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家长辈们是不能亲自出面的,但是贺家两个女孩子却是可以捧着宁芝。

本就是为了消除误会才有这一出,所以言语间自然是各种叫宁芝舒服了。

大家也就心照不宣罢了。

“竟也不知什么人,狠毒的紧。我们才回京,就出这样的事。祖母也说是家里没约束好奴才。”贺秋云亲自给宁芝斟茶,细声细语的说着。

“贺老太太年轻时候是武将,她不擅长后院的事也是有的。你们才回来,不过留在京城里的人,可都许久了。背后有人不肯消停,也不过是想叫贺家宁家闹起来罢了。实在不是什么稀罕手段。”宁芝果然就端起茶,喝了一小口。

不管是嘴上的话,还是手上动作,都是表明她信贺家无辜。

不想和贺家闹的意思。

贺秋云了然,松了一口气。

她还真是有点惧宁芝的,以后天长日久不好说,就眼下这临京城里,她自认不能和宁芝起了龌龊。

“久闻九姑娘性子,是个极豪爽了,我竟是不如。祖母都说我,养在军中都不如九姑娘养在京城里。”贺秋云摇头。

“各有各好。”宁芝接了话,却也不想多说。

捧着她也罢,还是捧着对方也罢,都是多余。

贺秋云见此,也不在说这个了。

倒是又起一个话题,众人也不无聊。

宁芝也接话,不过说的少,她想,都是人精子啊。贺家这位姑娘,果然不是个简单的。

要真是给裴珩做个庶妃,那还是委屈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闲聊了一会之后,就是午膳。

贺家费心了,午膳自然也是有说头的,贺家姑娘又是柔声细语的跟来客讲这饮食规矩以及新鲜东西。

不少都是从洪城带来的,好吃不好吃是次要的。

倒是桩桩件件都能说出一个一二三来,有趣的紧。

等时辰差不多了,大家捧上茶,还没人说要走呢。

就见外头来了一个奴婢,请安后道:“外头二殿下候着,说是……说是接九姑娘回府呢。”

这奴婢是贺家的,自然是不满意,可是不满意也不敢说。

宁芝听着,就勾起嘴角:“殿下这是费心了。上回出事,殿下正好救我一命,怕是殿下怕我还出事吧?”

守着,宁芝站起身:“打搅了你们的雅兴,不好叫殿下等,我就走了。”

“虽说九姑娘还不到大婚时候,但是也是正经的二皇子妃啦。殿下来接是应该的。”贺秋云笑着,不轻不重的打趣了一句:“我们只有羡慕的。”

宁芝笑了笑不接话,只是与她们告别,就径自走了。

这时候,谁也不会赶着出去,韩佩鸳不会这么干,但是贺家不能不出去。

于是,还是贺秋云,送了宁芝出去,也见着了裴珩。

裴珩对贺秋云没有多余的表情,一切都是按着规矩来。

倒是对着宁芝,略笑了笑。

宁芝看见他,说不意外是假的,她基本还是知道自己的未婚夫为什么来的。

自打出了那件事,裴珩出现几次,都是为了叫她开怀。今日来的都是他名义上以后的女人。他却独独来接宁芝,这是面子。

宁芝明白。

于是,宁芝被扶着上马车的时候,就在裴珩手心里轻轻抠了一下。

裴珩没有回应,扶着她上马车之后,自己就骑马了。

贺秋云到没有做出什么多余的动作,只是请安后,目送裴珩和宁芝走远罢了。

她站在贺家门口,看着两个人带着侍卫走远,嘴角的笑意一点都没变化。只是眼里,多出些沉思罢了。

真真假假,如今依旧是看不出。

殿下能有多喜欢宁家的姑娘,谁知道呢?

但是,宁家姑娘确实绝色,殿下不可能一点都不喜欢。只是……天长日久的,殿下喜欢宁九,却未见得容得下宁家。

总有一日,要闹起来的。

这一点上,她与韩佩鸳看法一致,如今与宁芝闹,那是多余。

走出去不远一截,裴珩就从马上下来,上了马车。

中间都没叫马车停下来。

宁芝看他上来,轻声笑:“我以为你不上来。”

裴珩心说本殿巴巴的来接你,自然不会不上来。

“今日玩的可好?”裴珩问。

“还好吧,差点把彭侧妃打了,还好她姐姐亲自给她一巴掌,省事儿了。”宁芝道。

这事裴珩还不知道,有一瞬间愣怔,不过想起彭筱那脑子……也就不稀奇了。

“哪门子的侧妃。”没进门的人罢了,说不得还进不了门。

“你开心就好。”裴珩不介意。

宁芝一笑,然后头侧过来,在裴珩脸上亲了一下。

☆、第110章 纯真

蜻蜓点水,一触即分。

裴珩心跳快了那么一瞬,不过也没做出别的动作来。

主要是,小未婚妻明明是亲了他,可一双眼还是纯真无知的样子,他就只能是……也纯真无知了。

宁芝心里好笑,她当然是故意的。

一来么,她确实还小。亲密过了不到时候呢。

二来么……她很享受这样的感觉。

她自己‘天真’,难得的是裴珩,竟也一味的纵容她这样。并不打算改变。

十七八岁的男孩子,最是绷不住的时候,她确定裴珩还是喜欢她的。

却能这么稳住,不是他能忍,而是他打心眼里暗示自己不能动罢了。

这么想,宁芝将身在靠在裴珩的身上:“殿下好的很呢。”

裴珩只当她是说今日来接她的事,便哼了一下。

心说到底是女孩子,还是喜欢这样的。

再是个厉害的,也还是喜欢被人偏心吧?

