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元骁等人犹自怔忪,常荀却紧随着起身,后面阿殷和同行的侍卫上前,虽不明所以,却还是将薛姬团团围住。

薛姬抱紧了琵琶,错开目光,勉强行礼,“殿下这是何意?”

定王冷然不答,常荀亦收了方才的怡然之态,道:“薛姑娘技艺高绝,咱们殿下想请你到府上小住,讨教技艺。薛姑娘是识相的人,想必不会令殿下难堪。”

满屋子都是定王的人,如同虎狼环饲,奉茶的婢子早已吓得跪在地上不敢抬头,独她困在正中。

薛姬看向常荀,看向身侧凶神恶煞的侍卫,再看向面目冷然的定王,终于认清了形势。

“既是殿下相邀,怎敢推辞。”她矮身将琵琶放下,理了理衣裳,“走吧。”

从方才的慌乱到从容不迫,她的态度折转,叫阿殷都暗暗佩服。

她并不知这背后藏了怎样的较量和权衡,只是奉命行事,借女子身份之便,扶住了薛姬的手臂。在握住薛姬的时候,阿殷刻意使了力道,旋即便是洞然——东襄尚武之习俗流传百年,不论男女,都能弯弓搭箭,上阵杀敌。依上回的丫鬟所说,薛姬是东襄败落的将领之女流落至此,那么即便她未必有多高的功夫,秉承家学和国中尚武之俗,身体也该比旁的女子强健才对。

然而方才阿殷试探之下,才觉她臂上柔软,与京中惯于吟诗作画的女子无异。

显然,这位美姬的身份值得深究。

屋门打开,老板娘满面笑容的迎近来,定王当先抬步出去,后头几位侍卫簇拥着薛姬跟随在后,老板娘惊诧而不敢阻拦,只能将目光投向最熟悉的常荀。

“殿下赏识薛姑娘才华,请到府中小叙,过两日送来。”常荀出言安抚,脸上殊无笑意。

老板娘迎来送往,自然有眼色,虽舍不得薛姬这个摇钱树,却也怕被牵累,迟疑之后便堆出笑容,“这是她的福气,该多谢殿下赏识。只是她毕竟娇弱,还请常爷多加照拂。”

“自然。”常荀轻飘飘的丢下一句,便两步追到定王身侧。

*

薛姬被安排住在了都督府,就在秦姝所住闲情阁的隔壁。

这都督府里占地颇广,除了外围调军士把守外,侍卫防守最严的只有两处——政知堂和闲情阁。

政知堂是定王处理公务、商议要事的地方,是府中防卫的重中之重,自然不能将薛姬安排近来。倒是闲情阁那边安排了不少得力侍卫,能保护秦姝母子不受扰乱,也可就势看守薛姬。

阿殷带两名侍卫将薛姬送过去时,秦姝撑了伞,正带着如松在池边观鱼。自她最初行事出格,被定王加派人手“保护”在闲情阁后,不止自身没法随意出入,就连外人都见不到几个。沉闷枯住了数月,难得看见阿殷,她便开口叫住——“陶侍卫。”

“崔夫人。”阿殷拱手为礼。

秦姝缓缓踱步过来,瞧见阿殷身后戴着帷帽的女人时,有些诧异,“这是?”

“殿下请了位客人过来,暂时安置在此。”

“女客人?”秦姝打量着薛姬,像是要窥视纱帷下的容颜,旋即笑道:“可真是奇事。”

阿殷只应景的笑了笑,“夫人若没有旁的吩咐,卑职就先去安顿。”

“我闲居在此,哪能有什么旁的吩咐。只是如松成日闷在这里,有些无精打采,若是方便,还请跟殿下通禀一声。这些侍卫防守严密,固然是为了我和如松的安危,然而天天足不出户,谁都难以忍受。”秦姝回首睇向池边逗鱼的崔如松,眼中藏着疼惜,声音也愈加柔和,“说起来,当日在那山谷中,还是你救了他的性命,如松一直感念。这都督府里女眷少,我成日闷在此处无人说话,你若是有空,该多来坐坐。”

