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桐倚在船舱过道拐角处低声问我:“要如何招待?”

我瞥了一眼那道半开的门缝:“避开大概忌口就行了,你该知道的罢。”

柳桐倚苦笑:“我如何知道。所以方才来请教赵老板你。”

我低声道:“然思你应该陪宴甚多,府上也没少接过驾吧。”柳家世代高官,出过皇后,是忠心耿耿的清流,柳桐倚更与启赭一道合计着对付当年以我为首的奸党,虽然亲厚必定远不及云毓,可对启赭的喜好脾性,亦应了解一二才是。

柳桐倚道:“实不相瞒,昔日家中承蒙恩眷,于先代几位喜好略知一二,可如今这位,与先代不同。家中不曾接驾,偶尔奉命陪宴,更难知喜好忌讳。”

我当年常听到些私下议论,说启赭比之先帝,样样皆强,唯独不如先帝简朴。这话我也赞同。怪只怪太后是个挑三拣四的女人,对儿子太娇惯,把他惯得什么都挑。昔日启赭是太子时,到怀王府中来一趟,全府上下都像迎接敌军来犯一样一丝不敢懈怠。坐的吃的用的,样样不能出差错。最后干脆把正厅后隔着偏厅的那间屋子专门布置出来供太子来时做休憩之处。

说到启赭的忌讳,不是一般的多,我记得当年怀王府上有本册子,密密麻麻记的全是他不吃不用不碰的东西。据说长大之后,为了明君风范,改了很多,我也不知如今他忌讳什么不忌讳什么,只能约莫和柳桐倚道:“葱姜蒜之类,做菜时当放就放,但菜好之后一定要把葱末姜丝都挑干净。鱼只要腮下两瓣蒜白肉和侧腹上的,万不可有刺。口味淡些,最好无辣,夜已深了,不要甜食……”

柳桐倚一一记下,亲自去后厨吩咐。

我折回那扇半掩的门内,启赭正在和万千山说话。

万千山正在道:“……布料生意这块,利润极高,可惜一层层需要打通的关节太多,所以当年在下思虑再三,还是选了贩贩石头玩器。似令叔侄这样各样买卖都做,又是更宽一番的心胸了。”

启赭道:“生意上的事情,我碰的不多,都是家叔在做。”

万千山道:“像少公子如此资质,上手一二年,必定青出于蓝。”转头和我笑道,“我这样说,赵老板不介意罢。”

我道:“怎会,怎会,万老板这般说,是太抬举我了。”

我本以为万千山连同那几个疑似西贝货的东瀛女子都是启赭的探子,但看此时谈话的形容,又不像。如果万千山是探子,启赭必然不会和他在此处一道做戏。

我进了房中,倘若自行落座,算是逾越,但若不坐,在万千山面前显得不自然,就道:“厨下正备着宵夜,片刻就好。”

万千山很识趣地起身:“哎呀,不早了,在下先告辞了。此行同路,改日靠岸再来拜访。”

我寒暄着留了留一同吃宵夜,来往几句后,送万千山离去。

待我回到房内,启赭负手站在桌前,当时他在街上蓦然出现,我始料未及,他已走到我面前道:“叔,我有好些话要和你说,我们先回船上去罢。”我就只能引圣驾到柳桐倚船上,直到现在方才是可以敞开说话的时机。

恰好此时,柳桐倚端着茶水进来。我关牢房门,柳桐倚放下茶水,行叩拜礼,我也跟着跪下。

启赭道:“罢了,此处不便行大礼,柳卿和皇叔都起来吧。”

缓步踱近了些:“张屏当日的猜测果然不错。皇叔诈死。柳卿,有人曾见到张屏在皇叔诈死之后深夜到你府中,想必是他猜到了,皇叔诈死出逃,有你暗中协助。”

柳桐倚再度跪倒,平静道:“草民罪犯欺君,罪该万死。”

我立刻道:“皇上,当日诈死之事,草民有意在柳相面前做戏,蒙混过关。之后事情,乃我一人所为,与柳相的确没有丝毫干系。”

启赭笑了:“柳卿,苏州芹菜巷那个院子,是你的罢。”

芹菜巷?这三个字击中了我的天灵盖,我缓缓看向柳桐倚。

我诈死醒来后,便发现自己在一处僻静的小院,院中只有张萧和他师父。我没有主动问这里是何地,只从后来两人的言谈中得知,已身在苏州,小院所在的这个巷子,名叫芹菜巷。

那个院子不是张萧师父的么?怎么会变成了柳桐倚的?

