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后总在搞事情/昏君养成手册上一章:第 47 章
  • 皇后总在搞事情/昏君养成手册下一章:第 49 章

孟巧曼拈起一枝半开的花苞,倒出香粉,扑在颊上,脸上立刻多了几分容色:“姑姑带回来一对父子?“

“是,听说是在田庄上偶然遇到的,那钱公子要来王都寻亲,老夫人就邀请他们一路同行。“

孟巧曼眉峰轻蹙:姑姑冷情冷性,执拗古怪,什么时候变得热心起来了?难不成吃斋念佛,真能调养心性?

抱厦外的小丫头打起撒花帘子:“老夫人到上房了。“

孟巧曼当即起身,扶着丫头的手,颤颤巍巍走到门前,远远看到众人簇拥着一个身穿僧衣的老妇人,款款下拜:“母亲。“

孟老夫人脚步一顿,眯起眼睛,细细打量孟巧曼几眼,“原来是巧曼。“

神情说不上柔和,但也不算疏冷。

孟巧曼悄悄松了口气,抬起眼帘,想扶孟老夫人进门,眼光落在孟老夫人身侧的锦袍男子身上,蓦然一惊。

钱九郎略一欠身,挥舞着折扇,笑嘻嘻道:“在下北齐人士钱九郎,有幸结识老夫人,厚着脸皮一路跟了来,未曾通报,让夫人受惊了。“

他说话虽然有些轻浮,但毕竟是世家公子出身,礼仪态度都是规规矩矩的。从进了宅院,就一直眼观鼻鼻观心,没有四处乱看。

孟巧曼自矜身份,不想窥看外男,但还是忍不住盯着钱九郎看了又看,她不会看错,这人的眉眼,和薛寄素有几分相像。

姑姑对一个和薛寄素长得相像的男人这么客气,是什么意思?

她心中一时七上八下,脚步趔趄了两下,险些没站稳。

孟老夫人嗤笑一声:“巧曼的身子还是这么虚弱,何必出来?还是早些回房歇着吧,我这里用不着你伺候。要是累得你再病倒,倒是我这个老婆子的不是了。“

当着一屋子下人和外人的面,饶是孟巧曼擅于隐忍,脸上还是腾地烧起一阵嫣红。

那是三年前的旧事了,当时薛寄素已死,她顺利嫁入侯府,多年心愿得偿,自然会忍不住雀跃欢喜。在婆婆孟老夫人跟前,少不得有些疏忽,按理来说孟老夫人是她的亲姑姑,又是看着她长大的,理应对她十分宽容,所以孟巧曼当时没有过多在意。

可她没想到,孟老夫人竟然会当面斥责她没有妇德,不堪为侯府新妇。

她曾经亲眼目睹孟老夫人责骂薛寄素,当时只是觉得心中快意,自觉如果自己能够嫁给崔泠,姑姑肯定不会挑她的不是。

可事实却正好相反,姑姑不仅处处针对她,还总把薛寄素挂在嘴边,薛寄素是这样做的,薛寄素是那样做的,薛寄素样样都好,只是不该姓薛,而她样样都不如薛寄素,只因为命好,生于孟氏一族,所以才能嫁给崔泠!

孟巧曼怎么可能忍得下孟老夫人把她和薛寄素做比较?嫁入侯府的第一个月,她就“大病“一场,甚至惊动了宫里的贵妃娘娘。

孟家人到侯府探望她,她没有诉苦,但却让丫鬟暗中把孟老夫人的种种怪吝行为一五一十宣扬给所有人听。不出几个月,孟老夫人就落了个“恶婆婆“的骂名。

之后崔泠把孟老夫人送到北齐国的五台山去礼佛,孟巧曼称愿不已,这一次崔滟把孟老夫人接回侯府,她心里纵然不满,也没怎么抗拒,毕竟是自己的亲姑姑。

然而这个亲姑姑,刚一到家,就给她难堪。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我不是猕猴桃小公举的地雷~

笔记本里的存稿不小心丢了,最近在努力回想中……这种酸爽的感觉,真的,重写之前写过的内容,比写新的章节要累多了!!

