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过了多久,周侧万籁俱寂,重又只余下虫鸣声和郑娥自己的呼吸声。

郑娥的心头一跳,忽然用力咬紧了唇,紧的下唇都被咬破了,血肉模糊——她感觉到了:有人正拿着短箭抵着她的胸口位置,玄铁短箭的箭头又冷又硬,正正的抵在她胸口那一块衣襟上。哪怕隔着衣服都带着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寒气,仿佛能隔着衣服和皮肤直抵心尖。

郑娥竭力镇静下来,慢慢的把捂着眼睛的手放了下来,乌鸦鸦的眼睫颤了颤,睁开眼睛去看。

结果,她看到的是拿着短箭,笑得浑身发颤的薛斌。薛斌眉宇间冷漠与讥诮此时已经一扫而空,他哈哈大笑,口上道:“看你下回还敢不敢一个人出来。”他脚下则是躺了两个不知是死是活的黑衣人。

郑娥原还发白的脸色渐渐又红了起来,她慢慢的眨了眨眼睛,眼睫扬起,看清了薛斌那张与往日截然不同的笑脸,眼泪一下子就从水汪汪的眼里掉下来了,一颗又一颗,就像是断了线的珠子一样。

薛斌原本就只是想要吓吓郑娥,叫她长长记性罢了,此时见着郑娥这默默流泪的模样又吓了一跳,连忙把她从假山的夹缝里头拉出来,颇为尴尬的解释道:“我就是开个玩笑,吓吓你罢了…”他手忙脚乱的替郑娥擦起眼泪,全无适才那阴郁贵公子的模样,轻声道,“你别哭啊,那两个人我都打昏了。已经没事了啊…”

郑娥的皮肤就像是冻豆腐一般的白嫩,宣纸一般薄透,轻轻一擦就跟着红了起来。她眼睫湿漉漉的搭下来,一面哭,一面道:“…我,我刚才真的要吓死了。”

“是是是…”薛斌年纪虽大了些,但前头的发妻前两年才死,他还未续弦也没个孩子,所以还真不知该如何去哄郑娥这般的小姑娘。

郑娥扭过头不想去理薛斌,抬起袖子擦了擦眼睛,忽然想起一桩事情来,在顾不得薛斌之前吓人的事,急匆匆的道:“快去叫人,二娘和长卿还在荷塘那边看荷花呢!”

薛斌吓了一跳,抬目去看郑娥。

郑娥扯着他起来,语声又急又快,连忙解释道:“我和二娘今天穿的都是红衣服,说不得那些个刺客就是把我当二娘了!”她和二公主今日穿的都是红衣,乍一看还有些姐妹模样,说不得黑灯瞎火刺客一时儿也分不清谁是谁,一起下手了——依着郑娥这身份,实在费不着叫人请刺客,可二公主就不一样了。

郑娥这回是运气好,碰上了个“神出鬼没”的薛斌,可二公主还有张长卿却是危险的很。

薛斌闻言也觉出情况紧急,起身便往荷塘的方向去,口上叮咛一句:“你先去前头说一声,我去那边看看。”

郑娥大声应了,拔腿便往前厅去,适才刚刚平稳的心跳不由得又跟着急促起来。她咬着唇,心里忍不住的念叨着:老天保佑,二娘和长卿可千万别出事。

郑娥心里头把佛祖道祖全都给求了一遍,好容易才跑到前厅去,快步上前去拉泰和长公主的袖子:“长公主,后院,后院有刺客。您快派人去看看吧…”她喘了口气,顾不得左右那犹如针刺一般情绪不一的目光,接着把话说完,“二娘还有长卿都在后院,他们现在很危险。”

话还未说完,泰和长公主手里的酒杯就掉了下去,大厅那明亮至极的灯光照在她的面色,她的脸色几乎是青白的,难看至极。

第51章

等郑娥随着泰和长公主一同赶去荷塘边上的时候, 对面的薛斌和几个后来赶去的侍卫已经抱着浑身湿透了的张长卿和哭得差点背过气的二公主回来了。

泰和长公主满心惦记着张长卿的安危,一时儿也顾不上和长子之间的别扭, 快步上前去要从薛斌怀里接过张长卿, 口上忙不迭的问道:“可是哪儿伤到了?”

