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别跟她比。”

“那你还让我跟她学…”

“只让你学她的好的…”开王说到这,摸摸她的小脸,沉默了一会,“没让你跟她比。”

“嗯。”开王妃点头,一手摸着肚子,一边吃着糕点。

吃着吃着就哭了起来,眼泪大滴地往下掉,摸着成婚两年都没起来的肚子,对着软软白白的糯米糕道,“你别不要我,我回头就跟你小孩儿玩。”

开王无奈,对天翻白眼,“我这刚收了点封赏,还没过上王爷该过的一掷千金的好日子,你就别给我添孩子让我养了,养个能吃的王妃就够我头疼的了。”

他可一点也不喜欢孩子。

养眼前这个就够费力的。

**

又轮两日一次给帝后的请安。

柳贞吉掐着早上帝后醒来的时间就去了,去后,周文帝醒了,万皇后还没。

周文帝看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守着皇后,但前朝后宫的大事,他都是心里有数的。

见柳贞吉一脸笑意吟吟没事人一样,他说了几句话,见她回答的时候还是语气轻快,听不出一丝暗沉来,眉头微皱。

他这儿媳,城府也太深了些。

难怪,他那四皇子成了现在这样…

“不知父皇有什么想用的,等会儿媳一并吩咐了御膳房去做。”皇帝跟她说了几句想给皇后想用的吃物,柳贞吉从善如流,例举了一大堆,定好皇后要用的后,她就关心起皇帝来了。

“我跟皇后一样。”周文帝淡道。

说到这,他状似不经心说起,“朕听说你那出事了?”

“不知父皇说的何事?”柳贞吉笑眯眯道。

周文帝冷了脸。

柳贞吉也就等着他说。

他不说,想让她主动谈起?

皇帝可能就要等到下辈子去了。

“柳氏…”周文帝等了半天也没等来话,脸冷得能掉冰渣子,“朕听人报,说你…”

“皇上。”那一边,躺在软榻上的万皇后突然起了身,叫了周文帝一声。

作者有话要说:先更。

错字明天改。

明天见。

第209章

柳贞吉木然地朝刚在假寐不语的万皇后看去。

只看了一眼,她平静地调过头,半垂着眼不语。

周文帝也没说话。

就当柳贞吉以为这事就这么揭过,却又听周文帝又道,“皇后不是让你无子的主凶,你没必要恨她。”

他不提还好,一提,柳贞吉心里对他们仅存的那点温情在这刻也没剩了。

她很困惑地问皇帝,“您到底是怎么想的?我真是弄不明白,你们伤害人的时候,就真有没有想过,你伤害的人会如你憎恨她一样地憎恨您呢?您觉得你们一个是皇帝,一个是皇后,就可一手遮天,想要什么就要什么?”

她没等周文帝回答,接着平静地道,“不,我不说,不代表我不知道,你们对我做过什么,我都知道,这世上,唯有恶意与龌龊无处可藏,父皇,你装得再大义凛然,你也不过是跟母后一样,见不得我被他这么对待,你觉得太子会因我亡国,母后觉得我死了,她的儿孙就都是她的,我先前不说,是因为我不觉得这些人性该有的私情需要从嘴里说出来摆到台面上,我从未真正怪过你们。”

说到这,她站了起来,实在没办法在这个地方呆了。

“我要是像你们,这宫里早就血流成河了…”柳贞吉起身后,抬头忍了忍,忍住了鼻间的酸意,“这大周朝,怕也得亡,我的丈夫,也要跟这个国家陪葬。”

说至此,她已经不想再说下去了。

起身快步出了门,连最后的礼也没施。

万皇后在另一侧听得都怔了,好一会,她张开沙哑的喉咙,轻嘲道,“也是,一个个都像我们,都得疯。”

皇家的都是疯子,一个走岔,盛朝转向衰败,也用不了几年。

周文帝冷着脸,转过头,对着万皇后,“所以你还认为她是对的?哪怕她连你的孙儿孙女一眼也不让你见。”