第79章79

崔滟安排好人手,跟进正院,见孟巧曼倚在门后垂泪,上前道,“嫂子怎么站在这里?娘呢?“

孟巧曼拿帕子在眼角轻轻按了一下,小心翼翼拭去泪珠:“母亲在里头和客人说话呢。“

“嫂子怎么不进去?“崔滟挽起孟巧曼的胳膊,扶着她往里走,皱眉道:“娘是不是又给你脸色看了?“

孟巧曼眼眸低垂,轻轻道:“是我不好,总惹母亲不高兴。“

崔滟冷笑一声:“和嫂子不相干,都是薛氏捣的鬼!也不知道娘是不是老糊涂了,从前她也不喜欢薛氏的,薛氏一死,她倒念起薛氏的好了。害得嫂子处处受委屈。“

孟巧曼轻叹一声:“母亲岂有不是的地方,肯定是我哪里做的不够好,母亲才会如此……“

崔滟一口剪断孟巧曼的话,“嫂子样样都好,分明是娘被那个薛氏给蒙骗了,转不过弯来。等时日长了,母亲就知道嫂子有多贤惠多体贴。“

姑嫂两个亲亲热热说着话,丫头早打起帘子,将两人让进正房。

孟老夫人卧在黄花梨雕花横榻上,正合目安睡,两个小丫头跪在脚踏上为她捶腿,博山炉里吐着袅袅轻烟,是助眠的安息香。

房里寂静无声,除了孟老夫人和几个留着辫子的小丫头,哪里有钱九郎和钱凤桐父子的身影?

崔滟脸色骤变,抓住一个守在门边的小丫头,劈头就问:“钱家人去哪儿了?“

小丫头战战兢兢道:“回姑奶奶,钱公子从后门走了。“

崔滟一巴掌抽向小丫头:“谁放走他们的?“

小丫头们不敢辩驳,跪在地上,嘤嘤哭泣。

孟巧曼拉住崔滟,“妹妹别急,外边有人看着呢,兴许人还没出去。“

崔滟很恨地盯着孟老夫人看了几眼,“娘,你为什么要放走钱家人?“

孟老夫人依旧闭着眼,沉声道:“五娘,回头是岸,钱家人和你无冤无仇的,你莫要再犯杀孽了。“

崔滟一甩袖子:“我可没有娘那么宽广的胸襟,薛寄素一天没有死透,我一天不会收手!“

言罢,扬长而去。

孟老夫人叹了口气,睁开浑浊的双眼,脸上的皱纹堆叠在一块,容颜愈显苍老:“巧曼。“

孟巧曼刚走到门口,听见孟老夫人呼唤,只得转过身来,笑着道:“母亲。“

“你是不是要去给孟家人通风报信?“

孟巧曼脸色一沉,“母亲多虑了,我只是怕妹妹莽撞,想过去劝劝她。“

孟老夫人歪在落花流水纹大软枕上,冷笑一声,“只怕你越劝,五娘的火气会越大。就像从前,每次听你说完一席话,我都会对薛氏更加厌恶。“

孟巧曼紧紧攥着手帕,默然不语。

孟老夫人复又闭上眼睛:“我不管你们所说的那位周皇后是什么来头,和薛氏有什么关系,钱九郎父子俩是我的有缘人,谁都不能动他们分毫,包括五娘和崔泠。你记住了,如果孟家人敢动钱九郎,我不会善罢甘休,我虽然老迈,还不至于成了瞎子聋子,手段还是有一些的,连族长大哥也得担待担待我的脾气。“