阿殷笑了笑,依旧是公事公办的态度,拱手道:“夫人的话,卑职必定禀报殿下。”

“那就多谢陶侍卫。”秦姝宛然而笑,复回池边去。

这头阿殷带人安置了薛姬,因有定王的命令,便安排两名得力的侍卫看守,不许旁人靠近。

这屋中陈设简单,因疏于打理,甚至可说是简陋。

薛姬平常住在香闺软帐,一应用物皆精细上乘,将屋中陈设打量后便皱起眉头,手指拂过桌上积尘,像是自言自语,“定王殿下邀我来小叙,却是这般招待客人的?”她抬眼看向阿殷,再看看门口两名悍勇的侍卫,缓缓施礼,“凤翔城里贵人如云,这般待客的却不多见。烦请转告定王殿下,我虽是一介孤女,不敢冒犯殿下威仪才应命而来,却也不愿在此粗陋处久住。殿下若要小叙,也请早些宣召。”

“姑娘放心。”阿殷拱手,回到政知堂后便将薛姬的话转达。

定王正负手站在舆图前,瞧着上头密密麻麻的标记,听了阿殷的转述,浑不在意,“不必理她,先关十天。你过来——”他叫阿殷走至跟前,指尖落在铜瓦山主峰的匪寨处,“冯远道递的消息,周纲已在后山悬崖增了人手防卫,就在此处。”他又取过后山悬崖的详图,指着崖顶圈出的位置,“这边的防守不能不除,届时需提前拔掉。你可愿前往?”

“卑职愿意。”阿殷答得利落,毫不犹豫。

“后日你同冯远道提前潜入其中埋伏,行事全听他吩咐。”

“带人上山的事呢?”

“交给魏清,回头你将上山时要注意的事详细告诉他。”定王侧头,将目光落在阿殷脸上,“周纲既然知道剿匪的事,山寨的防卫只会比从前更严密。此次上山会更难,怕吗?”

阿殷朗然而笑,“聚啸山林的土匪而已,何必畏惧?殿下放心,卑职定不辱命。”

定王也是一笑,自架上取了个铜扣封住的檀木盒递给她。这盒子不过一尺见方,高才两寸,素净的檀木纹理上不见半点装饰,然那铜扣做工精致,想必里头装的东西也颇贵重。他交代完了正事便又回到长案跟前,执笔时见阿殷还站在那里,便投以询问的目光。

阿殷迟疑了下,却还是如实回禀,“卑职方才路过闲情阁,遇到了崔夫人。她说如松被闷在那里,成日无精打采,叫卑职禀报殿下。”

“嗯。”

果然是这般反应。

阿殷既然已经转达,便不恋栈,只是将手里捧着的檀木盒举了举,“殿下,这交给谁?”

定王手中狼毫顿住,抬头看着她,像是奇怪她为何会这样问——“给你。”

…这檀木盒居然是给她的?阿殷不知里面装了什么,想要推辞,然而瞧定王已然执笔忙碌,不敢再打扰,只好行礼道:“多谢殿下。”

出了政知堂后先将檀木盒放在值房,阿殷便往常荀处送那信筒。

比起定王的冷淡,常荀显然对薛姬的态度抱有好奇,慢慢拆着信筒,问道:“那位大美人被安排在闲情阁外,可有反抗?”

“薛姑娘不曾反抗,只是叫我转告殿下,让他早些宣召叙话。”

常荀靠着椅背,啧啧称叹,“也算是识时务。吩咐人简薄招待,不许旁人接近,不许她离开,也不许帮她传话。熬上十天,她自然就变乖了。等咱们剿匪回来,正好用得上。”

“这位薛姬…”阿殷瞧着常荀的神色,小心探问,“很要紧么?”

