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皇子哀怨地说:“算了算了,你说我还能找谁啊?顶上的六个哥哥就不用说了,底下的弟弟们呢,老八天天跟着三哥,眼里根本就没我这个亲哥。老九那个驴一样的脾气,除了哥谁都瞧不上。十一弟是什么样的人,你也知道。每次他开口叫我皇兄,我都觉得他叫错了。我看他明明比父皇还像我爹!”

  “噗…”听他这么形容十一皇子,裴清殊忍不住笑喷了。不过笑完之后再想一想,七皇子说的还真都是实情。

  谁说家里兄弟多,童年就不寂寞了?有一群风格迥异、合不来的兄弟,也是十分让人崩溃的啊。

  不过说到这里,裴清殊心里忽然冒出来一个疑惑:“七哥,怎么不听你说起十哥啊?说起来我还没和十哥接触过呢,不知道他这个人怎么样?”

  七皇子听了,露出一副见鬼了的表情,连忙摆手道:“别别别,你千万别提你十哥,一说起他我就脑袋疼。”

  裴清殊好奇地看着他:“怎么了?”

  “他这个人吧,太…太复杂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说。总之你听七哥一句话,和他没有接触是最好的。要是被他黏上了,那才麻烦呢。”

  裴清殊点点头,默默地把七皇子的话记在心里,作为参考意见。

  “十二弟,读书写字到底有什么好玩儿的啊,我看你是叫四哥管怕了吧?”把诸位兄弟念叨了一圈,发现自己真的没有玩伴可以一起玩之后,七皇子决定继续忽悠裴清殊,“其实你只要脸皮厚一点儿,四哥也不会把你怎么样的。”

  裴清殊不假思索地说:“那可不行,我可不想被四哥骂,也不想叫四哥失望。”

  更重要的是,他自己也想多学一些本事。

  七皇子见自己说不过他,只能哀叹道:“那我们画画吧!”

  裴清殊觉得这个提议还可以,就答应了七皇子的请求。

  不过画还没画上几笔,就到了晚饭时间了。七皇子一点都不客气,直接让人把他的那份拎了过来,兄弟俩一起吃。

  “以后我都上你这儿来搭伙得了。”七皇子打了个哈欠说:“一个人吃饭太无聊了,我母妃说我最近都瘦了。”

  以裴清殊目前和七皇子的关系来说,他是很乐意和七皇子一起吃饭的。但是吧,裴清殊又怕随着两人逐渐长大,性格和观念上的不和会渐渐暴露出来,到时候再分开吃饭,就会闹得很难看了,所以一时间,他没有立马答应下来:“现在这样不是挺好的吗,七哥你想来,就叫下人把膳食送到我这儿来,咱哥俩一起吃。要是哪天你懒了不想动,就在自己房里用。”

  七皇子想了想,好像挺有道理的。加上他心大,就没再多想自己被裴清殊委婉拒绝的事情,而是拉着他八卦起二皇子和三皇子的那场纷争。

  “十二弟你知道么,这回二哥可赔大发啦!”

第34章 迷茫

  裴清殊今天头一天上学,还没来得及听小德子说八卦给他听。这会儿听到七皇子这么说, 他便顺势问道:“七哥这话怎么说?”

  七皇子一脸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表情:“听说全贵妃给二哥出了主意, 赔了三哥四个貌美如花的宫女姐姐呢。”七皇子说着还伸出手, 比划了一个“四”出来给裴清殊看。“三哥得了好几个美人, 倒是不那么气了,可皇后娘娘知道之后反倒更生气了。据说她把全贵妃叫去坤仪宫骂了一顿,说是她们母子故意要用美色迷惑三哥,让三哥学坏。”

  裴清殊听得目瞪口呆,没想到皇子和后妃之间的纷争会这么精彩。

  “二哥想要赔礼道歉,我能理解,不过三哥才十四岁呀, 二哥就送他四个美人…”

  裴清殊突然觉得, 人家皇后生气也挺有道理的。三皇子才十四岁, 正是需要好好学本事的年纪。要是他就这么被二皇子送去的美人迷花了眼,不把心思放在正事上了,那三皇子以后不就被毁了吗?

