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软在帐外的长晋闻着那股子血腥气,竟有些受不住,一面以帕捂嘴,一面哭念:“我差人送回五哥府上可好?受不住,我是真受不住。”

延陵易理平了棠卿凌乱的额发,又以发簪固定了团髻。面上打理干净了,才去清理身子。席子全掀了开,才是知面上的伤不过尔耳。由肩胸以下,青瘀已透着暗紫。下身的血全已干涸,狰狞的凝住,骇人的紧。这女人死前定是不少折磨,万不是实以忍受不尽,也不会愿意如此狼狈地便去死。

“可有干净的素衫,我予她穿上。”延陵易目光未离床榻,只嘴上淡淡念着,“生来便是清白无浊,死去也要带个干净的身子走。黄泉路冷不说,也不能让小鬼们白白看了便宜。”

长晋哭得发抖的身子微有知觉,闻言扶着案角而起,口中呢喃着要去后间取。她这会有惊有怕有怒有恨,更多的还是疚。那终究是自己哥哥的女人,却因着自己归省一趟受了累。这一趟京,实不该回。

堂内冷门由外间甫一推开,满堂冷帐四下拂动,炭火由寒风扑灭,周遭于是更寒。

长晋迎着门间的方向,方勉强立起的双膝更觉发软,一手撑了后台几案,摆袖扫过案上台烛,“砰”一声金台落地,滚至了蟠龙金纹及地的袍角之前。

半寸来长的香烛,狠狠踩断在黯金绣刺的龙靴之下。那一身明黄的夺目刺眼,夹着堂外冷风扑入。

长晋呼出口冷气,凉下千百遍的心已僵硬,身子微正,沉沉跪下:“请皇上金安。”

“皇后好清闲。”崇毅一开口即道,狭长的冷眸扫过堂中景状,寒寒落在云帐飘摇的床榻间,大步即迎迈上去。

长晋跪着蹭至其身前,以身相挡,动之以情:“皇上,那是臣妻哥哥家的女人,算也是您的表弟妹,看在与你我都有亲辈的份上,予她衫常衣,是人之常情。”

“常情?”崇毅冷哼一声,抬脚绕过长晋,立在帐前,一袖子抬起半边垂帘,目光越过榻上背对自己的延陵易,怒瞪了榻上长眠之人,“这贱人着实大胆。敢在朕身下咬舌自尽的,她是头一个。这也算常情吗?!”

此言一出,延陵易即沉了气息。

裸身仍出宫门,是崇毅对棠卿触怒龙颜的罚惩。依着他暴虐肆纵的性子,留下全尸已是存了人面给郢皇。他断不会让长晋取衣相遮,这也是他如今匆匆临驾于此的原由。

生生的天子之怒,任谁也拦不下,纵是贵及后位的长晋,依不可以。

延陵易隐不动声,只默然解下自己外袍,予床榻上的棠卿披裹。她想这天下女子是都要个脸面的,棠卿若有魂息,也不愿自己再由这厮魔障窥看。袍子是出府时延陵贤予自己加上的,她说这天要落雨下寒,多件袍子祛凉为好。这凉恰挡了,袍子也做了他用。

锦织的青袍算不上绰贵,却也比得了致细,刺法是邛国的盈绣,针针线线也由江南的水蚕丝织成,纹络精密细致,披在棠卿身上恰是清冷炫艳若寒月。

系好最后一枚镶扣,延陵易由榻前回身,未看向身后立着的明黄袍衣,只身子一俯,声音极淡:“回夏国皇帝,实非常情,却在常理。”

崇毅略沉了眸光,才是细细打量这面前的女人。眸清眉淡,素淡无异。论说姿色,是上品,然由夏郢两地美人中亦能挑出个把,实算不上拔挑出众。你说她美,却又找不出一处出彩,若说不美,周身上下又未有一地不合意。就是那么清冷淡寡的寒凉,要人觉得不寻常,亦是这清寒,尤觉得配她再寻常不过。

崇毅半虚眸眼,似打量又似玩味,漠冷的声音以散漫的口气脱出:“你说常理?”