“姜玳看重的人,自然是要紧的。对了,回去提醒陶将军一声,你那位舅舅若是探问关于薛姬的事情,一概不理。她是东襄人,却不是什么将领之女,别看她长得漂亮,其实满腹蛇蝎,跟她沾得多了会倒霉。说起来——”他还不忘夸赞阿殷一句,“像咱们陶侍卫这般心地善良的美人,是很少的。”

阿殷忽视了最末那句,只道:“谢司马提点,卑职记住了。”

辞别常荀后在去找魏清,就着地图将该说的都说罢,忙碌至入夜时总算闲了些。今晚并非阿殷值夜,她回到值房,一眼就瞧见了定王给的檀木盒。先前满心揣测,此时将门窗都掩上,开了铜扣,便见里头躺着件玉白色的衣物,抖开来看,却是织得极细密的软甲,质地柔韧牢固,寻常刀枪轻易刺不进去。

翻遍了京城的兵器铺子,也寻不出这样上好的软甲。

屋子里尚未掌灯,昏暗的天光下,阿殷捧着软甲,愣住了。

这是什么意思?

*

八月二十三那日,阿殷穿了软甲,腰携弯刀,天色微明时跟着冯远道悄悄出了凤翔城。

城外晨风料峭,前儿一场雨后天气更冷,此时骑马驰过官道,掠过脸颊的风冰凉。

好在如今天气转晴,她跟着冯远道潜伏在铜瓦山下,倒免了冒雨隐藏的苦楚。这半年她除了练好身手,也会跟冯远道讨教些潜伏藏身之类的本事,如今跟着经验老练的冯远道,自是行踪隐秘。铜瓦山的防守果然比上回严了许多,巡逻的山匪添了两拨,阿殷跟冯远道藏身至月上柳梢,才悄无声息的到了崖底。

半弯弦月悬在空中,夜色稍稍昏暗,两人身手绝佳,避开新添的岗哨上山,神不知鬼不觉。

当晚以随身携带的干粮充饥,到得入夜人静,冯远道带了阿殷摸索过去。

那边新添的岗哨礼是两个面目凶悍的山匪,因此处离山寨稍远,又要吹悬崖边冷飕飕的夜风,两人口中各自抱怨。哨上火把熊熊燃烧,那两人不知是从哪里猎了两只野兔洗剥好,拿铁箭挑了放在火上慢慢烤。

不过片刻,便有诱人香气逸开,两人注意着火上兔肉,防备稍有松懈。

阿殷和冯远道便在此时动手——

山风疾劲吹过,将火把吹得晃动乱窜,两道身影迅捷扑过去,同时扣住山匪的脖颈。

被扔到山崖边吹冷风放哨的显然都是小咯罗,手上未必沾了血,是以冯远道并未取两人性命,只是手肘重重垂向后颈,将两人击昏。随后麻利的剥了衣裳套在外头,将土匪拖到暗处藏起。远处巡逻的山匪并未察觉这边的动静,瞧见火把边一坐一立并无异常,没人愿意过来吹冷风,便遛个弯儿往别处去了。

这头阿殷吁了口气,正好腹中空荡,同冯远道一起将那香喷喷的兔肉吃了。

今晚定王和常荀分头带队攻取匪寨,自然免不了恶战,吃饱肚子养精蓄锐,也是应有之意。

月光在飘动的薄云遮掩下忽明忽暗,阿殷站在崖顶望下瞧,隐隐约约能看到蠕动而上的小黑影,时隐时现。这些人身手弱一些,攀爬悬崖时自然不及阿殷和冯远道灵活,以铁钩和绳索攀崖时又难免耽搁时间,站在崖顶一览无余,若留神盯着,还真能发现端倪。

好在岗哨已被拔除,阿殷和冯远道偷梁换柱反成掩护,一个时辰之后,魏清带领的四十人尽数到了崖顶。阿殷借着火光细瞧,大半儿都是陌生面孔,其中亦有相识的夏铮,劲装之下倒也精神奕奕。