“这不就是我的报应?”万皇后淡淡地道。

兜兜转转这么多年,如果不是快要死了,她可能,也还是放不了手吧。

她下了地,走到他面前,坐在了他身边。

皇帝一路听着她喘着大气,直到她坐下后好一会都没恢复喘息。

他皱了眉。

她不该走动。

她就像随时随刻就要断气了一样。

万皇后足花了小半柱香,含了参片在口,脑袋如万针被刺的疼痛才缓和了下来。

她看着皇帝松松握着她的手,声音还是哑得不成形,“你越觉得她不应该,他们就越恨我们,皇帝,我早已不知道跟一个人交心的感觉是什么了,你还知道吗?”

**

柳贞吉出了凤宫,在凤宫外的亭子里,坐了好一会,直等身上的戾气消散了,才打算回武才宫。

“太子妃…”带着宫女们跟着她的梨云扶着她,小心地看着她的脸。

“嗯?”柳贞吉偏头看她,见她一脸担心,拍了拍她的手,脸色也缓好了许多。

算了,有什么好说的,她付出用心对待的,十有五六,都还之了好意。

有这概率,可以偷笑了。

终究从不是悲观的人,这么多年积极生活习惯了,想着,柳贞吉嘴边也有了点笑。

见她脸色又明朗了起来,梨云看着心口有点抽疼。

这么多年,为难的不为难的,她的小姐都这么对付过来了,只是,这么多的事都施加到一个人的头上,谁都会累。

“好了,笑笑。”见梨云一脸沉重,柳贞吉还安慰了她一句。

见丫头朝她勉强地笑了笑,她好笑地摇摇头,便不再说了。

回了武才宫,宋涛又过来给她把脉,让她继续好好注意着身体,最好是风寒都别有,别用药。

是药三分毒,但这别人吃了三分可解的毒,到了柳贞吉的体内,那就是七分。

宋涛说她的器脏受不了。

皇后就是这样,她的五脏六腑都已经不能用了,现在就靠几百年上千年的老参吊着那口气,哪天走都有可能。

“我知道了。”

“那您还是多加小心,该忌的口要忌,平常也要小心些。”宋涛最近还是要回柳府,不能就近照顾她,还是很担心。

“放心吧,你看我除了那一阵,哪时病过?”

确也是。

如果不是有人下毒,王妃还真是他们王府最平安喜乐的那一位。

就是太子隔大半年要小病小场,可王妃从来没有。

连坐月子,小几天都能下地走一圈。

“那臣就放心了,您放心,如果调养得当,您以后可能也还是会有小皇子的…”宋涛不忍她灰心,安慰道。

“嗯,”柳贞吉失笑,不以为然,“帮我照顾好我娘。”

宋涛毕竟是家臣,安慰起来,十成十都是真意。

哪怕没有可能,她听了心里也是舒服。

“臣得令。”

宋涛配好药,没在太医院呆几天,就又不再进宫了。

孔氏甚是奇怪,本来药石罔效的病,突然之间有了点起色,宋涛见此奇景,自当全力施救。

**

周裕渝是个读书很有一手的孩子,他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不过六岁,就已经熟记许多书了。

他的先生说他天赋极高,但他的母妃说他只是会读书罢了。

有没有本事,还得跟着父王先生学才是。

在周裕渝这里,母妃是个很奇怪的人,她对他很严厉,会在她认为他没道理的时候,会让他饿肚子;但在他做好事,想玩耍的时候,她哪儿都随他去,哪怕宫外。

周裕渝就常去宫外,跟他父王一同出去,也跟捉拿犯人的侍卫出去过,也跟先生们一同拜访过他的同窗。

就像在西北,他的母妃任由他去遍西北城里的任何一个角落。

也之所以,周裕渝当西城是他父王的,也是他的,所以他才舍不得离开西北。

现在,他的先生说,以后这天下,是他父王的。

他的母妃问他想不想要,周裕渝只记得西北,只答了他想要西北,他的母妃当时就笑,抱着他,让他再多呆呆,然后再告诉父王与她。

周裕渝知道她是什么意思,他的母妃就是这样,她认为只要是父王与她能给得起他们的,只要他们要,父王和她就给。

他要的,辰安要的,无论是什么,只要他们给得起,他们都给。

周裕渝已经念史,先生们什么都教,自然听过夺嫡的事,也知道哪怕同母所出的相互残杀的争端…

就此他还好好想过,如果弟弟出生了,会是什么情况?