“大郢的女子唯求存一个脸面。于是说常理。”

因着脸面无存,棠卿只求一死。

因着脸面尚惜,她才予她一身衣。

皆绕不出“脸面”二字!

崇毅冰凉的指尖于袖笼中敲打了几下,这一言尤是熟悉,他退了半步,换了一侧继续打量着面前之人:“对付郢狗,只需夺了他们的脸面,便将之一溃而散;制服邛兔,以利诱之,顷刻拿下;最难是夏狼,要一剑穿膛而过,方能绝其息咽。然狼尚需狈为助,所以言狼狈为奸。郢与邛,孰愿为狈,便可夺了牵制狼的先机,便也能与夏一并倾吞第三者之势。时以夏狼猖狂不愿求狈,便要助能愿意狼狈为奸的贼狼。”说罢徐徐绕过延陵易,长袖摆摇忽而逆身,半觑着延陵道,“延陵易吧。”

“皇上果是英明,一眼便识出臣。”延陵易自唇角勾出一抹笑,轻答。

“说话的语气,同你父亲延陵沛文上书言中一般,都是口气极大。朕怎能识不出?”崇毅低眸识了她目色,低低笑道,“你父亲是个能人,一书精妙谏言,助郢皇寻了一位好狼,也为郢作狈铺平了道。若非有他,舅舅怎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助朕夺位称帝。然你父亲是死得早了些,未能预见后事。这狼,若是养肥养贼了,便再不需狈了,天下之势,也不愿再与人共享。”

延陵易半扬起脸,才是看清了他,也要他看清了自己:“皇上可知道狈的狡黠?!非有夏狼的强兵弩将,也未有邛兔得天独厚的沃土屏障,狈只有一颗左右摇摆的心。所以郢国的狈,会选狼,更会换狼。夏国有多强,臣也好奇,尤是好奇失了狈的狼,方能撑多久?!这天下不是以刀剑强弩便能稳下的,唯有明白权权相抗持衡的道理才有国威长存。夏国势强力威,是郢所不及,然狼也要小心自己的拳头莫不会成了弱狈的棋子。”

猛一撩袍,身子直落冷榻一侧,稳稳而坐,自下而上,又端看过延陵易每一寸,终与她四目相对,眸中冷光相接,这女人眼中的寒色,竟不差于自己。

“受教了。”唇间迸出三字,崇毅轻侧了半目,微以掠过榻上之人,冷声吩咐,“皇后,差人与棠夫人梳洗,而后遣辆软帷马车送回府上。噢,表弟那边,替朕全了礼数。”

远处,长晋面无表情,只低声应下,撑起一双沉膝由外走去。

近处,延陵易面上陡浮丝浅薄的讽笑,再一仰目,恰与崇毅望向自己若有所思的目光隔空相撞。

“延陵易,朕很想知道你要什么?与朕说这般话,对你又有何好处?”

“皇上仍未看出吗?”延陵易浅眸轻抬,抖出一记笑容,十足的奸佞之气,“臣只是狈一只寻狼的奸狈。”

南荣与尹文之势,誓必纠结复杂,要从中寻一个活口如此之难。

若以南荣夺回了大权也罢,她与越儿便也能存下苟命,寄身江湖,图半生太平。

若南荣密谋失策败北,她又当何去何从?!但不能任自己与越儿之命如飘摇浮萍,终日戏在他人股掌之间,总要自求一条活路。

夏国崇帝,人虽暴虐,却非圣元帝与南荣后裔之大奸大疑之辈,尚易敷衍。

他日,若想从郢之水火之势中脱身,夏帝不失为一绝妙靠山。

不过是狼罢了,急了只会咬人。若时时喂饱了他,也不会任人即咬。

然这并非是一只易满足的狼,总要喂得饱他方可。

以郢的江山喂,再以邛的沃土养,他何时才是满足?!

