也不敢多说,又怕卫国侯夫人心血来潮再送东西便忍着气笑道:“过会儿便是晴姐儿的生辰宴了,不妨让她们两孩子先去换身衣裳吧,晴姐儿可是请了好些要好的姐妹呢。”

“也好,叫这两个小丫头陪着我这老婆子说话也是无趣,还是让她们自个儿去闹腾好了。”卫国侯夫人淡淡笑了笑,似乎对李王氏的小心思并不在意。

李王氏心头一松,面上的笑容更真切了一点:“要我说啊,她小孩子家家的过生辰一家子聚在一起吃个酒就是了,偏母亲疼她要让她写帖子请人。”

对于李王氏这种矫情毛病,无论是小李氏还是卫国侯夫人都已经有些适应了。卫国侯夫人只是轻描淡写地转开了话题:“我瞧着文哥儿昨夜似是着了凉,念书时声音也有些哑,刚刚让他去隔间休息了,你一会儿也去看看。念书重要,身子也重要。”

李王氏果真变了神色,一颗心跟被煎过一样,心焦的很,忍不住开口道:“那我先去瞧瞧?”

周清华一旁看着只觉得微囧——段数不一样果然就不是一个层面上的,李王氏这种日子还真说不上是好还是不好。

第9章

周清华随着李初晴进了她的屋子。

卫国侯生性风流,庶子庶女满院跑,嫡子却只有一个,早早便封了世子。李初晴作为卫侯世子的独女,自然是极受宠的。她的闺房镶金缠银,古玩珍宝都是随意摆放,便是随手搁在桌子上插着折来花枝的也是万金难买的前朝定窑的长耳白瓷花囊。

居移气,养移体,这样教养出来的贵女才是真正的“贵女”。

周清华的闺房布置并不比这差,不过却也极有兴趣打量参考一下别人的闺房。她四处打量了一下,等到李初晴换完衣服出来,她正在在一架小屏风前面认真端详。

李初晴伸手拉了拉她,示意她看自己的衣服,眉宇间的得意神气是怎么也掩不住:“怎么样,很好看吧。”

周清华在旁看着,亦是小小吃了一惊。

李初晴的裙子上面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每一幅都精妙绝伦,而这四幅画和在一起看却又是百花齐放的图案。当穿着裙子的李初晴小步走来,便好似百花仙子行在百花之中,花团锦簇。

周清华认真打量了一下便知道这裙子定然是舅母花了心思的,固然在外观上为了配合李初晴这样小女孩的审美观偏向华丽,但内里却是低调精致,银线金丝绣的暗纹若隐若现,显然不是凡品。

不过以李初晴的年纪,虽然还够不到找夫婿的时候,却已经可以借着机会通过那些交好的世家小姐进入那些贵夫人的眼里,将来相看夫婿更有优势。

换了衣裙,见时间也差不多了,周清华和李初晴也不打算耽搁,准备起身回宴会里——李初晴是今日的正主,还是很需要出面招待一下客人的,再说还有几个要好的朋友要聚聚呢。

李初晴是闲不住的性子,一边走一边和周清华说话:“六姨母待你好吗?以前在家里见到她的时候我觉得她人还挺好的,常送我点东西,手环啊、吃食啊......什么都有。而且祖母祖父都挺喜欢她的,说她为人孝顺知礼。不过祖母和我娘也常说,越是这样的人越是要小心待着,你也一定要提点心啊。别像个傻大姐似的给人骗了才好......”啰啰嗦嗦一堆话,简直什么都讲,身后跟着的丫鬟都低着头作耳聋状。

周清华倒觉得李初晴是个傻大姐,傻的可爱。也不知道卫国侯府这根深错节的后院里是怎样养出这样天真可爱的她。见她叨叨地没完,周清华便伸手拍了拍她的肩头,笑道:“好了,不用担心,我都知道的。”

李初晴撇撇嘴:“我还不知道你嘛......”她顿了顿,还是转开话题,“这次生辰只是小办,除了邀请了你和涵姐姐之外,我还请了谢家的谢晞云,王家的王瑶禾、成王府的容洁还有崔家的崔锦绣。”

大越四公府三世家,分别是:王、陈、谢、崔、韩、郑、周。四大公府掌兵事,三大世家从文职,各有所长。

容洁也是周清华表姐——周清华嫁入成王府的姑姑就容洁的母亲。原主的记忆里,容洁、王瑶禾以及崔锦绣都是李初晴要好的朋友,邀来也不奇怪。只是不知怎么这次居然会请了谢家的大小姐谢晞云。

这样想着,周清华便问了出来,反正和李初晴说话也不必费太多心眼。

李初晴也有点奇怪:“其实是她自己要来的。我在王姐姐的那边见过她几次。谢家这一辈只她一个女儿,宠得很,所以她性子也很傲,寻常看不上旁人。也不知怎么,忽然就想来我生辰宴了。”