我尚在昏乱中挣扎,启赭又道:“柳卿,你虽犯了欺君之过,但皇叔因此得免死于冤屈,朕的大错总算还有补救的机会。功过相抵之后,你仍有大功。”再上前两步,弯腰扶起柳桐倚。

“然思,这几年,没有你在身边,朕日日夜夜,不得安心。随朕回朝吧。”

柳桐倚躬身道:“皇上,草民已……”

启赭一把扣住他的手:“然思,朕与你之间,难道还有间隙二字?当日你执意离开,你该知道,朕放你走,是多么的不得已。”

我看着眼见的情景,不由自主,头壳有些发虚,按理说,我这个岁数,还不到眼花的时候。

启赭握着柳桐倚的手臂,凝视着他的双目。

“这几年,朕已添了几个孩子,你依然未娶。”

“朕……遵守了三年前对你承诺。只是楚寻执意出家,朕就安排他到普方寺诵经了。”

“然思,三年已过,你是不是也该回到朕的身边了?”

第53章

柳桐倚道:“草民初蒙皇上如此抬爱,惶恐不已,不知该如何是好。”

启赭皱眉:“然思,难道昔日朕对你不够好?”

柳桐倚道:“柳家数代承蒙圣恩,昔日皇上待草民,更格外恩重。只是草民行事拖沓中庸,并不适宜为官。譬如张大人这般行事果断,雷厉风行者,更能辅佐皇上使天下大盛。”

此刻情形,却有些玄妙。

我本以为启赭与柳桐倚之间有些什么,但看柳桐倚言谈举止,又不像有些什么。

柳桐倚一提到张屏,启赭的神色僵了僵,道:“朕觉得,他比不上你。”

柳桐倚道:“张大人行事有独特之处,但清廉刚正,敏锐善察,堪称朝廷栋梁。”

启赭绿下脸道:“罢了,什么人该放在什么位置,朕清楚得很。张屏主司刑部或大理寺足矣。呆在丞相之位上,他难受,朕看着他也难受。”

看来启檀所言不虚,这几年,张屏把启赭折腾得够呛。

启赭再看看柳桐倚:“算了,朕此刻说什么,恐怕你也会婉辞,反正朕今日就歇在这里,你可以先慢慢考虑。”总算是松开了柳桐倚的手臂。

柳桐倚却变了颜色,向我这里看了看。

我知道,他是因为那句“朕今天就歇在这里。”

可我此刻不方便说话,只好无奈地回看柳桐倚。最后还是柳桐倚开口问道:“皇上,草民斗胆询问,护卫何在?”

启赭道:“哦,朕让他们不要打扰朕与然思……”阴森森向这边瞄了瞄,“还有皇叔谈话的兴致。邓覃正带着他们在附近罢。”

柳桐倚的表情这才稍微缓了一点。

邓覃是昔日御前护卫中的副领,看来这两年升了,此人沉稳寡言,是个办事牢靠的人。

柳桐倚躬身道:“晚膳片刻后便送上,草民先去让人预备舱房。”

启赭踱到床边,摸了摸床帐:“然思的商船甚是雅致,不必太过费事,朕看此间房就不错。”

柳桐倚再看向我,因为这间舱房是我的。

启赭在床边侧回身,左右打量:“此房似乎有人住过。”

我只得道:“皇上,此乃草民的舱房,不堪招待圣驾,还是让柳……柳老板另布置一间。”

启赭在床沿上坐下:“朕就住在此间。”

柳桐倚待要再劝,我暗中一拉他的袖子,道:“那请皇上权且品茶休息,容草民与柳老板先告退片刻。”

启赭嗯了一声。

柳桐倚与我一道退出舱房,又在僻静的拐角处低声道:“房中并无服侍的人,怎可?”