孟巧曼眼底划过一丝不甘,抬起脸,愤然道:“母亲为什么会对只有一面之缘的钱九郎那么好?“

孟老夫人淡笑一声:“因为他长得像薛氏,而且是我的有缘人。“

孟巧曼雪白的牙齿在红唇上留下一道咬痕,“母亲曾经说过,一看到薛氏就觉得心口不舒服,恨不能把她赶出家门,您什么时候转了性子,怜惜起薛氏来了?“

孟老夫人没有立即回答,瘦得只剩一层皮肉的手指轻轻抚着腕上的佛珠手串,喃喃念了几句经文,才道:“是我们崔家欠薛氏的,她虽然不讨我的欢心,到底还是死得无辜。“

“那是她的命!“孟巧曼捂着心口,一阵阵发抖,“是她们薛家造的孽!她是薛家嫡女,生死荣辱都寄于薛家,薛家的罪孽,就是她的罪孽,有什么无辜不无辜的?“

孟老夫人霍然睁开双眼,如鹰一般雪亮的眼神钉在孟巧曼苍白的脸上,“薛家欠我们崔家的,不欠孟家的!容不得你来评说!“

她推开两个吓得不敢吱声的小丫头,僧鞋踩在柔软的地毯上,缓步走到孟巧曼身边:“薛氏生前是怎么对你的?你是怎么回报她的?你又答应过我什么?“

孟巧曼移开眼神,脸上仍是不甘和愤恨,“表哥原本是我的夫君,薛寄素横刀夺爱,对我再好,都是虚伪造作!我没有对不起她!“

孟老夫人长叹一口气,微微垂首,抿得整整齐齐的的花白头发纹丝不动,“如果崔泠不想娶薛氏,凭我的脸面,和刘皇后求个情,赐婚圣旨又能如何?“

孟巧曼雪白的脸上沁出一缕愤恨,几乎把帕子扯碎,摇头道:“不,表哥是有苦衷的。“

“崔泠有崔泠的打算,谦义大哥有谦义大哥的打算,刘皇后有刘皇后的打算,薛国公有薛国公的打算。“孟老夫人眯起双眼,目光落在孟巧曼腕上的一只金镶珠宝摺丝大手镯上,“一道赐婚旨意,我们几家人各有各的打算,唯有薛寄素没有,她只是按照父命、遵守婚约。她没有对不起崔泠,更没有对不起你。“

孟巧曼撇过脸,没说话。

孟老夫人继续道:“崔泠成婚后,你答应过我,不会再对他有什么非分之想,所以我才会放心让你和薛氏来往。“

说到这里,孟老夫人忽然顿了一下,枯瘦的双手轻轻抚过孟巧曼的脸蛋,树枝般干裂苍老的指尖像铁刷一般,刷掉孟巧曼脸上厚厚的铅粉,“你多年不肯成婚,怕我怀疑,就开始装病,硬生生把自己熬成一个病美人。我那时候总觉得对不住你,对薛氏更加喜欢不起来,现在你已经成了侯夫人,怎么病还没养好?“

伪装一点一点被孟老夫人道破,孟巧曼又羞又恼,羞恼之下,怒气愈盛,几乎咬碎一口银牙,神情变得冷厉起来,再没有病殃殃的憔悴痕迹。

“巧曼,薛氏已经死了。“孟老夫人喟然长叹,又自嘲似的轻笑一声,“所有的罪孽,让我这个老婆子来赎,你和五娘都收手吧,你已经得到你想要的一切,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想要的一切?“孟巧曼阴侧侧一笑,“除了一个侯夫人的名头,我得到什么了?表哥早就变心了!他宁愿守着薛寄素的回忆过日子,也不肯看我一眼!“

愤恨的语气,但越说到后面,愤怒越少,委屈和挫败压过痛诉,最后化为不甘和幽怨。

一直压抑在心底的绝望冲破牢笼,蜂拥而出,仿佛被汹涌的洪水淹没,无力抵抗,只能顺着痛苦沉郁的河流冲向黑暗深处,一点一点沉入幽暗水底,直至腐烂。

孟巧曼捂住脸,踉跄几步,跌倒在地,几年来,她一直不肯承认,但其实她早就知道了,从薛寄素死的那一刻,她就知道了。

崔泠早已经爱上薛寄素,即使她和崔滟逼迫崔泠亲手毒死薛寄素,也无济于事。

她仰起脸,放声大笑:“哈哈,我费尽心机,煎熬了十多年,最后得到什么了?只得到一个空壳!“

小丫头们第一次看到侯夫人如此形容,吓得面面相觑,躲在木榻旁,嘤嘤低泣。

孟老夫人看着状若癫狂的孟巧曼,眼中露出一丝怜惜和同情:“傻丫头,崔泠冷情冷性,就算你不逼他,薛寄素得知自己的父兄族人全部死在崔家人手上,绝不会独活,以崔泠的性子,肯定不会挽留她,只会让她走得体体面面的。你和五娘偏偏多此一举,逼迫崔泠亲自动手。“

