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这就进宫请旨,出来久了,该回去了。”宋清明道。

侍卫哎了一声,将他扶着上了马车,就往皇宫去。

每年都是狩猎结束就回去,今年因伤已经多留了几日了,陛下也没道理继续留着主子了。

宋清明要回孟都,是三日后的事了。

陛下果然没有要留他的意思,虽然也说了一句宋王有伤在身,不如养好了再回去的话。

但是宋清明一心念着家中子嗣,陛下便也就应了。

故而得了陛下准许,宋清明很快就离京了。

这一回,裴珩并不在临京,故而也没有再刺杀他。

毕竟留着也有用,宋清明即日上路,倒也无惊无险的回了孟都了。

当然,这是后话。

宁芝却在韩家办的宴会上,见着了传闻中的韩大公子韩佩齐。

宁芝带着连翘,从花厅一出来,迎面就看见了一身白衣,却在双目上戴着目遮的男人。

不必再看,便已经知道,这就是韩家大公子韩佩齐了。

他自幼从娘胎里带出来的病症,一双眼见不得风,见不得阳光,只能用特制的布料遮住。

因是特制的,所以这布料不会阻挡他的视线。

虽然有这样的一种隐疾,但是韩大公子却是生的风流模样。不同于裴珩的俊美,韩佩齐是雌雄莫辨。

又加之妖孽的一种美。

是美。

宁芝尚未开口,就见对面男子嘴角轻轻勾起:“让我猜猜,这定是临京第一美人宁九姑娘了!这传言真真误人了些。九姑娘这般品貌,便是如今尚在年幼,也不该是临京第一美人。叫我说,这合该是大晋一地美人了!便是北地塔族,西北西羌,也难找出第二个来的。”

“韩大公子谬赞了。”宁芝淡淡一笑。

“哈,倒也是。美人素来是不觉得自己有多美的。”韩佩齐扇子轻轻合上:“在下韩佩齐,虽说姑娘凭着这目遮也能识得在下,但是总还是要自己介绍一番。”

韩佩齐做出一个恭敬之礼来,端的是风流无限,又不叫人厌恶。也算难得了。

“宁九。”宁芝也回了一礼,并不想多言。

“既然巧遇,也是缘分,不如一道走?”韩佩齐笑问。

“好。”宁芝自然不惧,便与他一道往宴会厅去了。

是真的巧遇也好,还是有预谋也罢,这里是韩家,总归是不会出事的。

到了地方,自然有多人来招呼。

韩佩齐到了地方便也不粘着宁芝了。

与熟识的人说话,也着实潇洒又自在。

样貌太好,那目遮都不像是瑕疵,而更显得神秘。

宁芝少不得多看几眼,这个人,以前是听过的,但是韩佩齐本人常年不在临京。

年方二十三的韩佩齐尚未娶亲,常年四处游历,据说是韩家不得宠的一位公子。

与韩佩卿相比,差了很多。韩佩卿已经入朝为官几年了。甚至也马上娶亲了。这位大公子倒还是这样浪荡着呢。

宁芝却想,韩家有这么简单的人?

如外头人说的,韩大公子不爱功名爱美人,不爱庙堂爱江湖?

像是感受到了宁芝的眼神,韩佩齐回头一笑:“哎,也是回京迟了!真是迟了!早半年,宁九姑娘这样的珍宝我是如何也要求娶的!”

众人便笑了笑,谁也不敢打趣宁芝,但是少不得也左右观察几眼。

说实话,因为朝代开放,便是这样调侃一句也是不碍事的。

便是宁芝的夫婿是皇子,但是这话由韩佩齐这样一个浪荡子弟说出来,便也只是个玩笑话。

谁也不会说什么。

宁芝自然不喜,但是也懒得反驳,只会装作没听见罢了。

反正,并不会有人拿着这句话来说什么。

只是,她更在意的是说这话的韩佩齐。真是违和啊。

“九姑娘莫要在意,大哥素来如此,我会说他的,以后定不会出这样的事情了。”韩佩鸳过来,带着十二分的歉意道。

“无碍,不过是一句玩笑,我当做没听见也就罢了。韩大公子这般肆意,却也难得。”宁芝淡笑,看了眼韩佩鸳。

“哎,大哥打小自由惯了。小时候身子不好,又是庶出的。也是家里长辈疏忽了。大了之后,就已经是这样的性子了。”韩佩鸳摇头:“说来,也是韩家的不好,嫡出庶出的,何必看的这般重要?不都是自家子弟么。”

宁芝轻轻挑眉,也不理会韩佩鸳这话里有多少机锋,一个即将做妾的女人,倒是会给自己找台阶呢。

“今日来客不少,韩姑娘不必顾着我了。”宁芝轻笑。

韩佩鸳听出了宁芝的意思,自然不会赖着不走,便随意找个借口离开了。

【韩大公子为什么要遮住眼睛呢?请注意,这不是玄幻,他没有什么特异功能。并,他可不是白浅!】

☆、第48章 变化

回府之后,宁芝就去写信了。

她嘴角勾笑:“我这用心,够真诚了么?”