子夜,万籁俱寂。

约定的时辰一到,冯远道便将崖顶的火把熄灭。

不过片刻,铜瓦山下便响起了震天的喊杀声,随山风隐隐送至顶峰。整个铜瓦山都被这动静所惊动,示警的钟声响彻山野,虽夜风送到远处。

阿殷的弯刀已经出鞘。

冯远道一声令下,魏清带领的四十个人按照原先的计划,分队摸向山寨的要紧角落,夺取山匪守卫的要害。而阿殷则跟着冯远道潜向周纲的住处——先前冯远道和高元骁前后三次偷偷潜入山寨,军中出色的斥候与宫中右卫军统领联手,已将里头情形摸了六七成,周纲住处的底细尤其清楚。

此时趁乱过去,山寨中的土匪即便不曾慌乱,山脚却已燃起了延绵的火把,巨龙般盘旋。

阿殷居高临下,在凛冽山风中看向山脚,只能看到迅速蔓延而上的火光。

——在那里,定王必定纵马当先,率军杀入山寨,势如破竹。

作者有话要说:蟹蟹小院子的地雷~

第28章 12.23

周纲的住处并不难找,甚至那周围的防卫都不像阿殷料想的那般严密,只是他已不在那里,阿殷和冯远道便就势潜往议事厅。

这铜瓦山在外面传得神乎其神、凶名赫赫,四成是因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三成是因其中土匪悍勇势众、刀枪弓.弩俱全,比别处的流匪难对付,还有三成则是托了姜玳不作为的福,被数次战败的官兵烘托出来的。

然而再怎么凶悍,也不过是群粗通战术的山匪,如何能与骁勇善战的军队相比?

更何况这骁勇的军队还是由定王这威名赫赫的杀神率领。

定王既已将寨中情形摸清,动手前便已有谋篇布置,此时魏清率人自顶峰攻入,两翼是他特意请旨征调的八百精兵,正面由他率领三百军士攻向寨门,声势极大。而魏清率领的侍卫突如其来的出现,也令平素井然有序的山寨现出乱象。

外面的争杀自然有人操心,阿殷同冯远道潜向周纲的住处,里头灯火通明。

议事厅正中间的虎皮交椅上,年约四十的男子端然稳坐。他生了张方正的国字脸,眉目凶悍,皮肤黝黑,大铜盆内的熊熊火光晃动,在他脸上照出古铜般的红色。他的头发散着,看样子像是才从梦里惊醒,来不及收拾就过来议事的。厅中站着四个人,同样眉目凶悍,只是气势不及周纲。外头喊杀声此起彼伏,周纲面目虽然镇定,另外四个人却渐渐现出焦急之色。

报信的土匪奔入又奔出,将外头官兵的攻山情形细报。

说到山寨最外一层大门已被攻破时,周纲猛然起身,提起大刀就要往外走。

“当家的!”为首的高瘦男子连忙上前,“官兵都是些软脚虾,当家不能乱了阵脚。我去会会!”

他说罢便提枪奔出,周纲面目阴沉,“老二那边呢?”

“已经叫人给二当家去报信,却没动静。恐怕…”下首干瘦的老头脸色难看,“恐怕这回咱们被那姓高的耍了。他说此次官兵不过四百,但外面那声势,来的应该三倍不止。咱们已经示警,南笼沟那边一直没动静,恐怕那边也有官兵。”

砰的一声,周纲的拳头重重砸在案上——

“姓高的这贼子!等退了这帮官兵,老子就杀了这匹夫!”

“姓高的向来都按命令行事,这回要么是他也被人耍了,要么就是把咱们卖了。”这话音一落,剩下两个立时色变,当即怒声咒骂。这头还没闹清,便有个土匪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当家的!当家的!上面突然冲出好些官兵,夺了咱们的卡子,看样子想把官兵放出来!”

“什么!”周纲厉喝,“哪里来的!”