“薛寄素一死,他不能恨自己,只能恨你和五娘了。“

孟巧曼捂住脸,笑容还凝结在眉梢眼角,泪水已经抑制不住,汹涌而下。

孟老夫人以手合十,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像一朵层层绽放的黄菊:“装病有什么用?只能骗骗外人,骗不了崔泠。巧曼,崔泠一生一世都不会原谅你。“

话音落处,好似铮然有声,明明白白刻下了孟巧曼惨淡晦暗的余生。

孟巧曼颓然坐倒在地,泪如雨下,容颜迅速枯萎,一瞬间,像是老了七八岁。

西宁后宫,含章殿。

周瑛华坐在镜台前,取下发髻上的一朵堆纱绒花,“我的母族?“

“不错。“卫泽靠在五色珠帘前,带着薄茧的手指拂过一颗颗打磨光滑的玉石,“驿馆确认过他们的身份,袁茂亲自去问的,那个叫钱九郎的,是钱妃的同胞弟弟。“

周瑛华不动声色,“这么说,他是我的亲舅舅?“

卫泽走到周瑛华身后,替她拆开发鬓,双手慢慢往下,盖在她的肩膀上,“我准备封钱九郎为长乐侯,他是你的舅舅,不能委屈了他,阿素觉得如何?“

周瑛华放下象牙梳篦,“全凭皇上安排。“

她眼眸低垂,沉思片刻,褪下腕上戴着的镂刻花卉纹金花钏,放在折枝莲花纹妆盒里,“正好学馆月初就要开始招收学生,袁茂是南吴才子,南吴人士肯定会慕名前去学馆应征,只缺一个北齐国的名士,我舅舅既是北齐国的望族之后,才学应该还是有的,让他去帮袁茂的忙,或许能吸引一批北齐国学子……“

卫泽一言不发,看周瑛华一双红润樱唇中吐出一长串冷静的谋划,眸色越来越深。

“让袁茂带钱家人进宫,我要亲自和舅舅……“

脖颈间的气息越来越烫,铜镜里映出少年眼中熊熊燃烧的缠绵之意,周瑛华终于还是说不下去了,耳根酥麻,手脚都有点不听使唤,只能屏住气息,轻轻喊了一声:“阿泽……“

卫泽却没应声,吻依旧停留在周瑛华的鬓角耳际,双手顺着滑腻雪白的胳膊,慢慢往下,直接将她一把抱起。

周瑛华把惊呼声压在舌底,下意识反手攥住卫泽的胳膊,发髻披散开来,脸上腾起一阵嫣红的烟霞之色,手心又黏又湿。卫泽的体温透过轻薄的春绸锦袍,弥漫到她的身上,越来越烫,烧得她眼前一片迷茫朦胧,几乎分不清明亮的烛光和银色的纱帐。

