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珩倒也没太多表情,只是看她似乎瘦了。

听闻她一直忙着。

“事情办好了?”裴珩问。

“谢谢殿下给我机会。”宁芝是聪明人,她自然知道裴珩为什么不亲自出现。

最难得的是,他不出现,其实也不需要叫他的人接。

宁芝跟前,人不少的。

可他偏要叫自己的人去,又是护卫她,又是告诉她,本来他可以插一脚的。

要是裴珩出现,那么受灾的百姓是不可避免的会觉得是二殿下帮助他们了。

纵然大晋朝女子地位很高,可说到底,也还是个男尊女卑的世界啊。

“要是我有爵位就好了。”宁芝笑了笑。

“等大婚后,你就是皇子妃。”不比什么爵位好。

“那我就等着了。”宁芝笑着看了一眼裴珩。真的不懂还是假的不懂都没关系,如今说这些,为时尚早。

裴珩倒是认真想了想:“想要郡主?你要想,也不是不能,此次你也算立功。就此叫父皇给你一个郡主的爵位也可以。”

“郡主也太高了吧。”宁芝伸手,拉裴珩的:“我何德何能呢。”

“好啦,不说这个。殿下帮我良多,我也要回报一二。”宁芝笑盈盈的:“我的人查到一个消息,彭年在外的外室,与彭寿有染。”

裴珩一愣:“彭年不是宠爱嫡妻?”

“是啊,对外是这么说的。但是那外室给他生了一个儿子。据说,那女子来自西域。一身异域风情。想必,是彭年没有忍住吧。”

也许他最尊敬和宠爱的还是嫡妻,可外头有人,这年头也不算什么了。

“而且,那七岁的男童……不能确定到底是谁的。”宁芝眨眼:“是不是大有文章可以做呢?”

裴珩不知说什么好。

他当然没有查这个,根本没想到。

也就是女子,才会想到这些吧?

彭年绝不会因为一个外室,就不要嫡妻嫡子女。可是这件事,确实能利用起来。

“你的馈赠,本殿受了。”裴珩想,这丫头,真是个厉害的小丫头。

☆、第112章 运气不好

男人与女人看问题,角度不一样。

自然做法也不一样。

裴珩一直盯着彭家,不过还没查到私德方面呢,可宁芝一来就往偏处查。

倒是有了斩获。

“殿下打算怎么做呢?”宁芝往后靠,问道。

裴珩轻轻叩着桌面:“芝芝有了计划?”

“我没什么计划,只是……既然那孩子的身份不明。而彭寿只有两个儿子,还有一个是个病秧子。”宁芝一笑:“我赌他要是知道这孩子是他的,说不得在意呢。”

“未见得。彭寿虽然子嗣不多,但是妾室不少。”裴珩笑了笑,觉得自己的小未婚妻天真了。

“是啊,所以……这时候,要是彭寿的长子没了呢。”宁芝咬唇:“要是那个健康的嫡长子没了呢。剩下一个病秧子,彭寿也五十岁的人了。”

裴珩一愣,随即失笑。

没有接话,但是心里,已经明白宁芝的意思了。

宁芝也没有再说这个,两个人说起别的。

等宁芝回府的时候,在马车里,却有点心神恍惚。

裴珩有事情,没有亲自送,只是叫上官纪送的。

宁芝这会子,靠在半夏怀里,轻声念着明道长给她的话:“寻真知踏尸山血海,平家恨需博爱世人。”她长长的叹息:“我没有不爱世人。”

只是……这条路艰辛,她怎么可能手不沾血呢?

伸出一双手,她看着白嫩的指头,心神有些恍惚。

“姑娘,您怎么了?”半夏轻声问。

“半夏,也许有朝一日,我不再是你们看见的我。我这双手,也得沾满了鲜血。”宁芝恍惚道。

“姑娘!姑娘您不要这么想。”麦冬忙拉着她的手:“您可记得我们几个为什么学包扎,学战场上的事?那是知道,迟早要跟着姑娘去的。难不成那时候,姑娘也心慈手软么?”

两个丫头心里也隐隐知道她的意思,这会子只管劝她。

“可是,战场是战场我这是……用的诡计啊。”宁芝放下手:“这是阴损的招数。”

“姑娘,如果一个……一个彭家的公子,换成千上万的人活着呢?”半夏问。

宁芝没说话,她想,当然是选成千上万啊。

可是……很多事不是这么比对的,这样不公平。

可是这世间,又哪里来的公平呢?

