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家今年参加的女眷里,多了一个从渭北回来的宋氏。自然比以往更受人关注些。

宋氏带着宁芝和宁菱从容的进了宫。

宁芝心中很是安定,因为裴珩这一早,还是叫人来接她了。

宁芝清楚,此次去了渭北,裴珩心情不好。所以这半月来,不理不问。

不过,到了节日这一天,还是派人来接。

纵然是因为宁家的权势,可也不是全然没有因她的缘故。

她更清楚,要是只为了权势,那殿下更该殷切些。

或者,就根本不该露出生气了的样子。

所以,如今的裴珩才是真实的裴珩,任性,脾气差,生子安稳富贵中,没吃过苦的小皇子裴珩。

于是,都不必建文帝说,下面的太监又把宁芝和裴珩放在一处的时候,宁芝对着裴珩一笑:“半月不见殿下了呢。”

裴珩再没想到她第一句话就是这个,也觉得自己多少有点别扭了。

“吃胖了。”裴珩故意胡说。

“殿下派人来接,我很高兴呢。嗯……明日,我陪着殿下赏月可好?”宁芝歪头问。

“今日中秋。”裴珩故意。

“可今日这么多人,明日我与殿下单独赏月好不好?”宁芝像是不懂裴珩的意思,再问。

裴珩对上这张笑脸,实在也没法狠心。

很是别扭的嗯了一下。

宁芝觉得好笑,不过没有笑。毕竟这是宴会。

“陛下,犬子从北地归来,有一样宝物献上,还请陛下笑纳。”韩畅铭起身道。

建文帝果然有兴趣:“哦?是何物?”

韩佩齐起身,恭敬的将一个造型华丽的盒子拿过来:“陛下请看,这是臣子在北境游历之时求来的宝物。放置在内室中,能保陛下夜夜安寝,佩戴在身上,叫人精气十足。此物香气能安神凝魂,延年祝寿!除了陛下,实在无人敢用。故而臣子求来,送给陛下。”

说着上前,将盒子打开。

离得近的人瞧见,盒子里是一颗白色的珠子。

也就指甲盖那么大一颗淡紫色珠子,看起来像是紫珍珠。却比紫珍珠颜色浅淡。

光亮比珍珠多些,散发着淡淡香气。

“这莫不是曾经产于北境罗刹国的宝物‘魂珠’?传闻中,罗刹国因此盛名,也因此亡国。”宁则礼笑着:“史书中记载,曾经的胤朝一位皇帝有过高寿一百四十七岁高龄,便是佩戴了此物。因能延年益寿,一时间这魂珠便成了世人趋之若鹜却求而不得的东西。据闻,能产出魂珠的那一片山脉都已经被颠覆了。罗刹国也因此彻底亡国。”

“禄国公果然是博学多才。正是魂珠!魂珠已经绝产,世间少见。野史记载中,那位高寿一百四十七岁的景帝生前拥有的那颗可是有鸡蛋大小的。可惜臣子无能,只能寻得这样一颗小的。还请陛下不要责怪。”韩佩齐低头。

他头上的目遮依旧在,便是觐见皇帝,也不能取下来。

好在建文帝已经习惯了,并不苛求这些。

他只是看着那珠子:“果然如此神奇?”

☆、第50章 真心

“臣子是已经找了好多位神医看过了,但是还请御医们再次检验。倘或有何不好,臣子就罪该万死了。”韩佩齐恭敬道。

态度恭敬,是韩佩齐对上建文帝之后叫人感觉最好的一处了。

建文帝自然欢喜,当即就召见了御医们看这个珠子。

魂珠是传闻中的东西,自然不曾有人见过。但是御医们能分辨出这一颗珠子是不是有害。

是,他们不需要确定此物是不是能延年益寿,只需知道无害便是好的。

半晌之后,御医们一致认定此物无害,且确实能凝神静气,是有益处的。

建文帝哈哈大笑,欢喜的很,当即就叫人将这珠子放进了贴身的荷包。

“你有如此才能,这些年里,竟是不务正业!你韩家子弟本就稀少,以后也不许浪荡了。正好兵部有空缺,就去上任吧!”建文帝笑道。

韩佩齐忙跪下:“臣子谢恩。”

“以后就不是臣子了,是臣。”建文帝笑道。

“是,臣谢陛下!定竭尽所能,为陛下效劳。”韩佩齐恭敬。

“好了好了,起来吧,大过节的。朕得了你的好处,还没赏赐你!来人,赏韩大人一壶佳酿,再赏赐黄金万两!”建文帝笑道。

韩佩齐再次谢恩,新出炉的兵部侍郎就算是有了。

裴珩一直皱眉看着这一切,没有说话。

一颗珠子,就换来一个三品的官职,真是荒唐!