周清华皱皱眉头,总觉得这谢小姐来者不善。不过说起来,在卫国侯府里她反正也不可能闹什么无法处理的大事来,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她这个未成年还是在一边看着吧。

李初晴却是兴致勃勃的八卦道:“你不知道,谢晞云有个弟弟,不仅长得好,天资还很出众。圣上还亲口赞他‘天上仙童,谢家玉树’。”

周清华掰着指头算了下,忍不住汗颜道:“这位‘谢家仙童’大概也只有十岁左右吧......”谢晞云只比李初晴大三岁,今年十二岁。根据谢夫人远近闻名的体弱,接连生子这种事是不要想了,谢晞云的弟弟至少要比她小两、三岁。

李初晴也忽然想到这个问题,心目中风姿卓越的美男子变成故作高深的小屁孩,深受打击,顿时没有探究美男的心情。

说说笑笑间,她们便到了摆着酒席的花厅。

崔锦绣和楚洁已经到了,正坐在椅子上闲聊。见到周清华与李初晴携手而来,便都站了起来。

崔锦绣生了一副娇娇弱弱的模样,眉清目秀,一双秋水似的眼睛仿佛永远都带着水光,典型的小白花容貌。她今日穿着品蓝纹锦比甲配白色中衣长裙,梳了个倭堕鬓,更添一份清秀文静。她抿唇笑了笑,还未说话面颊上便浮出了羞涩的红晕,说道:“你们来啦......”

容洁站在一旁,有着与崔锦绣之截然不同的神韵。她生的容貌妍丽,穿着一身是桃红色领口带有刺绣花纹的对襟外衣,里面穿着淡粉色领口绣瓣兰的交领衣服,胸前配了一块金锁,整个人如同一朵颜色鲜亮的玫瑰一般带着明亮的光彩。她拉了拉崔锦绣的手,故作气恼的说道:“好啊,我就说怎么不见人影,原来是你们两个都躲起来说悄悄话了?”

李初晴连忙叫冤:“怎么会,我这不是去换衣裳吗,因为怕你们等着这才紧赶慢赶地跑过来。”

周清华也轻声辩解道:“表姐就别打趣了,我这一路半跑半走地赶来,脚都要酸了。”

容洁却还是不甘休,扬着头打量着李初晴的裙子:“原来是去换了衣服啊。”她摇着头,笑嘻嘻地道,“都说人比花娇,你穿了这衣服却是衣服比人娇,哈哈......”说着说着,她就忍不住弯下腰笑出了声。

李初晴顿时羞恼了,上前拉她,两人扭作一团。

周清华却在一旁偷笑——依她看来,她舅母心里的女婿人选约莫就有容洁的哥哥容皓。端看容洁容貌就可以知道她哥哥容皓是何等样的俊美少年。且因成王妃得宠,成王府中并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侧妃或者侍妾,后院干净的很,而成王妃又是出了名的性子清冷,定然不会为难儿媳,唯一的小姑子容洁又是个性子简单干脆的人物。各个方面摊开来看,容皓确实是个极好的人选。偏偏这对未来姑嫂却是一对欢喜冤家,一见面就免不了吵闹。

崔锦绣见那两人闹成一团,急得跳脚,连连道:“别闹了,咱们坐下吃东西吧?”都要急得哭了。

周清华便上前安慰她:“没事的,她们自持是家教良好的世家贵女,最多也就这样扯扯衣服罢了。”

崔锦绣羞涩的低头勉强笑了笑,拉着周清华的手说道:“哎,听说你病了一场,现下可好了?”

“嗯,也不是大病,养养就好了。”周清华看着崔锦绣柔柔弱弱的样子便也下意识地放轻声音问道,“倒是听说崔夫人年初又病了一场,如今怎么样了?”

大京城里面最出名的两个病美人就是谢家夫人和崔家夫人。和谢家夫人年轻随谢国公去战场从军因而染了病不一样,崔夫人出生不高,乃是崔国公的续弦,当真是吹吹风就会倒下的病西施。

崔锦绣低着头揉着自己的手指,声音柔柔的:“还行吧,我二哥常说我娘一年总是要病上几次,这次年初病了一场接下来就有好一段时间安稳了。”她秀眉微蹙,轻轻抿唇,有点美人含愁的娇态,十分苦恼的说道,“其实这次我娘也是被我二哥气到了,他本来好好在书院读书的,大家都说他日后定能金殿提名。结果他却偷偷拜了谢国公为师然后便吵着要跟谢国公去西北从军,娘都哭晕了好几次,就是不答应,爹也头疼着呢。现在家里都乱成一团了。”

别看崔夫人生的柔柔弱弱,她膝下还是有一儿一女的。只是不想这唯一的儿子却是个不着调的,明明崔家手下也有兵,却偏偏去拜谢国公为师,个子还没长成就要跟着去从军。崔夫人那种性格,定然是要哭得病倒的。

别人的家事,周清华倒是不好随意插嘴,只是问道:“你二哥心意很坚定?”