第六十九章 无奸不成朝

更声再响,又是一夜暗沉。窗檐垂下黑帐,挡着夜色,这室中是一丝风也透不出。

延陵贤续了灯烛,銮金釉丝的烛台还是前朝的贡赏,用着有些年头了,两侧皆磨得发旧,但未见从前的老王爷换过,如今的延陵易也不提撤换之事。再予案上添了茶,便欲退身。

却听案前冷音传出:“明日可是初十?”

延陵易披着苍青色的长衫,正伏在案前判改文案,眼未抬,声依寒着。入了秋后,一日比一日冷,易水书阁更比他处寒,然延陵易只是命下昏时挂上厚帐,并非有意换地。

“是,明儿初十,昱瑾王该是来府了。”念着初十,延陵贤便只想起这一事,匿着笑回道。

延陵易笔尖触笺,划了又抹,判下一纸文书,合了卷淡道:“是京试开考之日。”

天下书生十年磨刀苦读而又企盼的日子,恰也是最紧张的日子。

但不知今夜,又有多少孔孟弟子阖不上眼空瞪着床帏念数。

然明日,不仅仅是京考的要日和尹文衍泽归府的期日,更是忌日。恰满三年,距那丫头走的日子。

案前冷烛一抖,延陵易身已起。

展了袍衣穿戴毕,将案前未处理完的卷宗揣了袖中,人绕过书案,走出几步,方对未琢磨明白的延陵贤道:“我夜里不在府上住。”

“不在府上住,又去哪会野男人?”这一声,由窗口飘进,隔着垂帐闷闷溢入。

闻声,延陵易又是一蹙眉,随即遣了延陵贤下去,自己立在门口廊下盯着趴在窗檐上的男人,今夜她倒未闻见扑鼻的酒香,扬了眉道:“难得你身上少了股气味。”

“这不是要见小外甥吗?可不能醺了他。”延陵空提步迈上来,大大咧咧揽上她肩,“你如今也是有家室的人了,我得代你那不常回家的相公把好门,不能任随你会了野男人不是?!”

他何时存着这般好心?!延陵易实感惊奇。不出声的与他并进,她腕子由他扯着,倒也不能走得太快。她是明白了,三年间每一遭十月初十的前夜,她都躲不开这瘟神。他便似个影子,时时缠绕不散。

“把孩子领回府吧,藏着躲着也不是个法儿。尹文衍泽那边自己掰扯清楚去,我负责在老娘那边帮衬几句。”延陵空闲在在道了句,拽着她袖子一紧,“要不说成是我在外面风花雪月留的种?”

延陵易愣下一愣,抬了眸凝他,也不知瞳眸里存了什么,看得延陵空有些不自在。

“我这不是看在你多年罩应我,也想着罩你一回。”延陵空目光换了水榭亭台望去,嗓子里有点紧,说出的话也与平日不大对味,“你一个女人家,总是要辛苦。你说你嫁了我不就图个轻省了,也不需愁着烦着,就你那点屁事烂事芝麻事,全跟我肚子里呢,用不着瞒。你说我娶了你,咱俩在这延陵府一手遮天一手盖地的多痛快。老娘训我,你帮我顶,她训你,有我托着。这日子怎么过不好?!折腾到如今景况,高兴啦?也舒服吗?!”

“我那点事。”延陵易眸子一沉即是打断他,而后抿直了唇,“你知道多少?”

“知道。”延陵空顿了步子,反回过身,迎着她进了半步,恰逼得延陵易退抵至廊壁间,一抬臂,即是将她的视线全然遮下,“知道你不是妹妹。”

延陵易唇角一弯:“我若不是,又是谁?”

这府中最明白的人,便该是延陵空了。

一身戏谑玩闹的皮囊之后,隐着的是比常人更为敏感透彻的心。

他看人的目光从来准,尤其是看她。

于他面前,她最寒。若不是寒,随意一丝情绪都会被他捕捉了去。

“你不是妹妹,你是—”延陵空乍扬了笑,长指由她鬓间一扫而过,掠着鬓角,滑过冷颊,顿在她唇间,声音忽一轻,“反正你是延陵空能娶回家暖褥衾的女人。”

秋寒。院内正架着几台冷烛,石案上茶盅尚留有余温。

靠在一侧的男子裹了裹身上的裘衣,换了个姿势继续览书。修长的指划过笺页,不是一目十行,反是细细的看进眼底。

延陵易立在扉前,琢磨着是不是要唤声苏婶再打着借口入内。推了半角柴扉,视线漏过门缝见院子里恰坐着顾溪呈,便直接推门而入。踩着夜色迈上去,落目书首揭有“清慎勤”三字,才轻念出了声:“明日即京试,仍有闲心看着闲书?!”