  七皇子倒没把那四个美人当回事:“哎呀,其实这也没什么。十二弟你年纪小, 可能不知道。咱们皇子满十三岁的时候, 房里就能收人了。等到了十五岁,皇后娘娘还会送几个司寝的女官专门来伺候咱们。这事儿说起来,哪一边都有道理,哪一边又都有理亏的地方,就看听的人怎么想了。”

  裴清殊的关注点忽然歪了:“十三岁就收房里人?这么早啊?”

  一般来说,民间嫁娶都会比皇室要晚一些, 男子成婚都会比女子晚一些。裴清殊前世十五岁订婚,十八岁嫁人,在民间属于很正常的情况。不过在皇家,就属于比较晚的了。

  像大公主这种,十六岁定亲,十七岁嫁人的,也属于略晚。不过公主和皇子又有不同。公主嫁的晚,那是因为父母疼爱,不舍得女儿太早出嫁,反倒是一种宠爱的象征。反正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公主就算嫁的晚一些,也不会有人说什么闲话。

  裴清殊本来以为至少要等到自己十五六岁才需要考虑娶媳妇的事情的,却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也是皇子和公主的重大区别,那就是皇子在成婚之前,还要收一些所谓的房里人。

  虽说男子一妻多妾并不奇怪,不过在民间,尤其是普通的市井人家,很少有男子在正式娶媳妇之前就纳好几个通房和小妾的。前世,裴清殊的父母成婚的时候,父亲房里就是干干净净的。这不仅取决于男子本身是否好色,还要由家里的经济情况来决定。

  裴清殊听说过,很多富贵人家的少爷都会纳通房,但是也有人不纳。可他现在才知道,原来皇子和一般的贵族子弟又不一样,还有司寝女官这一说法。

  如果是皇后送来的人的话,到时候就是他不想要,恐怕也由不得他了。

  “十二弟,这事儿还有嫌早的?”七皇子好笑地说:“我听十弟说过,二哥像我这么大的时候,就已经会钻宫女姐姐的裤裆了…”

  裴清殊听得脸上发热:“七哥,这话可不能乱讲!”说完了,又怕七皇子尴尬,连忙补上一句,将重点转移,“你不是不喜欢十哥么,怎么还听他说这些?”

  一提起十皇子这个人,七皇子就开始翻白眼:“我不想听,是他死乞白赖地跟我说的。哎呀,算了算了,不说他了,我的脑子又开始疼了。”

  饭吃饱了,八卦也说完了,七皇子说撤就撤,一溜烟似的跑没影了。

  裴清殊好笑地看着门口说:“七哥可真是个有意思的人呀。”

  小德子凑了过来,低声笑道:“殿下,关于二殿下和三殿下那事儿,奴才还打听了一些出来呢,您可要听?”

  “说吧。”裴清殊觉得,多了解一些哥哥们的情况,总归是没有坏处的。毕竟古人说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

  小德子来了劲头,绘声绘色地讲给他听:“听说啊,皇后娘娘把全贵妃叫去坤仪宫骂的时候,全贵妃都给皇后跪下了,求皇后娘娘不要把这件事情告到皇上那里去呢。”

  小德子打听到的消息,向来真假掺半,好多都是后宫里传来传去的谣言。听他这么说,裴清殊有点不相信了:“咱们都能知道的事情,父皇能不知道吗?”

  裴清殊觉得,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全贵妃根本用不着跪下来求皇后了。后宫里那么多人,长了那么多双眼睛、那么多只嘴,只怕纸终究包不住火啊。

  小德子看了福贵一眼,福贵见了,表情尴尬地说:“殿下,其实…这也不是不可能的。说句老实话,陛下日理万机,对于皇子们的事情,有时候并没有那么上心…”

  听福贵一说,裴清殊才知道,原来福贵以前在乾元殿的时候,很少见到皇帝过问皇子们的事情。能被皇帝问起的,除了裴清殊之外,就只有六皇子和十三皇子两个人而已。

  六皇子天资聪颖,文采斐然,每回皇帝听人说起他的功课有多好,又做了什么什么样的好文章,皇帝都会觉得十分骄傲,与有荣焉。

  十三皇子是年纪最小的皇子,加上定妃年轻貌美,颇得几分宠爱,所以皇帝偶尔也会过问一下十三皇子的情况。不过也只是在提起定妃的时候,他才会想到十三皇子而已。

  至于旁人…

  “大皇子现在领了差事,常年在外,皇上只会问及他差事上的事情。三皇子虽是嫡子,可皇上对他,并不是特别喜爱。”