卫泽拨开珠帘,直接把周瑛华抱到西边暖阁的拔步床上放下,回转身,带着一种漫不经心的从容态度,一根接一根,依次吹灭房中所有烛火。

室内一时陷入幽暗,纱帐轻扬,称心和如意早就悄然退下,屋里静得出奇,周瑛华甚至能够听见自己砰砰的心跳声。

卫泽吹灭最后一根灯烛,皂靴踩在金砖地上,脚步声在朦胧的黑暗中显得分外清晰。

他走到拔步床边,轻笑一声:“听袁茂说,舅舅是崔家的孟老太太着人送到驿馆的,孟老太太似乎和舅舅很投缘。“

夜色中看不清卫泽的神情,月光从窗棂间斜斜撒入房中,纱帐犹如流动的水波,潺潺的纹路间,月华亦跟着流动。

他站在周瑛华面前,石青衣袍和夜色融为一体,整个人也像是融化在月光中,冷寂,清寒。

唯有一双眼睛亮得惊人。

周瑛华眼眸低垂,浓密的眼睫像蝶翅般幽幽扇动,“或许这就是舅舅的缘法吧。“

卫泽沉默不语,放下揽在金丝铜钩里的垂纱床帐,簌簌几声,脱掉身上穿的春绸锦袍。

周瑛华暗叹一声,闭上眼睛。

一双滚烫的手抚过她的脸颊,划过脖颈,一颗接一颗解开雪白衣领上的金纽,脱下她的黄地凤穿花纹鸳鸯锦氅衣。

“你在发抖?“

耳边一声轻叹,带着薄茧的双手停在半敞的衣襟前,战栗的身体落入一个瘦削但是温暖的怀抱当中,熟悉的气息一下子将她彻底淹没。

他的声音依旧温柔缱绻,仿佛刚才那个面容冰冷、语气生疏的人是周瑛华的幻觉。

卫泽的吻落在她的眉间嘴角,一点一点吻干她不知不觉间撒下的泪水,“阿素,你不该瞒着我的。“

第80章80

燕西所想的第二个计划,不能到外边去,还是在家里开始筹划。家里向男子一方面去筹款谁也闹饥荒,恐怕不容易,还是向女眷这一方面着手,较为妥当。女眷方面,大嫂三嫂翠姨,大概均可以借几个。母亲那里,或者也可以讨些钱。主意定了,也不加考虑,便先来找翠姨,走到院子里,故意把脚步放重些。一听翠姨一人在里面说话,大概是和人打电话。燕西便不进去,在院子里站着,听她说些什么。只听翠姨操着苏白说道:“触霉头,昨涅子输脱一千二百多洋钿。野勿曾痛痛快快打四圈。因为转来晏一点,老头子是勿答应格。”燕西一想,这不用去开口了。她昨晚输了一千多块线,今天多少有些不快活的。这样想,便来找他三嫂王玉芬。这一排屋,三个院子,住的是他父亲一妻二妾,这排后面两个院子,是大兄弟夫妻两对所住。中间一个过厅,过厅后进,才是燕西三个姐姐和老三金鹏振夫妻分住两院。

燕西由翠姨那边来,顺着西首护墙回廊,转进月亮门,便是老二金鹤荪的屋子。一进门,只见二嫂程慧厂手上捧着一大叠小本子,走了出来。一见燕西,抢上前一步,一把抓住他的手说道:“老七,我正要找你。”说时,把手上那一叠小本子,放在假山石上。另外抽出一个本子来,交给燕西道:“你也写一笔罢。”燕西一看,却是一本慧明女子学校募捐的捐簿。便笑着说道:“二嫂,好事你不照顾兄弟,这样的事,你就找我了。我看你还是去找父亲罢。”程慧厂冷笑道:“找父亲,算了罢,别找钉子碰去!前次我把妇女共进会章程送上一本去,还没有开口呢,他就皱着眉毛说:这又是谁出风头?保不定要来写捐。我有钱不会救救穷人,拿给他们去出风头作什么。我第二句也不敢说,就退出来了。”燕西一面说话,一面翻那捐簿,上面有写五十块钱的,有写三十块钱的。五姐敏之六姐润之,都写了五十元。程慧厂自己独多,写了二百元。便笑着说道:“从大的写起,不应就找我,应该找大哥。从亲的写起,也不应先找我,应该找二哥。”慧厂道:“我本来是去找大哥的,碰见了你,所以就找你。”燕西道:“二哥呢?”慧厂道:“他有钱不能这样用,要送到胡同里去花呢。”说时,燕西二哥鹤荪,在里面追了出来,说道:“我没有写捐吗?我给你钱,你把它扔在地下了。”慧厂道:“谁要你那十块钱?写了出来,人家一问,叫我白丢人,倒不如你不写,还好些呢。”燕西本也想写十块钱的。现在听见二哥写十块钱碰了钉子,便笑道:“两个姐姐在前,都只写五十块。我写三十块罢。”慧厂笑道:“老七,你倒很懂礼。”燕西笑了一笑。慧厂道:“不是我嘴直,你们金家男女兄弟,应该倒转来才好。就是小姐变成少爷,少爷变成小姐。”鹤荪笑道:“这话是应该你说的,不是老五老六,多捐了几个钱吗?”慧厂道:“他们姊妹的胸襟,本来比你们宽阔得多。就是八妹妹年纪小,也比你们兄弟强。”鹤荪对燕西微笑了一笑,说道:“钱这个东西,实在是好,很能制造空气哩。”燕西急于要去借钱,不愿和他们歪缠,便对慧厂道:“二嫂,你就替我写上罢。钱身上没有,回头我送来得了。”说毕,就往后走。走在后面,只见王玉芬穿了一件杏黄色的旗袍,背对着穿衣镜,尽管回过头去,看那后身的影子。他三哥金鹏振,在里面屋子里说道:“真麻烦死人!一点钟就说出门,等到两点钟了,你还没有打扮好,算了,我不等了。”玉芬道:“忙什么?我们怎能和你爷们一样,说走就走。”鹏振道:“为什么不能和爷们一样?”玉芬道:“你爱等不等,我出门就是这样的。”燕西见他哥嫂,又象吵嘴,又象调情,没有敢进去,便在门外咳嗽了一声。玉芬回头一看,笑道:“老七有工夫到我这里来!无事不登三宝殿,此来必有所谓。”燕西笑道:“三嫂听戏的程度,越发进步了,开口就是一套戏词。”玉芬笑道:“这算什么!我明天票一出戏给你看看。”燕西道:“听说邓家太太们组织了一个缤纷社。三嫂也在内吗?”玉芬对屋里努一努嘴,又把手摆一摆。说道:“我和他们没有来往。我学几句唱,都是花月香教的。”燕西道:“难怪呢,我说少奶奶小姐们捧坤伶有什么意思,原来是拜人家做师傅。”玉芬道:“谁象……”鹏振接着说道:“得了得了,不用走了,你们就好好地坐着,慢慢谈戏罢。”玉芬道:“偏要谈,偏要谈!你管着吗?”燕西见他夫妻二人要出去,就笑着走了。燕西一回自己屋里,自言自语地道:“倒霉!我打算去借钱,倒被人家捐了三十块钱去了。这个样子,房子是买不成了。”一人坐在屋子里发闷。过了几个钟头,金荣回来,说道:“已经又会到了那个王得胜。说了半天,价钱竟说不妥。”燕西道:“我并不一定要那所破房,我们就赁住几个月罢了。可是一层,不赁就不赁,那两幢相连的屋,我一齐要赁过来。”金荣道:“那幢房子,现有人住着,怎样赁得过来?”燕西道:“我不过是包租,又不要那房客搬走,什么不成呢?”金荣想了一想,明白了燕西的意思,说道:“成或者也许成,不过王得胜那人,非常刁滑,怕他要敲我们的竹杠。”燕西不耐烦道:“敲就让他敲去!能要多少钱呢,至多一千块一个月罢了。”金荣道:“哪要那些?”燕西道:“这不结了!限你两天之内把事办成,办不成,我不依你。”金荣还要说话,燕西道:“你别多说了,就是那样办。你要不办的话,我就叫别人去。”金荣不敢作声,只得出去了。