薛斌略有些复杂的目光不易察觉的在泰和长公主那焦急担忧的面上一掠而过,心中微微有些苦涩,语声倒是一贯的柔和低沉:“没什么, 就是躲避的时候不小心栽到水里去了,大约是被什么砸到头了, 又收了些惊吓,这才晕过去了。没什么大碍的。”

泰和长公主哪里放得下心, 也顾不得张长卿那湿透了的衣服,直接把人搂在怀里,仔仔细细的从头到脚看了一遍, 摸了一遍,这才松了一口气。她心头这气一松, 这才反应过来:站在跟前的是她的长子薛斌。她不知想到了什么, 面上一时有些苍白, 好一会儿才抬头去看薛斌, 轻声问道:“你呢,你没伤着吧?”

薛斌懒懒的撇撇嘴, 随口笑应道:“我这人命硬, 那么几个刺客,又哪里能伤着我?”

一时间,母子两人都有些尴尬, 泰和长公主犹豫了一会儿,还是首先转开了目光,转而看向边上的二公主,弯下腰问她道:“二娘你呢,没事吧?”

二公主也不知哭了多久,这会儿见着这么多人,边上的灯笼也驱走了夜里的阴冷。她心头的那些惊惶渐渐散了开来。她此时正抬起袖子擦眼泪,眼睑处仍旧是红红的,唯有两瓣唇轻轻哆嗦,好一会儿才小声道:“我,我没事…”她说到这里,又抽噎了一声,眼眶通红仿佛肿了,只是颊边的泪痕还在。她羽睫微微扬起,怯怯的抬眼去看边上的薛斌,小声加了一句:“薛大哥替我挡了一箭,手臂一定伤到了。”

众人又瞥了眼边上故作无事的薛斌,急忙忙的扬声叫大夫来看看薛斌的伤势,再次忙成一团。另有一队人则是悄悄的上前提了几个刺客留下的活口,准备审问追查。

郑娥连忙上前去拉住二公主,用力抱住她,安慰道:“二娘,你别怕,没事了…”

二公主抽噎着把头埋到郑娥小小的肩头,咬着唇忍了忍,最后还是忍不住,“哇”的一声又哭了起来,再止不住眼泪。

郑娥原还打算今晚寻个空去找萧明钰,这会儿出了这么一桩事,自然只得提早与二公主一同回宫了。五皇子和六皇子这一回也着实是跟着受了一回惊,接着“安慰”的借口死皮赖脸的要和郑娥还有二公主同车回去。

五皇子难得瞧见二公主哭得这么厉害,心里头也颇有酸酸的,路上一边递帕子一边安慰她:“好了好了,没事了…下回你要是再去那些个危险的地方,我陪你去就是了。”

“你去有什么用,就是给人多送一条命罢了!”二公主擦了擦眼睛,脸都给擦红了,嘴里嘟囔了一句。

五皇子平日里最爱哄美人,练得嘴皮子都利索起来,这会儿和二公主说起话来倒是比唱的还好听:“就算我是个送命的,可对方杀我也要时间吧?他杀我的时候,你正好趁机跑啊…”

二公主原还哭着,这会儿听到五皇子的话,忍不住露出一点的笑影子来,嘴里倒是“呸呸呸”了好几句。

六皇子素是个聪慧伶俐的,见着这模样,连忙端了茶水递过来,轻轻道:“二姐姐你哭了半天,一定口渴了吧,快喝点儿水。”

二公主这才接了茶水,又顺手捏了个七返糕,一面吃一面和他们说话:“你们说,那些人干什么要来杀我和阿娥啊?”这都什么仇,什么怨啊?

这个问题,郑娥也想不明白:她与二公主平日里都呆在宫里不出来,年纪又小,哪里惹出这要人命的仇人啊?而且连泰和长公主的寿辰都能混进去,显然背后之人的势力可不小!

这个问题还真有些难度,五皇子一惯只知道胭脂水粉、美人美食,这会儿立时就给难住了。他摸了摸自个儿的后脑勺,认真想了想,小心翼翼的探头去看二公主,大着胆子发问道:“你这坏脾气,是不是什么时候不小心得罪什么人了?”