  福贵跟着裴清殊也有一段时间了,现在他已经完全适应了十二皇子身边大太监的身份,早就不像在乾元殿当差时那么端着了。裴清殊想知道什么,福贵就告诉他什么。

  裴清殊刚听到福贵这么说的时候,还有些不敢相信。可是仔细想想,皇帝的儿子实在太多了,要是他是皇帝的话,恐怕也顾不上来,尤其是自己不怎么喜欢的儿子。

  所以说…二皇子和三皇子打起来的事情,要是没有人去告状的话,皇帝还真有可能蒙在鼓里咯?

  福贵见他好像不信,便又补了一句:“至于二皇子,他见皇上的次数,怕是还不及二公主多呢。”

  “啊?真的吗!”

  裴清殊后知后觉地发现,原来令仪在皇嗣里头,还真是挺受宠的。

  至于这个二皇兄,作为亡国之君的最可疑人选之一,他竟然还比不上一个公主的存在感高?

  裴清殊开始感到迷茫了。

  这样的人…皇帝怎么会把皇位传给他呢?

  难道,是他之前猜错了?

  这件事情,裴清殊想了半天,晚上练字的时候脑子里都静不下来。

  可他现在对皇兄们的了解还太少了,没有办法做进一步的推理,只能把这件事暂且放下。

  不过福贵拿令仪和二皇子做对比,倒是叫裴清殊突然觉得,他有些想令仪和淑妃了。

  明天要是放学早的话,他打算回琼华宫看看。就算见不到令仪,能给淑妃请个安也是好的。

  一想到明天就要正式上课了,裴清殊不免有些激动。

  晚上临睡前,他不知怎么了,忽然紧张得睡不着觉。

  前世他虽认字,但在诗文之上一窍不通,四书更是一点都没看过。这会儿要正儿八经地读书了,还不知道能读成个什么样子。

  要是他不是这块读书的材料的话,他是不是就得像大皇子一样,往武将的路子上发展了?可是他这具身体细皮嫩肉的,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能领兵打仗么?

  再加上前世灭国的心理阴影在…裴清殊只要一想到那些拎着大刀跨在马背上,看起来就十分凶残的匈奴士兵,他就会下意识地发起抖来。

  他没出息地用被子把自己裹成了一个蛹,心里默念,他一定要好好读书,学好兵法,努力做那个运筹帷幄、决策于千里之外,而不是亲自上战场厮杀的人。

  恍恍惚惚地做了一夜的噩梦,裴清殊难得没让人叫,就自己早早地醒了过来。

  玉岫端着金盆过来,笑吟吟地道:“殿下今儿个起的可真早,这上了学的人啊,就是不一样了,都不爱赖床了。”

  “就你会取笑我!”裴清殊轻轻瞪她一眼,还没来得及发飙,就被玉岫一个温帕子糊在了脸上。裴清殊只能仰起头,乖乖地让她给自己擦脸。

  等洗完脸,裴清殊就说:“以后我都不赖床了,一定要按时去上课,不能迟到。”

  玉岫毫不走心地鼓励他:“殿下真棒。”

  裴清殊急了,对孙妈妈喊道:“妈妈您看她!”

  要是搁在平时,孙妈妈肯定要护着裴清殊的。可是今日,她看起来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眼睛一直瞄着窗外。

  裴清殊一看就明白了,孙妈妈这是在惦记虎儿呢。

  “妈妈,我让人在偏殿摆了饭,也不知道傅家哥哥和虎儿哥哥吃得习不习惯,您帮我去看看吧。”

  “诶,好嘞。”孙妈妈连忙应了下来,去看虎儿他们去了。

  玉岫见了,突然收起笑容,对裴清殊说:“殿下也忒好心了些,这么抬举孙妈妈的儿子,就为了让他们母子团聚。说句没良心的话,孙妈妈伺候您,那是应当应分的事情。她心里怎么想儿子,也不干您的事。”