“就是老虎石那边,恐怕是从后山悬崖上来的。”

干瘦老头皱眉,“后山不是增添了岗哨,谁能上来!”

那土匪战战兢兢,“那边的岗哨已经…已经没动静了。”

“混账!”周纲厉声暴喝,随手抄起旁边半尺高的铜狮子便砸过去,冲那土匪发脾气。他原先的镇定荡然无存,因为生了双浓眉大眼,暴怒之下瞧着愈发目呲欲裂,抬起大刀就要往外走,“他娘的,老子非得宰了这姓高的混蛋!”

——那悬崖是整个铜瓦山最危险的地方,安排两个人盯着便能防得死死的,那些人是怎么上来的?姓高的说这回剿匪无非是为安抚朝廷那些文臣的议论,端了狼胥山就够,这回不会动真格,怎的又有上千官兵前来?这几年里,铜瓦山跟姓高的同在一条船,这紧要关头更是深信不疑,谁知这姓高的竟然将他们卖了!

“告诉弟兄们,拼了命也得官兵杀回去。守住了寨子,老子重赏!”周纲叫两个粗壮的汉子先去传命,随即走到干瘦老头跟前,“走,咱们看看情况,商议个对策。”

这声音还未落下,外头猛然轰隆一声,像是什么重物坠地,巨大的声响几乎掩盖了喊杀声,震得脚下的地面都在颤抖。

“千斤石!糟糕!”

“日他娘!”

周纲与干瘦老头齐齐变色,拔腿就想往外冲去。

阿殷与冯远道便在此时动手,自暗处现身,挥刀疾向周纲攻去——那千斤石是这山寨里最险要的一道关卡,一旦落下便是门户大开。方才那声巨响,显然是魏清已然得手,不止破了道防守,巨石落地后还会将下面的防守砸毁。这般动静,山寨里几个头目都会被吸引过去,周纲这边没了帮手,此时便是活捉他的最好时机!

锋锐刀刃在熊熊火光下闪动寒光,周纲即使在此陡然变故之下,也还保持着极高的警惕。

阿殷身法比冯远道更为迅捷,率先掠至跟前,刀锋逼向周纲。而周纲在察觉暗处有动静时就已缓了脚步,此时安稳如山岿然不动,举起手中重刀,急急抵挡。他的刀重有几十斤,且又是正当壮年的悍勇男子,这一下兵刃相触,即便阿殷已中途偏了刀锋,两相擦过时,却还是被他震得手臂发麻。

弯刀未能划向周纲脖颈,却还是在他胸口留下一道伤口。

阿殷灵狐般险险避开周纲的重刀,与他擦肩而过,转向身后。

冯远道紧随而至,剑锋直逼周纲。

厅内熊熊的火把映出三道身影,周纲稳如山岳,重刀带着劲风在手中挥开,如铜墙铁壁。他是匪寨之首,铜瓦山和南笼沟成千的土匪皆听他号令,不止为其悍勇,更为其无人能及的功夫。阿殷和冯远道虽然武功不弱,但都以技巧取胜,论起蛮力相拼,根本不及周纲。

好在两人身法灵活,可互为援救,冯远道执剑攻其正面,阿殷仗着身法灵活应变机敏,避开那重刀的锋芒,攻其防守薄弱处。

外头喊杀声如有雷动,魏清带领的人拿下道道防守,可令官兵长驱直入。

铜瓦山地势险要,由山脚攻打实在艰难无比,如此由内而外的突破,着实令众匪措手不及。

官兵的呐喊渐渐趋近,厅内铜盆里的火被刀剑带出的疾风扑得乱窜。周纲摆不脱两人的纠缠,甚至渐渐被两人联手迫入下风,内外交困之下难免生出急躁。

他原本就是凶悍勇武之人,数次被阿殷逼入险境后怒从心起,拼着肋下受了冯远道一剑,却将重刀陡转,斜劈向正飞身袭向他背心的阿殷。

此时阿殷身体腾空,原本算好了周纲该回护肋下,谁料他摆出这等架势。那重刀携着劲风扑来,若当真撞在阿殷身上,还不将她砍成两半?冯远道的剑已刺入周纲肋下,他却仿若不知疼痛,暴怒后狰狞的双目盯着阿殷,打定了主意要把她拦腰斩做两段。