顾溪呈仰头抿了唇,即是笑道:“夫人可是特意来看我?”

延陵易倒也不是特意来寻他,方在自家院子里与小粽子说念了会儿,才由小粽子提醒说他神仙叔叔明日要入贡院考功名。她也是琢磨了好半会儿才下定决心来看望一番,袖笼里掏出半壶酒,推了过去,眉一挑即道:“小粽子嚷嚷着要来为你鼓劲儿,我怕他吵你。便在前边酒仙桥买了半壶状元红,讨个吉庆。”

“状元红好啊。”顾溪呈说着放了官箴于膝上,伸手取了酒,“顾某这平日不喝酒的,定也要尝下个中味道。”言毕壶盖轻启,连饮上满口。

延陵易抬手拿过那一本官箴随手翻下,只道是这一本薄薄的小簿子已由他翻烂,口中轻道:“顾公子对这训示百官的述论很痴迷?!”言着又将书册推递回去,眸光不沉不淡,恰停在他面上。

顾溪呈以罗袖揩去唇畔酒汁,皱眉道:“夫人刚言这是闲书?怎个闲法?”

“明日你便要应举。除却八股文章,余的都算是闲书。”延陵易十指扣着冷石,淡淡随意道:“且你这功名尚未求来,便先读起了官箴,才说闲书来着。”

“这八股文章的套路都在肚子里,怕不了什么。再言顾某读书便是为了功名去的,只怕官箴读得不通不精,不觉得读早了些。篇帙无多,却词简义精,读过才知觉为官是为了什么。为官之则,实与做人的要领有相通之处。”

延陵易眸子一虚,听闻他话,才是做了低笑,摇首而作念:“若要循着做人的道理去为官,真不知公子是将书本化了迂腐还是神奇?!”

“如何不能?”顾溪呈淡而一笑,“我知这世道上未有一官能凭心作事,大抵都在求那沽名钓誉名实兼收。顾某便有心做那不入流之辈。”

“这好官,非是读书读出来的,也不是话里道出来的。无奸不成朝,纵是清官也难敌一个奸字,清官再清再廉,以图保全,处处求和,是奸;安分守己,却软弱缺实不予作为,也是奸;当刚则刚,当柔则柔,屈伸有度,八面玲珑,更是大奸。”她言着顿下,看过顾溪呈面上千遍万化,才是定定出言,“名满天下又求得善果的清官都逃不了一个奸字,而那些真正不屑为奸的清吏大多又做了古在地下。顾公子为民请命,一心求取功名,可有问过自己,除却清官一名,还愿做什么?!是要活着做太平宰相,还是图那落了九泉之下挺挺大节的虚名?!然要活着这奸佞,做还是不做?!”

朝堂上的事,她无意细细道来,日后他将有数以无计漫长的时光去体会。

风雨中摸滚打爬过一浑,不及她多言,他必也会悟出那一番道理。

清官直吏,她从未有愿为之,那念想是连想都不敢。

她欲告念他的道理,只那五个字——“无奸不成朝”。

第七十章 方妈

在小粽子的记忆中,每一年的这一日,他都会随母亲登上西山。

于那一座坟冢前,母亲常会要他背出所学的经书,背出差错却也不会罚自己。

今年亦是如此。

他面冲着坟前的石碑由孟子开始背起,不时望向未作声的母亲。母亲寡言冷语惯了,只这时更比往日沉闷。

早在去年上坟时,他便认得了那石碑上刻着的字。

“延陵敏”这三个字由他口中脱出的那一刻,母亲恰垂眸凝着自己。

今日下山的时候,他在舅舅怀中睡着了,想着方妈做满了一桌好菜等着自己,便在舅舅肩头流了不少口水。小粽子怎么也不会明白,那一日对自己的意义。而后许多年,记忆中那个铭刻在西山坟冢上的名字可以黯淡,却怎么也抹不去方妈离开的痕迹。