二公主直接就把手里咬了一半的七返糕丢到五皇子的脸上,赏了他一个抑扬顿挫的“呸”字。

六皇子只好硬着头皮来替五皇子这个哥哥解围:“也不一定是得罪了什么人,说不定那些人有什么图谋呢。比如杀了二娘和阿娥嫁祸别人,又或者通过这个达成什么目的。”

六皇子这话确实是有些道理,郑娥与二公主听了都不由得点了点头,暗暗的揣测了起来。

等回了宫里,皇帝与许皇后果是已经得了消息,亲自来问情况。

好在一路上打打闹闹,说话争论,郑娥与二公主的情绪也都跟着缓了许多,这会儿也能如同往日一般上前行礼。

皇帝一伸手,左手拎起郑娥,右手拎着二公主,头也不回的就打发了后头的两个儿子:“也晚了,你们早些回去休息吧。”

郑娥与二公主年纪渐长,脸皮却薄了许多,这会儿被皇帝拎小鸡似的拎着,都有些羞。可她们两个偏又挣不过皇帝那力道,只好哭丧着脸由着皇帝当着宫人的面,一路给拎回殿内去了。

许皇后却是个周道的,虽心里头惦记着女儿,可她还是特意留了步,垂首与两个皇子说了几句话,另外还给边上伺候的宫人嘱咐了几句,这才叫他们先回去歇息了。等两个皇子都走了,许皇后才跟着入了殿门,去瞧郑娥与二公主。

皇帝此时正叫宫人去端水给郑娥还有二公主擦脸,嘴里嫌弃道:“瞧瞧这脸,哭得都跟花猫似的了。”到底心疼,还要额外加一句,“拿些药膏来,给她们擦脸。”

郑娥虽年纪比二公主小了一些,但是经过薛斌那么几回捉弄,心理承受力倒是好多了,她直接便把事情的前后经过都和皇帝说了,最后才总结道:“…后来我就叫薛斌薛哥哥去荷塘那边找二娘,自己去前头和长公主报信了。”

皇帝摸了摸她的脑袋,替她捋了捋鬓角的鸦色碎发,温声道:“没事了,阿娥你做得已经够好了…”要不是郑娥那时候心里头还惦记着二公主,推了薛斌去救人,二公主与张长卿都要凶多吉少。

皇帝一面抚着郑娥的发顶,一面转头去看二公主,口上问道,“二娘,你呢?”

二公主便垂着头老老实实的把事情说了:“我和长卿一起去了荷塘看花,才看了一会儿就觉得身后有人跟着。长卿拉着我躲了躲,正好薛大哥来了。薛大哥用手臂替我挡了一箭,长卿在边上也躲了一下,不小心踩到什么就跌到湖里头。后来侍卫也来了…”

后面的事情,众人也能明白了。

皇帝心里思忖着,面上神色却还是极严厉的,直接教训二公主:“还不是你胡闹!朕和皇后是怎么交代你们两个的?原就是去给你姑姑贺寿,你倒好,拉了阿娥和长卿直接就去了后花园,可不就给了人可乘之机?这回好歹是没事,要是真出事了,朕和你母后可怎么好?”他顿了顿,语声微沉,“朕统共也就只有你们几个孩子,平日里也多是纵着你们几个,这回若是出了什么事,你叫朕多难过?”

二公主嘴唇动了动,本想要辩解几句,可瞧着皇帝与许皇后目中那隐隐约约的担心之色和之前经过的危难,心头一酸一软,眼睛也有些热了。她不由得就低了头,轻轻的道:“我知道错了,以后一定会小心的,父皇。”

正好宫人端了热水来,许皇后亲自拧了帕子,招招手,柔声道:“赶紧过来,我替你们擦一擦…”

郑娥与二公主便从榻上跳了下去,快步到了许皇后的跟前。

大约是孩子多了,许皇后现今倒是一手能擦一个,仔仔细细的替她们擦脸后又拿了脂膏替她们抹上。

皇帝仍旧是坐在坐榻上,垂眸想着事情:二公主虽说之前与张长卿约好了要去后花园可到底有些个少女心事,嘴巴严得很,就连郑娥也都是今晚上才知道的。但是那些个刺客却仿佛未卜先知,提早就埋伏在了那里…

究竟是从哪里走漏了消息?是二公主边上那些个贴身伺候的宫人?又或者张长卿身边的人?