我道:“你我二人出来正是为了此事,你立刻命人到甲板上去,喊‘赵公子的随从可在’便会有人过来,领到房中服侍便可。”

柳桐倚颔首,匆匆去办,少顷后,果然船工领了一个人来,五十来岁年纪,穿着寻常家仆的短衫,唇上干干净净,见了我和柳桐倚,低头躬了躬身。

此人是一向贴身服侍启赭的内宦王有,年轻的时候还曾服侍过我爹,以往常到怀王府中探问,我瞧见他,不由有些感触。

外面不方便说话,我与柳桐倚一起到了他房中,合上房门后,我方才低声再向他道:“你再让人和王有一道,把房中的被褥及随手用的小东西换作新的。”

柳桐倚记下,问其余还需要做什么。

我道:“其余什么都不用做了。”向那舱房处一比,“从小就是这个脾气,不住新屋子,也是出于谨慎。太后惯出来的。”

当年,太后吩咐,每次去怀王府中时,启赭随手用的一应物品全部带着,不让到特意预备出的屋子中坐,一定要折腾常用的厅堂,貌似是怕新收拾出的屋子中有行刺的机关。

后来,能稍微相信我与我娘不会傻到在怀王府中行刺太子后,才准许预备下一间供启赭临时休息用的静室,还是我常用的退步间儿改的。

柳桐倚却笑了笑,我见他笑得与平时不大一样,不由得问:“怎了?”

柳桐倚道:“没什么,只是我当年在朝中时,也曾听闻太后抱怨说,皇上言行中有某些喜好,都是去多了怀王府,让怀王殿下给惯的。”

竟有此事?这是太后诬蔑了,太子或皇上驾临,如果不好好供着,岂不更加罪过?

柳桐倚笑道:“不过,不明就里唤表字这一项,皇上与怀王殿下,真有些相像。”

我诧异,看向柳桐倚,不由得脱口道:“然思……”

柳桐倚道:“我先去让人更换房中的被褥。”转身开门走了。

我瞧着他出去,有些话在心里压着,现在却不是问的时候。

启赭稍微用了些晚膳,没说不好,那便是尚可。

待再服侍着洗漱完毕,已经快要天明了。启赭精神奕奕,一副不打算睡觉的模样,幸亏王有在旁规劝,方才去床上歇了一歇。

他睡下后,王有悄悄到柳桐倚让人替我新收拾出的舱房中向我传皇上口谕,命我明日早膳后去房中见驾。

傍晚,我踱到船首站,江水浩阔,红霞铺满半片天空。

柳桐倚走到我身侧站着,道:“再过一个时辰,就可以到过夜码头了。”

左右再无旁人,我侧首看他:“然思。”

柳桐倚看向我。

我道:“我这般喊,是因为这句话我不是问梅老板,但若喊昔日官衔不大合适,直呼其名有微嫌唐突。望……望然思你莫介意。”

柳桐倚怔了怔,继而微笑道:“昨天晚上的玩笑之言,原来赵老板还记在心里。称谓不过是称谓而已,无需太多计较。有话但请直言。”

他的形容在霞光中有种与平时不同味道,记得昔年我还曾向他对着晚霞舒怀,那也是快埋进土里的旧事了。

我道:“说是问,也不大合适,我斟酌许久,一直不知该如何开口。芹菜巷之事……不知然思为何要帮我。多谢。”

多谢两个字我说得不是很重,却是我今生吐出最重的二字。

柳桐倚的神色顿了一顿,片刻后方才道:“有些事情,可能说开说透彻,会更好一些。便如芹菜巷一事,不知今日皇上让怀王殿下见驾,都谈了些什么。当年那些事,怀王殿下能否容我从头说一遍?”

我叹息道:“始终然思不肯喊我承浚。怀王已死,喊一喊又何妨?”

