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这么过来的,知道小时好的习性跟本事能用一辈子。

再晚就来不及了。

时间不会等人。

作者有话要说:第一更。

第261章

公主在章家耍完威风回来,除了章家歇了对公主的心思,一切未变。

柳大嫂也从渭明回了京城,她回来之后,差人叫了柳大嫂进宫,问她可要休书,如果要的话,她会做主替她选门过得去的亲事另嫁。

就是另嫁的话,要隔得远些。

柳大嫂拒绝了柳贞吉的意思,说道让她留在儿子身边就好,柳贞吉也就应了。

她也知道无论在哪个世道,不是好女人都能遇上好男人,再找一个也不一定会是个良人,也许不过是从这个苦海逃到另一个苦海,如果没把握能嫁对对的人的话,还是慎重些好,尤其是二嫁,要知道到时候再反悔就来汲了。

柳大嫂不要休书,柳贞吉就赐了她些东西,就当是她这个皇后给她的体面——她很少赏人赏得这么重,尤其对娘家以前也是因顾忌着影响,不敢赏太多,现在她却是计较不了那么多了,她这时候要是都不出面给她大嫂撑腰,不管是她大嫂在族人中的日子,在还是京中的日子也好,都不好过。

她大嫂嫁来柳家,对柳家也好,对丈夫也好,对婆婆孩子都尽了全心全力,如果她明知这对她不公平还不补偿,那也太对不起这个在柳家耗尽了大半生的女儿了。

柳大嫂走的时候带走了一些赏赐之物,都是些值钱的头面,还有在京外两个生财的庄子,那以前是皇帝当狮王的时候最来财的几个庄子中的两个,隔天,柳贞吉又追加了一些赏赐,令宫人带了东西去了柳府门上宣懿旨,五花八门的赏赐唱了一柱香来的时辰才唱完。

这便也让人很清楚地柳家的大老爷不在了,但皇后那边可没忘了她的侄子们。

到七月盛夏,柳贞吉怀中的肚子也有四个月了,怀孕前期她就乏得很,到了四个月更是动不动就想睡。

周容浚不太喜欢她昏昏欲睡,这让他想起她一睡不醒的以前。

原本因柳贞吉的怀孕有些心满意足的皇帝变得日渐沉默了起来,他也不再带她去德宏宫,让她在万安宫里休息着。

只是上完朝,他就不总呆在德宏宫了,一天有一半的时间至少是留在万花宫。

政务他也没耽误,只是忙一会,就会跟她说几句话,看她着实困得厉害了,就让她睡一会,到了午间傍晚,不管她再不想动,也会拎着她出去走几步。

天气热,凉屋的冰放得也不多,柳贞吉闷热又困乏,每天都吃不下东西,但这时候她也知道是不能再娇气了,便就是恶心也还是逼着自己每天吃一些清爽的,到底是没把她丈夫给吓着。

他们两人从孩童时候就相识,到如今也是二十余年了,柳贞吉也养成了诸多事对他都有些依赖的习惯,但她也知道,在精神上他是依赖她多些的。

他能把自己逼入绝境,对己对人都能做到狠绝,可是,这些的前提是她一直都在他身边。

她是他的爱人,更多的时候,她是他无论做什么都会给他打气的小伙伴,除了长殳,她是陪伴他最久的身边人…

没了她,他就等于没了他打拼努力的那二十来年,没了她,等长殳都走后,就不会再有另一个像他们懂他的人继续陪他下去。时间已经让她成为了他最重要的存在,柳贞吉懂他的沉默,也懂他沉默底下的害怕。

她也知道他在想什么,所以这时候,就是身体不适,她也不能像之前那样的卖蠢卖娇,倒淡定了起来,每天比太医都知道怎么照顾自己,也尽量让孩子们带到他们跟前凑分散他的心神。

到八月的时候,柳贞吉的肚子大了,人也有些浮肿,不过精神比之前好了些,每天睡的时日不长了。

戚太医来看,也是惊讶,因为这次他很明显地听到了两个心跳声,他听了又听,拿不准这是一个还是两个,又把太医院的一干同撩带出来看诊,祸福与共。

宋涛又是首当其冲。

这次的会诊比第一次确诊是不是喜脉的时间长了些,宋涛等人把了第二次脉,几个老太医几脑袋挤在一块,顶着承武皇那冷酷的眼神又商量了一会,就来道喜了,“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娘娘怀的这是双胎。”

皇帝一点喜也没有,看着皇后五个月大,但一点也不显得大的胆子。

说怀着一个他都觉得瘦,这是怀了两个?