皇帝宽大的手掌在花梨木的桌案上轻轻的摩挲着,心里头慢慢的想着事情:而且,对方剑指二公主与郑娥,显然是另有所图——这两个小丫头一个才八岁,一个才满十岁,尚且懵懂,除了身份再没有特殊的了。又或者对方针对的就是她们的身份,就是想要借此算计的乃是他和皇后?

念及此处,皇帝微微眯了眯眼睛,瞳孔缩着,像是野兽生出警觉的本能反应一般。他不觉抬眼去看正替郑娥与二公主抹脂膏的许皇后。

郑娥正仰着脖子与许皇后说着什么话,二公主面上也带了笑,三人间的氛围倒是十分的轻松。皇帝哪怕只是坐在这里瞧着都不觉舒展了眉头,露出微微的笑意来。

第52章

因为郑娥与二公主今夜受了惊, 皇帝与皇后几番抚慰之后也就没有多留她们两个,等收拾完了便早早的叫她们回去休息了。

一直等到郑娥与二公主的背影不见了, 皇帝方才抬了抬手, 给边上的人使了个眼色。

立政殿的宫人自是懂得察言观色,见着皇帝的动作便连忙恭敬的垂下头,屏息敛神的退了出去。另有两个老内侍落在后头, 很是体贴的伸手将殿中挂着的帘子给放了下来。

等殿中再无旁人,皇帝方才从榻上站起身来, 袖角拂过案边,他抬步上前揽住了许皇后的肩头, 轻声道:“今晚这事,确实是有些古怪…”

“确实,”许皇后微微颔首, 面上带了些担忧的神色。到底关系着女儿的安慰,她长眉不由的蹙了蹙, 口上道, “二娘与阿娥都不过是孩子, 也不知是什么样的人, 竟然也下得了手!必得揪出来不可,否则以后我都不敢叫她们两个出宫了。”

皇帝叹了口气, 沉下声音:“只怕是醉温之意不在酒。朕适才想了想, 那些下手的人说不得针对的就是你我。只是他们真正的目的,朕却一直揣摩不透。皇后,”他顿了顿, 抬目去看许皇后,“你应该没有什么瞒着朕的事吧?”

听到这话,许皇后藏在袖中的手微微握紧,指甲几乎嵌入肉里,隐隐作痛。可她面上的神色却是分毫不改,依旧是温柔和缓。她线条优美的红唇随之翘了起来,微微露出笑容,语气里头略带了几分嗔怪的意味,不答反问:“瞧陛下说的,我们结发多年,这些年您可曾见我瞒了什么?”

皇帝闻言一顿,不由的点了点头,口上道:“是朕多想了。”他心中多少有些歉疚,语气不免更柔和了一些,低声解释道,“这几个月事情总也不断,朕一想起来就觉得头疼——二郎的腿才养好,四郎却在他府里头还躺着,就连母后都…今日又添了二娘与阿娥的事情,朕难免多想了一些。”

许皇后从袖中伸出手,轻轻的用手抚了抚皇帝的肩头,柔声宽慰他:“都是有惊无险的事情,我早晨还去给母后请安了,她老人家精神好得很呢,特特还问起皇姐与薛斌的事情呢。虽说二娘与阿娥的事情有些麻烦,可总是会查出来的,陛下也别自己吓自己。”

皇帝的剑眉不觉蹙了起来,似是有些难解的思绪。他沉吟片刻还是点头应了。他将许皇后的素手从自己的肩头拉下来,握在掌中轻轻的揉搓了一下,温声笑起来:“罢了,先休息吧…等明日那些刺客的口供审出来了,咱们再说这个。”

许皇后垂下眼,没再多说什么,而是与皇帝一同抬步往着就寝的内殿去。

夜风从外头吹来,卷起无数重帘,鎏金凤首的烛台上的红烛足有手臂大小,烛光随着这一缕微风轻轻一晃,红蜡便如同泪水一般滚落。铺在地上的金砖似湖面一般的光滑,映着满殿的珠光与烛光,只能依稀看见帝后二人那连在一起的影子。