柳桐倚怔了怔,我发现他稍微愣神的模样比平时好,更有家常味。

柳桐倚终于用难以形容的表情,艰难地吐出两个字:“承浚。”

我不由得大笑,气氛和缓许多。

柳桐倚却又正起神色,向我道:“此处说话多有不便,能否房中相谈。”

我自然应允,与柳桐倚一同到了他的舱房中,柳桐倚关牢房门,沏上茶水,平缓地向我低声叙述:“自我少年时,就时常听祖父道,怀王府权势熏天,日后必成祸患,倘我柳家人有幸入仕,便要以遏制怀王权势为己任。后来我得中功名,进了朝廷,某日得到邀请,与李岄大人等几位朝廷清流饮宴,在那顿宴席中,我得知,为了防止怀王有异心,在他身边,已布置了朝廷的耳目。我那时官位不高,并未参与。”

“直到几年之后,有确信可靠的密报称,云棠与王勤蓄意谋反,当时李岄大人已病故,昔日宴中其余几人也被排挤外调,我已在大理寺,奉皇上传召与安王殿下及另几位大人一同商议。我向皇上道,云棠与王勤权势虽大,可手中并无太多兵马,为何敢造反。是否另有内情。也是我说,恐怕怀王府,嫌疑最大。”

他脸色有些苍白,还是继续向下道。

“那次,安王殿下和其余几位大人退下后,皇上单独将我留了下来,问我是否还有别的看法没有说出。我看出皇上并不愿意怀疑怀王殿下,为求谨慎,便向皇上说,没有证据不敢乱说。皇上说,可他已能确定。然后让我见了一个人。那人就是云毓云大人。”

我沉默继续听他说。

“也就是那时,我才知道,云大人与其父政见不同,这件事只有我与皇上知道。云棠与王勤的罪证皇上已经掌握,但唯独怀王府的势力尚未完全摸清。昔日李岄大人用自己的女儿在怀王殿下身边做暗探,但查探数年,都没有得到确凿的证据。于是,我向皇上道,久闻怀王殿下不近女色,是否换另一条线查更加妥当。”

“记得当时我说出此话,云大人就笑着向我说了一句,此计甚毒,而后向皇上道,看来柳大人可望成为朝廷栋梁。再过了一段时日,我就做了丞相。”

“再而后……楚寻……”

我拧起眉:“我记得你曾说过,楚寻不是你安排的。”

柳桐倚嘲讽地笑道:“但和我亲手安排的并没有两样。楚寻曾是贡院中的官奴,他不堪打骂折辱,投河自尽,恰好被我遇见,我时常赠他书看,他的琴也是我教的。他聪明知礼,后来他姐姐将他赎出奴籍去做琴师,他向我道,我在朝中为官,被人知道和他结交并非好事,就不再来找我。再之后,我知道他做了王爷的身边人,还曾去找过他,也被云大人遇见过……”

所以才有云毓故意让柳桐倚与楚寻合奏之事。

柳桐倚继续道:“……楚寻替我搜集了一堆怀王的罪证。云大人曾对我说过一句话,算是说穿了我这个人——总是故作清高操控旁人,连让自己做投名状的胆子都没有。”

我变色道:“那次行刺,难道是你和云毓商量好,让你做云毓取信于我的投名状?”

柳桐倚继续向下道:“再而后,怀王被擒。我没有安排卧底,让云大人去安排,云大人安排了他自己做卧底,终于在叛乱时抓获了怀王。轮到审讯时,我才登场……”

“那时怀王殿下什么都认,什么都招,可就在那时,我察觉出了有哪里不对。除了云大人与安王殿下所知的那些证据之外,其他罪证仍然一无所有,这并非一个谋反之人应该留下的东西。而且,怀王殿下那时候认得太多了。”

柳桐倚终于看向了我,他的眼神很空洞:“……正在那时,怀王殿下说要见我,我以为会有些线索,却没想到,居然是殿下在我面前服毒自尽……”

他握着茶杯的右手指甲泛出了青白色,却扯出一丝淡笑:“所以……即便芹菜巷之事,我做过什么……怀王殿下也什么都不需要和我说。倘若那时怀王殿下真的死了,那我就算自我了断也没有颜面去地府。”

柳桐倚抬手按了按额:“我没向怀王殿下说起这件事,也是在逃避把此事的前因后果和盘托出。可能殿下平日与我相处,会觉得此人故作姿态,实际是我不知该如何是好。实则整件事中,我方才是最龌龊的小人。”

我不禁道:“然思你……”

柳桐倚接着道:“可能我们柳家多出这种人,一贯自诩忠良,却比所谓奸恶更加不堪。昔日我先祖,因一已之见,用双生兄弟调换幼帝,真正的本朝太宗皇帝就在关押怀王殿下的那间牢房内自缢。至祖父为相时,又屡屡为难先怀王殿下。再至今日的我。既非忠诚的臣子,也非坦荡磊落的君子,我也不知道我到底算什么东西,我无法再留在朝廷,这才辞官漂泊,改名经商。”

柳桐倚举了举杯:“商者多诈,唯利是图,大约比较合我本性。”像喝酒一样把杯中茶水一饮而尽。

第54章

我道:“方浩然从商,也是因为商者多诈,唯利是图?”