皇帝冷冷地翘起嘴角。

宋涛也知道这件事不说清楚,皇帝根本不会放过他们,与皇帝道,“皇上,娘娘的两个孩子一强一弱,所以等到现在才听出另一个小皇子的心跳声,臣等商量这么久,也是不敢隐瞒皇上,那个心跳弱一点的孩子,怕是…”

说着不等宋涛多说什么,他身后的太医们都跪下,“还请皇上恕罪。”

这些时日皇帝也没为难过太医院,但他们骨子里还是忌惮着这个曾带千军扫平屈奴的承武皇。

轻则送命,重则诛族的代价不是谁都付得起的。

但皇帝毕竟不是昏君,他们也知道只要不欺骗他,是事实的话也不会真拿他们如何,所以几个太医商量了又商量,哪怕害怕,也还是说出了实话。

孩子生出来,怕是只有一个能成活。

“嗯,朕知道了,”比之刚才他们商量时的冷酷,承武皇这时候听到这些话反应却平平,“朕看皇后的身子不错,最近也是吃得香睡得着的,朕是天龙天子,老天爷和祖宗会庇佑朕的孩子。”

柳贞吉先前有点魂不守舍,一直在不断地摸着肚子,听了他这话,下意识就对他笑了一下。

宋涛这时候也是明白了,他们这话不该当着娘娘说,是他们失了分寸了。

等他们退下,夜里又被皇帝召来的时候,宋涛等人心里也没意外——皇上之前表现得那么平淡,不过是因着要安抚皇后。

**

太医们走后,皇帝独自在独角处的偏殿坐了好一会,直到苏公公轻声提醒,“皇上,再不回去,娘娘就要担心了。”

皇帝“嗯”了一声。

许是坐得有点久,他起身的时候脚没站稳,跄了一下才站定,吓得苏公公带着小公公慌忙扑了过来。

“皇上…”

周容浚挥了挥袖,“朕无碍。”

说着就站直了身,稳步往前走。

两个孩子,只能活一个,这种事他能接受,但不知道她能不能。

周容浚进了他们的寝宫,看到女儿正陪着她,她正兴致勃勃地看着女儿绣花,他不由笑了笑。

“你回来了…”她抬眼看到他,立马笑了,“浏阳府的事办完了?”

“嗯,办完了。”周容浚上前,摸了摸乖巧的女儿的头发,等女儿让开位置后,他坐到了她身边,“浏阳侯说等他们府上的桂花开了,侯夫人擅做桂花糕,回头就让他夫人做了新鲜的给你送来。”

“啊,劳他费心了,我还真是喜欢侯夫人的桂花糕,去年她就给我送过,那日吃完一整天都口齿留香。”柳贞吉笑着点头道,“让她多做点,辰安也喜欢吃。”

辰安也颔了首,很给她母后面子。

“嗯,好。”回头让人送句话去就是。

“就是不知道能宁侯怎么样了?”柳贞吉也是见到宋涛等才想起这位敢于抢侄儿媳妇的大能人。

虽然这种长辈霸占倒霉催的小辈媳妇的事在历朝历代都不鲜见,但是敢在刚整治过风月之事的皇帝眼眼子底下做出这事,柳贞吉也不得不感慨这位宗族中人的气概。

果然就是皇帝狠,有些浑人也是吓不住的。

“这事你就别管了,你肚子里还有着孩子。”周容浚淡道,让她少管血腥之事,尽管能宁侯已经死了,但眼下他也不想说给她听。

“嗯。”柳贞吉点点头,也赞同还是少过问这等污脏事来的好。

“皇上,娘娘,汤水来了。”梨云亲自端了金盘过来,身后还跟着镜花水月。

“皇上,娘娘。”镜花水月给他们请了安。

周容浚没看人,回头看她,这晚膳刚过不久,她还用得下?