郑娥在泰和长公主的府上不仅喝了好些酒,还又跑又跳,平白受了好大惊吓,哭闹了好一会儿,其实早就累坏了。夜里好容易闭了眼睛,自是一夜的好眠,第二日等她醒来的时候,阳光早已透过茜红色的纱窗照入帘帐里,犹如融金一般的温暖灿然。

大约是宿醉的缘故,郑娥睁开眼的时候还有些怔怔的,抱着被子在榻上发了一会儿呆,只是愣愣的看着那洒满了床榻的阳光。好一会儿,她才反应过来,连忙掀开被子窜了起来,拉开垂落下来的帘帐,急忙忙的叫道:“窦嬷嬷,你今天怎么…”怎么没叫她起来啊?现在去上崔先生的课是不是晚了啊?

只是郑娥方才掀开帘帐,看见坐在临窗榻边的人便又呆住了。她不由自主的把嘴里没来得及说完的话都给咽了回去,眨了眨眼睛,差点以为自己还在梦中,好一会儿才怔怔的叫了一声:“…四哥哥?”

萧明钰适才早已听见动静,正转过头凝目看她,目中神色深深,似有几分笑意。他闻言便也点了点头,笑着道:“阿娥,早啊…”

郑娥连忙伸手拧了拧自己的颊边:好痛!这么说,她不是做梦?!郑娥连忙吓得把手上才揭开一小半的帘帐又给放了下来——她现在还穿着亵衣和亵裤呢!

郑娥又羞又恼,红了红脸,犹豫了一会儿才隔着帘子问道:“四哥哥,你今天怎么来了?”

萧明钰蹙了蹙眉头,忍不住反问道:“出了这么一桩大事,我怎么就不能来?”

郑娥被他给问住了,只好撇开眼,强行转开话题,咬着唇开口求恳道:“四哥哥你先出去下,我要起来了,至少得先叫人来帮我换衣服。”

“好吧…”萧明钰知她怕是有些羞窘,口上便轻轻应了一句,浓密乌黑的眼睫跟着垂落下来,薄唇一抿,忍不住便笑了起来。

哪怕是隔着帘子,郑娥都能听到他的笑声,就像是沙子落在皮肤上,有些痒痒的。郑娥羞得咬了咬唇,忍不住把手里头的枕头给丢到了边上。

好在萧明钰动作还是很快的,随手便从坐榻边上捡起自己的手杖,拄着手杖出了内殿。

等萧明钰离开了,窦嬷嬷这才领着一众端着洗漱用具的宫人从外头进来,上前伺候郑娥洗漱更衣。

郑娥这会儿精神得很,配合度也高,等洗漱过后便乖乖的抬了手叫人替自己更衣。只是,她忍了忍,最后还是忍不住垂了眼去问窦嬷嬷:“嬷嬷你今天怎么不叫我啊,都这个时辰了。”

窦嬷嬷忍俊不禁的扬了扬唇角,解释了一句:“皇后说郡主与二公主都受了惊,今日的课便先停了,暂且休息一日。”她弯下腰,轻手轻脚的替郑娥理了理袖角部分的折痕,略有些粗糙的手指在金线绣出的花纹上摩挲过去,语气温和,“而且,老奴瞧您今日睡得沉,也就没叫您起来了…”

郑娥“唔”了一声,一半的心思挂在外头的萧明钰身上,另外一半则是想着自己的事情,又问道:“那四哥哥他是什么时候来的啊?”说到这儿,她扬了唇,忍不住轻轻的嗔怪了一句,“他人坐这儿了,嬷嬷你都不叫我起来!”

窦嬷嬷慢条斯理的理好了郑娥的袖角,闻言不由笑了起来,一双眼睛笑得和月牙似的:“是四皇子不让我们叫的。他说他就坐着等一会儿,让您好好睡便是了。”

郑娥语塞,又不好当着窦嬷嬷的面埋怨萧明钰,只好又小声道:“我每天早上本来都是要练字的,现在还没练呢…”

“这又不是什么大事…”窦嬷嬷语气轻柔的回了一句,理好袖角后便蹲下身,便伸手从宫人手里接了一枚翡翠玉佩,小心的把这枚玉佩系在郑娥的腰间,一面用指尖去捋了捋玉佩上的络子,一面温声劝道,“其实,这练字的事情实在不必急,这会儿四皇子都来了,郡主您不若先吃顿早膳,再坐下说说话。等晚上闲了再练字也不急。”