第35章 长华

  玉岫这话听着虽刻薄了些,但也不无道理。裴清殊完全可以不顾孙妈妈这几年的恩情, 任由她的儿子在宫外自生自灭。

  不过裴清殊还是觉得, 孙妈妈不是奴籍, 又对他有救命之恩和养育之恩, 他不能那么冷血无情。更何况他也不是那种滥好人。他现在离不开孙妈妈,没法儿放孙妈妈出宫母子团聚,又不能硬下心肠让孙妈妈眼巴巴地看着儿子吃苦。如今这么做,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要是处理得当的话,既能让孙妈妈母子对他更加忠心,又能让淑妃和傅家对他们更加信任…其实是一件于他有利的事情。

  “别这么说,孙妈妈待我如同亲生, 要不是她, 我可能早就饿死在冷宫里了。”对于玉岫, 裴清殊并没有冷言以对。因为他知道,玉岫也是站在他的角度出发,真心实意地把他当成自己的主子,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要是搁在玉岫刚来那阵儿, 她一句话都不带多说的, 裴清殊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看似规矩,实际上根本就没走心地伺候他,那样才糟呢。

  玉岫听了,撇撇嘴道:“您说什么,便是什么吧。只愿您这位奶兄弟是个有良心的, 将来若是有本事了,还能忠心侍奉殿下就是了。”

  “少在这儿耍嘴皮子了,我都快迟了。”裴清殊起得太早,也没什么胃口。他在餐桌前坐下,随口吃了两个虾饺和几口小菜就说饱了。

  小德子心急火燎地劝他:“殿下好歹再用两口粥吧,这宋先生也不知道严不严格,要是按照规矩来,您一头午都不能得闲呢。”

  “你放心啦,我觉得宋先生为人很温和,不会对我那么严苛的。”

  话虽如此,裴清殊还是顺着小德子的意思,又喝了两口温香软糯的红豆粥。

  坐着暖轿来到长华殿后,裴清殊发现自己到早了,宋尧还没来。于是他就先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好。

  傅煦和虎儿两个一左一右地站在裴清殊的身后。虎儿没经验,还不会摆放笔墨纸砚,就在一旁向傅煦学习要怎么做。

  傅煦开蒙早,平时在家里虽有下人伺候,但见的多了,这些事情早已烂熟于心,做起来倒是十分得心应手。

  等傅煦帮裴清殊研好墨之后,宋先生终于到了。裴清殊站了起来,身后的两个小跟班跟着他,三人一起向宋先生行礼。宋尧回了一礼后,请裴清殊入座。裴清殊坐下后,傅煦和虎儿才在他身后的位置上坐下。

  昨晚临睡前,裴清殊担心了半天,怕自己天资不够,在读书上没天赋。不过今天一上课,他就发现自己想多了。虽说他现在有些四皇子教的基础在了,可宋尧完全是把他当做零基础的学生对待的。

  他先耐着性子和裴清殊聊了会儿天,测试了一下裴清殊的语言表达能力,然后才让他写几个字给自己看看。

  裴清殊牢记着四皇子教过自己的字,但凡是四皇子没教过的,他就算会也一个字都不写。他不是不羡慕六皇子那样的“神童”,可是他更怕自己刚开始学字的时候表现出色,后来写诗作赋却一塌糊涂,那样的话他肯定要被人家笑话死了。

  倒不如他一开始就稳扎稳打,给众人一个踏实努力,不是天才、但也不笨的印象。这样的话,他未来的发展空间才会比较大。

  宋尧看过他的字后,面无波澜地点了点头。他先手把手地带着裴清殊写了几个字,对他的字指点了一番。然后又教裴清殊认了几个新字。就这样,才学了半个时辰左右,宋尧便说:“殿下休息一会儿吧,过一炷香的时间我们再继续。”

  裴清殊心道“果然”。他起身对宋尧行了一礼之后,便带着傅煦和虎儿下去休息了。

  去净房上了趟厕所之后,裴清殊洗了手,和两个伴读一起去厢房里吃点心。

  他早上用的不多,这会儿学了会儿习,倒是觉得饿了。小德子机灵,看他早上吃的少,早就备着点心呢。不仅有炸的金黄酥香的蝴蝶酥,香软可口的糖霜小米糕,竟然还有冒着热气的甜枣羹。