“孩子太瘦了,我决定爱吃点多吃点,让他们在我肚子里也好先长长肉。”柳贞吉朝他笑道,伸出双手就要去接碗。

碗在半路让周容浚接走了。

柳贞吉就看他,闻了闻那香香的瘦肉粥,粥上面还冒着热气,便朝他道,“这粥烫,皇上你给我吹凉点吧?”

周容浚嗯了一声。

辰安这时示意梨云苏公公等跟着她出去。

等到了宫门前,辰安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对梨云道,“云姑姑,你带着花姑姑和月姑姑去歇息会,等会母后这有事我再传你们。”

“镜花和水月你们去吧,我先去厨房守着,娘娘说子时她还想用碗小米粥。”

辰安顿了顿,轻轻颔了下首。

等姑姑们一走,她看向站在门边守着的苏公公,顿了一下,走到了他身边,朝他轻问道,“苏公公,我母后的身子是不是不好?”

苏公公迟疑着。

“公公,与我说实话罢,我也好知道怎么照顾母后。”

“公主,”苏公公无奈,“不是奴婢不说,是皇上还没允许奴婢与您说。”

说到这,他又低低地说了一句,“您已经够忙的了,这事就让皇上操心吧,您也知道在皇上心里没有什么是比得上娘娘的。”

辰安见问不出话,也不多说,转身进了寝宫。

这时柳贞吉被一口粥烫了点嘴,正在跟皇上一个劲地埋怨,“你是男人,人糙嘴也糙,你喝着不烫的,到我嘴里可是会烫的,皇上你再吹凉点吧,可别再粗手粗脚的了,一天到晚就差你帮我做这么点事你都做不好,害我把今儿想夸你的话都忘了。”

第262章

皇帝被埋汰也不在意,下一勺吹得更仔细了。

皇后娘娘喝得更是满意了。

辰安在旁看得怔了,许久忘了往前走动。

这么多年了,他们两个人好起来的时候,还是好得让任何一个人都插不进去。

兄长有时因这个而心酸。

她倒没有过。

可能因她是闺女,母亲教她教得细致,哪怕知道她从来不是个小女孩,从小教她的时候教得极为细致,一点一滴都要手握手地教,如做人这项,更是不忘细心,不厌其烦地再三跟她重复提起。

她在之前就跟她开始讲,女人的一生,家境背景构造了一定的成因,但好日子都是自己过出来的,别说没遇到对的人,就是遇到对的人了,日子也需经营谋划的,别当别人的好是应该,理所当然的,也别当自己的身边人是傻的,你真不真心,谁都看得透,如若自己所图不干净,也就不要去怪别人不成全你。

千人千见,万人万解,辰安觉得她的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并不是全然信服。

但她知道这道理换到她母亲身上是成行的。

母亲对父皇的心纯粹得一见就能分明,所以,不管她如何,再冷酷狠绝的男人也愿意成全她的所有小心思。

就是有不好的事发生,也总能见到她甜甜蜜蜜的样子,甜蜜得能包容任何的不幸,不带哀和伤。

“辰安…”皇帝喂了几勺,见女人站在门前久久不过来,叫了她一声。

周辰安走了过来。

“母后今晚胃口不错?”辰安走近,自个儿搬了个圆凳过来,在他们跟前坐下。

柳贞吉听了翘嘴笑,“你父皇喂的就是香。”

说完自个儿也乐了,弯嘴笑了好几下。

皇帝摇摇头,又送了一勺粥,她差点还给笑呛着了。

皇帝拿她没办法,瞪她一眼,又伸手过去替拍了拍背,还不敢拍重了,明显地放轻了力道。

辰安一见她呛着了就在抚她的背,见此就收回了手。

“怀孩子就是好,”皇后娘娘打蛇上棍,摸着肚子笑叹道,“一怀还是俩,你父皇以后都不敢随意打骂我了?”