郑娥秀气的眉头仍旧蹙着,没再不反驳,嘴里只是道:“先叫人准备早膳吧,也不知四哥哥他吃了没…”

等收拾妥当了,郑娥从里头出去的时候正好看见萧明钰正站在殿门位置,微微侧过头与自己贴身的小内侍得福说着话,他面上虽是漫不经心的神情,可声音却刻意压得极低,哪怕似郑娥那般的耳目灵慧也只能听到隐约几个词:“…夏芜娘…等等再…”

清晨的阳光落在萧明钰的面上,就仿佛是凌空洒下的金粉,将他乌黑的眉睫染得微微泛黄却又更添了几分温暖柔和的颜色。从侧面看看,乌黑的发鬓犹如刀裁,本就秀挺的鼻梁更加挺直,只有那微微抿着的薄唇带了几许冰冷漠然的意味,目光冷淡,那神色竟是与郑娥往日所见截然不同。

郑娥心头一跳,也不知怎地就出声叫了他一句:“四哥哥!”

萧明钰闻声转过头,见是郑娥便扬了扬唇角,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他的笑容到底冲淡了面上的冰冷和漫不经心,语气也显得十分温和:“你好了?”他随意摆摆手,示意得福下去,自个儿抬步往郑娥这边走来,口上不疾不徐的道,“昨晚上我听到你和二娘的那件事情,一晚上没睡好,早上起来的早就没叫厨房那头准备了,直接就入了宫。不过在给母后请安的时候倒是吃了块糕点…”

他说到这儿,眼睫一扬,轻轻的抬起眼去看郑娥,语声不觉低了几度,问道,“阿娥,你不会连顿饭都不舍得吧?”

郑娥连忙摇头,正好左右的宫人端了粥点上来,她亲手把跟前那碗燕窝粥推过去,眨了眨眼睛道:“给你,你先喝点儿热的暖一暖胃。”

萧明钰很不客气的接了那碗粥吃了起来。

郑娥见他吃得香甜,本是想要拿起勺子跟着喝粥,可不知怎的又想起适才听到的话,犹豫了一会儿才道:“我刚刚听你说起夏芜娘?”她顿了顿,下意识的用勺子舀了一口红枣薏米粥,问道,“她不是死了吗?”记得当初还有人在山上找到了一句被野兽啃过一般的尸体,穿的是夏芜娘的衣服,小月亮还难过了好久呢。

萧明钰低着头喝粥,端着粥的手稳的出奇,嘴里倒是含含糊糊的应了一句:“哦,是五弟昨晚上去给姑姑贺寿前来了我府上,说是见着个和夏芜娘有些像的美人儿…”

第53章

郑娥闻言一怔, 瞥了眼萧明钰:“五哥哥一贯爱说些胡话,你怎么也信?”

“他随口一说, 我也就随便一听。”萧明钰不愿再说下去, 想了想便道,“对了,都这个时辰了, 阿娥你早上还练字吗?”

提起这个,郑娥便忍不住用贝齿咬了咬嘴里的勺子, 踌蹴了一会儿才道:“当然练啊。”不是她死板,只是练字这种事就是要持之以恒, 不能有半点轻忽。

因为郑娥赶着要练字,便早早的解决了早膳,然后叫人把小书房收拾起来, 自个儿起身去小书房练字。

萧明钰落后一步,慢条斯理的吃完了那碗粥方才搁下碗勺由着宫人去收拾。他自己这是负手于后, 慢悠悠的抬着步子跟着去了小书房。

郑娥已把宣纸摊开来, 正在找她那个用来压宣纸的白玉麒麟镇纸, 似黑水银一般乌溜溜的眼眸左右四顾。

萧明钰那对英挺的剑眉不由一挑, 乌黑的眸子里掠过一丝微不可查的笑意。他拄着手杖上前去,伸手在一盆水仙花的边上拾起那个不知何时被遗漏的麒麟镇纸, 带了几分玩笑意味的与郑娥道:“你这镇纸, 怎么就‘飞’到这里了?”