“你不是要去赏月?就今日吧。”裴珩忽然道。

宁芝还没回答,就见裴珩起身:“父皇,儿臣想去赏月。”

建文帝愣了一下,不过刚得了好东西,自然欢喜:“你这孩子,想去就去,一会回来。”

宴会距离结束还早呢。

“去吧,宫中景致好的地方极多,去走走。一会回来用膳。”裴诀心里知道他别扭,便出言道。

裴珩嗯了一下,拉着宁芝就走。

明显是礼数不周,不过建文帝正高兴,何况,建文帝很多事做的荒唐,但是对这个小儿子一贯纵然,也不会真的生气。

出了圣元殿,裴珩松手。

宁芝就摆手:“你们别跟我来了,有殿下呢。”

连翘犹豫了一下,还是站住了。

裴珩走的不算快,宁芝跟得上,两个人走到一处亭子就停住脚步。

“魂珠。”裴珩忽然一笑:“本殿竟不知,这世上还有如此神物。”

他说这话的时候,带着无尽的嘲讽。

“野史记载,当日罗刹国第七代太子携带宝物魂珠带着自己的胞妹入大胤进贡。彼时景帝也已经有了五十多岁高龄了。一年用了魂珠,居然一直活到了一百四十七岁。”

宁芝轻笑:“可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记载景帝六十一岁退位,退居宫外。这活了一百四十七岁,却是从何得知的?倒是从那罗刹国太子献上魂珠之后百年,罗刹国边被彼时的北境吞没了。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地里头能长出叫人长寿的珠子?”

“连你都知道的事……”裴珩顿住。

忽然意识到这样说不好,不过也没圆回来。

“人太老了,总是怕的。”宁芝笑了笑:“若是那珠子确实能叫人延年益寿,也是好事。”

“你可知罗刹国最后为什么灭国?”裴珩没回答,只是又问了一句。

宁芝摇头,她的确不知。

千年的事了,她去哪里知道呢。

“因为,罗刹国虽然小,却富裕。罗刹国一直依附与大胤,但是后来大胤逐渐衰败,故而北境强势起来,罗刹国内,有大小金矿,所以遭了灭国。”裴珩道。

“原来是这样,那就说得通了。那么被挖的翻过来的山是因为有金矿,而不是什么魂珠。啧。我说么,如果真是有那么神奇的珠子,怎么记载中就一个景帝能活一百四十七呢?总也该有旁人。一座山都有珠子的话,那得有多少人长寿呀。”

宁芝一笑,轻轻摇头。

裴珩心中确实烦闷,宁芝一个小丫头都不信的事,父皇就信了。

一颗珠子,便换来一个三品官,还是有实权的。

韩家……

“殿下不要不高兴了。”宁芝轻轻拉了一下他的袖子:“事已至此,不高兴无济于事了。”

“本殿听闻,韩佩齐与你私下里说过话?”裴珩皱眉:“你要聪明些,不要被他蛊惑。”

“嗯,我听殿下的。”宁芝点头点的很利索。

丝毫不觉得裴珩口气不好。

裴珩舒服了些:“你虽然聪慧,也毕竟还小。”

这算是解释了。

宁芝只是点头:“其实我知道的,韩佩齐……太奇怪了。我觉得,临京城也很奇怪。”

宁芝长出一口气,拉裴珩的袖子。

裴珩低头看她,月色下,小姑娘脸色红润。

“陛下毕竟年事已高了,太子殿下身子又不好。殿下你一定要注意安全啊。你特别重要。”宁芝这话,说的发自内心。

不管她心里有多少野心,都不得不承认,那些野心都离不开裴珩这个人。

不是利用,只是真的离不开。

此时的裴珩可以没有宁芝,但是宁芝要做的很多事,却不能没有裴珩。

想到这,她略有愧疚:“殿下,宁芝对你是真心的。”

要借助你的地方太多了,所以我把此生的真心与爱意都真心的给你。

裴珩只是沉默,许久之后拉住她的手:“本殿愿你此时所说是真。”

宁芝点头:“是真的,很多事……没法子,不是一时形成的。但是我自愿成为你的未婚妻,也自愿想与你白头偕老,更自愿想与你恩爱绵长。真心相待。”

裴珩被宁芝的表白弄得很是不自在。

他全然没准备,可是对上宁芝真诚清澈的眼睛,却也不能恶语相对。

“回去吧。”说着,就拉着宁芝要走了。

宁芝一点都不失望,嗯了一声就随着他往回走。

回去的时候,裴珩走的明显慢了许多,宁芝跟的更自在。

急什么呢,裴珩心里有很多事,对宁家,对大晋。

所以,他此时不回答才是对的。若是回答了,宁芝才要担心。

月色正好,宁芝心情极好。

☆、第51章 心疼

回了圣元殿,对上众人的目光,宁芝很淡定。

“朕瞧着这一对小儿女真是般配的很呢!朕可是盼着他们早日成婚呢!”建文帝笑着看裴珩和宁芝。

“都是芝芝耽误了二殿下。”宁则礼起身,很是恭敬。

“禄国公此言不对,珩儿也还小,急什么。”太子笑着:“相处几年更好。”