第二日,金荣又约着王得胜在大酒缸会面,特意出大大的价钱。开口就是一百五十元,赁两处房子。说来说去,出到二百元一月,另外送王得胜一百元的酒钱。王得胜为难了一会,说道:“房钱是够了。可是冷家那幢房子,我们不能赁。因为东家一问起来,你们为什么要包租,我怎样说呢?”金荣道:“你就说我们为便利起见。”王得胜道:“便利什么?一个大门对圈子胡同,一个大门对落花胡同,各不相投。现在人家赁得好好地,你要在我们手上赁过去,再赁给他,岂不是笑话?”金荣想着也对,没有说话。王得胜忽然想起一桩事,笑了一笑,对金荣道:“我有个法子,你不必赁那所房子,我包你家少爷也乐意。”如此如此,对金荣说了一遍。金荣笑道:“好极,就是这样办。”王得胜道:“房钱不要那许多,只要一百五十就行了。不过……”金荣道:“自然我许了你的,决不缩回去。照你这样办,我们每月省五十,再补送你一百元茶钱得了。但是我们少爷性情很急,越快越好。”王得胜道:“我们屋子,摆在这里,有什么快慢。你交房钱来就算成功。”金荣见事已成,便回去报告。燕西听说也觉满意,便开一千块钱的支票,交给金荣去拾掇房子,购置家伙。限三日之内,都要齐备,第四日就要搬进去。金荣知道他的脾气,不分日夜和他布置,又雇了十几名裱糊匠,连夜去裱糊房子。那房子的东家,原是一个做古董生意的人,最会盘利,而今见有人肯出一百五十元一月,赁这个旧房,有什么不答应的。那王得胜胡说了一遍,他都信了。