丫头们没有在说话,一路马车回了宁家,宁芝心神不宁,但是面上还是稳得住的。

直到入夜的时候,裴珩叫人送来些点心,也给她送来一句话。

来的侍卫道:“殿下有话,叫属下转告姑娘:不至于伤人性命,只是姑娘也不需要这么心软。”

侍卫自己并不清楚这话从何说起,但是也不需要知道。

宁芝听了这话,提着的心缓缓的放下,轻轻出了一口气:“替我告诉殿下,他的心,我知道了。”

侍卫哎了一声,退了出去。

主子们打哑谜,做属下的,也只能不知道了。

倒是侍卫回去,将宁芝的话转述了一遍,裴珩很满意。

“小丫头就该有小丫头的样子。这点事,就不安了。”裴珩轻轻摇头,想着那个赌约,嘴角勾笑。

小丫头,怎么可能赢。

彭家。

彭筱被禁足了一个月之后,终于被放出来了。

再见彭玉,不等彭筱生气,彭玉就淡淡:“母亲传话来,叫你安分不要再闹。否则二叔就该把三丫头送来了。”

彭筱一肚子气都散了,点头应了是,再不敢多话。

彭玉松口气,她给母亲的信到了,才算是叫母亲明白京城的形势,如今不是着急的时候。

再是不老实,父亲都要受害。

“母亲什么时候回京……”彭筱耷拉着头问,她想念自己的母亲了。

“我不知道。”彭玉实话实说,她也问了,可是回信中,没有说。

“不是说年后父亲要回京述职,那母亲不回来么?我……我想她。”彭筱委屈十足,一双眼已经含泪。

彭玉到底舍不得,轻轻抱住她:“不是那么简单,父亲回不回,也得看朝中如何。母亲不是应了你,你出阁的时候她会回来?”

“出阁?我一个妾室,算的什么出阁。何况,我……能不能嫁出去还不好说。”彭筱收起泪意,苦笑了一声:“我没事,憋坏了,我去花园走走吧。”

说着,就离开彭玉,径自去了。

彭玉站在原地,看着妹妹单薄的背影,又是心疼,又是叹息。

妹妹怪她,可她没法子啊。

彭筱却没有怪彭玉,她心里清楚,自己真是不够聪明。姐姐是疼爱她的,只是她自己不争气罢了。

她自己都开始怀疑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么多事。可事到如今,做都做了,还能如何呢?

甚至生出了害怕,宁芝,韩佩鸳,以及贺秋云,哪一个是好相与的?

不管是本人,还是背后的家族,都是有权的。彭家能压住谁呢?

尚未进府,就失去了殿下的欢心,以后的日子如何过呢?

是守着一处院子直到终老,还是求一个孩子,再与这几个人斗?

如今斗不过,以后就能斗过了么?

彭筱站在花园里,觉得自己茫然的很。

将近腊月里的花园,没什么景致了,她坐在回廊的栏杆上,看着花园里的小湖水被微风吹得皱起来。

这寒冬里的上午,虽然有风,竟也被阳光照的有些暖意。

彭筱第一次认真怀疑自己的人生。

这禁足的一个月,闹了闹了,最后沉寂下来,却也想的很多很多。

如果,她不能为家族谋利益呢?那时候,二殿下厌恶她,宁芝等人也不会容下她。

彭家再放弃呢?

她到时候要去低头伺候主母么?

她虽然不够聪明,虽然不够得体,可终究也是打小娇宠长大的贵女,她自认做不到。

而她喜欢的二殿下,如天边烈日。不靠近的时候,自认是暖了人心。

可一旦靠近,就会叫人化为灰烬。

彭筱低头,看着自己的影子,轻笑出声:“我还能如何呢?”

彭玉站在远处,看着回廊上落寞的妹妹,满眼心疼,却也只能叹气:“走吧。”

与宁芝几个贵女争,除了手段好,也得运气好。显然就如今看来,妹妹手段没有,运气也不好啊……

☆、第113章 病

入了腊月,宫中传出消息,建文帝病了。

八十一高龄的建文帝生病,那可是一件大事。

其实早在盛京城还未失落的时候,京中殿中省以及各部就已经时刻预备着。

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直到盛京城失落,国都到了临京,建文帝过了七十岁,又上了八十岁,身子依旧健硕。

如今他病了,各部更是仔细着。谁也不敢表现出一丝怕陛下不好的信息来。

可是心里,谁不提着?