“正是如此,太子说的极是。”建文帝一笑。

便是再想看见孙子,也知道不可能叫韩家和彭家的女儿先进府。

更不能叫别的孩子生在宁芝肚子前面。

宁芝只是恰到好处的笑,带着一丝羞涩,并不开口。

裴珩也没接话。

有太子插一句,宁则礼理所应当的坐回去,倒是和太子说话去了。

宁鸾坐在太子身侧,情不自禁的看自己的父亲。

又不敢太直接,她心里很是不懂。不懂父亲,不懂太子,也不懂宁芝。

轻轻垂头,她觉得自己很笨,芝芝总是觉得她错。她自己不觉得。

今日,她忽然发现很多事。

宁家没有她想的那么无所不能,父亲没有她想的那么高高在上。

殿下没有她想的那么恨宁家。

芝芝没有她想的那么委屈和艰难……

她不敢继续想,很多事,她未见得想不通,就是不能想。

如果……都想明白了,她这一生还有什么意义?她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

歌舞上来,冲淡了众人说话的心思。

不管外头如何,这宫中宴会,还是每次都精致精彩的。

韩佩齐端着酒杯,闻着酒香,微微侧头。

没有人能看出他看什么,目遮成了最好的隐蔽物。叫他肆无忌惮的看着坐在裴珩身边的美丽女子。

是真美。灵动又精致。

这样一个女子,居然要嫁给裴珩了?

他嘴角有一丝嘲讽的笑意,毕竟在大晋女孩子们心里,裴珩……二殿下才是香饽饽不是么?

只是这样一个女子,也这般想,莫名叫韩佩齐觉得不高兴。

他喝下酒,伸起手,轻轻摸着自己的眼睛。

他想,有朝一日,将这目遮摘掉的时候……那女子该如何看他?

倒也不急,宁芝才十三岁,想与裴珩成婚也还早呢。

如此想着,他又倒了一杯酒,这一次不在着急,而是慢慢品味起来。

宁芝并不能在这么多人的情况下察觉有人看她。

所以,她一无所知。

有察觉的是韩佩鸳。

她坐在距离韩佩齐不远的地方,她一贯喜欢观察这位大哥,所以这观察间,难免有了怀疑。

她是韩家人,纵然接触的也不多,但是依旧从韩佩齐的视线角度得出结论,大哥看的是宁芝。

她心跳的有些快,很多事她从小怀疑到大。

如今,大哥也已经是入朝为官的人了,他是从哪里得了那魂珠的?

他又要做什么?

有这样的宝物,为什么不给祖父呢?

一场宴会,众人各有心思。到了夜深散场的时候,却都看不出什么。

一个个都是餍足,满心满眼都是这宴会很圆满的样子。

建文帝早就疲乏不堪,到了时间,就被内侍扶着走了。

送走了他,众人才能出宫回府。

太子起身的时候一阵眩晕,差点栽倒。被自己的太监扶着。

他面上不动声色,只平静的走。

宁鸾留心到了这一幕,可是她既不会问,也不能扶。

她只是低头,装作自己没有看见。

很多事,做了就不能后悔。

回府的时候,裴珩依旧叫侍卫送宁芝。

马车上,连翘小声道:“若真有魂珠,也该给太子。”

连翘方才看见了太子那一瞬间的失态。

“生老病死,是不由人的。”宁芝靠在连翘怀里:“明日,是爹爹的忌日。”

六年前,她七岁那一年的中秋过后,便是她失去了父母兄长的时候。

连翘抱住她:“姑娘别难过,老爷和夫人知道您难过也会不安的。”

“怎么会不难过呢,我想他们。”最初的七年,是她最快活的七年。

她带着前世记忆而来,从小与旁人不同。

其实那时候宁湛和卞氏是能察觉她的聪慧的。可是他们从不提起。

生怕她过于聪慧会有什么不好,掩藏的很是仔细。

长兄宁慕疼爱这个妹妹也是十分仔细。最初的七年,宁芝真真是泡在蜜罐子里长大的。

以至于,即便带着前世三十几年的记忆,她却越来越像是个孩子。

宁愿做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在父母兄长的保护之下成长。

幻想了很多,等长大了,就在父亲的保护下嫁个不错的人,然后有父亲,有宁家,有哥哥护佑,一生无忧无虑。

是啊,最初的七年里,从没有过野心。

可是……一切都是镜花水月。

忽然间就出事了,失去了一贯疼爱她的爹娘,失去了从不与她争东西的哥哥。

然后,她从幸福的宁家九姑娘,成了孤女。

直到被祖父接回宁家,重新捧在手心里。

是啊,她依旧还是宁家最尊贵最得宠的九姑娘。可是父母就是父母,失去了她们,她已经不完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