这一刀又重又疾,且变招突然,猝不及防,换成旁人,必然难以躲过。

庆幸的是阿殷身材灵活,修长而柔软,此时收势已是不及,阿殷半空中当即折腰向后,同时使力下坠。

刀锋扑来,堪堪擦过她的腰肢。

阿殷身体柔韧如竹,折腰后上半身已然低过腰际,那刀锋擦着腰滑过,震开她的衣衫,碎布纷飞。

后面的冯远道腿上负伤,行动迟缓些,此时救护不及,竟自失声惊呼。阿殷只觉粗粝沉重的刀擦着腰滑过,也不知那刀锋是否剖开她的腰腹。然而此时良机难寻,周纲奋力一击后,几乎是门户大开。阿殷折腰的同时脚下已然用力,方落地时便斜划向周纲腿边,腰间被擦过的同时,手中弯刀挥出,重重扫向周纲的腿根。

他的身体像是铁铸的,阿殷的刀锋撞到周纲腿上骨头,竟被他震得手腕发麻。

周纲一声痛呼,手中疾劲的重刀脱手飞出,撞向厅侧的兵器架,乒乓作响。而阿殷已然划至四五步开外,平躺在地。

换成其他时候,阿殷必会双足使力以手撑地飞身而起,此时却暂时歇了这个心思——

以仰躺的姿势划过时,她分明看到周纲腿根鲜血飞溅,那山岳般岿然不动的凶悍匪首屈膝痛呼,一条腿已然废了。而他的身前,惊怒之下的冯远道自他肋下拔剑,刺向周纲的琵琶骨。练武之人,但凡臂上的琵琶骨被废,那便再难拿刀使剑,更无反抗之力。

阿殷知道周纲必然是败了。

她若想要飞身立起,必得靠腰腹之力,此时她的腰腹隐隐作痛,着实没有这般力气。

电光火石之间尘埃落定,周纲噗通跪在地上,冯远道的剑刺穿他的琵琶骨。

厅门口一道黑色的身影疾掠而来,手中执剑,身上的披风鼓起,衬着那英挺身姿,被火光照得恍如天神。

“殿下…”阿殷翘起唇角,眸中陡然焕出神采。

定王手中黑沉沉的剑上还带着血迹,有土匪前来营救周纲,他反手将其斩落,目光紧落在阿殷身上。

熊熊火光下,少女面颊莹白如玉,却落了点点血迹,清晰的落在定王眼里。

他率众攻破匪寨山门,拿下最要紧的几处卡子后便直扑这议事厅来,从远处就已看到交战险恶,匆匆赶来时将阿殷折腰侧滑、继而挥刀斩断周纲大腿的那一幕看得清清楚楚。纵然万分欣赏她的勇气与应变,纵然经历过许多争杀搏斗的生死险境,那一瞬间,定王的心还是提到了嗓子眼——

那般沉重疾劲的大刀,别说是斩向她的腰,即便是轻飘飘的擦过,阿殷又如何经受得住?

呼吸在那一瞬停顿,定王看着血花溅开,看着少女滑向地面,心底竟然涌出了恐惧。

他已多年不曾有过的恐惧。

也不知是哪根弦被触动,定王模模糊糊的,竟然看到另一幅画面。像是盛夏时节,明艳艳的阳光洒在地上,有些刺目,有位美人含着微笑望向天际浮云,而泛着寒光的大刀却陡然斩落,令鲜血四溅。他甚至觉得,那美人的面目依稀与阿殷相似。