这老人们啊,到了隆冬时候,就是不大好过了。多少老人,就是死在隆冬里。

建文帝出身于北方,花甲之年才来了临京,自然是万般不习惯的。

这二十年来,每每入冬,他都要在自己的寝宫里叫人摆上几个火盆子。

受不得一点南方的阴冷气息。

外头,知道消息的官员心里有提着,宫中,太子和二殿下裴珩伺候着建文帝。

而建文帝躺在榻上,脸色却绝没有外头人想的那么不好。

哪里有什么大问题,他就是上火了。

四个火盆子烧着,晚上睡觉还用汤婆子,姜汤又喝的多了点。

别说是一把年纪了,就是年轻小伙子这么着也是不成的。

于是,一来二去的,建文帝他老人家就……便溺不顺了。

不过,对于年轻人来说,也就是几服药下火就好了。

可建文帝毕竟是高龄了,就是服用下火药,也是有危险的。

轻了不管用,重了可能伤身子。御医们也着实有点为难。

“这点事都不好做,要你们何用?”裴珩皱眉。

御医们跪着,呐呐不敢言。

谁敢直接说,陛下这回上火比较严重,药轻了不管用啊。

太子看过去,心里有数了:“既然是不能下重药,就轻点来,总比不下药好。陛下年岁高了,自然该小心些。但也不是不作为。你们是御医,陛下的身子如何,是你们的责任。”

“治得好,本殿不管你们,治不好,本殿剁了你们。”裴珩哼了一声补了一句。

要是严重的病,他就不说什么了,不过一个上火,几个御医还踌躇,要来何用?

御医们忙应了,下去斟酌药方了。

事实上,他们也就是要一句话,太子殿下说了。他们自然就放心施为了。

次日里,太子妃宁鸾要进宫看望陛下的时候,就叫人请了宁芝一起。

宁芝如今,去也对,不去也对。

去是因为那是她未来的公公,未来的公公病了,理应看望。

不去是因为毕竟她还没有过门。

不过,太子妃既然请了,宁芝也没决绝。

就换了一身素净的衣裳进宫去了。

圣安殿外,宁鸾等着宁芝。

宁芝见她也只是穿了一身紫色的衣裙,倒是与自己身上这丁香色异曲同工了。

见礼之后,没有说闲话,这里毕竟是宫内。

一起进了圣安殿,通报之后,两个人进了里头。

虽然不是寝殿,但也是内殿里了。

也是大晋不太看重男女之防的缘故,两个人才好进去。

不过太子和二殿下都在,倒也不妨事了。

宁鸾与宁芝给建文帝见礼,宁鸾口称父皇。

宁芝还是叫陛下。

建文帝抬眼,其实看不清楚这两个人的面貌。不过是知道太子妃和宁芝来了。

他虽然眼花了十来年了,可是耳朵没问题。

能叫父皇的女眷,也就是一个宁鸾了。

建文帝自然不喜欢宁鸾,便随意摆手:“免礼吧。珩儿照看你媳妇坐着。”

这话一出,宁鸾尴尬了一瞬,又收起神色。

虽然陛下是这么说,但是宁芝不可能真的先于姑姑坐下来。

裴珩瞥了一眼宁芝和宁鸾,还是摆手:“芝芝来。”

太子对着建文帝的太监点了个头,自然有人给太子妃也搬来凳子。

这也是多年来的习惯了。

宁鸾很习惯,尴尬也是一瞬间,她只是想,芝芝倒是叫陛下喜欢了。

或者是喜欢了,或者么……就是与她对比的时候,也就讨人喜欢了呢?

“陛下看着气色很好,想来是略有微恙,吃几服药就没事了。”宁芝笑着道。

建文帝看她这边,也笑了:“是啊,朕自己也觉得没事,他们小心了些。”

宁芝又赔笑了几句,心里想,这位是身子真的好。

一把年纪了,听闻伤风都没几次。这回有点小病,才叫御医们紧张。

建文帝小时候,出自正宫嫡后。

七岁就被册封了太子。那时候先帝后宫中人不多,子嗣也不多。

统共也就六个孩子,其中还有三个是公主。

建文帝是幼子,又出身高贵,打小是受尽恩宠。从落地起,就有御医给调理身子。

又不曾经历什么艰难日子,所以身子的底子是极好的。直到六十岁,一辈子都是富贵里头养着,又是个心宽的。着实没什么病。

直到盛京城破,他流落江南,也因为是个心宽的,不过是抑郁了几天,就没事了。

他这性子,做皇帝是真要命,可于养身来说,确实很难得。

所以,这回的病,他自己根本不担心。

宁鸾除了一开始问候了一句之后,就坐着不说话。

倒是宁芝与建文帝对答了几句。

等退出来,只留下了太子,裴珩也出来了。

太子妃更是没有留下的可能。

建文帝是不会动宁家,甚至很依赖宁则礼。但是对宁鸾此人,确实不待见的很。

这一点,就是宁则礼也觉得是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