“是啊,平常他最是孝顺不过,可这次却是铁了心要去军中学些本事,被父亲打了一顿还是照常要收拾行李要走人。可到哪儿不是学啊,再不济父亲也可以教他啊。”崔锦绣软绵绵地说道。

这一点周清华倒是觉得崔家二郎头脑还算清楚——他上头有原配嫡子的大哥,崔国公凡事都紧着长子定然不会栽培次子来□□。反倒是谢家,谢国公乃是出了名的名将又素来爱才,倒是有些施为的余地。

因而周清华叹了口气,到底还是开口劝道:“你也说你二哥平常很是孝顺,这次决定他定然也是深思熟虑下了决心的。你和他乃是兄妹,无论如何也该体谅支持他一次才对,要不然他一个人孤零零地去了西北,想起亲人岂不是会很难过?”

崔锦绣顿时怔住了,过了一会儿才慢慢说道;“可,可我娘她舍不得我二哥啊,她身子又一向不好......”呐呐地说了几句,她又找不出旁的理由了。

一旁的容洁从边上插话道:“要我说,男人整天呆在家里顶什么用?看我哥,读书都要读傻了。难得你二哥有志气,你做人妹妹很该多鼓励鼓励他呢。”

“容妹妹这话说得倒是很有趣,成王世子在你嘴里都成了书呆子。”远远的便传来温婉的女声,随之而来的是穿着蜜合色绣玉兰短袄配葱黄色云纹百褶裙的王瑶禾。王瑶禾身边站着谢大小姐谢晞云,在这一群最小六岁最大十一岁的小女孩里面她年纪最长、身量最高,一张俏脸冷冰冰地板着,正步履端正地走来。

第10章

容洁素来伶牙俐齿,闻言便转而问谢晞云:“崔二郎去的可是谢家的西北军,能出什么事,你说对不对,谢姐姐?”

谢晞云长眉微挑,小小年纪已有一番冰雪之姿:“此事早有定论,何必再说?我父既然已经应了要带他去西北,自然便会带他去。便是崔国公也并无明显的反对之言。”

谢晞云这话说得冷硬,场上的气氛顿时也僵了起来。周清华便笑着打趣容洁道:“表姐这样关心崔二郎,不会是收了他的贿赂?”容洁恼得面颊通红,便要上前掐她脸蛋。

李初晴也在旁笑着应和道:“可不是嘛,上次她在锦绣的院里见过崔二郎一次,脸都红了。”

王瑶禾笑盈盈地凑上来细声细语地来补刀:“我倒不知道我们容小姐也会脸红。”

容洁一张脸羞得通红,恼地不行了,便跳脚道:“你们怎么越说越起劲,我,我不和你们讲了。”

这时,崔锦绣才在旁弱弱劝道:“还是别说这些了,旁人听了怕是真要误会的,坏了容姐姐的名声怎么办。容姐姐也就见过我二哥一次,那次真是不小心的。”

李初晴也急忙拉了容洁一把,笑道:“好了,好了!不说这个了,大家坐下吃点东西吧。虽然不能喝酒,不过我这还有从祖母那儿要来的上好茶叶呢。另外,这山药糕和燕窝汤也都是味道极好的。”

“寿星公都这样说了,哪里能说不?”王瑶禾轻笑了一声应和道。

众人这才坐下,谢晞云坐在周清华身边,缓缓出声,只是声色清冷:“听说令姐也来了,怎么没见到她人?”

周清华小心打量了一下她的神色,隐约猜测出是为了周涵华才来的,于是便小心翼翼地答道:“姐姐许久未见外祖母,便留在老人家那侍奉亲长了。”

谢晞云小声哼了一声,伸出纤长的手指拿了块枣泥馅的山药糕慢条斯理地吃了起来。她其实真的长得挺美的,不说话的时候有种冷冰冰、高高在上的矜贵神态,跟个冰雪女王似的,只是这美却并非古代所追求欣赏的柔美贞静,在众人眼中反倒显得特立独行了些。

三个女人一台戏,几个女孩虽然还没长成女人聚在一起却依旧是热闹的很,游戏玩笑,闹了一下午。即便是周清华这个伪小孩也在那种热闹的氛围里放松了许多,等坐马车回去的时候,她脑子短路一下子就把困扰心上的问题问了出来:“姐姐,你是不是认识那个谢家大小姐谢晞云?”