郑娥脸一红,踮着脚尖伸手去夺回那麒麟镇纸,强自辩解道:“我, 我就是随手一放,不小心给忘了。”

萧明钰见她面颊泛红,好似牡丹花那娇嫩的花瓣里头绽开的微红。他手一痒忍不住便抬手揉了揉郑娥的发顶,随口应道:“你这随手一放可放得有点远…”

郑娥恼羞成怒,扬起下巴哼了一声,直接赶人:“你就没有要做的事?!我练字的时候不喜欢别人瞧着,你先出去走一走好了。”

萧明钰抓着手里的黑檀手杖在地上轻轻的敲了一下,意有所指的反问道:“你叫我这样‘走’?”

郑娥这才想起他的腿伤还没好,面上显出几分愧色来,低了头道:“那,那你在这儿坐一会儿吧。”她其实也挺担心萧明钰的腿伤的,这会儿连忙将功补过,“我叫人给你端些茶水和点心来,或者你要看什么书?我叫人替你拿来。”

萧明钰正要点头,顺便与郑娥玩笑几句,可他眼角余光却瞥见门外的得福比的手势。他的眼神微微一变,面上虽还带着些许淡淡的笑意,但嘴上已经应道:“行了,知道你被人盯着难为情。你先练字,我去太后宫里头给她老人家请个安——我好些日子都没入宫,也是时候该去给她老人家请安了。”

郑娥一想也是,点了点头,亲自送了萧明钰去外头,嘴上道:“四哥哥你先去吧,迟点儿我叫人给你做你喜欢吃的胡饼。”

萧明钰忍俊不禁,屈起手指在她额头弹了一下,对着她眨了眨眼睛,眼中含笑:“好啦,去练你的字吧…”说话间,他挥了挥手,拄着手杖,步履轻松的往外头走去。

得福低眉顺眼的跟了上去,他弓着腰,随着萧明钰一同出了殿门,等到周侧无人时方才小心翼翼抬起头去打量萧明钰的神色,压低声音禀告道:“奴才去查了,仙居宫里头确实是有那么一个人。不过她现下不在房里头,估计是出去了,奴才已经派了人守在那里,她一回来一准儿抓个正着。”他如今也算是历练出来了,至少这些个事情做得比之前都细心谨慎多了。

萧明钰点了点头,他一直都秉持着一个原则:能不和郑娥说谎,那就不说谎,省得日后闹出来两个人吵架。所以,他今早和郑娥说的话都是真的,只是有技巧的隐了一小半。

昨晚上五皇子和六皇子早早出宫却不像郑娥和二公主那般直接就往泰和长公主的府上去,而是先去瞧了卧床休养的萧明钰。五皇子一贯爱美色,兄弟几个言谈间难免漏出些话来:“…四哥你还记得之前那个齐王府那个叫夏芜娘的姑娘吗?她长得还挺好看的,只可惜红颜薄命,人就那么没了,真是太可惜了…不过啊,我前几日在皇祖母的宫里头好像隐约见着个和她有些相似的姑娘——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眼神不好,一晃眼人就不见了,就跟鬼影子似的。”

六皇子一贯听不得这些个神啊鬼啊的,连忙堵了他一句:“别是你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吧。”

“也说不准,”五皇子摸着下巴就笑起来,不过他一谈起美人儿就有了那么一点精神,“不过啊,那宫人的眼睛和眼神真就有些像夏芜娘——看着温温柔柔好像一只小猫,惹人疼的很,可一眨眼就能露爪子抓人…”

这话题被五皇子一扯便到了品鉴美人眼神的方向,惹得边上的六皇子跟着脸红耳赤。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萧明钰躺在榻上面上漫不经心的听着两个弟弟打闹说笑,心里头却琢磨起来了:他很清楚,之前在山上发现的那具所谓的“夏芜娘尸体”根本就是夏芜娘用来假死脱身的,所以夏芜娘有八成的可能没死。也就是说,五皇子瞧见的很可能就真的是夏芜娘——是了,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倘若夏芜娘刻意躲在宫里头,恐怕更安全些呢,只要躲开认识她的皇子公主们就好了…

萧明钰心里存了这么一念,便直接打发了人去太后的仙居宫查看一二,果是有了些蛛丝马迹。若非后来听说了郑娥与二公主遇刺的事情,他今日入宫便是要直接去仙居宫抓夏芜娘问话的。不过,就像是他之前和郑娥说的,他现在去“太后宫里头给她老人家请个安”也是不晚的。