想到这里,他伸手轻轻揉揉宁芝的头发。

宁芝也不会梳什么复杂的发髻,多数还是垂挂髻或者是单螺髻,又没什么头饰,所以揉上去,就是软软的头发,手感很好。

临京城不小,可是宁家也好,贺家也罢,都住内城区。所以实在是不远。

裴珩将她送到门口,也没进去。径自带人走了。

宁芝嘴角挂着笑意与宁菱一起进了府。

宁菱方才是跟在后头跟她进来的,这会子直接吩咐人:“回府去将我要用的东西带来。跟大人说一声,我要在娘家住几日了。”

宁芝见她这般,心说还好,不算糊涂。

“见着殿下来,我倒是觉得他对你是真的不错。”宁菱先跟着宁芝,回了宁芝住处。

“是不错。”宁芝收起笑意:“正是因为不错,后头才有人坐不住了。”

“这件事,没有头绪么?”宁菱皱眉:“不是贺家,还能是谁家?这么大胆子。”

“算了,眼下查不出就不查了。贺家……也未见得就清白,只是我们如今不能和他们闹翻罢了。”宁芝摇摇头:“反正这件事我记着,总有报复回去的一天。最好不要叫我找出来,不然,我得叫他后悔出生。”

宁菱一愣,从未看见这个妹妹这般有戾气……

“你心里有分寸就好,我素来是不及你聪慧的,只是怕你吃了亏。”

“不会,我也不是单打独斗。”宁芝拉她的手:“走吧,换衣裳,一会去见祖父。他嘴上不说,定然也想你。”

宁菱哎了一声,跟她走了。

彭家,彭玉回府之后,没有去见彭筱,而是径自去了前院见彭老太爷。

彭老太爷已经知道了一部分,正等着她回来呢。

彭玉进来,也没耽误,请安之后,就把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

“彭家不是怕宁九,只是如今多事之秋,不好生是非。何况,此事与我们家本无关,实在不能因为二妹一句话,叫宁九生了忌惮。故而孙女出手,还请祖父谅解。”

彭老太爷起身,亲自将彭玉扶起来:“好孩子!祖父知道你的心。”

当初就不该听了彭年的话,也是他那不省心的妻子,非得怕彭玉大了一岁,等到时候成了老姑娘。

把个没脑子的二姑娘定给殿下,真是失误。

可惜,是换不了的。

“祖父也不要生二妹的气,她虽然不聪明,但是也有好处。宁家的,韩家的,如今贺家的,没有一个不聪明的。也就只有二妹,还算是赤子之心了。”彭玉道。

彭老太爷没接话,只是点了个头。

也是也不是。

彭筱是不是赤子之心不知道,但是蠢是定死了的。

可是,她也好看懂。如今是不成,可长久下来,说不得殿下就还能偏心过来呢?

想到这,也只能轻叹一声了。

彭玉算是保住了二妹,心里松口气,安心的回后院去了。

至于彭筱,被老太爷下令禁足,没说多久。却是连房门都不许出的。

彭玉有心叫她长记性,自然也不去看她。一时间,竟是叫彭筱的处境很是艰难起来。

临京城里,所有人都缓慢的前进着。

到了十一月中的时候,忽然天气冷的不得了,一场雪压下来。

临京是南方,挨着大海的城市,极少会有雪,何况是大雪。

这一场雪下来,好看或者是欣赏是次要的。首先是行动不便,然后就是百姓们遭殃了。

按理说,这里的气候,到了冬天,如果没有多余的财力,炭火也是不足的。

屋里屋外的,差不多的气候。百姓习惯了,也不会觉得不能忍受。

可是大雪压下来,即刻就有被冻死的。

也是气候的缘故,雪下来存不住,次日里就都化了。化了更冷。

临京周边的民居被大雪压塌了些,不少百姓遭罪。

眼看着就是过年了,竟是突如其来的灾难。

太子已经下令,开了府库,救济灾民。各家府邸也已经开始赈灾了,施粥的,送布的不少。

宁家这事,就被宁则礼交给了宁芝。

宁芝与自己的人合计过后道:“施粥是最没用的,虽然房子塌了不少,但是人都活着。这样吧,将宁家能动用的侍卫都集中一下,飞刃你再去步兵司衙门借人。就按着我的名义,不用多,借五千人就好了,不需要精壮,就一般能干活的。”

任何一个部门,都有不能战斗的一批人,正好就借来。

当然,没有前例,但是宁芝自信是可以的。

飞刃心里已经有了数,很快就去了。

宁芝是宁家的姑娘,还是裴珩的未婚妻,借五千个老弱兵,自然也不是难事。

事情报给了裴珩,裴珩自然不拦着,由着宁芝去了。

很快,宁芝就带人,直接去了临京城与济舟城交接的地方,这里灾情最严重。

当然,也得适当的施粥,只是宁芝叫人的对每一个来领粥的人说同一句话,银子九姑娘出,人手一人一半,帮你们重新建屋子。

有这好事,谁还不愿意呢?