错觉一闪即逝,定王记挂阿殷伤势,无暇顾及,只是纵身扑向阿殷。

她腰腹处的外衫已被震得破碎,露出银白色的软甲,未见血迹。她的脸颊像是有些苍白,然而眸中唇角皆带着笑意,大抵伤得并不重。这会儿她已缓过气来,双手撑着地面坐起身,瞧见腰腹处破碎的衣衫,脸颊泛红,瞧了定王一眼便避开目光。

定王稍稍放心,不动声色的解下披风护在她身上,随即往周纲而去。

阿殷默然裹了披风坐在地上,扭头去看时,周纲腰腿处鲜血渗出,一只胳膊无力的耷拉着,方正的脸上现出颓败,紧紧咬着牙关像是强忍痛楚。

“给点药,要活的。”定王检视吩咐过了,走向阿殷,“伤势如何?”

“不碍事。”阿殷努力报以笑容。

定王审慎瞧她,见她笑容虽然勉强,不过既然能站起来,想必也还能支撑。只是周纲那大刀着实凶险,她未必承受得住,此时又捡了弯刀在手,是想着再捉两个土匪玩玩?那可不行。

他脚步微驻,沉声吩咐,“冯远道扫清外围土匪,陶殷留在此处看守,不许离开。”

阿殷偷眼窥他,为其目光所慑,连忙缩头,“卑职遵命!”

外头官兵与土匪厮杀,这铜瓦山地势险要,多有机关,还需定王坐镇指挥,他依旧执剑出去,又调了两名侍卫过来看守。喊杀声此起彼伏,冯远道来不及处理伤口便又提剑出去,有人站在高处大喝一声周纲已经伏诛,土匪们的呐喊便霎时安静了许多。

阿殷守在周纲身边,目光往外便是定王执剑的挺拔背影,天神般临风而立,叫土匪不敢近前。再往远处,则是掩在夜色下的起伏山寨,火把游动,人影交错。

明明暗暗的火光渐渐聚集,将土匪们围困在正中。

定王站在厅外指挥几名头领擒拿残匪,指点挥洒,黑袍猎猎。

直到天色将明,整个铜瓦山才安静下来。

阿殷此时已然恢复了许多,因定王的披风过于宽大,便将两角拎起来在腰间打个结。这披风正好解了衣衫破碎的窘迫,只是上半身看着宽大,被夜风一鼓,像是要平底起飞一般。她执刀看守周纲,那位的伤处被侍卫草草洒了金疮药,又被刺穿另一边琵琶骨,既死不了,又无力反抗。

这匪寨里的头子果然刚硬,哪怕是这般苦楚,也是自始至终不吭一声。

只是随着山寨里愈来愈安静,周纲的脸色亦愈来愈灰败,从愤怒不甘到丧气灰心,眼神再不似最初锐利。

天际渐渐现出鱼肚白,厅内铜盆中的火苗晃了晃,终至熄灭。外头的军士们清点完毕,这边死伤有四百人之多,土匪虽有几个逃脱的,绝大多数却被围困在中间,或死或伤。但凡还留有性命的,皆拿麻绳捆成一串。

冯远道已带了军士在外列队,阿殷带人将重伤的周纲拖了出去。

一行人整装下山,行至陡峭的石阶,因阶梯狭窄只能容一人通过,所有人列单队前行。阿殷率先过去,后面两名士兵抬着周纲。

变故就在此时发生,秋日清晨凛冽的风中,忽然有疾劲的破空声袭来,铁箭直奔周纲。

阿殷悚然一惊,听风辨音,迅速腾身而起,挥刀去挡,那铁箭被刀背撞击,铮然一声响,改了方向射往侧方,深深钉入粗壮的树干。阿殷足尖在阶侧一点,腾身回到石阶上,看向那铁箭来处,只见十数步外建了座瞭望塔,有数丈之高。塔上四面有洞,正对着阿殷的方向,有个乌衣身影猛然自洞中扑出,直直坠向地面,看其模样,似已被铁箭穿胸而过。

她骇然之下,猛的明白过来,心中发急——

这队伍中有定王有将士,那铁箭舍了旁人,直射向周纲,必然是有人怕周纲吐露内情,不欲留下活口,趁这段路上难以放手突施杀手。这袭击来得突然,又悄无声息,射箭之人随即被灭口,等定王后面这残弱负伤的将士反应过来后追过去,恐怕背后黑手早已逃之夭夭,又如何捉获人证?