因着心有定计,萧明钰这会儿倒也不急。去了仙居宫,果真就像是他与郑娥说的,他先去给太后请了安。

太后原本正靠在榻上,听着身边的宫人给她念佛经,听人通传说是萧明钰来了,不由起了身,微微有些讶异:“这,四郎那腿可是好了?”到底是亲孙子,心里还是疼的,她点了点头,便叫人把萧明钰给叫来了。

萧明钰上前行了礼,太后见他手里头还抓着手杖,连忙摆了摆手,道:“你的腿还没好呢,可别再伤着了,”又转头吩咐边上的宫人,“快些扶四皇子坐下。”

萧明钰这才挨着坐在了太后左下首的位置,仰着头去看太后,颇有些愧疚:“皇祖母病了,孙儿却没能侍奉左右,实是不孝。现今倒也能起得来榻,便想着来给您请安问好。”

“哪里要你们伺候?宫人们都在呢,岂不比你们这些个笨手笨脚的好百倍?你有孝心就好了,皇祖母心里头都明白着呢…”太后轻轻的拍了拍萧明钰的手背,语气慈和,“你啊,养好腿别叫我心里头惦记就是最大的孝顺了——当初你二伯就是不小心,如今每逢阴雨都要腿疼。他不好过,我们这些个亲人心里头也不好过…”

太后嘴里絮絮的念着如何保养伤腿的事情,一片慈心倒是叫人动容。

萧明钰一面应着,一面仰头去看太后:太后上回在终南山的行宫里头大病了一场,虽有尚药局的医官们细心调养、宫人贴身照顾,没留什么大病根,但是到底是年纪大了,经了一回病痛已显了老态,一头银发怎么也遮不住她面上的皱纹,以及皱纹里的苍老与疲惫。

萧明钰瞧着、瞧着,心里也不由跟着一酸一软,更是百般小心的陪着太后说话,时不时的与她说些个宫外头的趣事,逗得太后不住儿的笑,指了指他的额头:“你啊…真真是个滑头!”

这般说说笑笑,太后体力不济,不一会儿面上便显了一二的疲色。边上的宫人给萧明钰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劝太后休息。

萧明钰略说了几句,口上便道:“孙儿难得来一回,要不然,让我扶着您去榻上休息?”

“哪里要你?你那手杖用得都不熟练!”太后被逗得一乐,详怒的板起脸来,瞪了他一眼,直接赶人,“行了行了,回去歇息吧,我也要躺一会儿了。”

萧明钰死皮赖脸的上前扶着太后入了殿内,直到瞧着太后躺下了,这才起身出去。而一直守在殿门外头的得福已迎了上来,轻声道:“抓着了!”

萧明钰微微颔首,从殿门口出来,绕着廊下走着,不一会儿便到了一间宫人住的屋子,外头另有两个会武的小内侍守着,见萧明钰和得福来了便连忙上前行礼,恭恭敬敬的叫了一声:“殿下。”

萧明钰微微点头算是示意,亲自伸手推开了那闭着的房门,不疾不徐的迈步走了进去。

此时,被人堵了嘴、拽着手臂压在地上一动也不能动的夏芜娘嘴里正“呜呜”作响,仿佛仍旧是不死心,想要说些什么。她那对乌黑的眼珠子飞快转着,不知在打什么主意,直到看见那一双停在她眼前的乌面绣云龙纹的短靴,她的面色才骤然白了下来。

第54章

然后, 那双乌面绣云龙纹的短靴的主人握着手杖一步一步的走过来,停下步子, 然后拿着手杖在地上轻轻的敲了两下。

黑檀木手杖敲在地上的时候只有“咚咚”的两声, 不紧不慢。可夏芜娘却觉得胸膛里的那颗心忽然慢了一拍,满脑子都是空白,甚至忘了挣扎, 整个人都软软的瘫了下去。此时的她,满脑子都只有一个念头:完了, 这一回竟是落到了萧明钰的手上…

萧明钰却用手杖轻轻挑起夏芜娘的下巴,对上她那仓皇惊恐的目光, 微微抬了抬眉头,扯出一丝笑容来:“我们又见面了,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