很快,一传十,十传百,领粥都不是领粥了,是领银子和人。

宁芝一早就定下,她借来的人与自家侍卫搭配起来,银子不多,只够采买些材料的,百姓们自己又会修房子,不管是新的还是修复,很快就如火如荼的动起来了。

☆、第111章 帮助

“姑娘,天气冷,您别着凉了,外头的事有奴婢们还不成?”半夏心疼宁芝,见她执意要出去,就劝道。

“傻半夏,我不去不成。你家姑娘我,不是个纯善的。做好事是有心,可也不能白做。”宁芝笑了笑:“给我穿厚些就好了。”

“好了半夏,别劝了,姑娘的性子你还不知道?”白芷失笑。

“姑娘的性子挺好啊,姐姐们照顾我些,我也不熟呢。”流云如今也做侍女打扮,笑盈盈的。

飞刃选出来的人,自然是错不了。

宁芝只是笑,由着奴婢们给她披上厚厚的斗篷出了外头。

她先去施粥送药的地方看,见百姓们并不争抢,心里想着这临京城究竟还是富庶。

有人见她来了,难免局促。

宁芝笑道:“你们只管忙你们的,我就是来看看。”

有人自然会问,就有侍卫以及奴婢们说这是宁家九姑娘。

受了她恩惠的人,少不得要谢过她。

“不必谢我,我也不过是看不得咱们都受苦。房子早些修好,还能好好的过年。”宁芝扶着一个要给她跪下来的大嫂:“你们自己也是要出力的。”

众人一阵感激,却有一个年老的老头子,踌躇的问了一句:“请问九姑娘,这以后……房子当真是我们自己的?”

他家里五间房,塌了一多半,都要重新修的。

“老伯这话问的最是。我所以叫你们自己参与修建,就是这个意思。我毕竟还是个没出阁的姑娘,手里银子有限。所以,你们自己的家园,自己也要尽心。我出些人力,再出一些银子,剩下不够的,都得你们自己来。你们自己忙活好了,当然是你们自己的。房契地契都是你们的。”

宁芝笑着,清清楚楚的解释。

老头心头一松,忙谢过。

他家境不富裕,老房子是祖辈留下的,家里儿孙不多,要重新修,甚至重建,自家钱不够,人手也是不足的。

如今,有人替他分担了,自然是好事。只要确定这房子还是自己的,那就是天大的好事。

这时候,还有谁不谢过宁家的九姑娘呢。

等众人回过味儿来,想要效仿的时候,宁芝已经在临京城中名声大噪了。

相比宁芝的大手笔,韩家也好,还是刚回京的贺家也好,施粥什么的,只是小打小闹了。

临京城虽然做了大晋的国都也就二十年。可是毕竟也是国都。

因临京百姓尚算是富庶,所以他们很坚信大晋能万古长青下去。

也就不觉得国能亡。他们更知道,不管以后如何,这二殿下的嫡妻以后总会是皇后的。

那么宁芝如今做的事,会叫他们觉得开心。

瞧,未来的皇后娘娘,是这样的善心,体谅百姓的辛苦。

还是个没出阁的姑娘,就已经这般好,以后要是做了皇子妃,做了王妃,做了皇后呢?

所以,太子妃都没有被人拥戴过,她的侄女宁芝却做到了。

宁芝还亲自去了远些地方,去看侍卫们以及借来的人修房子。

也算做足了面子功夫。

十几日后,裴珩才派了一队侍卫来接她。

打头的侍卫赔笑:“殿下说,要是姑娘还不回,那就叫属下等候着,姑娘回的时候再护卫姑娘一道回去。”

“殿下很忙?”宁芝问:“没有亲自来。”

“回姑娘的话,殿下说此事他不便来。”侍卫又道。

当时殿下的话是:她难得做点事,本殿亲自去了,这功劳算谁的?还是不去了。叫她自己玩儿。

宁芝轻笑:“好,那你们就候着几日吧,我后日就回京了,你们也歇息一日。”

侍卫忙应了。

其实距离那场大雪过去半月余,天气早就不是那么冷了。

只是坍塌了的房子不少,一时半会没修好的也多。但是多数灾民还是有地方住的。

后续的事,叫下面的人盯着就好,宁芝也确实没必要继续留着了。

第三日,宁芝回京,就被裴珩直接接去了二皇子府。

前院里,宁芝被人带着去更衣。

换好了衣裳,裴珩也过来了:“一走半月余,你倒是忙。”

“殿下。”宁芝屈膝:“殿下这般说,我会怀疑殿下是想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