阿殷这念头还未落下,就见有道青金色的身影飞身直扑出去,如同振翅而起的巨鹰,绕向瞭望塔后。

她只觉眼前一花,往队伍中看时,定王早已不知踪影。

而清冷的晨风之中,只有他的声音遥遥传来——“看好周纲!”

阿殷不敢掉以轻心,下令军士将周纲抬至平缓处。等了片刻,就见瞭望台后青金色的身影疾掠而来,一如去时的迅猛。到了跟前,定王将一名劲瘦的男子扔在地上,将缴获的劲弩递给冯远道。

“带回去严加审问。”他的目光刀锋般剜在男子身上,“务必挖出实情。”

*

回到凤翔城的时候,已经是日倾西山了。

阿殷整日劳顿,加上昨夜激战时被周纲重刀所伤,虽没见血迹,腰腹处却着实难受。她并不怕刀剑伤,那种伤虽刺痛,却也好打理,只消小心用药,连疤痕都不会留。然而如今是伤在腰腹,虽然有那软甲护体,到底也受了重击,先前还不觉得怎样,这一路骑马颠簸,渐渐就难受起来。

女儿家的身子全系在腰腹之间,若这儿有什么闪失,累及整个身子骨,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阿殷固然想要早日建功博得定王赏识,却也不会拿这幅身子去换,强忍了半日,此时便再不敢拖延。她抬眼看向定王,那位骑马走在最前面,脊背挺直,长剑在腰,正侧头同魏清说话,想必脸色也好不到哪儿去。

阿殷不敢打搅,只催马到了冯远道身边。

“冯典军——”她的声音比平常虚弱些,“这是要去哪里?”

“先去州府衙门将这些山匪交接清楚,还要审问周纲和那刺客。等常司马他们从南笼沟回来,也还有事要商议,怎么?”冯远道见她面色略显苍白,关切道:“身子不舒服么?”

“有些不适。”阿殷点了点头,“我想告个假先回家去,典军能否行个方便?”

“交接的事也用不到你,既是身子不适,早些回去歇息。”冯远道当即应了——他执掌定王帐内守卫陪从等事,左右卫队都归他管,这点事自然是能做主的。

阿殷便也不再逗留,告辞离去。

到得城南的家中,陶靖尚未归来,只有如意焦急的等在门口。见她进了巷子,如意便从门口奔来相迎,待阿殷下马后,将她手臂扶住上下打量,“姑娘这回无碍吧,有没有受伤?”见阿殷身上不见血迹时稍稍松了口气,旋即便碰了碰那黑沉沉的披风,“咦?”

“暂借的。”阿殷并未详细解释,只吩咐道:“去请女郎中来。”

这又是受伤了?如意脸上还没浮起的笑容当即消失殆尽,到了院里传话给门房,扶着阿殷进入卧室,将那披风解下时,低声惊呼,“姑娘!”

——她腰腹处的衣衫已然消失不见,只有银色的软甲在烛火下映出柔光。

姑娘家的衣衫自然不会无缘无故的破碎,必然是激战时被削掉的。

如意大为心疼,吩咐两个小丫鬟铺好被褥,去巷外街角买阿殷爱吃的馄饨和糕点小菜。她小心翼翼的帮阿殷除了衣衫,手指都不敢触碰腰腹,“这里伤得重么?姑娘且先躺会儿,郎中很快就能来了。”又将阿殷的药箱子搬来,只是不知该如何用药,有些手足无措。

阿殷钻入松软的被褥间,顿觉浑身松快了许多,于是勾出笑容,“小伤而已,又吓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