到了第三日下午,燕西坐着汽车,便去看新房子。那边看守房子的王得胜,也在那里监督泥瓦匠,拾掇屋子。燕西一看各处,裱糊得雪亮。里里外外,又打扫个干净,就不象从前那样狼狈不堪了。王得胜看燕西那个风度翩翩的样子,豪华逼人,是个阔绰的公子哥儿。便上前来对燕西屈了一屈腿,垂着一双手,请了一个安。金荣在一边道:“他就是这里看房子的。”燕西对他笑了一笑,在袋里一摸,摸出一张十元的钞票,交给他道:“给你买双鞋穿吧。”王得胜喜出望外,给燕西又请了个安。回头对金荣笑道:“那个事我已经办好了,我们一路看去。”说着,便在前引导。

刚刚只走过一道走廊,只听哗啦哗啦一片响声。王得胜回头笑道:“你听,这不是那响声吗?大家赶快走一步。”走到后院,只见靠东的一方短墙,倒了一大半,那些零碎砖头,兀自往下滚着未歇。墙的那边,是人家一所院子的犄角。接上那边有人嚷着道:“哎呀!墙倒了。”就在这声音里面,走出来两个妇人,一个女子。内中一个中年妇人,扶着那女子,说道:“吓我一跳,好好的,怎样倒下来了?”那女子道:“很好,收房钱的在那边,请他去告诉房东吧。”说着,拿手向这边一指。王得胜早点了一个头,从那缺口地方,走了过去,说道:“碰巧!我正在这里,让我回去告诉房东。”那中年妇人道:“你隔壁这屋子,已经赁出去了吗?”王得胜笑道:“赁出去了。”那中年妇人道:“那就两家怪不方便的,要快些补上才好呢。”王得胜道:“都是我们的房,要什么紧?人家还有共住一个院子的呢。”他们在这里说话,燕西在一边听着,搭讪着,四围看院子里的树木,偷眼看那个女子,正是自己所心慕的那个人儿。这时,她穿一套窄小的黑衣裤,短短的衫袖,露出雪白的胳膊,短短的衣领,露出雪白的脖子,脚上穿一双窄小的黑绒薄底鞋,又配上白色的线袜,漆黑的头发梳着光光两个圆髻,配上她那白净的面孔,处处黑白分明,得着颜色的调和,越是淡素可爱。那女子因燕西站在墙的缺口处,相处很近,不免也看了一眼。见他穿了一件浅蓝色锦云葛的长袍,套着印花青缎的马褂,配上红色水钻钮扣,戴着灰绒的盆式帽,帽箍却三道颜色花绸的。心想,哪里来这样一个时髦少年?一时之间,好象在哪里见过这人,只是想不起来。燕西回转身来正要和王得胜说话,不觉无意之中,打了一个照面。那女子连忙掉转头,先走开了。王得胜对燕西道:“金少爷,这就是冷太太,她老人家非常和气的。”燕西含着笑容,便和冷太太拱了一拱手。王得胜又对冷太太道:“这是金七爷,不久就要搬来住。他老太爷,就是金总理。”冷太太见燕西穿得这样时髦,又听了是总理的儿子,未免对他浑身上下打量了一番。因为王得胜从中介绍,便对燕西笑了一笑。燕西道:“以后我们就是街坊了。有不到的地方,都要请伯母指教。”冷太太见他开口就叫伯母,觉得这人和蔼可亲,笑道:“金少爷不要太客气了,我们不懂什么。”说时,又对王得胜道:“请你回去告诉房东一句,早一点拾掇这墙。”王得胜满口答应:“不费事,就可以修好的。冷太太这才自回屋里去。一进门,他的女儿冷清秋,便先问道:“妈,你认识那边那个年青的人吗?”冷太太道:“我哪里认得他?”清秋道:“不认识他,怎样和他说起话来了呢?”冷太太道:“也是那个收房钱的姓王的,要他多事,忙着介绍,那人客客气气的叫一声伯母,我怎能不理人家?据姓王的说,他老子是金总理。”

第81章行刺

是夜,西宁后宫,洗池别院。

卫文帝喜好风雅,擅长山水画,生前常常在御花园洗池旁挥毫泼墨,这座二进殿宇便被宫人们称作洗池别院。

月光如鲛丝织就的丝绸一般明亮柔软,于深蓝碧空之中流泻万道清辉,映衬着蓊郁丛林中一汪碧绿池水,波光潋滟,冰滑冷凝。听涛亭飞翘的亭角挂着几盏七彩琉璃灯笼,微风袭来,灯火迷离闪耀。