他也因此问过他的母妃。

他的母妃答,不管他要什么,你都要好好保护他,而他必须敬爱你。

如果他不能呢?

周裕渝当时问他娘。

“那由我教他教到他会为止。”他母妃当时这么说。

这让他觉得安心。

不管他的母妃有多少孩子,他母妃都说他永远都是她心口上第一个心头至宝。

周裕渝不明白这些道理的时候,就很想再有一个弟弟,等知道道理了,就更想要了。

他想带弟弟出去看这他们父王打下的天下,想背弟弟到处去玩,更想让弟弟敬爱他。

可这些都没了。

周裕渝在听到宋大夫跟母亲的谈话后,躲在榻下面的他一声都没吭,直到外殿里没有人,奴婢都出去了,他才从榻下爬了出来。

他手里握着的像他娘一样的糖人,眼睛暗淡地垂下。

不能再有弟弟了吗?

周裕渝已经没有心情把特地在宫外带回来的糖人给他娘了。

他去找了辰安,在他和辰安共住的清平殿里,把没有弟弟的事告诉了她。

辰安正在认认真真的刺绣,听哥哥说话的时候才放下针,听完,她就像个小大人一般挺直了还微弯着的脖子,端庄地坐直了身子,朝周裕渝轻声道,“那么,是为什么不能生呢?娘之前说,要给我们生一个弟弟一个妹妹的。”

一个给哥哥带,一个给她带,都说好了的。

“不知道。”周裕渝烦躁得很,他能在榻下忍住气,都是因为下意识觉得要是让娘知道他偷听,肯定会伤心,所以才忍了下来。

“那谁能告诉我们呢?”周辰安问她哥哥。

她想当姐姐。

外祖母也答应她了,要等着母妃生小妹妹,看她当小姐姐。

约定好了的事,不能悔改。

周辰安这么一问,周裕渝头脑反倒清晰了起来,“有很多人,先生,暗卫,还有长殳宋大夫他们。”

“那么,谁最可能告诉我们?”

“户公公。”周裕渝很清楚地道。

辰安小郡主嘴边有了点浅浅的笑,就像清晨突然羞涩绽放的小花朵,“那我们就去问户公公,我记得有好久,哥哥跟我都没跟他问过好了,不知道他忙不忙。”

“昨个儿他见我了,”周裕渝说到这,想起户公公走时,低下腰,给他整理小王冠的样子,他不由笑了起来,“他肯定会告诉我们的。”

那是个对他们兄妹百依百顺,无所不从的老人家。

作者有话要说:先更。

错字回头改。

第210章

辰安觉得要去问人家事情,还是他们先看望人家的好,不能叫人来,还得让户公公再跑一趟。

她的小兄长甚是赞同。

辰安小郡主准备了去看望户公公的薄礼,她在她绣好的手帕里头,挑了块绣好的,原本要给她父皇的帕子,又叫照顾她的姑姑拿了瓜果点心过来,由她挑了好的,放到食盒里头。

母妃把兄长与她看到比父王和她还重,吃的用的,经了内务府的手,还要经他们府里两道人的手。

东西自然是好的,拿得出手。

“那哥哥,母妃会不会知道?”哥哥去主殿看母亲,躲到榻下,母妃怎么可能不知道?

到处都是她的人。

“我叫了长润他们不要说,你放心,长润他们听我的,而且长润报事只跟父王报,不跟母妃报。”这个,周裕渝也是考虑过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