柳桐倚被我说得一愣。

方浩然,《隋末琴侠传》讲的就是他的故事。此人是写《隋末琴侠传》的风吹雨打生杜撰出来的,风吹雨打生其他的传奇都平平,唯有这本《隋末琴侠传》写得最好。论写传奇的名气,尚且比不上白如依和颠酒客,但方浩然却和西山红叶生《白玉神剑》中的赵玉、颠酒客《醉梦十三州》之中的谭一醉一道被并称为书中三侠,我年幼的时候就很仰慕他们。

我正色向柳桐倚道:“你和我一样,从商皆有效仿方浩然之意,连赵财梅庸这两个名字,恐怕都有几分学了方浩然后来用的化名钱来。如今你如此自贬,岂不是方侠士与我都被你拉下了水?”

柳桐倚眼直直地看我。他此时,不常见的神情倒多了。

我说:“梅老板——你既然听我叫你的字别扭,我便这般称呼你——我到此时,不想再花时候说绕弯话了。你这一番讲述,自省自贬之外,恐怕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不想回朝做官。”

柳桐倚的表情再顿了顿,我道:“另外还有一层意思,你是想告诉我,当年你救我之事,并不需要我承你人情。”

他说的那些事,除了行刺之外,大多我当时都猜得到,连楚寻之事都隐约有疑惑。他拼在一起,说了这许多,还是在我见了皇上之后,其中关窍我自然能领会一二。

我苦笑两声,玩笑地长叹道:“终究不管是怀王和柳相,还是赵商贾与梅老板,皆不会有我称你然思,你喊我承浚的一天。”

柳桐倚的表情变了又变,最后也苦笑道:“怀王殿下果然十分厉害。”

我再进一步安他心道:“怀王景卫邑,早已是个死人,昔日之事已经过去了。我一个小小商贩,够不上为朝廷做说客。梅老板尽可放心。”

晚上停靠的码头将到,悠悠晚风从半挑着的窗扇中吹进,我看向外面江上黄昏,想起昔日柳桐倚曾赠我的两句话,“襄王已眷巫山处,梦里何须话江南。”

船缓缓靠向岸边,岸上人影密密,又是一番繁华景象。有渔船挨着这艘船驶过,看渔夫手中拎的网兜中好大一兜螃蟹。

是了,再一个来月,就到中秋了,螃蟹开始肥了。

柳桐倚站起身:“船到这里,我先去皇上房中问安,好妥当安排。”

我一时感触,没头没脑问柳桐倚道:“你为何不成家?”

柳桐倚怔了怔,继而笑一笑道:“一个人惯了。”

我劝他道:“要是心里没惦记的,就抓紧找一个。这时候不觉着,等你过了而立之年,逢年过节,连个一起吃月饼吃年饭的都没有,那时候就急了。梅老板这样的人物,想找,定然能找个才貌双全又温柔贤惠的女子。”

柳桐倚微笑道:“那好,等来日我去寻一个。”他迎着窗外漏进来的暮色看了看我,忽而叹息道,“其实我不明白,我本是来和赵老板说昔日的事情,为何最后话题会扯到了此处。”

我道:“三年前的事情,反反复复,再折腾能怎样?不如抓紧眼下。”我负手看向窗外,“看着暮色,难道你不曾想到诗?”

柳桐倚也正色道:“在下目前只想着怎么安排皇上晚上的饭食。”

船靠了岸,皇上他不打算就此转走陆上,返回京城。他道江上风光好,沿途民风淳朴,他想逛逛。

我不由得有些同情王有邓覃和那一帮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