他始终记得,那一日由西山回家,天很晴,舅舅说这是吃人的天气。

院门是大敞的,母亲在门外空唤了几声“方妈”却始终无人回应。小粽子那时骑在舅舅肩上,肉嘟嘟的手攥着舅舅松软漆黑的发丝不放。舅舅携母亲迎步迈入的时候,他第一个看见了方妈,然却一个字也唤不出,拽着舅舅的手一松,即是用掌去挡双目。满目的血腥,不是他能看的,他认出那是方妈,却唯独不敢唤她。

院子前未有过的凌乱,遍地都是血,临走前还一一抚mo过的小鸡仔们歪着脖子瘫软在田圃间,青葱翠绿的油菜花染着血一般的颜色。

方妈便倒在屋前的软椅一角,那是她每一次等小粽子回家的位置。

她闲是便抱着小粽子栽在软椅上摇扇子,一遍又一遍同他讲那些老掉牙的故事,无不是什么美人英雄,英雄美容。她脸上有母亲所没有的笑容,她看着自己的目光永远是柔柔的像水一般。她的怀抱也是极软,埋在她怀中,这世间便是安宁的。

小粽子的记忆中,对方妈的印象,从来要多过母亲。

她守在自己身旁的日子,比母亲久,她日日夜夜陪着自己,她眸子里的人,全是自己。就是这样的方妈,比母亲还温柔,比母亲还慈善,比母亲还会讲故事的方妈,在那一日,倒在她留恋的位置上睡了过去,这一睡便是长眠不醒,便再也不等自己回家。

那个时候,小粽子仍不懂什么是死亡,而在他逐渐明白的时候,方妈已然离去了许多年。

在那以后的许多深夜,他常常由梦惊醒,梦里似乎全是方妈的影子,方妈站在院门口等自己,方马帮着小粽子训斥那些欺负他的男孩子们,方妈追在他身后夹着一筷子蒜炒油菜苦口婆心的劝吃。每每醒来,泪凉了满面,身侧那个将自己一把揽入怀中柔声劝慰已换作了母亲,只是再未有方妈怀抱的温暖。

那一日,果是大晴,眼中触及的浓烈重色,这一生都淡不下。

院外的马车中那一股血腥的味道似乎仍未淡去,延陵易怀里抱着哭昏过去的小粽子,已是无言多时。

延陵空一步步蹭到车前,声一低只道:“此地已不宜留。”

“是由哪般利器毙命?”延陵易轻呼了口气,揽着小粽子的双臂一紧。轻阖上冷目,眸中干涩,痛得发紧。

若不是今日领了小粽子去上坟,那么这院中便该陈着一大一小的尸身。

百密终会有一疏,她是输在了太过自信,远以为将孩子安置于此地便是稳妥,如今才知道自己周身并无一处安宁。可笑她从来自恃无所畏惧,然死亡的气息逼近时,方知自己竟然如此在意。她做不到无惧于死亡,别说越儿,便是小粽子,甚至方妈,她都放不开。

“由戟刺裂肝脾而亡。”延陵空翻身入车,轻了声音,进而接道,“那伤口看着似六芒星月戟。”

延陵易唇角颤抖,惨笑陡浮而现,果不其然,确是她们。

“现在孩子怎么办?你又怎么办?”