周涵华怔了怔,笑着摸了摸周清华鼓起来的小肚子,回答道:“嗯,算是认识吧。”她皱了皱眉头,像是想着如何组织语言和妹妹解释:“太子殿下曾经在宫里无意救过她一回,她心里大约挺感激的,一直想当面道谢。”

这么说是个小情敌了?周清华索性坐起身来,问到底了:“那姐姐打算怎么办?”谢家论家世绝不输周家,最重要的是谢老爷乃是当世名将极受器重,谢晞云又是独女,想必是个不可轻视的对象了。

周涵华终于忍不住拍了下周清华的小脑袋,正色道:“你这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这些事与你我有何关系”

周清华皱皱眉:“姐姐不喜欢太子吗?”

“你小小年纪可知道什么是‘喜欢’?这般言语轻浮!”周涵华语气越加严厉,见周涵华神色怔怔便稍缓神色说道,“清华,你还小,别想太多,这些事不过都是寻常而已。”

“可是......”周清华咽下还未说出口的话,只是心里塞塞的——其实认真想起来皇帝后宫三千,就算防得了一个谢晞云,等太子登基以后估计还有一堆女人等着。

周涵华见她仍有不平之色,面上神色几变,终于还是沉声说道:“清华,你要明白,无论谢小姐心思如何,太子的心思才是起决定作用的。”

周清华神色一正,立时就明白了周涵华的意思——与其要求女人不要做小三,不如要求男人守得住底线。她想了想,还是依着周涵华坐着,轻声问道:“那姐姐觉得太子是如何心思?”说起来,她自穿越以来就对这位未来的姐夫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倒是有些小好奇。

“他的心思如何与你我何干?”周涵华神色不变,语气里却是自然而然地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淡,只是低着头耐心地教育幼妹,“清华,人心自来难测,你要做的就是守住自己的本心。人心易变,只有你自己才不会辜负自己。”

依偎着温声细语的长姐,周清华的心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其实,大李氏和周正声的失败婚姻不仅造成了原主的无爱的童年也对这位长姐的婚姻观和爱情观造成了影响。周清华隐约觉察到了周涵华这些话中的消极思想以及其中与她之前教导的‘真心才能换真心’之间的矛盾,但她又忍不住怀疑在女子处于弱势的古代社会,这或许也是一个好思路。

姐妹两个依偎在一起说了许久的话,亲亲密密地一齐到了家之后,一人被太夫人叫去一人回了自个院子。

因周清华口渴,碧珠察言观色地从玻璃瓶子里舀了一勺子的玫瑰清露冲了水递上来:“这是前段时间大小姐那边送来的。说是宫里赏下来的稀罕物,不仅养颜美白还香得很呢。”

周清华喝了几口,果真觉得清香绕舌,便又多喝了几口——毕竟这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古代,也没现代那么多作假掺假的心思手段,什么东西吃起来都是原汁原味的。

拂绿端了几碟子小点心过来,笑嘻嘻地和周清华说话:“瞧小姐的样子倒是有些饿,先吃点填肚子吧。厨子那边熬了燕窝粥,等会儿端上来。”

听拂绿这样一说,周清华考虑到晚膳也没多吃,只是就着玫瑰清露吃了块糖蒸酥酪,便用帕子擦了擦手道:“今天的字还没练呢。”周清华订了一张时间表,练字、看书、吃饭、睡觉都有安排。

“就知道小姐上心,墨和纸都已经备好了。”碧珠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温声答道。

拂绿在旁笑道:“还是小姐用功,难怪连辜先生最近都常夸赞小姐呢。”

周清华虽知道拂绿这话多有奉承之意但依旧忍不住心中有些小喜悦:她并不是周涵华那般天资出众,闻一知十;亦没有周芳华那般对诗词琴艺极有灵性,学起来事半功倍;就连周雅华小小年纪亦是天生一张美人面,乖巧惹人疼爱,和她们比起来周清华不过占了个心理年龄上的优势罢了。

然而,古人有言“天道酬勤”,她既然有心要活得更好,便要用心努力,她相信:总有一日她会为自己而骄傲。

周清华练字练到天黑,用过晚膳后便溜达着出了院子去寻六妹周雅华说话。她不知道卫国侯府里头正有一场关于她的谈话。

适时,李王氏刚盯着儿子李崇文用过药,颇有倦意地回房梳洗歇息。

卫国侯世子李修竹正披着一件白色外袍,坐在紫檀木榻上看书。他虽官至大理寺卿,素有庄肃严明之称,但为人看上去却是端方儒雅,常手不释卷。且他虽年过而立,却并不显老,又生了一张白皙俊美的脸庞,解了玉冠,散着乌发,当真有风神秀彻宛若神仙中人。

见李王氏进门,李修竹便问了一句:“文哥儿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