她说罢,也没等自己的几个丫头回答,就开始写起来。

她的字说不得多好,却也端正娟秀,隐隐透着一丝疏狂。只是毕竟还小,需要练习。

她将近日来的事情都写进了信件中,又把今日遇见了韩佩齐的事都歇了。

‘我观韩大公子虽风流行事,却偏有怪异之处。实不能解,殿下聪慧无双,便求教殿下。’

临了又写:‘天气闷热,殿下辛苦,万望殿下安好。’

结尾是宁九。

轻轻吹干了笔墨,将这信折起来塞进了信封:“找个可靠的人,亲自送去吧。多赏赐些银子,叫送信的人路上不要太辛苦,不是急信,不必着急。”

连翘怪笑着去了。

宁芝此时,是真的不知道这韩佩齐与北方塔族有来往的。

她写这信,一来么当然是想说她觉得这位韩大公子不是面上那么简单的。

但是最要紧的原因是,她还在撒网。

不管她想要做的事有多少,网住裴珩,都是其中要紧的一件事。

仇要报,当年父亲遇害的事要查清楚,但是她并不会因此就叫自己一生不幸。

自己的幸福也是要追求的。

裴珩,便是那个她看准了的男人。纵然艰险,也定要与他真心想待对方。

入夜,韩家。

书房里灯火通明,韩家家主韩成坐在主位上,下面是长子韩畅铭,长孙韩佩齐。

全不似白日里的轻佻与风流,此时端坐在椅子上的韩佩齐有种叫人望而生畏的气息。

“齐儿也不小了,该娶亲了。”韩畅铭有些不自在的说了一句。

“自然是要娶亲,不过也不急在一时。总要选个命格好的。”韩成接了一句,却没有多急切。

丝毫不像是其他的家长,自己的孙子二十三还没婚配,总是着急的。

“宁九命格倒是好,可惜了。”韩佩齐讽刺一笑。

“那宁九与裴珩倒是亲近,可见不是什么真聪明的。不必念着她。”韩成看了韩佩齐一眼道。

这一眼,自然带着些许压迫的意味,韩佩齐并不在意:“随意一说罢了。”

“不过,我看小妹对二殿下,也很是有心。”韩佩齐笑了笑:“二弟更有心。”

“鼠目寸光!不必在意他们。陛下年事已高,太子更是不成。也就这几年,要做的事太多,有佩鸳,也好分散。”韩成道。

“是,祖父。”韩佩齐收起笑意:“孙儿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西羌王位即将更迭,下一个西羌王,是孙儿的故友。”韩佩齐道。

西羌不大,但是也自成一脉。如果西羌王帮助,也是一股助力。

“好,也无事了,歇着去吧。”韩成挥手。

韩佩齐父子出了书房,韩畅铭便摆手自己走了。

他不知如何面对这个孩子,打小他就有自己的主意。

父亲对这个孩子寄予厚望,他却只觉得害怕……

那些往事历历在目,他忘不掉。所以私下里很少与他说话。

韩佩齐显然不在意这个,也径自转头回自己的院落去。

碰见了韩佩鸳的时候,只是一笑:“小妹去看婶娘么?”

韩佩鸳客气有理的应了,便也径自走了。

韩佩鸳是个聪明人,她很清楚这个大哥绝不是外头人以为的那般无用。否则祖父如何会看重他?

她对这个大哥,有惧怕,有恭敬,但是绝对没有亲近。

就连大伯都与他不亲近,何况是隔着一房的她呢?