辰安哭笑不得。

还打骂她,她母后这嘴…

她不禁笑了起来。

笑过之后,看着她母后满脸微笑地看着她低头不语的父皇,笑过之后的辰安心突然酸了。

她这般巧笑倩兮,不过是为的眼前这人罢了。

果真即使是儿女,也插不进去啊。

**

柳贞吉开始了一日无数顿的膳补,每天睡饱了吃,吃饱了散散步,眯会眼,闷了还能跟身边的皇帝说话闲话逗个乐,过得无比悠闲。

到了九月,戚大夫再来探脉,那微弱的心跳声听着稍稍比之前强了那么一点,但这话他不敢说,强了一点不过只是强了那么一点,胎死腹中的可能性还是很大,他怕说出来帝后期盼太大,便把话昧着说了一点,就只说那心跳强的皇子依旧强健,对那弱一些的那个胎儿只字不提。

他不说,帝后也不问。

等到十月,胎儿气息竟然又强上了那么一点,而且明显的皇后娘娘的肚子大了许多,七个月的肚子已经看得出来很鼓了。

天气凉了,皇后娘娘吃的也多了些。

等到十一月,孩子有八个月了,那圆滚滚的肚子看着都有点吓人了,但这时的皇后成天笑呵呵的,整个皇宫也是轻松无比——太医已经明言,皇后娘娘顶多明年正月就能生下双胎了。

板了小半年脸的皇帝神情也总算缓和了下来,他上朝臣子们也愿意多跟他说说话了,之前被冷着一张脸的皇帝吓得不轻,就是皇帝没有发火,他们一个个也是战战兢兢,不敢放松。

没等到正月,就在这年十二月二十号,皇后娘娘在万安宫里生下了一子一女。

皇帝下旨,普天同庆。

皇帝又格外开恩,减了全国的人丁税。

隔天,他就去了皇庙跟天坛祭了天地与祖宗,比往年任何一年都要虔诚。

这年皇宫与周朝上下的百姓都过了一个好年。

臣子们也乐呵,皇帝看着脸色可怕了小半年,但没少赏赐他们的,甚至还赏了几块“忠烈之家”的牌子下来,把几家乐得见人就笑,就恨走三步就要对天一揖,大叫“多谢皇上大恩大德”了。

**

柳贞吉直到出了正月才出了月子,她自从把肚子里的孩子养大后就不敢怎么照镜子了,出了月子终于鼓足勇气一看,一个珠圆玉润的妇人就出现在了她面前。

两辈子都没胖过的皇后娘娘看得心里就是一抖,心想就她这小胖脸,皇帝天天对着她看个不休的,这心理能力得有多强悍?

现在卸了孩子,连粗腰都不能找到借口了,小胖脸跟小粗腰——现在压他身上,他都不好喘气了吧?

要是再胖下去,晚上睡*觉翻个身翻到他身上,一不小心把人压断气了怎么办?

皇后娘娘心虚得很,决心减肥,硬是拒绝了御膳房那些大补之药的喂养,把太医召来,用众太医的话堵住了皇上的嘴,把大补的膳食改成了清淡的。

可就是这样,皇帝也老往她嘴里塞吃的,而她也是吃多了把胃吃大了,管不住嘴,所以拒绝了一次两次,这三次一犹豫,就吃的就下肚了,出了一月,这肉还真没减下来。

皇后娘娘就不满了。

这天皇帝抱着胖皇子胖公主领着她晒太阳的时候,她在旁拿着小镜子,抬着双下巴嘀咕个不停,“胖成这样,皇上您还下得了嘴啊?”

说着掐了掐脖子上的红痕。

皇帝在旁看着小儿子小女儿,“嗯”了一声,眼珠子都不带转的,淡定道,“朕不嫌。”

皇后娘娘摇摇头,觉得他现在可能还在一叶遮目期,不能看清楚事实的真相,尚无药可救,只好放弃拯救他的审美,决定还是让自己把目长放得长远点,好好减下肥,不求回复到以前苗身的身段,但求别胖得天天带着双下巴行走皇宫。

渝太子跟安仪公主多了弟弟妹妹,往父母跟前凑的时间也多了。

太子更是敬佩他母后,短短时日,就把太医以为活不过来的小弟弟养活了,出来他比小妹妹瘦,但也不过一个来月,瘦弟弟就又变成了胖弟弟,一天一个样。

这事连太医们都啧啧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