延陵空的声音越发模糊,隐隐约约再听不清楚。阖目间,下颚紧紧靠上小粽子的额头,轻柔的呼吸打在她面上,延陵易的声音一紧:“往后再不会让小粽子离开我一步,再也不会了。”

马车一路行得极慢,延陵空难得未有碎碎念,他沉默的时候显少,然一旦沉寂下来,这世间仿若真失了声音。其间好几次,他欲抬手接过延陵易怀中的小粽子,这一路漫长,那么重的孩子一个女人又怎能抱得住?!然她偏是不松手,他奈何不了,便也作罢。

马车于京城内外兜转了大半日,终是回了玉台阔隔的巷道。

这一整日的大晴,便是在幕帘狭窄的视线中一丝丝淡去。

延陵府的金砖红墙沿了一路数十里仍不见尽头,延陵易第一次觉察到这世间最耀目的色彩是如此刺痛。

宁嬷嬷立在府外提着灯盏迎立在前,数位家仆候在其身后。王爷与世子下车的瞬间,众人皆垂眸不敢相视。宁嬷嬷沉了视线步上,打起灯盏,亮出前道。

延陵空一把将小粽子由延陵易手中揽过,她那一双臂已酸软。

宁嬷嬷眼中未有惊色,只淡淡的提醒:“这夜风重了,世子爷当以袍子替小主子裹上。”

延陵易不动声色,随着延陵空一步步踏上府前石阶,抬步于门前却凝目僵住,侧眸寻着宁嬷嬷的目光,惨笑了道:“嬷嬷早是知道了吧。”

周遭家仆尽是退下,走在前面的延陵空亦未回身,只自顾自的朝内而去。

一时冷风拂动,灯烛乱晃,延陵易的视线微有些模糊不清。

“什么事情都逃不开主人的一双慧眼。”宁嬷嬷垂眼低低言着,她不敢抬目,若与那孩子目光交汇,她必是要败给她的满目凄绝。不能留情,主人教会了那孩子许多,却未要她学好这四个字。如此看来,她真是留情了,因着情,便做出小聪明的事,自以为能逃脱法眼,却不知,她无论走得多远,都逃脱不开主人的一盘棋。

“何必呢?”延陵易呛了一口冷风,低低咳着,眸中竟咳出了泪光,余光一丝丝漫上宁嬷嬷,沉沉凝着,“不过是一个孩子,再一个嬷嬷。”

宁嬷嬷一手抬上她鬓间,替她插稳了云梳,淡淡道“这要问你自己,何必呢?不过是尘沙,当年若能一吹而散,便没有今日了。那个姆妈的死,算是主人的一记警示,要你时刻念着小聪明的事不可为。那孩子今日逃脱一劫,但不知主人的意思为何。当年出了那档子纰漏,主子便是极厌恶延陵敏那丫头了,她的孩子,主人定不会欢喜。只三日后暾元庵,你要去一趟。主子要亲自听你一番解释。如若不通,会是怎般,你我皆知。”

干躁寒洌的冷风穿堂而过,延陵易寂寂笑过,一声又一声渐而飘远又回传而至。

再艰难的日子,都未有今日这般无助。莫不是真得因为留了多余的情念。

如若死了便有多好,这一般念想又逼入了寸缕意识之中。

死。

任谁也逃不开的字眼,确是她如今悲切渴求而不及的奢望。

她并非一时有这番绝望,而是时时,绝望嗜骨,绝望刻心。

那般绝望总是残吞下仅有的每一次希望,每一寸挣扎。

生,要与天争,与人争,与己争。死,更是要!

“昱瑾王已是入府,主人实为担心那孩子的事你当如何予他解释。”宁嬷嬷的声音由身后飘来,断断续续,远而又进,夹着凄凄的风声,其实她同她一般,都是骨子里的绝望。

延陵易轻扶了廊柱,才是恍然一笑:“嬷嬷你知道吗?但凡我违逆她一次,她便将一条人命压在我肩上。她把持不住我,便轻践了那些无辜性命。她要我生亦难活,死更艰难。然总有一日,我是会抱着她一并死的,一并!”

第七十一章 认儿子

浓夜缁黑,月隐在银云之后,空中但无一抹星辰。

苍兰正殿的偏居薰着冷香,澹台夫人方由侧间拜过老王爷的牌位。每日晨昏,她必要予他独自说念一番府中景况,事无巨细,一一念来,就仿若那个人还在,依能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