  不得不说,小德子可真牛。刚才趁着裴清殊他们读书的功夫,竟然回庆宁宫取了个炉子过来,就为了让裴清殊吃口热的。

  长华殿是供皇子们读书的宫殿,没有厨房,不过有专供每位皇子休息的厢房。

  从布局上来说,整个长华殿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 分也就是最前边,正殿供奉着孔子像,东西两个厢房分别是年纪较大的皇子和年纪较小的皇子们集体读书的地方。

第二部 分就是妙音阁,供皇子们学习音律和其他才艺。

第三部 分,便是裴清殊现在所处的地方。每名皇子都分有至少三间房,一间用来读书,一间用来休息,另一间一般是给随行的伴读或者下人使用。

  最后一块空地就是靶场了。靶场占地面积很大,裴清殊昨天看过,觉得至少有他现在的寝宫那么大。不过就算是这样,在靶场上也没办法敞开了骑马。所以如果要认真学习骑射的话,还得到专门的马场才行。

  休息了一会儿,调整好状态过后,裴清殊提早了一点儿回去,继续上课。

  宋尧见他不用催促,便自己早早回来,不由赞赏地看了裴清殊一眼。

  经过一上午的学习之后,裴清殊发现了宋尧的上课时间规律,就是早上先上半个时辰的课,休上一炷香的时间,然后再上一个时辰,之后便提前半个时辰给他下课了。

  对此,宋尧的解释是:“殿下现在年纪尚小,若是臣一时教得多了,反倒不利于殿下学习记忆。殿下可以利用这半个时辰的时间,早些回宫休息,或是看些你感兴趣的书,不必拘泥于此地。”

  其实宋尧为人温和耐心,学识又渊博,裴清殊还挺喜欢跟着宋尧学习的感觉的。但是吧,宋尧给他提前下课,他又不好意思拦着宋尧不让他走。

  主要是裴清殊还挺不好意思的。

  想想看,全国那么多人参加科举考试,宋尧竟然能在其中脱颖而出,中了一甲第三。

  这可是探花郎诶!裴清殊一想到这么大一个才子,教自己认字,学这些小儿科的东西,就觉得浪费了人才。

  他要是宋尧的话…恐怕不会甘心为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五岁小儿开蒙的吧?

  结束这小半天的课程时,裴清殊忍不住说:“殊儿年幼,懂的东西太少,麻烦先生了。”

  谁知宋尧倒不觉得什么:“殿下过谦了。您天资聪颖,一点即通,悟性很高。微臣以为,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您就能和其他皇子一道上课了。”

  听到宋尧这么说,裴清殊不由一愣。

  其实吧,他觉得现在这样一对一上课真的挺好的。学习效率高,人也专注,搞得他都不是很想上大课了。

  不过呢,这也不是他能决定的事情。况且既然皇室规定要让他们这些兄弟一起读书,肯定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让他们彼此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竞争,促进一下兄弟感情之类的?

  裴清殊胡思乱想的时候,发现宋尧的书童已经收拾好东西,他们这就要走了。

  他忽然想起一事,连忙道:“宋先生请留步。”

  宋尧抬起头,冲着他温和地笑笑:“殿下还有什么事情么?”

  裴清殊害羞地挠了挠头:“我这不是才搬了新家嘛,院子里缺几个名字。先生若得空,能不能去帮我看看,取几个名字呢?”

  宋尧还当是什么事情,听了裴清殊的话之后,不由又是一笑。

  “起名理应是主人的职责,微臣越俎代庖的话,不大好吧?”

  裴清殊微微红了脸说:“可是我还,我还不识几个字呀…”

  宋尧道:“既然如此,微臣便走一趟,帮殿下出出主意。如果可以的话,尽量从殿下认识的字里头选。”

  裴清殊如同找到救星一般,用力地点了点头。

  裴清殊现在住的地方,主要是由玉栏、玉岫这两个从淑妃宫里出来的大宫女布置的。因此在风格上面,基本延续了琼华宫艳丽华贵的风格。

  刚进院子的时候,宋尧还面色寻常。等见到屋子里的打扮之后,宋尧的脸色就有些变了。