九曲桥下有一道小瀑布,静夜中细流水浪冲刷着岸边堆砌的雪白石头,水声潺潺。

万籁俱寂之中,苍蓝的天空忽然落下一道金光闪闪的灿烂霞光,恰似雷霆闪电一般,直直劈向洗池别院。霞影五光十色,拖着一道长长的白边,顿时半边天空映得雪亮,整座洗池别院恍如白日一般。

北风狂躁呼啸,天边隐隐有雷鸣响动。

霎时只闻别院内一片惊叫尖鸣,戍守的宫女侍卫乍见异象,震惊不已,四处逃窜。当值的小黄门提着铜锣,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奔跑着敲锣示警,人声鼎沸,一片嘈杂,轰隆隆的钟鸣鼓声中,夹杂着一阵阵马嘶狗吠。

倒霉的钱九郎从冰冷的池水中挣扎着扑到岸边,啃了一嘴巴的湿泥青草。他像只小狗似的吐着舌头爬上岸,呸呸几口吐出口中污泥,趴在岸边掬了几口清水漱口,还没等他捧水洗干净他那张糊满水草淤泥的脸蛋,就听到周围一片高声惊叫,顿时灯火通明,有人像是被掐着脖子似的发出一通长鸣尖叫:“各位大人,刺客在此!”

紧接着,一只马靴带着一股猎猎风声,踹在钱九郎的后背上。

钱九郎心口俱裂,觉得自己的五脏六腑几乎都被踢碎了,他从喉咙里发出一声仓促的气音,身子往前一扑,咕咚一声,又掉进池子里去了。

身着缁衣、腰配弯刀的禁卫军宿卫统领站在洗池别院门廊前,神色怔忪,伸手摸了摸玉白栏杆上悬着的两枚五角铃铛,铃铛已经多年没有换过了,受了空气中的水意浸染,早已暗哑无声。

一名小黄门气喘吁吁跑进来道:“侍郎大人,陛下传唤。”

宿卫统领点了点头,跟着小黄门转过假山,穿过花堂,一路分花拂柳,来到木樨林下。

大冬夜里,新帝卫泽散着一头长发,仅穿了一件素色里衣,趿拉着一双木屐,静静站在木樨树的阴影中,神色仓皇而沉静,一双眸子犹如云霭般乌墨暗沉,正怔怔望着远处含章殿的方向出神。

显然卫泽是从睡梦中惊醒,亦或是才刚要睡下,听到洗池别院的响动,未及披衣梳洗,便直接赶过来了。

侍郎注意到卫泽脸上有道鲜红的巴掌印,看印子,似乎是某个女人打的,眉峰一皱:后宫中何人如此大胆,敢掌掴皇上?

内侍阮伯生捧着斗篷衣帽,喘着粗气,从含章殿一路颠着小碎步,追到木樨林前,“陛下,先穿衣吧,您出来得急,什么都没穿,若是冻坏了可怎么是好。皇后娘娘她……”

卫泽一言不发,仍旧看着含章殿发怔。

阮伯生叹了口气,他不知道内殿发生了什么,只知道大半夜里,皇上忽然披头散发跑了出来,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衣,而公主把殿中所有槅门锁上,不许任何人进去伺候。

称心和如意都说皇上进去的时候两人还好好的,没听见里间传出吵架的声音,那到底是为什么?

他压下心中疑问,上前替卫泽披上一件如夜色般乌黑暗沉的斗篷。

几个机灵的小黄门捧着镜台铜盆热水跟过来,阮伯生挽起衣袖,正要给卫泽梳头,一个缁衣宿卫从洗池别院的方向奔来,跪在地上,抱拳道:“陛下,抓住一个刺客。”

“人在哪儿?”卫泽轻轻挥开阮伯生,长发仍旧披散在肩头,“是什么人?年纪几何?”

“刺客操北齐国口音,应当是北齐国派来的密探。”宿卫低头答道:“是个三十岁上下的中年人。”

卫泽似乎对刺客不是十分关心,瞥了一眼侍郎,倦怠道:“将刺客押去廷狱司,由你和曹侍郎亲自审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