裴珩去渭北的路上,遇见了两次刺杀。

都是突袭,进退有度,毒箭。

与寒烟山遇见的一摸一样。是同一批人。

他们配合有度,就像是专门为了刺杀裴珩才训练出来的一帮人一般。

裴珩有了防备后,却也不会叫人得手。

不仅是他,就是侍卫们,此次受伤的都不多。

又有御医配制的解毒丸药,所以并无死亡。

一旦进了渭北地界,刺杀便消失了。宁渊不是草包,渭北早已在他的治理之下如同铁桶。

得知二殿下裴珩遇刺,一早就来迎接,总算有惊无险。

尽管恨宁家人,也不得不承认宁渊果然是个人才。

宁渊对这位二皇子殿下的到来,除了尽心安排护卫之外,也尽心安排了他的饮食用度。

不过比他想的好的是,二殿下并不在意这些。

毕竟这里算是前线,又住在军中,少不得比临京艰苦多了。

裴珩自然不习惯,但是他能忍。

毕竟更不能忍的不是环境艰难,而是明明宁家拥有的是大晋的兵马,可这整个渭北的兵马,却都只听一个宁渊的指挥。

或者说,他们更认宁家人。

渭北是宁渊的驻地,渭南是宁浩的驻地,这兄弟两个将这两处治理的滴水不漏。

确实,二十年间抵挡住无数次塔族人的进犯。

但是裴珩仍旧不可能高兴。

他是皇族的皇子,却对这些臣子的倨傲无可奈何。

作为皇子,便是知道臣子能干,也绝不能接受臣子才是主宰。

他倒是像个傀儡一般只能听着看着。

不过,虽然年纪不大,但是裴珩毕竟是裴诀一手教导长大的。纵然不服,却也不会此时此地发火。

因为于事无补。

月余巡视,裴珩一行人回京,倒还带回了宁渊的嫡妻以及妾室,正是为了宁菱要出阁的事。

面上事做的圆满,正是裴珩内心里,对宁家的防备却又多了一重。

于是,再见宁芝的时候,多少有点不自然。

宁芝见了这般的裴珩,心中叹气。

这才是真的皇家子弟吧,纵然对她有兴趣,也不可能全然不顾大局。

看来,她需要更结实的网。只有一腔柔情,远远不够的。

宁家随着宁渊的嫡妻妾室回来,热闹了起来。

宁芝却陷入了思考中。

裴珩有变化她知道,她自己,也势必需要一些变化了。

“姑娘,要下雨了,要不要去前头用膳啊?”连翘问。

“大伯母回京,自然是要去的。”宁芝收起心思笑了笑。

宁芝在宁家,虽然是宁则礼的掌中宝,但是她并不会无端不给旁人面子。

虽然不亲近,但是总归是一家人,没得叫长辈不高兴的道理。

☆、第49章 魂珠

宁菱出自长房,宁渊的庶女。嫡母宋氏,姨娘李氏。

长房子弟最多,宁渊有好几房妾室。李氏就生了一个宁菱。

妻妾们都跟着宁渊在任上,只有宁菱因之前定亲,就在京城里。

如今已然定了婚事,所以宋氏和李氏不得不回来了。

宁渊是未见得有时间的,他是驻守一方的将军,不能随意挪动。

但是疼爱女儿的心是不少的,所以宋氏回京,也带了这些年给宁菱的嫁妆,并不比嫡女差多少。

到了难得开启一回的正院里。宁芝笑盈盈的进去:“给大伯母请安了。”

“芝芝啊!”宋氏一笑就起身,几步拉住她:“好孩子,长高了。”

距离上回见,也有两年了。

“大伯母一路辛苦了。”宁芝笑着:“路上热吧?”

“还好还好,哎呀,快叫大伯母好生瞧瞧,咱们芝芝如今越发好看了。”宋氏笑着拉着宁芝不撒手。

她已经是做了祖母的人了,但是对这个小侄女还是蛮喜欢的。

宁菱的姨娘李氏忙给宁芝见礼。

宁芝并不受:“李姨娘坐吧。”

大伯后院里几个姨娘什么性情,宁芝基本都知道。李氏是难得一个老实本分的。

她从不与她为难。

闲话讲过一阵,宋氏喝了一口茶,摆手叫奴仆们出去。

屋里就留下了她与李氏,以及宁芝宁菱。

“八丫头,母亲再问你一回,明知那梁楚晗也许不是良配,你还执意么?”宋氏严肃的看着宁菱。

这换了其余的孩子,她绝不问。

但是李氏是她的丫头出身的,虽然不是陪嫁的那一批,可也是后来伺候的极好的。

李氏素来规矩懂事,她少不得将宁菱也看在眼里了。

“母亲……菱儿想试试,求目前成全女儿这回任性吧。”宁菱没有跪下,只是低头。

“也罢,既然你执意如此,母亲也不问了。看在你姨娘的面上,以后你要是没过好,母亲也不会不管。”宋氏道。

宁菱红着眼:“多谢母亲。”

李氏也擦泪,不过始终没有说话。

“好了,既然定了心思,这就是个喜事。不管对方如何,咱们家是要好生操办的。先是你的,过两年就是芝芝了。”宋氏笑起来。

宁菱红了脸,宁芝却没什么感觉。

不过这没感觉看在宋氏眼中,就是宁芝还不懂这些事呢。

很快,宁家就忙碌起来了。

宁家至今为止出嫁的庶女都是正儿八经的出门子的,所以到了宁菱这里,也是一样。

宁家越是重视,梁楚晗就越是不敢怠慢。

连带着,梁府也提高了几次迎娶的待遇。

梁楚晗收的那个通房起初还有心思,想着要是大人喜欢那宁菱就不会赶着收了她了。

可如今瞧着,便是不喜,宁家庶女也不是她能比拟的。

所以自然收拾起了不该有的心思,也想着以后在主母手中好好讨生活吧。

宁芝再见着裴珩,已经是半个月后了。

中秋宴,是每年皇宫宴会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